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30.58KB ,
资源ID:28298861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2988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西省忻州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西省忻州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1、山西省忻州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2019-2020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 史考生注意: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 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岳麓版必修一、二、三及选修一。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当今保存的青铜器皿中,商代青铜器经常刻以夸张变形的兽面或原始图腾作为纹饰;周代青铜器皿则大多遵从固有的规格,在装饰上具有显著的秩序感。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2、)A制造技术进步B法家思想影响C政治伦理规范D审美观念变化2战国时期,秦国“对新取得地方之人民,恐其反复,故令徙之他处,而以赦免之罪人迁实新地”。秦昭襄王晚期“迁”纳入律令体系,使其稳定化与制度化,成为刑罚的一种。秦国这些举措主要是为了()A扩大王朝统治疆域B瓦解地方反抗势力C巩固宗法血缘体系D适应集权政治发展3有学者认为:荀子深刻地认识到,“礼”与“法”是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的两大根本手段,于是立足于儒家的“礼治”,吸收、发挥法家的“法治”思想,使“礼”与“法”在政治和法律层面相互渗透,和谐统一。该学者认为荀子()A是法家学派的实际开创者B背离了孔孟思想的精髓C吸收了诸子百家的有益学说D对儒学

3、的发展迎合时代需要4自西汉以来,君为臣纲被认为不可动摇。而黄宗羲却认为:“君臣的名分,是因为天下的缘故而有的,我如果没有治理天下的职责,那么我对于君主来说就是路人。而我一旦为官,则为君之师友。”这主要反映出黄宗羲()A反对人世为官B主张限制君主权力C强调民主思想D倡导新型君臣关系5有学者认为,在东汉时期,我国已经开始稻田养鱼。唐代开创了养鱼开荒种稻的方法。广东西部山区的人们利用草鱼食草的习性,在新开垦荒地(有水)上放养草鱼,使荒地变成熟地。这一生产模式()A目的在于提高粮食产量B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C有效提高土地肥沃程度D说明了经济重心已南移6宋太宗时规定,科举及第者的吏部考试要试判三道,合格

4、者方能释褐授官。宋神宗后又规定进士、诸科等试律令大义或断案,才能授官。哲宗元祐时苏辙曾说:“天下官吏皆争诵律令”。上述信息反映出当时()A行政能力是重要的选官标准B儒家正统思想受到佛道重大挑战C官制改革兼顾了效率和公平D时务策成为科举考试的规定内容7史载,唐太宗时期给一些资历较浅的官员加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也给一些资格较老的功臣加以“平章事”的名号,使其继续参与宰相事务。此举旨在()A弥补政务多、宰相才干差的缺陷B防范宰相擅权,加强君主集权C配合科举制度选贤用人的需要D建立较严密完整的官僚机构8明以前,蚕桑业和植棉业主要在江南地区,长江以北很少,京畿地区则更少;洪武二十五年(13

5、92年),全国绢税共征收288546匹,其中京畿地区最高达32962匹,竞占到总数的12%。据此可知,明初京畿地区()A经济作物规模扩大B新型物种不断引进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D政府税收种类繁多9鸦片战争后,外国银元不仅在沿海等地流通,还逐渐向内地渗透,英国议会在1847、1848年蓝皮书中的报告说:“银元在下述各省自由流通: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和湖南的南部和东部。烂板银元的流通,几乎全限于广东、福建和江西。残缺的小银元则为广东的许多地方所爱好。”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由于()A中西方贸易范围日趋扩大B民众生活对世界市场产生了依赖性C对外贸易呈现了出超现象D外国资本已经控制了中国经

6、济命脉1020世纪初,梁启超强调:“国家所最渴望者,为国包资格了鼓吹革命者亦认为:“夫立国于地球之上者,无国民则亡,有国民则强。”在当时思想家中,“中国自开国以来,未尝有国民”成为一种共识。这些看法()A有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B折射了军阀割据的现实C体现了民族文化的自信D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11据统计,1911年全国兴办的各级各类学校数目为52500所,学生总数达163万人,其中占相当数量的是蒙养院的学生和初等小学堂的学生,而在专门学堂、师范学堂普通中学和实业学堂就读的人数不超过10%。这反映了当时()A仍然固守传统的教育模式B科举制阻碍教育事业发展C启蒙教育的规模亟待扩大D新式教育的社会影响有

