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5.71KB ,
资源ID:2828376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28376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比赛活动记录.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比赛活动记录.docx

1、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比赛活动记录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比赛活动记录XX小学20 年2月至6月20 年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比赛活动记录 小学20 年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比赛,八个班的8位科学教师展示了他们迷人的风采。孩子们忙碌的身影,和闪现着智慧光芒的问题,追寻问题答案的执著,老师们高超的执教能力,生动活泼的课堂,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的这14节课。一、食物包装上的信息这是一个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课题。生活中商品琳琅满目,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包装食品,不同的食品有不同的包装袋,包装袋上的信息有时也不尽相同。食品包装的方式与食品的特点有联系吗?(有些食品用真空袋包装如火腿,有些盒子包装

2、如怕压碎的饼干)食品包装袋上都有哪些信息呢?这些信息有什么含义?不同的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条目有联系吗(如没种食品包装袋上都会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家信息等等)?同种食品不同的包装方式对它们保质期有何影响?是否保质期越长的食品它的质量就越好呢?生活中如何选择合适的食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的方式,自主地发现、理解这些知识,是我们这个课题着重要解决好的问题。我们要讨论的是,如何高效地引导学生达到这些学习目标。再强调一下,是引导学生通过活动的方式,自主地发现、理解这些知识,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直接解释。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得出结论:1、教师的课前的材料准备工作得有讲究,材料的选择要有一定目的性,不能随

3、意,比如a、要有不同外观、材质、形式的包装食品;b、保质期相差较大的两种食品;c、保质期相差较大的不同包装形式的同种食品,等等。2、注意学生自己的观察、体验和思考,引导学生得出合理的解释。教师只能是引导者,不能直接告诉,否则课堂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老师:通过超市录像导入课题,然后(一)观察信息师:看完这段短片后,你有什么想法呢?生:要看包装上的信息;师:猜一猜,食物包装上有哪些信息呢?(观察食物包装信息,记录再表格中,汇报)(二)分类信息重点介绍了三无食品(三)研究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1、学生观察食物包装上的信息2、汇报观察结果最后,总结回顾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老师的素质很好,普通话标准,语言

4、丰富,课堂表情富有感染力。整个组织教学严谨,设计合理,层次具体、分明。提出几个疑问:1、教师有时似乎是没有引导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结论不能在让学生的几声窃窃私语之后由教师直接给出,把学生的讨论形式化。比如,分类信息时为什么把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分成一类?教师没有让学生想一想。等等2、引导学生对观察结果背后的深入思考,进而把问题挖深挖透。比如,学生汇报:学生奶的生产日期是2010年3月20日,保质期是6个月。王老吉2009年12月18日,保质期2年。问题是:学生汇报完之后,这样组数据还可以发现什么?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两个项目联合再一起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东西?教学媒体的利用 3、可以思考:学生

5、在观察时候教师播放的音乐。有些人适合在音乐中思考,有些人则不适合。并且,过大的声音会影响到学生的讨论。播放音乐时播放器把观察实验要求遮住。想想:我们为什么要出示实验要求?4、在学生观察完包装袋上的信息后,老师需要补充学生没有观察到的项目时,为什么不用实物投影把食物包装袋投影到屏幕上,引导大家一起观察?而独独喜欢多媒体课件?5、为什么要花时间齐读牛奶饼干的配料表?二、把固体放到水里把固体放到水中,有沉浮现象,有溶解现象。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可大可小的课题。因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溶解是情况比较复杂的课题。教科版的是把这一内容放到四、五年级分别研究的。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课例。不同

6、在哪里呢?对教材的处理不同,教学目标不同。一个试图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讲深讲透,而把物体在水中的溶解先先放一放;一个试图把固体在水中各种可能存在的情况沉浮、溶解,以至于把固体和液体分开的几种方法再一节课中都让学生了解。哪种处理方式更好呢?各有道理,大家可以研讨。想与老师探讨的问题:预测、猜测与猜想 预测、猜测是需要有根据的,而猜想可能是毫无理由的。我们提倡有理由的猜测,而不是胡乱的猜想。注意: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出现王老师课上。如,让学生猜测:如果把这8样东西放到水里,他们会怎样呢?师出示苹果,生:沉;乒乓球:浮;铁钉:沉;橡皮泥:浮师:到底是沉是浮,我们用什么方法验证呢?生:做实验。师:非常好!下

