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小麦品种试验记载标准第一节 国家小麦品种试验记载标准本试验的记载项目与标准力求简明扼要,避免繁琐。抗逆性与抗病性可因地制宜进行必要的记载。其中耐湿性、落粒性、穗发芽、黑胚率、赤霉病为长江上游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黄淮南片麦区记载项目;越冬百分率为黄淮北片麦区、北部冬麦区记载项目。其他麦区如有上述问题时,亦应记载,未包括在记载项目内的特殊情况,也要补充记载。 除穗型、芒、壳色、粒色、饱满度、粒质外,其余性状应有两个重复的数据,并以其平均值或综合评价填入汇总表内。 为便于应用计算机储存、分析试验资料,全部记载均需要数量化。一般采用五级制(1、2、3、4、5级),沿用三级制的一些性状,为了记载的
2、标准化,以1、3、5级表示。 记载级别由小值到大值,表示幼苗习性由匍匐到直立;芒由短到长;抗逆、抗病性由强到弱;熟相由好到差;壳色、粒色由白到红;种子由饱到瘪。 生育期、株高、生育动态、每穗粒数、千粒重、容重以及病害的普遍率、严重度等已按数值或百分率记载的项目不予分级。株高、有效分蘖和越冬百分率,统一略去小数点后的数字。 一、田间记载 (一)物候期 1.出苗期:全区的50以上的植株幼芽鞘露出地面1厘米时为出苗期(以日/月表示,以下均同)。 2.抽穗期:全区有50以上顶部小穗(不含芒)露出剑叶,或棍棒型在叶鞘中上部裂开见小穗即为抽穗期。 3.成熟期:大多数麦穗的籽粒变硬,大小及颜色接近本品种正常
3、状态,用指甲不易划破时为成熟的日期。 4.全生育期:冬麦区为播种至成熟的日数(播后造墒的注明出苗期),春麦区为出苗至成熟的日数。 (二)形态特征 1.幼苗习性:分蘖盛期观察,分三级。 (1)匍匐。 (3)半匍匐。 (5)直立。 2.株高:从地面至穗的顶端,不连芒,以厘米计算。 3.芒:分五级。 (1)无芒 完全无芒或芒极短。 (2)顶芒 穗顶部有芒,芒长5毫米以下,下部无芒。 (3)曲芒 芒的基部膨大弯曲。 (4)短芒 穗的上下均有芒,芒长40毫米以下。 (5)长芒 芒长40毫米以上。 4.穗型:分五级 (1)纺锤型 穗子两头尖,中部稍大。 (2)椭圆型 穗短,中部宽,两头稍小,近似椭圆形。
4、(3)长方型 穗子上、中、下正面与侧面基本一致,呈柱形。 (4)棍棒型 穗子下小、上大,上部小穗着生紧密,呈大头状。 (5)圆锥型 穗子下大,上小或分枝,呈圆锥状。 5.壳色 分两级,分别以1、5表示。 (1)白壳(包括淡黄色)。 (5)红壳(包括淡红色)。 (三)生育动态 选择有代表性的两个重复,调查生育动态。 1.基本苗数:三叶期前在小区内选取适当样点,数其苗数,折算成万/亩表示,条播查全行基本苗,并选两个出苗均匀的重复,每重复定一个一米样段。 2.最高总茎数:拔节前分蘖数达到最高峰时调查,方法与基本苗同。 3.有效穗数:成熟前数有效穗数,方法与要求同基本苗。 4.有效分蘖率:即成穗率。
5、有效分蘖率()(有效穗数/最高总茎数)100 (四)抗逆性 1.耐寒性:地上部分冻害,冬麦区分越冬、春季两阶段记载,春麦区分前期、后期两阶段记载,均分五级。 (1)无冻害。 (2)叶尖受冻发黄。 (3)叶片冻死一半。 (4)叶片全枯。 (5)植株或大部分蘖冻死。 2.耐旱性:发生旱情时,在午后日照最强、温度最高的高峰过后,根据叶片萎缩程度分五级记载。 (1)无受害症状。 (2)小部分叶片萎缩,并失去应有光泽。 (3)叶片萎缩,有较多的叶片卷成针状,并失去应有光泽。 (4)叶片明显卷缩,色泽显著深于该品种的正常颜色,下部叶片开始变黄。 (5)叶片明显萎缩严重,下部叶片变黄至变枯。 3.耐湿性:在
