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一、单选题1秦以后各朝代政治结构的共同点是( D )的统治。A民主制 B世袭制 C共和制 D皇权专制2中国古代社会直接实行( B )的统治。A共和制度 B君主专制 C城邦制度 D联邦制度3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 C )。A君主立宪制 B共和制 C世袭君主制 D民主共和制4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 C )一直是最高统治者的专称。A皇帝 B君主 C王 D总统5明朝张居正主持的赋税制度的改革是( C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一条鞭法 D摊丁入亩6古代官吏致仕的年龄是( A )岁。A70
2、B65 C60 D557明清时代中国的政体是( D )。 A、贵族君主制 B、君主丞相制 C、君主宰辅制 D、绝对君主制8在先秦时代占主导的官吏选任制是( A )。 A、世官世禄制 B、乡举里选制 C、简选制 D、军功、事功选拔制9三国魏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属于( A )。A制度荐举 B私人荐举 C官府荐举 D自荐10晚清时期的国体是( C )。 A.领主封建制 B. 地主封建制 C.半殖民地半封建制 D.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 11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 C )。A、太仆 B、廷尉 C、典客 D、奉常12隋炀帝改革国家组织,增设谒者台和( A ),与御史台合称三台。 A、司隶
3、台 B、都水台 C、殿内省 D、少府监13在中国历史上六部职权最大的时期是( D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14清代掌管礼仪、学校、科举等事务的是( C )。A、吏部 B、户部 C、礼部 D、国子监15两汉国家结构与秦代最大不同是( C )A、郡县制 B、属国制 C、郡国并存制 D、监查制26明代首创的国家组织是( B ) A、都察院 B、通政司 C、大理寺 D、六部17我国出现“私学”教育是在( B )时期。A夏 B春秋 C战国 D秦考试18初创于南朝,后发展为南北朝时对州一级行政长官刺史行使监查的主要官员是( B )。A、中书舍人 B、典签 C、司隶校尉 D御史中丞19北魏
4、宋宇文政权以( D )为本,建立六官制度。A礼 B礼仪 C礼记 D周礼20.在尚书的发展演变中,最早拥有出令权是在( D )时期。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21中国古代地主封建制的衰落时期是( B )。 A.春秋战国 B. 明清 C.隋唐宋元 D.明清秦汉魏晋南北朝22唐代国家权力中枢组织中,掌封驳之权的是( A )。A、门下省 B、中书省 C、尚书省 D、御史台23宋代的三师是( B )。A、太师、太尉、太傅 B、太师、太保、太傅 C、太保、太尉、太傅 D、太师、司徒、太傅 24元代掌管驿站的机构是( C )。 A、宣政院 B、将作院 C、通政院 D、宣徽院25“秀才”是指通过
5、( A )的称谓。 A童试 B乡试 C会试 D殿试26标志清政府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是( A )。 A设五口通商大臣 B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C设总税务司署 D设外务部27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形成于( D )时期 A、夏商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28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制中由各省主持,在各省贡院举行的考试称( B )。 A、院试 B、乡试 C、会试 D、殿试29一般认为中国古代领主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过渡时期是( A )。 A春秋战国 B秦汉魏晋南北朝 C隋唐宋元 D明清30清末居各部之首的是( A )。A外务部 B法部 C大理院 D资政院31明代的“戚家军”属于( C )。A郡县兵役制 B谪罪兵役
6、制 C招募兵役制 D世袭兵役制32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公开印行的法典是( A )。A刑统 B大明律 C唐律疏义 D大清律33、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B )。A参议院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临时政府组织法 D中华民国宪法34、根据南京国民政府考试法,国家最高一级考试是( C )。A、公职候选人考试 B、任命人员考试 C、高等文官考试 D、专业技术人员35、在南京国民政府五院中,职权最广泛、组织最庞大的是( C )。 A、行政院 B、立法院 C、司法院 D、监查院36、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的议会的政府是( A )。A南京临时政府 B南京政府 C北洋政府 D苏维埃政府37广州国民政