7、限12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毛泽东依据自己的观察,断言“农民成就了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事业,农民做了国民革命的重要工作”,这是对农民运动革命性、正义性的总体肯定,彰显了农民在国民革命中的作用。由此可知,该考察报告()A建议中共应调整中国革命的道路B利于纠正当时社会对农民运动的看法C为中国农民起义的合理性作辩护D强调建立工农联盟政权的紧迫性13下表为陕甘宁边区防疫工作统计表(节选)这些措施反映出当时() 时间 具体措施 1938年4月 报纸开辟“防疫”专栏,宣传清洁卫生和防疫常识 1940年6月 设立卫生处,各县设置卫生科员,各乡设卫生委员会 1941年 印发防疫传单,举办卫生晚会、卫生宣传周

8、、卫生展览会等 1942年5月 通过预防管理传染病条例,对传染病进行分类,并规定相应的报告和防治制度 A抗日救亡事业不断发展B陕甘宁边区疫情日益严重C近代卫生体系更加成熟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壮大141953年5月,中苏签订“515协定”,包含苏联技术援助91个新扩建工业项目,1954年底确定为苏联援华项目156项。1956年,援华苏联专家人数达到高峰,为3113人。“515协定”()A推动了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B使中国坚定了“一边倒”政策C帮助中国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D配合了中国国家发展战略需要15下面为19561962年中国财政收入与支出变化数据统计表(单位:亿元),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9、当时中国() 年份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财政收入 28019 30320 37962 48712 57229 35606 31355 财政支出 29852 29520 40036 54387 64368 35609 29488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B实行财政赤字政策C基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D调整经济发展战略1620世纪80年代初,火车、轮船和长途汽车上到处是拎着装有建筑材料、纺织品和食品等商品样本的大包小包的乡镇企业推销员,形成了“推销员满地跑”的景象。这一景象()A表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B反映出商品市场的活跃C直接推动了国有企业

10、改革D体现了私营企业的活力17古代雅典,指挥军事的将军有10名。在战场上,如果不只一名将军在场,往往由几名将军轮流指挥全军,每人1天。雅典其他各类权力机构,也都由多名公民主持。这些做法()A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B保证了军事行动的统一C反映了轮番而治的特点D提高了政府运作的效率18罗马法规定:如果丈夫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在外背负了债务,则在婚姻关系解除时,妻子享有的嫁资(陪嫁钱财或物品)返还请求权优先于债权请求权。这一规定,反映出()A法律注重保护弱势群体利益B公民的债务权不受法律保护C婚姻关系影响着立法的内容D古代罗马婚姻关系极不稳定19中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喜欢用黄金装饰画面,其目的是为绘制的神圣

11、人物创作一种神圣的氛围。14世纪,画家们开始改用建筑或者自然风景图案的衬底,这样就创作出更多令人信服的空间,人物看上去似乎真实地生活在这样的空间里。这一改变()A受到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追求C推动了思想解放潮流的进展D反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20从17世纪初开始,荷兰、英国和法国等国家相继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凭借从美洲得来的白银换取欧洲所需的大量亚洲产品。这反映出()A欧洲出现严重的商业危机B欧洲加快了对亚洲殖民掠夺C世界市场体系的孕育成长D亚洲对欧洲的贸易处于劣势211973年美国通过战争权力法,规定总统若未经国会动用武力,必须在48小时通知国会。总统在向国会通报后,

