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28.97KB ,
资源ID:2812199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1219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部编版三上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部编版三上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docx

1、人教部编版三上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一、教学目标:1认识“径、斜”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等1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首古诗,默写山行。3.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首古诗,默写山行。2.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三、教学难点: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四、教学疑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赠刘景文中部分难理解的词语?五、教学方法:1.本文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说说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

2、景色,了解古诗的大致内容;接着引导学生细读古诗,分别说说古诗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通过借助注释、借助插图、联系生活等方式,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最后进行背诵积累,默写山行。2.三首古诗中,赠刘景文生字更多,诗意理解也相对难一些。教学时,既可以按照课文顺序教,也可以稍做调整,先教学赠刘景文,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诗意的方法后,再迁移运用,学习山行和夜书所见。六、教学资源:教师用书、日常生活七、教具准备:PPT八、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赠刘景文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你喜欢哪个季节?说一说理由。四季风景如画,四季都是诗情画意的。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来

3、一起学习三首关于秋天的诗歌。齐读课题。2.这篇课文呈现的三首古诗,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在教材编排的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出现了“注释”)每一首古诗的“注释”里有哪些内容?请你大声读读。什么叫“注释”知道了吗?注释,是对书籍或文章的语汇、内容、背景、引文作介绍、评议的文字。3.这节课我们先学习赠刘景文。看看注释,关于题目你知道了什么?(这首诗是写给作者的好朋友刘景文的)本课注释:刘景文:诗人的好朋友。擎:举,向上托。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字理识字,识记“赠”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增”的省略,添加。贈,篆文(貝,钱财)(“增”的省略,添加),表示在送礼物的同时加送钱财。造字本义:动词

4、,将钱财送给他人。指导书写“赠、刘”“赠”左窄右宽。“刘”左边部分最后要变成丶,右边部分要写得稍长一些。4.你了解作者吗?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二、学习新课:1.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残犹傲君橙橘同桌互相说一说: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你指我认。指名读。小组读。2.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3.同桌相互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4.谁能大声地再来读读?大家再自信地读给自己听听。5.学习古诗。(1)学习生字:哪些生字、

5、词语的意思不好理解?荷尽:PPT出示对比图片夏日荷花、秋日荷花:哪幅图更吻合诗意?请说说你的理由。擎雨盖:擎,举,向上托。擎雨盖指的是荷叶。荷花再美,开尽的时候也只剩下一片萧条的景象了。残:残败。PPT出示“残菊”图片,理解“菊残”犹:还有。傲:精神抖擞的样子。傲霜枝:秋风中菊枝仍然精神抖擞地挺立着。你想对它说什么?读出诗句中的画面感。指导书写“盖、菊”整个字要写得紧凑。上边部分一竖不出头;几个横长短相似,距离匀称,第三横在横中线上。下边部分最后一横要写长,托起整个字。整个字要写得紧凑。下边部分的“米”,左边有一部分写在“勹”的外面,使整个字重心更稳。君:你。字理识字“君”“尹”是“君”的本字

6、。君,甲骨文(手执权杖)(口,命令),表示握权执政,管理事务。造字本义:动词,发号施令,执政治国。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手和权杖连写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古人称开创缔枝为巢时代的首领为“帝”;称手持特大战斧的首领为“王”;称文治天下的智慧首领为“君”;称头戴金冠的至上王者为“皇”。橙黄橘绿:读了这几个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结合生活想象理解)秋天所有丰收的景色。指导书写“残、橙”左右等宽。左边的“歹”不要多一点,起笔横的长度不要超过竖中线。右边部分的斜钩要写得舒展,注意与“歹”笔画的穿插;不要忘写右上角的点。右边“登”的上半部分在要写的字中是第一次出现。左上角不能多点,右上角不能少撇。(2)人们

