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105.36KB ,
资源ID:2810675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1067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ITS发展.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ITS发展.docx

1、中国ITS发展除了技术研发,我们还在做一些标准化的东西。比如车和车之间通信的标准,而且有的也上升到了国家标准的层面。2.中国ITS标准的制定会有哪些框架,国内和国外有什么不同?框架的话,主要是做了一个智能运输系统框架体系的研究。这个主要是为了弄清楚几个问题:智能交通体系都有哪些部分?各个部分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用户都有哪些?为用户提供什么服务?服务由谁来提供?国内ITS和国外有不同,但总体上大同小异,可能就是会根据国内产业发展和智能运输系统需求来做一些不一样的调整。事实上每个国家的ITS都有别于其它国家,英国有英国的智能运输系统,澳大利亚有澳大利亚的系统,具体都会有些差别。中国有特色的就是标准

2、体系,国外一般是需要什么标准然后进行设定,我们是先有一个标准体系,需求都是在体系内提的。3.介绍一下ITS发展的硬件和软件,有哪些代表性的技术和产品?4.ITS发展过程中建立政府与企业的互动机制如何如建立!这个事情最开始推动还是以政府为主,去做一些研发等,但在这个过程中,培育了一些企业,也培育了市场。ITS中因为涉及到一个问题:交通,交通不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东西,比如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事实上都是由政府主导来进行基础设施的管理。而且,政府在推动ITS的应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设计规划的时候就想到了智能运输系统,也会引导一些企业做相关的服务。而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可能更多的工作是落在了企业这边

3、。不管是交通部科技部还是发改委,对这一部分都是很重视的。比如发改委曾经专门立项来推动ITS的应用。5.在中国交通信息化、智能化的市场需求下,谈一谈中国ITS的未来发展方向。你刚提到的智能驾驶无人车肯定是ITS的一个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其实也涉及到几个方面,一个是车本身,它是否具备智能驾驶的能力,是否需要加载一些功能;另外,车要和路联系起来,比如指示牌啊、交通标志啊,这些都是给人看的视觉图像,但是以后,信号更多的是给车看的,人看不看可能没什么重要,而且也可以不是视觉的,比如利用通讯手段发消息,实际上是一个相互配合的状态。另外一个可能是,移动互联网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比如滴滴、共享单车,可能以后就会

4、出现共享汽车,如果共享汽车出现了,再加上无人驾驶,那人类的出行方式就彻底变了,可能就不需要自己再买车了,这给整个交通的业态也会带来更大的便利。另外还有一个方面是数据的应用。交通以及车辆会有很多数据,我们知道有很多传感器都是来进行数据的传递,那么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提高交通的效率,这可能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总的讲这三个方面吧。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一、回顾中国ITS发展走过的十年历程,大体上经历了“启动期”和“发展期”:1.启动期(1997年-2000年):学术界在启动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学者们发表了大量学术文章介绍了ITS的理念、关键技术以及国际ITS发展进展、趋势和中国发

5、展ITS的时代背景及其必要性、发展思路及其框架等。这个时期在逐步克服了现阶段中国发展ITS不适时宜的“超前论”等消极观念后,达到理念上的共识:在信息化社会发展过程中,研究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智能交通系统!共识最终体现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 “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经营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交通建设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扩大网络。优化结构,完善系统,推进改革,建立健全畅通、安全、便捷的现代综合运输系。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发展和完善城市间旅客快速运输、大城市旅客运输、集装箱运输、大宗物资运输和特种货物运输五大系统。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加快智能型交通的发展”。

6、这个阶段主要意义是政府在ITS发展中起到积极指导的作用。体现在:国家科技部通过国际间的技术合作,于1997年7月召开“中欧ITS研讨会”以后,确定了将ITS作为中国科技发展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于2000年成立了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协调指导小组;在国家“九五”计划即将结束前,将“国家ITS体系框架研究” 增列为“九五”国家重点攻关课题、将“ITS标准体系及关键技术” 增列为“九五”科技部重点课题,以推进国家ITS发展的进程。特别指出的是通过2000年北京承办的第四届ITS亚太会议,向国际上表达了中国政府开展ITS的决心,提出了中国ITS发展体系框架和战略框架,同时动员和激发了

