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114.37KB ,
资源ID:2814724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1472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20课+西学东渐.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20课+西学东渐.docx

1、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20课+西学东渐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0课西学东渐 一、开眼看世界1背景(1)必要性: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2)可能性: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也相应扩大。(3)目的:为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2代表(1)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设立译馆,编译四洲志,开了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2)魏源:放眼世界的先行者。编写成海国图志一书,明确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3意义(1)以林则徐、魏源为先导,研究与介绍世界在知识界中蔚然成风,“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2)从此,为抵御外侮、谋

2、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二、体用之争1背景:19世纪6090年代,围绕是否要兼采西方文化变革救世的问题,洋务派和顽固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2派别(1)洋务派:倡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主张。主张“力师西法”,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2)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3)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是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支持者。3影响:洋务运动时期的中西体用之争,大体上局限于要不要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层面,但毕竟冲击了传统“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三、维新思潮1产生原因(1)中法

3、战争后,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求。(2)19世纪90年代,民族危机加深,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2代表人物及主张(1)康有为:主要著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目的:托古改制,传播西学,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思想特点: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2)梁启超:代表作:变法通议。主要思想:积极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 (3)谭嗣同:主要著作:仁学。主要思想:主张自由、平等,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及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4)严复:主要著作:编译天演论。主要思想:用“物竞天择,适者

4、生存”的进化论的原理,阐明变法维新的重要性。地位:是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3论战(1)双方: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包括洋务派)。(2)内容: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废“八股”、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3)影响:论战使维新思想传播开来,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轻巧识记 西学东渐概念阐释“中体西用”与西学东渐“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指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以求富国强兵。其实质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通过

5、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广义而言,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狭义而言,指晚清民初欧美学术思想的传入。名师点拨早期维新思想与康梁维新思想的区别早期维新思想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没有付诸行动。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提出了改革的具体方案,还为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历史依据,使变法思想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与挽救民族危亡相结合,迅速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易错提醒抵抗派与洋务派都主张“师夷长技”,但二者之间在学习的目的、内容等方面也有明显的差别,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

6、事技术,其目的是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而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其目的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具体措施,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抵抗列强的经济侵略,维护清朝统治。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明确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的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2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把“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3维新派与顽固势力、洋务派论战使维新思想传播开来,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 中体西用材料一 中国文物制度,迥异外洋獉狉(草木丛杂,野兽出没)之俗,所以郅治保邦,固丕基(大

7、的根本,这里指中国的制度)于勿坏者,固自有在。必谓转危为安,转弱为强之道,全由于仿习机器,臣亦不存此方隅之见。顾经国方略,有全体,有偏端,有本有末。如病方亟,不得不治标,非谓培补修养之方,即在是也。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1)材料体现了什么思想?教你读史材料以第一个句号为界前后分为两层。第一层涉及治国之本;第二层讲述要学习西方技术以巩固统治。提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材料二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郑

8、观应盛世危言自序(2)郑观应对洋务运动提出了怎样的批评?是否有道理?说明理由。 教你读史以第二个句号把材料分为两层。第一层介绍西方的“体”和“用”;第二层则批判“中体西用”的弊端。其中暗含中西发展的比较。提示 对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进行了批评,郑观应的“此其体也”就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有道理。因为当时先进发达的国家都运用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生产方式,中国必须追赶世界潮流。用多种史观评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1)从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观)看,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的立场,主张“中体西用”的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2)从现代化史观看,它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

9、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外交现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3)从全球史观看,它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4)从文明史观看,“中体西用”的思想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拒的矛盾心态,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材料一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惧,作六经而大义明,传之其徒,行之天下,使人知君臣父子之纲,家知仁恕忠爱之

10、道,不然则民如标枝,人如野鹿,贼心乱性,悍鸷狠愚。春秋,诗皆言君主,惟尧典特发民主义,自钦若昊天后,即舍嗣而巽位,或四岳共和,或师锡在下,格文祖而集明堂,辟四门以开议院故尧典为孔子之微言,素王之臣制,莫过于此。康有为材料二 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 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材料三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根据材料分析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有什么特点?教你读史材料一注意以省略号分层,分析理解各层次之

11、间的顺承关系。材料二注意材料的出处,从出处获取信息是关键。材料三从关键词“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分析当时的国内环境。提示 把西方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借助儒家外衣宣传变法。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1)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利用孔子的学说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2)成因:客观原因: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在这种背景下如果硬性地宣传资产阶级主张,否定封建伦理道德,阻力很大,而且必然会失败。主观原因:康有为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幻想“中西结合

12、”。一、全面评价维新思想的历史意义1维新思想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戊戌变法运动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一次爱国运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开阔了知识分子的视野,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2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3戊戌变法运动大大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4维新变法思想推动了政治运动的开展,政治运动的失败证明了在原有体制下实行改革的道路行不通。代之而起的是主张激烈变革,推翻原有制度和政府的革命,最后清朝覆亡,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二

13、、洋务派与维新派学习西方的异同洋务派维新派不同点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西学的传入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核心思想“中体西用”变法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目的以维护封建统治为出发点以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影响推动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培养人才,启动近代化;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推动维新变法运动,变法以失败告终;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学习层次学习西方器物学习西方制度相同点都发生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最终结果都失败题组一 抵抗派和洋务派的思想1鸦片战争时期,魏源批评当时“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

14、不若御诸外洋”的海防主张,认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魏源的主张反映了这一时期( )A海禁思想被远洋开拓思想所取代B洋务派开始着手海防建设C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海防模式D清朝海军实力远逊于列强解析:选D 材料中体现了魏源的思想以防守为主,魏源之所以以防为主,是因为近代清朝海军力量较弱,故D项正确。2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 )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C郭嵩焘的主

