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9 ,大小:66.61KB ,
资源ID:2813052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1305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社会学复习资料 处理.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社会学复习资料 处理.docx

1、社会学复习资料 处理第一章 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一、社会学概况二、社会学产生的背景三、西方社会学的创立、形成与发展四、社会学在中国的情况五、社会学研究的对象、特点与功能六、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一、社会学概况 1、通过目录了解其内容概况 2、社会学的想象力(米尔斯):思考问题时,摆脱狭隘的个人观点,跳出个人的小圈子,于广阔的社会天地联系起来。 3、社会学的思维与“常识”不同 二、社会学产生的背景在社会转型中产生 1、标志事件: (1)1789法国大革命 (2)18世纪中叶从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到整个欧洲和美国的产业革命。 2、两大对立的派别: (1)马克斯为首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2)孔德为代表

2、的西方社会学 三、西方社会学的创立、形成与发展 1、创立19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末 (1)特点:跟哲学关系密切:受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极大;创立社会学的目的是在于维护现存的社会关系。 (2)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孔德,斯宾塞。实证主义:从社会出发,把整个社会作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 孔德: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 生平,代表作,学说斯宾塞:社会有机论2、西方社会学的形成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 (1)特点:社会学确立了自己的范围和方法,终于形成了独立的学科;社会学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具体,与其他学科的区分越来越明显。 (2)代表人物:迪尔凯姆,韦伯,代表学派: 美国芝加哥学派 迪尔凯姆:社会团结

3、 韦伯:理解社会学美国芝加哥学派:社会调查 3、西方社会学的发展现状 (1)特点:多样化,分科化,方法科学化等。 (2)这一时期的主要理论:结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交换理论;符号相互作用理论等。四、社会学在中国1、产生背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转型时期)2、1903年,严复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标志社会学的诞生。严复是引入西方社会学的第一人。3、19521979取消。4、现状五、社会学研究的对象、特点、功能1、对象: (1)孔德:整个社会 (2)齐美尔: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 (3)韦伯:社会行动和社会过程 (4)社会制度本书观点: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

4、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2、特点 整体性、综合性、科学性、应用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等。3、功能(22页)六、社会学的学科性质1、社会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和自然科学相对。2、社会学是最基本的社会科学 它研究社会的基本活动,如社会互动;研究社会的基本群体;研究社会的基本关系;研究社会的基本制度;研究社会的基本问题等。3、社会学是一门科学 能够使用定量分析方法。4、社会学是一门应用科学* 第二章 社会及其构成一、社会概念二、社会的类型三、社会的功能四、社会的构成要素五、文化的词源及概念的界定六、文化的特点和功能七、文化的结构八、文化类型九、文化态度一、社会概念 1、社会一词在古代的

5、意思 “社会”一词最早出现在旧唐书。玄宗上中,书中记载,“礼部走庆千秋节休假三日,及村闾社会”,此处社会是村民集会,是社会二字最早的连用。(1)社,原指祭神的地方,会,有聚集之意。(2)社会,志同道合者结合的团体,如诗社文社。 (3)社会,古代的社区单位。2、马克思对社会的解释 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3、社会的涵义 (1)社会是有意志的个体组成的,社会是人们共同生活的结合体,社会是人的社会。 (2)社会是有意志的个体互动而形成的,社会是个互动体系,共同兴趣和结合在一起带来的利益是人们结成社会深层次的原因。 (3)社会是社会关系的体系。二、社会的类型 1、西方社会学的基

6、本社会观 西方社会学的社会观影响较大的是社会唯名论、社会唯实论、功能主义和冲突理论。 (1)社会唯实派社会制约着人的行为及行动 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它来源于中世纪欧洲经院哲学非正统派唯名论。代表人物有斯宾塞、涂尔干、齐美尔等。它是与唯名论相对应的一种社会观。 (2)社会唯名派社会在人的影响下,做出某种行为 社会唯名论认为: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它来源于中世纪欧洲经院哲学非正统派唯名论。代表团人物有吉丁斯、韦伯等。它是与社会唯实论相对应的一种社会观。 (3)冲突理论认为:社会总是存在着各种矛盾与冲,社

7、会在冲突中得到发展与进步。冲突理论大多注重权力问题,把社会看成是一个围绕权力而角逐的竞技场。冲突理论来来源于马克思,代表人物有科塞、达能多夫等。 (4)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具有自我适应能力的活的有机体,每一个部分都有其合乎目的性的功能。传统上的功能主义创始人是斯宾塞,二战以后在美国发展成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代表人物有帕森斯、默顿、列维等。 2、社会的类型 宏观的社会类型 (1)马克思: 把社会分为:原,奴,封,资和社。 (2)孔德的三阶段: 神学阶段,把社会看成是上帝的产物;形而上学阶段,用抽象的自然力来说明一切事物;科学阶段,用科学方法探索社会规律具体的社会类型 (1)按照基本的社会关系

