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定位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如何定位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三者之关系?对于大学来说,人才培养是核心,科学研究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条件,人才培养是服务社会、传承和创新文化的直接表现。人才培养是原点、根本和核心,没有人才培养,不能称其为大学。科学研究首先源于教与学过程中的求知、探索、解惑、授业之需要,这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科学研究的副产品是服务经济社会,经济社会也会对学校加以足够的回报,学校从而能更好地开展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最终完成文化传承创新。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应该围绕人才培养而开展,不能脱离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要通过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来实现。人
2、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四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应该齐头并进,在学校内部只能有限程度的相对独立,不能人为制造割裂和对立。任何有意无意单独强调一个方面的做法都是狭隘和有害的。首先,要处理好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当前,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既对人才培养构成严重危害,同时也不利于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因此,推进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协调发展,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次,要建立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机制,确立以教学质量为核心,并综合考虑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贡献的教师业绩考核体系。一方面要彻底扭转以科研评价教师的片面做法,突出人才培养工作的质和量在教师业绩评估中的
3、核心地位;另一方面也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必须以高水平科学研究为支撑的观念,鼓励教师重点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理论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把办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身上,重视学生的体验、学生的成长,将教师的教学投入、师德、对教师授课质量的评价等确定为教学评估考核的核心内容。结合我校人才培养实际工作,第一,要继承好聊城大学多年来重视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研究,抓实常规教学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第二,要弘扬好聊城大学崇教、尚学的精神,发扬好教师热爱教学、奉献教学的传统;第三,要把借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做强教师教育、国防生
4、教育特色,发挥好文理工艺多学科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优势等;第四、抓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把建立起的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拔尖人才与大众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落到教学过程之中;第五,正视本科教学存在的主要挑战和问题,地方高校越来越重视本科教育质量在内涵建设中的核心地位,竞争的力度越来越大。我们的本科教学有良好的传统和历史积淀,但仍存在影响发展的问题:如我们能为学生提供的课程总量不足,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标准尚不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要求,少数学生存在悠闲迟到、旷课现象,少数教师教学精力投入不足的问题,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问题等,这些都对“学在聊大”形成冲击,需要通过改革与加强管理加以克服。有
