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8 ,大小:89.54KB ,
资源ID:2827547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2754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GMP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GMP规范.docx

1、新GMP规范药 品 生 产 质 量 管 理 规 范 ( 2 0 1 0 年 修 订 ) 发 布2011年 02 月 12 日 发布历经 5 年修订、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010 年修订) (以 下简称新版药品GMP今天对外发布,将于2011年3月1日起施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药品GMP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我国自1988年第一次颁布药品GMPi今已有20多年,其间经历1992年和1998年两次修 订,截至2004年6月30日,实现了所有原料药和制剂均在符合药品 GMP勺条件下生产的 目标。新版药品GM共14章、313条,相对于1998年修订的药品GM

2、P篇幅大量增加。新 版药品GM吸收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按照“软件硬件并重”的原则,贯彻质量 风险管理和药品生产全过程管理的理念,更加注重科学性,强调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达到 了与世界卫生组织药品 GMP勺一致性。药品GMP勺修订是药监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求, 进一步关注民生、全力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又一重大举措,它的实施将进一步有利于从源头上把好药品质量安全关。1998年修订的药品GMP勺实施,在提升我国药品质量、确保公众用药安 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 进步,世界卫生组织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药品 GMP勺技术标准得

3、到很大的提升,新的理念 和要求不断更新和涌现,我国现行药品GMP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国际药品GM发展趋势, 也是药品安全自身的要求。我国现有药品生产企业在整体上呈现多、小、散、低的格局,生产集中度较低,自主 创新能力不足。实施新版药品 GMP是顺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医药行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淘汰落后生产力;有利于调整医药经 济结构,以促进产业升级;有利于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加快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 场。新版药品GMP修订的主要特点:一是加强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大幅提高对企业质量管理软件方面的要求。细化了对构建实用、有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4、强化药品 生产关键环节的控制和管理,以促进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全面强化了从业人员 的素质要求。增加了对从事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人员素质要求的条款和内容,进一步明确职 责。如,新版药品GMP明确药品生产企业的关键人员包括企业负责人、生产管理负责人、 质量管理负责人、质量受权人等必须具有的资质和应履行的职责。三是细化了操作规程、 生产记录等文件管理规定,增加了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四是进一步完善了药品安全保障措 施。引入了质量风险管理的概念,在原辅料采购、生产工艺变更、操作中的偏差处理、发 现问题的调查和纠正、上市后药品质量的监控等方面,增加了供应商审计、变更控制、纠 正和预防措施、产品质量回顾分

5、析等制新制度和措施,对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管 理和控制,主动防范质量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无菌制剂生产环境标准,增加了生产环境在 线监测要求,提高无菌药品的质量保证水平。新版药品GMP各于2011年3月1日起施行,自2011年3月1日起,新建药品生产企 业、药品生产企业新建(改、扩建)车间应符合新版药品 GMP勺要求。现有药品生产企业 将给予不超过5年的过渡期,并依据产品风险程度,按类别分阶段达到新版药品 GMP勺要 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药品生产企业结合自身实际, 制定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同时要求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企业的督促检查和指导GMP勺此外,国务院相关部门将加强沟通和

6、协调,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推动新版药品 顺利实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在制定新版药品 GMP勺贯彻实施意见,将于近期发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010年修订)(卫生部令第 79 号)2011年 02月 12日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 79 号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010年修订)已于 2010年 10月19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 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 2011年 3月 1日起施行。部 长 陈竺 二o年一月十七日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范。第二条 企业应当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 该体系应

7、当涵盖影响药品质量勺所有因素,包括确保药品质量符合预定用途勺有组织、有计划勺全部活动。第三条 本规范作为质量管理体系勺一部分, 是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勺基本要求,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 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勺药品。第四条 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本规范,坚持诚实守信,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第二章质量管理第一节原则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符合药品质量管理要求的质量目标,将药品注册的有关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所有要求,系统地贯彻到药品生产、控制及产品放行、贮存、发运的全 过程中,确保所生产的药品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第六条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8、应当确保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不同层次的人员以及供应 商、经销商应当共同参与并承担各自的责任。第七条 企业应当配备足够的、符合要求的人员、厂房、设施和设备,为实现质量目 标提供必要的条件。第二节质量保证第八条 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企业必须建立质量保证系统,同时建立 完整的文件体系,以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第九条质量保证系统应当确保:(一) 药品的设计与研发体现本规范的要求;(二) 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活动符合本规范的要求;(三) 管理职责明确;(四) 采购和使用的原辅料和包装材料正确无误;(五) 中间产品得到有效控制;(六) 确认、验证的实施; (七)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生产、检查、检验和复核

