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710.65KB ,
资源ID:2836315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3631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苯酚和2氯酚的研究设计品.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苯酚和2氯酚的研究设计品.docx

1、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苯酚和2氯酚的研究设计品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处理苯酚和2-氯酚的研究设计说明书 目 录摘要 正文1 引言 12 确定实验内容与实验规划 23 筛选培养厌氧颗粒污泥促生剂的静态实验 33.1实验材料、装置与方法 33.1.1实验材料 33.1.2 实验装置 33.1.3 实验方法及分析方法 43.1.3.1菌种的富集和驯化 4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2.1以不同有机物为底物的MFC启动特性 43.2.2以不同有机物为燃料的MFC产电性能 53.2.3 MFC产电过程中对有机物的降解效果 64 讨论 74.1 MFC的产电性能 74.2 MFC的库仑效率 75

2、 结论 76研究创新点和设想 87参考文献 8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苯酚和2-氯酚的研究 摘要:山西作为重要的能源基地,每年为全国输送大量煤炭及其副产品以保证各地生产、生活正常进行,经济持续发展。然而在焦化、煤气等煤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废)水往往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其中酚基化合物,如苯酚、甲酚、氯酚、硝基酚等多种难降解物质,给废水处理带来了困难。如果该类污(废)水得不到妥善处理,势必造成水体污染导致环境恶化。生物法是去除污(废)水中污染物最经济的方法,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 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它在降解废水中有机物的

3、同时产生电能,由于其显著的能源和环境效益,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有学者对微生物燃料电池降解单一底物苯酚开展了一些研究,但针对含酚废水多底物降解的研究未见报道。本项目就是针对实际含酚废水包含多底物的问题提出的,通过以苯酚和2-氯酚为燃料底物,以产电性能、COD去除率、有机物降解率为参数,考察MFC处理双底物的性能。研究旨在为MFC处理难降解有机物提供可行性依据,同时为酚类等难降解有机物的高效低耗降解同时稳定向外输电的应用奠定基础。采用的实验方法和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首先,以污水厂厌氧污泥作为原料,对菌群进行富集培养和驯化,筛选出能够利用苯酚、2-氯酚为底物的产电菌。然后,利用驯化后的产

4、电菌构建新型单室MFC以研究其产电特性。实验结果表明,MFC在不同底物下有机物的降解率均在85%以上,COD去除率达到80%以上。不同底物的MFC均可实现长时间稳定运行,以苯酚为单一底物时,最大输出电压达到331mV,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99mW/m2,连续产电周期为190h;以2-氯酚为单一底物时,最大输出电压达到208mV,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42mW/ m2,连续产电周期为110h;以苯酚和2-氯酚为双底物时,最大输出电压达到258mV,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84mW/ m2,连续产电周期为135h,说明低浓度苯酚的存在促进了低浓度2-氯酚的降解,表现出“共产电”现象,有利于MFC产电效能的提高

5、,同时也为含酚废水的高效低能处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关键词:微生物燃料电池,苯酚,2-氯酚,COD去除率,产电特性1 引言我国属水资源紧缺的国家之一,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我省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水资源更是严重匮乏。近些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剧了水体污染,一些企业将有毒有害的工业废水直接排至河道;许多小城镇和农村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近流入水体,由此造成了河流、湖泊的严重污染(见图1)。以我省的情况来看,26条主要河流中就有近90%的河道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河流水体已失去使用功能。我们都知道,水体被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途径,污染物便会进入人体,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直接威胁公众

6、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对水生态系统也构成严重威胁(见图2)。 图1 污水排放引起的水污染 图2 水污染引起的大批鱼死亡如何有效控制水污染?治理水污染有哪些途径呢?带着这些疑惑我们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查阅资料、登陆相关网站学习知识。水体污染包括工业废水污染、城市污水污染、农业回流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他污染。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约占总废水量的23左右。目前处理污水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电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物理法和化学法会引起二次污染,电化学法需要外加电场消耗大量能量,而生物法是最经济最环保的方法,它利用微生物自身的生命活动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物质,使废水得到净化。通过查阅各种资料