7、面小组长上来领实验器材。思考:教师的过程非常流畅,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合乎科学课的探究原则:猜测、实验验证结果、汇报结果。问题是,教师问问学生为什么会说苹果是沉的吗?为什么说乒乓球会浮起来?要讲讲理由。猜测是需要有根据的,不是胡乱的猜想。因为这些与下面要探究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性质(重量、体积)有联系。要让学生想想,猜测的物体的沉浮与它的重量有关吗?与体积有关吗?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理由的陈述,再通过下面分别改变物体重量(体积相同)、体积(重量相同)的实验,学生就比较容易建立起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重量(体积一样时,大沉小浮)、体积(重量一样,小沉大浮)都有一定联系这个科学概念。三年级的学生

8、,要注意把实验的变量分清楚,做两个实验要特别强调实验的条件、变量的控制。实验不要急,要留给足够的实验时间,实验完后要思考归纳,不能匆忙结束。另外,教师要求学生做实验时的思维要有条理性,对问题的表述一定要清楚。这节课的时间没有充分利用,离下课还有3分钟,教师就结束了教学,没能好好利用。在学生完全建立科学概念之后,才可以进入应用的环节。老师:1、与上节课王老师一样,没有接着问问学生猜测的理由,为什么说这放到水中会是沉,那是浮。“大家猜猜吧!”大家都猜好了吗?有和他们组猜得不一样的吗?哦,有些小组说这个是沉的,有些小组说这个是浮的,我们该怎样验证呢?生:做实验!很好,但是还是没问问学生的理由。我们为

9、什么要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这个小组说一件物品是沉是浮,应该是有理由的,特别是碰到那些不好一下子判断的物品时。2、建立科学概念的顺序问题,科学概念的建立要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一块硬币会下沉,而一艘巨大的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这个问题很好,但是提出的有些突兀,在前面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于它的重量(体积一样时,大沉小浮)、体积(重量一样,小沉大浮)有关这个科学概念还没有很好的建立起来之前。这个问题学生不好回答。不能通过简单的猜测、验证实验后就讨论这个问题。 3、还是教学媒体的恰当使用问题:对形成的科学概念要适当的板书。必要的黑板板书对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还是很重要的。要记住:多媒体不是唯一的

10、教学媒体。 4、内容过多,有些东西讲得不清楚,如,什么是过滤?什么是沉淀?什么是蒸发?出现了这些科学概念而学生不明白。当然了,程老师对实验的要求很清晰。如“温馨提示:” ,表扬学生很特别,这一组同学的实验记录很清楚,老师奖励他们一面小旗;第组的做实验时很认真,老师奖励他们一面小旗;。对于刚刚接触实验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非常重要。董老师老师:1、实验的要求明确,通过表扬的方式让学生注意实验的纪律性。2、学生观察的记录很客观,清晰,有条理。这与刘老师设计的实验记录单有关。从三年级开始,就应该让学生培养学生懂得怎样去观察一件物品,并客观地记录观察的结果。这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很重要。

11、3、教师的问题表述清晰,指向明确。如:“固体放到水里,有的沉有的浮,这是为什么?到底跟什么因素有关呢?”“小石块这么小放到水里会沉下去,而轮船这么大都能浮在海面上,这是为什么呢?”没有理由的预测;师:把大苹果和小块苹果同时放到水里,会发生什么现象呢?生:大的苹果会浮,小的苹果会沉”,“长的蜡烛会沉,短的蜡烛会浮”,着急:教师问什么不接着问问为什么呢?学生在想什么?他是认为大的东西会浮小的东西会沉吗?还是认为重的东西会沉轻的东西会浮? 不管是不是一样的东西?放面粉到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观察到:面粉变白了,是浮的学生想不到溶解这个词。不怪,因为溶解的概念学生还没有建立起来。再一次引起我们对教

12、材再处理的思考。三、给冷水加热老师1、老师的导入非常引人入胜:把一袋冷水放入一瓶热水中:它浮起来了吗?大家念一念咒语,它就会符起来了!“。”它浮起来了吗? 魔术的引入很好。激发学生的兴趣,连我们的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了。我们可以听到学生的“咦!”“哇!”等赞叹声。学生的科学兴趣是需要这样激发的。 2、注重通过实验寻求实证。老师花了这么多的时间来做这两个实验:一个是分别称出一袋冷水的质量,再把冷水放入到热水中,称出被加热后的那袋水的质量:质量相等;另一个实验:给试管中冷水加热,观察试管封口:突起来了!说明体积变大了,温度有变化,升高了帮助学生建立了这样的科学概念:冷水加热后,温度深高了,重量不变,体