6、多湿条件下于成熟前调查,分三级记载。 (1)茎秆呈黄熟且持续时间长,无枯死现象。 (3)有不正常成熟和早期枯死现象,程度中等。 (5)不能正常成熟,早期枯死严重。 4.耐青干能力:根据穗、叶、茎青枯程度,分无、轻、中、较重、重五级,分别以1、2、3、4、5表示之;同时记载青干的原因和时间。 5.抗倒伏性:分最初倒伏、最终倒伏(日期及累计倒伏程度、面积)两次记载,以最终倒伏数据进行汇总。 (1)不倒伏。 (2)倒伏轻微,植株倾斜角度小于30度。 (3)中等倒伏,倾斜角度3045度。 (4)倒伏较重,倾斜角度4560度。 (5)倒伏严重,倾斜角度60度以上。 6.落粒性:完熟期调查分三级。 (1)
7、“口紧”,手用力搓方可落粒,机械脱粒较难。 (3)不易落粒,机械脱粒容易。 (5)“口松”,麦粒成熟后,稍加触动容易落粒。 7.穗发芽:在自然状态下目测,分无、轻、重三级以1、3、5表示之。 (五)熟相 根据茎叶落黄情况分为好、中、差三级以1、3、5表示之。 (六)病虫害 1.锈病:对最主要的锈病记载普遍率、严重度和反应型。 普遍率:目测估计病叶数(条锈病、叶锈病)占叶片的百分比或病杆数(秆锈病)占总数的百分比。严重度:目测病斑分布占叶(鞘、茎)面积的百分比。 反应型:分五级。 (1)免疫 完全无症状,或偶有极小淡色斑点。 (2)高抗 叶片有黄白色枯斑,或有极小孢子堆,其周围有明显枯斑。 (3
8、)中抗 夏孢子堆少而分散,周围有退绿或死斑。 (4)中感 夏孢子堆较多,周围有退绿现象。 (5)高感 夏孢子堆很多,较大,周围无退绿现象。 对次要锈病,可将普遍率与严重度合并,分为轻、中、重三级分别以1、3、5表示。 2.赤霉病 病穗率:目测病穗占总穗数百分比。 严重度:目测小穗发病严重程度,分五级。 (1)无病穗。 (2)1/4以下小穗发病。 (3)1/4-2/4小穗发病。 (4)1/2-3/4小穗发病。 (5)3/4以上小穗发病。 3.白粉病:一般在小麦抽穗时白粉病盛发期分五级记载。 (1)叶片无肉眼可见症状。 (2)基部叶片发病。 (3)病斑蔓延至中部叶片。 (4)病斑蔓延至剑叶。 (5
9、)病斑蔓延至穗及芒。 4.叶枯病:目测病斑占叶片面积的百分率,分五级。 (1)免疫 无症状。 (2)高抗 病斑占110。 (3)中抗 病斑占1125%。 (4)中感 病斑占2640。 (5)高感 病斑占40以上。 5.根腐病:反应型按叶部及穗部分别记载。 叶部:于乳熟末期调查,分五级。 (1)旗叶无病斑,倒数第二叶偶有病斑。 (2)病斑占旗叶面积1/4以下,小。 (3)病斑占旗叶面积1/4-1/2,较小,不连片。 (4)病斑占旗叶面积1/2-3/4,大小中等,连片。 (5)病斑占旗叶面积3/4以上,大而连片。穗部:分三级,分别用1、3、5表示。 (1)穗部有少数病斑。 (3)穗部病斑较多,或1
10、-2个小穗有较大病斑或变黑。 (5)穗部病斑连片,且变黑。 记载时以叶部反应型作分子,穗部反应型作分母,如3/3表示叶部与穗部反应型均为3级。 6.黄矮病 普遍率:目测发病株数占总数的百分比。 严重度:分五级。 (1)无病株。 (2)个别分蘖发病,一般仅旗叶表现病状,植株无低矮现象。 (3)半数分蘖发病,旗叶及倒二叶发病,植株有低矮现象。 (4)多数分蘖发病,旗叶及倒二、三叶发病,明显低矮。 (5)全部分蘖发病,多数叶片病变,严重低矮植株超过二分之一。 7.其他病虫害:如发生散黑穗病、黑颖病、土传花叶病、蚜虫、粘虫等时,亦按三或五级记载。 二、室内考种 (一)每穗粒数 在进行记载的两个重复,每
11、小区随机选取50穗混合脱粒,数其总粒数,求得平均每穗粒数。 (二)饱满度 分饱、较饱、中等、欠饱、瘪五级,分别以1、2、3、4、5表示。 (三)粒色 分白粒(淡黄)、红粒二级,分别以1、5表示。 (四)粒质 分硬质、半硬质、软(粉)质三级,分别以1、3、5表示之。如不能确定,可切开鉴定。以硬粒率超过70为硬质,小于30为软质,介于两者之间为半硬质。 (五)千粒重 做两次,如误差不超过0.5克,即以两次平均值作为千粒重。 (六)容重 以晒干扬净的籽粒用容重器称量两次(单位:克/升)取其平均值(误差应小于5克,超过时须再做)。 (七)黑胚率随机取200粒,数黑胚粒数,作两次,取平均值,以百分率表示