12、若60天内国会未宣战,总统须在其后30天撤出军队。该项法令()A表明国会主张收回总统的宣战权B体现出总统权力受到了限制C严重冲击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D提升了美国的行政效率22美国经济史专家哈罗德H福克纳曾不无自豪地说:“(20世纪初)美国农业一次收成,就可以把比利时王国的一切连同国王一起买到手,两次收成可以买进意大利五次收成,就能把俄罗斯帝国从沙皇手中买进来。”这主要说明()A先进的政治制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B产业革命推动美国农业产值的攀升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提升了美国的经济竞争力 D美国确立资本主义经济霸主地位23有学者说:“冷战结束后,追求公平正义和多边主义的价值理念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愿

13、望。”这一愿望折射出()A不结盟成为国家关系的主流B多极化发展趋势得到加强C霸权主义被国际社会所抛弃D“一超多强”局面遭到削弱2420世纪90年代,不仅世界各国的关税税率出现了持续下降,而且前东欧各国家也相继融入到全球贸易体系之中。这一现象表明()A贸易保护主义被放弃B关贸总协定显现成效C经济全球化发展加速D世界市场统一体形成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乾隆年间“(人口)较之康熙年间计增十余倍。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仅江苏镇江木渎镇“烧锅(造

14、酒)者已二千余家,合计日耗米万石”。为此,就隆帝“令地方官严行查禁,勿使靡费米粮”。官员规谏乾隆禁酒之事取民之生计而禁锢之”。“实不可以轻举”,乾隆认为“自有酌量”,不愿也不需交群臣商议。江苏、河南、山东等省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尽毁曲酒工具、民间自用一概禁绝等作法,引起民怨。乾隆对于要求放宽禁令者,一概不准,也不赞成过激行为,官员左右为难。整个乾隆时代“通邑大都车载烧酒贩卖者正不可以数计”,禁酒政策效果微弱。 吴慧中国商业通史 材料二 1829年, 英国禁酒运动开始。中产阶级希望通过禁酒将他们推崇的“自律”“自助”等价值观灌输给工人阶级,他们宣扬工作是成功的关键,饮酒滋生懒惰等恶习。中产阶级建立

15、柴酒厅,开放俱乐都,方便工人社交。工人阶级中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些价值观。1832年1853年,运动进入绝对禁酒阶段。工人阶级开始建立自己的禁酒组织,接过禁酒运动的领导权。这些组织宣扬“自力更生是一种崇高的品德”,很多工人在宣传的影响下开始努力攀爬英国社会的阶梯。这一时期,作为“全民酒”的啤酒人均消费量急剧减少。酗酒被英国人普遍视为不可接受的恶习,直至今天仍是社会的主流观念。 摘编自许志强19世纪英国禁酒运动与工人文化转向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乾隆推出禁酒政策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其“效果微弱”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乾隆时期的禁酒相比,概括

16、英国18281833年禁酒运动的特点,并分析英国禁酒运动的意义。(13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地位问题,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指出:“历史的创造者不是地理区域,而是人,是主宰和发现这些地理区域的人。”美国史学家威廉克罗农则称:“人类并非创造历史的唯一演员,其他生物、大自然发展进程等都与人一样具有创造历史的能力。如果在撰写历史时忽略了这些能力,写出来的肯定是令人遗憾的不完整的历史。” 摘编自梅雪芹从“人”的角度看环境史家与年鉴学派的异同 运用世界近代史相关史实,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评价其中一个或两个观点

17、,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东汉初年,随着统一战争的顺利进行和北部边疆的相对稳定,汉光武帝刘秀开始进行兵制改革。“中兴建武六年,(光武帝)省诸郡都尉,并职太守,无都试之役”,建武七年,光武帝又下诏裁撤部分士兵,“令还复民伍”,对地方兵制进行全面改革的同时,还设置黎阳营、雍营等地方屯驻兵营,稳定地方秩序。据记载,东汉初新建立了益州郡西部都尉等六个边疆部都尉,又重置了西汉时期的张掖蜀国等边疆属国都尉,强化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广设部都尉和属国都尉的同时,东汉政府还强化都尉的军事职能,削减

