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33.84KB ,
资源ID:2804547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0454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辩证法题库及解答.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辩证法题库及解答.docx

1、辩证法题库及解答辩证法一单项选择题1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是()A 物质和运动的观点 B 实践和认识的观点C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 对立和统一的观点2 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说道:“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这句话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A 客观性 B 普遍性 C 多样性 D 条件性3 中国古人说“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说明()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C 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的 D 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4 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该观点主要体现了()A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B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 事物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体 D 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5 “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这句谚语包含的主要哲学道理是()A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B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C 世界是物质的 D 矛盾具有普遍性6 只有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发展的本质是()A 简单 B 低级 C 前进 D 联系7 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所蕴含的哲

3、理是()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8 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B 把世界看作事物和过程的集合体是辩证法的基本思想C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也就是用过程论的观点看问题D 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过程中体现着发展9 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其核心是()A 联系的观点 B 发展的观点 C 对立统一规律 D 质量互变规律10 列宁称为“实际生活

4、中的实际矛盾”的矛盾是指()A 逻辑矛盾 B 辩证矛盾 C 客观矛盾 D 主观矛盾11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A 普遍性和特殊性 B 同一性和斗争性 C 绝对性和相对性 D 对抗性和非对抗性12 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西方人说成“失败教会成功”,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即失败总是与成功相生相伴,没有失败,就不会有成功。上述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是()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矛盾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C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D 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13 在唯物辩证法上,和谐就是指()A 事物之间不存在矛盾 B 事物之间的矛盾没有斗争性C 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 D 矛盾的一种特殊形

5、式14 战国中期赵国的公孙龙在白马论中提出了“白马非马”的命题。该命题的错误之处在于()A 割裂了内外因的关系 B 割裂了矛盾统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C 割裂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D 割裂了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15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依据是()A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B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C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D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16 孙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这说明()A 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双方没有共性B

6、 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C 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D 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17 “盲人摸象”与“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告诉我们的哲理是()A 坚持适度原则B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C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 看问题要全面,反对以点代面、以偏概全18 把一事物与它事物区分来开的依据是()A 事物的度 B 事物的量 C 事物的质 D 事物的内在规定性19 恩格斯说:“化学可以称为研究物体由于量的构成的变化而发生的质变的科学”。这说明()A 事物数量的增减能够引起质变B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C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运动发展的两种状态D 事物的构成成分

7、的排列组合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20 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A 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 B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C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前提 D 质变是量变的基础21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壮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该评论蕴含的哲理是()A 要坚持适度原则 B 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C 对待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 要把事物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22 在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中,否定之否定规律被人类认识得最晚,这是因为它所揭示的对象与其他两个规律有所不同。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8、)A 源泉和动力 B 形式和状态 C 结构和功能 D 方向和道路23 马克思说:“在对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这句话蕴含的观点属于()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相对主义的观点 C 辩证法的观点 D 唯物论的观点24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在西方社会算是一句名言,虽然渊源久远,但许多人至今将其作为口头禅。处理简单日常事物时,执这种观点无可厚非。作为哲学观点,它()A 坚持了辩证的否定观 B 执着于形而上学否定观C 认为不能肯定一切或者否定一切 D 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25 在辩证法范畴中,因果关系是对于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A

9、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之间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B 确定的发展趋势和不确定的发展趋势之间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C 引起和被引起之间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D 实现的发展趋势和未实现的发展趋势之间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26 在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体系中,偶然性是必然性的()A 必要前提 B 必然结果 C 发展趋势 D 表现形式和补充27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一句众所周知的格言。在现实生活中,好士兵为数众多,其中想当元帅的也不在少数,但士兵真的成为元帅的却是凤毛麟角。因此,想当元帅的士兵成为元帅具有()A 现实性 B 不可能性 C 抽象的可能性 D 现实的可能性28 马克思揭示了劳动力的本质是如何被资本