15、张超越主流思想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解析:选C 当时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郭嵩焘“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超越了“1876年”的主流思想,故C项正确。3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 )A开始开眼看世界 B坚持“中体西用”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D关注西方科技解析:选D 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等开始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

16、”认为只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不变革政治制度,材料没有体现“中体”;从李鸿章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可见,他对西方科技的关注,但无法推测整个社会对西式教育的态度,故C项错误,D项正确。 题组二 维新思想4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解析:选C 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动摇了顽固派反对变法改革的根基,为维新变法减少阻力,因而不能被顽固派占主体的清政府所容忍,故C项正确。5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

17、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解析:选B 服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思想的变化,有利于推行维新变法,故B项正确。6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维新派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_,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横线上的内容是( ) A变法,发展资本主义 B革命,发展资本主义C变法,发展社会主义 D革命,发展社会主义解析:选A 维新派主张自上而下的变法运动,发展资本主义,故A项正确。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866年6月,左宗棠向清廷上奏

18、,他认为“东南大利,在水而不在陆”“我国家建都于燕、津、沽实为要镇。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星驰飚举,无足当之”。为此,他主张( )A建立海军,加强海防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实业救国,保护商贸解析:选A 据材料“东南大利,在水而不在陆”和“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星驰飚举,无足当之”可知他主张建立海军,加强海防,故A项正确。 2魏源将传统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儒家公羊学派作了改造,将公羊“三世”说解释为太古、中古、末世三世,认为“三世”气运循环,社会历史由“淳朴”的太古递嬗为中古,再由中古递嬗为“弊极

19、”的末世。末世之后,“气运再造”,历史就又进入到一个新的“太古”境界。材料表明魏源( )A认为历史是周期循环的B对封建社会的兴衰原因做了客观分析C具有历史进化论史观D倡导变革社会政治制度的主张解析:选C 根据题干中“魏源将传统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儒家公羊学派作了改造”可知魏源认为历史是在不断变化的,具有历史进化论史观,故C项正确。 3清同治帝曾有谕令:“惟该院(同文馆)学生专习外国语言文字,不准西人籍端影射,将天主教暗中传习,该抚仍当随时稽查,毋令滋弊。”这表明( )A朝廷坚守中体西用的原则B朝廷坚持闭关锁国政策C列强侵略的主要目的是传教D同治皇帝反对洋务运动解析:选A 从“不准西人籍端影射,

20、将天主教暗中传习,该抚仍当随时稽查,毋令滋弊”可知,当时的清政府严格控制西方文化的传播,体现出仍然坚持中学为根本,没有充分发挥西方文明的作用,故A项正确。4王韬的瞍园文录外编中记载:“朝廷有兵刑礼乐赏罚诸大政,必集众于上下议院,君可而民否不能行,民可而君否亦不能行;必君民意见相同,而后可颁之于远近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这表明王韬( )A准确介绍了英国议会职权B仍受古代民本思想影响C认识到君主立宪制的本质D深受卢梭启蒙思想影响解析:选B “君可而民否不能行,民可而君否亦不能行”说明王韬没有认识到议会制度和君主立宪的本质,即法在王上、议会是权力的中心,

21、故A、C两项错误;王韬认为“必君民意见相同,而后可颁之于远近”,体现了古代的民本思想,故B项正确;王韬主张保留君主,与卢梭思想不同,故D项错误。5康有为在日本变政考中指出:“自道咸以来,已稍知变法,然收效莫睹不知全变之道。”这里康有为批评的是( )A中体西用 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 D实业救国 解析:选A 根据材料此种思想开始于道光、咸丰年间,且其不知全变之道,由此推测该思想为中体西用思想,故A项正确;君主立宪思想为康有为一派的主张,故B项错误;民主共和、实业救国与本题时间不符,故C、D两项错误。6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1902年)中写道:“因为物竞天择的公理,必要顺应著那时势的,才能够生存。

22、”在梁启超看来,“物竞天择”说( )A验证了晚清社会革新趋势B肯定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C扭转了晚清社会发展进程D改变了中国社会落后面貌解析:选A 结合题意可知梁启超认可“物竞天择”说,认为中国应该顺应时势加以变革,才能够生存,故A项正确。7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时代课题作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解析:选C 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正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进行维新变法的阶段,变法图强

23、、挽救民族危机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819世纪后期报刊上诸如论中西历之所以不同中西饮食异宜说论中西民情不同中西政情之别一类的文章屡见不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比较的范围在逐渐扩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习俗、法律、思想、学术等各个领域。这些现象表明中国知识分子( )A摒弃陈旧腐朽的儒家文化B改变中体西用的思想观念C提倡全面学习西方的文化D顺应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解析:选D 据材料信息可知是顺应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8分)9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4、下表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时间主要活动1867年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1871年在“建成”、“扬威”舰实习1877年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1879年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1880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1890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材料二 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严复原强(1895年)(1)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6分)(2)据材料二,指出严复在对“自强”问题的

25、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6分)(3)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6分)解析:第(1)问,严复早期经历的大背景是鸦片战争后,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伴随着西学东渐,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兴起。严复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与洋务运动创办兴办新式教育有关,他在福州船政学堂、北洋水师的经历与洋务运动创建海军有关。第(2)问,严复主张“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治标”即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增强军事实力,“治本”开启民智,提高国民素质。“治标”是他与洋务派的相同点,“治本”是他与洋务派的不同点。第(3)问,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从以下方面分析: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清政府的腐朽和固执成为改革的阻力,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改革者实力不足。 答案:(1)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西学东渐,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兴起,创建海军,兴办新式教育。(2)洋务派主要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严复认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只是治标,提高国民素质才是治本;与洋务派相比,严复的进步之处在于主张标本兼治,重在治本。(3)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朝政府的腐朽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薄弱;保守势力强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