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460.70KB ,
资源ID:2821883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2188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中地理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地理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1、初中地理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阅读图文资料,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会在地形图上估算某一点的海拔,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2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坡度陡缓和等高线疏密的关系,学会判断坡度的陡缓。3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等高线地形图上山峰、山脊、山谷的特点,并准确地识别。4在地形图上识别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并读出某点的海拔,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辨别坡度的陡缓。【教学难点】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和山谷。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别坡度的陡

2、缓。教学方法【教法】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学法】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实践感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刚才我们欣赏了一些优美的自然风光。可见地表形态多种多样,千奇百怪,塑造了我们美丽的星球。“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今节课就让我们学看地形图,来揭开世界地形的神秘面纱。二、讲授新课(小组合作,活动探究,归纳提升)师:有五岳独尊之称的泰山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爬到玉皇顶,你会看到石碑上写着泰山极顶1545米,但是某兴趣小组从山脚到山顶对泰山进行了实地测量,结果高度不足14

3、00米,你认为这是怎么回事?生:我觉得山脚已经有高度了师:也就是说可能测量的起点不一样1、解惑释疑认识地面高度下面就让我们解惑释疑,自学课本p24第二自然段,完成下列2个问题。(1分钟后)师:什么是海拔?生:师:嗯,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那么,海平面的标准是什么呢?(停顿两秒)1956年,我国测绘部门把青岛验潮站多年平均海平面作为我国的海拔基准面,即海拔零点。说出甲乙两地的海拔?生:师:第2题,什么是相对高度?生:师:即两地的海拔之差。因此,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生:师:非常准确,请坐。师:现在你能解决这个疑惑了吗?1545米指的是什么?1400米指的是什么?生:师:解释得非常到位,请坐。

4、师:是不是地球上所有地点都在海平面以上呢?(停顿两秒)(出示死海、珠峰)那这两个地点的相对高度你会计算吗?,谁来试一下?生:2、揭示秘密立体模型到平面图的转化承接:通常我们就用海拔和相对高度来表示地表的高低起伏差异了。那么怎样把地表的这种高低起伏表示在平面地图上呢?我们就一起去揭开这个秘密。教师讲解:我这儿有一个山体的立体模型,我们在山上找出海拔100米的各点,连接成线,像这样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接着标出200米等高线。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叫等高距。在同一幅图中,等高距相等。那么这一幅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接下来是300米,400米,500米。如果我们把山体上的等高线

5、垂直落到水平面上,就可以完成山体到平面图的转化。像下面这种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叫作等高线地形图。承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不仅可以看出地表的高低起伏,而且它还能帮助我们认识山体的不同部位。爬过山的同学请举手,大家在爬山过程中有没有留意过这些部位?3、你来猜猜读图识部位师:根据你的直观感受,猜一猜字母所代表的山体部位名称。生:师:它看起来有什么特点?生:它是海拔最高处,是山的顶部。师:我们看到B这个部位,稍微陌生一些,两山峰之间比较平缓的部位,像马鞍,因此叫作鞍部。生:师:它有什么特点?生:师:观察很仔细,请坐。如果这里高度合适的话,可以进行攀岩运动。生:师:有什么特点?生:师:很准确,请坐。山

6、谷是发育河流的地形部位。生:师:它的特点呢?生:师:很形象,请坐。我们再来看到这个山体模型,你还能指出5种山体部位吗?找同学来讲台指一下。(师:山峰、鞍部、陡崖、山谷、山脊)我们来看到这两个山坡,这个坡相对较陡,陡坡;这个坡相对较缓,缓坡;4、共同动手绘图标部位如果我们把这座山体模型利用刚才等高线地形图的画法,转化到平面上,就会得到下方这幅等高线地形图,我已经将这幅等高线地形图给大家准备到了桌子的右上角。现在请同学们对照模型各部位,在这幅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应部位写出5种山体部位和陡坡缓坡。(完成的同学请举手)(1分钟)好,我们抬头看一下你都对应准确了吗?5、成果展示读图识特点下面,一小组为单位,

7、观察你手中的这幅等高线地形图并交流不同山体部位的等高线各有什么特点?(注意观察形状和数值)等会儿推荐一名代表来描述。生:师:形状:闭合的 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板书盆地)师:这个部位是山峰吗?生:师:为什么不是?生:师:观察太仔细了。像这种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是盆地。生:生:师:山脊和山谷?生:师:都是弯曲的等高线确实不错,那你是怎么区分的呢?生:(画图)师:因此,这个规律不成立。XX,你再仔细观察,山脊和山谷分别是向数值高的地方弯曲还是向数值低的地方弯曲?生:师:也就是说,山脊是像海拔低处凸出,山谷是像海拔高处凸出。(板书画图,及时巩固)师:有的同学说,老师,山脊和山谷特别容易记混,怎么