7、府最高行政机构是( A )。A、国民政府委员会议 B、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C、行政院 D、国民政府38抗日战争时期集党、政、军最高权力的是( A )。 A、国防最高委员会 B、国民参政会 C、国民政府委员会 D、总统39“行宪”时期(1948-1949)中华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A )。 A、国民大会 B、立法院 C、国民参政会 D、政治协商会议*40在近代国家结构中,市制兴起于( B )时期。 A、民国初年 B、北洋政府 C、广州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41北洋政府时期设立参战督办的是( B )。A、袁世凯 B、段祺瑞 C、曹琨 D、张作霖42南京政府建立了以( C )为主的法律体系
8、。A刑事 B六条 C六法 D民事*431933年国民政府公布的公务员任用法规定公务员任用的第一资格是( D )。P687-688A、革命功勋 B、任官经历 C、学历及学术著作 D、考试及格44我国第一次文官考试在( A )时期。A北洋政府 B广州国民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D南京政府45南京政府考试院,行使公务员的考选和( D )权。A审批 B任命 C登记 D铨叙46、广州国民政府最高监察机构是( C )。A、都察院 B、平政院 C、监察院 D、监查委员会47南京临时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C )。A无产阶级专政 B人民民主专政 C资产阶级专政 D封建地主阶级专政*48南京国民政府在省与县政权
9、之间设中间层级最普遍的是( D )。P653 A特别行政区 B市制 C首席县长制 D行政督察专员制二、多选题1夏、商、周地方管理体制的核心( AB )。A封诸侯 B建藩地 C设郡县 D设省2以下属于世袭兵役制的有( ABCDE )。A十六国时的“族兵” B辽代的“宫卫御帐兵” C金代的“猛安谋克” D元代的“怯薛军” E清代的“八旗兵”3明清的“三法司”制度,以( BCD )主管司法事务。A兵部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E御史台4我国古代主要的赋役征收制度的改革有( ABCDE )。A均田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 D一条鞭法 E摊丁入亩5、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有( ABCD )。 A、
10、帝 B、天子 C、王 D、皇帝 6、晚清时期实行“新政”时期所增设的国家机构有( ACD )。 A、商部 B、外务部 C、巡警部 D、学部7、元朝总揽全国政务的中书省真正的宰辅有( BC )。 A、丞相 B、左丞相 C、右丞相 D、枢密使8西周属卿事僚的政务官有( ABCD )。 A、司土 B、司马 C、司空 D、司寇9宋代国家权力中枢组织包括( ACD )。 A、政事堂 B、九寺、六监 C、枢密院 D、三司10明朝宦官组织共有十二监、八局、四司,号称二十四衙门,而每监、局、司的掌理太监分别是( ABC )。 A、掌印太监 B、大使 C、 司正 D、秉笔太监11清代中后期国家中枢机构军机处的大
11、臣称谓有( ABCD )。 A、首席军机大臣 B、军机大臣 C、军机行走 D、军机处学习行走12、王权受到( ACD )的制约。A贵族元老 B君主制 C 地方割据势力 D宗教信仰13、在古代有关符节的规制,从其用途上看主要有( ABCD )。A调动符节 B邮传符节 C身份符节 D专使符节 E施令符节14、属唐代国家组织中的五监有( ABC )。 A国子监 B军器监 C将作监 D司天监15、古代官吏的任用种类有( ABCDE )。A候补之类 B试用之类 C拜授之类 D兼额之类 E参知之类16、南京临时政府行政机关包括( ABC )。 A临时大总统府 B参谋部 C国务会议 D 九个行政部17抗日战
12、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调整监查制的主要表现( ACD )。 A、将监查院正副院长、委员由委任制改为选举制 B、设地方监查区 C、增设监查委员会 D改监察使署为监察委员行署18民国初年的国家结构中,地方行政区划所实行的三级区划从大至小分别是( ABC )。 A省(军政府) B道(军政分府) C县 D市19、北洋政府的文官有( ABCDE )等。A行政官 B外交官 C技术官 D司法官 E警察官三、名词解释 1、官僚政治:所谓官僚政治,是指一种与专制统治相结合的政治形态,是指但是官吏普遍以出任官职作为固定职业,只对君主和上级负责而不问社会效益和民生疾苦,只知墨守成规,按例办事而不管实际情况的变化,遇事模
13、棱两可,行动迟缓,推诿责任,甚至贪污受贿,营私舞弊,苟且偷安。 2、郡县制:确立于战国时期而被后世广泛采行的地方行政区划制。(1分)春秋时代中期随分封制被兼并战争破坏,大国开始将兼并小国改为县作为地方行政区划,郡的设置比县稍晚,且规格比县要低,战国时出现郡管县。郡的长官为“守”或“太守”,负责一郡行政、军事和财政。县的长官称“令”或长,主管全县军政事务。汉代以后州、路、行省先后取代郡成为一级行政区,而县制则沿用至今。 3、三省六部:P236隋代在前代的基础上更新了中央管制,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政务体系,这套制度基本上为唐、宋说承袭,一直影响到明清。三省即中书、门下、尚书省。中书省掌管草
