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6.89KB ,
资源ID:2812557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1255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3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3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docx

1、3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第二节 英国现实主义一概况19世纪英国文学也达到了高度繁荣。英国与法国共同哺育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颓废派三大运动。英国是颓废派思潮及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发源地之一,颓废派在英国主要表现为以王尔德为代表的唯美主义。此外,不同的文学种类也开始涌现出来,如柯南道尔(Conan Doyle,18591930)以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为名的系列侦探小说、乔威尔斯(George Wells,18661946)的科学幻想小说等等。由于工业革命及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也产生了以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的宪章运动文学(Chartist literature,18371

2、854)。以狄更斯为首的现实主义小说则代表了英国19世纪文学的最高成就,诗歌与戏剧相对低落。30年代拜伦、雪莱和司各特相继逝世后,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便衰落了,现实主义运动于4050年代崛起。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与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有一点不同,法国现实主义作家较多反映新生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的矛盾,而在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现实主义作家们则更多地将目光转向社会下层,注重表现在资本主义金钱压迫下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和工人阶级的斗争。现实主义运动的奠基人和最伟大的代表是查理狄更斯,他也是自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文学最伟大的作家。威廉梅克庇斯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18111863)

3、在现实主义前期是仅次于狄更斯的重要代表作家。他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东印度公司一个富有的税务官家庭,在剑桥大学受的教育。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名利场(Vanity Fair,1848),主人公蓓基夏泼是个令人憎恨同时又多少令人同情的很复杂的女冒险家形象,她出身贫寒,幼年饱受酸辛,因此决心凭自己的才貌不择手段爬进上层社会。小说的主要情节围绕夏泼与她的同学艾米丽亚各自的家庭展开。她俩中学毕业后,善良的艾米丽亚把夏泼带回家里,夏泼勾引艾米丽的哥哥乔瑟夫未成,被迫离开。她被介绍到毕脱爵士家里当家庭教师,很快就迷住了毕脱爵士,然而却跟毕脱爵士的儿子罗登私奔了。罗登整天不务正义,背了一身债务进了监狱,出狱后发现

4、夏泼与一些大人物有着暧昧关系,愤而出走。罗登死后,夏泼在欧洲过着流浪生活,一次偶遇乔瑟夫,又施展手腕迷住了他,在他死后占有了他的大部分财产。夏泼一心想爬进上流社会,但由于她出身微贱,上流社会始终对她关紧大门。小说通过夏泼在“名利场”上的浮沉批判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的金钱关系和腐败的社会风气。萨克雷另两部比较著名的长篇小说是潘登尼斯(Pendennis,1850)和纽可谟一家(The Newcomes,1855)。与狄更斯主要以中下层人民为主人公不同,萨克雷主要写贵族与资产阶级上流社会这个“名利场”,社会视野比狄更斯要狭窄。但在艺术创作的某些方面,他却完全可以与狄更斯平分秋色,甚至更胜一筹。狄更斯

5、的风格有时过于感伤,而萨克雷对上流社会的讽剌却更严峻尖刻;狄更斯的人物性格比较简单,且常被夸张到失实的程度,而萨克雷的人物形象却更真实,性格也更复杂。在19世纪英国文学中,女作家群的崛起是英国现实主义运动特有而突出的现象。在所有这些女作家中,最重要的是勃朗特三姐妹中的夏洛蒂和艾米丽,她们的天才与她们的命运恰成鲜明的对照。在夏洛蒂和艾米丽之外,第一位是与司各特同时代的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1817)。她多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与爱情风波,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冲突,给当时充斥感伤主义与哥特式小说的文坛以一股清新的风。她最著名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

6、judice,1813),表现家庭与爱情的主题。盖斯凯尔夫人(Mrs. Gaskell,18101865)是当时英国社会政治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玛丽巴顿(Mary Barton,1846)反映了宪章运动,描写工人阶级的贫困生活。除了这类工业小说(industrial novel)外,她还写了许多哥特式小说和田园牧歌式的小说,克兰福德(Cranford,1851)被认为是她最好的小说。她还为她的朋友、简爱的作者写过著名传记夏洛蒂勃朗特(The Life of Charlotte Bront,1857)。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18191881)以表现英国乡村和农民