7、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读诗光读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的景物。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象?联系诗句说一说,诗中的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引导悟情。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给刘景文?作者写枯败的荷叶、傲霜的残菊有什么用意?又为什么写到了橙黄橘绿?苏轼看到的秋天就这些景物吗?发挥你的想象,帮诗人说说他看到却没有写出来的景色。秋天真是一个-的季节!看来秋天的美景才不止这二十八个字呢!怪不得诗人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你现在明白这两句诗的意思了吗?学生说诗意,悟诗情。(4)诗歌中有没有一句话让你觉得包含道理?“菊残犹有傲霜枝”“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霜凌寒的气节。6.谁能

8、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7.指导朗读,熟读成诵。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8.无独有偶,唐代刘禹锡的一首秋词在抒写秋天景色的同时,也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感受一下这首诗中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斗志昂扬的开阔景象。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三、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背

9、诵课文。四、板书设计:荷尽菊残秋日美好赠刘景文橙黄橘绿品格高尚夜书所见 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1、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2、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背诵古诗。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悟出诗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叶绍翁的资料。教学过程:课前谈话: 今天这节语文课,由朱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孩子们,准备好了吗?一、导入新课1、出示静夜思的背景图片。孩子们,看着这幅画,你想起了哪首诗?2、指一名学生来背一背。问:李白思念谁?他看到

10、什么想起了故乡的?3、让我们带着思念,一起再来读读这首诗。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叶绍翁写的夜书所见。板书: 夜书所见二、解诗题,知作者1、简介作者孩子们,叫一叫诗人的名字。叶绍翁是我国南宋的一个大诗人。来,再敬佩地叫一声-叶绍翁。亲切地叫一声-叶绍翁。2、好,我们来看这首诗,一起来读一读诗题。3、解诗题(1)你知道这里的书是什么意思吗?这里的书,就是我们现在“写”的意思。(2)谁来说说“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三、初读古诗1、一读(1)(好,孩子们翻到书本35页。)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一名学生读诗,正音。(强调“

11、挑”的读音。)(3)教学多音字。这个字还在哪些词中也读挑呢? 出示挑拨、挑逗、挑染 来, 一起读。 能给它的另一个读音组组词吗?(3)齐读全诗。2、二读(1)快速地读,用“-”标出诗人所写的景物。(2)指名说,板书,再读一读词语。 梧叶 江 秋风 儿童 促织 篱落 灯3、三读(1)理解“注释”A、仔细看课文,除了文字,你还发现了什么?B、与下面注释里的对应起来的,注释是帮助我们读懂诗句用的。C、看,诗句里的促织右上角有个,我们就到下边的注释中找,找到了吗?D、说一说促织就是什么?E 、你知道诗人为什么叫它 “促织”吗?因为它在秋天鸣叫,提醒农妇冬天快到了,快织布做衣,所以又叫促织。现在请小朋友

12、轻轻地读,一边读诗句,一边看注释,你能读懂哪句诗?(2)学生自由读诗。四、明诗义,悟诗情(一)出示第一句:萧萧梧叶送寒声1、谁来说说“萧萧”指什么声音?(风声)2、诗中的“梧叶”指的是什么?(1)解说:梧叶(课件出示梧桐的变化照片)梧叶指梧桐树的叶子。梧桐树是一种有季节特征的树。它春天发芽;夏天叶茂;可到秋天,萧萧秋风一起,便叶黄飘落。从梧桐树的变化,我们可以知道秋天来了,天气变冷了。3、链接诗句:古人常用“萧萧” “梧叶”来写秋天的景象。(1)出示诗句(师读前一句,生接后一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春风桃李花开日,秋

13、雨梧桐叶落时。一声桐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读到这儿,老师又想起了一句谚语-出示: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秋风、梧叶,再加秋雨,给我们送来了阵阵寒意,这阵阵寒意就是诗人笔下的寒声。(2)再出示诗句-萧萧梧叶送寒声, 你能把这寒声送到句子中去吗?(3)指名朗读,评价学生的朗读评: 老师感受到一阵秋风正从我的身边吹过。 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不禁打了一个寒颤。(4)出示夜晚的梧桐树叶子。引:当夜幕降临时,这秋风、梧叶更让人感到格外的寒冷,谁来读读这夜晚的寒声。指名读。评:你把这秋的寒意带进教室了。一起读-此时,诗人叶绍翁也和我们一样,感受着这秋的寒意,再读-那这萧萧秋风,仅仅是给诗人送去寒意