12、。 第二节 国家玉米区试、预试、生试调查项目和标准一、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二、出苗期:每小区幼芽出土高约2-3厘米左右的穴数达50%的日期。三、抽丝期:小区50%以上的植株雄穗顶端露出顶叶的日期。四、抽雄期;小区50%以上的植株雄穗顶端露出顶叶的日期。五、成熟期:90%籽粒出现成熟黑层的日期。六、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日的总天数。七、倒伏率(根倒):倒伏倾斜度大于45度者作为倒伏指标,以%表示。八、倒折率(茎折):果穗以下部位折断的植株占全区株数的百分比,蜡熟期调查。九、株型:抽雄后目测,分平展、半紧凑、紧凑型记载。十、株高:乳熟期连续取小区内生育正常的10株,测量由地表到雄穗顶端的高度,取
13、平均值。十一、穗位:植株从地表到果穗柄着生节的高度。十二、穗长:小区内连续取10个正常穗,测定从穗基部到顶端的长度取平均值。十三、秃尖:上述10个果穗,测其秃尖长度,取其平均数。十四、穗行数:上述10个果穗中部的籽粒行数,取其平均数。十五、粒色:分黄、白、红、黄白。十六、粒型、分硬粒型、半马齿型、马齿型三种。十七、穗粒重:以10个代表性果穗脱粒,求其平均数。十八、百粒重:随机取100粒籽粒称重,重复取样3次,取相近两个数的平均数。十九、籽粒产量:区域试验;将小区内三行(12平方米)果穗风干至恒重,称其籽粒干重,按标准水份,折成亩产(公斤/亩)。每小区缺株数超过10%的,本小区作报废处理。生产试
14、验100平方米全区收获计产。预备试验小区面积15平方米全区收获计产。二十、空秆率:果穗结实20粒以下的株为空杆株,以%表示。二十一、病虫害分区分组调查安排:(一)普通玉米和高油、优质蛋白、高淀粉组(特种玉米A组):1、京津唐夏播组: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小斑病、矮花叶病、玉米螟。2、东北早熟春玉米(一)、(二)组: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丝黑穗病、黑粉病、茎腐病、玉米螟。3、东华北春玉米组: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丝黑病、茎腐病、灰斑病、纹枯病、玉米螟。4、黄淮海夏玉米组:大斑病、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黑粉病、茎腐病、矮花叶病、玉米螟。5、西南玉米组: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茎
15、腐病、矮花叶病、玉米螟。6、西北春玉米组: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矮花叶病、玉米螟。7、东南玉米组: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矮花叶病。(二)甜、糯鲜食玉米(特种玉米B组)1、东华北B组:大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穗腐病、矮花叶病、玉米螟。2、黄淮海B组:大斑病、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穗腐病、矮花叶病、玉米螟。3、西南B组: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丝黑穗病、纹枯病、矮花叶病、玉米螟。4、东南B组;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矮花叶病、玉米螟。二十二、国家玉米区域试验品种抗病虫性鉴定和田间调查标准(一)叶斑病类(大斑病、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灰斑病)(二)病害分级根据在玉米果穗上三叶
