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3 ,大小:51.71KB ,
资源ID:2814298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1429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骆驼赋教学设计共9篇.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骆驼赋教学设计共9篇.docx

1、骆驼赋教学设计共9篇 篇一:骆驼赋教案骆驼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感情。 2、 揣摩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思路。 2、以文本为依据分析文章的主旨。 情感与价值: 1、 懂得珍爱生命。 2、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生命的意义。 教学方法: 朗读自读讨论交流 教学重难点: 1、 理清文章的思路,正确理解文章的主旨。 2、 揣摩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感悟生命的意义。 教学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听下面两则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11月30日,解放军驻浙江金华某部机要参谋孟祥斌中

2、尉为了挽救一名素不相识的轻生女子,从10多米高的桥上毫不犹豫地跃入冰冷的江水中营救,跳江女子获救,他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82年,中国医科大学24岁的大学生张华舍身救起掏粪老人。 (学生各抒己见。) 我知道,大家心里都在想不该救,一个是素不相识的轻生女子,一个只是个掏粪工,太划不来了,今天我们正要学习这样一篇课文骆驼赋,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生命的价值。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 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学生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 2、 师生共同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字词。 3、 二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朗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 点拨:这是一篇回忆性散

3、文,我们可以先独立思考,再交换想法。据文中的时间标志来划分。 明确:第一部分(1)交代故事的来源。 第二部分(223)本文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2427)表明文章主旨。 4、 把握课文内容。 提问: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中,作者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浏览课文,互相复述课文。) 点几位学生复述课文,要求:情节完整,叙述清晰。 5、 要求: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做到完整、简洁。 明确:这一部分写了一位已经到达宿营地的驼工给奄奄一息的骆驼送水,最终在沙漠中迷路而失去生命的故事。 与自己的概括做比较,看是否符合要求。 三、初步理解作者的感情。 1、讨论:读完课文,你觉得作者要歌

4、颂 的是什么?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学生浏览课文。) 点拨:可以按照课文的思路,从文章的第三部分入手。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意图。抓住关键的句子来理解。(学生小组讨论。) 师生交流,抓住这样的语句: (1)“为勘探和开发沙山而献身的烈士永垂不朽!” (2)“远方,范介民牵着骆驼向我走来。31年了,他和那峰骆驼一直走向我的心灵深处。” 2、小结:骆驼、驼工、石油工人之间的联系。 文章歌颂了骆驼的顽强、驼工的执著和珍爱生命、石油工人们的献身精神。 四、朗读课文,再次感受作者笔下的形象和蕴涵的感情。 五、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分析文章的主旨。 1、通过标题点明借物喻人的写法。 提问一:本文的标题是“骆驼

5、赋”,而主人公却是驼工范介民,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提示:抓住骆驼因干渴倒下,又爬起的语句;以及驼工见此状的行为、语言进行理朗读句子,加强理解。 提问二:读了这些句子,我们能感受到骆驼与驼工之间有哪些相似点呢? 明确:他们一样顽强、坚韧,为自己的职责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小结: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就要抓准“物”与“人”之间的相似点。 六、揣摩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体会它们的作用。 1、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提问:试从文中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作用。 (学生浏览课文,勾画重点句子,并朗读揣摩。) 师生交流 小结:环境描写不仅烘托了石油勘探队所面临的困境,而且促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6、。 2、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提问: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驼工的善良? (学生浏览课文,勾画重点句子,并朗读揣摩。) 师生交流 小结:从这些语言、动作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驼工身为平凡小人物的崇高精神。 七、感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讨论:和我们在课前的几则故事一样,文中为了一只骆驼,范介民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你们现在再次考虑这样做值不值得? (学生思考、讨论,做到有见解,理由充分。) 全班交流,引导:驼工与队长有着不同的生命价值观,但他们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八、根据课文内容,为范介民写一份简介或者悼词。 (学生撰写简介或悼词。) 同桌交流自己写的简介或悼词。 范文:讲解九年级8月月考语文试

7、卷 教学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1、分析学生考试情况。 2、讲解第一大题,以及文言文阅读。 第二课时 讲解说明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第三课时 讲解作文 课前准备: 1、分析学生考试成绩,登各题小分,输入电脑分析数据。 2、认真钻研试卷,研究做题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篇二:骆驼赋 教案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1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2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3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

