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291.28KB ,
资源ID:28111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111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经济地理学整理答案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经济地理学整理答案版.docx

1、经济地理学整理答案版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鄙人按照老师给的题目做的答案,希望能有帮助,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第一章 绪论1. 简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A、特点之一: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演变,环境决定论(1900年20世纪30年代早期)、区域差异研究(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中期) 、空间经济学(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行为主义方法、生态方法(20世纪70年代以来)。B、特点之二:研究区域尺度变化,研究企业组织变化和思维方式变化。2. 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是什么?人地关系的理论研究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

2、位及影响因素分析1. 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1、土地的自然特性:土地的空间位置、形态、地表自然物质组成等。2、土地的经济特性:地价、供给的稀缺性、经济区位等。(由城市市中心往郊区,产业分布有什么变化?)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1. 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以下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替代性、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2. 现代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往往是利用多种原料,便于原料集散的区位(港口等),显示出优越性。3. 考虑现代生产的及时性、可靠性与灵活性,形成了一种新的组织原材料供应的地域综合体供应商园。三、能源因子对经

3、济区位的影响1. 大量消耗能源的产业活动,要求选择的区位接近廉价的电力供应地。2. 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3. 随着环境意识的加强,高耗能产业区位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小。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1. 优先融资等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影响巨大。2. 新兴产业,尤其是新兴高科技产业,关注风险资本的获取。3. 地区资本的差异,直接影响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分布。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 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向劳动力资源丰富而廉价的发展中国家转移。2. 智力密集程度和区域创新条件,是吸引现代经济活动的关键。3. 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影响区位:工人的技能、生产率、工资水平和工作态度。六

4、、技术与知识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 伴随着现代经济活动对技术与知识依赖程度的加大,技术进步已成为经济模式转换的基本力量以及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2. 知识创造和创新具有明显的地理集中态势。3. 高新技术园区是伴随这种产业集聚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空间组织形态。2. 简述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一、自然环境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 现代经济活动,越来越要求良好的环境质量。2. 各国环境质量标准的不同,使传统污染型企业出现从高标准地区向低标准地区集中的趋势。二、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持续性需求门槛、规模经济。 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

5、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2.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特性包括: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等。三、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 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供货商地理相邻,语言和文化背景相同。2. 互补产品、需求拉动形成的产业链3. 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4. 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四、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 政府通过规划和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向某一特定区域发展。2. 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经济活动行为,保证自由竟争环境的形成。3. 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补贴的经济政策的实施,调节经济活动的区位。3.

6、简述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传统的运费成本区位 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 就线路运行成本而言,公路铁路水路。考虑综合运费(站场费+线路运行费),则公路适合短途运输,铁路适合中途运输,水路适合长途运输。 不同交通方式的连接点,从运费角度来看的最佳区位。2、随着经济全球化,航空港和海港的区位优势日益突出。3、物流成本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1. 什么是区位指向?区位指向是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 1.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 2. 原料地指向; 3. 燃料动力指向; 4. 劳动力指向,包括廉价劳动力指向和高素质劳动力指向; 5. 市场

7、指向; 6. 运输指向。2. 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主要内容、意义及理论的局限性背景:杜能(1783-1850)于1826年完成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由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商品农业时代)。意义:1. 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现出同心圆结构。2. 不存在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3. 距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布局是合理的。4. 创立了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科学抽象法。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成为土地利用一般理论的

8、基础。局限:(一) 杜能对其理论的修订1. 河流对“孤立国” 假设的均质平原条件的挑战。2. 没有考虑自给性农业经营的空间问题;3. 技术与交通的发展使得杜能理论中的距离因素决定性作用制约变小;4. 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二)辛克莱尔的“逆杜能圈” 辛克莱尔通过研究美国中西部的许多大城市周围的土地利用,提出了同杜能圈完全相反的城市周围土地利用模式,即“逆杜能圈”。 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在城市近处的农民,由于农地可以随时转化为住宅等城市用地,对农地的资本和劳动力投入会较少。而远离城市的农民,由于农地难以转化为城市用地,对农地的投入较多,并从事相对集约度高、农业利用价值大的土地

9、经营。3. 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PPT上有具体体的内容)和意义主要内容: 在上述假设前提条件下,韦伯认为理想的工业区位应当在生产费用最小的地点。 韦伯认为影响生产费用的主要因素有:原料及燃料、工资、运费、集聚、地租、固定资产的维修折旧、利息。 在韦伯看来,这七项因素中与区位有关联的是:运费、工资和集聚。(1)运费指向论(2)劳动费指向论 (3)集聚指向论 ( 1)运输成本最低点为工业区位点。(即是工业区位首先应确定在运费最低点,韦伯引入数学方法对运费最低点进行计算,同时根据原料和市场的不同情况提出几种组合。) A .一个市场和一种原料组合: 遍在原料市场布局 局地原料: 纯原料市场或

