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59.39KB ,
资源ID:28015560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0155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六下科学笔记.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六下科学笔记.docx

1、六下科学笔记六下科学笔记科学六年级下册 笔记内容2011-2-19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第一课 放大镜 一、 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哪些工作需要经常使用放大镜? 答:需要用到放大镜的行业或人员有:公安侦查人员(寻找现场证据):仪器修理 工(观察小型的零件):农业科技人员(观察花、种子、植 物的结构):考古工作者(寻找古迹中的遗存):医生(观察 病菌细菌):测绘人员(看地图)等二、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 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 ( P2) 答:方法有两种: 观察对象不动,人眼与观察对象之间距离不变, 放大镜在物 体与人之间来回移动;把放大镜放在眼前,移动物体直至 图像大而清楚。2、 放大镜的作用: (

2、P 3 ) 答: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 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使我们获得更多 信息。三、 放大镜的特点1、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 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2、 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比较大? 答:放大镜的放大 倍数与它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的,放大倍数就越大。3、 为什么一些器具也有放大图像的功能? 答:因为放大 镜的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凡是和放大镜的镜片有同 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功能。4、 人们为什么把放大镜又叫凸透镜? 答:因为它的镜片 中央凸起,且又是透明的四、13世纪,英国的 格罗斯泰斯特 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培根 设计并制造了增进视力的眼镜 。第二课 放大

3、镜下的昆虫世界一、 奇特的身体构造1、 苍蝇的复眼:有几千个小眼组成,观察范围广,易于发现周围的敌害;2、 昆虫的触角:是他们的“鼻子”,可以分辨各种气味,是 嗅觉器官;3、 蟋蟀的“耳朵”在头上吗? 不是,蟋蟀的耳朵长在足 的内侧,可以迅速感知来自周围的动静。4、 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鳞片,其实是 扁平的细毛。5、 苍蝇落在竖直的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爬 行,主要和他的脚的构造有关。二、 蚜虫的天敌一一草蛉 (草蛉是怎样消灭蚜 虫的?)草蛉的幼虫用“镰刀”勾住蚜虫,把尖尖的嘴刺入蚜虫的体 内,只用大约20多秒就可以把蚜虫的体内的汁液吸食一空; 草蛉还会把蚜虫的空壳背在自己的背上伪装自

4、己。第三课 放大镜下的晶体一、美丽的晶体1、 食盐的晶体的形状是 正方体;白糖的晶体形状是 长 方体 ;碱面的晶体是 颗粒 ; 味精的晶体形状是 长柱体_。2、 晶体的概念: 像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 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P 8)3、 制作晶体方法有减少水分和降低温度两种方法。4、 减少水分的方法是把某种溶液风干, (即使其水分蒸发,使物质重新析岀; 降低温度的方法是: 先把某种物 质的溶液加热制成饱和溶液,然后冷却,使物质重新析出。第四课 怎样放得 更大1、制作简易显微镜的方法是 将两个放大镜相对放置,镜片要平行,调整两个凸诱镜之间的距离, 知道找

5、到物体最清 楚的图像,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诱镜固定下来, 一个简易 的显微镜就做好了。2、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如何计算?是用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3、 荷兰生物学家 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 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并用显微镜观察了毛细血 管的血液流动,水中的微生物等。4、 显微镜的发展经历了 金属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大到200万倍。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观察三维的原子结 构图。(P 11 )第五课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1、 1663年,英国科学家 罗伯特胡克 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了一块木片的结构,发现

6、并命名了 细胞 。(P 12 )2、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 装片取标本的方法:把洋葱鳞茎 切成两半,掰下其中一块;然后再内表皮上用小刀轻轻划“#” 字;用镊子撕取“ #”字中间的表皮。教材P13最上方图 制作装片的方法:I、在一个干净的载玻片中间滴上一滴 清水; H、用镊子把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 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皿、用盖玻片倾斜着盖 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注意不要有气泡);W、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 多余的水; V、然后将做好的洋葱表皮装片放到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如不用显微镜显微观察,到第W步即可 完成】3、 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正确的方法

