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29.92KB ,
资源ID:2828052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2805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总结.docx

1、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总结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知识重点绪论1.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社会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2.狭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3.学校教育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4.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5.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6.教育规律:是

2、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教育之外的其他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7.教育问题:是人们从大量教育现象中提出来作为认识和研究对象的课题。8.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教育对国家稳定,社会发展有作用。9.因材施教是朱熹提出来的10.启发诱导是孔子提出来的“有教无类”11.(1).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文献中最早,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分教育专著,学记是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全书1229个字,论语不是教育专著,是哲学著作。(2).教育作用“化民成俗,其父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县“。(3).教学原则:教学相长,预时孙摩(预防性,及时性,循序渐进,集体教育)长善救失,课内外结合,启发

3、诱导。12.苏格拉底“产婆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为后世西方的探究式教学发现式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3.柏拉图(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跟随苏格拉底学习8年,著有理想国14.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得意门生)15.昆体良古罗马著名的教育家,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16.(1).夸美纽斯著有大教学论(捷克著名教育家),是独立教育学的标志(2).关于教育的作用和且的:教育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教育能促进人的发展(3).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发展:提出教育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的年龄特征来进行主张(4).第一次提出了班级授课制(6).为各级各类学校提供了广泛的学科课程(7)

4、.建立了教学原则体系17.洛克提出了“白板说”,教育漫画18.赫尔巴特(的国著名教育家)著有普通教育学是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1).他提出了根据伦理学建立教学目的论,根据心理学建立教学方法论的主张。他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学应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教育家(2).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3).强调了教师的权威作用赫尔巴特强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和课堂中心,被杜威成为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提出”了五段“教学法19杜威,美国教育家,著有民主主义与教育(1).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2).提出了“做中学”的原则(3).杜威的教育理论被称为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它强调儿童中

5、心,活动中心和活动作业中心20.杨贤江是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以李浩吾的化名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著作21.克鲁普斯卡娅著有国民教育与民主教育22.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这本书对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3.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著有教育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育学理论,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指导实际,理解学习过程,使学有学生包括“差生”都能得到发展的原则24.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著有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等书第一章1、生物起源说 19世纪法国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洛与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都是该学说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教育

6、是一种生物现象,不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2、心理起源说 主要代表任务为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孟禄,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3、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劳动4、劳动为教育产生提供了什么?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出了客观需要、现实条件。5、教育根据不同的尺度,可以如何划分:一般有三种不同的划分尺度:生产力尺度、生产关系尺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尺度。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划分,可以把教育分为古代教育、现代教育;以生产关系为尺度来划分,可以把教育发展分为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社会主义社会教育。6、教育发展分为那几种形态:分为三种

7、,原始教育形态、古代学校教育和现代学校教育7、原始教育形态的特征: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教育的无阶级性、平等性 教育内容简单 教育手段的方法单一9、封建社会教育,我国分为官学和私学,我国封建社会学“四书” 、“五经” ,欧洲封建社会分为:教会教育(三科、四学)、骑士教育(骑士七技)10、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 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的专门职能 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还具有等级性 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11、现代学校教育基本特征

8、 1.教育的生产性 2.科学性3世俗性4.国际性5.终身性 6.革命性12、现代学校教育从社会性质上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分为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13、2010年7月,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其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14、2012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第二章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是:指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要受社会各要素的影响,表现为社会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根据、动因、尺度和归宿。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

9、深受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2、经济对教育的作用: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机构和布局 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对人才和知识的需求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教育内容、方式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3、政治对教育的作用: 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和目的 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事业的领导权 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 政治制度决定着部分教育内容4、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式的使用5、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为经济的发展提