10、原料地布局 损重原料原料地布局 B .一个市场(M)和两种原料(R1和R2)组合: R1和R2均为遍在原料市场 R1为遍在原料,R2为纯原料市场 R1和R2均为纯原料市场 (有一个例外:R1、R2、市场地M之间形成等边三角形) R1和R2均为粗原料: 区位三角形 如果R1和R2的损重率不同, 需要量也有差异,为寻求 运费的最小支出点,企业 就需要靠近引力较大的地 点建厂。C.一个市场和多种原料组合:区位多边形( 2)由运费决定的工业区位在考虑劳动费用的支出后,可能发生第一次偏移。 偏移的条件是劳动费用的节约大于运费的增加。( 3)集聚效益可能使已确定的工业区位发生第二次偏移。 偏移的条件是集聚

11、产生的节约大于偏移后运费和劳动费用的增加。意义:1 韦伯是第一个系统建立工业区位理论体系的经济学者。2 韦伯区位论的最大特点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是最低成本学派的代表人物。3 韦伯的指向理论已经超越工业区位范畴,发展成为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原料指数、劳动力成本指向论、集聚指向论)4. 简述胡佛的运输区位理论(一)胡佛区位理论概述 美国经济学家胡佛在1937年完成了区位理论与制鞋、制革工业,1948年出版经济活动的区位,确立了他的运输区位理论。 胡佛对韦伯的运费计算进行改进。总运费表现出远距离运费衰减。 运费=场站作业费+线路运输费 胡佛提出了自己的运费最小区位

12、分析,认为最佳区位不在区位三角形内部,而在三角形顶点处。(二)胡佛的运输区位理论的结论 1. 运费率递减律 胡佛认为,运费最根本的问题是随着距离的增长,运费缓慢的增长,每单位产品运输单位距离(如吨公里)的运输价格与距离增加不按比例增长,而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即运费率递减律。 2. 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 公路、铁路、水运的场站费和线路运输费用不同,短距离运输公路有利,中长距离运输铁路有利,远距离运输水运有利。(三)胡佛理论的应用 胡佛的运输区位论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较大,许多国家应用胡佛的运费理论指导产业布局,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应用运费递减律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地区专业化水平。2

13、、运输布局尽量避免转运。3、发展集装箱运输以降低站场费用。第四章 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1. 分析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基本概念1、中心地(Central Place) 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中心地可以是城镇或商业中心。2、中心性(Centrality)或“中心度”。 指中心地对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中心地为其周围区域供给和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C=B1-B2 C代表中心地的中心性;B1表示中心地供给商品和服务的总量;B2表示中心地为自身供给和提供的商品和服务量。3、货物的供给范围(服务范围) 克里斯塔勒认为中心

14、地提供的每一种货物和服务都有其可变的服务范围。 范围的上限是消费者愿意去一个中心地得到货物或服务的最远距离,超过这一距离他便可能去另一个较近的中心地。 以最远距离r为半径,可得到一个圆形的互补区域,它表示中心地的最大腹地。4、中心地的等级1 中心地的等级由中心地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级别所决定。 2 中心地的等级决定了中心地的数量,分布和服务范围。 3 中心地的数量和分布与中心地的等级高低成反比,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与等级高低成正比。 4 中心地的等级性表现在每个高级中心地都附属几个中级中心地和更多的低级中心地,形成中心地体系。理论要点 1、同级中心地形成六边形市场区域(腹地范围、销售区域)。 2、

15、中心地存在等级性,不同等级的中心地形成一个逐级排列的体系。 3、中心地的空间分布形态(空间结构),受市场因素、交通因素和行政因素的制约,形成不同的中心地系统空间模型。 K=3市场最优、 K=4交通最优、 K=7行政最优三原则适合的条件1. 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中世纪的中心地。2. 交通原则适用于交通大发展时期和新开发区、交通过境地带、聚落沿交通线呈线状分布区域。3. 行政原则适合于经济不发达或行政力量强大的区域。4. 高级中心地按交通原则布局,中级中心地布局的行政原则作用较大,低级中心地比较适用于市场原则。理论和实践意义1. 由描述走向空间规律和法则的探讨,是现代理论地理学发展的基础,被称为“理论地理学之父”。2. 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1)城市等级划分;(2)城市与腹地之间的关系;(3)城市内和城市之间的社会和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