7、和步骤可以概括为 安放一 对光一一上片一一调焦一一观察。4、 动手画出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图: 洋葱细胞的形状大 体为长方形,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P14)第六课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 命世界(二)1、 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2、 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的不同 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3、 细胞是牛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牛物最基本的丄 也单位。 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 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4、 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5、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里含有的绿色扁球状质体,是植 物进行光

8、合作用的基本场所。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等许多物 质,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物质。6、 动物细胞核植物细胞不同,动物细胞没有 细胞壁。7、 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 血红蛋白,专门负责运输氧气 和 二氧化碳。&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所有的细胞都来自 于其他的细胞。第七课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 命世界(三)1、 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 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2、 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原生动物 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3、 在池塘的水里可能生活的微生物有 草履虫、钟形虫、虬 叭虫、变形虫、

9、毛口虫、单胞藻、眼虫、唇滴虫、衣藻、团藻、硅藻、鼓藻 等等。4、 怎样判断是不是生物? 答:是否需要一定的生活环境; 是否吃食物或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是否需要呼吸;是否排泄废物;是否对外界的刺激有应激表现, 是否有生殖 现象等等。第八课 微小世界和我们1、在放大镜和显微镜没发明之前,人们只能用眼、耳、鼻、 舌、手五种感觉器官探知世界,人能观察到的最小动物,就 是蚂蚁等昆虫。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了微生 物、细胞。(P19)2、 流程图表示 观察工具的发展 和 观察范围的拓展:放大几倍到几十倍 放大几百倍、可观察放大几百万倍、可观察 分辨率为百分之几小昆虫可观察到物质晶体到生物的

10、细胞、微生t到 细菌、病毒、物质的纳米,可以直接生物较小器官组织 物、少数的细菌 极小颗粒一一原子 操纵原子或分子肉眼 ttt 放大镜 tttt 光学显微镜 tt tt电子显微镜tttt扫描隧道显微镜3、 人类在利用微生物以及生物方面取得的成果:医药方面:利用显微镜发现了细菌和病毒、病原体等, 搞清了人的传染病是由微生物造成和传播的, 于是就发明了 各种灭菌消毒法,制造了许多药物来杀灭细菌和病毒, 保护 我们的健康。食品方面:人们发现有的微生物对人有益,利用它们可 以改善我们的生活,如酿酒、制作酱油,醋、豆酱、豆腐乳、 泡菜、制酸奶、面包、馒头、腊肉等,都要依靠微生物。农业方面:杂交水稻的培育

11、,需要用显微镜进行配花粉土壤改良:利用微生物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增加土壤的肥力,同时,还可净化土壤。克隆技术:可以按照人的要求培育所需的生物,还可培育出人的器官。污水和垃圾处理:需要用微生物分解垃圾中的有害物质, 除去垃圾中的臭味等第一单元 资料库1、 生物是由 细胞 构成的。我们的皮肤,每平方厘米含 有的细胞数量超过 10万个。2、 自然界的大多数生物都是由 多细胞 组成的,单,有的 生物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比如草履虫、 眼虫、喇叭虫、变形虫、钟虫、太阳虫、细菌等,就是一个 细胞。3、 动物的卵,例如 鸡蛋,就是一个细胞。4、 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 功能 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

12、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 细胞进行的。5、 血液中的红细胞好像运输兵,负责运输 吸入的氧气 和 产生的二氧化碳。6、 白细胞 还能和 病毒、细菌作战,保卫我们的健康。7、草履虫虽然只有一个细胞,但这个细胞却能完成消化、 呼吸、排泄、繁殖、等所有的生命活动。草履虫的繁殖方式 是先将身体拉长,接着从中部分裂成两部分,最后每部分 形成一个幼小的草履虫。8变形虫的繁殖方式也是一变二、二变四、环境恶劣时, 外部形成胞壳,进行休眠。科学六年级下册 笔记内容2011-3-16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第一课 我们身边的物质1、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物质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物质 的变化有相

