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433.19KB ,
资源ID:2822694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2269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6第六章自然资源和资源保护.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6第六章自然资源和资源保护.docx

1、6第六章自然资源和资源保护6第六章自然资源和资源保护电子课文第六章 自然资源和资源保护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述 自然资源及其分类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各种自然资源的性质不相同。有的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是各种矿产资源,它们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和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形成,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来说,可以认为是非可再生的资源。有的属于可再生资源,主要是各种生物资源,如果它们生长发育的环境不被破坏或污染,就能够不断地更新生长和繁殖。还有些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气候资

2、源,只要利用合理,保护得当,它们是能够循环再现和不断更新的,所以它们跟生物资源一样,都属于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为了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产,必须了解自然资源的特性和它的发展规律。每一种自然资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特殊的规律性,但作为自然资源的整体,还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和规律。这些特征和规律主要是:(一)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衡性。地球表面上构成自然环境的日光、大气、水、岩石、矿物、土壤、生物等要素,对于资源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便会形成一定的资源环境。由于各种自然要素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而使各种自然资源的分布也具有一定的规律

3、性。各种可再生资源受地球表面各地水热条件的影响,它们的分布一般具有明显的地带性规律。矿产资源的形成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它们的分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无论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它们的地区分布都是不均衡的。例如,我国北方多煤,南方多磷;北方平原多,热量少,水分少,南方平原少,热量多,水分多;西北干旱,多风沙,光照强,西南湿润,光照少,垂直地域差异显著。严格说来,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资源环境;资源环境只有相似的地区,没有完全相同的地区。(二)许多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自然界是个统一体,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自然资源之间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特别是各种可再

4、生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特别显著。如海南岛和西双版纳在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形成了热带季雨林环境,以及相应的土壤、水和生物资源;内蒙古在中温带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了温带草原环境,以及相应的土壤、水和生物资源。(三)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但其生产潜力却可不断扩大和提高。地球上的土地面积、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数量,以至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在一土地不仅是人类生活和从事生产建设的必需场所,而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土地(指可供农业利用的土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们通常所说的耕地、林地、草地、滩涂、沼泽、建筑用地等等,是按土地利用类型来分类的。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

5、特点 我国是一个面积广大的国家,土地资源的构成和分布,具有以下的特点:(一)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由于地质、地形和水热等条件的综合差异,以及多样的土地利用方式,使我国的土地资源类型多样,耕地、林地、草地、荒漠、滩涂等都有大面积的分布。(二)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据估计,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2/3,平地约占1/3。山地多,平地少,尤其是平原少,是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一个显著特点。这样,就使我国耕地的比重较小。世界上许多国家(如印度、荷兰等),耕地比重都在30以上,而我国只有10多一些。(三)农业用地绝对数量较多

6、,人均占有数量较少。据估计,我国现有耕地、天然草场、森林的面积均居世界前列。这是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的一面。但是,我国人口众多,按人口平均计算,各类土地资源的相对数量是少的,特别是耕地和林地更少,这是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另一个显著特点。现在,我国人均耕地不到0.1公顷,约为世界人均数的1/3。(四)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中,草原多分布在非季风区的高原、山地,森林多集中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这种分布不均的状况,造成我国各地区土地生产力的巨大差异。就是同在季风区,南方与北方的土地生产力差别也很大。同在西北内陆地区,既

7、有荒瘠的沙漠,也有冰雪融水灌溉的山麓地带,分布着土地生产力较高的绿洲。青藏高原山地海拔较高,土地生产力的垂直差异非常显著。合理利用及保护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和积累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丰富经验。但是,由于人们的短见和随心所欲地开发利用,又使土地资源遭到惊人的破坏,尤其是遭受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从而丧失大量良田。此外,土地利用中的次生盐碱化问题,以及城市、工交基本建设用地和农村住房的不断扩大,也使土地资源中耕地的面积不断缩小。据估计,全世界约有1/4的可耕地,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水蚀和风蚀。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约15

