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35.18KB ,
资源ID:2799812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9981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系统解剖学 第7版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系统解剖学 第7版分析.docx

1、系统解剖学 第7版分析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构成,约占成人体重的60。全身各骨借关节相连形成骨骼,构成人体的支架,赋予人体基本形态,支持体重,保护内脏。骨骼肌附着于骨,在神经系统调控下进行收缩和舒张,牵引骨改变位置和角度,产生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骨起着杠杆作用,关节为运动的枢纽,骨骼肌为运动的动力器官。第一章 骨 学第一节 总 论骨bone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骨组织主要由骨细胞、胶原纤维和基质等构成,具有一定的形态,外被骨膜,内容骨髓,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具有一定的功能,能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并有修复、再生和重塑的能力。经常锻炼可促进骨的良好发育,长期废用则出

2、现骨质疏松。骨基质中沉积有大量钙盐和磷酸盐,是人体钙、磷的储存库,参与体内钙、磷代谢。骨髓有造血功能。一、骨的分类 成人有206块骨(图1一1),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前二者也称为中轴骨。按形态,骨可分为4类: 1长骨1ong bone呈长管状,分布于四肢,如尺骨和掌骨等。长骨分为一体两端, 体又称骨干diaphysis,shaft,内有空腔称髓腔medul1ary cavity,容纳骨髓。体表面有12个血管出入的孔,称滋养孔。两端膨大称骺epiphysis,有一光滑的关节面,与相邻关节面构成关节。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称干骺端metaphysis,幼年时保留一片软骨,称骺软骨epip

3、hysil carti1age,骺软骨细胞不断分裂繁殖和骨化,使骨不断加长。成年后,骺软骨骨化,骨干与骺融为一体,其间遗留一骺线epiphysial line。 2短骨short bone形似立方体,多成群分布于连结牢固且较灵活的部位,如腕骨和附骨。 3扁骨f1at bone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胸腔和盆腔的壁,起保护作用,如颅盖骨和肋骨。 4不规则骨irregu1ar bone形状不规则,如椎骨。有些不规则骨内有腔洞,称含气骨pneumatic bone,如上颌骨。骨根据发生,可分为膜化骨和软骨化骨。有的骨由膜化骨和软骨化骨组成,则称复合骨,如枕骨。而在某些肌腱内发生的扁圆形小骨,则称籽骨s

4、esamoid bone,如髌骨和第一跖骨头下的籽骨。二、骨的表面形态 骨的表面因受肌肉牵拉、血管神经的走行和贯通及与周围脏器毗邻而产生一定的形态并赋以特定的名称。 1骨面的突起 突然高起的称为突,较尖锐的小突起称为棘spine;基底较大的突起称隆起,隆起粗糙的称粗隆;圆形的隆起称结节和小结节,细长的锐缘称嵴crest,低而粗涩的嵴称线。 2骨面的凹陷 大的凹陷称窝,小的称凹fovea或小凹foveola;长形的凹称沟,浅的凹称压迹impression。 3骨的空腔 骨内的腔洞称腔、窦或房antrum,小的称小房cel1u1es,长形的称管或道meatus。腔或管的开口,称口aperture或

5、孔,不整齐的口称裂孔hiatus。 4骨端的膨大 较圆者称头head或小头capitulum。头下略细的部分称颈。椭圆的膨大称髁condyle,髁上的突出部分称上髁epicondy1e。5平滑的骨面称面。骨的边缘称缘,边缘的缺口称切迹。三、骨的构造 1骨质 由骨组织构成,分密质和松质。骨密质compact bone,质地致密,耐压性强,分布于骨的表面。骨松质spongy bone,呈海绵状,由相互交织的骨小梁trabecu1ae排列而成,配布于骨的内部,骨小梁按照骨所承受的压力和张力的方向排列,因而骨能承受较大的重量。颅盖骨表层为密质,分别称外板和内板,外板厚而坚韧,富有弹性,内板薄而松脆,故

6、颅骨骨折多见于内板。内、外板之间为骨松质,称板障dipl?e,有板障静脉经过。 2骨膜periosteum除关节面的部分外,新鲜骨的表面都覆有骨膜。骨膜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对骨的营养、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骨膜可分为内、外两层,外层致密有许多胶原纤维束穿入骨质,使之固着于骨面。内层疏松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具有产生新骨质、破坏原骨质和重塑骨的功能,幼年期骨细胞功能活跃,促进骨的生长;成年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但当骨发生损伤,如骨折时,骨膜又重新启动成骨功能,促进骨折的修复愈合。如骨膜剥离太多或损伤过大,则骨折愈合困难。 衬在骨髓腔内面和骨松质间隙内的骨膜称骨内膜endost