7、全国ITS发展的热情。2.发展期(2001年以来):科技部启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和示范工程”重大项目为标志,推动中国ITS的发展进入发展期。国家将“十五”科技攻关目标确定为:“通过关键技术开发、环境建设和示范应用,重点解决交通智能控制、集成信息服务、专用短程通信、智能车路和标准规范等关键技术,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模式和技术,为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应用及产业化奠定基础,提升整个运输系统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提高效率、安全性,进而带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中国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十五”攻关课题的组织与开展,体现了以

8、下特点:1)“共性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采用招投标方式、产学研联合体共同承担完成;2)“示范城市的工程建设”必须成立以主管市长牵头的领导小组,在本城市ITS规划指导下、自筹资金和技术支撑条件的保证下,经过项目的技术论证条件下进行实施。在科技部、国家ITS协调指导小组的领导下,通过各个示范城市的努力以及企业、院校、研究机构的协作,在ITS技术研究、实验研究设施的建设、工程建设及应用及社会环境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可喜的初步成果。“十五”科技攻关“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和示范工程”重大项目的各项研究与开发课题,绝大部分通过了成果验收。在总结“十五”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及

9、“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中国目前ITS的发展正朝着更加理性、更加实际、更加本土化的方向,加快ITS基础设施和符合国情的ITS系统建设,特别是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为背景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将全面展开。二、认真总结中国ITS发展中的经验教训,更好地指导今后ITS的健康发展中国ITS的发展应该说抓住了机遇,经过短短的十年发展历程,特别是“十五”期间取得的初步科技成果显现了“中国发展ITS的必要性,对中国ITS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面对ITS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挑战,也采取了正视矛盾和不断调整解决的态度。正视和解决的挑战大体在以下几方面:1.体制、机制

10、在ITS发展中将面临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冲击,技术创新要依托体制创新,只有体制的创新才能实现技术的创新。广州、北京等城市在ITS发展中正视了由于体制造成的部门利益不能整合、资源不能共享所造成的“信息孤岛”问题,而成立了“交通委员会”的体制改革,上海成立了“信息中心”,对推动各城市ITS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随着ITS发展的深化,体制和机制会面临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冲击,可以说:影响中国ITS的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在技术而在体制,这一点已经在“发展期”过程中得到了印证。在下阶段ITS发展过程中,从国家层面要极其重视、研究这个问题,在积极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要加大体制创新的力度,才能使ITS的“初

11、步发展期”进入“成熟发展期”。2.ITS技术标准的滞后,直接影响了中国ITS发展的进度,也影响了企业的积极介入。应该说“发展期”中,国家对ITS标准化的工作还是比较重视的,在“九五”末期就将ITS标准列进重点研究课题,随后组建了国家ITS标准制定委员会。但是,实际上中国ITS标准制定仍落后于ITS的发展进程,必须调整体制,强化企业参与的机制,组织强有力的专业班子,全身心地开展国家ITS的标准化工作。综观国际ITS发展的经验,无一例外的是企业在国家ITS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从过去国家ITS发展的十年中,刚开始企业的热情很高,纷纷投入了国家ITS发展中去,积极开发ITS相关技术产品。但

12、是真正获利的企业并不多,相反一些企业还在生存、倒闭的生命线上博弈。这些年企业的积极性有所消弱,与中国ITS标准的制定、出台滞后有一定的影响。一些企业虽确定了ITS的企业发展方向,却在观望和等待国家标准的出台,甚至有些困惑。在国家ITS发展过程中建立政府与企业互动机制,也就是“政府搭好台,企业唱好戏”将是今后重点研究解决的课题。ITS发展了十年,真正体现企业与政府互动的非(半)官方组织“ITS协会”至今没有成立。政府对企业的疾苦体验不深,对企业的呼声了解不够,也就很难指导企业自主创新和发展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产业。3.在ITS产业的培育及其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家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国家攻关课