8、0万平方千米,每年损失土壤约50亿吨。被冲走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约1亿吨,相当于我国一年中生产的4000万吨化肥所含的营养物质量。仅肥力损失每年就合70多亿元。目前世界上每年有57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变成沙漠,更多的土地呈现出沙化问题。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沙漠化的土地面积约有5万平方千米。19571977年的20年中,我国被占用的耕地达2700万公顷,相当于全国现有耕地面积的1/4以上,平均每年减少的耕地约133万公顷。 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少地方的经济开发区和农村建房等占用耕地的现象较为突出。全国每年减少耕地约为50万公顷左右。1986年国家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同年国务

9、院成立了国家土地管理局,加强了土地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与保护土地资源,是紧密联系着的。只有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效地保护土地资源,才能做到地尽其利,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是当前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针对我国土地辽阔、类型多样,山地多、平地少、可耕地更少,各地区之间差异显著的具体特点,我们应根据各地的土地类型结构,以及人口、民族、经济基础等条件,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安排农、林、牧、矿等各业生产,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土地生产优势,建立起与当地生态条件协调一致的生态系统。例如,北方许多半干旱地区草地资源丰富,大力发展畜牧业要比垦荒种粮更为有利,这就要

10、有计划地退耕还牧,更好地发挥牧业优势。在南方的山地和丘陵,可以大力发展林业,积极扩大森林覆盖率,以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的稳产、高产。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我们要特别注意开发和建设好山区,以发挥山区土地的生产优势。我国土地资源按人口平均,数量有限,因此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在土地利用上,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加强管理,在工业、交通建设和兴建住宅时,尽量节约用地,少占农田;另一方面还要强调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走扩大耕地面积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相结合的道路;在充分发挥现有耕地生产潜力和防治水土流失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开发利用宜农荒地、沿海滩涂等

11、各种土地资源。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事例:1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治理见效几年来,经过我国数千名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黄河上中游地区已逐步形成包括水土流失规律、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规划、水土保持效益和水土保持管理等5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完整科学体系。到1994年底,已初步治理了15万平方千米面积,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1/3多,平均每年减少流入黄河的泥沙3亿吨。推广了小流域综合治理、飞播造林种草、机修梯田、水保耕作技术、风沙治理等一大批先进技术。近两年,遥感、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也进入水土保持领域。目前各项水土保持工作累计增产粮食538亿千克,净增经济收入188亿元。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13

12、8个重点县,已由严重缺粮转变为粮食基本自给,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摘自1995年1月3日人民日报)2全国防治沙漠化有新进展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自1991年启动以来,3年来治理开发沙区224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40万公顷,飞机造林27万公顷,封沙育林育草124万公顷,营造经营林7600公顷,治沙造田1万公顷。中国现有可开发利用的沙地6666万公顷,如果每年治理开发66万公顷,将其中水土条件较好的6.6万公顷开辟为耕地,就可增产粮食2.4亿千克。另外,还可以开辟为林场、牧场、果园和鱼塘等。(摘自1994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问题和练习 1把土地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是按什么划分

13、的?2看“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熟悉图上各种土地类型的符号,并说明我国耕地、林地、草地、荒漠等主要土地类型的分布状况。3世界和我国的土地资源现在遭到哪些方面的严重破坏?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后果会怎样?4为什么要认真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试举当地实例说明。5从治理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的成果中,得到哪些启发?第三节 生物资源及其利用保护 自然界中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物是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如果没有多样性的生物与人类共存,人类是无法单独存在的。所以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尤其是保护森林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4、森林与环境 森林是自然界的重要资源之一,它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大量的木材,多种原材料、食品和饲料,而且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保持自然界生态平衡,保障农牧业高产稳产,以及防护国土、加强战备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森林又是一种环境资源,它具有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等重要作用。森林在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方面的作用:1公顷阔叶林每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1000千克,放出氧730千克(可供1000人呼吸氧气之用),净化空气1800万立方米。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方面的作用;据有的林区测算,林区的降水中有一部分会被树冠截留,使一半以上的雨水渗入地下,因而