13、同和不同之处。2、 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3、 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物质的变化没 有产生新的物质。4、 物质总是在不断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 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P27)第二课 物质发生 了什么变化1、 混合沙子和豆子,豆子还是豆子,沙子还是沙子,它们没有发生变化。 (P28)2、 加热白糖,白糖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了液体的白糖,然后继续加热,白糖的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全部炭化,可以 闻到焦糊味。分析白糖加热过程中的变化:白糖由固体状态熔化变成 了液体状态,它仍是白糖,没有产

14、生新的物质,这是 物理变化;接着继续加热,白糖的颜色逐渐加深,至全部 炭化, 有焦糊味,这时已经不再是白糖,产生了新的物质,这是化 学变化。3、 蜡烛在燃烧时的变化: 蜡烛由固体变成液体蜡烛油是 物理 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液体蜡烛油燃烧变成了 二氧化碳气体是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4、 定义: (P 29)物理变化:物质在发生变化时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做 物理变化。(只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 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这类变化称为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质在发生变化时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叫做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第三课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一、会变味

15、的米饭1、在咀嚼米饭时,为什么会有甜味? 因为米饭里有淀粉,咀嚼时在口腔里的消化酶的作用下, 淀 粉发生变化,变成了 麦芽糖。所以我们感到了甜味。淀粉变成了麦芽糖是化学变化二、 米饭、淀粉和碘酒2、 米饭、淀粉遇到 碘酒为什么会变成蓝色?它还是淀粉 吗?米饭、淀粉遇到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蓝色的物质是一种不 同于米饭、淀粉的新物质。三、 寻找淀粉的踪迹3、 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的颜色变化,我们可以检验那些食 物中含有淀粉。(或问:我们可以怎样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答:将碘酒滴在要检验的食物上,如果发现颜色变蓝,就可 以认为此种食物含有淀粉。4、 富含淀粉的食物有:米、面、薯类; 含淀粉较少的食

16、物 是:青菜类蔬菜、水果、四、 制作神秘的信件1、 调制淀粉溶液:用温水将淀粉溶解,充分搅拌,静置一 段时间,取澄清的淀粉溶液;2、 用毛笔蘸淀粉溶液在白纸上写字,然后晾干。3、 显影:用药棉蘸碘酒溶液在信件纸上涂搽,用淀粉液写 的字就显现出来。白醋的变化一、 观察小苏打和白醋1、 小苏打的的特点:白色颗粒晶体,可以溶解在水里;2、 白醋的特点:无色透明的液体,闻着有酸味。二、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实验要求、过程及注意点:1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汤匙醋,然后倒入一汤匙小苏打,2在杯子口上盖上一块玻璃片,【立即盖上,不要让产生的 气体散失】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马上产生反应,平静的液体产生大量

17、的气泡,等小苏打在液体中完全消失后, 气体气泡也观察不 到了。4用手触摸玻璃杯的外壁,感觉比原来温度要低;5将玻璃片从玻璃杯口平移开,把点燃的火柴伸入玻璃杯当 中,火柴马上就熄灭了;(或者:将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 烛的火焰上,火焰会熄灭)。【注意不要把玻璃杯中的液体倒 出来】三、 产生了什么气体1、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 二氧化碳气体(和醋酸钠),这样的变化是化学变化。(P33)2、 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和醋酸钠,这个变化就是化学变化。3、 二氧化碳气体能使让少的火焰熄灭。二氧化碳也是空气 的组成部分。4、 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产生了光和热,变成的物质

18、是 二 氧化碳和水。第五课 铁生锈了一、观察铁锈1、铁锈和铁皮铁片有什么不同?从外观和实验验证两个方面来说明 铁锈和 铁片 是不同的 物质: (记录如下)颜色光泽空隙手感敲击导申,磁铁铁灰白色勺有无光滑较韧能导电弐能吸引铁锈红褐色1无有粗糙较脆不导申环吸引2、根据铁盒铁锈的比较,我们可以确定:铁与铁锈是不同 的,铁变成铁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 物质。二、探索铁生锈的原因设计实验: 【注意: 实验时一定要做对比实验,控制好单一的变量,其它不变量要做到相同 】实验方案: 【例表 参照 P38第七课 第一部分 “科学 讨论会”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水有关吗?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水有关