9、;八)每批产品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后方可放行;(九)在贮存、发运和随后的各种操作过程中有保证药品质量的适当措施;(十)按照自检操作规程,定期检查评估质量保证系统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第十条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一)制定生产工艺,系统地回顾并证明其可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二)生产工艺及其重大变更均经过验证;(三)配备所需的资源,至少包括:1.具有适当的资质并经培训合格的人员;2.足够的厂房和空间;3.适用的设备和维修保障;4.正确的原辅料、包装材料和标签;5.经批准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6.适当的贮运条件。(四)应当使用准确、易懂的语言制定操作规程;(五)操作人员经过培训,能够按照

10、操作规程正确操作;(六)生产全过程应当有记录,偏差均经过调查并记录;(七)批记录和发运记录应当能够追溯批产品的完整历史,并妥善保存、便于查阅;八)降低药品发运过程中的质量风险;(九)建立药品召回系统,确保能够召回任何一批已发运销售的产品;(十)调查导致药品投诉和质量缺陷的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质量缺陷再次发 生。第三节质量控制第十一条 质量控制包括相应的组织机构、文件系统以及取样、检验等,确保物料或 产品在放行前完成必要的检验,确认其质量符合要求。第十二条 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一) 应当配备适当的设施、设备、仪器和经过培训的人员,有效、可靠地完成所有 质量控制的相关活动;(二) 应当有批

11、准的操作规程,用于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 品的取样、检查、检验以及产品的稳定性考察,必要时进行环境监测,以确保符合本规范 的要求;(三) 由经授权的人员按照规定的方法对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 和成品取样;(四) 检验方法应当经过验证或确认;(五) 取样、检查、检验应当有记录,偏差应当经过调查并记录;(六) 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必须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和检验,并有 记录;(七) 物料和最终包装的成品应当有足够的留样,以备必要的检查或检验;除最终包 装容器过大的成品外,成品的留样包装应当与最终包装相同。第四节质量风险管理第十三条质量风险管理是在整个产

12、品生命周期中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对质量风 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第十四条应当根据科学知识及经验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以保证产品质量。第十五条 质量风险管理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措施、形式及形成的文件应当与存在风 险的级别相适应。第三章机构与人员第一节原则第十六条 企业应当建立与药品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并有组织机构图。企业应当设立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履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职责。质量管理部门 可以分别设立质量保证部门和质量控制部门。第十七条质量管理部门应当参与所有与质量有关的活动,负责审核所有与本规范有 关的文件。质量管理部门人员不得将职责委托给其他部门的人员。第十八条 企业应当

13、配备足够数量并具有适当资质(含学历、培训和实践经验)的管 理和操作人员,应当明确规定每个部门和每个岗位的职责。岗位职责不得遗漏,交叉的职 责应当有明确规定。每个人所承担的职责不应当过多。所有人员应当明确并理解自己的职责, 熟悉与其职责相关的要求,并接受必要的培训, 包括上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第十九条 职责通常不得委托给他人。确需委托的,其职责可委托给具有相当资质的 指定人员。第二节关键人员第二十条 关键人员应当为企业的全职人员,至少应当包括企业负责人、生产管理负 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和生产管理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质量管理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可以 兼任。应当制定操作规程

14、确保质量受权人独立履行职责,不受企业负责人和其他人员的干 扰。第二十一条 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是药品质量的主要责任人,全面负责企业日常管理。为确保企业实现质量 目标并按照本规范要求生产药品,企业负责人应当负责提供必要的资源,合理计划、组织 和协调,保证质量管理部门独立履行其职责。第二十二条 生产管理负责人(一)资质:生产管理负责人应当至少具有药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 药师资格),具有至少三年从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其中至少有一年的药品 生产管理经验,接受过与所生产产品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二)主要职责:1.确保药品按照批准的工艺规程生产、贮存,以保证药品质量;