15、大大减少地表径流;1公顷林地含蓄水分要比1公顷裸露地多3000立方米;林带保护下的农田,风速平均降低4050,比无林保护的农田每公顷可增产粮食2353千克。此外,森林对于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减弱噪声,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等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有人说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这种说法并不过分。如果森林遭到破坏,就会引起整个生态平衡的失调,使环境恶化,招致多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世界的森林资源 在历史上,世界陆地曾经有三分之二为郁郁葱葱的森林所覆盖。后来,随着农牧业的发展,尤其是工业的发展,以及战争和自然灾害等原因,森林遭到破坏,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据1992年统计,世界森林面积为38.

16、6亿公顷,森林覆盖率约为30。森林的地理分布很不均衡,现有森林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北美洲、亚洲北部和东南部、非洲赤道地区。值得注意的是,当今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还在继续,尤其是大片热带原始林正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因此,保护森林资源,防止由于破坏森林而造成的各种生态灾难,已经成为当前国际上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据估计,由于各种原因,世界上每年毁掉森林约1700万公顷。巴西森林资源极为丰富,3亿多公顷的森林绝大部分是热带原始林,那里原来蕴藏着世界林木总蓄积量的21。但是,这些宝贵资源正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几十个跨国公司在那里大肆采伐,每天至少有100万棵树被毁。现在,巴西森林覆盖率已从400年前的8

17、0减少到约60,许多地区的原始林已经踪迹全无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增多,经济滞后,依靠毁林开荒、辟林放牧以维持经济的现象仍然在继续着。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我国是一个领土辽阔的国家,但在森林资源方面,却是一个覆盖率低,人均林地少的国家。我国的森林资源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宜林地区广,森林树种丰富。我国地域辽阔,领土从寒温带到热带,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具有发展森林的优越自然条件。据估计,宜林地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四分之一以上。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等在我国分布都很广。我国的树种丰富多采,乔木有2000多种,还有不少价值较高的经济林木。(二)森林覆盖率

18、低,林木蓄积量少。我国历史上原是多林的国家,后来由于毁林开荒,战争破坏,帝国主义掠夺,以及不合理的采伐等原因,森林逐渐减少,按全国森林普查结果公布的统计数字,至1994年底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3.9,比70年代的12,已有提高,但仍远低于世界平均30的水平,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低的国家之一。(三)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地区: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集中了全国林木蓄积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西南横断山地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也是重要的天然林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东南部台湾、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区森林也不少,但人工林和次

19、生林所占比重较大。广大的西北和黄河中下游的晋、冀、豫地区,森林资源极少,西北一些省区覆盖率不及1。我国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这给森林的开发、利用、管理带来了很大不便。(四)森林资源破坏严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植树造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木材和农村烧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使我国的森林资源还在遭到破坏。我们在林业工作方面重采伐,轻抚育,使林木生长率低、生长量小。另一方面,滥伐林木、毁林开荒的现象仍未杜绝,森林火灾和病虫害也不时发生。如不能及时防止,我国的森林资源还要继续遭受破坏。保护森林,绿化祖国 破坏森林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痛苦的教训。现

20、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以保护环境和促进农业的发展。经验证明,一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而且分布比较均衡,就不仅能生产出大量木材,还可起到防御自然灾害,保证农业稳定发展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重视林业建设。为了进一步保护好森林资源,加速林业建设,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1984年我国颁布了森林法。森林法一方面强调要保护和经营管理好现有的森林,坚决制止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现象;另一方面大力倡导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我国已提出要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的奋斗目标,以初步改善我国的自然环境。从本世纪70年代起,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先后完成多项规