19、。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沾了水 的生锈了,没有沾水的干燥 铁钉不生锈。实验材料:三个盘子、3个新铁钉、菜油少许、水实验方法:用同样大小的3个盘子,其中一个干燥, 一个放上菜油,一个放上水;把一个铁钉放在空盘子里,一个浸没放在油盘子里,一个浸没一半在水里,三个铁钉均为平放;每天观察记录一次,定时观察。观察到的现象:第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空盘子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光泽发暗請点锈点油盘子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水盘子无变化水变色开始生锈務多了锈更多了实验结果:铁生锈与水有关原因分析:第六课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一、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1、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反应的现象是: 浸入溶液的铁钉

20、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是从硫酸铜溶液中被置换出来 的单质铜),浅蓝色的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逐渐变成红褐色【2、(溶液中变为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是 Fe+CuSO4=Cu+FeSO4】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产生了新物质,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二、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1、 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 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P 37 )2、 整理我们学过的 化学变化所伴随的现象物质的化学变化伴随的主要现象本质特蜡烛燃烧发光发热产生新 质淀粉与碘酒颜色变化铁钉生锈颜色变化小苏打和白醋产生气体硫酸铜溶液与铁钉丁产生沉淀、颜色变化的征第七课控制铁生锈的速度一、科学讨论会1、 根据前面

21、课程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铁生锈与空气有关,与水有关”2、 为什么说铁生锈是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答: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水中溶解有空气,因此放置在 空气中的铁钉和放置在水中的铁钉,都在同时受到空气和水 的共同作用,所以说铁生锈是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二、铁生锈的快慢1、铁生锈的速度对比实验研究记录放置位置空气中丁潮湿处水中盐水里生锈速丿度最慢比水中快比空气中,煖快我们的结i论2、生活中,人们怎样防止铁生锈、减缓铁生锈的速度?答:根据铁生锈的原理,人们采用的防锈措施,都是把 空气和水进行隔绝,达到防锈的目的。具体方法有:干燥保 存、隔绝空气、涂上油漆、表面打蜡、上油、贴上隔膜、镀 光

22、、搪瓷等。(另外,在铁里添加镉、铬、镍、锰等,做成合金,由于这些金属极不易生锈,铁里掺入后,就增强了抗腐蚀能力)第八课 物质变化与我们 【单元总结课】1、物质的世界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会发生变化。物质的变化一般分为两类: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点是 产生新物质。物理变化的特点是:不产牛新物质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 物理 变化。(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2、本单元所学习的物质的变化,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 属于化学变化?物质的变婪化随的主要现见象 特点I 科学概:水结冰、水蒸劇发态改变物理变 特点:没有产 物质生物质是的变化新易拉罐

23、压扁形状改变弯折铁丝形状改变混合沙子和豆坯本不变火柴、蜡烛燃燼光发热黑味化学1 特点:产生了 质lL 、*加热白糖变颜色、有焦米饭、淀粉和 酒濒色改变小苏打和白醋萨生气体铁生锈颜色改变、性改变硫酸铜溶液和 钉:颜色改变、产沉淀3、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的是化学变化,有的 是物理变化。把木材加工成家具、泡茶叶时茶叶中的物质 溶解到水里、利用物质的热胀冷缩原理制作的温度计这 些是物理变化; 放鞭炮、礼花、燃烧蜡烛、烧煤、汽车行 驶燃油、煅烧水泥这些是化学变化。4、制作饮料 【课外制作】“制作橙汁汽水”:用料、方法和制作过程将一只橙子去皮、榨汁,加上一勺白糖,添加温

24、开水一杯, 搅拌均匀即可饮用。“柠檬汽水”:在一杯水中,加2勺糖,少许柠檬酸,再加入半勺小苏打,略加搅拌,这时的饮料会冒泡,就是汽水了。第二单元 资料库一、 铁为什么会生锈?1、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水分和氧气是使铁容易生锈的原因。2、 光有水,不会使铁生锈。只有氧气溶解在水中时,氧在 有水的环境中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叫做氧化铁的东 西,就是铁锈。3、 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增大_8倍。 如果不将铁 锈除去,海绵状的铁锈特别容易吸收水分, 铁也就生锈得更 快了。4、 涂了油漆的铁制品不容易生锈是因为 油漆起到了隔绝 空气和水的作用。二、 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1、蜡烛燃烧不断减少,产生的新