8、办?那我交给大家判断山脊和山谷的第二种方法。(画图讲解)师:接下来我们继续读图,比较陡坡和缓坡等高线疏密有什么区别?哪位同学说一下?生:师:你太厉害了,请坐。6、爬山体验选路线 判坡度承接过渡:现在我们已经学会了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认识山地的5种部位以及陡坡缓坡,现在我们就去体验一下。师:1.估算B点海拔、AB两地的相对高度生:师:2.说出C地的海拔范围。生:师:掌握得不错,请坐。若某点位于等高线上,其高度即该等高线的所示高度;若某点不在等高线上,其高度介于相邻两条等高线所示高度之间。师:如果想登上该地区的最高峰,你会选择哪条线路上山,说明理由?生:师:讲得很有道理,请坐。师:如果下山时想要体验漂

9、流运动,你会选择哪里?说明理由。生:承接过渡:等高线地形图不仅能帮助我们准确识别山地的高低起伏和不同部位,还能帮助我们判读坡度的陡缓,但是曲线多,数据多,颜色单一,看起来很费劲。观察等高线地形图,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能更直观的看出地表的高低起伏?生:可以给不同的海拔范围涂上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师:预习的很充分,请坐。像这样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将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高度和深度,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师: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世界陆地表面有哪几种地形类型?生: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师:很好,请坐。下面我们就通过分层设色地形图和景观图来准确对比一下它们之间的差别

10、。请同学们自学课本27页,对比平原和高原、山地和丘陵之间的差异。(主要从海拔、地势起伏两方面描述)生:师:描述得很清晰,请坐。承接:除了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还有一种地形剖面图,它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的地势起伏和坡度的陡缓,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种地形剖面图是如何绘制的?(演示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我们已经了解了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课本28页活动就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动手的机会,请同学们抓紧绘制,等会找同学展示一下。三、图说收获(回顾知识,画龙点睛)这节课,我们认识了3种地形图,哪位同学说一下你的收获?生:师: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高度、认部位、判坡度。继续生:师:嗯,5种基本

11、地形及特点。生:师:地形剖面图是最直观的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状况的地形图。四、争当小小设计师(活动探究,拓展提升)大家收获很多,那么你能不能用等高线地形图来解决实际问题呢?1.要在甲地和丙地之间修建公路,你会如何设计路线?说明理由。生:师:为什么呢?生:师:很有道理,请坐。2.计划将河水引到甲地,你会选择哪条路线?说明理由。生:师:思路很对,请坐。结束语:等高线地形图帮助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可见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学会了地形图的判读,即使是没有去过的地方,我们也能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方面尚有不足,可以通过形象的课件和实体模型来强化直观性。

12、此外,学生们的参与意识强,对新事物怀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让学生动手操作、比赛竞争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效果分析地形图的判读这本部分教学内容是以认知地形图为中心容量大,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不仅仅靠教师口头讲解和几幅图片就能形成空间思维和认识、运用地图的。因此,通过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形象、直观,把各种地表形态与地形图紧密联系在一起比较分析,便于学生理解接受。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这节课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教会学生阅读等高线地形图,围绕这个目标,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活动为主线,设计学生活动认识山体模型,根据模型来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再根据模型来

13、指导学生自己阅读等高线地形图,自己找到答案。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教会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的理念,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教师给每个学生都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让学生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从生活中的较熟悉的山体模型逐渐抽象出各种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了等到高线地形的建模过程。使学生体会到等高线并不神秘,地理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地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整个教学过程将观察、操作、演示、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

14、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本节课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活动中思考、在观察活动中分析,把抽象的等高线地形图形象具体地烙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本节课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教师把原来的知识传授设计成了一连串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

15、,学生真正动了起来,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需要落实的课标内容是: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判读坡度的陡缓,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陡崖等常见的地形部位。教材结构合情合理,首先告诉学生地表的高低起伏常用等高线地形图表示,然后由浅入深,说明了两个概念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以及等高线地形图,最后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识别常见的地形部位。教材设计思路重在阅读和使用地图的过程中学习地图知识,学生从阅读平面地图过渡到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地势,形成空间概念,达到较高的能力要求。本节的重难点等高线的形态与坡度陡缓的关系、在等高线地形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基本部位。1.估算

