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116.51KB ,
资源ID:2801126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0112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1.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1.docx

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能使用秒表、手表测量时间。2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3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具体的测量活动对常见物体的尺度和时间段有大致的了解,对长度和时间单位大小形成具体概念。2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计时工具测量时间。(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结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和习惯,养成认真细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

2、度和时间,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长度的单位、长度的测量。难点:测量长度单位概念的具体化和测量中的读数。三、教学策略本节主要内容为长度测量和时间测量。首先让学生了解测量的重要性,测量单位的意义,统一测量单位的道理,并引出国际单位制,接着介绍长度和时间单位以及它们的换算关系。重点介绍长度和时间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从测量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入手,通过“测量活动”展开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及师生之间的交流等方式,使用学生在测量的实践中,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一些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学会时间的测量。在教学中应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通

3、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讨论交流。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资源、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等。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观察图1中的甲、乙两幅图,在图甲中帽檐直径AB、帽子高CD哪个较长?在图乙中心的两个圆面积一样大吗?问题1:不用尺,如何证实自己的目测结果是否正确?问题2:你能确切知道课桌的长比宽长多少吗?甲 乙图1目测后回答。办法:用一根线作为标准,来比较上述物体的长度。领悟目测不可靠。事先选一个

4、标准才可以比较。新课教学(20分钟)一、长度的单位提出问题:想一想在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自学课本知道还有哪些新的单位?讨论交流:复习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单位间进率。了解长度单位还有微米、纳米。归纳总结: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为m,常用长度单位还有千米(符号为km)、分米(符号为dm)、厘米(符号为cm)、毫米(符号为mm)、微米(符号为m)、纳米(符号为nm)。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为: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001m102m;1mm0001m103m;1m0000001m106m;1nm0000000001m109m例题

5、:下面是小亮同学做的长度单位换算的几个算式,请指出他在换算过程中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的算式。52m52m100520cm强调:进行单位换算时,正确的格式是数字不变,把相应的单位作等量代换。发现:由于选取的标准不一,难以对不同课桌进行比较,即使对同一张课桌也不能方便地知道长比宽多多少。体现制定公认标准的必要性。深化对长度单位的认识。掌握单位换算的书写过程。二、长度的测量(一)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活动一、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让学生观察。活动二、观察图2中的刻度尺,回答下列问题:(1)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

6、否磨损?(2)它的量程是多少?(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图2在上图所示的刻度尺中,其零刻度线在左端(离最左端边缘有一小段距离),没有磨损,它的量程为08cm,也就是说它最多能测8cm的长度,它的分度值是01cm。教师强调: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如果磨损,要从一个清晰的整数刻度线量起。(二)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的方法活动三、学生分组实验,测量铅笔的长度、圆柱体的高、木块的长度、物理课本的长和宽等,教师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要求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归纳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即“选、放、读、记”。1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

7、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2放,即刻度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如图3甲所示),不能歪斜(如图乙所示)。图3 甲图3 乙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如图丙所示)。零刻度线磨损时,要从其他清晰整数刻度线作为起始刻度测起,测量结果应该等于读出的刻度值减去作为起始的刻度值(如图丁所示)。 图3 丙图3 丁3读,即读数,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如图4所示);除读出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读值)。图中铅笔长度为695mm,其中69mm是准确值,05mm是估读值。图44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值和单

8、位。图5中木块长度为277cm。图5学生思考,体会。学生仔细观察刻度尺,并对老师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比较、归纳。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归纳体会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具体活动掌握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三、时间的测量提出问题:你知道的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时间单位有哪些?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交流总结:(1)时间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为s。除了“秒”之外,常用单位还有小时(符号h)、分钟(符号min)。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1min60s,1h3600s(2)计时工具 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石英钟、电子手表;运动场和实验室常用的机械停

9、表、电子停表。分组实验:(1)练习停表的使用:如何开启、停止、归零;如何读数。(2)用停表测量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以及1min内脉搏跳动的次数。归纳总结:秒表的外形如图6所示,A为归零按钮,B为计时秒针控制按钮。使用时,你应该先进行调节,就是按下归零按钮,使秒针指在“0”处。再按动秒针控制按钮开始计时。计时结束时,要按动秒针控制按钮,这时秒针会停在最后计时处,就可以读出时间值。图6学生思考回答:秒、分、时、年等;秒表、电子表、钟等。仔细观察秒表,获得秒表结构、使用方法、读数方法。掌握时间的测量方法。四、误差提出问题:为什么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教师讲解:由于受所用的仪器、测量方法的限