16、和下三叶上病斑面积大小划分。分级描述抗性评价1叶片上无病斑或仅在穗位下部叶片上有少量病斑,病斑占叶面积少于5%高抗HR2穗位下部叶片上有少量病斑,占叶面积6-10%,穗位上部叶片有零星病斑抗R5穗位下部叶片上病斑较多,占叶面积11-30%,穗位上部叶片有较多病斑中抗MR7穗位上部叶片有大量病斑,病斑相连,占叶面积31-70%,下部病叶枯死感S9全株叶片基本为病斑覆盖,叶片枯死高感HS(三) 粉病(丝黑穗病、黑粉病)病害分级根据发病株率划分。分级描述抗性评价1病株率0-1.0高抗HR2病株率1.1-5.0抗R病株率5.1-20.0中抗MR病株率20.1-40.0感S病株率40.1-100高感HS
17、(四)茎部病害(茎腐病、纹枯病)茎腐病抗性鉴定(病害级别根据发病株率划分)分级描述抗性评价1病株率0-0.5高抗HR3病株率5.1-10.0抗R5病株率10.1-30.0中抗MR7病株率30.1-40.0感S9病株率40.1-100高感HS纹枯病抗性鉴定(抗性评价依据调查群体病情指数划分,病情指数根据单株发病级别计算)分级描述抗性评价1成株期病情指数0-0.5高抗HR3成株期病情指数5.1-10.0抗R5成株期病情指数10.1-30.0中抗MR7成株期病情指数30.1-50.0感S9成株期病情指数50.1-100高感HS病级描述0叶鞘和叶片无病斑1叶鞘有病斑,病斑小于叶鞘面积1/42叶鞘病斑占
18、叶鞘面积1/4-1/23叶鞘病斑占叶鞘面积1/2-3/4,植株下部叶片发病4叶鞘病斑面积超过3/4,穗位下部叶片发病5叶鞘严重发病,植株枯死(五)病毒病(矮花叶病、粗缩病)矮花叶病抗性鉴定1、 接种鉴定(抗性评价依据调查群体病情指数划分,病情指数根据单株发病级别计算)分级描述抗性评价1成株期病情指数0-10.0高抗HR3成株期病情指数10.1-25.0抗R5成株期病情指数25.1-40.0中抗MR7成株期病情指数40.1-60.0感S9成株期病情指数60.1-100高感HS病级描述0全株无症状1少数叶片出现花叶症状2穗位以上叶片呈现花叶症状,植株略矮3植株花叶症状显著,病株严重矮化2、 田间自
19、然发病调查(根据调查植株的发病率划分抗性)分级描述抗性评价1病株率0-5.0高抗HR3病株率5.1-15.0抗R5病株率15.1-30.0中抗MR7病株率30.1-50.0感S9病株率50.1-100高感HS粗缩病抗性评价田间自然发病调查(根据调查植株的发病率划分抗性)分级描述抗性评价1病株率0-1.0高抗HR3病株率1.1-5.0抗R5病株率5.1-10.0中抗MR7病株率10.1-30.0感S9病株率30.1-100高感HS(六)玉米螟玉米螟抗性鉴定(抗性评价依据心叶期玉米螟为害级别的平均值划分,虫害级别根据玉米螟幼虫在心叶上取食后叶片虫孔直径大小确定)分级描述抗性评价1心叶期虫害级别平均
20、为1.0-2.9高抗HR3心叶期虫害级别平均为抗R5心叶期虫害级别平均为中抗MR7心叶期虫害级别平均为感S9心叶期虫害级别平均为高感HS虫害分级虫害级别描述1心叶无虫孔或仅有少量针刺状(直径1mm)虫孔2心叶上有中等数量针刺状(直径1mm) 虫孔3心叶有大量针刺状(直径1mm) 虫孔4心叶上有少量火柴头状(直径2mm) 虫孔5心叶上有中等数量火柴头状(直径2mm) 虫孔6心叶上有大量火柴头状(直径2mm) 虫孔7心叶上有少量直径大于2mm 的虫孔8心叶上有中等数量直径大于2mm的 虫孔9心叶上有大量直径大于2mm的虫孔第三节 国家鲜食(甜、糯)玉米记载项目和标准(试行)一、生育期1、播种期:指