14、吗?(二)学习第二句:江上秋风动客情。1、课件演示诗人的生活情境旁白:那一年,诗人远离自己的家乡。在秋天的一个傍晚,诗人走出旅店房门,听到秋风吹动梧叶萧萧作响,诗人顿感阵阵寒意,又回到房中看书。可是,他怎么也静不下心来了。孩子们,你说,他在想什么呢?2、学生想象说话。3、板书:思亲念家-这就是诗中所说的“动客情”。4、出示诗句-江上秋风动客情。(1)这里的“客”指的是谁?(叶绍翁)(2)为什么诗人称自己为“客”。(因为他不在自己的家乡,就像是在外作客。这客就可以解释为“在他乡作客”。过渡:在这秋风扫落叶,寒意袭人的秋夜里,诗人却孤身在外,他怎能不想家,想亲人呢?你能把诗人心中的思乡之情通过朗读

15、表达出来吗?5、练习朗读,评价朗读。评:你读出诗人心中的思念了。是呀,离家很久了,家乡的亲人,你们好吗?一起读-江上秋风动客情6、齐读前两句诗引读:夜幕降临,诗人走出茅屋,读- 千里之外,想念亲人,思念家乡,诗人感到孤独、无奈呀,读-7、你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想念起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指两名学生说。)过渡:因为思乡,诗人在茅屋边久久站立,向家乡的方向望去,这时候,他突然看到了-(三)学习三、四两句1、课件演示“一灯明”。2、说说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名说。3、所以诗人说“夜深篱落一灯明。”4、他看着这一点灯光,想到了什

16、么呢?(注:以下两环节据学生回答教学)(1)猜想有儿童在捉蟋蟀。出示“知有儿童挑促织,”诗中说“知有儿童挑促织”,“知”在这里就解释为“料想、猜测”的意思。(2)猜测有孩子在捉蟋蟀,诗人又会想到什么呢?诗人想起自己小时候捉蟋蟀的情景了。板书:回忆童年引:诗人小时候也经常提着灯在秋天的夜晚和伙伴们一起捉蟋蟀的。(3)诗人看到灯火,在猜想、在回忆。你看,古人写诗,就是有趣,经常把话倒过来写。那你能用我们现在的说法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4)指名说。 夜深了,黑漆漆的,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有一盏灯火,料想是孩子在捉蟋蟀吧。5、练习趣读过渡:这一灯火让诗人回忆起自己小时候捉蟋蟀的欢快情景。(1)你能

17、读出捉蟋蟀的欢快来吗?指名朗读。 评:多开心呀!多好玩呀!(2)捉蟋蟀好玩,斗蟋蟀更有趣了。引:看,昨晚挑着灯笼捉来的蟋蟀,今天都拿出来斗一斗吧!(3)演示斗蟋蟀。(4)有趣吗?那谁来把这乐趣带到诗中去。 评:瞧,这一灯明也乐了。一起读。男生、女生赛读。引读:此时此刻,诗人也沉浸在斗蟋蟀的乐趣中了,不禁笑出声来,读-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6、情感转换过渡:可想起自己小时候斗蟋蟀的欢快情景,诗人更是感到伤心和孤独。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 (1)指名说。朗读跟上(你就把这种心情带到诗中去吧?)(2)指名读。评:我已经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了。 千山万水,隔不断的是思念呀! (3)引:窗外的一灯明

18、,照亮的是童年的乐趣,而屋内的一灯明,却伴随着孤独的诗人。齐读-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四)整体感悟1、出示整首诗。小结过渡:诗人通过这些景物,写出了自己漂泊在外的心情,(小结完成板书。)我们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2、孩子们,先自己练习一下。3、配乐读诗。指两名学生读-评:是呀,想家的感觉是难过的呀! 你已经读到诗人的心里去了!4、我们一起来读。5、接下来,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来说诗的意思,孩子们来对诗句,好吗?(1)全班说: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了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亲人。(2)指名说夜深了,诗人看到远处篱笆旁有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吧!把夜