10、制和测量者的不同,所以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别,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作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交流讨论:减小误差有哪些方法?错误与误差有什么不同?归纳总结: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错误与误差不同: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学生交流讨论,领悟到误差的存在。得出减小误差的举措。体会误差只能减小,但不可能消除。总结(5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学生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知识反馈(5分钟)让学生完成本节随堂练

11、习,检查这节课的收获。教师巡回辅导。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提高,深化所学知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试题江苏丰县初级中学戴松方一、选择题1(2014年青海中考题)某校组织学生体检,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数据是()A体温37 B身高16m C质量40kg D1min心跳75次答案:B解析:试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物体的估测能力,对自己身体的一些数据更应该关心。中学生的体温在37左右,所以A正确;中学生的身高大约16m,所以B错误;中学生的质量40kg左右,所以C正确;中学生1min心跳75次,所以D正确。2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

12、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答案:D解析:要从刻度尺的选择和使用方法方面去分析。测量前选择合适的刻度尺,要先观察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观察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以上都是测量前必须做的。3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应该是厘米(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9 B教室宽约为60C小明的身高为168 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答案:D解析:题目考查对长度单位的认知和常见物体的估测

13、能力。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不到1厘米,所以应该约为9毫米;教室宽约为6米,合60分米;小明的身高应该为168米;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厘米。4在通常情况下,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A09s B10s C1min D1h答案:A解析:要对脉搏的跳动有所了解,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脉搏为每分钟6070次。5我国对纳米技术的研究已经跻身世界前列,长度为176109nm的物体可能是( )A一个人的高度 B物理课本的长度 C一座山的高度 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答案:A解析:176109nm这个数值太大,而单位太小,把它换算成大单位。根据1m=109nm,所以176109nm=176m,显然这是一个人的高度

14、。6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答案:A解析:由于受所用的仪器、测量方法的限制和测量者的不同,测量必然存在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错误与误差不同: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7用较厚的刻度尺测量一物体长度,如图1,正确的是( )图1答案:D解析:A项图中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B项图中的

15、刻度尺没有放正;C项图中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未能紧贴被测物体;D项图中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而且放正,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8现在通用的鞋的号码是指人的脚跟到脚尖的距离的厘米数。白雪同学请林圆圆帮她买一双鞋,林圆圆使用了一把受潮膨胀了的木刻度尺测出白雪的脚长230cm,则林圆圆应该买的鞋的号码是()A22 B225 C23 D235答案:D解析:受潮膨胀的木尺,分度值变大。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其读数比真实值小,因此脚的真实长度比230cm稍长。9在相同条件下,由于铜的热胀冷缩程度比玻璃的大,因此用同一把铜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的长度,夏天和冬天的测量结果比较是()A夏天测得

16、的数据大些 B一样大C冬天测得的数据大些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物体热胀冷缩后微小长度变化的判断比较能力铜的热胀冷缩程度比玻璃的大,夏天由于铜尺的分度值变得更大,所以测量值偏小;冬天由于铜尺的分度值变得更小,所以测量值偏大。10小明和小华用各自的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小明测量的结果为1229cm,小华测量的结果是1228m,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华的读数比小明的准确B小明的读数比小华的准确C两人中至少有一人的测量是错误的D两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相同的答案:D解析:精确测量时,要求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把给出的数据换算成小数点后有一位数字的数值

17、,那么,其单位就是刻度尺的分度值。小明测量的结果为1229cm,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小华测量的结果是1228m=1228cm,因此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也是1cm。结果不一样只是最后一位数字是估计数字,不同的测量者,估读的数字可能不同。两人的读数都是正确的。11测一张报纸的厚度,下列方法可行且正确的是()A用毫米刻度尺直接测B将报纸连续对折5次,测出总厚度再除以10C将报纸连续对折5次,测出总厚度再除以32D上述方法都不正确答案:C解析:报纸的厚度是比较小,用毫米刻度尺是无法测出的,所以采用积多算少法,将报纸连续对折5次,这样报纸的厚度就变成了32张报纸的厚度,用刻度尺测出其厚度,

18、再除以32,可求出一张报纸的厚度。二、填空题12(2014年泰安中考题)(1)如图2所示的物体的长度是cm,机械停表读数是_min,_s。图2答案:285 3 383解析: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200cm刻线对齐,右侧在47cm和48cm中间,估读为485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485cm200cm=285cm;观察表盘可知,机械停表的大圈1整圈是60s,1大格是1s,每大格又均匀分成10个小格,所以每一小格是01s。小圈1整圈是15min,每一小格是05min。小圈指针指示时间超过35min,大圈指针指示是383s,因此

