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5 ,大小:51.43KB ,
资源ID:2799287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9928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淡澳河两侧滨河路工程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淡澳河两侧滨河路工程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1、淡澳河两侧滨河路工程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项目概况第一节 编制依据、范围及原则1.1、编制依据本施组编制的依据主要有业主的招标文件、公司的投标文件、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相关规范、标准等,以及当地的法规、要求等,本施组编制的主要依据如下:1、惠州大亚湾淡澳河两侧滨河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 惠州大亚湾淡澳河两侧滨河路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第一册至第七册)。3、我部现场踏勘调查的相关资料;4、国家及交通部颁发的现行规范、标准及相关办法;5、当地政府关于工程施工、防洪、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规、要求;6、我部拥有机械

2、设备状况、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施工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等。1.2、编制范围本施组编制的范围为淡澳河两侧滨河路工程(惠阳交界至中兴二路),主要施工项目为市政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电力工程、照明工程。淡澳河滨河路两岸景观工程不在本工程项目之列。1.3、编制原则1、遵循招标文件条款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根据招标文件的规定,做到统一标准、规范编制;2、遵循与设计、规范和验标保持一致的原则。在编写施工工艺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认真执行现行本合同段专用条款及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合格;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制定本施工组织设计时,根据我方施工经验和管理水平,坚持科学

3、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本合同段工程建设;4、坚持施工全过程、全方位严格管理的原则。在每道工序施工中,加大自检自查力度,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尊重并服从监理的意见,严格管理;5、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的原则。在工程组织实施过程中,以专业队为基本作业单元,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设备的优势,同时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第二节 项目概况2.1、项目简介淡澳河两侧滨河路工程(惠阳交界至中兴二路)北起大亚湾西区与惠阳交界处的阳光大桥,南至中心区中兴二路大桥,总体大致呈南北走向。涉及道路全长6578.3m,路基宽度为1242m,由七段子项工程组成。其中一子段

4、为阳光大桥至龙山九路段,全长1898.279m,为城市级支路,设计时速20km,桩顶接近设计标高时,搅拌机自地面以下1m喷浆搅拌提升出地面时应采用慢速保证桩头施工质量。当灰浆到达出口后应原位喷浆搅拌30秒钟。(5)质量检验 1)必须由专门的检测单位进行质量检测。 2)抽芯检验:抽芯检验主要用于评价桩身质量,如抗压强度,含灰量,坚硬程度,搅拌均匀性等。抽芯检验的数量为总桩数的1%,且每个施工作业点不少于6根。一般应按比例随机抽取,且分布基本均匀。对怀疑有问题的桩及结构设计为关键部位的桩应该重点抽取。抽芯检验不合格的桩应在其附近加倍进行抽芯检验,以判断是否为个别现象,如仍出现不合格桩,则应该查清范

5、围,采取必要的不久措施。 3)单桩载荷试验 用于单桩载荷试验的桩的数量不低于总桩数的0.3%,且每个施工作业点不少于3根。一般应按比例随机抽取,且基本分布均匀,试验得到的单桩承载力不得低于设计要求。 4)符合地基载荷试验 用于复合地基荷载试验桩的数量不低于总桩数的0.3%,且每个施工作业点不少于3根。按比例随机抽取,且分布均匀,试验得到的符合地基承载力不得低于设计要求。 5)以上抽芯检验,单桩及复合地基荷载试验必须在成桩龄期28d后进行,试验前需凿除桩顶0.5m软桩头。4.4.3强夯处理对于填土层厚度大于2.5米的情况采用普通强夯法进行路基加固处理,强夯合格后才可进行管线开挖施工。强夯施工工艺

6、流程:场地平整测量夯前场地高程、放点、测夯点高程第一遍点夯检测夯坑高程、推平夯坑放点、测夯点高程第二遍点夯检测夯坑高程绘场地高程图补夯推平第三遍满夯推平场地测量高程检测竣工验收。1、技术要求强夯施工采用两遍逐点夯与一遍满夯相结合的方法。夯击设计夯能量10004000KNm,锤重量100250KN,夯点横向间距3.5米、纵向间距3.5米,逐点夯击数为间隔跳夯,最外侧夯点离强夯边线不大于2.5米。点夯击数暂定为10击,施工过程中测量员使用水准仪对每点每一次夯击夯沉量作好记录至最后两击平均沉降量不大于5cm为止完成一个单点夯击;满夯夯击一遍后锤印搭接上一锤印14。2、施工布骤(1)平整施工场地:压实