8、查看 4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5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6 篇三:骆驼赋教案及赏析骆驼赋肖复华 1954年,当第一支石油勘探队踏入这浩瀚的“生命禁区”时,运载物资、陪伴他们的只有“沙漠之舟”骆驼。 一次,一个勘探小分队在大风中迷了路,他们走了六天,一峰饥渴难忍的骆驼猝然倒地,它张着大嘴,仰天长啸? 驼工向队长苦苦哀求:“给它点水吧,救救它吧。” 八个人的小分队只剩下两桶水了。眼下,队伍又去向不明,这两桶水维系着全队人的生命啊! 望着眼前这片被戈壁疯狂蹂躏的

9、戈壁,小分队的人们仿佛也在睁着枯涩的眼睛哀求:给它点水吧,它还能活? 望着远处绵延起伏的阿尔金山。那被风沙撕裂的道道褶皱仿佛也在哀求:给它点水吧,它还能活?可茫茫戈壁,戈壁茫茫,只有沙砾,只有沙砾? 队长姓葛,他望望乌孜别克族向导阿吉老人,老人望望仅剩下的两桶 水,坚定地摇摇头。全队人都明白了,面向骆驼脱帽肃立。 葛队长挥挥手,示意走吧。可大家的腿像灌了铅,一步三回头? 队伍行进不足十米远时,那峰骆驼竟顽强地支撑起前蹄,毅然站立起来,迈着沉重的驼步,蹒跚地追赶着队伍? 这个勘探队最忠实的伙伴,迈着沉重但充满无限希望的驼步,一步、一步向勘探队走来? 驼工再次跪倒在地,失声大哭:“救救它吧?” 全

10、队的人都被那驼步声和这嘶喊声,震撼得落下热泪,谁也不肯再向前走一步了。 葛队长仰天长叹一声,甩下一串热泪,从一个保卫人员肩上取下一支枪,同样迈着沉重的步子向骆驼走去。全队人都惊呆了,驼工一下明白了队长的意图,紧紧抱着队长的双腿,哭喊着:“你不能这么做,你没有权力这么做?”葛队长急了,冲天扫了一梭子子弹,大喊:“我的权力是战胜死亡,全队立即出发!”他的声音在戈壁滩上空回荡。 大家一下清醒了,是的,我们必须战胜死亡,走向希望。队伍出发了,谁也不敢回头再看一眼那峰骆驼。 那峰不屈的骆驼站起来又倒下,倒下又站起来? 傍晚,队伍终于找到据点,驼工顾不上吃饭,灌了一桶水,刚要走,阿吉老人拦住了他:“孩子,

11、不能去,会迷路的。”驼工说:“不会,有月光,我顺着驼印走?” 驼工走了,再没回来。 一个月后,勘探队在一个叫“开特米里克”的地方发现了他,在盐碱滩上,他仰天长卧,已成为不朽的人,上衣撕开,袒露的胸膛上遗留下无数条深深的血迹,上衣兜里,只有五元人民币。这钱是他工作第一个月留下的工资,准备寄给河北老家双目失明的老母亲。 他手里紧紧抓着那个歪倒在地上的水桶,水,在盐碱滩上留下一圈深深的水渍? “开特米里克”,蒙语为小山包。勘探队员们在这个小山包上安葬了这位十八岁的青年。没有水泥,没有木板,自然也就没有了墓碑。茫茫的戈壁紧紧地把他拥抱。 不远处,已建成了一个百万吨的油田了,钻塔林立,钻机轰鸣,现代化运

12、输车队川流不息。油沙山下,正耸立着一座纪念碑,上面书写着:为勘探和开发油沙山而献身的烈士永垂不朽! 我来到纪念碑下,凝视着远方。 远方,范介民牵着骆驼向我们走来。31年了,他和那峰骆驼一直走向我的心灵深处。 一、通读全文,思考该如何理解题目骆驼赋? 二、结合全文谈谈该如何理解文中的黑体字在全句甚至全文的深刻含义。 三、范介民的牺牲在前面的文字里已经埋下了伏笔,请将它们一一找出来。骆驼赋赏析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这是一篇撼动人心的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好作品。作者借物喻人,通过对顽强坚韧的骆驼和英勇献身的驼工的刻画,热情地歌颂了珍爱生命、为抢救国家的公共财产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以及“为勘探和开

13、发油沙山而献身”的烈士们,表达了对自然界中生命物质的热爱之情和对人类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 二、文章脉络 第二部分(223),这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主要叙述驼工抢救骆驼、寻找骆驼的感人事件。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217),主要写驼工对骆驼的一往情深,从中折射出驼工对自然界中生命物质的关爱之情。 第二层(1823),主要写驼工为寻找骆驼而英勇献身。 第三部分(2427),这一部分揭示并升华了全文的主题。 三、写作方法 1、借物喻人,情感真挚 本文的题目是“骆驼赋”,主人公却是驼工范介民,这个18岁的年轻人,充满了对自然界中生命物质的热爱,为了抢救国家的公共财产,他义无反顾、英勇献身。在文章的第一部分