8、分类: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趣缘关系等组成的群体等。 (2)按照历史发展的进程分类: 狩猎和采集的社会以规模小而分散的人口、游牧的生活方式和原始的技术为特征。畜牧社会捕获,驯服和饲养动物。园艺社会耕作。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工业革命,17世纪以来的社会。后工业社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会,自动化,信息技术等普及和发展。 三、社会的功能1、整合的功能: 社会整合社会学术语,是社会将无数单个人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调整种种矛盾,冲突和对立,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维护统一局面。2、交流的功能3、导向的功能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四、社会的构成要素 1、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人(1)人的两

9、重性:自然性和社会性(2)人是社会行动者:人的主体性和客观性。(3)社会对人的行动意义 人的行动受人的需要的影响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或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社会关系 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的总和。(1)广义的社会关系;指人和人之间的一切关系。 它包括;生产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法律、道德、宗教关系、心理关系等。(2)狭义的社会关系;指社会生产关系。 (3)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关系 基本上分为三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等。3、社会行动 (1)社会是一个行动体系。 (2)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的形式。总结社会的构

10、成要素:1)环境2)人口3)文化五、文化的词源及文化概念的界定 1、词源 “文化”,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指农耕或对植物的培育,自十五世纪以来,逐渐引申使用,把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也称为为文化。2、中国古代,文,既指文字、文采、文章,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化”是教化、执行的意思。文化,指用礼乐制度教化百姓。3、文化,是与自然物相对应的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六、文化的特点和功能1、特点 1)文化是由人创造出来 自然物不是文化,只有经过人类有意无意加工制造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例如:吐痰不是文化,吐痰入盂才是文化 水不是文化,水库才是文化。 石头不是文

11、化,石器才是文化。 2)文化是后天习得的 文化不是先天的遗传本能,而是后天习得的经验知识。 例如:男男女女不是文化,男女授受不亲才是文化3)文化是群体共享的 文化带有群体性,即当某种行为和价值被群体接受、共享时,它们才成为文化并被保存和流传下来。 个人的怪癖不能成为文化。4)文化是建立在象征符号基础上的 5)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 文化既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产物,又是一份社会遗产。每一代人都从上一代人那里继承了继承了传统文化,同时,每一代人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6)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 如,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中国古代文化、中国现代文化等。 2、文化的功能

12、1)文化是社会和民族分野的标志2)文化是社会有了系统的的行为规范。3)文化的整合功能。4)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5)文化的导向功能。6)文化维持秩序的功能。7)文化的传续功能。8)文化影响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9)文化是社会互动的基础。10)文化的知识功能。七、文化的结构(文化的层次) 社会学主要从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三个来划分文化的层次。 1、文化特质 2、文化从 3、文化模式 特殊文化模式和普遍文化模式八、文化类型 1、按性质划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2、按属性划分:主文化和亚文化 亚文化又可分为:.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等。 3、按功能可以划分为:主文化和反文化。 反文化,是一种特殊

13、的亚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反文化不一定都是坏东西,如,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4、按机制分:评比性文化和非评比性文化。 评比性文化,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之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 非评比性文化,即中性文化,即在文化比较之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九、文化态度 1、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 1)文化中心主义是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人为本民族的文化优于其它民族的文化,进而排斥或否定其他民族文化的现象,本质上是一种种族中心主义。正功能,促进团结,减少冲突,维持社会秩序。负功能,产生偏见,使文化僵化,引起冲突。2)文化相对主义

14、认为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文化立场上,用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去评判其他民族的文化。2、文化震惊与边际文化 1)文化震惊 指生活在某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迷惑,混乱与心理上的震撼。2)边际文化 指文化的边缘地带,指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 第三章 人的社会化一、社会化及其涵义二、社会化的类型三、社会化的条件四、社会化的理论研究五、社会化的过程研究六、社会化的过程及内容一、社会化的及其含义 1、社会化,主要指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 广义,一个人学习社会文化

15、的过程是伴其一生的过程,这是个人广义的社会化。 2、社会学关于社会化研究的三个角度 1)个性发展的角度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2)文化的角度实质是社会文化的内化 3)社会结构的角度本质是角色的承担二、社会化的类型 1、基本社会化(primary socialization) 主要发生在儿童,少年,青年时期。 2 、继续社会化 (developmental socialization) 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而进行学习的过程。 3、 再社会化 (resocialization) 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 规范。如,改造罪犯和新兵入伍,或移民 。 4 、反向社会化 (reversal soci