7、生活著称,并经常在小说中提出妇女的社会地位与教育问题,著有亚当比德(Adam Bede,1859)、织工马南传(Silas Marner,1861)、米德尔马契(1872)等长篇小说。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现实主义日益面临现代主义新创作方法的挑战。此期现实主义在对生活的艺术反映上已达不到狄更斯时期的广度和深度,但它新的重大贡献是心理描写的精确、深刻和丰富;同时,更多的女作家涌现出来,提出了新的女权标准。哈代是英国现实主义在19世纪最后一位杰出代表,而萧伯纳则是英国现实主义运动最后一位伟大代表作家。其他重要作家还有吉卜林、高尔斯华绥等。拉迪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56

8、1936)出生在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印度的孟买,其父为博物馆馆长,他在英国受完大学教育又回到印度当了一名新闻记者。吉卜林在思想上是一个帝国主义者,但他的艺术创作并不完全与他的政治思想一致。他是诗人、小说家和散文家,创作很丰富。他也是两个世纪之交的重要作家,1907年成为英国第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在艺术上的贡献主要是将英帝国治下的东方印度第一次生动地展现在西方世界面前,同时他善于写动物故事。他最为著名的作品是童话体小说森林之书(Jungle Book,1894),写一个“狼孩”毛葛利被狼爸爸和狼妈妈收养,棕熊巴鲁教他“莽林法则”,黑豹巴格伊拉教他各种捕猎技能,他以智慧和公正赢得森林动物的热爱,被拥

9、为“森林之王”,最后又回到人间,成为一个护林员。小说把动物写得比人好,以动物的原始纯朴与人类的贪婪残忍相对照,呼唤人性的复归。作品还表现出作者对动物和大自然的热爱以及敏锐深刻的观察和描写,这些描写极为生动,每个动物都有鲜明的个性,这部小说堪称为世界文学中动物故事的杰作。吉卜林其他重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吉姆(Kim,1901),描写一个生长在印度的英国孩子流浪冒险的故事,诗集兵营谣曲(Barrack Room Ballads ,1892)反映英帝国雇佣兵的生活。约翰高尔斯华绥(John Galsworthy,18671933)出生于一个大律师的家庭,从牛津大学毕业后做过一段时间的律师,诺贝尔奖获得

10、者(1932)。他既是剧作家又是小说家,在“问题剧”的创作上仅次于萧伯纳,但说教成分较强。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于长篇小说创作。他的小说主要描写中上层资产阶级生活,由有产业的人(The Man Of Property,1906)、骑虎(In Chancery,1920)和出租(To Let,1921)组成的长篇小说三部曲福赛特世家(The Forsyte Saga)展示了一个资产阶级家族的历史。这个家族的第四代精神代表索米斯,对金钱的占有欲使他丧失了对美的欣赏力和理解力。他娶了贫穷而美貌的伊琳,以为用金钱就可以买到她的爱情。但伊琳却爱上了富有艺术气质的建筑师波辛尼,波辛尼死于车祸后,伊琳又回到索米

11、斯身边,但索米斯仍然得不到她的心。小说以伊琳作为美的象征,批判了资产阶级的财产占有欲“福尔赛精神”对美的摧残。但作者对索米斯是同情的,在小说结尾让索米斯克服了占有欲,转变成一个完美的资产者,这不能不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深度。二狄更斯查理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出身贫寒,他父亲是一个小职员,由于不善理财,债台高筑,进了债务监狱,小狄更斯当了童工,后来由于继承了一笔遗产家境才得以改善。狄更斯没上过大学,通过当记者走上了创作道路,不幸的少年时代对狄更斯以后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狄更斯的创作主要是在小说领域,他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及其他中短篇小说,其中比较重要的长篇小说