19、读数是3min、383s。13如图3所示,小明测量的A、B、C三个物体的长度分别为_cm、_cm、_cm。图3解析:测量长度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图中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被测木块A长度准确值为32 cm,估读值为007 cm,所以木块长为327 cm(326 cm、328 cm也对)。被测木块B的末端恰好落在短刻度线上,此时长度准确值为34 cm,估读值为000 cm,所以木块长为340 cm。被测木块C的末端恰好落在长刻度线上,此时长度准确值为40 cm,估读值为000 cm,所以木块长为400 cm。答案:327(或326、328) 340 40014如图4所示,用A、B两刻度尺

20、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尺精确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不正确。用A尺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_。图4答案:A B 220 cm(或220 mm)解析:刻度尺A分度值是1mm,刻度尺B分度值是2mm,分度值越小测量越精确,因此刻度尺A精确些。刻度尺B有刻度的一侧没有靠近被测木块,使用方法错误。被测木块的末端恰好落在短刻度线上,此时长度准确值为22cm,估读值为000cm,所以木块长为220cm。15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如图5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mm,纽扣的直径是_cm。图5答案:1 110解析:刻度尺上最小格表示的长度是1mm,所以其分度值是1mm;纽扣的准确值是:11cm

21、;估读值是:000cm;纽扣的直径是:11cm000cm110cm。三、综合题16步行不仅是一种简易的健身运动,而且还能方便地对一些长度进行估测。(1)人正常步行时,步距变化不大,因此,步距可作为身体上的一把“尺子”。为了使这把“尺子”更可靠,请你说出一种测量步距的方法。(2)小明测出自己的步距为05m,他从教学楼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共走了84步,则教学楼的长度是多少米?答案:(1)先测量出走10步的距离,再折算出一步的距离;(2)42米解析:步距是指人正常步行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为了准确测量步距,可以用测多算少的方法,比如先测量出走10步的距离,再折算出一步的距离;已知一步的距离,可求84步

22、的距离,进一步求出教学楼的长度。17如图6,一块砖头,如何测出它内部对角线AB的长度?说出你的办法。图6答案:方法1:取三块砖按图3方法放置,量出CD间的长度即为所求。图7方法2:取三块砖按图4方法放置,两端的砖块不动,抽去中间的一块,然后量出EF间的长度即为所求。图8解析:刻度尺无法进入砖块内部测量,把要测量的长度转化到砖块外部就好办了,怎样实现这个转化,确实需要动动脑筋。18挂在弹簧下的物体在位置O处于静止状态,如图9甲所示,将物体拉到A处,松手后,物体会在A、B间上下振动,如图9乙所示。小盼、小汉和小宁已经知道物体每振动一次(由A经O到B再回到A)所用的时间相等。为了精确测定该物体振动一

23、次所用的时间,小盼的测量方法是,当物体运动到最下面的位置A时,用停表开始计时,当物体再次运动到位置A时停止计时,直接测量出物体振动一次的时间。小汉的方法是,当物体运动到最下面的位置A时,用停表开始计时,当物体振动30次,再回到A处时停止计时,用测得的时间除以30,求出物体振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小宁的方法是,当物体运动到位置O时用停表开始计时,当物体振动30次,再回到位置O时停止计时,最后求得物体振动一次所用的时间,请你分析他们三个人的方法谁的最好?并简要说明理由。图9答案:(1)小宁的方法最好。(2)小盼的方法误差最大,小汉进行了改进,但小汉选择的测量位置不如小宁,小宁选择的测量位置处,物体运动

24、的速度最大,时间的测量会更准确。解析:小盼是直接测量物体振动一次的时间,由于物体是运动的,人的眼睛不可能对物体是否已在A位置做出准确的判断,即使眼睛判断准了,手也不可能使停表及时走动和停止,人在读表时还会有误差等。如果测量物体振动30次的总时间,再求出物体平均振动一次的时间,方法就要好一些。这不是说上述误差不存在,而是说上述操作产生的误差只有一次,但被平均到30次里,每一次的时间误差变小了,所以更精确一些。显然,选择物体振动的次数越多,测量结果越精确。小汉和小宁的方法有什么区别呢?注意到物体在AOB之间的振动情况,物体在O点振动最快,由O向A运动速度越来越慢,物体是否已到A点呢?这极易使人的眼睛做出误判断,从而增大了测量误差。以O点作为计时的开始和终止,可使上述原因产生的误差减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