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试题答案解析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真题一、单选题二、辨析题:464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要求判断正误并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46、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47、课程即学校开设的全部学科的总和。48、智力是创造力的充要条件。三、简答题:4953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49、简述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50、简述杨贤江“全人生的指导”的目标和内容。51、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52、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53、列举列举教育
2、研究假设的三种分类方式,并简述假设表述基本要求。四、分析论述题:5456小题,每小题30共9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54、美国经济学家桑德伯格曾经对经济增长与教育的关系进行跨国的动态比较。他以欧洲各国1950年的成人识字率表示人力资本存量,然后动态比较1913年和1970年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化。其统计结果如表。(图表略)(1)根据表中数据说明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特点;(2)运用相关原理分析产生这种教育影响及其特点的原因。55、试从指导思想和改革措施两方面比较中国洋务教育与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56、本题为选做题部分,请在、两道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只按第道题的成绩计入总
3、分。、阅读下述案例,回答问题。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违规行为,老师可能采用各种不同的办法进行处理。下面是5个实例。例一 学生张明在课堂上对邻座做鬼脸,引起对方发笑,老师对其注视片刻后,即不再理睬,机械讲课,学生遂终止其不当行为。例二 当学生的违规行为获得部分学生认可时,让违规学生坐到教室后边,与其他学生分开,有效地阻止了学生的违规行为。例三 刚上课时,郭忠抽掉前座李军的椅子,李军重重地摔了一跤,老师当即严肃的批评了郭忠,并令其放学后到老师办公室写情况说明。例四 课间有两个学生吵架,前来上课的老师厉声制止,毫无效果,围观的学生越来越多。老师于是决定用8分钟时间让两个学生吵个够,而让其他学生在一旁静观
4、。结果两个学生很快就不再吵架了。例五 对于平时在课堂上经常讲闲话的学生,一旦他在某节课上不再讲闲话,老师就及时予以表扬。(1)案例中李老师在发现和确定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研究方法?、(2)针对李老师的困惑,请为她选择一种研究方式,并从研究目的、研究过程、研究体三个方面阐述作出这种选择的理由、分析下述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李华执教的两个班,9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日常教学中,李老师发现这些孩子大多握笔姿势不正确,不善与人交流,知识面窄。为了进一步了解外劳务工人员子女在学生上面临的困难及其原因,李老师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并就相关问题询问了本年级其他科任教老师。结果
5、显示:与本市居民子女相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生上存在一定差距,其中英语学习差距最大,语文学习次之,数学学习差别不大。为了探索提示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文学习成绩的有效策略,李老师打算在这两个班进行以“扩展课外阅读”为自变量的实验研究。但是,学校科研顾问认为采取行动研究方式更为适当。李老师陷入困惑,不能确定采用何种方式展开研究。(1)案例中李老师在发现和确定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研究方法?(2)针对李老师的困惑,请为她选择一种研究方式,并从研究目的、研究过程、研究体三个方面阐述作出这种选择的理由。 二、辨析题46.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考核知识点:教育学原
6、理 八、教学 (一)教学概述:1.教学的概念;2.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区别与联系;3.教学的主要作用与任务。【答案要点】这种表述并不完全正确。首先,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题目中的表述只突出了教师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活动。题目中的表述只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对于品德等方面未涉及。47.课程即学校开设的全部学科的总和考核知识点: 教育学原理 七、课程 (一)课程与课程理论 1.课程的定义【答案要点】这种表述并不完全
7、正确。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题目中的表述只涉及到学习内容,没有考虑到相关进程安排。48.智力是创造力的充要条件考核知识点:教育心理学 八、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一)当代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 (三)创造性及其培养【答案要点】这种表述并不完全正确。现代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是指人们能够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从逻辑上讲,如果集合A=集合B ,那么A是B的充要条件。创造力的发挥需要以智力为基础,智力
8、的发展需要创造力提供支持。但智力和创造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不能等同。三、简答题49. 【答案要点】(1)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环境和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或条件性的因素,要使这种可能性的因素变成现实性的因素,只能通过学生的身心的活动才能实现,因为人不是消极地、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积极地、能动地反映外部环境的。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只有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转化为个体自身的需要,才能发挥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广度和深度,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高低。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人不仅能反映客观环境,而且也能改造
9、客观环境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所以,从个人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说,人的身心发展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教育的自身状况;(3)家庭环境的效应;(4)社会发展状况。50. 【答案要点】所谓全人生的指导,就是对青年进行全面关心、教育和引导,即不仅关心他们的文化知识学习,同时对他们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给以正确的教育和指导,使之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以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圆满发达的人”。指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杨贤江青年教育思想的核心,提出通
10、过对人类有所贡献来促进人生幸福的人生目的。 51. 【答案要点】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第一个试图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他根据对兴趣和注意的分析,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过程四个阶段,他的学生席勒将“明了”分为“预备和提示”两个阶段,构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52. 【答案要点】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有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是:学习材料必须具有潜在的逻辑意义。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是: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学习者必须积极
