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34.13KB ,
资源ID:2809435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0943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语文五下册五单元备课.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语文五下册五单元备课.docx

1、人教版语文五下册五单元备课第 五 单元备课一、本组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安排了4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项教学内容。4篇课文有根据司马迁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将相和;有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有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景阳冈;还有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的猴王出世。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

2、著的兴趣。这也是本组教学的重点。二、教学建议1、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2、本组教学,根据选编的课文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实际,可指导学生重点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3、通过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达到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兴趣的目的。4、要注意适度拓展,举一反三。本组课文都是节选或改编的,教学时,要注意由此生发开去,虽然不要求学生通读原著,但可以查查相关资料,听听他人介绍,读读某些章节,让学生知道这些名著的存在。名著的魅力是多方面的,仅通过一组教材的学习和阅读几篇课文,要让学生全面感受名著的魅力,是远

3、远不够的。本组教材无非是引子和例子,主要目的还是为学生打开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激发学习兴趣,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著的平台。三、教学目标:四、教学重难点:五、课时安排:本组教材的教学可安排12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2课时。具体教学实践安排如下:18、将相和 2课时19、草船借箭 2课时20、景阳冈 1课时21、猴王出世 1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五 3课时回顾拓展五 2课时第 18 课: 将相和 【教材分析】本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

4、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故事重点刻画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人物形象。蔺相如在文中是个熠熠生辉的人物,他有勇有谋,顾全大局,唇如枪、舌如剑。在关键时候,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性命来逼秦王。当与廉颇产生矛盾时,主动避让,言辞恳切。课文对廉颇的刻画较蔺相如而言,虽着墨较少,但廉颇作为一员武将的形象,也显得十分鲜明。他威震朝野,秦王也惧他几分,知道他屯兵边界则不敢妄动。他耿直畅快,当蔺相如的职位比他高时,他毫不

5、遮掩地表达了自己的怨气。他勇于改过,一员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其精神令人敬佩。【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召集、商议、允诺、隆重、约定、胆怯、推辞、拒绝、能耐、诸位、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教学准备】1、课前,可布置学生查字(词)典,了解“和氏璧、鼓瑟、击缶、上大夫、上卿”等的基本意思。2、可了

6、解一下战国的历史。【教学流程】课时一一、预习探究1、课前,可布置学生查字(词)典,了解“和氏璧、鼓瑟、击缶、上大夫、上卿”等的基本意思。2、可了解一下战国的历史。3、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4、通读课文,弄清课文的内容,给每个小故事列一个小标题。5、研读每个小故事,说说从各个故事中得到哪些认识?6、蔺相如和廉颇身上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二、合作交流1、同学们,你们都读过哪些我国古典名著中的故事?(生交流)在我国汉代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叫司马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史记中的一个故事将相和。(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2、释题:读了课题,你有哪些问题?(“将”指谁?“相”

7、又是指谁?“和”又是什么意思?)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探究质疑,并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1)“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将”指大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2)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本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3、理清脉络,概括段意。(1)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2)讨论交流: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4、理解字词:召集、商议、允诺、隆重、约定、胆怯、推辞、拒绝、能耐、诸位、和氏璧、无价之

8、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三、品读体验1、指名读第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的起因、过程、结果是怎样的?生汇报交流:起因: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经过:蔺相如智勇斗秦王。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2、默读第一个故事,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体会。3、学生交流,师相机引导。(1)“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机智)从这句话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生交流:从百官都不愿意去,而蔺相如却挺身而出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勇敢的人。) (2)“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9、机智) (3)“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不畏强暴、机智勇敢。)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师出示这两句话: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蔺相如的不畏强暴、机智勇敢。)你能通过你的读来表现蔺相如的机智与勇敢吗?(生感情朗读,生评价。)4、师: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四、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简要复述“完璧归赵”的故事。 课时二一、复习导入1

10、、“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由哪几个小故事组成的?(生交流)2、蔺相如完璧归赵后,被赵王封为上大夫,那么,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是怎样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三个小故事。二、品读课文,感悟人物(一)学习第二故事。1、我们是用了怎样的方法学习了第一个故事?(生:先弄清楚故事的前因后果,然后抓住重点句子来体会人物的品质,并有感情地朗读。)2、下面我们就用自己总结的方法来学习第二个故事。(师出示问题)读第二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品味人物的性格特点。3、指生交流:起因:秦王想侮辱

11、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记录下来。经过: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国尊严。结果: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4、从哪些句子我们可以体会到蔺相如的机智与勇敢?(1)生交流:“请您为赵王击缶。”(侮辱赵王)“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勇敢、机智)他走到秦王面前,逼秦王为赵王击缶,叫人记录下来。(机智)(2)思考: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讨论、交流:因为秦王让赵王为他击缶,并且让人记录下来,这实际上是秦王侮辱赵王,贬低了赵国的地位,所以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荣誉,为了维护赵王与赵国的尊严,逼秦王为赵王击缶。表现了

