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40.44KB ,
资源ID:28285428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2854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氧化沟工艺控制要点.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氧化沟工艺控制要点.docx

1、氧化沟工艺控制要点氧化沟工艺控制要点氧化沟基本原理: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式环行沟渠而得名,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因为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无终端曝气池”。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其本质上属于延迟曝气系统。(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活性污泥法是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其上栖息着以菌胶团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强的吸附与氧化有机物的能力。)生物脱氮除磷机理1、生物脱氮机理污水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态氮的基础上,先利用好氧段经

2、硝化作用,由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协同作用,将氨氮通过硝化作用转化为亚硝态氮、硝态氮,即,将转化为和。在缺氧条件下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氮转化为氮气,即,将(经反亚硝化)和(经反硝化)还原为氮气,溢出水面释放到大气,参与自然界氮的循环。水中含氮物质大量减少,降低出水的潜在危险性,达到从废水中脱氮的目的。硝化短程硝化:硝化全程硝化(亚硝化+硝化): 反硝化反硝化脱氮: 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 反硝化厌氧氨反硫化脱氮:废水中氮的去除还包括靠微生物的同化作用将氮转化为细胞原生质成分。主要过程如下:氨化作用是有机氮在氨化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氨氮。硝化作用是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硝酸盐氮。其中亚硝酸菌和硝

3、酸菌为好氧自养菌,以无机碳化合物为碳源,从或的氧化反应中获取能量。其中硝化的最佳温度在纯培养中为25-35 ,在土壤中为30-40 ,最佳pH 值偏碱性。反硝化作用是反硝化菌(大多数是异养型兼性厌氧菌,DO2.86时,有机物可满足反硝化的碳源需要,但由于实际上不是所有的BOD5都能被反硝化菌利用,所以之际运行中控制比值应该更大。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厌氧区有机基质的含量、种类及其与微生物营养物之间的比例关系(主要指BOD5/TP)是影响聚磷菌摄磷效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控制因素。其值越大则对释磷效果越好,对后续除磷越有利,尤其是进水中易降解的有机物含量越高越好。运行表明:若要出水中磷的质量浓度控制

4、在1.0mg/l以下,进水BOD5/TP控制在2030。异常情况处理措施1、暴雨和洪涝如果天气异常,发现暴雨即将来临,中控室值班人员应高度重视,随时观察洪水水位,紧急情况下要组织泄洪。降雨时,当进水泵房液位高于警戒水位时,值班人员必须随时将水位报告公司领导,同时汇报相关政府领导并组织开启进水超越闸门,保证进水超越排水通畅。工艺控制:a) 提升泵房满负荷生产,但不超过设计负荷的变化系数。b) 粗、细格栅现场连续开启,并及时清除栅渣。c) 暴雨初期污水处理系统曝气设备全开,注意监控生化系统运行参数(DO、MLSS等),及时调整工艺。d) 加大氧化沟上清液、二沉池出水及总出水的抽检频次。e) 二沉池

5、全部投入使用。f) 随着暴雨的持续,生化系统DO上升,系统氨氮较低,可考虑减少曝气设备的开启台数及开启频率。连续暴雨时,值班人员需加强厂区进水口及泄洪闸等处的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当进水泵房液位降到安全液位时,应及时关闭进水超越阀门,正常处理污水。2、进水水质异常进水水质大幅度、长时间超过设计规定的进水水质较少,一般进水水质超标情况是非突发或非短时间的。发生进水水质异常时首先要向相关部门汇报,并取样备检、拍摄照片或录像保存异常证据,接下来才是采取措施当突发进水水质超标时,首先应减少进水量,并调整污水处理工艺,充分发挥污水厂所具有的能力,挖掘设施、工艺、设备的潜力,调整生化系统、二沉池、滤

6、池的运行工况,增加化学除磷药剂及混凝药剂投加量,增大污泥脱水的投药比,延长设备的运行时间,必要时投运备用设备,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尽可能在不增加设施和设备的情况下消除由于进水水质超标而引起的对出水水质下降构成的威胁,满足污水排放标准要求。并配合环保监察部门,查找超标污水源,加大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的监管执行力度,从源头截流进入污水厂的超标污水。3、水量不足当水量不足时,工艺控制如下:a) 提升泵房尽量保持水泵平稳进水,但需避免水泵低液位运行。b) 一般粗格栅每2小时开启一次,细格栅每1小时开启一次。c) 水量在设计水量的50%以下,污水处理系统单组运行(双组系统)或间歇运行(单组系统),

7、注意监控生化系统运行参数(DO、MLSS等),及时调整工艺。d) 回流比控制在50-100%。e) 二沉池投入一半。4、水量超过设计负荷当水量超过设计负荷时,工艺控制如下:a) 提升泵房满负荷生产,但不超过设计负荷的变化系数。b) 粗、细格栅现场连续开启,并及时清除栅渣。c) 水量突增初期,污水处理系统曝气设备全开,注意监控生化系统运行参数(DO、MLSS等),及时调整工艺。d) 加大氧化沟上清液、二沉池出水及总出水的抽检频次。e) 二沉池全部投入使用。f) 随着生化系统逐渐稳定,DO上升,系统氨氮较低,可考虑减少曝气设备的开启台数及开启频率。5、污泥膨胀污泥膨胀最突出的表现是污泥沉降性能指标