14、拟诏令文书,门下省 “掌出纳帝命”,尚书综理全国政务。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部,各设尚书、侍郎为正副官。吏部掌管理的铨选、考课、勋封。户部管户口、田地、财政和赋税事物。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学校、贡举等事物。4、票拟:P209所谓票拟,也叫票旨、条旨,对于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奏章,在呈递皇帝批示以前,先由内阁学士“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实际上就是“票拟批答”,代拟好“御批”的稿本供皇帝采纳。5、三公九卿:P229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所谓三公即:丞相,“掌呈天子,助理万机”,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所谓九卿,是
15、泛指政府各部门的主要官员,也称之为诸卿或列卿。九卿的设置主要有太常、宗正、卫尉等。6、郡县兵役制:P402中国古代的兵役制之一,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建立在郡县在籍男子都必须为国家承担徭役的基础上,普遍征发丁役充当军兵。另一种是以郡县为单位强行征发兵役的制度。7、二十四司: P237尚书省所属各部门的总称。唐宋两朝,尚书省统领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部。六部下面分置二十四司处理政务,即: 吏部:吏部、司封、司勋、考功 户部:户部、度支、金部、仓部 礼部:礼部、祀部、主客、膳部 兵部:兵部、职方、驾部、库部 刑部:刑部、都官、比部、司门 工部:工部、屯田、虞部、水部 8、三司会审制:三司会
16、审是明代在唐代三司推事基础上形成的。在审判重大、疑难案件时,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个中央司法机关会同审理,简称三司会审。三司会审一般由皇帝下令,三大司法机关承命,审理结果报请皇帝批准执行。 9、 改土归流:(P298)改土归流,是明清两代对云贵川桂等地区少数民族的管理和改革制度,即是废除土司制度,该行与内地府州县相同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员由朝廷任免选拔流官充任而废除世袭。10羁縻府州:P262或P296-297羁縻,是笼络联系和怀柔牵制的意思,这是在汉代对西域管辖时形成的用语。唐太宗平定突厥,在行政管辖方面,任命该族各部落首领为都督、刺史、县令,责令他们统帅原来的部众,允许保留本部族原由的治理
17、形式,保持半独立状态。在突厥族设置羁縻州府取得成功后,唐太宗又把这种制度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部落。羁縻州府有较大的自治权力,都督、刺史也多由原部族首领担任,并且可以世袭。11、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发展。220年,三国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开始实行,亦称为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取士制度。具体做法是:任用 “贤有识鉴”的官员,担任本籍州郡的大小“中正”,由他们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来评定人才等级,然后由小中正上报大中正审核,大中正上报司徒核实,再交吏部选用。 12、胥吏:胥是供官府驱使的劳役,负责催征赋税、维持治安、把手关卡、看守
18、仓库、看管和押解犯人,站堂、看门、传唤、传送文移,押解官府物品等诸多杂事。吏是在官府中承办具体公务的人员,其地位高于胥,他们在官府中负责文书事务,承办具体事务。胥吏不是官,但却在政府职能上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13、五院:南京国民政府根据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分立”和“权能分治”理论,在1928年10月成立的国民政府的主体和核心机构。(2分)五院包括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和监察院五院。行政院位列五院之首,是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关,立法院是最高立法机关,司法院是最高司法机关,考试院是最高考试机关,监察院是最高监察机关。五院长官为正、副院长。五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共同构成了国民政府组
19、织体系的主干。14、征辟制:征召、辟除制的简称,是秦汉时代皇帝和地方长官选拔官员和属吏的制度。(2分)征召制是由皇帝直接下诏征求士人并拜任其为官的制度,它由先秦的简任制演变而来,征召的特征是“德举”,对象多为德高望重的宿儒、名士,征召意义在于礼敬人才的示范作用。辟除制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长官自行选拔与任用属吏的制度,其中被辟为公府属吏者任职条件、地位最高,其升迁、转徙都较一般官府属吏更便捷、轻快,而地郡县长官属吏的辟除可直接从普通百姓中选用。15、外戚政治:P174所谓外戚政治,就是皇帝的母族或妻族利用掖廷之亲,以皇后父亲或舅父的名义,在朝廷总揽枢机之政,居兵戎之重,父兄亲族并居显要。其极端的形式
