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 森林的环境效应及开发保护对点训练 教育资源共享 步入知识海洋 森林的环境效应及开发保护1.雨林中土壤贫瘠的最主要原因是()A 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B 气候高温多雨,淋溶作用强C 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D 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2.读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示意图,回答下题。按发展过程,四幅图排序正确的是()A 甲乙丙丁B 丙乙甲丁C 乙丙甲丁D 丁甲丙乙3.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据此回答下题。影响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中储存养
2、分的比重大小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 气候条件B 土壤条件C 生物条件D 地质条件4.读图回答下题。图中示意亚洲某内陆国家水系分布和七月份气温分布情况。地的自然带为()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 高山草甸带C 温带荒漠带D 亚寒带针叶林带5.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A 修筑梯田、固定耕地,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B 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C 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D 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6.下图为我国森林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A处森林遭到破坏给长江中下游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主要体现了森林的功能是()A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B 涵养水源、保持
3、水土C 吸烟滞尘、净化空气D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7.读下图,回答下题。近年来,对A所在区域进行大规模开发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地下水位上升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增大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A B C D 8.如图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题。自1800年以来,图示地区可能出现的变化有()A 自然环境逐步优越B 林业产值逐步上升C 种植业产值降低D 气候异常现象增多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生态环境脆弱区北多南少生物多样性锐减南方地区相对严重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人口活动较活跃的地区A B
4、C D 10.下图为北京市2012年造林工程分布图,阴影为森林。据此回答下题。在城市化地区,森林资源的主导功能有()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提供清洁水源和休闲游憩场所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A B C D 11.(2016新课标全国,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5、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3)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12.(2016新课标全国,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
6、要途径。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云南西双版纳是我国重要的橡胶种植区。当地橡胶种植的一般过程是:砍伐烧尽原有森林土壤挖深重翻种幼苗使用除草剂除去再次生长的植物,以保证橡胶树生长。图7为西双版纳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材料二 近年来,云南在民用机场网络布局数、通航机场等级、机场利用率等方面在国内名列前茅。下图为云南省民用机场分布图。(1)描述西双版纳的降水特点,并分析其最高气温出现在5月的主要原因。(2)结合材料一,指出西双版纳大面积发展橡胶种植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3)分析云南省大力发展航空运输业的主要原因。14.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第30届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
7、DC)会议在A国召开,峰会要求成员国在保证粮食安全、气候变化、保护环境等问题继续作出努力。非洲环境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材料二:下面是世界两大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1)试分析非洲和南美洲气候的共同特征。(2)B和C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相似,造成两地区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3)A和M所在国家,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_和_。(4)M、N两地区都有热带雨林,请简要说明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15.2012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为迎接“低碳经济”时代来临,中国日前在联合国举行的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四点主张和四项措施,并承诺到2020年,与2005年相比中国要增加森林面积4 000万公顷,增
8、加森林蓄积量13亿立方米,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赏,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风范。结合下面两幅漫画完成下列问题。(1)这两幅漫画反映了哪些问题?(2)在热带雨林地区,一旦森林被砍伐,_就不可避免地发生,这说明热带雨林地区受_(外力作用)非常严重。(3)请你为森林保护献计献策。16.热带雨林就像若干块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对于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图(图)。材料二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图)。材料三迁移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变化示意图(图)。(1)简述材料一中乙、丙两地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2)结合材料二