5、人说,家长上孩子的第一人老师,还有人说什么样的家长会带出什么样还的孩子,孩子的性格.是家教问题,同样,在工作单位也是一样,好的老师带出的徒弟也是好的,刚从大学出来的学生进入社会需要重新塑型,塑造成,与家长是一样的,严师出高徒认真的态度也是传承的一部分内容,科研的精神传承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8-29 阅读:789次 2012年8与23日,美国Arkansas大学信息科学系徐晓伟教授应研究生部丁老师之邀,做了一场题为“社会网络中的数据挖掘”的精彩报告。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进步,时下,已经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那么在众多的信息中,数据一词就显得尤为重要
6、,也成为众多的科研单位所关注的对象。徐教授的报告内容,正是大家长期所关注的。下午两点,报告还未开始,会场已经座无虚席。 报告会上,徐教授首先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及其实验室的研究与项目,之后徐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为大家介绍了数据挖掘中的聚类算法等相关知识。讲解过程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使得在场的每一个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一些同学也会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时而低头记下笔记。时不时,会场上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 报告结束,在Q&A时间,会场的研究生踊跃发言。针对每一位研究生的提问,徐教授都认真的聆听并给予详细的解答;对于在报告中出现的一些算法的设计部分,徐教授还和大家认真的进行探讨。讨论过程中,徐教授
7、对所里研究生们严谨的科研态度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徐晓伟教授,是我所87届的毕业生,他在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成果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实际的工程与科研领域中。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报告,让同学们对数据挖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徐老师的近距离交流与沟通,让我们对徐老师积极探索、严谨治学的科研精神所倾倒,并进一步激励了在读的研究生们勤奋学习,创新进取,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 至此,此次报告会在同学们意犹未尽中圆满结束。 首页 各地 人文华东 华东学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离不开对经典的传承访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王建民2014年01月08日 16: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记者 张清俐 字号打印 纠错
8、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50诸如资本论这样的经典如何体现学术价值?当代学术成果的“出产”往往“得益”于二、三手研究材料的再加工。学术原典在当代研究中的价值正在不断被削弱,而这样的快餐式研究方式究竟能为后世留下多少有价值的东西?近日,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王建民就相关问题接受了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的采访。中国社会科学网:您认为什么样的作品应该被遴选为经典?王建民:谈到“经典是如何形成的”这样的话题,恐怕要先说说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尊为经典。我认为,能够在学术史上尊为经典的作品大致应具备这样一些品质:(1)开创了某一学科的先河,即作为拓荒之作,较为系统地探讨了某学科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等