7、完成的路基要保证大面积平整;(2)测量放样:在路基顶面施放桩号,并测量其高程,按设计横向3.5m,纵向3.5m间距放夯点,并在夯点中心用穿眼灌白灰法做好标记,要求误差小于10cm(3)夯机就位:测量放样完成后夯机就位;(4)夯锤高度确定:根据事先计算好的数据锤的落距,在夯架上做好标记,并将钢丝绳长度调整到预定位置,以便于作业;(5)将夯锤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再次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6)重复步骤(5),按设计夯击次数和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7)重复步骤(5)、(6),完成前四个点的夯点的夯击,并找出最佳夯击次数;

8、(8)推土机将夯坑整平,并测量场地高程;(9)调整夯锤落距对点夯后的路基进行满夯1遍,将路堤夯实,满夯完成后将路基整平并测量夯后路堤高程;(10)停夯标准,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停夯:A当夯坑过深起锤困难时。B后两击平均沉降量小于5cm时。C当夯点周围土挤出隆起过大时。D发生弹跳现象时。3、现场监控(1)强夯施工过程中设有专人负责下列监测工作:开夯前应检查夯锤重量和落距,以确保单点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在每批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并做好记录。(2)夯击过程中应及时准确记录以下各项数据 .每个夯

9、击点的每击夯沉量、夯坑深度、开口大小。.每批夯击完成后,测量场地的夯沉量并做好记录。.施工纪录应妥善保管,作为施工资料存档。4、试夯:强夯施工参数的影响因素很复杂,为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加强处理效果,必须在有代表性的场地进行现场强夯工艺试验,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确定强夯工艺及控制标准,指导全场的设计和施工,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或做一定修正。根据各区有效加固深度及填挖高度不一的特点,合理布置试夯区。本次设计暂定每点的夯击数为10击,施工中应按下列标准控制夯击次数:(1) 最后2击平均夯沉量小于50mm;(2) 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3) 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试夯时要配

10、合进行地表的地形测量、夯沉量、夯坑周边隆起测量等项检测。试夯要求地基达到承载力特征值120KPa。通过试夯应确定下列参数:(1)试夯机具,夯锤重量及夯锤落距;(2)夯击次数与夯沉量;(3)夯击遍数试夯结束后,应对试夯前选定的技术参数进行校正,并提供给设计方试夯报告一份,以确定施工参数,上报予以审批后方能进行施工。5、质量保证措施(1)根据设计图纸和夯点平面布置,放设夯点位置,布点的误差控制在10cm以内。(2)夯机就位垫平主车,夯锤对准夯点,方可起锤。夯锤中心位移不得大于15cm。(3)夯机起锤平稳,如夯坑出现较大倾斜时应将夯坑回填重新施夯,保证夯击能的有效传递。(4)主夯点和次夯点的夯击间隔

11、时间不小于24小时。(5)认真做好夯前夯后场地标高测量工作,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6)施工中认真观测每击夯沉量,做好记录,同时注意观察施工中的各种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会同有关单位、人员研究处理,并做好隐蔽工程纪录。(7)夯坑周围没有过大隆起和不因夯坑过深发生拔锤困难的前提下,应连续贯入设计单点击数。(8)点夯结束进行满夯施工,满夯时要锤印搭接严密,严禁漏击。(9)满夯结束后,进行夯后检测工作,并提交强夯检测报告。(10)施工纪录包括地面沉降观测、夯坑沉降观测(逐个夯点进行)。每遍夯击完成后,交验施工纪录,由监理工程师和技术主管负责签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1)检测夯坑压实后,压

12、实度能否达到要求。(12)施工中夯前、夯后检测的路基标高桩号位置要对应,以便于夯前夯后的高程比较。(13)质量检查内容序号检查项目方法检测频率备注1每击夯沉量水准测量每坑每击检测2最后两次沉降量水准测量每坑检测3每遍夯击后地面沉降量水准测量两次6、注意事项(1)施工前应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各种管线的位置及标高,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因施工而造成损坏。(2)当强夯施工所产生的振动对邻近建筑物或设备 会产生有害的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隔振沟的方式防振,沟深不应小于2米,并经常修复和维护。4.4.4翻挖分层回填处理部分素填土层采用翻挖分层回填方式进行处冶。当厚度小于3米时,全部翻挖,当厚度大于