19、里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小结:那一晚,叶绍翁彻夜未眠,写下了这首诗。学习古诗,不仅会读,还要会背。6、孩子们练习一下,看谁马上会背了。学生自由练习背诵。7、指名背诵全诗。六、拓展孩子们,唐朝有位诗人叫张继。他和叶绍翁一样漂泊在外。同样在一个秋天的夜晚,同样在江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我们来读一读。(1)出示枫桥夜泊枫桥夜泊唐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 注释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姑苏城外寒山寺, 愁眠:因愁而未能入睡之人。夜半钟声到客船。 姑苏:苏州的别称。(2)自由读诗,说说诗人写了哪些景物?(3)快速读,诗中的哪个字最能说明诗人的心情?(愁)(4)张

20、继和叶绍翁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但是,他们写的诗都表达了自己客居他乡,思亲念家的心情。孩子们,你能读出张继心中的愁吗?先自己练习一下。(5)指名读。(6)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八、总结:指名读诗。自古以来,怀乡思亲的诗句好多好多,孩子们,课外再去找一找,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板书: 梧叶 江 秋风 思乡之情夜书所见 儿童 促织 回忆童年 篱落 灯赠刘景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赠刘景文是义务教育课程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古诗三首其中一首古诗。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秋天的特点。【学情分析】 本课学习的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学过古诗也背过古诗,但对

21、于诗的意思和意境主要还是通过诵读和教师引导来感悟,教学时重点放在古诗意境的理解,不是一字一句的理解,而是明白大致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在教学中重点指导朗读,让学生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意境。【教学理念】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课堂中,我们应教给学生相应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十分关注培养学生古诗诵读的能力训练,以读悟情。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古诗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尝试创编儿童诗。【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赠刘景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2认识本首诗中出现的生字,学写“赠、盖、橙、残”四个生字。3正确、流利、有感情

22、地朗读古诗,并背诵下来。【教学重难点】学习古诗赠刘景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素材。2学生准备:课本、通用格练字本、课文本。【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看图猜诗句,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三幅图是我们学过的一些古诗的景色,让学生通过看图联想诗句。)2齐读古诗题目。3.请一名学生介绍作者基本信息。【设计意图】通过学过的古诗感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二、字词检测,初读感知1生字检测:学生范读,全班跟读2.词语检测:女生带读,男生跟读3.生字书写指导(1)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小组合作,交流记字方法。)(2

23、)学习书写“赠、盖、橙、残”。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分析字形。指导书写。A橙:的“登”这边的两个短撇要注意。B赠:可以采用拆字旁法来帮助识记。C残:右边注意不要写成“戈”。D盖:注意上下结构分布在通用格框中的上下宫格位置,上方不能出头写成“羊”。学生描红、仿写。4.用移动设备投屏学生作品,分析学生书写的优点和需要注意部分。【设计意图】书写指导交给学生当小老师,分享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运用移动设备实时展示学生书写作品,课堂师生共评。5齐读古诗,在诗中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圈出来。6小组合作学习古诗。(1)每人读一遍古诗。(2)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一起讨论。三、再读感悟,想象画面1.配乐朗读,感

24、悟韵律美 (1)师配乐范读古诗,引导学生感受古诗韵律停顿。(2)生范读、齐读朗读古诗,再度感受古诗韵律。【设计意图】配乐多形式的朗读古诗,让学生在音乐的清扬乐声中感悟古诗中的韵律美好,加深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知,以读悟情。2.自由读诗,分享读懂了哪些字词,说说你懂了什么,读懂了哪句就说哪句。3.看图感悟诗中画面,采用抓关键字方法感悟诗句。(1)观察荷花3个阶段的变化,找出古诗中应景的词句。(生:抓关键词“荷尽”,感受“尽”表达凋谢的含义)(2)课件演示“擎雨盖”,帮助学生理解。(师语言引导学生根据关键词来描述诗句大意)(3)观察菊花3个阶段的变化,体会“菊残”和“傲霜枝”。(4)请学生用语言表述