9、,使得任何踏进该学术园地的当代和后世学者必须在她面前驻足,甚至在围绕着她徘徊,绕过去是不可能的。(2)解决了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提出了在学术史上影响深远的问题,即使没能解决之,但却向后世学者预示了继续前进的道路。顺便说,从推进学术进步的角度看,欲使众多学者走出在迷茫中徘徊的困境,有时候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还来得重要。(3)围绕该作品及其作者,在学术史上形成了有影响的学派。中国社会科学网:可否就您认为的经典作品,举例说明?王建民:以上述尺度衡量,举例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无疑称得上是经典。首先,国富论是公认的经济学开山之作,它对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如劳动、分工、价值、价格、资本、工资、利润、利息、地
10、租、生产、分配、收入、税赋等等,都进行过深入探讨,形成了分工理论、价值理论、货币理论、资本积累理论、分配理论、税赋理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等系统的经济学理论。其次,国富论试图以劳动价值论为基本方法构建其理论大厦,尽管存在着大量的矛盾和不彻底(这在学科初创时期绝对是不可避免的),但这是经济学说史上以一个基本方法贯彻经济学体系始终的首次尝试,在科学上有着重大意义。就对科学发展的引领来说,比如,国富论第二篇第一章“论资财的划分”中谈到人民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才能可以成为日后获取利润的资本,这一观点直接成为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人力资本理论的源头。后来的发展中,人力资本学说从一般经济学中分化出来形成
11、相对独立的理论,直至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枝教育经济学。在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的学术贡献中,人力资本理论构成了其中的重要部分。再如,国富论中提出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及其带来的诸多问题,虽然已经过去了两个多世纪,许多经济学人留下探讨文字无数,但至今仍难说有很令人满意的结论。不必说,国富论问世后,以这一作品为渊源,后来经过李嘉图的强力推动,形成一个我认为堪称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真正的经济学派,对当时和后世影响深远,以至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他的价值、货币和资本理论就其要点来说是斯密李嘉图学说的必然发展。如果说作为经典的国富论是经济学说史上第一座高峰,资本论的高度则是一览众山
12、小的。马克思说自己的学说是斯密李嘉图学说的发展。但这个发展是革命性的。例如,在经济学说史上,马克思首次发现并论证了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科学地区别了劳动和劳动力这两个范畴,克服了斯密李嘉图学派的矛盾,为在劳动价值论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说明剩余价值的起源扫清了道路。远不止如此。作为经典的资本论决不仅是斯密李嘉图学说的直接发展,而是创立了一个从方法、范畴、基本原理等全新的经济学体系。就方法说,例如,贯穿全书的唯物辩证法;就范畴说,例如,关于价值实体、价值量、特别是关于人类探索了二千年之久而无果的价值形式的研究;就基本理论说,例如,制定了严密而完备的剩余价值理论等。中国社会科学网:对于经典的形成,哪些因
13、素是关键性的?有人认为当代难产学术经典,少见学术大师,您怎么看这种评论?王建民:经典是如何成就的,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但有一个因素不可或缺,即她往往是学者们艰苦劳动的、有时甚至是毕生心血的结晶。还是先以文学为例,大家知道歌德的鸿篇巨制浮士德,她消磨了作者60年的光阴。在学术领域,资本论的创作史也是大家不陌生的,这本无产阶级的“圣经”耗费了马克思40年的心血。还有一点也许不能不提:经典之作,应该是学者把自己的生命降低为手段,而视知识、学术、真理为至高目的的结果。不必说,像恩格斯批评的那种人,一肚子对职位和收入的担忧,满脑袋向上爬的念头,是出不来经典之作的;更不必说,对时下的那些厚着脸皮捞经费
14、,搭个草台班子搞项目的所谓科研,我们可期待的只能是极品垃圾。为何当代难产学术经典,少见学术大师?从国际学术界看,这一问题未必真实。例如,路德维希冯米瑟斯及其专着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学分析就是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不能不认真对待的人物和作品;例如,要理解20世纪西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丹尼尔贝尔及其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很难不令人注目。但这一问题在当下我国学术界却大致是真实的。至于说到问题产生的原因,这要检讨整个20世纪后半期的中国学术史,要检讨我们的教育体制,要检讨我们当下学术评价机制。现在活跃在学术舞台上的中青年学者,面对着浮躁的物质主义的诱惑,被追求数量的“学术GDP”所挟持,对学术存敬畏