13、3米时,翻挖按3米处理。翻挖的开挖和回填工艺参照路基土石方的开挖和填筑施工工艺。翻挖处冶施工时应做好临时排水,防止填筑面积水和翻挖的材料遭受雨水。4.4.5 CFG桩处理石化大道至中兴二路段部分鱼塘较深软基部位采用了CFG桩处理。1.清理平整场地(1)先进行草袋围堰,将处理范围内鱼塘范围内鱼塘水排出并将表层淤泥晒干。(2)向鱼塘内推土并压实形成CFG桩施工工作面。工作面标高应高于水面50cm.2CFG桩施工(1)先分路段进行试桩,桩数不少于5根,调整确定各项工艺参数,选择合理的施工措施,经检测满足各项设计参数后方可进行大面积的施工。(2)测量放样,在工作面上放出具体桩位点。桩平面中心间距150

14、cm,呈正三角形布置。(3)设计桩长须打穿软土层厚度,打入下卧层50cm或强风化砂砾岩20cm。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值120kpa。工后容许沉降要求30mm。(4)桩体采用长螺旋钻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施工,施工顺序为:场地平整测量放样钻机就位钻至设计标高(下卧层不小于0.5m)停钻泵送混合料均匀拔管至桩机顶钻机移位。(5)桩体材料采用C20商品砼。(6)施工时混合料的坍落度控制在1620mm,并控制拔管速度要均匀,其速率控制在23mmin范围内,桩顶标高应高出设计标高0.5m,成桩后,桩顶浮浆厚度不超过0.2m。(7)施工时,采用隔桩隔行跳打。(8)施工顺序为沿着道路前进方向,由中间逐渐向两侧。3

15、.CFG桩上铺50cm的碎石垫层,碎石垫层下铺设土工格栅,上面铺设土工布。垫层及土工织物的材料要求及施工方法与水泥搅拌桩的垫层设置相同,参照其要求施工。4质量检验要求(1)承载力检验:进行静载试验,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20Kpa。(2)允许偏差项目要求如下:序号项目单位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桩距cm10抽查2%2桩径mm10抽查2%3桩长Cm不小于设计桩长查施工记录4垂直度%1.0查施工记录4.4.6 土工织物加筋土处理 横向半挖半填路基、纵向半挖半填路基、新旧路堤联接段均设置了土工格栅,土工格栅采用高强度整体式钢塑格栅。土工格栅施工前应完成该段落地下管线施工、土工格栅施工技术要求: (1)

16、场地应平整,场地上的杂物清理干净。 (2)备料时,应先将窄幅连接,并裁剪成要求的尺寸。 (3)铺设时应符合以下要求:铺放平顺,松紧适中,并与土层面密贴。 (4)双向土工格栅的有关指标按照土工合成材料 塑料土工格栅(GBT )执行,选用的土工格栅1m宽度内纵向肋不少于15根(净距约5cm),破断拉力不小于80KNm,断裂伸长率3%。 (5)铺设土工格栅时,其主要收扎方向相同,土工格栅在纵向不容许搭接。应保证铺设平顺并使纵、横向张紧后固定;铺设时搭接:其连接采用铅丝绑扎后用U形钉固定,搭接宽度为0.2m,U形钉采用8钢筋,均按1米间距布设。第五节 路面工程施工方法5.1路面水泥稳定底基层、基层施工

17、方法水泥稳定底基层和基层的施工工艺相同,施工前不小少于15天应选择试验段进行铺筑试验,确定各项施工参数,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进行大面积施工。1 施工顺序测量放样运送、摊铺碎石混合料洒水闷料整平、轻压摆放、摊铺水泥机械拌和混合料洒水湿拌整型碾压养生检测2 施工准备工作a.在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前,先测量放线,定出标高及边界线,检查所有地下管道是否施工完,在下承层的平整度、坡度和压实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施工稳定层。同时,更换原有不符合要求的井盖,各种检查井按设计标高予以调整。b.施工前,首先对水泥、碎石、石屑进行检验,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使用。水泥应选用终凝时间较长且标号较低的水泥,碎石、石