13、积变大了大家想想,学生的科学概念建立是基于实验结果,基于实验的实证,这不是我们科学课所追求的吗?3、断电了,老师镇定自若。问题:1、所表述的问题要清晰,如“加热的水袋浮在冷水中是否与它的重量变化有关”“加热的冷水是否与它的体积变化有关”。2、板书要严谨,如天平称出来的东西是“质量”而非“重量”;3、与生活的联系不紧:学生建立了这样的科学概念:冷水加热后,温度深高了,重量不变,体积变大了之后,它们的再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呢?4、学生建立这样的科学概念:冷水加热后,温度深高了,重量不变,体积变大了之后,能够解释前面的“一小袋冷水放在热水中它沉了下去,一小袋热水放在冷水中它浮了起来”魔术吗?四、导体与绝

14、缘体老师主要要研究的问题: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它们的作用郝老师的过程很清晰:为什么电池亮了起来?生:把电线取掉,发现了什么?同学们想想可以用什么东西代替电线使小灯泡亮起来呢?(分别换塑料绳和铜丝)猜猜,它们可以使小灯泡重新亮起来吗?大家想想:我们能够用这种方法检测哪些东西可以使小灯泡亮起来,哪些不能吗?(用橡皮擦和铁汤匙实验)大家发现什么现象?生:铁的东西可以使灯泡亮,橡皮擦、塑料不能生活中有些东西可以使小灯泡亮起来,有些不能,大家能说说吗?(出示实验要求,发材料,大家预测,检测,填实验记录,交流)老师请大家对容易导电和不容易导建的物体起个名字,好吗?(板书:导体,

15、绝缘体)生活中有哪些导体,哪些绝缘体呢?图示: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整堂课流畅、自然,环环相扣,四平八稳,波澜不惊。可见学生对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科学概念的建立顺利而自然。我们很多的老师,能够把科学课上到这样的效果就已经完满的完成了任务。唯一的争论:“插头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被教师拆分解释了。大家可以思考:这里可不可以挖掘一下?一段材料一部分由金属构成,一部分由塑料构成,它是导体还是绝缘体?能让学生归纳导体和绝缘体材料的特点(如金属都是导体,等等)、绝缘体和导体的作用吗?五、珍贵的淡水老师陈老师向我们讲述了淡水的重要性,淡水的稀缺,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课后回去的活动:调查我们学校

16、的水龙头,它们的状况如何?让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离开,这点很多老师没有注意到的。疑问:1、通过老师不太清晰的黑白教材复印件,学生能观察出地球上的淡水的分布吗?2、有没有其他的替代方法来让学生观察?比如地球仪?六、日食和月食老师从土耳其的战争到上海等地的日食,把学生的兴趣点紧紧抓住。观察日食视频很好的的资料,让学生领略了日食的渐变过程。这里能不能放慢速度让学生领略这奇妙的过程?呈现日食过程图:观察日食发生的过程图,思考的问题:1、太阳可能被什么东西挡住?2、什么物体具备这样的条件?实验:太阳手电筒;月球小纸球;地球人的脑袋,1、教师的基本功扎实,应变能力强,点评学生发言的语言针对性很强,很有个性化

17、:师:太阳可能被什么东西挡住?什么物体具备这样的条件?“月球”,师:好,保留你的观点“可能是月球”,师:这位同学很谨慎。2、学生的思维被教师很好地调动起来。结论不是由教师给的,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在教师的质疑下,学生的合理猜测被肯定。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注重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以实物演示,学生很容易明白发生日食时太阳、月球、地球这三点的关系,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把学生很难有机会观察的现象现场化,学生体验到了知识的产生过程,明白了三个天体的运行状态。学生的实验汇报,所画的图很精彩,有一组甚至与高中学生画的差不多,懂得了怎样利用光的直射原理画精确的

18、示意图。说明学生的科学概念完美地建立了起来。4、教师的实验要求清晰,想得周到:如,不能直视太阳光,戴上墨镜。思考:1、实际的天体运动中,地球转不转?学生分组实验的时候,代表地球同学转动了吗?如果地球也转动的话,那么实验的效果是不是也是这样?这就是实证。如果我们的实验与实际的天体运动不相一致,即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我们凭什么说日食这一现象的发生就使因为月球遮住了太阳光呢?下面的实验器材的演示倒很符合实际的天体运动情况。2、月球这么小,为什么能够完全挡住太阳?蒙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是距离这个因素。这样的解释合理吗?同一时刻,是不是地球上所有地方都能看到日食现象?为什么不利用带来的模拟三个天体运动的实验