13、题的研究着重从ITS产业化和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政策层面,研究、分析、解决其技术瓶颈和政策制约,从而确立兵团作战的攻关目标和攻关计划。通过几个“五年”计划的持续攻关和兵团作战,尽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ITS系列产品,从而加快中国ITS的产业化进程。如:GPS导航产品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如果我们没有相关政策去组织其产业链各相关技术和产品的自主研发,在市场需求竞争环境下,我们的企业就会独打单斗,无序化、分散化地相互竞争,形不成产业链及其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最终的结果还是让国外的技术产品占领我们的市场。同样,GIS电子地图的开发,虽然开放了政策允许几家公司准入,但各公司在产业链中的定位

14、、区域和功能的分工不明确,还是几家公司相互挣饭吃,只有携手搭建产业化的大市场,共建产业链的大平台,大家不仅吃饱饭,还会在产业链中形成各自的优势技术和产品,共同打造满足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电子地图产品。4.在学习借鉴国外ITS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坚持走中国自己的ITS发展道路,是中国发展ITS的基本原则。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ITS发展的经济、技术基础条件远不如发达国家,且历史背景、社会文化与发达国家又有较大区别,因此中国的ITS发展只能走中国特色的ITS发展道路。在学习国外经验的同时更要吸取国外的教训,决不是照抄、照搬国外的一套就是“国际接轨”。中国特色表现在几个方面:1)ITS发展体系框

15、架虽然几个领域和服务功能与国外的框架大同小异,但是中国ITS发展框架是吸收了国外ITS发展20来年总结得到的深刻经验:ITS评价的极其重要地位,而将ITS经济技术评价纳入了中国的体系框架。在体系框架中的优先发展领域,国外一般都将不停车收费、车载导航、出行信息服务等系统排在了首位,这是与发达国家的交通形势和技术条件紧密结合的。中国现阶段城市交通形势是主要问题,因此我们的优先顺序应将:先进公共交通、先进城市交通管理、出行信息服务及出行安全、紧急事件处理等系统排在首位。2)国外一般从关键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研发应用及系统集成的技术路线,进行ITS的建设的。中国就应强调信息采集、处理、融合、发布等

16、交通基础信息建设与技术应用的技术路线,强调ITS项目建设要投入产出效益的最大化、要紧密配合城市交通发展的政策(如优先发展公交政策、社会公共安全政策、科技奥运计划、建设和谐社会等)实施ITS系统的建设,同时国家发展ITS的目标之一是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因此还应从国家产业化和产业链发展的战略角度实施ITS的建设。3)出行者信息服务、车载导航系统等国外已有成功经验,也是ITS的终极目标,不仅取得很大的社会效益,通过增值服务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产业化规模。国外的交通信息服务与导航系统的基础,是20-30多年以来建设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中国在这方面有相当大的差距,如果沿用国外的发展道路,即使用

17、国外一半的时间加快建设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交通信息服务与导航系统,也要10年时间!头三年前提出的“浮动车信息采集”以及去年上海“手机定位”信息采集的技术,完全可以弥补目前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不足的客观条件。这一理念和技术应用可以说在中国首先采用的信息采集、处理、融合与发布的技术方法。三、面对交通信息化、智能化的市场需求,展望ITS产业的发展前景前面分析了中国ITS发展的十年历程,总结了发展过程的经验与教训,就要分析一下中国交通信息化、智能化的市场需求,展望ITS发展方向及其产业化前景。中国的ITS是在“机遇和挑战共存”的背景下发展的,对“十年的发展”作个总结和反思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有些人在面对各

18、种挑战中产生了困惑、甚至怀疑。我和贺国光教授曾在2003、2004年发表了一篇“ITS“热”下的冷思考”的文章,主要是针对那个时期ITS热的要命,大大小小的ITS会议一个接一个,仿佛ITS可以解决交通的一切。为了防止“概念”的炒作使“ITS热”演变成“泡沫”,我们针对一些认识上和应用上的误区,谈了我们的看法,希望在保持“热”的情况下进行“冷思考”。经过了ITS的“初步发展期”的实践,使我们更理性地、更实际地讨论一些问题,也就是“机遇”抓住了,怎么应对挑战的问题?从中国ITS健康发展的角度看看“十一五”,乃至“十二五”应该如何推进ITS的发展?如何推进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如何实现ITS产业化发展