15、2.确保严格执行与生产操作相关的各种操作规程;3.确保批生产记录和批包装记录经过指定人员审核并送交质量管理部门;4.确保厂房和设备的维护保养,以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5.确保完成各种必要的验证工作;6.确保生产相关人员经过必要的上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培训内 容。第二十三条 质量管理负责人(一)资质:质量管理负责人应当至少具有药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 药师资格),具有至少五年从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其中至少一年的药品质 量管理经验,接受过与所生产产品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二)主要职责:1.确保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符合经注

16、册批准的要求和质 量标准;2.确保在产品放行前完成对批记录的审核;3.确保完成所有必要的检验;4.批准质量标准、取样方法、检验方法和其他质量管理的操作规程;5.审核和批准所有与质量有关的变更;6.确保所有重大偏差和检验结果超标已经过调查并得到及时处理;7.批准并监督委托检验;8.监督厂房和设备的维护,以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9.确保完成各种必要的确认或验证工作,审核和批准确认或验证方案和报告;10. 确保完成自检;11.评估和批准物料供应商;12.确保所有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投诉已经过调查,并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13.确保完成产品的持续稳定性考察计划,提供稳定性考察的数据;14.确保完成产品质量

17、回顾分析;15.确保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人员都已经过必要的上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 并根据实际 需要调整培训内容。第二十四条 生产管理负责人和质量管理负责人通常有下列共同的职责:(一)审核和批准产品的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等文件;(二)监督厂区卫生状况;(三)确保关键设备经过确认;(四)确保完成生产工艺验证;(五)确保企业所有相关人员都已经过必要的上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并根据实际需 要调整培训内容;(六)批准并监督委托生产;(七)确定和监控物料和产品的贮存条件;(八)保存记录;(九)监督本规范执行状况;(十)监控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第二十五条 质量受权人(一)资质:质量受权人应当至少具有药学或相关专业

18、本科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药师 资格),具有至少五年从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从事过药品生产过程控制和 质量检验工作。质量受权人应当具有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并经过与产品放行有关的培训,方能独立 履行其职责。(二)主要职责:1.参与企业质量体系建立、内部自检、外部质量审计、验证以及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产品召回等质量管理活动;2.承担产品放行的职责,确保每批已放行产品的生产、检验均符合相关法规、药品注 册要求和质量标准;3.在产品放行前,质量受权人必须按照上述第 2 项的要求出具产品放行审核记录,并 纳入批记录。第三节 培 训第二十六条 企业应当指定部门或专人负责培训管理工作,应当

19、有经生产管理负责人 或质量管理负责人审核或批准的培训方案或计划,培训记录应当予以保存。第二十七条 与药品生产、质量有关的所有人员都应当经过培训,培训的内容应当与 岗位的要求相适应。除进行本规范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外,还应当有相关法规、相应岗位的 职责、技能的培训,并定期评估培训的实际效果。第二十八条 高风险操作区(如:高活性、高毒性、传染性、高致敏性物料的生产区) 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专门的培训。第四节 人员卫生第二十九条 所有人员都应当接受卫生要求的培训, 企业应当建立人员卫生操作规程, 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对药品生产造成污染的风险。第三十条 人员卫生操作规程应当包括与健康、卫生习惯及人员着装相关的

20、内容。生 产区和质量控制区的人员应当正确理解相关的人员卫生操作规程。企业应当采取措施确保 人员卫生操作规程的执行。第三十一条 企业应当对人员健康进行管理,并建立健康档案。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 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健康检查,以后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第三十二条 企业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避免体表有伤口、患有传染病或其他可能污染 药品疾病的人员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第三十三条 参观人员和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和质量控制区,特殊情况确 需进入的,应当事先对个人卫生、更衣等事项进行指导。第三十四条 任何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均应当按照规定更衣。工作服的选材、式样及穿 戴方式应当与所从事的工作和空气洁净度