9、,简要说明热带雨林与亚寒带针叶带的生物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生物体的干物质重量。单位为千克/米2年)差异并分别说明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3)材料三中A为原始森林情况下土壤肥力状况,依据材料二回答热带雨林中的土壤为什么一般比较贫瘠?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表表示四个地区的森林面积与森林覆盖率。材料二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一片海”之称的广西,具备发展“林纸一体化”项目得天独厚的优势。据介绍,广西“林纸一体化”纸浆生产项目的生产原料80%是桉木,20%为相思树原木。材料三桉树以其速生丰产、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等优点成为主要的纸浆生产原料之一。我国桉树的主要产区是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
10、建和四川。但是桉树有“地下抽水机”之称,大面积种植对其环境也会造成影响。(1)据表中提供的资料说明甲、乙两地的森林类型。(2)据材料一推断四地中,_地区最可能是世界最大的纸浆生产地区,并说明判断理由。(3)(多选)乙、丙两地区的森林与南美洲_(国家)的森林类型相同,该类森林目前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主要原因是()A该类森林被称为“地球的肾”,可以净化水质B该类森林面积较小,濒临灭绝,需要加强保护C该类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能够净化空气,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D该类森林中的树种是世界主要的造纸原料,世界各国每年消耗的纸浆都来源于此E该类森林中生物物种丰富,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基因库F该类森林中的土壤有机质
11、含量低,生态极为脆弱(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试分析广西具备发展“林纸一体化”项目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什么?(5)广西等地大量种植桉树会对当地地理环境造成哪些影响?18.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七次连续清查显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有林面积达到803.4万公顷,净增3.9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达8.87亿立方米,净增0.3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76.55%,增长了0.87%,森林资源总量恢复到林区开发初期水平。材料二: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要完善森林火灾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完成森林火险预警系统和林火视频监测系统建设。(1)森林火灾是导致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之一,大兴安岭
12、的森林火灾多发生于_(季节),原因为_;监测森林火灾的技术手段为_。(2)除森林火灾外,导致东北地区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还可能包括哪些方面?(三点即可)(3)大面积天然森林破坏给当地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哪些?(三点即可)(4)大兴安岭地区要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四点即可)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生态工程与森林分布示意图材料二三北地区(东北、西北、华北)分布着4大沙漠和8大沙地,是我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也是我国防治沙漠化的核心区域。“十一五”期间,国家累计下拨三北工程建设资金59.25亿元。5年来,在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里风沙线上,三北工程采取封护、飞播和造林相结合的
13、办法,营造防风固沙林282.4万公顷。目前,工程区造林保存面积达2 446.9万公顷,区域内森林覆盖率达到10.51%。三北工程取得了生态环境改善、经济效益良好、社会效益突出的显著成就。在三北工程区,目前森林蓄积量由1977年的7.2亿立方米增加到近10亿立方米,净增2亿多立方米。营造各类经济林369万公顷,占全国经济林总面积的19.1%,年产干鲜果品2 000多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近五分之一,产值达300多亿元;营造薪炭林107万公顷,年产薪材800多万吨;营造灌木饲料500多万公顷,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饲料来源。(1)写出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区:A是_;B是_;C是台湾、福建、江西等省
14、的山区。(2)图中字母D表示的是我国的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试根据材料总结其作用。_;_;_。(3)A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针对此状况你认为应该采取何种措施?(4)在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植树造林,对长江径流量和长江水质有什么影响?2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按地形区来说,甲图中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位于_平原,简述该区北部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措施。(2)将下列代号填入乙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a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c年降水量大d年降水量小且不稳定(3)图中地和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什么?请简要分析两地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地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4)为防治土地退化,我国政府实行了“退耕还林(草
15、)、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根据上述材料,结合甲、乙两幅图,简述退耕还草工程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2.【答案】B【解析】图中显示的是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的发展过程,具体过程是选择一片草木茂盛的地区,砍伐森林、焚烧,清理出土地,种植农作物,当土壤肥力减退,不能再生长植物时,放弃它,去开发另一片土地。结合选项设置可得出答案。3.【答案】A【解析】气温的高低对植物的生长及各种活动都非常重要。气温越高,植物的生长就越旺盛,微生物活动也越强烈,生物量就越大。4.【答案】C【解析】根据经纬度和轮廓可知该国家是蒙古,地