21、播种的日期,以日/月表示,下同。2、出苗期;全区有50%的幼芽出土达2厘米高时的日期。3、散粉期:全区有50%的植株雄穗主枝开始散粉的日期。4、吐丝期:全区有50%的植株雌穗花丝抽出苞叶3厘米的日期。5、鲜果穗采收期:甜玉米在吐丝后21-24天、糯玉米吐丝后23-26天采收并记载。6、成熟期:全区有90%以上的植株果穗苞叶由绿变黄、籽粒硬化的日期。7、生育期:出苗至成熟的总天数。二、 株性状1、株高:在乳熟期选有代表性的植株10-20株,从地面量至雄穗顶端的高度,求其平均值,以厘米表示。2、穗位高:与测株高同时进行,从地面量至第一果穗着生节的高度,求其平均值,以厘米表示。3、株型:抽雄后目测,
22、分紧凑、半紧凑、松散等型记载。4、保绿度:目测成熟后茎叶呈绿色的百分率。5、双穗株率:成熟后调查植株结有双穗(第二穗为成品率)的株数占全小区植株的百分率。6、空秆率:成熟后调查不结果穗、或有果穗而不结籽粒的株数占全小区植株数的百分率。7、分蘖率:抽雄后调查带分蘖株数占全小区植株的百分率。8、抗倒性:大风雨后记载倒伏日期,植株倾斜度大于45度的株数占全小区总株数的百分率,并注明茎倒或根倒。三、 穗性状(一般随机连续取样10穗测量)1、穗长:量穗基部至穗顶端长度,求其平均值,以厘米表示。2、穗粗:将取样果穗头、尾相间排成一行,量果穗中间的直径,求其平均值,以厘米表示。3、秃尖长:量果穗顶端不结实部
23、分的长度,求其平均值,以厘米表示。4、穗形:分圆筒形、长锥形、短锥形记载。5、穗行数:计数果穗中部的籽粒行数,求其平均值。6、行粒数:每穗对称数2行再除以2,为每行粒数,然后求其平均值。7、粒型:以多数果穗中部粒型为准,主要分马齿、半马齿、硬粒、半硬粒4种类型。8、粒色:分黄、白、紫等色。9、果穗旗叶长短:量果穗顶端露出苞叶的长度,求其平均值,以厘米表示。10、百粒重:取鲜籽粒100粒称重,重复2次,求其平均数,以克表示。11、出籽率:以小区的(鲜籽粒重/鲜果穗重)X100%四、 产量(一)鲜整穗产量(糯)1、小区产量:称取样区的鲜果穗重量。2、折合亩产量:将小区产量折算成亩产量。(二)鲜籽粒
24、产量(糯)1、小区产量:称小区的全部鲜果穗脱粒后的籽粒鲜重。2、折合亩产量:将小区产量折算成亩产量。3、甜玉米籽粒深度4、籽粒深度:取甜玉米有代表性的鲜果穗5穗,在果穗中部截断,测定整棒直径与棒轴粗度的差值。用厘米表示,保留1位小数。五、鲜食玉米理化指标由指定单位制备干样,送有关检测中心检测。甜、糯玉米理化指标按国家或行业标准执行。六、鲜食玉米感官等级指标鲜食玉米的感官品质指标主要根据外观性状、色泽、籽粒排列、饱满度和柔嫩性、食味和口感、种皮厚度等六项指标,分别按表(一)、表(二)指标确定甜、糯玉米一、二、三种级别。表(一)鲜食玉米感官等级指标一级二级三级外观有本品种应有特性,穗型一致,大小一
25、致,苞叶完整,新鲜嫩绿有本品种应有特征,穗型一致,大小稍有不同,苞叶完整,新鲜稍带黄色基本具有本品种特征,可稍有缺陷或穗型稍有改变,大小明显不同,苞叶有少量脱落,稍干色泽均有本品种成熟时应有的色泽基本具有本品种成熟时应有的色泽,允许稍差有个别籽粒色泽与该品种不同籽粒排列籽粒排列整齐、紧密,没有秃尖,无霉变,无损伤籽粒排列整齐,秃尖不超过棒长的1/10,有虫咬、霉变、损伤,5粒籽粒基本排列整齐,秃尖不超过棒长1/8,可稍有个别空粒,行列不齐或有虫咬、霉变,稍有损伤粒6-15饱满度,柔嫩性籽粒饱满,柔嫩适口,手掐有白色嫩浆籽粒饱满,柔嫩度稍差,有嫩浆或水状或浆少籽粒饱满,但柔嫩度较差,嫩浆呈水状或