10、主义的工资形式所掩盖的真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夸大了现象和本质的区别 B 否认了现象和本质的区别C 揭示了现象和本质的区别 D 夸大了现象和本质的统一29 “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这说明()A 揭示了内容与形式的联系 B 肯定了内容与形式的区别C 否认了内容与形式的区别 D 夸大形式的作用30 唯物辩证法包括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二者的关系是()A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B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C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D 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的关系31 荀子中天论篇说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架亡”。这句话揭示了()A 规律的平等性 B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11、C规律的能动作用 D 规律是可以认识的32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A 承认规律的客观性 B承认规律的能动作用 C认识客观规律 D依赖人的意识33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A 认识 B 实践 C 发展 D 运动二多项选择题1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的科学。为了把握复杂的大千世界,唯物辩证法形成了科学严密和博大丰富的理论体系,其中发挥理论主干作用的辩证法基本规律有()A 对立统一规律 B 量变质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2 蝴蝶效应(TheButterfly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

12、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下列选项对“蝴蝶效应”的理解正确的是()A 事物、现象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B 蝴蝶扇动翅膀是引起龙卷风的根本原因C 我们只能从昆虫的行为上来把握气候变化的趋势D 蝴蝶扇动翅膀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而导致龙卷风3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外部世界是杂乱无章的,是人的感性直观形式给外部世界以时间和空间的联系,人的先验的知性形式给外部世界以因果性等联系。这种观点()A 承认事物间存在着联系 B 否认了事物间存在着联系C 否认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D 强调了事物间的联系是主观联系4 恩格斯说:“当

13、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段话所包含的哲理是()A 联系是客观世界的固有本性B 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C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D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之一5 恩格斯说,“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这段话包含的哲理是()A 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着

14、B 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C 系统具有层次性D 系统具有整体性6 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A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B 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C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 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7 马克思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新事物不断战胜旧事物的过程”,这是因为()A 新事物在形态上比旧事物更高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B 新事物在内容上比旧事物更丰富,具有本质上的优越性C 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代表着历史的方向

15、D 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外孕育成熟的1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这句话蕴含的哲理包括() A 体现着辩证认识的实质B 要用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C 抓主流、抓关键的方法D“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15.度是指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下列现象属于突破事物度的有()A 积劳成疾 B 乐极生悲 C 苦尽甘来 D 言多语失16.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有()A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 水滴石穿,铁棒成针C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

16、千里之堤,溃于蚁穴17.费尔巴哈对待黑格尔哲学的否定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否定,这一否定观的错误在于()A 否定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B 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C 对肯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D 否定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18.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一认识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 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C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19.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唯物辩证法包括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 前

17、者是唯物辩证法,后者是唯心辩证法B 前者是后者的对象,后者是对前者的反映C 前者的内容是客观的,后者的内容是主观的D 二者的内容是客观的,后者的形式是主观的20.唐代诗人顾况写道:“冬青树上挂凌霄,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有()A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C 事物变化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D 特殊的矛盾构成了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21.下列各项体现因果关系的有()A 冬去春来,昼夜交替 B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C 实践长才干,勤学出智慧 D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22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别和对立表现在()A 产生形

18、成的原因不同 B 表现形式不同C 地位和作用不同 D 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23 “水中捞月”和“大海捞针”用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解释为()A “水中捞月”是不可能的,“大海捞针”是可能的B “水中捞月”和“大海捞针”都是不现实的可能性C “水中捞月”和“大海捞针”都不能转化为现实可能性D “水中捞月”不能转化为现实可能性24 “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这一论断表明() A 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 B 现象是由本质决定的C 现象可以脱离本质而存在 D 透过现象可以达到事物的本质25 我国西北一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植被培育艰难。但仍有一些人

19、为了获取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虫草,进一步破坏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这些破坏环境的做法()A 割裂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B 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 割裂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D 具有形而上学的思想倾向26 恩格斯说过,唯物辩证法“多年来已成为我们最好的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对此的正确理解是()A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B 唯物辩证法全面而科学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形式和过程C 唯物辩证法真实地反映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D 唯物辩证法从各个方面揭示着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不同侧面27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包括()A 归纳