7、书籍,我们了解到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它在降解废水中有机物的同时产生电能,如果能运用于实际污水处理过程中,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此,我们模仿文献中介绍的组装方法,并且进行了尝试:从学校旁边的小河底部取了一杯黑色的淤泥,将碳布放入使污泥附着在上面,取来一个大口的饮料瓶,瓶口覆盖上碳布作为阴极,瓶侧剪开一个洞,将附着污泥的阳极放入,用葡萄糖加水配置了培养基,阴、阳极用导线连接形成回路,外电路接电阻和电压表。我们每天仔细观察记录电压表度数。然而,一个月过后,也没有观察到电流的产生,这个结果让大家感到有些沮丧,但也激起了我们继续尝试的动力。针对以上的结果

8、,我们咨询了王老师。根据我们的困惑王老师为我们简明扼要地讲解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和研究动态,向我们推荐了微生物燃料电池这本书以及十几篇有关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废水的研究文献,并支持鼓励我们继续探索。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思索,我们终于制定出了实验计划,并付诸实施。2 确定实验内容与实验规划通过阅读文献,我们了解到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是用厌氧反应器来实现的,要想获得高效的处理效果,其关键是在厌氧反应器中培养出产甲烷活性高、沉降性能好的颗粒污泥。由于厌氧微生物生长速度很慢,在厌氧反应器启动中要形成颗粒污泥可能要花费数月甚至1年,这个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实际应用,所以培养用于处理污水

9、的厌氧微生物颗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研究工作。厌氧微生物适应的生长温度是中温(3045)环境,厌氧消化反应中的重要微生物产甲烷微生物,对温度的变化是很敏感的,在常温条件下产甲烷菌的世代时间会更长、生长速度更慢,这成为限制厌氧反应器快速启动的主要因素。另外,厌氧微生物增殖还需要补充必要的营养元素、微量金属元素和碱度,接种污泥的质量也是影响厌氧微生物增殖速率的重要因素。从文献中了解到,岳老师曾在中温条件下完成了厌氧微生物快速颗粒化的研究,借鉴这个思路,经过讨论,我们提出了在常温条件下利用絮凝剂的促进作用、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中实现快速培养厌氧微生物颗粒的研究目标和实验方案。第一阶段通过静

10、态实验筛选出适宜用于培养高效厌氧颗粒污泥的促生剂借鉴血清瓶的实验方法,对比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稀酰胺(PAM)和聚季铵盐(PQA)三种絮凝剂对厌氧微生物产甲烷活性、沉降性能和絮体强度的影响,筛选出用于培养高活性、高强度厌氧颗粒污泥的促生剂。第二阶段利用常温ASBR反应器的动态实验,实现厌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形成以破碎的厌氧颗粒污泥为接种污泥,将第一阶段筛选出的絮凝剂应用于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动态实验,在常温运行条件下快速地培养出高效的厌氧颗粒污泥。3 筛选培养厌氧颗粒污泥促生剂的静态实验3.1实验材料、装置与方法3.1.1实验材料苯酚,2-氯酚,牛肉膏,蛋白胨,Na2HPO412H2

11、O,NaH2PO42H2O,NaCl,KH2PO4,(NH4)2SO4,FeSO47 H2O,MgSO47 H2O,CaCl2,NH4Cl,碳纸,石墨纤维液体培养基:牛肉膏50mg,蛋白胨100mg,NaCl 50mg,蒸馏水1000ml,pH7.07.5。无碳源培养基:KH2PO4 3g、NaH2PO42H2O 6g、(NH4)2SO4 0.5g、FeSO47 H2O 15mg、MgSO47 H2O 0.3 g、CaCl2 50mg,蒸馏水1000 ml,pH7.07.5。接种污泥:取自太原市杨家堡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消化池。3.1.2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1) 自制单室MFC反