14、,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反复描绘了骆驼的倒下、站起来、再倒下的情景:“骆驼猝然倒地,它张着大嘴,仰天长啸?”“队伍行进不足十米远时,那峰骆驼竟顽强地支撑起前蹄,毅然站立起来,迈着沉重的驼步,蹒跚地追赶着队伍?”这里极力描写骆驼的坚韧与顽强,其实是为后文抒发对驼工范介民及全体石油工人的赞颂之情作铺垫。作者借赞美骆驼的坚韧顽强,歌颂了驼工范介民以及和范介民一样勤奋工作、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我国第一代石油工人。正是这群普通的劳动者,为了解除国家石油危机,不畏艰辛,执著热情,用自己的双手,乃至鲜血和生命为我们的祖国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2、细节描写,形象感人 本文作者没有细致地刻画人物的外貌和语言,而是

15、通过感人的细节展示人物的美好心灵。当这峰骆驼“猝然倒地,它张着大嘴,仰天长啸”时,驼工向队长“苦苦哀求”,当骆驼“顽强地支撑起前蹄,毅然站立起来,迈着沉重的驼步,蹒跚地追赶着队伍?”时,他“跪倒在地”、“紧紧地抱着队长的双腿”“失声大哭”,从这些写实的细节中,我们充分感受到驼工那金子般的善良的心,为他对骆驼的强烈爱心而感动。最令人震撼的是第20段写驼工牺牲时的一个细节:在他的上衣兜里,“只有五元人民币,这钱是他第一个月留下的工资,准备寄给河北老家双目失明的老母亲”。通过作者的叙述,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了他是河北人氏,不是知道他是一个极其孝顺的人,更不是知道了他家还有一个双目失明的老母亲,而是我们

16、知道了,做出如此撼动人心之事的主人公,原来是一个家境贫寒、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普通而又平凡的“小人物”! 3、环境描写,烘托人物 本文的环境描写虽然着墨不多,但紧扣主题,烘托了人物的心灵。“1954年,当第一支石油勘探队踏入这浩瀚的生命禁区时,运载物资、陪伴他们前行的只有沙漠之舟骆驼”,这句话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和自然环境,也暗示了故事的结局。“远处绵延起伏的阿尔金山”,“那被风沙撕裂的道道褶皱”,“茫茫戈壁,戈壁茫茫,只有沙砾,只有沙砾?”等自然环境的描写,不仅烘托了石油勘探队所面临的困境,为队长下令舍弃骆驼的决定和范介民冒死寻找骆驼的举动作了铺垫,促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表现了主人

17、公义无反顾、英勇献身的精神。 四、问题探究 1、文章为什么以骆驼赋为题? 作者采用托物喻人的手法,借赞美骆驼的坚韧顽强、无私奉献,歌颂了驼工范介民以及和范介民一样勤奋工作、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我国第一代石油工人。 2、如何看待范介民为骆驼“跪倒在地”、“失声大哭”,并义无反顾地踏上寻找骆驼的道路的行为? 作者笔下的范介民之所以会为骆驼“跪倒在地”、“失声大哭”,并会义无反顾地踏上寻找骆驼的道路,是因为在他的灵魂深处,骆驼不仅仅是国家的公共财产,而且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在没有找到骆驼之前,他在潜意识里不相信自己会死,他深信,他是一定会找到那峰骆驼,同它一起回来的,这种珍视生命

18、的感情和坚定不拔的信念令我们每一个人感动不已。 3、葛队长、老向导为什么会做出舍弃骆驼的决定? 为了维系全队8个人的生命,他们不得不“迈着沉重的步子”告别倒下的骆驼,他们清醒是明白,生命不是属于他们个人的,自己肩上担着为祖国勘探石油的重任,“必须战胜死亡,走向希望”。他们的行为也是珍爱生命的表现。 4、文章为什么要写在范介民的上衣兜里“只有五元人民币,这钱是他第一个月留下的工资,准备寄给河北老家双目失明的老母亲”的细节? 这样写,不仅补充介绍了范介民是河北人氏,年仅18岁,家里还有一个双目失的老母亲,更重要的是要表现他忠于祖国石油事业,孝顺老人的品质和精神,并且告诉我们,正是千千万万个像范介民