19、器材?学生的3、提前4分钟下课。时间没能够好好利用。七、力在哪里 老师研究的问题:力在哪里? 力有什么作用?元老师从一个扳手腕的活动导出今天的学习内容,比较有特色。实验要求不是老师念给学生听,而是要求同学们先独立看,不明白的地方再提出疑问。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教师的指导到位。实验结束后特别注意让学生把实验器材收好,在评价中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教学媒体运用恰当,注意了板书简洁、重点突出且有条理性。一堂课中好的板书可以加强学生刚刚建立起来的科学概念。与其他教师一样,注意了下课前的简单总结。有一个疑问:让学生用橡皮泥捏作品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是想说明力

20、会改变物体的形状吗?还是想说明力能创造美好的生活?活动完之后老师没有对引导活动的结果进行利用,完了就完了,。课堂教学40分钟,每一个活动的指向性都应该很强。用力一点,小车的方向发生变化了八、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老师观感:张老师素质好,教态丰富,特别是死海知识的朗诵一度让我认为是播放课件。通过“装满水的小瓶子”这个小实验说明潜水艇在水中的沉浮原理,非常有创意。潜水艇在水中的沉浮很多人弄不明白,这个小实验简单、直观,把原本较深奥的科学原理说明得很清晰、明了。整堂课的探究味道是很浓的,学生有充分的动手时间,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到了学习科学的乐趣。研讨的问题:1、活动的目的性:让学生制作橡皮泥小船的目的

21、是什么?怎样才能让原本会沉到水底的橡皮泥浮起来?我们知道,方法之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增大体积。教师让学生制作橡皮泥小船之前学生的这个概念还没建立起来,当然不能完成这个小实验。当然,如果作为一个开放性很强的实验,即让学生通过这个实验活动自己探究出一个方法,进而建立起这个概念,那又另当别论,而且这样设计教学会非常精彩,但是,教师后面的教学没有往这方面走,因为我们看到,学生汇报说不能完成这个实验后,李老师马上自己演示了一个把硬币放在橡皮船中的实验,之后的引导也没有让学生总结归纳的迹象。2、对于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办法,学生提出了不少的想法和创意。当学生的想法不在我们老师的教学设计轨道上时,我们应

22、该怎样处理?毫不理会吗?3、一个疑问:使沉到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师板书中有一个方法:减少物体的重量。这种办法合理吗?九、谁先迎来黎明 陈老师1、陈老师的引入非常好。北京的小朋友起床的时候,乌鲁木齐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上学?睡觉?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呢?学生一下子进入了困惑之中,激发了兴趣,调动了思维。2、前提知识的铺垫很重要:我在担心,解决好北京和乌鲁木齐的地位位置的问题了吗?没有解决太阳东升西落、地球转动这些问题之前,讨论谁先迎来黎明是没有效果的。我们看到,陈老师对这点解决得很好。有一点遗憾:有些学生明白自西向东、自东向西转动这点表述似乎不太明白,学生站在地球仪之前东西方向不清,陈老

23、师对这点知识没能及时进行补充。3、注意板书。教师语言表述好。“有争论,很好!”4、实验设计比较恰切、合理。研讨:地球是自转方向是怎样的?很多人可能会马上说,自西向东啊!你有什么证据吗?为什么不说它不是自东向西的?可能很多人都回答不出来。陈老师通过人坐在车里看到的外面的景物,引出了相对运动这个概念,说明了我们运动时看到的景象运动方向与我们实际运动的方向相反这个道理,即我们运动时看到物体向后运动时,我们自己实际运动的方向是向前的,实际运动方向与看到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进而通过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个现象,推导出地球的转动方向是与我们看到的现象相反的,即自西向东转动。模拟了一个科学发现过程,让学

24、生体验了一个科学探究的旅程,带领学生为一个常识寻找证据。大家可以讨论,大家认为这样活动有没有价值?学生转动的活动不深入引导研讨,这个环节的结果利用不理想。十、大脑老师通过活动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方式使用恰当。通过学生的活动,一个个模拟实验:相互摸摸头,观察核桃、水袋、豆腐脑,让学生感受大脑的形状、质地、结构特点、颜色等等,让人印象深刻。这种类型的课题可以选择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因为总不能把人的大脑来进行实物研究。但是模型图应该还是可以的,可惜没有。智力游戏,拼图游戏。学生很投入。不解:学生花了很多的时间进行智力游戏,拼图游戏,教师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学生体验大脑是人体各种活动的最高指挥中心