7、eum, 是一层菲薄的结缔组织,也含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有造骨和破骨的功能。 3骨髓 bone marrow 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胎儿和幼儿的骨髓有造血功能,内含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某些白细胞,呈红色,称红骨髓red bone marrow。5岁以后,长骨骨干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呈黄色,称黄骨髓ye11ow bone marrow,失去造血能力。但在慢性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时,黄骨髓能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在椎骨、髂骨、肋骨、胸骨及肱骨和股骨等长骨的骺内终生都是红骨髓,因此,临床常选髂前上嵴或髂后上嵴等处进行骨髓穿刺,检查骨髓象。 4骨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血管 长骨的

8、动脉包括滋养动脉、干骺端动脉、骺动脉及骨膜动脉。滋养动脉是长骨的主要动脉,一般有12支,经骨干的滋养孔进入骨髓腔,分升支和降支达骨端,分支分布到骨干骨密质的内层、骨髓和干骺端,在成年人可与干骺端动脉及骺动脉的分支吻合。干骺端动脉和骺动脉均发自邻近动脉,从骺软骨附近穿入骨质。上述各动脉均有静脉伴行。不规则骨、扁骨和短骨的动脉来自骨膜动脉或滋养动脉(图1-4)。淋巴管 骨膜的淋巴管很丰富,但骨质内是否存在淋巴管,尚有争论。神经 伴滋养血管进入骨内,分布到哈佛管的血管周围间隙中,主要为内脏传出纤维,分布到血管壁;躯体传入纤维则多分布于骨膜。骨膜对张力或撕扯的刺激较为敏感,故骨脓肿和骨折常引起剧痛。四

9、、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骨主要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有机质主要是骨胶原纤维束和粘多糖蛋白,构成骨的支架,赋予骨以弹性和韧性。无机质主要是碱性磷酸钙,使骨坚硬挺实。脱钙骨(去掉无机质)仍具原骨形状,但柔软有弹性;煅烧骨(去掉有机质)虽形状不变,但脆而易碎。两种成分的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幼儿时期骨的有机质和无机质各占一半,故弹性较大,柔软,易发生变形,在外力作用下不易骨折或折而不断,称青枝状骨折。成年人骨有机质和无机质的比例约为3:7,最为合适,因而骨具有很大硬度和一定的弹性,较坚韧。老年人的骨无机质所占比例更大,但因激素水平下降,影响钙、磷的吸收和沉积,骨质出现多孔性,骨组织的总量减

10、少,表现为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此时骨的脆性较大,易发生骨折五、骨的发生和发育骨发生于中胚层的间充质,从胚胎第8周开始,间充质或先分布成膜状,以后在膜的基础上骨化,称膜化骨;或先发育成软骨,以后再骨化,称软骨化骨。故成骨过程有两种: 1膜化骨 此种成骨方式见于一些扁骨,如颅骨等。在间充质膜内有些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产生骨胶原纤维和基质,基质中逐渐沉积钙,构成骨质。开始化骨的部位,称骨化点(中心),由此向外作放射状增生,形成海绵状骨质。新生骨质周围的间充质膜即成为骨膜。骨膜下的成骨细胞不断产生新骨使骨不断加厚;骨化点边缘不断产生新骨质,使骨不断加宽。同时,破骨细胞将已形成的骨质

11、按计划进行破坏与吸收,成骨细胞再将其改造和重建,如此不断进行,最终塑造成体骨的形态,如颅盖骨和面颅骨等。 2软骨化骨 长、短骨和一些不规则骨以此种方式化骨。以长骨为例,间充质内先形成软骨雏形,软骨外周的间充质形成软骨膜,膜下的一些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围绕软骨体中部产生的骨质,称骨领。骨领处原来的软骨膜即成为骨膜。骨领生成的同时,有血管侵入软骨体中央,间充质跟随进入,形成红骨髓。进入的间充质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开始造骨,此处即称原发骨化点(初级骨化中心)。中心被破骨细胞破坏而形成的腔,即骨髓腔。胎儿出生前后,长骨骺处出现继发骨化点(次级骨化中心),在骺部开始造骨。骨膜、原发骨化点和继发