16、自然带是温带荒漠带。5.【答案】A【解析】在坡度大的山坡上任意修建梯田、种植作物,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可以从打坝蓄水、建造湿地公园、发展旅游等方面进行湿地保护和发展经济。6.【答案】B【解析】区域位于长江上游地带,森林遭到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中下游地区河道淤积,洪涝灾害频发,所以主要体现的是森林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7.【答案】C【解析】区域是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区,对该区域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会引起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加剧。8.【答案】D【解析】1800年之后,原始林地所占比重已变得很低,说明森林植被破坏严重,必然会引起环境恶化、气候异常。9.【答案】C【解析】结合
17、图例可判断南方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较大,同时生态环境问题多发区也是人类活动强烈区,说明人为原因是生态破坏的重要因素。10.【答案】A【解析】城市化地区森林资源的主导功能是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提供清洁水源及休闲游憩场所。11.【答案】(1)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中形成大量腐殖质。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2)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小;水网稠密,水运便利;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3)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旅游开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不赞同理由:对热带
18、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给当地居民生活、文化带来冲击;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较大。【解析】(1)首先明确该题要从河水腐殖质多和含沙量少两个方面回答,其次注意内格罗河与布郞库河流域的主要差别:一是有无沼泽,二是流域等高线的密集程度。腐殖质是生物遗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因此分析腐殖质多的原因既要考虑当地有适合大量生物生存的气候条件,又要考虑有腐殖质形成的场所即沼泽;河流含沙量少的原因,一方面从不利于泥沙产生的地形条件考虑,另一方面从沼泽对泥沙沉积的影响考虑。(2)“桥”属于跨河交通设施,因此河上很少有桥的原因要从建桥的不利条件、建桥后的不利影响以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对其
19、需求较小等角度分析。(3)该问属于开放性试题,注意先要明确观点,理由与观点要一致。若赞同就要从该地拓展旅游观光业的有利条件及社会、经济意义角度回答,若不赞同就要从该地拓展旅游观光业后给当地居民及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角度回答。12.【答案】(1)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全面停止采
20、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解析】第(1)题,描述大熊猫栖息地的变化应从其分布面积的变化、是否集中连片及缩小或扩展的方向等方面分析。第(2)题,森林是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导致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从区内森林的采伐与保护及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应从道路选址、在建设中注意预留野生动物过路通
21、道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等方面分析。13.【答案】(1)年降水量较多(1000mm以上);(季节分配不均)旱、雨季节分明(每年5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4月为旱季)。主要原因:5月太阳高度角大,降水少,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2)水土流失严重;地下水位下降;易发生旱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干;土壤和水源污染。(3)云南省地形崎岖,地面交通不便;区域面积广大,城市间距离较远,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宜远距离运输;云南省的经济、旅游业发展快,对航空运输的市场需求大。【解析】(1)从图中可看出,西双版纳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旱雨季分明,5月到10月降水多,11月到次年4月降水少;全
22、年降水量较多。5月气温高的原因是,太阳高度角大,降水少,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2)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区,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易出现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天然植被破坏易出现生物多样性减少,易发生旱涝灾害。(3)云南省是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地面交通不便,区域面积大,城市间距离较远,航空运输速度快,且适宜远距离运输;云南经济、旅游业发展快,对航空运输的市场需求量大。14.【答案】(1)纬度低,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气温都很高,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2)地形差异(3)沙漠化雨林被毁(4)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稳定大气成分;调节气候,保证全球气候的稳定
23、;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保护地球物种多样性。【解析】第(1)题,应主要从两大洲的纬度位置来考虑。第(2)题,主要是地形的差异造成的,B处为迎风坡,受地形影响降水多。第(3)题,A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沙漠化;M为热带雨林气候,面临雨林被毁的危险。第(4)题,热带雨林全球环境效益非常明显,可从调节气候,促进水循环等方面分析。15.【答案】(1)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将失去生存环境,导致生态失衡,甚至物种灭绝;滥伐森林,破坏生态环境,必将遭到自然界的惩罚,人们将自食恶果。(2)水土流失流水侵蚀(3)健全森林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保护环境意识;加强森林的管理和保