18、将军职位,将军事实权授予职位较低的都尉掌管。据不完全统计,东汉都尉27次行使军事职能中有15次是单独领兵出征,随军出征11次,募兵1次。 摘编自张亚伟东汉初期军制改革研究以都卫位体系的变化为中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初年兵制改革的基本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汉初年兵制改革的历史影响。(9分)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C 【解析】由材料“周代青铜器皿则大多遵从固有的规格,在装饰上具有显著的秩序感”可知周代的青铜器纹饰更多的体现了秩序和规整,结合所学青铜器在商周时期多为礼器,商周青铜器的纹饰风格变化反映了周代政治伦理相对于商代更加

19、规范,故选C项;青铜制造技术的变化不能构成纹饰风格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法家思想出现在百家争鸣时期,排除B项;审美观念变化不是纹饰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2【答案】D 【解析】据材料“对新取得地方之人民,恐其反复,故令徙之他处,而以赦免之罪人迁实新地”,可知秦国为了瓦解新占领地区的反抗势力,对当地百姓强制性移民,以达到加强地方统治的目的,而将“迁”入刑的根本原因是集权社会的基本成型,这样君主才可以通过律令体系直接支配每一个人,才可以通过包括刑罚在内的各种方式使他们成为迁移的对象,故选D项;这些迁移地区都属于秦国统治区域,与扩大王朝统治疆域无关,排除A项;秦国强制性移民是通过瓦解地方势力来

20、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项;秦国的这些措施利于削弱地方宗法血缘体系,而不是巩固,排除C项。3【答案】D 【解析】据材料“礼与法是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的两大根本手段,于是立足于儒家的礼治,吸收、发挥法家的法治思想,使礼与法在政治和法律层面相互渗透,和谐统一”,可知荀子将“礼”和“法”作为国家治理的手段,使儒学适应战国时各国君主的需要,故选D项;荀子是儒家学者的集大成者,排除A项;材料中提到荀子仍然立足于儒家的“礼治”,并不是背离,排除B项;材料中提到荀子吸收了法家的思想,并没有吸收其他学派,排除C项。4【答案】D 【解析】由君为臣纲到官为君之师友,说明黄宗羲主张君臣平等,这是不同于传统的新型君臣关系,

21、故选D项;“而我一旦为官”可知黄宗羲并不反对从政为官,排除A项;君臣平等并不等同于限制君主权力,排除B项;黄宗羲论述的是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与民主思想无关,排除C项。5【答案】B 【解析】由材料“唐代开创了养鱼开荒种稻的方法。广东西部山区的人们利用草鱼食草的习性,在新开垦荒地(有水)上放养草鱼,使荒地变成熟地”,可知通过养鱼开荒种稻的方法,在保护环境、充分使用资源的前提下发展经济,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而非提高粮食产量,排除A项;有效提高土地肥沃程度属于材料中的表象,而非资源的有效利用的实质,排除C项;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排除D项。6【答案】A

22、 【解析】据材料“宋太宗时规定,科举及第者的吏部考试要试判三道,合格者方能释褐授官。宋神宗后又规定进士、诸科等试律令大义或断案,才能授官。哲宗元祐时苏辙曾说:天下官吏皆争诵律令”,可知宋朝科举考试非常注重个人行政能力,故选A项;儒家正统思想受到佛道的挑战主要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B项;材料提到的是选官制度,并不是官制改革,排除C项;唐朝时时务策已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排除D项。7【答案】B 【解析】由材料“唐太宗时期给一些资历较浅的官员加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也给一些资格较老的功臣加以平章事的名号,使其继续参与宰相事务”,可知太宗的做法增加了宰相数量,削弱了相权,意在加强皇权,

23、故选B项;原来承担宰相事务的功臣继续参与宰相事务,说明这一举措不是弥补宰相才干差的弊端,而且太宗时期能相居多,排除A项;这一举措与科举制选拔人才无关,排除C项;太宗的举措只是针对中枢机构,说明其目的不是建立完整的官僚机构,排除D项。8【答案】A 【解析】据材料“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全国绢税共征收288546匹,其巾京畿地区最高达32962匹,竟占到总数的12%”,这说明明初京畿地区经济作物种植规模扩大、产量增加,故选A项;材料不能反映新型作物品种的引进,棉花早在元代就已经种植推广,排除B项;材料只是反映了桑蚕业和植棉业在京畿地区种植面积扩大,与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无关,故排除C项;材料只是