12、应器。MFC主体采用大口塑料瓶,对其盖子进行加工,保留环形螺纹部分和顶端圆周的一小部分,将碳布阴极盖在大口瓶瓶口处,然后旋紧瓶盖,通过瓶盖固定碳布和电极,用密封剂密封以防止液体流出。接着,将大口瓶侧放,在顶部钻孔,将阳极材料插入,向孔中塞入橡皮塞以密封。阳极采用直径为5.0cm,长3.0cm的石墨刷;阴极采用内表面含0.40 mg/cm2铂催化剂的碳布电极,不使用质子交换膜,与大气相通。(2) 外接电阻。阳极与阴极间采用铜导线从外部连接构成回路,中间负载采用可调电阻箱或1K定值电阻,铜导线外包绝缘材料。(3) 数据采集仪。输出电压由数据采集仪自动记录,采集速率为5min一次。图3 实验装置图3

13、.1.3 实验方法及分析方法3.1.3.1菌种的富集和驯化污泥样品取自太原市杨家堡污水处理厂。污泥在常温下曝气48 h后,取上清液20ml,加入至已灭菌的80ml液体培养基中,液体培养基成分为:牛肉膏50mg,蛋白胨100mg,NaCl 50mg。摇床培养60 h,转速150 r/min,温度30;富集完成后,以4000 r/min离心10min,倾去上清液,再用缓冲溶液清洗3次,制成菌悬液备用。取菌悬液20ml接种至已灭菌的含有80ml液体培养基的250ml锥形瓶中,再加入一定量的苯酚和2-氯酚作为驯化物,置于摇床30振荡培养,转速150 r/min,每3d进行一次转移接种,共驯化4轮,苯酚

14、浓度从100 mg/L逐步增加到400 mg/L,2-氯酚浓度从50 mg/L逐步增加到200 mg/L。然后,将液体培养基更换为无碳源培养基,无碳源培养基主要成分为:KH2PO4 3g、NaH2PO42H2O 6g、(NH4)2SO4 0.5g、FeSO47 H2O 15mg、MgSO47 H2O 0.3 g、CaCl2 50mg。加入苯酚和2-氯酚作为碳源,其他过程、条件不变继续驯化4轮,最后一轮驯化时,直至苯酚,2-氯酚浓度均降为50 mg/L。驯化过程中,将阳极石墨刷放入锥形瓶中,以便微生物在阳极挂膜。实验时将悬浮污泥排空,仅剩阳极上的微生物膜实验用水采用无碳源培养基。1. 电池产电性

15、能测试进行实验时,数据采集仪与计算机进行联机,计算机用于处理实验数据。(1)外电路接入1K定值电阻,测定电阻两端电压随时间的变化,以此为依据作出电池的放电曲线。(2)将电阻箱阻值调节至20K,稳定2小时,然后由大到小改变电阻值至100,再从100增加至20K,每个电阻上停留2min,读取电压值。计算时,取每个电阻对应的两个电压的平均值作为稳定电压,以此作出极化曲线和功率密度曲线。2. 污水处理效果评价反应器在室温条件下间歇运行,当输出电压降低到50 mV以下时,即可认为1个运行周期完成,从而更换新的基质开始下1个运行周期的测试。阳极室测定苯酚、2-氯酚、COD的采样频率为每天1次。每次采完水样

16、,以测定后的苯酚,2-氯酚浓度配置废水,及时补充到阳极室内,以保证阳极室内溶液体积恒定。苯酚和2-氯酚浓度采用Agilent 1200 液相色谱测定。COD值采用快速测定仪测定,根据公式:COD去除率=(CODi-CODe)100%/CODi,得出电池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3.2 实验结果与讨论3.1 以不同有机物为底物的MFC启动特性分别以苯酚、2-氯酚作为单一底物和以苯酚及2-氯酚作为双底物时,MFC启动所需时间如图4所示。以苯酚为底物的MFC在运行超过62h后,外电路输出电压开始快速上升;以苯酚和2-氯酚为双底物的MFC运行超过78h后,外电路输出电压也开始迅速升高,但升幅略低于以苯酚为单

