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世纪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应对新世纪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应对陈柳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北京,10073)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China Institute of Energy Economics,英文缩写:CIEE)是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旗下传媒中国能源报为依托,在国家能源委员会和国家能源局的支持下建立的专业能源经济研究平台。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是全面研究中国能源经济问题的研究机构,致力于打造服务于国家能源战略决策、统筹协调、行业管理和企业发展的能源智库。【内容提要】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能源安全面临如下几个方面的挑战:能源需
2、求持续增长对能源供给形成很大压力;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大,石油安全压力增大;能源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能效低且污染严重;等等。因此,中国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推进能源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将能源优质化作为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主攻方向;全面落实能源资源节约优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多边合作为依托,以区域合作为基础,广泛开展国际能源合作;等等。【关键词】能源;安全;能源安全;战略 一、能源安全是最重要的战略目标能源,作为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是人类生存与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社会越发展,人类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就越高。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
3、(Thodore W.Schults)就指出:“能源是无可替代的,现代生活完全是架构于能源之上,虽然能源可以象任何其他货物一样买卖,但它并不只是一种货物而已,而是一切货物的先决条件,是和空气、水、土同等重要的要素。”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所面临的能源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和严峻。可以说,世界能源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涉及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问题,或是一个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对外战略等多层面的战略问题,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它更是一个关乎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时代命题。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
4、基础,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能源问题特别是能源安全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日益突出问题。自工业革命以来,能源安全问题就开始出现。1913年,英国海军开始用石油取代煤炭作为动力时,时任海军上将的温斯敦邱吉尔(Winston Churchill)就提出了“绝不能仅仅依赖一种石油、一种工艺、一个国家和一个油田”这一迄今仍未过时的能源多样化原则。伴随着人类社会对能源需求的增加,能源安全逐渐与政治、经济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两次世界大战中,能源跃升为影响战争结局、决定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法国总理乔治克列孟梭(Georges Clemenceau)曾说,“一滴石油相当于我们
5、战士的一滴鲜血”。可见,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在那时便已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20世纪70年代爆发的两次石油危机使能源安全的内涵得到极大拓展,特别是1974年成立的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简称IEA)正式提出了以稳定石油供应和价格为中心的能源安全概念。国际能源署的成立,这是发达国家保障能源安全的联合行动,其宗旨是:成员国共同采取措施,控制石油需求,在紧急情况下分配石油,并规定成员国有义务储备相当于90天净进口量的石油。邓小平1982年曾经指出:“我们整个经济发展的战略,能源、交通是重点,农业也是重点。”邓小平将能源放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第一位,体现了他规划
6、经济发展格局的远见卓识,也说明了能源对国计民生的至关重要性。科技进步并没有改变人类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人类社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能源安全问题。一般来说,所谓能源安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保障能源的持续、稳定供给,即能源的供给安全;二是减少和降低能源生产与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即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环境安全。也就是说,一方面能源的供应量必须能确保国家运行的总需求,不能“缺血”;另一方面能源消费过程应尽量无害,不要“因血致病”。伴随着人类社会对能源需求的增加,能源安全与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的联系日益紧密。能源安全不是
7、单纯的能源问题,也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对外战略、国家安全、战略经济利益以及分配格局等多层次的战略性问题。说到能源安全问题,美国学者埃德温奥康诺(Edwin OConnor)的下述论断尽管有夸大之嫌,但却代表了一种普遍的权力政治观:“谁占有石油,谁就占有了世界,因为它可以用柴油统治海洋,用高度精炼的石油统治天空,用汽油和煤油来统治陆地。除此之外,他还能在经济上统治他的同胞,因为从石油中他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财富。”可见,能源不仅象征着财富,更象征着权力,它与政治紧密相连,具有强烈的国际政治特征。能源安全不仅与国内供求矛盾及对外依存度相联系,还与一国对世界资源丰富地区的外交、军事影响力和控制
8、力等相联系。在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的能源安全日益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互保体系,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脱离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安全而保证自身安全。能源安全不是独立存在的事物,它是国家间相互关系模式的一部分。可以说,能源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关系到所有的国家。能源安全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原子型国家关系(Atomic-type state relations),还是一个深化的、事关国家稳定、地区协调、经济结构和个人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当今世界,能源已经成为政治和经济力量的通货,是国家之间力量等级体系的决定因素,甚至是成功和物质进步的一个新的筹码。获得能源成为21世纪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目前,各国学者对