19、?如何使ITS产生最大化的社会、经济效益?1. 从承前启后的角度分析中国下阶段ITS的发展,概括我的几个观点:1)要坚持走中国ITS的发展方向,不能盲目效仿、套搬国外的模式。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具有与发达国家不同的经济基础条件和社会文化背景。2)由于ITS是高新技术在交通管理领域的集成、应用,是交通系统的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的系统工程,在技术上可以推进国家的科技创新工程,在体制上可以推动国家影响科技创新的体制改革。从某种角度来说体制创新已成为国家ITS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3)目前影响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和实质性介入的原因之一,是国家ITS框架需要进一步深化,相关技术标准和优惠政策滞后,加上市场竞争

20、环境和招投标工作不规范,都直接影响了企业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4)积极研究和出台相关政策,给予协调和指导。特别要分析ITS产业链中各环节的瓶颈和制约因素,如何创造实现中国自主创新和产业化的体制和政策。5)必须重视ITS发展的基础性硬件(如通讯网络平台,交通信息的采集与融合,交通基础设施等)和软件(政策,标准,市场环境和竞争环境,现代化交通行为等)的规划与建设,不能就项目而项目地单抓工程项目。6)ITS及其发展实际上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不能只限于交通部门,因此要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的规划。信息产业部门要在国家ITS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也是ITS进入“成熟发展期”的标志。2.

21、 面对交通信息化、智能化的市场需求,展望ITS产业的前景长远来看,中国的ITS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在交通运输的各个行业和环节得到广泛应用。但鉴于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发展战略、路网建设规模、道路交通管理以及ITS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情况。近期,中国ITS的主导力量仍将来自于城市交通和城际交通这两大部分,并主要归口于城市交通、道路交通、高速公路、铁路、民航、军队等行业为主体业务职能部门管理,现今尤以城市交通、道路交通、高速公路、军事交通等行业的发展势头、发展空间为大。预计未来5年中,中国将在200个以上的大中型城市建立城市交通指挥中心。这些中心将充分发挥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

22、信息处理技术、检测技术等高科技优势,建立集公安交通GIS综合业务管理、视频监控、信号控制、交通信息流检测、GPS车辆定位、通信调度指挥及交通信息发布等系统于一体的现代化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最大限度地利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现有交通管制设施,以最小的资金投入和最大的性能指标实现面向中等以上城市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业务管理规范化,科学组织交通,提高现有道路通行能力,提高公安交警快速反应能力,逐步实现公安交通管理现代化。因此,城市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相关应用技术开发和市场推广有着光明的前途。在城际交通方面,在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高速公路监控、通讯及收费等方面有很大的市场。但由

23、于国内竞争对手比较多,需要通过进一步挖掘内部潜力,提高利润。伴随着中国高速公路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里程的不断增加,高速公路管理所需交通工程设施,特别是高速公路的通信、监控和收费系统需求量将不断扩大,而这一部分的投资一般占到高速公路基本建设总投资的3%-4%左右,这样可以估算中国在高速公路的通信、监控和收费系统中的投资情况,估计未来8年市场总需求为700-800亿元人民币。根据目前中国的交通条件和智能交通技术发展的情况分析,GPS技术、RFID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将是今后ITS产业化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下面单就GPS技术市场及产业化前景谈一些自已的看法。3.GPS技术市场及产业化发展前景分析

24、中国GPS产品的研发和应用自90年代初期以来,几经波折。自99年开始,随着通讯网络技术的提高和完善,该行业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投资者也迅速增加,其产业化进程迅速加快。1)GPS技术和产业有较大发展机会中国的GPS应用,是从监控报警开始的,而不是GPS本来意义上的定位、导航。从始至今,一直处于一种“异化”状态,而对于其本质意义上的上游技术,却重视不够。如:终端所需的OEM接受板,中国尚没有具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全部依赖进口。由此带来技术应用层面上的技术衔接不成熟,而监控报警所含技术是需要相关行业协同来提高的,这也将是中国GPS今后发展趋势的一个显著特征。从另一角度看,这又将为国内企业