10、供良好基础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育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6、教育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 教育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 教育促进现在政治民主化7、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具有传递 保存文化的功能 教育具有传播 交流文化的功能 教育具有选择 提升文化的功能 教育具有创造 更新文化的功能8、教育现代化的内容:第一,教育观念现代化第二,教育目标现代化第三,教育内容现代化第四,教育方法、手段的现代化第五,教师队伍现代化第六,教育管理现代化 第七,教育设备现代化第八,教育制度现代化第三章1.人的发展是指随着时间和年龄的递增而发生的个体身心方面的积极变化,包括生理和心理

11、两个方面。2. 生理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增强 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发展和意向发展3.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1)人身心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变化的过程,具有顺序性特征。教育要循环这种顺序想要循序渐进,不要拔苗助长,陵节而施(2)人发展的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不能“一刀切”(3)人发展的不平衡性人的不同素质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内对施加教育影响,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4)人发展的互补性要善于发现人的长处优势,长善救失,激发他们的自我发展的信心和积极性,通过精神的力量达到身心的协调发展(5)人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根据人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要因材施教,有

12、的放失的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途径,是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4、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观内发伦:孟子,弗洛伊德外铄伦:洛克,华生多因素相互作用论5、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人的主观能动性。但遗传、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主体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来实现6、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前提或物质前提,但不起决定作用7、社会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机遇人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8、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人发展的内因,环境与教育是人的发展的外因9、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

13、展中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2学校教育有专业教师来施教3基础教育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的教育学校教育对人身心发展起促进作用1加速人的发展 2提升人的价值3发掘人的潜力 4健全人的个性10、教育发挥主导和促进作用的条件 只有遵循人的发展规律,教育才能促进人的发展只有正确处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才能产生积极的成效。要正确处理好教育与遗传素质、环境因素的关系,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第四章 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2、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是国家根据经济政治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

14、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3、学校培养目标是根据学校的办学宗旨,确定的学校培养的人才的层次规格,学生完成学业后的出路去向等规定4、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价值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功能教育目的对人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教育目的是对教学效果进行衡量和评价的重要标准5、社会本位论: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指标。代表:柏拉图、涂尔干6、个人本位论: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

15、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人自我实现。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7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点(1)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2)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根本途径8.人的全面发展说基本内容(马克思)(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条件(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9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3)素质教育要以提

16、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4)素质教育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第五章 教育制度与法规1.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2.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3.义务教育概念:所谓义务,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并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的,所有公民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而义务教育,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

17、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4.义务教育起源于德国5.1986年4月全国六届人大4次会议上通过了义务教育法,从而使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历史进入了在法律保障下迅速发展的新得阶段.6.1929年 英国成人教育家耶克斯利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终身教育专著终身教育。7.1995年3月18日全国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通过了教育法。8.1995年9月1日实施了教育法。9.联合国教材义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标志着终身教育体系的最终形成。10.教育法规的规范作用:1.教育法规具有指引作用2.教育法规具有评价作用3.教育法规具有教育作用4.教育法规具有保障作用11.教师的权利: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18、和实验。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成长发展的权利 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12.教师的义务: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教育工作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4 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主要目标,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形象的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组织、带领学生

19、开展有益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5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13学生受教育权有哪些:(1)学生入学权(2)学生上课学习权(3)学生受教育选择权(4)学生升学权14.如何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人身权:(1)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2)禁止搜身或搜查学生个人物品(3)禁止非法利用学生的肖像(4)保护学生隐私权、禁止私自查阅信件、电子邮件或日记等15.教师资格制度:是指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认定和许可制度,是由

20、国家规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应该具备的特定条件和取得教师资格的法定程序。17.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第六章 教师1、16、17世纪,有不少人总结了教学的经验和规律,使教学的专业性增强,1681年,法国基督教兄弟会神甫拉萨尔在兰斯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成为师范教育的开端。1897年,上海南洋公学下设了师范教育。2、教师的含义“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对我国教师的法定含义、地位作用进行了规定。3、教师职业的专业性(1)专业功能与专业伦理:教师是为社会服务的,是培养人的事业。(