21、模巨大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包括有:(1)“三北”防护林体系;(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3)沿海防护林体系;(4)太行山绿化工程;(5)平原绿化工程;(6)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7)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我国主要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1“三北”防护林体系 西北、华北、东北的“三北”地区,有面积广大的沙漠、沙地和戈壁,形成长达45千千米的风沙线,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发生,人口的增长超过了当地的自然承载能力。这里是我国生态平衡最为脆弱的地带。从1978年开始,国家开展了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三北”大型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从新疆到黑龙江的13个省级行政区内551个县(旗、市),按照规划,有

22、步骤地大规模营造防护林。到1994年底,已造林1788万公顷,约有12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治理,1000万公顷的草场得到保护和恢复,3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控制。计划到2050年,共造林3500万公顷,使万里风沙线的生态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大大改观。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耕作方式,森林的过度采伐和人为破坏,使长江中上游地区森林植被大大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大量增加,每年土壤侵蚀量达22.4亿吨,因此长江有变成另一条“黄河”的危险。为了改变这一面貌,国家决定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计划从1989年起,用3040年时间,在本地区11个省的2

23、00个县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2000万公顷,使水土流失面积下降40个百分点以上,土壤年侵蚀量减少4亿多吨,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治理长江流域的目标。3沿海防护林体系 从1988年开始到1994年,在我国18000千米大陆海岸线上,已建成大陆海岸基干林带14000多千米,造林200多万公顷,完成了到2010年造林任务的一半多。沿海防护林的建设,大大缓解了每年数次台风、海啸、暴雨的侵袭,使300多万公顷农田得到有效保护,1/2的沿海平原县实现了农田林网化,1/3沿海山区县消灭了宜林荒地,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太行山绿化工程分布在山西、河北两省间的太行山地区,植被覆盖率极低,

24、严重的水土流失直接殃及华北平原。由于本区水源涵养条件差,加重了华北水资源的短缺。国家从1986年起,计划用15年时间,在本区110个县造林360万公顷,使当地森林覆盖率由15.3提高到43.6,这一工程将对本区生态环境、华北平原的农业生产、京津唐地区的水源条件的改善,起到重要作用。5平原绿化工程为了保护农田,国家在被称为“森林空白地带”的平原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平原绿化工程。经过10多年的努力,现已营造起世界规模最大的农田防护林体系。3000多万公顷耕地实现了林网化。计划到2000年,使全部平原县都达到平原绿化标准。为了加速实现绿化祖国的宏伟目标,发扬中华民族植树爱林的优良传统,我国正在广泛深

25、入地开展全民性的义务植树运动。每个公民每年应义务植树3-5棵。这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是治理山河,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战略措施。现在我国人工造林成绩显著,全国人工林保存面积(3000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位。草场资源及其利用保护 草场资源既包括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也包括高山草甸和河漫滩草甸。草原和草甸都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同时又为人类提供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世界上的草场面积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0。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有面积广阔的热带草原;温带草原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南北美洲。中国、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蒙古等国都是草场资源丰富的国家。我国草场资源丰富,全国

26、各类草场面积达4亿公顷,居世界第2位。目前,可利用的草场面积有3亿公顷,为耕地面积的3倍。草场是我国陆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对发展畜牧业、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和维护生态环境都有着重大的作用和价值。全国草场按照地区大致可分为以下5个区:东北草原区,蒙、宁、甘草原区,新疆草原区,青藏草原区和南方的草山区。长期以来,我国由于牧区生产方式落后,靠天养畜,对场利用多,建设少,因而天然草场的单位面积产草量逐年下降,草场退化面积不断扩大。草场的沙化和碱化面积也在增加,使草场载畜量越来越少,一些地区载畜量已达到饱和状态。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保护天然草场,加快人工草场建设。保护草场资源,按照草原法加强管理,