12、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3)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秦王击缶后,不敢拿赵王怎么样,是因为廉颇大将军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秦王只好放赵王回去。)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二)学习第三个故事导语:在渑池会上,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被赵王封为上卿,是当之无愧的。可廉颇却很不服气,认为蔺相如只是靠一张嘴上去的,而且职位还在自己之上,于是将相之间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是怎样解决的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个小故事。1、默读第三个小故事,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画出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性格。2、生交流:起因: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

13、辱蔺相如,将相之间产生矛盾。经过: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结果: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3、从你划出的人物的言行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1)生交流:“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将军吗?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表现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2)这段话包括几层意思?(包括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蔺相如回避廉颇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另一层意思是说将相和与不和对国家安危的重大关系。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

14、大体胸怀宽广的品质。)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的语言。讨论、交流、点拨:(因为廉颇听到了蔺相如说的话,知道了蔺相如处处回避他,并非胆怯,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而自己却居功自傲,一心只为自己着想,真不应该,于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这说明廉颇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三、巩固延伸1、通过学习,你了解到蔺相如、廉颇各有哪些高尚品质?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你更喜欢谁?为什么?(学生喜欢谁可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说明理由。)2、思考: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交流出因果联系;爱国是和好的根本原因。)3、复述“负荆请罪”的故事。4、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很有价

15、值的历史著作,其中,成功地描写了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叙述了许多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组织学生阅读文后“资料袋”),同学们今后去读一读原著,若现在有兴趣,可听人讲讲其中的故事。板书设计:18、将相 和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起因)廉颇失和蔺相如知错就改和临危不惧顾全大局 负荆请罪(结果)反思:19、草船借箭【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

16、曹的时候发生的。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诸葛亮、周瑜是文中的主要人物。诸葛亮,文中着力赞美的人物,他神机妙算,对周瑜的险恶用心了然于胸。周瑜,智谋过人,但他自负,妒贤嫉能,他以作战急需为名,设造箭之计,事出为公,诸葛亮不好推辞。让诸葛亮自入圈套,还立下军令状,人证、物证俱全,诸葛亮有口难言。此计之毒,非一般人所能破解。此外,文中还塑造了忠厚守信的鲁肃、多疑谨慎的曹操等人物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更增添了故事的吸引力,这是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教学目

17、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2、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周瑜等人物的特点,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识天识人的本领。【教学重点难点】1、 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2、体会诸葛亮、周瑜等人物特点,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识天识人的本领。【教学准备】1、 课前,可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三国的故事读一读,或者听人讲讲三国的故

18、事,以帮助学生感知“三国”这段历史,为理解课文做准备。2、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三国演义。若有兴趣,也可以收集有关三国演义的人物卡片、成语、歇后语、对联等,利用班队会开展有关三国演义的主题活动,感受经典。【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探究1、课前,可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三国的故事读一读,或者听人讲讲三国的故事,以帮助学生感知“三国”这段历史,为理解课文做准备。2、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三国演义,收集有关三国演义的人物卡片、成语、歇后语、对联等,感受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3、借助工具书认识并理解本课生字和词语。4、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读到有疑问的地方多读几遍。小组交流刚才所提的问题,对于无法

19、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全班交流。二、合作交流1、同学们,我们国家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四大名著”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遗产,你知道是哪四大名著?它们的主人公分别是谁?(生交流。)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草船借箭(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或想法吗?(学生质疑:(1)谁用草船向谁借箭?(2)为什么要借箭?(3)怎样借箭?(4)最后结果怎么样?)4、交流字词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教师点拨: (1)生字正音:“擂”,应读,不能读;“丞”,读,不能读;(2)指导写字:

20、“忌”的上面是“己”不是“已”;“延”要注意与“廷”区别;“援”的右边是“爰”不是“爱”;“丞”字应提醒学生注意笔顺。(3)读写的词语:这些词语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在已不常用的词语,如,“都督、军令状、弓弩手”,要求学生知晓大意,能够读写。另一类是如今仍常用的词语,如,“推却、调度”。对常用的这些词语,要求学生理解意思,正确读写,积累运用。5、学生再读课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故事的起因是什么?过程怎样?结果又如何?6、学生交流:(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有才干,设计要诸葛亮在三天内造出十万枝箭;经过是: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妙计借箭;结果是:诸葛亮如期如

21、数向周瑜交出十万枝箭,周瑜自叹不如。)三、布置作业1、积累本课中的好词佳句。2、思考: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谁来说一说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来记叙的?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最后的结果又如何?(生交流)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最有研究价值?(神机妙算)那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二、品读体验1、请同学们用心细读课文,划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到底表现在什么地方?究竟妙在何处?2、讨论交流。知天文出示“这时候大雾漫