26、浆太少食味、口感有本品种鲜玉米特有香味,无异味,粘软香甜有本品种鲜玉米香味,无异味,较粘软香甜鲜玉米香味稍差,无异味,口感不够香甜或较硬或太嫩种皮厚度籽粒皮薄,细腻无渣籽粒皮较薄,有少量渣籽粒皮稍厚,有渣(二)鲜食甜玉米感官等级指标一级二级三级外观新鲜清洁,有本品种应有特性,穗型一致,大小相同,苞叶完整、紧密、新鲜嫩绿新鲜清洁,有本品种应有特性,穗型一致,大小稍有不同,苞叶完整稍有松散,新鲜略带黄色基本具有本品种应有特性,穗型稍有改变,大小明显不同,苞叶稍黄、稍干,有少量脱落,松散籽粒色泽色泽一致色泽一致,个别籽粒可稍有差异色泽基本一致,少量籽粒明显有差异籽粒排列排列规则、紧密,无秃尖、虫蛟、
27、霉变及损伤籽粒饱满,柔嫩度稍差,手掐有白浆或多或少籽粒较饱满,柔嫩性较差,嫩浆太多或太少饱满度、柔嫩性籽粒饱满、柔嫩适当,手掐有白浆籽粒饱满,柔嫩度稍差,手掐有白浆或多或少籽粒较饱满,柔嫩性较差,嫩浆太多或太少食味、口感特有香甜可口风味较香甜可口香甜味稍差种皮厚度籽粒皮薄,无渣,脆籽粒皮稍薄,有渣不明显,稍脆籽粒皮稍厚,有渣,不脆 七、抗病鉴定(病虫害分区分组调查安排) 普通玉米和高油、优质蛋白、高淀粉组(特种玉米A组) 西南玉米组: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矮花叶病、玉米螟。 西北春玉米组: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矮花叶病、玉米螟。 东南玉米组: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矮花
28、叶病。 东华北B组:大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穗腐病、玉米螟。 黄淮海B组:大斑病、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穗腐病、矮花叶病、玉米螟。 西南B组: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丝黑穗病、纹枯病、矮花叶病、玉米螟。 东南B组: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矮花叶病、玉米螟。第四节 国家大豆区试记载项目及标准一、间调查性状及物候期:1、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以月/日表示。2、出苗期:50%以上的幼苗子叶出土时的日期。以月/日表示。3、出苗势:出苗期后3天记载,苗齐而壮者为“1”,中等为“2”,差者为“3”。4、开花期:50%的植株开始开花的日期,以月/日表示。5、成熟期:全株有95%的荚变为成熟颜色,
29、摇动时开始有响声的植株达50%以上的日期,以月/日表示。6、生育期:从播种的次日起至成熟的天数,北方春天大豆从出苗到成熟时的天数。7、叶形:指植株中上部第8-10节复叶中间小叶的形状,分为圆、卵圆、椭圆和披针形。8、花色:指花瓣颜色,分为白、紫两种。9、茸毛色:成熟时调查。分为灰色和棕色。10、生育习性:分直立、亚直立、及蔓生3类。直立型:植株生长较健壮,茎秆直立向上。半直立型:植株生长较健壮,茎、枝细长,出现轻度爬蔓和缠绕。 半蔓生型:植株生长较弱,茎、枝细长,出现轻度爬蔓和缠绕。 蔓生型:植株生长较弱,茎、枝细长爬蔓,呈强度缠绕,匐匍地面。11、结荚习性:分有限、亚有限和无限三种。有限:开花结荚顺序由中上部而下,花序长,结荚密集,主茎顶端结荚成簇。无限:开花结荚顺序由下而上,花序短,结荚分散,主茎顶端一般1-2个荚。亚有限:开花结荚由下而上,花序中等,结荚介于无限与有限之间,主茎顶端一般3-4个荚。12、株型:成熟期观察。分三种:收获、开张、半开张。收敛:下部分枝与主茎角度小,在15以内,上下均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