24、护,使之免受病虫害的侵袭;结合森林破坏的具体原因,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解析】第(1)题,由两幅漫画可以看出由滥伐森林导致鸟类无处安家,破坏了生态平衡,甚至造成物种灭绝;人们砍伐森林,破坏了生态环境,必然带来严重的后果,威胁到人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第(2)题,热带雨林地区降雨量大,森林一旦破坏就会受到严重的流水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第(3)题,森林的保护不仅要加强教育,健全法律法规。还要结合实际,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16.【答案】(1)乙、丙两地的气候类型均为热带雨林气候。乙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丙地位于来自大西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加上沿岸有巴西暖流经过,增温增湿。(2)差异:
25、热带雨林的生物量较大;亚寒带针叶林的生物量较小。原因: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终年高温多雨,植物生长旺盛;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温度低、降水较少,植物生长比较缓慢。(3)雨林储存的养分最多;枯枝落叶分解释出的养分被地表径流带走,释放到土壤中的养分少;土壤因淋溶作用而流失养分;土壤养分供生物生长,土壤中积累和补充养分少。【解析】第(1)题,依据两地位置,结合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及成因分析即可。第(2)题,热带雨林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植物光合作用强而生物量大;而亚寒带针叶林位于亚寒带地区,水热条件较差而生物量小。第(3)题,由图可知,土壤通过地表径流、淋溶、供给三条途径丧失肥力。
26、17.【答案】(1)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2)甲森林面积广阔,造纸原料丰富(3)巴西CEF(4)广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适合桉树生长;广西山地众多,适合发展林业;广西南部有北海等海港,方便纸浆和纸制品的运输;邻近广东、海南,靠近东南亚,方便原料输入。(5)有利影响:增加森林覆盖率,为发展造纸业提供大量原料。不利影响:桉树生长对地下水需求很多,大面积种植桉树会造成地下水减少;同时会造成生物入侵等。【解析】第(1)题,从纬度分布上可知甲为亚寒带针叶林,乙为热带雨林。第(2)题,甲地森林面积大,造纸原料丰富,可能是世界最大的纸浆生产地区。第(3)题,巴西热带雨林分布广。热带雨林备受关注的
27、原因是,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能净化空气,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森林中物种丰富,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基因库;该森林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第(4)题,从气候、地形、原料、交通等方面分析。第(5)题,从有利、不利两方面分析。18.【答案】(1)春季春季干旱、降水少、多大风天气遥感技术(2)采育失调;毁林开荒;乱砍滥伐;居民烧柴;不合理的采伐方式等。(答出三点即可)(3)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珍稀动植物资源濒临灭绝,物种减少等。(答出三点即可)(4)合理采伐,实现采育平衡;对木材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发展绿色食品、医药和特色养殖业;培育和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改善
28、能源结构,减少对林地的压力;加强林区建设与管理。(答案合理即可)【解析】19.【答案】(1)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横断山区(2)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牧场满足当地对能源的需求创造经济效益(任填三项即可)(3)加大监管力度,禁止乱砍滥伐;采育结合,积极营造人工林;进行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4)对径流量的影响:使径流量的变化趋于平缓。对水质的影响: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可使入河泥沙量减小。【解析】第(1)题,从图中信息可以得出结论。第(2)题,三北防护林带的作用从 材料中可以得出结论。第(3)题,本小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合理即可。第(4)题,在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植树造林,可以使长江径流量趋于平
29、缓,使长江含沙量减小。20.【答案】(1)东北问题:水土流失。措施:要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对农民进行必要的科普培训,正确处理好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一方面修建梯田,另一方面在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大力进行退耕还林还草,禁止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继续完善“三北”防护林体系;增加农田基本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对黑土地的养护和监控;合理解决人地矛盾,认真贯彻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同时加快小城镇建设,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轻土地压力。(2)abdc(自左向右、从上到下)(3)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森林资源的破坏;原因是采育失调,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原因是牧区生产力低,不合理放牧(超载、过载等),滥垦草原,使草场破坏严重。措施:退耕还草、确定合理载畜量、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等。(4)有利于农民从事多种经营,增加收入;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协调人地关系,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解析】(1)读甲图可知,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该地区北部有大片黑土分布,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解决水土流失的措施要从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入手,还要从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和控制人口增长方面着手。(2)由乙图中“起主要作用的外力”“干旱与大风季节同步”等信息,确定上面最左边空白框中应填a,最右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