16、B点的海拔?AB两点的相对高度?2.C点的海拔范围?3. 所代表的山体部位名称?4.如果想登上该地区的最高峰,你会选择D、E、F中的哪条线路上山?说明理由? 5. 下山时想要体验漂流运动,你会选择-哪里?说明理由?1.要在甲地和丙地之间修建公路,你会如何设计路线?2.要从河流引水到甲地,你会选择中哪条路线?说明理由?课后反思一、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对七年级孩子来说是地理学习中的一个重难点,它对空间立体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要求比较高。如果还是按照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一些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跟不上,就会被这些一圈圈闭合的曲线绕晕,肯定不能清晰地理解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所以我本着

17、学生是课堂主人的原则,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自主观察探究,最后结论的获得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水到渠成。比如说海拔和相对高度这两个概念,我并不是把们直接呈献给学生,而是通过一个现实例子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概括出它们的定义,然后老师再总结提升他们绝对性与相对性关系,这样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理解得都比较透彻。七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设计合理的动手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激活状态,能积极主动地去行动、去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同时通过自己探究得出的结论可以掌握得更牢固,获得学习成就感,以增强地理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比如突破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识别山地基本部位的时

18、候,我准备了地形模型让学生自己指一指,动手将山体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一一对应起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使同学们在探讨中认识了基本部位的等高线特点。二、授课内容与方法本节课的授课思路比较清晰,首先引导学生明确两个概念海拔和相对高度,在读懂等高线地形图之前,先理解什么是等高线,它是怎样绘制出来的,然后再观察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识别山地的基本部位。最后认识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识别山地的基本部位是本节的重难点,我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依据山体模型上的山体部位对应到等高线地形图,一来可以对等高线的绘制原理加深理解,二来方便对比观察基本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特点,然后再用图片

19、加以精确地的展示说明,学生印象更加深刻。这部分最容易混淆的是山谷和山脊两个部位,一个弯曲的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一个向低处凸出,我不提倡学生根据表象死记硬背,关键是原理的领悟,于是我做一条与山脊线垂直的线,确定出三个点,分析海拔高度发现中间高两侧低即为山脊,思维迁移,在分析山谷的时候,只要画出线定出三个点,很多同学都会自己分析出来。为检验学生对五个部位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我提供两个练习题,让学生感觉到真正学到了对生活用的地理。三、课堂效果与自身素质 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基本达成,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的课堂中,几乎每一位同学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浓厚的兴

20、趣,都在思考琢磨,真正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尤其在制作橡皮泥的环节,在小组依据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过程中,我也走到学生中间辅助指导,能让学生发现的让学生自己发现,能让学生总结的让学生自己总结,多给学生创造机会,学生们通过成功的体验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尽管如此,本节课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我感觉在讲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时有些繁琐,可以把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比如100米等高线讲解明白以后,之后的等高线就可以同理类推,没有必要再进行重复。其次,在依据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时,我留给学生的时间不是很充分,小组完成的进度差异比较大。有的小组追求精致,半天才画出一条等高线,最后根本没有时间观察五个部

21、位的位置或形状特点;有的小组对动手操作的兴趣比较大,绘制完图以后,只顾得欣赏自己的作品,没有立即对比进行观察。我应该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督促学生尽快完成学习任务。最后,我还需要苦练教师基本功,地理教师的语言具有一定的学术性,专业用语一定要准确而且精炼,评价语言丰富多样且富有感染力。板书的书写是教师魅力的展现,我的粉笔字实在不令人满意,以后要多加练习。 这次活动让我认识到了自身的问题所在,让我感受到教师成长之路是漫长的、循序渐进甚至是持续一生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要做的是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善于观察、发现、总结、思考、改进,争取不断地进步。课标分析课标要求: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度的陡缓,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虽然标准只列出了三种地形部位,但其他的地形部位也应作为教学要求,不然的话,学生将不能完整地读懂等高线地形图。在几种常见地形部位中,山脊和山谷的区分较难识别,为达到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在读图的过程中总结出山脊部位和山谷部位等高线凸出方向的不同。坡的陡缓形态上可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判别(密则陡,疏则缓),实质上可理解为单位水平距离上的相对高度大小。估算高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关键是要明确等高线值和等高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