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459.55KB ,
资源ID:2829749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29749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学案第19课辛亥革命.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学案第19课辛亥革命.docx

1、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学案第19课 辛亥革命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一、第六单元时间轴二、单元主线1、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社会存在的几种社会政治力量相互关系示意图:(1)各种政治力量对革命的态度及目的:清政府:镇压革命。目的是维护即将崩溃的统治。立宪派和旧官僚:先是投机革命,后从革命阵营内部破坏革命,拥戴袁世凯。目的是维护自己的利益。帝国主义列强:以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为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目的是维护在华的侵略权益。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对革命政府采取打击的政策,同时对清政府采取威逼利诱的政策。目的是要借机夺取国家统治权,建立自己的统

2、治。2、北洋政府的统治(1)分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从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始,到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结束,持续16年,又可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和军阀割据混战时期(19161928年)两个阶段。(2).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政治(1)“二次革命”破坏责任内阁制:1913年春,袁世凯的亲信刺杀了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这就是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二次革命”:面对袁世凯的独裁,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但“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2)袁世凯复辟帝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不久,他颁布中华

3、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卖国:袁世凯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对其称帝的支持。复辟帝制: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登基。(3)护国战争背景: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维护共和制度。爆发: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讨袁,护国战争爆发。结束: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不久后死去,护国战争结束。(4)军阀割据主要派系: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

4、阀;奉系军阀张作霖等。影响:大小军阀混战,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3北洋政府时期,新的革命力量的孕育和发展(1)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民主革命胜利果实,发动了一系列革命运动,但未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出路。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以失败而告终。(2)经济上: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3)思想文化上: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实业救国”以及民主与科学思潮

5、兴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第19课辛亥革命、历史纲要导引 了解清未新政和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对中国结束帝制及建立民国的意义,分析、认识辛亥革命的贡献及局限性。、学科素养对接 时空观念通达时空观念掌握1894年兴中会成立,1905年同盟会成立1911年武昌起义,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史料实证运用史料实证探究三民主义,清政府“预备立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历史解释明确历史解释研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唯物史观立足唯物史观认知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及局限性家国情怀渗透家国情怀感悟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

6、民族危亡的探索与奋斗精神、学习目标初呈现 时空定位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1清末新政(1)目的: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也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2)举措:“新政”的内容与戊戌维新时期所颁布的改革举措颇多相似,但更为广泛深入。(3)结果:由于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这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这个政府,中国才有希望。2孙中山的转变(1)孙中山比较系统地接受过西方式的近代教育。(2)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孙中山深知改良道路不能挽救国家,于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走上了革命道路。3中国同盟会(1)成立: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与

7、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2)纲领: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中国同盟会纲领。在民报发刊词中, 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3)意义:有力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引起了巨大震动。4预备立宪(1)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立宪派成立了预备立宪公会,积极推进的立宪运动。(2)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3)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

8、命。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保路运动(1)1911年5月,清政府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马上又出卖给英、法、德、美4国银行团,引发保路运动,后发展成武装起义。(2)清政府抽调部分湖北新军入川镇压,革命党人决定在武昌发动起义。2武昌起义(1)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爆发,控制了武汉三镇,并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2)随后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3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职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新的共和政体就此产生。4清王朝结束与成果转移(1)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

9、清帝逊位诏书,宣告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2)2月15日,南方的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果,就这样落到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的手中。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时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等等。(3)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进步性(1)辛亥革命开始了比

10、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2)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3)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5)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局限性(1)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2)它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大多数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这是辛亥革命历史局限。四、教材内容拓展与解析,拓清末新政拓晚清思想潮流演进的特点注反清起义1

11、1895广州起义21900惠州起义31906萍、浏、醴之役41907黄冈之役51907惠州七女湖之役61907安庆之役71907钦廉之役81907镇南关之役91908云南河口之役101910广州新军之役111911黄花岗之役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广义的辛亥革命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的全过程;狭义的辛亥革命特指武昌起义,因武昌起义发生在1911年,旧历“辛亥年”而得名。拓中山装的设计解读拓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五、近代中国救国思潮的演进史料不同历史时期救国思潮对应的阶级立场、演变特点:(1)立场林则徐、魏源: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学习西方先进军事科技,以镇压人民反抗,抵抗外来侵略