21、级别要求相适应。第三十五条进入洁净生产区的人员不得化妆和佩带饰物。第三十六条 生产区、仓储区应当禁止吸烟和饮食,禁止存放食品、饮料、香烟和个 人用药品等非生产用物品。第三十七条操作人员应当避免裸手直接接触药品、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设 备表面。第四章厂房与设施第一节原则第三十八条 厂房的选址、设计、布局、建造、改造和维护必须符合药品生产要求, 应当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便于清洁、操作和维护。第三十九条应当根据厂房及生产防护措施综合考虑选址,厂房所处的环境应当能够 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料或产品遭受污染的风险第四十条 企业应当有整洁的生产环境;厂区的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当

22、对药品的生产造成污染;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当合理,不得互相妨碍;厂区和 厂房内的人、物流走向应当合理。第四十一条 应当对厂房进行适当维护,并确保维修活动不影响药品的质量。应当按 照详细的书面操作规程对厂房进行清洁或必要的消毒。第四十二条 厂房应当有适当的照明、温度、湿度和通风,确保生产和贮存的产品质 量以及相关设备性能不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影响。第四十三条 厂房、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能够有效防止昆虫或其它动物进入。应当 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所使用的灭鼠药、杀虫剂、烟熏剂等对设备、物料、产品造成污染。第四十四条 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未经批准人员的进入。生产、贮存和质量控制 区不应

23、当作为非本区工作人员的直接通道。第四十五条 应当保存厂房、公用设施、固定管道建造或改造后的竣工图纸。第二节 生产区第四十六条 为降低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风险,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应当根据所生产药品的特性、工艺流程及相应洁净度级别要求合理设计、布局和使用,并符合下列要求:(一)应当综合考虑药品的特性、工艺和预定用途等因素,确定厂房、生产设施和设 备多产品共用的可行性,并有相应评估报告;(二)生产特殊性质的药品,如高致敏性药品(如青霉素类)或生物制品(如卡介苗 或其他用活性微生物制备而成的药品),必须采用专用和独立的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 青霉素类药品产尘量大的操作区域应当保持相对负压,排至室外的废气

24、应当经过净化处理 并符合要求,排风口应当远离其他空气净化系统的进风口;(三)生产B-内酰胺结构类药品、性激素类避孕药品必须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并与其他药品生产区严格分开;(四)生产某些激素类、细胞毒性类、高活性化学药品应当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 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特殊情况下,如采取特别防护措施并经过必要的验证,上述药品 制剂则可通过阶段性生产方式共用同一生产设施和设备;(五)用于上述第(二)、(三)、(四)项的空气净化系统,其排风应当经过净化 处理;(六)药品生产厂房不得用于生产对药品质量有不利影响的非药用产品。第四十七条 生产区和贮存区应当有足够的空间,确保有序地

25、存放设备、物料、中间 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避免不同产品或物料的混淆、交叉污染,避免生产或质量控制 操作发生遗漏或差错。第四十八条 应当根据药品品种、 生产操作要求及外部环境状况等配置空调净化系统, 使生产区有效通风,并有温度、湿度控制和空气净化过滤,保证药品的生产环境符合要求。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当不低于 10 帕斯卡。必要时, 相同洁净度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操作间)之间也应当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口服液体和固体制剂、腔道用药(含直肠用药)、表皮外用药品等非无菌制剂生产的 暴露工序区域及其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最终处理的暴露工序区域,应当参照“无菌药 品”附录中D

26、级洁净区的要求设置,企业可根据产品的标准和特性对该区域采取适当的微 生物监控措施。第四十九条 洁净区的内表面(墙壁、地面、天棚)应当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 密、无颗粒物脱落,避免积尘,便于有效清洁,必要时应当进行消毒。第五十条 各种管道、照明设施、风口和其他公用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避免出现不 易清洁的部位,应当尽可能在生产区外部对其进行维护。第五十一条 排水设施应当大小适宜,并安装防止倒灌的装置。应当尽可能避免明沟 排水;不可避免时,明沟宜浅,以方便清洁和消毒第五十二条制剂的原辅料称量通常应当在专门设计的称量室内进行第五十三条 产尘操作间(如干燥物料或产品的取样、称量、混合、包装等操作间)