22、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小黑板)(1)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怎样的心情?(吃惊)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暗自高兴,因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在三天前就已料到的。)(2)你从哪里看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三天前就料到的,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出示“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把鲁肃请到船里。”(学生自由读,在读中体会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3)老师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罗嗦,前几天不是没有动静吗?没动静有什么好写,完全可以改成这样:第

23、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的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写即清楚又简练,行吗?为什么?(组织讨论,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神机妙算。)(4)怪不得周瑜长叹道:“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我比不过他。”懂地理划出诸葛亮的借箭的路线图,并引导学生说一说理由。出示“天还没有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出示“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头,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然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讨论:诸葛亮为什么要先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再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读句子,体会诸葛亮的考虑周密,算准借箭的地理位置,以及他的巧妙安排。)识人心识曹

24、操出示: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靠近。”(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你们说,他在笑谁?这是一种怎样的笑?(笑自己的神机妙算,笑曹操的不敢出兵,笑周瑜的自不量力,它体现了诸葛亮的自信、胜利;笑鲁肃的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幽默的笑,宽厚的笑。)你能通过你的读表达出诸葛亮的笑的深刻含义吗?(学生练读,指生读,生评价。)识鲁肃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暗藏杀机,鲁肃又是周瑜的心

25、腹,为何还要请鲁肃帮忙?他不怕鲁肃向周瑜告密吗?(生交流。)3、“草船借箭的成功使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宽宏大度、谦虚礼让的大将风度。使得气量狭窄、妒才忌能、才气输诸葛亮一筹的周瑜不得不叹服。”(出示;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怎样读这句话?(指名读,生评价。)4、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人物的性格。三、巩固延伸:1、把草船借箭的故事讲给父母听一听。2、课后继续阅读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板书设计:19、草船借箭知天文诸葛亮神机妙算懂地利周瑜自叹不如 知人心反思:20*景阳冈【教材分析】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

26、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讲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接着讲武松上冈,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然后讲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最后讲武松一步步挨下冈来。在这四部分中,第三部分是重点,前两个部分,即武松在酒店喝酒和上冈,不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而且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为写他勇打猛虎作了很好的铺垫。课文中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让人过目难忘。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对表现武松打虎时的惊心

27、动魄的场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教学目标】l认识11个生字。读读记记“限期、吓唬、诡计、霹雳、酥软、踉踉跄跄”等词语。2朗读课文,讲讲武松打虎的故事。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理解武松在酒店喝酒和打虎的情形,体会武松豪放、无畏、勇敢、机智、倔强的性格,感受武松的英雄气概是文章的重点。 难点:了解武松的英雄性格和理解文中的文言词语是文章的难点。【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读读或者请人讲讲水浒传的第二十三回,了解武松打虎前后的一些事情:武松急着赶路,是回清河县寻找哥哥武大郎,打死老虎后,被阳谷知县看中,做了步兵都头。【教学课时】 1课时教

28、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1、师板书课题,启示谈话。同学们都知道有个打虎英雄叫什么名字?(武松)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讲的就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事。2、简介历史背景及作者。可先由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教师可相机补充。二、粗读课文,感知大意1、自读课文,理清脉络。(1)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顺序。)(2)理清脉络。2、学生交流: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14自然段)武松进店喝酒,不听劝要过冈。 第二段(56自然段)武松上冈后的思想变化。第三段(711自然段)武松打虎的经过。第四段(12自然段)武松打虎后下冈。3、交流字词:限期、吓唬、诡计、霹雳、酥软、踉踉跄跄三、自读

29、自悟,赏析重点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思考:作者在第一段中详细描写了武松与店家的对话,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一段与打虎有什么关系?(这一段主要通过写武松与店家对话刻画了武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为下文徒手打虎做铺垫。)2、自读课文,思考:哪一段最吸引人,最让你喜欢?(第三段)(1)、这一段可分几层?(生交流:猛虎出现、猛虎进攻、痛打猛虎)(2)、这一段表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点?从什么地方最能体现出来?(表现了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的特点。)从半空里蹿下来,吼一声,把腰胯一掀(蹿、掀、吼写出了虎的气势,虎的声势,写虎是为了写人,虎有如此气势,那么打虎的武松就更了不得了。)武松双手抡起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踢、打(能看出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3小组讨论:这些句子主要通过什么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具体描写了虎的哪几方面?有什么作用?(这段主要通过人物的动作来表现武松的机智勇敢、英勇无畏、武艺超群的特点。)(“从半空蹿下来”表现出虎的气势。)(“把腰胯一掀”表现虎的灵活。)(“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了。”表现虎的声势,从虎的气势、声威上反衬出武松的勇敢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