12、是老古玩店(The Old Curiosity Shop,1841)、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1850)、荒凉山庄(Bleak House,1853)、艰难时世(Hard Times: For These Times,1854)、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1859)等。老古玩店在狄更斯早期创作中比较有代表性,它以中下层人民为主人公,以穷人的悲惨遭遇为主题,以古玩店象征着小私有者的世界,表现了小私有者在高利贷资产阶级的残酷压榨下破产的不幸命运。小耐儿祖孙俩相依为命,祖父屈兰特开着一家古玩店,他一心发财好让小耐儿过上好日子,结果陷入高利贷者奎尔普之

13、手,被赶出家门,祖孙俩流浪各地,先后在贫病交加之中死去。小说在结构上具有流浪汉小说的特点。小说原在报上连载,引起轰动,女主人公小耐儿之死曾使大洋两岸的读者为之落泪,现在因其过于感伤而受到批评。但这也是狄更斯少数没有大团圆结局的作品之一。艰难时世与双城记是狄更斯后期较有代表性的两部作品。这时他的思想和艺术都达到了更成熟和完美的程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揭露批判更尖锐深刻。艰难时世塑造了资产者的典型,表现了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反映了宪章运动,故事发生地点焦煤镇的面貌是对英国工业社会的典型概括。市议员葛雷梗信奉“事实哲学”,排斥一切情感的东西友谊、爱情、道德等;牺牲女儿路易莎的幸福,让她嫁给卑鄙粗

14、俗的纺织厂主庞得贝,儿子在他的影响下成为盗窃犯。小说刻画了一位正直善良的工人形象斯蒂芬,在他一家的帮助下,路易莎得救,葛雷梗悔悟。小说展示了惊人的贫富悬殊现象,对资本主义提出了最深刻的抗议;同时,葛雷梗作为弃恶向善的资产者形象,也反映了狄更斯创作上一方面的特点。双城记是狄更斯最复杂的作品,同以前的作品相比表现出一种新的风格。小说取材于法国大革命,表现医生梅尼特父女在革命前后的奇特遭遇。梅尼特医生因揭露大贵族一家的血腥罪行而被关进巴士底狱18年,精神失常,出狱后被酒店主德伐石夫妇保护。其女儿路茜在英国长大,回到法国将他接走。路茜在英国与贵族青年代尔纳相恋。法国大革命爆发后,雅各宾实行恐怖专政,滥

15、杀无辜,代尔纳家的管家将被处死,代尔纳毅然回国解救受冤枉的管家,被逮捕并判死刑。梅尼特父女赶回法国,试图以梅尼特医生作为法国荣誉公民的身份营救代尔纳。但在法庭上,德伐石夫妇展示证据,原来代尔纳就是残害梅尼特医生的那家贵族的后代,而德伐石太太则是被贵族糟蹋的那位女子的妹妹。这时路茜的追求者卡尔登利用自己面貌酷似代尔纳,临刑前夜潜入牢房麻醉代尔纳,代替他走上断头台。小说写了两种死亡、两种复活:一是梅尼特与卡尔登之死;一是梅尼特与代尔纳之复活。小说既深刻揭露了封建贵族的血腥罪行,赞扬法国大革命,同时也谴责了以德伐石夫妇为代表的雅各宾恐怖统治。这部作品表现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最完整,同时艺术上也达到了

16、情节的丰富性与结构的完整性的统一,情节紧张而富有戏剧性,语言精炼雄深,人物性格鲜明。总的来看,狄更斯的创作成就排在巴尔扎克、托尔斯泰之后。在评价他的艺术特点与创作成就问题上,狄更斯可能是19世纪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中毁誉最不一致的一位。对他的批评集中于以下方面:人物形象夸张失实,过于感伤,结构松散、多为大团圆结局等等。但公认的是,他反映时代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在当代英国仍无人能与之相比,他作品中包含的强烈的人道主义思想使宪章派称他为“穷人的诗人”;他的创作表现出感伤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明显影响;他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喜剧性的幽默,他的许多人物形象虽然夸张,但仍具有高度的生命力。三夏洛蒂勃朗特与简爱勃朗特三姐