16、alization) 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的过程 。 三、社会化的条件 1、主观条件: 1)人具有语言能力 2)思维能力 3)学习能力 4)较长的生活以赖期2、社会化的客观条件 1)家庭 2)学校 3)同龄群体 4)工作单位 5)大众传播媒介四、社会化的理论研究(社会化的过程及内容) 每个人独特的人格(认知,行为及情感)和自我是怎么形成的? *人格:是一个专门的社会学术语和社会心理学术语,指的是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关照模式。人格可以分为三部分(认知,行为及情感)。 认知思想,知识水平,知觉和记忆。行为技能,天赋和能力水平。 情感感觉和感情。 *自我就是指个体对他们的个人特征和社会认同的意

17、识与感觉,就是我是谁,我与他人怎么区别开来? 1、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库利(1864-1929)的“镜中我”理论* 人通过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获得自我。经历了三个阶段: 首先,我们察觉到我们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模式。其次,我们领悟了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反应。第三,基于他人的反应的理解来评价我们的行为。 2、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米德(1863-1929)的角色扮演”理论 将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两个部分。 主我(I) 每个人天性的部分,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 客我(me) 每个人社会的部分,包括对社会要求的内化和个体对这些行为的认识。 客我经历了三个阶段,模仿阶段,嬉戏阶段,群体游戏阶段。 3

18、、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1856-1939)人格发展理论 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本我,( 生物我), 它不受任何理性和道德的支配,只按“ 快乐原则” 行事。 自我, (现实我)按现实原则行事。 超我, (道德我)按至善原则行事。 * 弗洛伊德关于个性的理论,可以被认为是研究社会化的先驱,但由于精神分析论过分重视个性形成过程的早期经验,忽视个人成年后的社会化问题,所以后来的心理学家对社会化的过程作了很大的修改。 五、社会化过程的划分 1、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19021944)的八阶段划分 (1) 婴儿时期的信任与不信任(01岁)(2)儿童早期的自主与怀疑(23岁)(3)学

19、龄前的主动与内疚(45岁)(4)学龄早期的勤奋与自卑感(611岁)(5)青春期的认同与角色混淆(青少年时期) (6)青春期的亲密与孤独(青年期或成年早期)(7)中年期的代际关怀与自我沉浸(中年期或成年期) (8)老年期的完美与绝望(成熟期或老年期) 2、美国心理学家哈维格斯特(18781954)六阶段划分 (1)幼儿期(06岁) (2)儿童期(612岁) (3)青年期(1221岁) (4)壮年期(2140岁) (5)中年期(4060岁) (6)老年期(60岁至死亡) 六、无法速成的社会化(社会化过程及内容总结) 1、从婴儿到儿童时期,主要是人获得自我认知过程 2、从少年到青年期,人开始学习独立

20、生活 3、成年以后,人的初级社会化过程已经完成。 4、40岁左右,中年危机,是社会化进程中最艰难的时刻。 5、老年时期,人最困难的态度和行为改变的时候。原有的社会地位,权力发生了改变。 6、社会化过程的最后阶段是死亡。* 详解: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 第四章 社会互动一、社会互动的涵义二、社会互动的类型三、社会互动的理论四、社会角色的涵义五、社会角色的类型六、社会角色的扮演 七、社会角色扮演中的问题 (社会角色的失调与协调)一、社会互动的涵义 1、社会互动的提出者:齐美尔,1908年社会学中,第一次使用“social interaction”一词。 2、社会互动,简单地讲,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

21、响,相互作用,或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 书本定义: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者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它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社会行动的过程。 3、如何理解社会互动的涵义 (1)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 (2)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才存在互动。 (3)参加互动的人都是有意识的,都基于一定的需要和利益。 (4)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 (5)社会互动还带来一定的效果,对互动双方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 (6)互动必须在一定的规范引导下行动

22、。 (7)互动并非要在面对面的场合下才能发生二、社会互动的类型 1、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 (1)人际互动(个人之间的互动) (2)群体互动(群体之间的互动) 2、不同性质的社会互动 (1)合作 (2)竞争 (3)冲突 3、集体行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的主要类型:(1)暗示与模仿 暗示与模仿是一对最常见的社会互动方式,人类社会的许多活动就是起源于人们之间的相互暗示与模仿。(2)竞争与冲突 竞争与冲突都是互动者之间相互反对、相互排斥、相互对峙的活动。竞争与冲突体现了社会互动的另一种形式。 竞争指的是社会上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 。 冲突指的是个人与个人或群体与