8、SVI大于150%。污水中如碳水化合物较多,溶解氧不足,缺乏氮、磷等养料,水温高或pH值较低情况下,均易引起污泥膨胀。此外,超负荷、污泥龄过长或有机物浓度梯度小等,也会引起污泥膨胀。排泥不畅则引起结合水性污泥膨胀。针对引起膨胀的原因工艺调整如下:a) 缺氧、水温高等加大曝气量,或降低水温,减轻负荷,或适当降低MLSS值,使需氧量减少等;b) 污泥负荷率过高,可适当提高MLSS值,以调整负荷,必要时还要停止进水“闷曝”一段时间;c) 缺氮、磷等养料,可投加硝化污泥或氮、磷等成分;d) pH值过低,可投加石灰等调节pH;e) 污泥大量流失,可投加5-10mg/L氯化铁,促进凝聚,刺激菌胶团生长,也

9、可投加漂白粉或液氯(按干污泥的0.3%-0.6%投加),抑制丝状繁殖,特别能控制结合水污泥膨胀。此外,投加石棉粉末、硅藻土、粘土等物质也有一定效果。6、污泥解体现象:处理水质浑浊、污泥絮凝体微细化,处理效果变坏等。当出现污泥解体现象时,工艺调整如下:a) 对进水水质进行化验分析,确定是污水中混入有毒物质时,应考虑这是新的工业废水混入的结果,应减少进水水量加大曝气量,尽快使生化系统恢复活性。b) 调整进水量。c) 调整回流污泥量控制MLSS。d) 调整曝气量,控制溶解氧在2.0mg/L左右。e) 调整排泥量。7、污泥脱氮污泥在二沉池呈块状上浮的现象,并不是由于腐败所造成的,而是由于在曝气池内污泥

10、龄过长,硝化过程进行充分,在沉淀池内产生反硝化,硝酸盐的氧被利用,氮即呈气体脱出附于污泥上,从而比重降低,整块上浮。所谓反硝化是指硝酸盐被反硝化菌还原成氨或氮的作用。反硝化作用一般溶解氧低于0.5mg/L时发生。因此,往往会忽视污泥的反硝化作用。这是在活性污泥法的运行中应当注意的现象,为防止这一异常现象的发生,应采取增加污泥回流量或及时排除剩余污泥,或降低混合液污泥浓度,缩短污泥龄和降低溶解氧浓度等措施,使之不进行到硝化阶段。8、二沉池的异常情况处理a)出水带有大量悬浮颗粒原因:水力负荷冲击或长期超负荷,因短流而减少了停留时间,以至絮体在沉降前即流出出水堰。解决办法:均匀分配水力负荷;调整进水

11、、出水设施不均匀,减轻冲击负荷影响,有利于克服短流;投加絮凝剂,改善某些难沉淀悬浮物的沉降性能,如胶体或乳化油颗粒的絮凝;调整进入初沉池的剩余污泥的负荷。b)出水堰脏且出水不均 原因:污泥粘附、藻类长在堰上,或浮渣等物体卡在堰口上,导致出水堰脏,甚至某些堰口堵塞导致出水不均。解决办法:经常清除出水堰口卡住的污物;适当加药消毒阻止污泥、藻类在堰口的生长积累。c)污泥上浮原因:污泥停留时间过长,有机质腐败。解决办法:一是保持及时排泥,不使污泥在二沉池内停留时间太长;检查排泥设备故障;清除沉淀池内壁,部件或某些死角的污泥。二是在曝气池末端增加供氧,使进入二沉池的混合液内有足够的溶解氧,保持污泥不处理

12、于反硝化状态。对于反硝化造成的污泥上浮,还可以增大剩余污泥的排放,降低SRT(泥龄),控制硝化,以达到控制反硝化的目的。d)浮渣溢流原因:浮渣去除装置位置不当或去除频次过低,浮渣停留时间长。解决办法:维修浮渣刮除装置;调整浮渣刮除频率;严格控制浮渣的产生量。9、出水异常处理a)氨氮超标检测好氧区的溶氧,保证好氧区溶氧充足。一般情况下,氧化沟出水溶氧控制在1-2mg/L, 缺氧区溶氧控制在0.2-0.5mg/L,厌氧区溶氧小于0.2mg/L。出水氨氮偏高可适当加大曝气量,出水氨氮偏低可适当降低曝气量。分别监测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的氨氮和总氮,适当调整回流量和内回流量,也可调整水力停留时间,确保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的充分进行。b)总磷超标适当投加除磷药剂,如PAC(聚合氯化铝)、PFC(聚合三氯化铁)。除磷的同时也可降低出水悬浮物,CODcr,且见效快。并加大排泥。c)COD、BOD5超标控制氧化沟MLSS、DO的浓度在正常范围;适当投加一些PAC、PFC等化学药剂;适当减少进水量,控制水力停留时间;如果有必要,需重新培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