25、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在这一阶段,企业在产业链中所扮演的角色将进一步细化和专业化,这样做的结果,是减少对国外产品技术的依赖,从产业链上游就能给企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经济效益。随着产业的深层次分化,越来越多的技术型企业将从目前无序的市场中分离出来,它们将把投入的重点放在深度技术的研发上,而不再扮演现阶段技术和集成双重角色,这也使产业化进程趋于有序。这种趋势将直接形成中国GPS产业链其上游技术的一股中坚力量,其结果是将有一批具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与国外技术和产品相抗衡,这对提升民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深远影响。2)GPS将实现与传统产业的共同发展一方面,GPS产业将对一些传统产业加以改造,实现

26、其在新经济环境下的飞跃,最典型的例子,如将GPS技术应用到传统运输业,这将彻底改变其传统产业的经营模式,其信息流对物流的替代将导致中间性环节的削减,是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减少,减低物质成本和人力成本,并将在公共网络平台上,实现物流系统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另一方面,由于GPS产业的介入和渗透,在一些相关产业领域,将会衍生出一些以GPS产业为基础的产业生长点。其GPS在一些产业领域的应用,不仅仅是提供一些技术和产品,更可能的是,其相关产业领域的发展思路也可能做出一些调整,而这些调整又是有利于GPS产业发展的。3)GPS领域的激烈竞争促进中国加快技术研发步伐在当今世界,美国是GPS技术的领先者,

27、但俄罗斯和欧盟也不甘心落后,他们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GPS发展计划。国际激烈竞争对促进中国加快技术研发步伐,尽早投入国际竞争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在GPS产业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GPS产业化趋势不但其上游技术将减少国外进口依赖,并在其技术应用上将逐步取代进口并进而打入国际市场,在全球占据一席之地。由于文化背景易沟通;亚洲国家 (日本除外)GPS技术相对较落后;亚洲国家是一个具巨大潜力的市场等方面的原因,中国的GPS企业更能在亚洲市场找到商机。随着中国“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的成功发射,以中国自主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为基础的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正在迅速崛起。随着中国“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的成功发射

28、,以中国自主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为基础的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正在迅速崛起。据调查,中国目前有近10万辆汽车安装上了GPS导航装置。根据预测,未来几年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市场的总产值将达70多亿元人民币。4.GPS导航产品市场的前景和竞争趋势,仍存在“喜与忧”1)自主导航及路径诱导信息服务一直成为ITS的重要领域,受到产业界的关注。中国自主导航产业的发展格局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逐步调整及ITS发展的实际需求,正在形成与GPS导航产业链相关技术领域发展和具有竞争力的市场前景。尤其是涉及自主导航产业的GPS、GIS技术的相关标准及其硬件、软件等方面,都较前一年得到国家及产业界的重视。2)目前国际上的发展趋势是导

29、航产品正趋向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车载导航产品除导航地图的信息诱导外,还有语音提示及多媒体娱乐功能;另外便携式导航、手机导航产品也随着市场需求,越来越受到开发商的关注,该技术产品的市场会越来越大,很可能在奥运会期间是走俏产品。从导航产品的发展趋势来看,导航企业面临着领先技术的开发和市场份额的激烈竞争。3)中国导航产品有广阔市场,前景一直很好。但是不容乐观的是:支持导航系统的交通信息目前是一个瓶颈,如果没有实时动态交通服务的信息,只是静态信息的导航产品,市场是有限的,大概前装市场份额要大于后装市场份额,但是整个市场是有限的。正像日本在VICS信息服务前,导航产品只限于前装市场,而VICS信息服务实施

30、后,导航产品的销售量逐年增加。4)实际上ITS的出行者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是直接影响导航产品市场的发展。国家从产业化发展的角度应统筹协调,制定相关政策推进中国导航系统及其产品的产业化、市场化;尤其是加快信息平台的建设、信息采集及处理、信息发布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作为信息服务的部门应由游离在行政之外的第三方企业化运行操作。同时要建立一整套配合、推进的机制;5)产业链之间要分工合作,共同开发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并与国际市场相竞争的的技术和产品,同时与中国ITS整体发展相一致。更应关注的是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在导航产品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应关注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政策与车载导航产品市场一体化推进机制的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