20、便是所谓“外戚专权”16、三司推事:P323 在唐代时,每逢大案,常常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的首脑(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叫做“三司推事”。 17、察举制: 察举,即经过考察后进行荐举,是在先秦乡里荐举选士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选官制度。此制盛行于两汉,中衰于南北朝,而在其后历代王朝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四、问答题(带*号的题为作业中没出现过的)*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P10-19 7点答:第一,君主专政,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贯穿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也是北洋政府,国民党南京政府制度的一个特点。第二,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论证权合理性的依据,悬切剥削阶级政权的共同
21、手段。第三,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也影响到半殖民半封建的民国政治制度。第四,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伴随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并一直延续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民国政治制度。第五,在高度君主集权制度下,行政权力包揽一切,并且实行人治。第六,政治制度公开承认不平等原则,肯定社会等级差别,承认特殊权利阶层,对不同的阶层采取不同的对待方法。第七,中国一致是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论是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都曾经实行因俗而治的政治制度。2、皇帝制度的特点是什么P123-125答:第一,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借助神的威灵,突出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第二,皇帝在全国范
22、围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绝对的权力。第三,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庞大的国家机构都是君主的办事的机构。*3、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特点? P85 5点答:经济发展是战国社会变革的动因,而它的动力则是大规模的战争需要专门的的指挥人才和训练有素的军队,还必须有充实的物质基础。战争迫使各国寻求新的出路,变法迫在眉睫。战国列强的变法,趋向是一致的,那就是要求就秒年里毫 中央集权制度,由君主独揽大权且君权至高无尚,以中央政权有利管辖的地方行政制度,以君权强力统帅的官僚制度。特点:1)“官分文武,王之二术”,君主通过设官分职以控制官僚机构。2)制定符节玺印制度,以便于控制和官僚。3)完善考核考核赏罚制度以约
23、束和控制官僚和军队。4)在统治手段上形成一整套“君临之术”理论。5)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4、中国古代监察行政体制的特点?P372-382、396-398答:中国是最早建立监察制度,并将其置于国家主要典制地位的国家之一。为强化官僚机器的自身制衡欢喜形成了以监察军、政、法等方面为主,旁及国家其他事务,有明确分工和权责规定,从中央到地方单线垂直的和层层监督的监察体系。(1)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察行政体制:对上可以进行谏诤并拾遗补阙,对下有权进行监察和纠举不法。(2)各级政府部门的监察行政体制,自秦汉设官,便体现了从中央到地方分别构成按层次监督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
24、史上最有特点的制度之一,它既关系上层建筑的自我调节,是维护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必要措置;也是国家机器的一种添加润滑剂,是保证最高统治利益的特别手段,值得研究和吸取经验教训,特点有三:(1)监察职能比较完善,作用比较明显,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2)历代对监察人员的使用,有特殊的安排,也有一定的管理升迁机制,但由于授予监察人员的权力过大,顾此失彼,不易有效地控制监察人员的腐败。(3)采取多种途径的监察制度和多种方式的监察办法,是在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和政治风气产生过正反两方面的不同影响。*5、明清两代改土归流政策及其评价。P297-298答:
25、改土归流是明清两代对云、贵、川、桂等地区少数民族的管理和改革制度。改土归流就是废除土司制度,改行与内地府州县相同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员改为朝廷任免选拔流官充任而废除世袭。,从而加强对这些地区少数民族的统治。改土归流政策虽然有利于这些地区与内地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但文武将吏在执行此政策时,往往滥杀无辜,焚毁村寨,引起少数民族的不满和反抗。因此,部分地区,尤其是苗疆和四川大小金川地区的改土归流,都是经过残酷的军事镇压才得以实现的。*6、历代地方主要长官的设置及其主要职权P258-261 9点答:秦以后,设官分职向着有利于中央集权的方面发展,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中主要长官的设置如下:1)省的主要长官元
26、代的省设丞相一人、平章二人、左右丞和参政各二人,为省的主要长官。明代省一级设三司分管行政、司法和军事行政。清代的总督、巡抚是法定的省级封疆大吏。2)道的主要长官:在唐代以节度使为主要长官,手握军政财民大权。明户清初的道是监察分区,分主管民政和财政的守道和分管司法和监察的巡道。3)路的的主要长官:宋代的路直接统属中央,包括率、漕、宪、仓等司,各自对中央负责。4)府的主要长官:府有京府和散府之分5)州的主要长官:东汉是刺史为最高行政长官。宋代的府、州、军、监是同一级行政区,分别设知府事、知州事、知军事和知监事为长官。6)郡的主要长官:秦设郡守为最高长官汉代郡国并行,郡设守,国设相,为郡国的主要长官
27、。7)特别行政区的主要长官:汉代的司隶校尉与三辅是京师地区的特设官。8)县的主要长官:秦以来,县的长官就是令、长,宋代以后知县为县的长官。9)基层组织:乡里、保甲制度,邻长、里长等作为基层住组织的管理者。*7、晚清政治变革给人们留下哪些启示?PP81-82 3点答:清末由朝廷主持的立宪运动是以传统政治权威的合法性为基础,通过传统的官僚政治手段进行的自上而下并有限度的变革,其本身的局限性和绝不可能进行彻底的自我完善,给人留下几点启示:1)官方的政治制度变革是在射界形势的推动下进行的,原本就带有被动的性质。2)自上而下的政治体制改革需要中央政府集中权力,以便有效地统筹规划,合理地分配社会资源,对改
28、革中遇见的问题具体干预,这就需要强大的财政支持。清政府非但没有达到集权的目的,反而使地方势力分离倾向加剧;不但没有取得列强们的谅解,而且失去了地方势力的支持,政治体制的改革的效果实际成为了泡影,内外矛盾加剧。3)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在传统政治体制弊端日益显露的情况下,需要政治体制改革,而改革必然需要新的社会力量支持。清政府没有把握机遇和妥善地解决这些矛盾,一味地追求制度上形式的改革,仍然借改革谋苟延统治的私利,也就决定它的政治体制改革不可能成功。8、历代行政区划名称及内容。P256-257答:1)国,在夏商时代,分散的各部族均成为国。2)省:本来是官署名,最初设在宫禁之中,金、元时
29、代全国重要地带设行书省或行中书省,管理地方事务,清代在命制的基础上定全国为18个省。3)道:在汉代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的行政区,相当于象级。唐代的15道是最大的行政区,命清时期在省与府之间设道为监察区。4)路: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分所统辖领土为21路,为当时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元代路为省以下的行政区。5)府:最初是国家收藏财产文书的地方,唐代开始为地方行政区名。6)州:东汉到唐初,州一直是第一级行政区划,唐玄宗后逐渐成为第二级行政区。7)郡:春秋以后边境地区设立郡,秦统一全国,郡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元以后没有郡,只作府的别称。8)县,秦以后县一直作为基本行政区划存在。9)市:是县以下的市镇,是交易
30、的场所。10)区,是一定的区域,不是行政区划。11)乡里、党族、里甲、保甲、村社乡镇等是基层组织。*9、荐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P493-498 (4)答:举荐制度是古代重要的选拔官吏的方法之一,主要有制度举荐、私人举荐、官府举荐和自荐等形式。 1)制度举荐是指按照选贡士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制度的规定,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段来选拔人才的方法。2)私人举荐的原则是要求举贤荐才,不避亲仇,其标准只是才能。这种私人举荐仅是臣属们以个人名义向君主举荐人才,亦称保举制,是在历史上实行最久而且是制度化了的人才选拔方式。可一不拘一格发现人才,但容易出现营私舞弊。3)官府举荐是以官府的名义向君主和上级部门推荐人才,被推荐的人要参加一定的考试。官府对被举荐者不必负连带责任。4)自荐是因循战国时期士人游说君主的习俗而形成的入仕制度。10、简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君主丞相制的特征及其变化?答:首先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君主丞相制的特征: (1)专制君权和实力相权并存。丞相总执朝政,皇帝通过丞相治理国家,权势仅次于皇帝。专制君权和实力相权间从一开始就存在矛盾。 (2)相权对君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相权对君权的制约作用在西汉早期表现明显。如汉高祖刘邦欲改立宠姬戚夫人之子赵王为太子,但遭到丞相、大臣反对而作罢。 其次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君主丞相制变化: (1)西汉武帝削弱相权,便一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