15、之心者比白乌鸦还要稀少,如何指望产生经典和大师?那个有名的“钱学森之问”是向我们的整个历史和现实提出来的,对它的回答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中国社会科学网:经典之作对于当代学术研究有着怎样的价值?王建民:前面谈到什么样的作品可尊为经典的问题时,我提到一个意见,即经典之作中应当蕴藏着对该领域学术发展产生长远影响的重大问题。由此,经典研读在学术研究中的意义也在其中了。社会科学的创新必需以积累为基础,积累则离不开传承,而经典中蕴藏的问题是学术传承中最有价值的遗产之一它们是学术征途上跋涉者们前赴后继的接力棒,不知道、不了解这些问题,你不可能站在前辈巨人的肩上,甚至,或许你也只能匍匐在前辈的脚背上。还是以
16、资本论为例。经常听人说,马克思认为资本家都是不劳而获的。非经济学专业人士这样说,或可理解,但这种话从专业学者口中吐出来,很难令人不沮丧。其实,如何理解资本家也可能是劳动者,例如在资本论第3卷第23章“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中,马克思是有着详细分析的。不读经典的所谓学术研究,只能制造学术笑料。现代中国职场,有一个很普遍的怪现象:大多数企业不喜欢培养人,喜欢让别人培养后自己拿来就用!用现成的有经验的,老练的,不用新手!而且原因都是:培养一个又走了,培养一个又走了,我们承担不起!这里的培养可能包括各种方式,有的很可能就是一些简单的程序化的培训。人才流失大的结果变成了公司不愿培养新人的理由!企业希望社会培
17、养,新人连入职的机会都没有,这个社会变得如此的不可理喻和荒唐!大学生新人们,刚出校门,哪来的经验?每个企业都不愿承担培养新人的责任,又如何向社会索取?鸡不愿生蛋了,如何又能孵出生蛋的鸡?怪圈越陷越深!社会就变成了一个诺大的抱怨场,企业抱怨员工,员工抱怨企业,人人抱怨社会!“急功近利”就成了这个时代的一个标签!浮躁就成了社会的性格!的确,刚出校门的学生是有他们的先天不足,正因为这样,我们的社会才更应该为他们提供成长成功的舞台,这样的舞台应该是关爱尊重和欣赏的,给天才一定的土壤,让他们更好更快更顺利地成长成熟,为社会提供新鲜感恩的气氛,而不是过高的期望,不切实际的要求!我很感激,我们大学毕业的时候
18、,国家还管分配,那时候国有企业里很有人情味,我们第一年下基层的时候,都有师傅带我们,手把手的教我们成长,那些师傅大多都是有很多年职场经验的老手,往往在处理问题时有很多过人的技巧和智慧,跟他们入职,很容易避免走弯路!只要你能勤奋并有一点进取心,很快就能熟悉业务,甚至脱颖而出,变得出类拔萃!从学徒开始的职业培养模式,在那个时代,是保证企业优良传统代代相传的重要而有效的武器!那时候,人才是相对比较长久的属于企业的,如果不这样,也没办法从市场中找到企业临时需要的人。企业没有向社会索取的机会!也没有白培养的担心!但是,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企业为社会培养了人才,才可能从社会得到所需要的人才回报!光要不给,人
19、才如何生生不息?对大家都是公平的,假如每个企业都像过去师傅带徒弟时代一样培养新人,每个企业必然会在市场中的得到很多优质的人力资源,反之,大家都会在恶性循环的怪圈中蹉跎岁月!谁先敢于负起这样的责任,谁就是社会的福音!是时代进步的楷模!可喜的是,我们有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慢慢在师徒传承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尝到了甜头!显然,这样的公司胸怀是广阔的,眼光是长远的!美丽新世界是由他们来开创的!最新一期的哈佛商业评论的封面文章师徒制的回归就是针对这个问题阐述的。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指出,对于一些专业服务公司,由于专业人员往往有很强的独立性和成就欲,他们无法容忍标准化的辅导计划,所以需要一个能够为他们量
20、身定制提供建议的“师傅”。这些资深的“师傅”能够亲自关心他们的职业发展,为他们提供具体实用的反馈意见。这种观点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师徒制度的文化传承,无论是官僚体制、学问授业还是手艺传承,都秉承着师徒传承的传统。但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这种优秀传统受到了很大冲击,很多企业都喜欢用现成的人才,相互挖角成为一种风气,并催生了“猎头”这个行业。由于流动性增加,企业家也很难和这些职业经理人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不过,中国还是有一个很好的案例,这就是赵本山。他没有像中戏那样培养出一批明星,而是用适合自己认知和控制范围内的江湖异士。他带的徒弟,一个个都带有某种“非典型”的特点,以前都属于主流