23、群体之间为了某种利益、目标等而互相斗争、压制、破坏以至消灭对方的方式与过程。(3)顺应与同化 顺应与同化都属于个人或群体对于环境的调适过程,同时也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互动方式。 顺应:是指人类通过形成新的行为习惯或改变原有的行为习惯。包括: 和解 妥协 容忍 调解 仲裁,即通过第三者的裁决来解决双方的矛盾,这种仲裁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 同化:指的是人们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而逐渐改变了原来的生活习惯以适应新环境的过程。 (4)合作 指的是个人以及群体之间为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从广义上说,人类的社会生活都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 。没有合作就没有社会。(5)集体行为* 集

24、体行为又称为集群行为、集合行为等。* 集体行为就是指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相对来说是自发的、无组织的群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 包括:群众,大众行为(恐慌,时尚),传闻与谣言,公众舆论 等, 三、社会互动的理论1、符号互动理论 (1)代表人物:米德,布卢默,库恩等 (2)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使传播意识的一种意愿标志。声音,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都是符号。 (3)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第一,人类最本质的特征是用符号表示各种体验的能力,人是符号的使用者。第二,人类运用符号彼此沟通,符号在人们互动中发挥着中介作用。第三,人们通过解释他人行动中所具有的符号意义进行交流和互动

25、。第四,在互动过程中由于互动情境的变化,人们也在不断地修改对事物的定义。第五,角色扮演是最基本的互动方式,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行动的意义。2、拟剧论 (1)倡导者: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 (2)理论主要观点是:研究的是人们运用哪些技巧在别人心目中创造印象。因此又叫“印象整饰理论” 3、常人方法学(本土方法论) (1)创始人,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 (2)本土方法论:认为任何人的互动都由一种民间规则支配着,互动双方都具有对事件常识性的知识和假设,以此解释互动双方的常用规则。 (3)人们用民间的非专业的方法来理解他人的所作所为,特别是理解他们说的话。4、社会交换理论 (1

26、)代表人,霍曼斯,布劳 (2)认为社会互动得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下面是几个有关的命题: 成功命题:一个人的某种行动越经常得到报酬,这个人就越愿意从事该行动 * 刺激命题:如果某种特定刺激的出现曾经成为一个人行为得到酬赏的原因,那么现在的刺激越是同过去相同,这个人就越可能采取这种行动或类似的行动。* 价值命题:一种行动对某人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 剥夺和满足命题:某人在近期内越是经常得到某一特定的酬赏,随后而来的同样酬赏对他来说就越没有价值。* 攻击与赞同命题:当某人行为没有得到预期的酬赏或者得到了未估计到的惩罚时,他将会被激怒,并可能采取侵犯行动,所预期的酬赏变得

27、更有价值;当某人的行为获得了期望的酬赏或者大于期望的酬赏,或者未受预料中的惩罚时,他会很高兴,并可能采取赞同行动,该行为的结果也变得更有价值。四、社会角色的涵义 1、定义:社会角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 A:地位一词与日常的地位概念的意义不一样,日常用语中的地位与社会阶层有关,带有价值判断的味道,通常是有地位的有身份的人主要是社会上层的人,下层人似乎没有身份地位。在社会学里,地位身份不局限于个人在社会阶层所处的位置,所以父亲、子女、教师、学生等,都有他们的地位和身份。B地位的多样性:身份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因性别、婚姻状况、年

28、龄、受教育程度、民族背景、宗教信仰和职业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每个人都占有一个以上的地位身份:而这些身份的可能的组合方式可以揭示出一个社会的结构的许多特征。例:许多社会中,男性律师较女性律师多,黑人青年的失业率比白人青年的失业率高。C 一个身份可能使你更容易取得其它身份:所以有些人有比别人更多的身份,银行行长会被邀请作为商会的主席、公司董事会成员等。因为他的职业身份十分有力,年龄太小或太老的人常常有较少的身份.2、内涵 (1)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2)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3)角色是人们对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 (4)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29、五、社会角色的类型 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从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区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获角色。 2 、根据角色规范是否明确,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 规定性角色: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有比较严格而明确规定的角色 。 开放性角色: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没有严格而明确的规定,角色扮演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待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它也有制约,但这种制约是非强制性的,主要受习俗、道德等社会规范的制约。 * 3、从人们承担社会角色时的心理状态分为自觉的角色和不自觉的角色。* 所谓自觉的角色 , 指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 , 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 , 意识到了周围的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 , 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自觉的角色是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经常体验到的。 * 所谓不自觉的角色 , 指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 , 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 , 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 4、从社会角色追求的目标分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功利性:以实际利益为目标的角色.这种角色行为是计算成本,注重效益的,其行为的价值在于利益的取得.例:企业家,商业管理人员等. 表现性角色:不以经济上的报酬和效益为直接目的,而以个人表现为满足的社会角色. 例:各级党政干部,科学家,艺术家,作家,学者,教授等. 5、理想角色与实际角色 理想角色实际上就是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