27、如禁止乱垦、滥挖、滥牧,限制对草场资源的过度使用,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实行划区管理、定期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等;并要采取措施,加强建设“草、水、林、机(械化)”配套的人工草场,以减轻对天然草场的压力,扭转靠天养畜的落后局面。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陆地上的各种野生动植物,具有多种经济用途和科学价值,有的可供食用,有的可供衣着,有的还可作药用或工业原料,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同时,野生动植物还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多种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野生植物有3万多种;各种鸟类1100多种,各种兽类40

28、0多种,还有各种两栖类、爬行类动物;动物中的大熊猫、金丝猴,植物中的水杉、银杉、金钱松等,都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品种。东北虎、丹顶鹤也是世界上少有的。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尤其是毁林、垦荒、环境污染,以及对动物的滥捕滥猎,地球上许多野生动植物已灭绝或濒临灭绝。驰名世界的鸭嘴兽、非洲犀牛、猩猩等,数量正在急剧减少。40多年来,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的现象也很严重。野马、高鼻羚羊、白臀叶猴等珍贵动物几乎绝迹,大熊猫、长臂猿等也在迅速减少,许多贵重药材的药源开始枯竭。保护生物多样化和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已成为我国和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丰富的水生动植物资源 海洋、湖泊、水库、河流、塘坝等各种水域

29、,到处都有生物生存。地球上的几十万种水生动植物,不仅是巨大的物种宝库,也给我们提供了大量食物、原料和其他产品。我国海域辽阔,河湖众多,水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据统计,我国海洋鱼类有1500多种,浅海渔场约占世界的1/4,居世界第一位。我国淡水鱼类有600多种。白鳍豚、扬子鳄、文昌鱼等都是我国珍贵、稀有的水生动物。目前,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对水生动物的滥捕滥猎,使水生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南极附近海域的许多鲸类已经濒临灭绝。我国近海的水产业也因过度捕捞、缺乏规划管理以及海洋环境污染加剧而出现衰退的现象。保护水生动植物资源,也已成为人类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建立自然保护区 针对当前地球上各种生物

30、资源正在不断遭到破坏,加速了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状况,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采取措施,保护生物多样化和各种生态系统,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正在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建立全球性的生物圈保护区网。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的200多个自然保护区纳入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大多数发达国家自然保护区面积已达国土面积的10以上。到1994年底,我国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有763个。其中属于国家级的有90个,吉林长白山、四川卧龙、广东鼎湖山、贵州梵净山、福建武夷山、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湖北神农架、新疆博格达峰、江苏盐城、云南西双版纳10个自然保护区,还参加了国际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

31、我国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8,形成了自然生态系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3大系列和9种类型(森林、草原和草甸、荒漠、内陆湿地和水域、海洋和海岸带、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地质地貌、古生物遗迹)。根据国家规划,到2000年,全国将初步建成类型齐全,不同级别,布局合理,面积适宜的自然保护区网络,自然保护区的总数将达到1000处,加上森林公园,总面积达100万平方千米左右,占国土总面积的10。这个全国性自然保护区网的形成,将能更好地保护我国的多样性生物和生态环境。1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安图、抚松、长白三县交界处的白头山附近地区,是我国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有四个垂直结构明显的

32、自然景观带,有植物13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300余种,珍稀动植物有红松、长白落叶松、东北虎、梅花鹿、紫貂等。2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汶川县,主要保护西南高山林区自然生态系统及大熊猫等珍稀动物。3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主要保护亚热带常绿季雨林。4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主要保护灰金丝猴和珙桐等珍稀动植物。5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建阳、崇安、光泽县境,是以保护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动植物为主要对象的保护区。6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锡林浩特市境内,是我国第一个草原自然保护区。7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西部神农架林区,主要保护对象是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8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中部,天山东段,由天池自然保护区和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站两部分组成,保护对象包括濒危动物、荒漠、森林、草原、天池风景区及荒漠绿洲。9盐城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境内黄海沿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