17、一底物时的输出电压;而利用2-氯酚为单一底物的MFC适应时间需90h。这表明,产电菌对2-氯酚的利用较为困难,使得MFC启动时间大大延长,相应的输出电压也降低。但结果显示,只要经过一段时间驯化,MFC中的产电菌能够以苯酚或2-氯酚为底物,在降解有机物的同时产生电能。图4 MFC启动期电压随时间的变化3.2 以不同有机物为燃料的MFC产电性能单室无质子交换膜MFC,在外部电路接入1K电阻时,电阻两端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5、图6、图7所示:以苯酚为单底物时,MFC平均产电周期为190h,最大输出电压达331mV,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99mW/m2。结果表明,实验所构建的单室MFC随着底物的不断

18、补充,可以长期稳定运行,反复放电。图5 以苯酚为单一底物时MFC的产电性能当以苯酚和2-氯酚为双底物时,连续周期性运行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看出,在450h的运行过程中,更换了3次阳极液,三个周期平均运行时间为135h,最大输出电压达到258mV,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84mW/m2。图6 以苯酚和2-氯酚为双底物时MFC的产电性能以2-氯酚为单一底物时,连续周期性运行结果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看出,在稳定运行的3个周期内,每个周期平均运行时间为110h,MFC的最大输出电压为208mV,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42mW/m2。图7 以2-氯酚为单一底物时MFC的产电性能3.3 MFC产电过程中对有机物

19、的降解效果分别以苯酚,2-氯酚为单底物和以苯酚、2-氯酚为双底物时,MFC阳极室中有机物降解率和COD去除率随时间的变化分别见图8,图9和图10。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不同底物条件下,有机物在阳极室微生物的作用下基本可实现完全分解,其中有机物降解率都可到达85%以上,COD的去除率均在80%以上。以苯酚为单底物的MFC中降解率高,达96.5%,COD去除率为91.8%;以苯酚和2-氯酚为双底物的MFC中,苯酚降解率为91.7%,2-氯酚降解率为87.9%,COD去除率为89.2%;而以2-氯酚为单一底物的MFC中降解率为85.3%,COD去除率为83.3%。图8 以苯酚为单一底物时MFC中有机物降

20、解率和COD去除率随时间的变化图9 以2-氯酚为单一底物时MFC中有机物降解率和COD去除率随时间的变化图10 以苯酚和2-氯酚为双底物时MFC中有机物的降解率和COD去除率随时间的变化4.讨论4.1 MFC的产电性能比较利用不同底物MFC的产电周期、最大输出电压和最大功率密度的结果显示,400mg/L苯酚作为单底物时MFC的产电效果最好,200mg/L 2-氯酚为单底物时产电效果最差。双底物时,产电效果介于两种单底物MFC产电效果之间,说明低浓度苯酚的存在促进了低浓度2-氯酚的降解。通过计算,双底物MFC产电量大于两单底物产电量之和,呈现“共产电”现象,其原因可能是苯酚的存在,刺激了产电菌产

21、生新的2-氯酚的厌氧降解途径,从而增强了2-氯酚的降解速率和完全性。4.2 MFC的库仑效率本实验中的MFC以苯酚、苯酚和2-氯酚、2-氯酚为底物时,库仑效率分别为23.8%,25.4%和15.9%,造成库仑效率偏低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实验初期对产电菌的驯化不够充分,使得阳极所挂生物膜中非产电菌占多数;2)所构建的单室MFC以氧气作为阴极电子供体,而氧气向阳极扩散也可导致电子损失;3)苯酚和2-氯酚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有可能降低产电菌的活性,从而减少电能输出。5.结论1单室MFC能够以苯酚和2-氯酚为底物,在高效降解有机物的同时实现向外电路输出能量。2以苯酚,苯酚和2-氯酚,2-氯酚分别