9、于能源安全的理解与界定,已经从简单的立足于能源供需安全进一步深化到综合性的理解。当前世界所面临的能源安全问题呈现出与历次石油危机明显不同的新特点和新变化,它不仅仅是能源供应安全问题,而是包括能源供应、能源需求、能源价格、能源运输、能源使用等安全问题在内的综合性风险与威胁。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清洁利用传统化石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在一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成为必然选择。非化石能源形式风能、太阳能等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减少碳排放,即属于环境友好型能源;缺点在于价格相对于化石能源较高,并且供应不稳定(主要针对其自然属性)。核能和水电既是非化石能源,也是环境友好型
10、能源。但由于核原料的特殊性,核能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核泄漏以及核扩散的担忧,水电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利开发对周边自然环境和气候环境的影响。所以,传统的能源安全与非传统的能源安全很难兼容。低碳是一种新的游戏规则,是在原有的经济系统之中加入了一个新的更为严格的约束条件,实际上是提高了使用化石能源的机会成本。低碳这个约束条件的加入,增加了能源安全的复杂性,一国也很难完全实现传统能源安全和非传统能源安全的所有目标。 能源作为当代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重要资源,重要性已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保障能源安全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首要
11、目标。发达国家人均能耗高,需要大量进口补充境内能源资源的短缺,因此,能源发展战略除了考虑本国的资源因素外,极为注重涉及到国外资源开发利用的国际因素影响,甚至关注其他国家能源需求变化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及对自身的影响程度。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多偏重于建立当前自身的能源安全供应体系。能源资源充裕的发展中国家已认识到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国家经济的重要性,逐步加大了国家对国外企业开采和资源输出的控制。随着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各国的能源安全战略存在许多共同性:一是高度重视国内企业节能降耗技术的发展和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尽可能减少对能源的浪费;二是国内和国外两种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配置
12、,能源资源来源渠道多元化、运输方式多样化,分散风险,运用市场手段转嫁和规避风险;三是高度重视国家能源安全及其对于环境质量、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依托。在全球能源安全问题的影响下,中国的能源安全形势也变得日益严峻。近年来,中国能源结构正在进行重大调整,能源安全的形态正在发生质变。这给中国的政治、外交、军事、科技和产业结构等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二、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二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很快,持续增长的经济带动能源需求也快速增长。尽管中国人均GDP世界排位还很靠后,但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了位列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按国际
13、能源署的统计,中国2009年能源消费总量达到22.52亿吨石油当量,比美国21.70亿吨高出4%,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国际能源署有一个说明,该项消费统计包括了原油、核能、煤炭、天然气和水电等。有的专家对此有不同看法,认为夸大了中国的能源消费。当然,一些别有用心者制造和散布“中国能源安全威胁论”,说什么中国是国际能源的“掠食者”,中国无限制的能源资源“胃口”是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这是也是违背客观事实的,站不住脚的,因为中国不仅是能源消费大国,更是能源生产大国,可以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本国的能源问题。面对西方媒体对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大肆炒作并宣扬所谓“中国能源安全威胁论”,2007年
14、12月26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长达16万字的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强调“中国过去不曾、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对世界能源安全构成威胁”。这是中国首次以国家名义发布能源文件,详细介绍中国能源发展现状、能源发展战略和目标、全面推进能源节约、提高能源供给能力、促进能源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深化能源体制改革以及加强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等政策措施。这部白皮书意在消除外界对中国能源需求迅猛增长的疑虑和担忧,它重点表明中国坚持能源可持续发展,将给世界各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为世界能源安全与稳定作出积极的贡献。我们撇开这些争论不说,国际能源署的报告说明,美国经济近几年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而中国经济保持了较
15、快的发展。10年前,中国的能源消费只有美国的一半,近年来中国工业化步子加快,大型工业带动能源需求迅速上升,能源消费最高每年达到两位数的增长。这种情况有其必然性,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看,任何一国的繁荣都很难摆脱能源的高消耗。中国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把发展速度调整到8%左右,能源增长率控制在4%上下。但是,中国能源消费的零增长估计要到2035年以后才能实现。届时中国能源消费量将达到43.6亿吨石油当量,而且仍将以煤为主,石油和天然气的比例分别增至25%和10%以上。可以这样理解,中国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仍然将依靠高碳能源作为驱动力。既要保持如此巨大的能源需求,又要适
16、应低碳经济时代对节能减排提出的新要求,对中国来说是个严峻挑战。综合分析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对能源供给形成很大压力。中国的能源生产经过5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能源紧张的矛盾明显缓解。然而与经济的长远发展需要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洁净高效能源,缺口依然很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供应不足成为制约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从1992年开始,中国能源生产的增长幅度小于能源消费的增长幅度,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之间的缺口逐渐拉大,能源消费与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进入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20032006年经济连续4年保持10%以上的高位平稳增长。新一轮的经济高增长周期表现出了日益显著的重化工业特征,重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到2006年已上升到70%以上。经济的高增长,特别是重工业的快速增长导致能源需求十分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