21、社会认为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人。但正是这些人,很好地传承了赵本山的喜剧特点,并缔造了一个很难被复制的娱乐帝国。我们呼唤师徒制度的回归。因为这不仅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而且有利于现代企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能唤醒企业的社会良知,让刚入社会的职场新人们迎来一个充满温情和关爱,不再恐惧和忧郁的职场新时代!企业的人才传承问题有哪些来源:时代光华 2012-08-17 14:50:11 您是第873位阅读者 企业培训随着出现就开始被广泛关注,大受欢迎。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当前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加之人才招聘的困难,针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企业培训就成了有着较高可行性的方式。同时每一个企业都具有核心人才,而对于
22、这些人才的更替是困扰着企业管理者的。所以企业管理者也需要注意企业核心人才的传承问题。 对于人才传承问题,目前的方式也是比较多的,下面就针对人才传承有多种方式,讲解一下企业接力式人才传承的相关问题。 关于人才方面的接力传承问题,简单点说和火炬接力的原理是大同小异的。而企业的人才接力传承需要的就是一个能够良性循环的优秀体系,在周而复始的前提下保障企业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从而完成企业人才梯队的不断完善与传承。 关于企业的人才传承问题,要做到对以下方面问题进行关注 对于企业人才传承体系的建立,一般来说是并不困难的,而保证这个体系的健康运行就需要保证一个完整健康的体系。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企业管理者给于
23、足够的支持。而作为管理者,也需要去关注以下层面的问题: 企业管理层的日常工作需要注意下属员工的培养等方面工作;管理者需要在日常企业管理过程中寻找能够接替自身岗位职责的人选;再找到相关的合适人选之前,管理者不能够离开相关岗位职责。 关于这种企业接力式人才传承来说,是有着很积极的意义的,并且这种企业传承的方式也是相对较为先进的。其优点主要可以从下面体现。 首先,这种形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人才断岗现象的出现,保证企业发展的连续性。毕竟企业内员工的流失都会一定程度上带来企业的损失。 其次,这种方式使企业对于人力资源招聘等相关过程的依赖降低,对于企业的生产和服务方面工作的连续性有着很大的保障。因为对于
24、人才招聘这个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都并不是轻松的问题。 上面介绍的就是针对企业接力式人才传承的一些特点以及问题,对于这种形式的理念,是非常不错的。培养中医人才的成功模式:师徒传承2009-12-7 上海名老中医女科网 - 上海市传统医学工程协会主办 浏览数:11069 中医学生在学校里学的理论,必须到临床上去验证,必须学习中医的四诊技术,必须靠自己去积累经验,然后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医人才。师徒传承的重要性,在今天尤为突出。2008年10月13日,健康报刊登了衣晓峰一篇文章:中医师继续教育得了“通病”,其中对于“通病”的“病根”和“治疗方法”提了一些看法,读后深受启发。笔者希望就跟师学习与学历教育
25、的关系进一步加以阐发。跟师学习是中医学传承了几千年的成功经验,也是非常成功的培养中医人才的模式。当然,这是近代之前“学在民间”时发生的事情,自从废科举兴学校之后,整个社会的“职业培训”都由学校教育来完成,学历教育为现代社会培育了大量有用人才。中医的“学历教育”曾经被北洋政府以种种理由拒绝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中医教育漏列案”,为了争取中医办学校,近代以来中医界进行过不懈地努力,很多中医前辈为此奋斗一生,直到建国之后的1956年,在毛泽东的直接关怀下,才正式成立了中医的国办教育学院,“中医学历教育”正式纳入国家教育系列,其间奋斗的甘苦一言难尽,真可谓“来之不易”。中医的学历教育经过半个世纪的实
26、践检验,成就是巨大,其主要表现是跨越了古老的形式,走向了现代,获得了新生,中医后继有人的问题,得以制度性地解决了。毋庸讳言,中医学历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是很深刻的,突出的表现在理论与临床脱节、教学与临床脱节、学习与就业脱节、学习与成才脱节,一句话“中医学院教育培养不出合格中医”,有的老中医先生甚至痛心地说:“辛辛苦苦几十年,培养中医掘墓人!”问题之严重,令人痛心疾首,也促人猛醒、反思:这是为么?出路在何方?难道我们能够废弃“现代中医学历教育”,回归到古代的“师徒传承”方式吗?古香古色固然是文化艺术追求的一种境界,但是绝不是现代社会培养职业人才的最佳选择。中医千辛万苦争取来的学历教育值得我们珍惜,也