12、骨化点不断造骨,分别形成骨干与骺,二者之间有骺软骨。继之,外周的骨膜不断造骨的结果,使骨干不断加粗;骨髓腔内不断地造骨、破骨与重建则使骨髓腔逐渐扩大;骺软骨的不断增长和骨化促使骨不断加长。近成年时,骺软骨停止增长,全部骨化,骨干与骺之间遗留一骺线(在X射线下不显影,呈空节)。骺形成关节面部分的软骨保留下来成为关节软骨,终身不骨化。全身各骨骨化点的出现及干骺愈合均发生在发育的特定时间六、骨的可塑性 骨的基本形态是由遗传因子调控的,但环境因素对骨生长发育也有影响。影响骨生长发育的因素有神经、内分泌、营养、疾病及其它物理、化学因素等。神经系统调节骨的营养过程。机能加强时,可促使骨质增生,使骨坚韧粗壮

13、;机能减弱时,则使骨质变得疏松,神经损伤后的瘫痪病人骨出现脱钙、疏松和骨质吸收,甚至出现自发性骨折。内分泌对骨的发育影响很大,成年之前,如果垂体生长激素分泌亢进,会促使骨过快过度生长而导致巨人症;若分泌不足,则发育停滞导致侏儒症。成年人垂体生长激素分泌亢进,出现肢端肥大症。维生素A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作用进行调节、平衡,保持骨的正常生长。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缺乏时体内钙、磷减少,影响骨的钙化,在儿童期可造成佝偻病,在成年人可导致骨质软化。此外,机械因素对骨的生长发育也起重要作用,加强锻炼可使骨得到正常发育。长期对骨的不正常压迫,如童工负重、儿童的不正确姿势以及肿瘤的压迫,可引起骨

14、的变形。 骨折后,折断处有骨痂形成。骨折愈合的初期,骨痂颇不规则,经过一定时间的吸收和改建,骨可基本恢复原貌。中轴骨骼 人体的中轴骨骼包括躯干骨和颅。一、躯干骨 躯干骨包括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和12对肋骨。它们分别参与脊柱、骨性胸廓和骨盆的构成。(一)椎骨 幼年时为32或33块,分为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34块。成年后5块骶椎融合成骶骨,34块尾椎长合成尾骨。 1椎骨的一般形态(图1-5)椎骨vertebrae由前方短圆柱形的椎体和后方板状的椎弓组成。 上面 侧面 图1-5胸椎 椎体vertebral body是椎骨负重的主要部分,内部充满骨松质,表

15、面的骨密质较薄,上下面皆粗糙,借椎间纤维软骨与邻近椎骨相接。椎体后面微凹陷,与椎弓共同围成椎孔vertebral foramen。各椎孔贯通,构成容纳脊髓的椎管vertebra1 cana1。 椎弓vertebral arch是弓形骨板,连接椎体的缩窄部分,称椎弓根pedicle of vertebral arch ,根的上、下缘各有一切迹,分别成为椎上、下切迹。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共同围成椎间孔intervertebral foramina,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两侧椎弓根向后内扩展变宽的部分,称椎弓板1amina of vertebral arch,两侧在中线会合。由椎弓发出7个突起:棘突

16、spinous process 1个,由椎弓后面正中伸向后方或后下方,尖端可在体表扪到。横突transverse process l对,从椎弓根与椎弓板移行处伸向两侧。棘突和横突都是肌和韧带的附着处。关节突articular process 2对,在椎弓根与椎弓板结合处分别向上、下方突起,即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相邻关节突构成关节突关节。(2)颈椎cervical vertebrae(图1-6):椎体较小,横断面呈椭圆形。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几呈水平位。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突起称椎体钩 uncus corporis vertebrae。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的两侧唇缘相接,形成钩椎关节,又称L

17、uschka关节。如锥体钩过度增生肥大,可使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产生颈椎病的症状和体征。颈椎椎孔较大,呈三角形。横突有孔,称横突孔transverse foramen,有椎动脉和椎静脉通过。第6颈椎横突末端前方的结节特别隆起,称颈动脉结节,颈总动脉经其前方。当头部出血时,可用手指将颈总动脉压于此结节,进行暂时止血。第26颈椎的棘突较短,末端分叉。 第1颈椎又名寰椎atlas(图1-7)呈环状,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由前弓、后弓及侧块组成。前弓较短,后面正中有齿关节凹(齿突凹),与枢椎的齿突相关节。侧块连接前后两弓,上面各有一椭圆形关节面,与枕髁相关节;下面有圆形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相关节。