19、一样普通而又平凡的小人物,甩掉了中国是个贫油国的帽子。 【练习解答】 一、参考答案:本文讲述了石油勘探队的驼工范介民为抢救骆驼、寻找骆驼而英勇献身的故事。 二、设计本题旨在让我们仔细阅读课文,注意体会富有表现力的语句,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加深和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三、1、形象地描写出骆驼在奄奄一息时对生命的渴望。 2、形象地表现了队长被迫舍弃骆驼时的痛苦和无奈。 四、驼工哀求队长救救骆驼,队长为了维持石油勘探队员的生命,没有救骆驼。这不能表明他们有着不同的生命价值观,因为他们都热爱生命,都是为了拯救生命。 篇四:语文教学资源无处不在语文教学资源无处不在 黄陂区中学语文备课组长培训心得体会 祁家湾

20、街五岭中学 李爱武 我们身处农村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不会听不到许多同行抱怨农村学生语文素质低,抱怨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困乏的声音吧;也不会感受不到我们的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与语文教师的无奈与尴尬吧?然而,如何摆脱这一困境,让语文教师乐教,让学生乐学语文呢?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也日臻重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仅仅满足于一本语文教科书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那是达不成目的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所以,语文教师必须要有一个大语文观。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开发语文教学资源,不断优化语文教学手段,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进而达

21、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然而,作为农村学校,条件有限,那么我们又应如何开发、利用好本地区、本学校的语文课程资源呢? 一、语文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 我觉得开发利用资源的前提是“发现”。语文是基础学科,语文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因而学习语文的天地是广阔的,生活处处皆语文。那么,我们从语文学科的特点不难发现语文教学资源的广泛性与深厚性。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所以,语文教师就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做语文资源开发的有心人。因为如果你有心,你用心,就不难发现这些鲜活的资源。我在农村中学从事语文教学多年,也深感资源不足,力不从心,但我不等不靠,因地制宜

22、,努力寻找、开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语文教学资源,如:农村的风俗文化探究;新闻媒体架接课堂;丰富的励志、修养等古文化传承;学生的优秀作业和课堂作业出现问题的巧利用;课堂生成问题的捕捉与巧处理等等。我觉得这一些都是可利用的语文教学资源,它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丰富多彩,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如虎添翼,让学生受益终身。因而,语文教师要想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就必须先是生活的有心人。因为不是生活中没有语文教学资料可开发利用,而是你缺少一双发现的慧眼。 二、语文教师不仅是资源的开发者,更是引导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以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优

23、化语文教学,让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使之达到理想的结果。”语文课标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学生学习语文的需求及他们学习的现状,也促使我们语文教师不仅要努力成为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者,更要成为其引导者。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努力践行教学资源开发者与引导者的责任,在不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上做文章。如把学生引领到农村社会这个大课堂,增加其语文学习与实践的机会。我们地处黄陂农村,这里可利用的资源同样是广阔的,如“木兰文化”学习探究;黄陂饮食“三鲜”这一特产的制作学习;黄陂元宵佳节闹灯风习的由来;农村业余文体生活及生态环境保护;“三农问题”,这些都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开发利用呢?我让学生利

24、用好寒暑假等机会,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这样既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拓宽了他们学习的空间,创造了他们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增加了学生的感性体验,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同学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玩狮子灯很感兴趣,因而我就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让学生在玩中思考,在玩中学习,学生表现出的热情是空前的,既了解了农村玩狮子灯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生活万事如意,也是欢庆当年的丰收,庆祝与祈福是灯节的核心。我与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从传承民俗文化与两型社会建设的高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去发现其中的一些陋习,如有些百姓生活好了,玩灯讲排场,过度铺张浪费,其中大量的燃放鞭炮,这样,既让原来的习俗变了些

25、“味”,也影响了邻里相亲的和睦,又严重污染了生活环境,而且人多聚集在一起,鞭炮燃放又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也发生了许多安全事故。对此,我的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发现了这些问题,并提出许多积极的建议。学生通过这一活动,获得了语文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这样的资源开发与利用不是很值得吗?我一直工作在农村中学,学生生活的圈子有麻将声声,学生的父母有很多麻将高手,不少学生对此怨气十足,这也造成父母与子女的很大隔阂,也有的学生父母因此而矛盾重重,很多学生在作文与谈话中都有自己的父母打麻将的不满。对此现象,我就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分析,并提出改变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的建议,写出调查报告。我还利用家访与家长会之机,与广