27、不允许开历史倒车而回归古代。那么,古代行之有效的师徒传承是否已经完全不合时宜了呢?形式是为目的服务的,在培养中医合格人才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开动脑筋,创造智慧,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把现代学历教育与古代师徒传承,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点,克服各自的缺点,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教育模式,这就是学历教育与师徒传承的分阶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我们首先看一下,这样做果然有必要吗?为什么不改进学历教育,使之“毕其功于一役”呢?首先,进入中医学院的学生,不是立志学习中医的接班人。他们是经过高考,为自己将来的前途而求学的人。社会职业有热门,有冷门,收入层次高低引导着高考学子们的报名方向。医学类学校是一个热
28、门,中医学是热门之中的冷门,或者是偏门。学生们报考志愿的时候,能上北大就上北大,能念西医就念西医,“等而下之”,很不情愿地来到中医学院。很多学生在进入中医学院之前,对于中医的了解可以说是很肤浅的,根本不知道将来要学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学好这门“十分陌生”的学科。对于如何成为一个联系古今、沟通中西的中医学,他们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困难会有多大。因此,即使没有反中医人士的借机闹事,很多人一进入中医学院,接触到中医课程的时候,立马就有不适应的感觉,甚至会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有的人甚至会退学、转学。这是怎样的一个痛苦转化的过程啊!“巩固专业思想”是很多中医学院开学之后首先要做的事情。靠什么巩固?靠中医
29、学的先进思想?先进学术理念?靠中医人员的“收入状况”?都不可能。只能靠中医学的良好疗效,靠治病救人的“大医精神”。同样的依靠,同学们会问:西医疗效不好吗?西医没有大医精神吗?为什么是中医而不是西医?中医学院的老师们有几个人可以把中医良好的疗效展示给学生们?再说,西医的知识都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中医的学术特点有多少是可以“规范化”、“实证” 出来的?有人说了,中医可以治疗西医治不好的疾病。此言不错,但都是“传闻”,或者属于“个案”。而传闻或者个案的“当事人”,除了病人之外,就是“神秘的中医”了。这水平高的“神秘中医”往往是不容易见到的,见到了也不一定说的上话。因此,“拜师学习”是一条捷径
30、,是一条通往大师之路的高速路。见到大师,接近大师,学习大师、成为大师,不仅仅是梦想,而是实实在在的一条途径。自古拜师学习中医者,多有程门立雪之佳话。扁鹊得到长桑君的“禁方书”,靠的是“常谨遇之”,长达十年之久,才得到真传。仓公淳于意对于公乘阳庆,也是礼遇有加,才得到了他传授的“黄帝扁鹊之脉书”。 张仲景学医于同郡张伯祖,王叔和传其学,至唐代学统已乱。孙思邈不满意江南诸师,说他们保守,不让他人了解张仲景的着作,因此,他才着作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华佗有弟子樊阿、吴普传其学,但是在狱中临死的时候,才把一本“此能活人”的书交出来,想交给狱卒,狱卒“有眼不识泰山”,竟然怕获罪名而不敢接过这本价值连城的学术
31、着作,无奈之下的华佗,只好一把火把它烧了。中医薪火传承几千年,留下了多少师徒“传道解惑”的佳话!李东垣、罗天益为天下后人传授医学,不为师徒二人私利;朱丹溪拜师罗太无,终于成为集大成医家;叶天士不局限于一师,因此能博采众长成为一代名家。如果能够在学历教育的过程之中,或者在学历教育结束之后,拜师跟师,接受“再教育”,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发挥了中医学历教育“大批量生产”从业人员的优势,也充分借鉴了中医传统跟师学习的长处,对于培养合格中医人才,振兴中医学术、发展中医事业,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医学生在学校里学的理论,必须到临床上去验证,必须学习中医的四诊技术,必须靠自己去积累经验,然后才能成为
32、一个合格的中医人才。中医在运用四诊的时候,必须把过去的知识,与当下的病症结合起来;与患者即时、随机地进行交流;四诊绝对不是简单地一照、一查,就可以取代的“高级技术”。中医四诊是一种医生与病人互动、交流,“以人为本的技术”。因此,它也是“难学而易用”的高级技术。所以,年轻的中医们必须横下心来,反复揣摩、体验,日久天长才能成熟起来,得心应手。因此,凡是“急功近利”者,绝对成不了好中医,更成不了中医名家、大家。师徒传承的重要性,在今天尤为突出。它是弥补学校教育不足的一剂良药。因此,凡是有志于中医事业的青年中医,都应该利用不同的途径,寻找自己的良师,通过跟师学习,通过与师父的密切交流,言传身教,掌握中医学的精髓,而不至于走了样,成了变味的中医。俗语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尽管有些夸张,但是师父在临证的时候,往往浮想联翩,能够“激活”思想深处的火花,即兴发挥出来很多难以言表的创意,是一个人“活思想”最容易外露的时候。如果事后再去编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