25、物质到哪里去了? 蜡烛燃烧后,产生的是水和二氧化碳,由于水和二氧化碳都 是无色的,飞散到了空气中,所以没有看到。2、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化学反应,铁和铜进行了交换,铜 附着在铁钉表面,而铁进入了溶液,变成了硫酸亚铁。3、 醋和小苏打反应后,除了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外,留下的液体,既不是醋,也不是小苏打,而是一种叫做 醋酸钠的物质。4、 物质变化后产生了新物质,它不会消失,物质是不灭的, 只不过转变成了其他物质。三、火药的发明1、 中国古代的黑火药是由 硝石、硫黄、木炭 以及一些辅 料(砷化合物、油脂)等粉末状物质的均匀混合物。2、 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从印度传入阿拉伯, 又经西班牙传入欧

26、洲。科学六年级下册 笔记内容2011-4-10第三单元 宇宙 第一课 地球的卫星一一月球一、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远古时代的肉眼观察、用石头记录一-用望远镜观察月球一T无人探测器绕月探测一-人类登月考察二、 我的月球卡1、月球的运动:1月球公转周期(围绕地球转一周的时间。 因为月球围绕地球转的同时,地球也在前进,所以,分为朔望月和恒星月, 朔望月周期为29.5天,恒星月周期为27.5天);公转的速 度为1.02千米/秒。2月球的公转方向:从地球的北极上空朝下看,月球围绕地球是 逆时针 运行的。(自西向东)月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2、 有关月球的基本数据:3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 ; (34

27、76千米)4月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0 ;(7350亿亿吨)5月球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 ;6月球的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3、 月球的地形:7月球的地形有 环形山、月海、平原、盆地等。8月球的环形山 为数众多,超过1000米的就有33000多 个。9月海是由凝固的熔岩构成的盆地,叫“海”却没有一滴水。4、 人类的登月10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在月球登陆,人类探索月球的足迹终于印在了月球表面。 (11)第二课 月相变化一、 月相1、 月相:在地球上观察到的 月球 明亮部分的各种形状叫 做月相。二、 给月相排序2、 月相变化的规律是:上半月,由亏到圆,亮面在右侧

28、; 下半月,由圆到亏,亮面在左侧;亮面始终朝向太阳的 方向。三、 模拟月相变化3、 月相变化的成因是什么?月相变化跟 月球不发光、不透明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 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4、 月相为什么每天都不同?答: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 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 向也就不同。四、 观察白天的月相5、 一个月的月相是怎样变化的? 画出变化图。上半月的月相图:下半月的月相图:6、 我们看到的月亮在同一天是向西落下的, 为什么却说“月 球在围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答:因为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的同时,地球本身也在自转, 并且地球自转的速度比月球公

29、转的速度快,所以我们在地球 上看月球,感觉好像是月球在向西运动。如果在不同日期的 同一时刻观察,就会发现,月球在天空的位置是向东运动的, 每天向东移动12度。 (这和我们在坐汽车时,坐在快车上,看到后面同方向的慢车在向后退,是一样的道理 )造“环形山”一、月球上的环形山1、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许多 环 形山,环形山的直径有的不足 1千米,有的达到几百千 米。2、模拟制造环形山: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可以推测,月球 上的环形山是由外来的陨石撞击形成的,由自身的火山喷发 形成的可能性不大。二、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的学说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 期以来流星、

30、陨石撞击月球后遗留下来的痕迹。第四课 日食和月食一、 日食1、 日食: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正好处于一 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 在地球上处 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 这就 是日食。2、 日食的种类: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3、 日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 三者的位置示意图二、 月食4、 月食: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三者正好处于一 条直线上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在地球上只 能看到月球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这就是 月食。5、 月食的种类:月全食、月偏食6、 月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 三者的位置示意图:第五课 太阳系1、 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 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