12、,维护封建统治。李鸿章、张之洞:地方封建实权官员,学习西方科技以自强,在多领域进行了尝试,甲午战争标志着探索目的受挫。康梁: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以挽救民族危机。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暴力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三民主义是其革命指导纲领。(2)特点过程: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的由浅入深、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内容: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是主流。影响:促进社会变革,引发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六、史论点睛1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三大特点(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争取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国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

13、侵略性质。(2)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复杂历程。(3)近代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2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理论提出洋务运动:地主阶级、器物制度、甲午战争、中体西用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制度改革、君主立宪清末新政:统治阶级、制度改革、自救、维新变法应用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度变革、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共和国新文化运动:思想变革、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3.多角度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目的:防

14、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直接目的),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根本目的)。(2)思想:体现了西方的启蒙思想,如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孟德斯鸠);人民主权(卢梭);天赋人权(伏尔泰);等。(3)内容:国家主权的归属及人民拥有的自由权利和义务,确立起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保证民主共和制度。 (4)评价:人治、法治色彩兼具。法治色彩a民主程序:由参议院制定,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b权利归属:实现了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由人治到法治的转换,赋予公民人权与自由,从臣民转变为公民。c政体运作:实行三权分立,保障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通过内阁总理制实现政党、代议制、选举等诸多民主机制的运行。人治色彩:临时约法所规

15、定的责任内阁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袁世凯而设的,有“因人设法”之嫌;从中国后来的历史来看,它未能防止袁世凯的专制,就这一点来看,未能达到初衷。4、多角度认识辛亥革命1)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转型(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从近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近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政治: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迈出了中国政治由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经济:制定法令保护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成为潮流,民族工业快速发展。法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现代法制观念。思想:使民主

16、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传统文明向近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4)从社会史观看,辛亥革命使社会生活发生巨变,自由、平等、博爱的风气兴起。剪辫易服、废止缠足、废除跪拜礼和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的面貌为之一新。(5)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是亚洲觉醒的典型代表。2)西方政治文明与辛亥革命的借鉴(1)指导思想上:三民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就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2)政体方面:学习西方,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在政权组织方面借鉴了西方的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的原则

17、。(3)思想内容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主权在民、分权制衡和以法治国的原则,这在本质上与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是一致的。5.史料补遗 1)协商合作精神的政体过渡史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幕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之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袁刚国会与辛亥革命识2)对列强存有幻想的外交立场史(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为止(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

18、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孙中山对外宣言书识承认不平等条约、承认对列强的赔款及列强在华特权,体现出对列强抱有幻想,不敢公开反帝,体现了资产阶级政治上的不成熟及软弱性。3)凸显因人立法的责任内阁政体史武昌起义后,各省代表通过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明确实行总统制;1912年2月14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3月8日,参议院表决通过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识孙中山希望用分权的方式限制袁世凯,维护共和,制定了临时约法。虽然具有反对专制、维护辛亥革命的积极作用,但体现出因人立法、以国家大法为政治斗争

19、武器的行为,有违客观、公正的立法精神。4)权力由孙中山向袁世凯过渡是时势的产物史识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由袁世凯获取,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被迫向袁世凯北京政府妥协,实现权力和平过渡是特定时势的产物。、核心素养共涵育 一、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材料一全国的立法权属于临时参议院,参议院有权议决一切法律、预算、决算、税法、币制及度量衡准则,募集公债,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对临时大总统行使的重要权力,具有同意权和最后决定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二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部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

20、,须副署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材料一反映出中华民国政府组织形式的特点是什么?提示:体现了在政府的组织形式上实行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具有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特点。(2)由材料二看,中华民国政治体制的构建具有什么特点?提示:实行责任内阁制,约束、限制临时大总统权力。材料一注意“立法权属于临时参议院”“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具有同意权和最后决定权”等信息。材料二出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句号将材料内容分成三层,注意“责任”“须副署之”等主要信息。论从史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主要原则(1)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2)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三