11、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其结果,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就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53. 【答案要点】教育研究的三种分类方式如下:(1)按照形成逻辑:归纳假设、演绎假设和研究假设归纳假设:是人们通过对一些个别经验事实材料的观察、调查,得到启示,进而概括、推论提出的假设。演绎假设:是从教育科学的某一理论或一般性陈述出发推出新结论,推论出某特定假设。是根据不可直接观察的事物现象或属性之间的某种联系的普遍性,通过综合和逻辑推演而提出的理论定律和原理的假设。研究假设:陈述的是两个变量间所期望的相关(或不同)如探讨教师科学态度与科学教育的关系,等等。方向性
12、假设和非方向性假设:前者指出相关和差异的特点,如女生的音乐智力比男生强,男生的推理能力比女生强,等等。而后者只简单地指出相关或差异。(2)按照假设的性质和复杂程度(研究假设形成阶段):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和预测性假设描述性假设:是从外部表象和特征等方面来大致地描述研究对象,从而提出关于事物的外部联系与内在性质关系的推测。解释性假设: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指出现象质的方面,说明事物原因的一种更复杂、更重要的假设。比描述性假设高一级的假设形式。从事物整体上揭示事物各部分相互作用的机制,揭示条件与结果、研究主体的最初状态和最终状态的因果关系原理。预测性假设: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科学推测,它是基于对
13、现实事物的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基础上提出的更复杂更困难的一种假设。教育研究假设的表述要求:说明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假设必须是可检验的,即表述的语义是明确的、可操作的、不至于造成歧义的,假设语义模糊就无法检验;假设必须是陈述句,而不能是疑问句。当然,可以是肯定陈述,也可以是否定陈述;可以是全称肯定或否定,也可以是单称(部分)肯定或否定。四、分析论述题54. 【答案要点】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劳动者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2、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1)提高生产者对生产过程的理解程度和劳动技能的熟练程度,从而提
14、高工作效率。(2)能合理操作、使用工具和机器,注意对工具的保养和维修,减少工具的损坏率。(3)提高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缩短学习新技术和掌握新工种所需的技巧。(4)提高创新一是和创造能力。(5)提高加强生产管理的愿望和能力。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说明教育可以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3、教育实现了科学知识的再生产。(1)由学校教育过程实现的科学知识再生产是一种无限的永恒的再生产。(2)由学校教育过程实现的科学知识再生产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3)由学校教育过程实现的科学知识再生产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4、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1)教育不仅可以通过教学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而且通
15、过科学研究,也能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2)高等学校是基础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主要力量,也在应用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可运用相关人力资本理论来解释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人力资本理论是西方教育经济学中关于人力资本的形成、作用和收益的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1961年发便人力资本投资,1963年发表教育的经济价值,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2)所谓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即
16、设备以及单纯的劳动者数量)的作用。(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4)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人力资本理论论证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了人们对教育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促进了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教育发展的重视,对于世界教育的发展。但是,人力资本理论把人等同于资本,实际上贬低了人的价值;虽然从宏观定性上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贡献,但定量的分析仍然没有取得令人信服发结果。 55. 【答案要点】1
17、. 指导思想:洋务运动中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西方教育制度的引进服务于封建统治。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富国强兵必须发展教育以培养人才,传播爱国思想。把教育同富国强兵的目标联系在一起,把教育作为富国强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加以强调的。2. 改革措施:洋务运动时期教育改革措施:(1)开办洋务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上海方言馆等;军事(“武备”)技术学堂,如福建船政学堂、北洋水师学堂;专门技术实业学堂,如天津电报学堂。(2)幼童留学,留美,留学欧洲学习造船、航海及兵器等。明治维新:重视西方经验的学习;加强国家对教育的管理,建立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
18、理体制;1871年,日本在中央设立了文部省,主管全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大力发展示范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中央集权式的大学区制。 一部分在法国学习制造;另一部分在英国学习驾驶兵船,还有一部分赴德国学习兵技。从以上的改革措施中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共同点:第一, 派出了大量的留学人员,都注重引进西方先进思想和科技。第二, 注重以高等教育的作用,中国开办了大学堂和日本进行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同之处:中国的目的是维护封建制度,而日本的主要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国家,故日本的学习更为彻底。56. . 【答案要点】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
19、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20世纪初创立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格思里、赫尔、桑代克、斯金纳等的影响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斯金纳更是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推向了高峰,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并对强化原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强化理论得到了完善的发展。他根据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设计的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曾经风靡世界。(1
20、)华生的观点: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2)斯金纳的观点斯金纳认为心理学所关心的是可以观察到的外表的行为, 而不是行为的内部机制。他认为科学必须在自然科学的范围内进行研究,其任务就是要确定实验者控制的刺激继之而来
21、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行为主义者一般采用强化、惩罚、消退等方式来对问题行为进行矫正。.【答案要点】考核知识点:
22、教育研究方法 六、教育实验研究 七、教育行动研究第一问:1.观察法:李老师发现这些孩子大多握笔姿势不正确,不善与人交流,知识面窄。2.访谈法:李老师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并就相关问题询问了本年级其他科任教老师。第二问:建议李老师选择行动研究。首先,本研究目的是探索班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文学习成绩的有效策略,研究对象限定在了本班级。如采用实验研究会产生被试样本代表性问题。而行动研究更有利于找到更加适合本班级实际情况的策略。其次,实验研究过程比较复杂严密,在实验准备阶段,要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选择测量工具,选择实验设计类型,确定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在实验的实施阶段,要操纵变量,观察和记录因变量的变化情况。而行动研究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不断循环,不断根据研究进程修改,较易操作,更方便教师实施。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