25、吗?活动完后教师没有往这方面引,引导学生回归到对大脑的功能的认识了吗?所以这两个活动让人感觉到好像关联度不大。十一、奇妙的指纹老师通过卡通动画引入你对指纹有什么想问老师?生:我们的指纹是否和别人的一样?我的指纹是不是都一样?指纹有几种图案?(教师对学生问题进行归类。)老师的问题:工作这么多年,按了很多指纹,为什么签合同时要按合同呢?分组讨论:想研究什么问题?教师:打算怎么进行研究呀?研究方法:采集观察记录比较1、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师生的互动效果好2、注意研究方法的指导。如研究前的研究方法指导,下课前研究方法的提醒语总结。3、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的指导耐心、有针对性,注意学生观察方

26、法的指导。4、学生在观察后,真实、客观地记录了观察的结果。学生观察记录很有特点。三年级的学生,正开始踏入科学之门,与其他高年级学生相比,探究能力相对比较低,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科学习惯,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研究方法:采集观察记录) 比较养成正确的观察方法,观察后如实地记录观察结果,这些习惯的养成这非常重要。5、前呼后应:老师的问题解决了吗?为什么呀?因为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学生的科学概念建立自然、深刻。6、活动新颖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度高。如学生创作的美丽的指纹画,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让人感到很温馨7、教学媒体利用合理。8、课后的作业:有趣的小作业十二食物包装上的信息老师:不同的包装:

27、透明的、不透明的 袋装的、盒装的、瓶装的教师的材料准备是讲究的;为什么不同食品的包装形式不同呢?教师可以问问学生。你购买食物时最关注的是什么信息?为什么?怎样判断这种食品是否过期?这些问题的呈现,加深学生对食物是否过期这个问题的理解。王老师设计的让学生现场购物的活动很新颖。学以致用。综上所述,本次课堂教学比赛至少反映出如下几个特点:1、对干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老师们了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2、实验之前,注意让学生对实验结果的猜测,注意到了科学课:预测实验分析汇报交流建立科学概念这个几个环节3、一堂课快要结束时,老师都对课堂学习和探究所获知识进行了概括总结,学生加深理解,起到强化、巩固的作用

28、;4、大部分教师都开始有意识地使用探究式教学方式;5、广泛运用分组合作的教学方式。6、注意同学们良好实验习惯养成优点很多,问题也不少。商讨的问题:1、预测(猜测)与猜想的问题;如前所述,让学生预测一项实验结果,要问问理由,他凭什么这样认为。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2、通过科学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建立科学概念,这不是科学课中唯一的学习方式,但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值得我们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勇于实践要紧紧抓住实验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用实验结果、用事实说话的科学素质。这点非常重要,不要怕实验出错,怕课堂秩序不好调控。我相信我们老师不会永远地错下去的,学生经过多次的科学实验训练后技能会逐渐养成的。希望

29、大家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能够坚持这一点。3、尽量不要只依靠教材就完成科学课的教学。因为学生手中只有教材的话,必然动手机会就少,科学课的特征就不能体现出来。大家可以想想:科学课与语文课,品德、社会课等等科目有区别吗?它的最主要特点体现在哪里?明白了这一点,科学课怎样教就会心里有数。我希望,“用心地再读一遍,读完把表涂一涂。”这样的学生活动在科学课堂中少点出现。4、活动的指向性、目的性要很强。教师首先要非常清晰,我们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想帮助学生建立什么样的科学概念?教学活动永远都是为我们的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目标的表述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教学目标变成学习目标。我想如果我们把这点时刻记住,今后的教学中处理起来这类活动就会顺畅很多。 5、学生的作业?很多教师在完成教学之后,没有交代学生回去要做什么,下节课我们要学习哪方面的内容,需要提前准备什么?哪道科学课是不需要作业的吗?我们有没有让学生带着任务或者问题离开课堂? 6、教师用语的科学性。教师在课堂上要用规范、准确、流畅的语言阐明科学概念、叙述科学规律,让科学课充满浓浓的“科学味”。小学生们的自由发言,其语言往往是指代性的,缺乏严谨的科学性。教师及时地用科学语言对之更正、概括、阐述和总结,教给学生用科学的名称表示事物,用科学的语言描述事件,可以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