24、反映了京畿地区绢税征收量的增加,未涉及税收种类,排除D项。9【答案】A 【解析】据材料“外国银元不仅在沿海等地流通,还逐渐向内地渗透”,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市场被打开,同外国的贸易往来逐渐增多,因此外国银元得以在中国流通,故选A项;材料指的是外国银元的流通,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虽然开始解体,但在广大内陆及农村,自然经济仍然占主体,因此民众并没有依赖世界市场,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入超,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还没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排除D项。10【答案】A 【解析】由材料“立国于地球之上者,无国民则亡,有国民则强”、“中国自开国以来,未尝有国民”可知梁启超、资产阶级革命

25、者以及当时思想家都在提倡国民的重要性,这种主张有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故选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军阀割据,排除B项;20世纪初正值民族危机,思想界多主张学习西方,对本民族文化自信心不足,而且国民这一概念也源自于西方,排除C项;梁启超并不主张革命,而且国民革命与国民概念无直接因果联系,排除D项。11【答案】D 【解析】由材料“1911年全国兴办的各级各类学校数目为52500所,学生总数达163万人,其中占相当数量的是蒙养院的学生和初等小学堂的学生,而在专门学堂、师范学堂普通中学和实业学堂就读的人数不超过10%”可知1911年兴办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大量增加,但是多为基础性学堂,专门学堂、师范学堂普通中

26、学和实业学堂就读的人数较少,说明当时新式教育的社会影响有限,故选D项;洋务运动时期开始兴办新式学堂,排除A项;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排除B项;兴办的学校大部分是蒙养院,即幼稚园,可见其学校教育重在启蒙教育,排除C项。12【答案】B 【解析】据材料“农民成就了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事业,农民做了国民革命的重要工作”,可知在大革命时期,一些共产党员认为农民运动过于激烈,共产党应该停止在农村组织农民运动,毛泽东对这些观点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强调农民在国民革命中的重要作用,故选B项;中共调整道路在三大起义失败之后,排除A项;农民运动与农民起义两者并不是一回事,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农民的重要性,并没有提出建

27、立工农联盟政权,排除D项。13【答案】A 【解析】题干表格中的防疫措施随着时间的推进在不断完善,这体现了抗日根据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对抗日救亡事业的支持与配合,反映抗日救亡事业不断发展,故选A项;材料呈现的是陕甘宁边区对疫病的预防,并未提及疫情,不能说明疫情日益严重,排除B项;近代卫生体系包含医疗、卫生等多个方面,仅从陕甘宁边区的疫病预防工作无法反映这一体系的成熟,排除C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的是全民族共同抗日,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14【答案】D 【解析】据材料“1953年5月,中苏签订515协定,包含苏联技术援助91个新扩建工业项目,1954年底确定为苏联援华项目156项。1956年,

28、援华苏联专家人数达到高峰,为3113人”,可知“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受到苏联的援助,所以“515协定”配合了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故选D项;新中国经济恢复的任务在1952年底已经完成,排除A项;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坚持的前提和原则是独立自主,排除B项;中国对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与苏联的技术援助关系不大,排除C项。15【答案】D 【解析】据材料19561962年中国财政收入与支出变化数据统计表,可知1958到1960年财政收入低于支出,这是因为国家实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会运动,片面追求高速发展造成的,19611962年财政收支基本持平,收入开始大于支出,这是因为1960年国家开始调整经济,故选D项;人民公社运动的开展对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但不能反映1960年之后的收入增加,排除A项;19611962年财政收支基本持平,收入开始大于支出,与财政赤字政策不符,排除B项;我国基建投资主要在“一五”计划期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