18、后弓较长,上面有横行的椎动脉沟,有椎动脉通过。 第2颈椎又名枢椎axis(图1-8),特点是椎体向上伸出齿突,与寰椎齿突凹相关节。齿突原为寰椎椎体,发育过程中脱离寰椎而与枢椎体融合。 第7颈椎又名隆椎 porminent vertebra(图I-9),棘突特长,末端不分叉,活体易于触及,常作为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 (3)腰椎lumbar vertebrae(图1-10):椎体粗壮,横断面呈肾形。椎孔呈卵圆形或三角形。上、下关节突粗大,关节面几呈矢状位,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各棘突间的间隙较宽,临床上可于此作腰椎穿刺术。(4)骶骨sacrum,sacral bone (图1-11,1

19、2):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底在上,尖向下,盆面(前面)凹陷,上缘中分向前隆凸,称岬promontory。盆面中部有四条横线,是椎体融合的痕迹。横线两端有4对骶前孔。背面粗糙隆凸,正中线上有骶正中嵴,嵴外侧有4对骶后孔。骶前、后孔均与骶管相通,分别有骶神经前、后支通过。骶管由骶椎的椎孔长合而成,它上通椎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sacral hiatus,裂孔两侧有向下突出的骶角sacral cornu,骶管麻醉常以骶角作为标志。骶骨外侧部上宽下窄,上份有耳状面与髂骨的耳状面构成骶髂关节,耳状面后方骨面凹凸不平, 图1-12胸骨(前面) (5)尾骨coccyx(图1-11,12):由34

20、块退化的尾椎长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游离为尾骨尖。 (二)胸骨 胸骨sternum位于胸前壁正中,前凸后凹,可分柄、体和剑突三部分。胸骨柄manubrium sterni上宽下窄,上缘中分为颈静脉切迹jugular notch,两侧有锁切迹与锁骨相连结。柄外侧缘上分接第1肋。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sternal angle,可在体表扪及,两侧的肋切迹与第2肋软骨相连接,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胸骨角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胸骨体body of sternum呈长方形,外侧缘接第27肋软骨。剑突xiphoid process薄而细长,形状变化较大,下端游离。(三)肋 肋ribs由肋骨和肋软骨

21、组成,共12对。第17对肋前端直接与胸骨连接,称真肋,其中第1肋与胸骨柄间为软骨结合,第2肋至第7肋与胸骨构成微动的胸肋关节。第812对肋不直接与胸骨相连称假肋;其中第810对肋前端与上位肋借肋软骨构成软骨间关节,形成肋弓costal arch,第1112对肋前端游离于腹壁肌层中,称浮肋。肋的后端与胸椎构成肋椎关节。 1肋骨costal bone属扁骨,分为体和前、后两端。后端膨大,称肋头costal head,有关节面与胸椎的上、下肋凹相关节。肋头外侧稍细,称肋颈costal neck。颈外侧的粗糙突起,称肋结节costal tubercle,与相应胸椎的横突肋凹相关节。肋体shaft of

22、 rib长而扁,分内、外两面和上、下两缘。内面近下缘处有肋沟costa1 groove,肋间神经和血管走行其中。体的后份急转处称肋角costal angle。前端稍宽,与肋软骨相接。 第1肋骨扁宽而短,分上、下面和内、外缘,无肋角和肋沟。近内缘处上面前分有前斜角肌结节,为前斜角肌附着处。其前、后方分别有锁骨下静脉沟和锁骨下动脉沟。第2肋骨为过渡型。第11、12肋骨无肋结节、肋颈及肋角。2.肋软骨costa1 carti1age位于各肋骨的前端,由透明软骨构成,终生不骨化 二、颅颅skull位于脊柱上方,由23块颅骨围成(中耳的3对听小骨未计入),颅骨多为扁骨或不规则骨。除下颌骨和舌骨以外,其他