21、2)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教育工作需要许多专业知识技能,这也是作为专业训练的基础。(3)专业训练和资格:一个人要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来掌握专业知识技能,这种训练通常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或师范教育来进行。(4)专业自主:教师对自己专业范围内的事情有自主权,能够负责处理。(5)专业组织或专业团体:专业组织指行业协会。(6)专业地位:教师的专业地位指教师在社会各行业间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政治待遇高低。4.、教师劳动的特点1劳动对象的复杂性2劳动手段的主动性3劳动时间的延续性4劳动空间的室内性5劳动成果的精神性5、教师应扮演的角色:诊断者、指导者、评价者、管理者、研究者、协调员、传授者7、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个

22、体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具体是教师根据专业发展目标和规划,通过专业发展的活动和途径,提高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水平,更新教育观点,从一个成长近段不断进入更高成长阶段的过程8、师生关系包括教育关系、道德关系、心理关系6、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1)教师的一般综合修养广泛的文化基础知识良好的人品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健康的身心和一定的兴趣爱好(2)教师的学科专业修养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该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和相关知识学科发展的历史及趋势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较高的教育专业能力(4)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义:简称

23、“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用于调整教师与社会、教师与教育事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自身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第一,立足实践,面对现实第二,持续提升,崇尚先进第三,自我反思,自主发展9、新型师关系的特征: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10、学生再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对象)一、从教师方面看,由于教师是教育过程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学生就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对象,是被教育者,被组织者,被领导者。二,从学生自身特点看,学生具有可塑

24、性、依附性、向师性。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一、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二、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具有了一定的素质,可以进行自我教育11、学生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创新性第七章 课程1.课程的定义: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从狭义上来说,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总和。2.课程的意义和作用:(1)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保证(2)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是联系师生的纽带(3)课程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手段的应用的根据(4)课程是国家对学校教学进行

25、检查和监督的依据,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3.制约学校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 社会生产力发展影响着课程的发展 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影响着课程的发展 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着课程的发展 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与特点对课程的影响 课程理论对课程的影响4.课程的分类:从课程的管理制度角度来划分,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划分,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按学生学习选择的自由度的不同,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又可分为限定性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按课程的存在形式及其地位作用的不同,又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5怀特海率失提出了综合课程的主张6.美国杰克逊1966

26、年提出了隐性课程7.课程计划:是指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也叫课程方案。8.学科课程标准:又称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课程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第八章 教学1、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2、教学与智育是两个相互关联又有区别的概念,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部分,是以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为主要目标的活动。而教学则是实施智育及其他各育的基本途径3、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但不是唯一的活动4、教学的任务 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

27、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和创造力 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5.教学过程教师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6.教学过程的特点; 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 教学过程以认知过程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7.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激发学习动机 感知教材 理解教材(中心) 巩固知识 运用知识8.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学

28、习间接经验获得直接经验相结合坚持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即教学的教育性规律)9. 教学原则是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10 . 教学原则主观 教学规律客观12.教学的主要原则及其运用(1)直观性原则定义: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运用多种直观手段,利用学生的多种感观进行感知1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手段直观教具分为;实物模象.语言直观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相结合起来3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启发性原则; 定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重点.深入讲解,同时要调动学生的积

29、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的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基本要求;1教师的讲授应“少而精”,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3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理论联合实际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和掌握知识,真正学懂,并且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13.备课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14.教学三种计划:学年(学期)教学进度计

30、划、单元(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15.备课的要求:(1)要深入准确的把握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2)要有针对性,适应学生的特点(3)要根据社会发展、科技发展和学生对象的变化不断更新备课内容(4)要充分和周密考虑教学设计诸因素的关系和结构,并做好课前的各种准备16.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17.综合课的结构有: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材料,巩固新材料,布置课外作业18.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目标准确,内容正确,方法灵活,语言艺术,学生主动,学生思维活跃19.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成 班级授课制的意义:(1)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经济有效的大面积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3)有利于严格管理教学,使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20.1862年,请政府在北京的京师同文馆第一次采用班级授课制21.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和一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