17、妹夏洛蒂、艾米丽、安妮出身于贫寒的乡村牧师家庭,由于没钱上学,只好就读于寄宿学校。寄宿学校的环境十分恶劣,采取非人道的教育方法,这段可怕的经历后来就反映在她们的创作里。三姐妹的命运都较不幸,没有一个活过40岁。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18161855)的几部作品大都具有自传性,为她带来世界声誉的是长篇小说简爱(Jane Eyre,1847)。小说突破传统的才子佳人模式,叙述了一位相貌平凡的普通女性的爱情故事。小说女主人公简爱是个孤儿,从小被送到寄宿学校受教育。毕业后到乡绅罗彻斯特家里当家庭教师,她以独立自尊的人格,战胜了包括英格拉姆小姐在内的上流社会女性,赢得了罗彻斯特的

18、爱。然而就在他们结婚之时,一个可怕的秘密暴露出来:罗彻斯特受骗缔结了一桩不幸的婚姻,他的妻子就是在桑菲尔德庄园里夜夜叫喊的一个疯女人。婚姻无法解除,简爱不肯作罗彻斯特的情妇,离开了罗彻斯特。几年后,就在她即将接受圣约翰的求婚,跟他一起到印度去传教时,她仿佛冥冥中听到一个声音在呼唤她,她毅然回到桑菲尔德。发现桑菲尔德已发生巨变,罗彻斯特的疯妻子一把火烧掉了庄园,罗彻斯特受伤后双目失明,但简爱仍义无反顾地与他结合。这部小说以大胆的恋爱观轰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社会,主人公简爱当时被称为超越时代的自由叛逆女性,小说则被称为妇女的感情独立宣言,表达了一种新的爱情观。全书中心思想被概括在简爱对罗彻斯特说的

19、一段话中:要是上帝赐给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这段话的深刻之处在于它揭示出人类社会两性关系的三种境界:(1)自然境界(如果上帝赐给我一点美)。在原始状态下,人出于动物的本能,为了有利于种族的繁衍,在争夺配偶的斗争中体貌的健美是首要的条件;(2)物质境界(如果上帝赐给我一点财富)。在私有制和男权社会中,两性结合成为一种物质交易:男人凭借地位和财富,女人凭借色相。这是从自然境界的倒退或异化,最容易理解,古往今来无数文学作品不乏对它的批判。(3)精神境界或美学境界(我们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两性结合上升为一种

20、性美学和真正的爱情,不但超越物质境界,而且超越自然境界。两性结合不再是简单的生理满足和完成一种生殖行为,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平等与契合。在艺术上,小说反映出哥特式小说的影响,如罗彻斯特家中夜里疯妇的出没叫喊、大火、简爱与罗彻斯特在远方的心灵感应等。四艾米丽勃朗特与呼啸山庄艾米丽勃朗特(Emily Bront,18181848)既是诗人,也是小说家,但她只写了唯一一部小说,即被公认为世界名著的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 1848)。小说叙述了一个爱情与复仇的故事。呼啸山庄的绅士恩肖收养了一个弃儿希刺克厉夫,希刺克厉夫与恩肖的女儿凯瑟琳从小青梅竹马,暗生情愫。但凯瑟琳的哥哥哈里顿却