25、分享他们心中的雪地中迎风挺立的菊花的画面。【设计意图】通过抓关键词法和书本注释解读法,让学生能了解诗歌大意,感受个别诗句意境。4.小组讨论:根据诗句中抓到的关键词,分享对诗句的体会,讲述诗句中描绘了怎样的一个画面,尝试分析后两诗句大意。5.小组分享:(1)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全班一起解答。(2)理解“君须记”,感受后两句诗句情感表达,主要描绘了什么景象。(3)读给你的伙伴听。【设计意图】6.诗句脉络解析(1)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橙黄橘绿的秋天画面,感受诗歌情感表达方式。(2)板书讲解归纳诗句含义。四、启发想象,品读古诗1品读古诗,配乐诵读(师:诗人在我们的眼前展现了一幅秋末的美丽图画,并用

26、优美的诗句描写了秋末时节美丽的景色,我们应该怎样读呢?)2师生配合有感情诵读。 【设计意图】多形式反复诵读,感受诗歌意境美。五、延伸创作,赞美秋天 1.儿童诗创作 (1)主题:赞美秋天,可以用儿童诗或者片段作文的形式写话。 (2)移动教学设备投影学生作品,学生诵读作品,互相赏析作品。 2.课堂小结【设计意图】创编儿童诗,让学生们用自己淳朴的语言表达对秋天的赞美。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迸发出来,让这种情感挥洒到极致。【作业布置】背诵并默写赠刘景文。【板书设计】描绘景象荷花-荷尽菊花-菊残 秋天 -傲霜枝橙黄橘绿 Ppt演示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宋 苏轼 赠 残 盖(生字)【教学反思】 我在教授这首古诗

27、过程中按照设定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但在以读悟情的环节中自己感觉还是缺乏一些灵活性和学生的自主性。在指导学生朗读古诗的时候以后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改进:(1)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可以换个方式比如:你喜欢哪一句,就站起来表演朗读,其他同学欣赏。朗读过程要提醒学生抑扬顿挫。(2)重视教师的朗读示范,诵读完请学生当小老师,点评老师是怎样读的?哪里读得好?为什么要这样读?让学生在教师入情入境的朗读中了解朗读语感。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诗中哪些地方能看出是秋天呢?以这个问题为线索学习古诗。让学生通过课件中图片的情景,学生诵读边思考,通过关键景物的抓取,学生更好的理解诗句的意境。本课的儿童诗创作环

28、节,也是启发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赞美秋天的一个环节,在课堂中发现孩子们一些很好的作品,在课后还可以搜集做一个诗歌分享会。学科语文年级/册三年级教材版本部编版课题名称第二单元赠刘景文教学目标体会诗人写作赠刘景文这首诗的动机。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体会诗人写作赠刘景文这首诗的动机。难点分析三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还不够高,缺乏生活经验,理解起来较难。教学方法体会诗人写作赠刘景文这首诗的动机。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苏轼吗?苏轼是我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所以他又叫苏东坡。他很欣赏一位诗人,叫刘景文,苏东坡写了一首诗送给他,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这首诗,好吗?知识讲解(难点突破)1自由读古

29、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1)出示生字卡片。刘 菊 残 君 橙 橘(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小组合作,交流记字方法。)(3)学习书写“刘、首、枝、记”。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分析字形。指导书写。A首:下半部分是“自”。B枝、记:左右结构,注意要写得左窄右宽。C刘:左右结构,“文”的第四笔写成点。学生描红、仿写。2自由读古诗,在诗中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圈出来。3小组合作学习古诗。(1)每人读一遍古诗。(2)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一起讨论。三、再读感悟,想象画面1自由读诗,说说你懂了什么,读懂了哪句就说哪句。课件演示“擎雨盖”,帮助学生理解。学生甲:第一句的意思是说荷花已经凋谢了,连擎雨的荷叶都枯萎了。学生乙:第二句的意思是说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不怕寒冷。学生丙:第三句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学生丁:第四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