23、的颅骨借缝或软骨牢固连结。颅分为上部的脑颅和下部的面颅,二者以眶上缘和外耳门上缘的连线为其分界线。 (一)脑颅骨脑颅由8块脑颅骨围成。其中不成对的有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成对的有颞骨和顶骨。它们构成颅腔。颅腔的顶是穹窿形的颅盖ca1varia,由额骨、顶骨和枕骨构成。颅腔的底由中部的蝶骨、后方的枕骨、两侧的颞骨、前方的额骨和筛骨构成。筛骨只有一小部分参与脑颅,其余构成面颅。1额骨frontal bone 位于颅的前上方,分三部:额鳞:是瓢形或贝壳形的扁骨,内含空腔称额窦;眶部:为后伸的水平位薄骨板,构成眶上壁;鼻部:位于两侧眶部之间,呈马蹄铁形,缺口处为筛切迹。2筛骨ethmoid bone

24、 为最脆弱的含气骨。位于两眶之间,参与构成鼻腔上部、鼻腔外侧壁和鼻中隔。此骨额状切面呈巾字形,分三部:筛板:是多孔的水平骨板,构成鼻腔的顶,板的前份有向上伸出的骨嵴称鸡冠;垂直板:自筛板中线下垂,居正中矢状位,构成骨性鼻中隔上部;筛骨迷路:位于垂直板两侧由菲薄骨片围成许多小腔,称筛窦。迷路内侧壁具有两个卷曲小骨片,即上鼻甲和中鼻甲。迷路外侧壁骨质极薄,构成眶的内侧壁,称眶板。3蝶骨sphenoid bone 形似蝴蝶,居颅底中央,分体、大翼、小翼和翼突4部。 (1)体:为中间部的立方形骨块,内含蝶窦,窦分隔为左右两半,分别向前开口于鼻腔。体上面呈马鞍状,称蝶鞍,中央凹陷为垂体窝hypophys

25、ia1 fossa。 (2)大翼greater wing:由体两侧发出,向外上方扩展,分为凹陷的大脑面、前内侧的眶面和外下方的颞面。颞面借颞下嵴,分上下二部:上部是颞窝的一部分,下部构成颞下窝的顶。大翼根部由前向后外有圆孔foramen rotundum、卵圆孔foramen ovale 和棘孔foramen spinosum,分别通过重要的神经和血管。 (3)小翼lesser wing:为三角形薄板,从体的前上分发出。上面是颅前窝的后部,下面构成眶上壁的后部。小翼后内侧角处有视神经管optic canal。小翼与大翼间的裂隙为眶上裂superior orbital fissure。 (4)翼

26、突pterygoid process:从体与大翼连接处下垂,向后敞开形成翼突内侧板和翼突外侧板。其根部矢状方向贯通的细管,称翼管pterygoid canal,向前通入翼腭窝。4颞骨temporal bone参与构成颅底和颅腔侧壁,形状不规则,以外耳门为中心分三部: (1)鳞部squamous part:位于外耳门前上方,呈鳞片状。内面有脑回的压迹和脑膜中动脉沟;外面光滑,前下部有伸向前的颧突,与颧骨的颞突构成颧弓,颧突根部下面的深窝称下颌窝mandibular fossa,窝前缘特别突起,称关节结节articular tubercle。 (2)鼓部tympanic part:位于下颌窝后方,

27、为弯曲的骨片。从前、下、后三面围绕外耳道。 (3)岩部(锥体)petrous part (pyramid):呈三棱锥形,尖指向前内,对着蝶骨体的前面有光滑的三叉神经压迹,底与颞鳞、乳突部相接。岩部前面朝向颅中窝,中央有弓状隆起,隆起前外下方较薄骨板,称鼓室盖。后面中央部有一大孔,称内耳门internal acoustic pore,通入内耳道。下面凹凸不平,中央有颈动脉管外口,向前内通入颈动脉管carotid cana1。此管先垂直上行,继而折向前内,开口于岩部尖,称颈动脉管内口。颈动脉管外口后方的深窝是颈静脉窝,该窝与枕骨共同围成颈静脉孔。茎突styloid process是位于颈动脉管外口