21、对希刺克厉夫百般欺凌。凯瑟琳看到两人之间横亘着一道财产与阶级的鸿沟不可能结合,出于绝望而嫁给林顿。希刺克厉夫出走,数年后回来时已腰缠万贯,这时恩肖已死。希刺克厉夫利用雄厚的财力买下呼啸山庄,开始大肆报复,对哈里顿百般驱使侮辱,后来又在决斗中杀死了哈里顿。哈里顿死后,希刺克厉夫又将报复施加于他的儿子小哈里顿,让他重过自己幼年屈辱的生活。他又故意追求林顿的妹妹伊莎贝拉,结婚后又把她残酷地折磨至死,生子也起名叫林顿。凯瑟琳不久死去,留下一个女儿凯蒂。希刺克厉夫借林顿重病之机强迫凯蒂嫁给了自己的儿子林顿。小林顿与小哈里顿恰成鲜明对照,小林顿孱弱早死,而小哈里顿却象希刺克厉夫童年的翻版,无知无识,野性、

22、纯朴。希刺克厉夫、凯蒂、哈里顿一家三口生活在仇恨中,希刺克厉夫尽力折磨虐待两个孩子。凯蒂与哈里顿之间逐渐滋生出爱情,希刺克厉夫目睹他们俩的亲密,仿佛见到当年凯瑟琳与自己的情形,深受感动,放弃了复仇,在凯瑟琳的坟墓边自掘墓与之长眠一起。小说揭示出在畸形社会制度压迫下人们的心理悲剧和人性的扭曲,社会抛弃了希刺克厉夫,希刺克厉夫也抛弃了社会,而他疯狂刻毒的报复更滋长了人与人的仇恨,由此形成了一个怪圈。但是小说最深刻之处是又表现了爱的力量最终战胜了仇恨的力量,打破了这个怪圈。这种爱已超越了单纯的男女之爱,而上升为更广泛的人类之爱。在艺术风格上,小说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和浪漫主义色彩,以哥特式的情节交织出

23、一幅幅阴森恐怖和疯狂的画面。五哈代与德伯家的苔丝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出生于一个建筑师的家庭,子承父业,作过一段时间的建筑师,但对建筑不感兴趣,转而从事文学创作。哈代是英国现实主义在19世纪的最后一位杰出代表。他的创作很广泛,既是小说家,也是诗人。他最有成就的小说作品是被称为“性格与环境小说”的系列长篇小说,主要有远离尘嚣(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1874)、卡斯特桥市长(The Mayor of Casterbridge,1886)、德伯家的苔丝(Tess of the dUrbervilles,1891)、无名的裘德(Jude

24、 the Obscure,,1896)等。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是哈代最著名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叙述了一位农村姑娘在爱情上的悲惨遭遇。苔丝由于家境贫寒,到当地财主亚雷德伯家帮佣,却遭亚雷强奸,生下了一个私生女,很快就夭折了。她遭到周围人们的唾弃,不得已到远处一家牛奶场当挤奶工,一个牧师的儿子、青年大学生克莱爱上了她,但在新婚之夜,当苔丝向克莱坦白了自己的过去时,克莱却背弃了她,远走巴西。苔丝的父亲死后,一家流落街头,十分凄惨,她被迫成为亚雷他的情妇。这时克莱在巴西十分怀念苔丝,落魄归来。苔丝感到亚雷毁了自己与克莱两人的幸福,就杀死了亚雷,被判处死刑。哈代对“不贞的”苔丝倾注了深切的同情,将

25、她作为道德理想与仁爱的化身,给小说起了这样的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她勤劳善良,心地纯洁,却成为虚伪的社会道德的牺牲品,但她没有逆来顺受,而是以亲手杀死亚雷向社会作了最坚决的反抗。无名的裘德叙述了青年石匠裘德的一生。裘德是个孤儿,寄养在姑母家中。他渴望受教育,想成为一名教师,自学了拉丁文和希腊文,又到处求学,但由于出身低微,一切学校的大门都对他紧闭着。他初次恋爱陷入对方的圈套,与一个庸俗的女人结了婚,婚后不久妻子就跟人私奔了。他爱上了自己的表妹淑,淑是一个具有叛逆思想的女性,他们未结婚而同居,遭到社会的排斥和歧视,生活凄惨。裘德还收养了前妻与别人生的男孩,由于极度的贫困,这个男孩勒死裘德的两