20、和演绎 B 分析和综合 C 抽象和具体 D 逻辑和历史的统一28 辩证思维方法“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指()A 在思维中形成“许多规定的综合”和统一的过程B 在思维中再现具体的过程C 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 由抽象规定,经过逻辑中介,形成思维具体的过程29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表现在() A 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B 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实践活动实现的C 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D 自然规律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但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30 社会历史趋向和主体选择的关系是()A 主体选

21、择并不否定社会历史趋向B 社会历史趋向通过主体选择实现C 主体的选择是社会历史趋向的实现方式D 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空间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31 2011年春夏,我国长江流域多地持续高温少雨,旱情不断加重,部分地区,达到特大干旱等级,有的地方旱情甚至出现百年未遇的严重情况,河水断流、水井干涸、农田龟裂,六月初,温家宝总理等国家领导人亲自到基层了解旱情,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各级政府迅速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以确保民众饮水安全和生产用水。接着,暴雨降临,不仅旱情迅速缓解,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转旱为涝的情况。这表明()A 自然规律的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 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可部分改变客观规

22、律C 各级政府的措施有力地改变了自然规律的作用D 各级政府的措施有效地缓解了自然灾害的影响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所以C选项正确。选项A、B不符合题意,选项D不全面。2 D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特征: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其三,联系具有条件性。任何一种联系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条件是指与某一事物相关联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影响的诸要素的总和。题干中的地点和时间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

23、空间条件和时间条件。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3 A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辩证法要求在区别中看到联系,在联系中看到区别。本题由缺少一个钉子引起了国家的灭亡,正是体现了普遍联系观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4 B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

24、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 A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如果大气中水汽过多,则阳光中一些波长较短的青光、蓝光、紫光被大气散射掉,只有红光、橙光、黄光穿透大气,天空染上红橙色,开成朝霞。红霞出现表示西方的云雨将要移来,所以,“朝霞不出门”。到了晚上,看到晚霞,表明云雨已移到东方,天气将转晴,所以“暮

25、霞行千里”,这就揭示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故本题正确答案是A。6 C发展是指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运动。发展凝结着事物运动、变化的成果,反映着事物的新陈代谢的规律。A、B选项不正确,D选项与题意无关。故C选项为正确答案。7 D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或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

26、物发展的总趋势。题干中两句诗都体现了这一哲理。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8 B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把世界看作过程的集合体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把世界看作永恒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是形而上学的思想特征。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过程中体现着发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也就是用过程论的观点看问题。B选项把世界看作事物和过程的集合体不符合恩格斯的原意。根据题干要求,B选项是正确答案。9 C唯物辩证法是一

27、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唯物辩证法必然要有其核心,无核心不成体系。唯物辩证法的规律体系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有下列四方面原因:(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的其他规律、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问题的方法。(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故C选项是正确答案。10 B矛盾要区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

28、;辩证矛盾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它是现实的矛盾,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以及人的思维中。故正确答案选B。11 B矛盾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关系的两个方面。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故B选项为正确答案。12 D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

29、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题干正是体现了失败与成功这一对矛盾的相互转化。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13 D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原理指导实践,需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和谐与矛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但又有特定强调的含义,不能完全等同。(1)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不否认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3)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进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4)和谐的作用可以表述为协调差异,化解冲突,创造条件,推动发展。故D选项为正确答案。14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

30、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题目中“白马非马”论割裂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15 B矛盾的普

31、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由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我们认识事物时,就必须把这两方面辩证地统一起来,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也就是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故正确答案是B选项。16 D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韩信根据战场实际情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兵法原则,所以取得了胜利,反之马谡则犯了教条主义错误,不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而必然遭受失败。故正确答案是D选项。17 D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的重要作用,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在实践中看问题要全面,反对以点代面、以偏概全。题目中的两个成语正是这一哲理的启示。因此本题正确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