28、的后外侧的细长骨突。颞骨岩部后分位于外耳门后方肥厚的突起,称乳突mastoid process,内有许多腔隙称乳突小房,茎突根部与乳突根部之间有茎乳孔sty1omastoid foramen。5枕骨occipital bone位颅的后下部,呈勺状。前下部有枕骨大孔foramen magnum。枕骨借此孔分为4部。前为基底部,后为枕鳞,两侧为侧部。侧部的下方有椭圆形关节面,称枕髁。6顶骨parieta1 bone外隆内凹,呈四边形,位颅顶中部,左右各一。(二)面颅骨面颅由15块面颅骨构成。面颅骨包括成对的骨和不成对的骨,成对的骨有上颌骨、腭骨、颧骨、鼻骨、泪骨及下鼻甲;不成对的有犁骨、下颌骨和舌

29、骨。面颅骨围成眶腔、鼻腔和口腔。 1下颌骨mandible 为面颅骨最大者,分一体两支。下颌体为弓状骨板,有上、下两缘及内、外两面。下缘圆钝,为下颌底;上缘构成牙槽弓,有容纳下颌牙牙根的牙槽。体外面正中凸向前为颏隆凸。前外侧面有颏孔menta1 foramen。内面正中有二对小棘,称颏棘。其下外方有一椭圆形浅窝,称二腹肌窝。下颌支ramus of mandible是由体后方上耸的方形骨板,末端有两个突起,前方的称冠突,后方的称髁突,两突之间的凹陷为下颌切迹。髁突上端的膨大为下颌头head of mandib1e,与下颌窝相关节,头下方较细处是下颌颈neck of mandib1e。下颌支后缘与

30、下颌底相交处,称下颌角ang1e of mandible。下颌支内面中央有下颌孔mandibular foramen,孔的前缘有伸向上后的骨突,称下颌小舌。 2舌骨hyoid bone 居下颌骨下后方,呈马蹄铁形。中间部称体,向后外延伸的长突为大角,向上的短突为小角。大角和体都可在体表扪到。 3犁骨vomer为斜方形小骨片,组成鼻中隔后下分。 4上颌骨maxi11,成对,构成颜面的中央部,几乎与全部面颅骨相接,可分:1体和4突。 外面 内面图1-21上颌骨 上颌体:内含上颌窦,分前面、颞下面、眶面及鼻面。前面上分有眶下孔infraorbital foramen,孔下方凹陷,称尖牙窝。颞下面朝向

31、后外,中部有几个小的牙槽孔。眶面构成眶的下壁,有矢状位的眶下沟,向前下连于眶下管。鼻面构成鼻腔外侧壁,后分有大的上颌窦裂孔,通入上颌窦,前分有纵行的泪沟。 额突fronta1 process突向上方,接额骨、鼻骨和泪骨;颧突zygomatic process伸向外侧,接颧骨;牙槽突alveolar process由体向下伸出,其下缘有牙槽,容纳上颌牙牙根。 腭突palatine process由体向内水平伸出,于中线与对侧腭突结合,组成骨腭的前分。5腭骨palatine bone呈L形,位于上颌骨腭突与蝶骨翼突之间,分水平板和垂直板两部,水平板组成骨腭的后份,垂直板构成鼻腔外侧壁的后分。 6鼻

32、骨nasal bone为成对的长条形的小骨片,上窄下宽颅盖内面凹陷,有许多与脑沟回对应的压迹与骨嵴。两侧有树枝状动脉沟,是脑膜中动脉及其分支的压迹。正中线上有一条浅沟为上矢状窦沟,沟两侧有许多颗粒小凹,为蛛网膜粒的压迹。 颅底内面高低不平,呈阶梯状的窝,分别称颅前、中、后窝。窝中有很多孔、裂,大都与颅底外面相通。(1)颅前窝anterior cranial fossa:由额骨眶部、筛骨筛板和蝶骨小翼围成。正中线上由前至后,有额嵴、盲孔、鸡冠等结构。筛板上有筛孔通鼻腔。(2)颅中窝middle cranial fossa:由蝶骨体及大翼、颞骨岩部等围成。中间狭窄,两侧宽广。中央是蝶骨体,上面有垂体窝,窝前外侧有视神经管,通入眶,管口外侧有突向后方的前床突。垂体窝前方圆形的骨隆起称鞍结节,后方横位的骨隆起是鞍背。鞍背两侧角向上突起为后床突。垂体窝和鞍背统称蝶鞍,其两侧浅沟为颈动脉沟,沟向前外侧几达眶上裂,沟后端有孔称破裂孔 foramen lacerum,孔的后外侧壁有颈动脉管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