26、个幼儿后也上吊死了。淑离开了裘德,裘德又同自己的前妻结婚,不久就在贫病中孤独地死去了。裘德渴望学习成才的善良愿望终于被社会扼杀了。哈代的创作在内容上主要表现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农村现实,主题集中于社会道德问题,着重批判社会道德与宗教的虚伪,表现普通人特别是农村妇女的美好品质。他的作品由于道德的尖锐性经常遭到维多利亚时代保守的英国社会的严厉攻击,直到20世纪以后,他的卓越成就才被承认。在艺术上,哈代的叙事风格简单质朴,虽然社会视野较窄,但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刻画更为复杂深刻。他的作品都充满浓郁的悲剧情调,表现小人物在命运的罗网中无望地挣扎。六萧伯纳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乔治伯

27、纳萧,18561950)出生于爱尔兰一个小公务员家庭,没有上过大学。他在思想上是费边社会主义者(Fabian Socialism)。萧伯纳是戏剧家,他的创作活动横跨两个世纪,他既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运动最后一位伟大代表,又是英国19世纪戏剧最重要的代表,192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但他只接受了荣誉,拒绝了奖金。英国戏剧自17世纪以来一直萎靡不振,进入19世纪后,易卜生的戏剧对英国产生了强烈冲击,萧伯纳在易卜生的影响下,为使长期萎靡的英国戏剧重新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为20世纪的新戏剧开辟了道路。萧伯纳一生共创作了51个剧本,重要的有鳏夫的房产(Widowers Houses,1892)、华伦夫人的职

28、业(Warrens Profession,1894)、巴巴拉少校(Major Barbara,1905)、苹果车(The Apple Cart,1929)等。在鳏夫的房产中,出身高贵家庭的青年医生屈仑奇爱上资本家的女儿布兰溪,但当他发现未来岳父萨托里斯的财产是通过残酷剥削房客而积累起来的时候,满怀义愤,准备断绝同这一家人的关系。但萨托里斯巧妙地指出屈仑奇本人也是靠同样不光彩的钱维持体面的生活,对立双方最后发现彼此都是“同路人”而言归于好。作品通过这个喜剧性冲突揭示了资本主义财富来源于对穷人的剥削。在华伦夫人的职业中,华伦夫人的女儿薇薇受过良好教育,具有高尚的道德观念,但她却发现供自己上大学的钱

29、来自母亲开妓院的收入,气愤地质问母亲为什么如此堕落。华伦夫人通过自己青年时代的不幸遭遇告诉她,只有选择这样一条不体面的道路才能有今天的好生活和体面的社会地位,包括使薇薇受到良好的教育。华伦夫人的合伙人克劳夫斯更进一步指出:一切财富的来源都是肮脏的。此剧由于尖锐的暴露性而遭到禁演。巴巴拉少校中女主人公巴巴拉是慈善机构“救世军”的少校,而她的父亲安德谢夫则是一个大军火商。巴巴拉自以为从事的是一种拯救人们灵魂的高尚事业,却发现这类慈善机构竟然是父亲这样的军火商人出钱办的,受到很大打击。安德谢夫指出她们的慈善事业对社会毫无用处,用炸药才能真正改变社会。最后巴巴拉和她的未婚夫被说服了,同意继承父亲的军火事业。此剧以此揭示出慈善事业与军火事业的内在联系。苹果车假托1961年发生的政治事件,美国决定重新加入大英帝国,实际上企图吞并英国,英国国王坚决拒绝了。作品以此揭露了英国的衰落与统治集团内部的重重矛盾。萧伯纳受易卜的影响,其戏剧创作也属于“问题剧”,即每部剧作集中提出一个道德的、政治的、宗教的社会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安排情节,塑造人物。但易卜生的剧作多充满悲剧色彩,而萧伯纳的绝大多数作品在形式上属于喜剧,其创作特点是具有深刻的思想力量和高度机智幽默和俏皮的语言风格。但他的人物形象有时有概念化的毛病,常成为作者思想的传声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