22、作为底物时,MFC的启动时间、运行周期、最大输出功率密度和最大输出电压明显不同,其中以苯酚为单一底物时MFC的产电性能最高,而以2-氯酚作为单一底物时性能最低,双底物电池性能则介于两者之间。说明低浓度苯酚的存在促进了低浓度2-氯酚的降解和产电性能的提高。3以苯酚,苯酚和2-氯酚,2-氯酚分别作为底物时,MFC的库仑效率分别为23.8%,25.4%和15.9%。计算显示,双底物MFC产电量大于两单底物产电量之和,呈现出“共产电”现象,有利于MFC产电效能的提高4苯酚和2-氯酚均能在阳极室微生物的作用下基本达到完全分解,实现了单室MFC产电和降解的双重功效。其中有机物降解率均在85%以上,COD去

23、除率达到80%以上。6研究创新点和设想1改良了传统的设计,首次构建了降解酚类废水的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 提高了阴极传质速率,且无需曝气而降低了运行费用,结构简单,同时通过去除质子交换膜而进一步提高了MFC电能输出的效率。优化的MFC可降低构建和运行成本,便于工业放大,推动MFC技术应用于实际污水处理2本研究首次测试了以苯酚和2-氯酚为底物的MFC,电池在有效降解有机物的同时实现了稳定放电,并且互相促进出现了“共产电”现象,有利于提高电池的产电能力和输出功率,为实现含酚废水的高效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对MFC的深度开发,可带来直接、间接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对解决能源问题、水污染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24、义。进一步完善该项目的设想为提高MFC的产电效率及运行稳定性;设计、扩大MFC系统,促进规模化应用;进行直接污水实验,确定MFC的实际运行效果。7参考文献1 方骁,蒋柱武,张亚雷等.厌氧颗粒污泥性质与颗粒化研究新进展J.江苏环境科技,2005,18(4):4446.2 刘永峰,周兴求,伍健东.EGSB反应器快速培养厌氧颗粒污泥J.环境工程,2008,26(3):32-34.3 李东伟,王克浩,徐中慧等.产甲烷UASB中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及特性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8,24(9):2125.4 S Uyannik, P J Sallis,G K Anderson. The effect o

25、f polyer addition on granulation in an 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 (ABR) J.Part 1:process performance.Wat Res,2002,36:933943.5 董春娟,吕炳南.废水处理中污泥颗粒化及生物附着化作用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9(6):674684.6 李宗义,王海磊,程彦伟.成熟厌氧颗粒污泥的结构及其特征J.微生物学通报,2003,30(3):5659.7李宗义,王海磊,王鸿磊等.强化反应器中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J.水处理技术,2004,30(2):9294.8

26、王进,张振家,张志峰.加速厌氧污泥颗粒化的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7(6):1923.9 Masse,D.I.Masse,L.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slaughterhouse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ASBRJ. 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1,76(2):9198.10王劲松,胡勇有.微生物絮凝剂促进厌氧污泥颗粒化及其机制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5,25(3):361366.11金仁村,郑平,胡宝兰等.污泥颗粒化快速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探讨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10):772774.12 李林永,岳秀萍,薛倩等.聚季铵盐投加方式对厌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6,22(11):8789.13 管慧玲,李小明,曾光明等.厌氧污泥颗粒化促进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沼气,2006,24(1):614.14 徐宏英,李亚新,岳秀萍等.ASBR中厌氧颗粒污泥的微生物组成及特性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2(4):4246.15 刘美霞.厌氧活性污泥和厌氧颗粒污泥中温条件下吸附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