26、大家长分享,很多家长感慨颇深。学生在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提升了语文素养,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我的学生张子畅撰写的关于农村业余生活的调查报告在武汉市毕业年级社会实践行作品评比中获二等奖及中考加分的奖励;严方无忧同学的关于本地区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在我市中学生社会实践行作品评比中获二等奖;严方无忧同学还写出了关于农村玩灯的民俗调查,又在市中考毕业年级学生社会实践行作品选拔中脱颖而出。 农村中学,很多学生要住读,学校要上晚自习,学生看电视、听新闻的机会也没有。为此,我让学生利用周末回家之机,听新闻,看报纸,然后在周一晚上,利用十五分钟时间,在班上开设“新闻晚班车”活动,让学生来说

27、自己最喜欢的一条新闻。这样既让学生关心时事,从中获得语文学习资源,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对些也很感兴趣,学习语文的热情也由些高涨。 我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让学生关心时事,我也更留心一些优秀的资源,如每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我都印发给我的学生,与学生分享颁奖词的美丽,与学生一起感受这些人物的崇高,同时还让学生学着运用。如教学九年级骆驼赋一文时,我让学生把自己对文中人物范介民的理解与感动采用颁奖词的形式写出来,学生“给范介民的颁奖词”让我兴奋不已,我又次看到了学生的潜力,找到了开发利用语文教学资源的广阔天地。下面,我把学生的颁奖词摘录几篇: 高鑫铭:茫茫戈壁,永远屹立着他坚定的身躯;戈壁茫

28、茫,阻挡不了他寻找 李劲松:生命只有一次,骆驼却有千万峰,他把生命和那只坚忍、顽强的骆驼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他是一个驼工,他的英勇让所有人胆寒,他是善良的,他是执着的,他的名字叫范介民中国当代石油工人。因为有这样的人,人类的风骨得以传承挺立,这精神何等宝贵! 董琳蕊:他曾为开发油沙山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他曾为救骆驼而苦苦哀求,他为了自己的责任而牺牲,他是一位18岁的青年,家中还有双目失明的老母亲,但他为了救骆驼却牺牲了自己,而茫茫的戈壁紧紧把他拥抱。他,执着而英勇,为自己的责任而奋斗,直到最后一刻,他在人们的心中永垂不朽。他是最令人敬佩的人,他的名字叫范介民,他会一直留在人们的心灵深处。 以上学

29、生的作业,今天仍然让我记忆犹新,更让我看到了语文教学资源可开发利用的前景。由此可见,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做生活的有心人,引领学生不断去开发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就会迎来语文学习的新天地。 语文资源无处不在,农村中学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也是丰厚的,只要我们语文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课程资源的引导者与开发者,让学生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主人,我们就会走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困境,就会迎来高效的语文教学新天地。教书育人,任重道远;语文天地,大有可为;语文资源,处处皆是。但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语文同仁因地制宜,为之而不断探求吧! 篇五: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案例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案例 姚集中

30、学 刘立 二一四年三月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案例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坚持教文育人,利用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挖掘文章内涵和美学情趣,以美怡情,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净化、陶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下面我仅就骆驼赋一课浅谈一下是怎样进行德育渗透的。 赂驼赋是一篇震撼人心,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作品,作者借物喻人,通过对顽强坚忍的骆驼和英勇献身的驼工刻画,热情歌颂了珍爱生命,为抢救国家公共财产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以及为勘探和开发油沙山而献身的烈士们。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中生命物质的热爱之情和对人类生命价值的深层

31、思考。在教学中,我分别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德育渗透。 1、从简介时代背景中进行德育渗透 本文叙述的是1954年我国第一代石油工人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在简介这一内容时,我把事先搜集好的铁人王进喜的事迹图片资料用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然后要求学生分析归纳,在那个时代,我国石油工人都具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学生讨论后得出,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德育渗透。二、在分析细节中进行渗透 本文作者没有细致地刻画人物的外貌和语言,而是通过感人的细节展示人物美好的心灵,因此,在分析本文的主旨,把握人物形象时,我抓住细节描写分析这一环节,随机进行德育渗透,如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中?猝然倒地,它张着大嘴、仰天长啸?时,驼工向队长?苦苦哀求?,当骆驼顽强地支撑起前蹄,毅然站了起来,?迈着沉重但充满无限希望的驼步,一步步向勘探队走来时”和他跪倒在地?紧紧地抱着队长的双腿?失声大哭?那些细节,来充分感受驼工那金子般善良的爱心,通过对?他的上衣袋中只有五元人民币,这钱是他第一个月 留下的工资,准备寄给他家双目失明的老母亲?这个细节描写分析,了解他是一个极为孝顺的人,从中认识到小人物也有大境界。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受到震撼。 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