21、权分立的原则。(3)规定国内各族人民一律平等,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4)规定内阁总理的产生与职权,体现出责任内阁制的原则。二、辛亥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辛亥革命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而且引发了诸多社会革新和移风易俗的“第一回”。马敏三种视野拓展辛亥革命史研究材料二章开沅认为:“应该了解孙中山辛亥革命之前的100年,特别是辛亥革命怎么来的,孙中山的纲领怎么来的,它都是有依据的。同时还要盘点辛亥革命后的100年。还要研究从现在开始,往后的100年。” 马敏三种视野拓展辛亥革命史研究(1)根据材料一,说明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迈出“第一步”的具体成果。提示:

22、“第一枪”:结束清朝统治,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第一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根据材料二,对辛亥革命史的研究过去是什么视角?材料二又提出了辛亥革命史研究的什么新视角?提示:视角:短时段的革命史视角。新视角:进行贯通的长时段研究。材料一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意义,应注意把握“第一枪”“第一步”前面的提示语,以此作为切入点。材料二应抓住每一句话的核心,“怎么来的”“同时”“还要研究”等。论从史出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1)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的权利和自由。

23、(2)经济上: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颁布了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法令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3)思想上:辛亥革命带来了一次思想大解放,促进了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4)社会生活上:废除了一些陈规陋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的变革。三、如何对待孔子与儒学材料一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

24、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摘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材料二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终至太平(世),为民主。”摘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

25、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不同之处”,分别归纳孔孟的儒学思想和汉代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孔孟思想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以民为本”,以道德教化民众;汉代董仲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小问“发展”,宋明理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更加重视论语孟子;宋明理学吸收佛道思想,更加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第(2)问材料中“韩愈以周公、孔

26、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以及“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可知它们都主张回归原典、回归孔孟,否认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另外,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韩愈生活的时代儒家学派受到佛教的冲击,他提出了复兴儒学;康有为所谓的托古改制也是从儒学寻找突破口,他们两个人都有很明显的政治目的,都是为现实服务。第(3)问,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儒学即可,应历史地看待孔子和

27、儒学,不应该盲目的肯定或者否定;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答案:(1)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2)回归原典、回归孔孟,否定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3)应历史地看待孔子与儒学,不应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 、知识升华与反馈一、回归时空二、知识提纲三、本课小结 辛亥革命祭百年之前,你傲立街头,高喊着口号为中国而战;百年以后,你成为传奇,静静地守护着历史

28、沉浮。也许,正如约翰.肯尼迪所说:“历史犹如一条船,载着当代人的记忆驶向未来。”质疑与反思 启示与认识由学生在学习后,进一步提出质疑与反思,或总结学习启示与认识【限时训练】限时10分钟。1.武昌起义后,由于立宪派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他们的转向扩大了革命的阵营和力量;而旧官僚在革命到来之时,则选择了反正、独立或是逃亡。这些现象(B)A使资产阶级革命派掌握地方政权B加速了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C说明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D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五章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此规定旨在(B

29、)A实行三权分立 B限制总统权力C规定主权在民 D保障自由平等3鲁迅在阿Q正传中写道:“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县长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这说明辛亥革命(C)A前后没有任何变化 B从城市向农村全面扩展C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D使地主和旧官僚走向资产阶级化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赋予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的权利时,又规定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其主要用意是(B)A照搬美国政治体制B防止专制独裁再现C扩大大总统的权力 D推动清政府破产5一民国老人口述:武昌起义后,某日余与数同学乘渡船往武昌,向守城士兵问询:“革命后

30、,汝等可好?”该兵士对以:“吾人食皇帝俸禄,但知效劳皇上,不知其他。”可见当时(D)A资本主义缓慢发展 B清末新政实现预期目标C自然经济仍占主导 D革命思想尚未深入民众6朱德在一首诗中写道:“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这段材料从本质上说明了(D)A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B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C不推翻列强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中国动乱的根源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根本改变7鸦片战争前,制约英军航行作战的关键是其对中国沿海缺乏地理认知和准确的海图。为此,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在中国沿海展开大范围水文调查,这一行为并没有受到清军的干扰。这说明(A)A清政府缺乏近代海权观念B清朝海上军事实力不足C英国的殖民扩张准备充分 D中英综合国力差距巨大8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一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由此可见,他(C)A认为变法会得到西方国家的支持B正确认识到维新变法的群众基础C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