27、应当保持相对负压或采取专门的措施,防止粉尘扩散、避免交叉污染并便于清洁。第五十四条 用于药品包装的厂房或区域应当合理设计和布局,以避免混淆或交叉污 染。如同一区域内有数条包装线,应当有隔离措施。第五十五条 生产区应当有适度的照明,目视操作区域的照明应当满足操作要求。第五十六条 生产区内可设中间控制区域,但中间控制操作不得给药品带来质量风险第三节仓储区第五十七条 仓储区应当有足够的空间,确保有序存放待验、合格、不合格、退货或 召回的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等各类物料和产品。第五十八条 仓储区的设计和建造应当确保良好的仓储条件,并有通风和照明设施。 仓储区应当能够满足物料或产品

28、的贮存条件(如温湿度、避光)和安全贮存的要求,并进 行检查和监控。第五十九条 高活性的物料或产品以及印刷包装材料应当贮存于安全的区域。第六十条 接收、发放和发运区域应当能够保护物料、产品免受外界天气(如雨、雪) 的影响。接收区的布局和设施应当能够确保到货物料在进入仓储区前可对外包装进行必要 的清洁。第六十一条 如采用单独的隔离区域贮存待验物料,待验区应当有醒目的标识,且只 限于经批准的人员出入。不合格、退货或召回的物料或产品应当隔离存放。如果采用其他方法替代物理隔离,则该方法应当具有同等的安全性。第六十二条 通常应当有单独的物料取样区。取样区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应当与生产要 求一致。如在其他区域或

29、采用其他方式取样,应当能够防止污染或交叉污染。第四节质量控制区第六十三条 质量控制实验室通常应当与生产区分开。生物检定、微生物和放射性同 位素的实验室还应当彼此分开。第六十四条实验室的设计应当确保其适用于预定的用途,并能够避免混淆和交叉污 染,应当有足够的区域用于样品处置、留样和稳定性考察样品的存放以及记录的保存。第六十五条 必要时,应当设置专门的仪器室,使灵敏度高的仪器免受静电、震动、 潮湿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第六十六条 处理生物样品或放射性样品等特殊物品的实验室应当符合国家的有关要 求。第六十七条 实验动物房应当与其他区域严格分开,其设计、建造应当符合国家有关 规定,并设有独立的空气处理

30、设施以及动物的专用通道。第五节辅助区第六十八条休息室的设置不应当对生产区、仓储区和质量控制区造成不良影响。第六十九条 更衣室和盥洗室应当方便人员进出,并与使用人数相适应。盥洗室不得 与生产区和仓储区直接相通。第七十条 维修间应当尽可能远离生产区。存放在洁净区内的维修用备件和工具,应 当放置在专门的房间或工具柜中。第五章设备第一节原则第七十一条 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改造和维护必须符合预定用途,应当尽可能 降低产生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的风险,便于操作、清洁、维护,以及必要时进行 的消毒或灭菌。第七十二条 应当建立设备使用、清洁、维护和维修的操作规程,并保存相应的操作 记录。第七十三条 应

31、当建立并保存设备采购、安装、确认的文件和记录。第二节设计和安装第七十四条 生产设备不得对药品质量产生任何不利影响。与药品直接接触的生产设 备表面应当平整、光洁、易清洗或消毒、耐腐蚀,不得与药品发生化学反应、吸附药品或 向药品中释放物质。第七十五条 应当配备有适当量程和精度的衡器、量具、仪器和仪表。第七十六条 应当选择适当的清洗、清洁设备,并防止这类设备成为污染源。第七十七条 设备所用的润滑剂、冷却剂等不得对药品或容器造成污染,应当尽可能 使用食用级或级别相当的润滑剂。第七十八条 生产用模具的采购、验收、保管、维护、发放及报废应当制定相应操作 规程,设专人专柜保管,并有相应记录。第三节 维护和维修第七十九条 设备的维护和维修不得影响产品质量。第八十条应当制定设备的预防性维护计划和操作规程,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应当有相 应的记录。第八十一条经改造或重大维修的设备应当进行再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用于生产。第四节使用和清洁第八十二条 主要生产和检验设备都应当有明确的操作规程。第八十三条 生产设备应当在确认的参数范围内使用。第八十四条 应当按照详细规定的操作规程清洁生产设备。生产设备清洁的操作规程应当规定具体而完整的清洁方法、清洁用设备或工具、清洁 剂的名称和配制方法、去除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