18、屑要求坚硬、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适当的级配,粉料不超过15。c.施工前,由试验室进行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3水泥稳定层施工采用路拌法施工。a.备料、摊铺满足级配要求的混合料运至路槽,经平地机和人工配合均匀摊铺和平整后,提前一天用洒水车洒水湿润闷料,次日按预先计算好的水泥用量在混合料层面上将水泥用刮板均匀地摊开。水泥摊铺后,认真检查表面有无空白位置或过分集中的地方,并及时予以平衡处理。b.拌和用拌和机沿道路纵方向往返进行拌和,拌和深度应达到稳定层底,并设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和深度并配合拌和机操作人员调整拌和深度,严禁层底部留有“素土”夹层。如果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足,应用喷管式洒水车补充洒

19、水,洒水后,再次进行拌和,使水分在混合料中分布均匀。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应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c.整型混合料拌和均匀后,立即用平地机初步整平和整型,并用轮胎压路机在初平的路段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对于局部低洼处,用齿耙将其表面5厘米以上的料耙松,并用新拌的混合料找补整平,然后再用平地机整型一次。d.碾压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2吨以上的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进行碾压。直线段由两侧路缘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重叠12轮宽。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1.51.7km,根据井内水面下降值计算渗水量,渗水量不超过规定的渗水量即为

20、合格。八、沟槽回填覆土时应注意管子顶部密实度,覆土应两侧对称分层夯实,对于机械碾压不到部位采用蛙式打夯机结合人工进行夯实。第七节 防护工程7.1悬臂式、扶壁式挡土墙施工本项目混凝土挡土墙采用三次浇筑,第一次浇至底板内壁以上 20cm,第二次浇筑墙身、扶肋部分,高度4.5m,第三次浇筑墙身、扶肋余下部分至设计标高。悬臂式、扶壁式挡土墙高度为1.0m以上时均搭设脚手架。脚手架立柱间距1.5m:步距1.21.5m:横杆高度1.8m,以满足施工操作。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样基槽开挖封基基础定位测量基础模板支撑浇筑砼基础墙身、扶肋定位测量墙身、扶肋模板支撑浇筑砼墙身墙身、扶肋定位测量墙身、扶肋模板支撑浇筑

21、砼墙身、扶肋墙背回填。开槽根据土质情况,现挡墙开挖深度大于4.0米,开挖放坡坡度按1:1放坡,开挖时尽量往平台里侧开挖,以防围堰坍塌,挖槽时机械挖至距槽底标高20cm 时用人工清底,如地基很软无法施工需抛石挤淤。由于此地质条件因素,开挖基坑肯定会出现积水现象,所以要安排水泵进行施工降水工作。由于受河道的影响,挡墙基槽开挖分段进行,每段挡墙底板浇筑完毕再进行下一段挡墙基槽开挖,开挖土方量较大,开挖的土一部分放于平台内,然后用挖掘机整平压实,方便后续施工,一部分放于围堰外侧加固袋装土吹填的围堰。基槽挖至设计标高后,由现场工程师及时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会同监理工程师对基底标高、尺寸、轴线位置进行检查

22、,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碎石垫层及后续工序的施工。垫层施工完成,接着进行基础钢筋的绑扎,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地集中加工好后运至施工地点进行绑扎和焊接,在绑扎基础钢筋的同时预留墙身和扶肋钢筋。在基础钢筋绑扎完成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即可进行基础模板安装。在基础模板安装完成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即可进行基础砼浇注。 墙底板和墙身、扶肋接茬的底板面上凿去浮浆,做成凹凸不平的粗糙面,以增加粘结,凿毛后用水冲洗干净。墙身、扶肋钢筋绑扎完成自检合格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墙身、扶肋模板安装模板采用竹胶模板,钢管脚手架支撑加固。模板安装完成自检合格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即可进行墙身、扶肋砼浇注。待砼强度达到70后方

23、可拆模。在浇筑完23h以内及时洒水养护,在养护期间确保砼挡土墙经常保持湿润。砼采用 9m3 搅拌运输车从砼站运至浇筑地点,基础砼使用溜槽入模;因墙身模板较高,浇筑入模困难,为提高工效,配以一台吊机辅助浇筑,将砼放入洗净的料斗中,用串筒浇筑入模。墙身、扶肋砼应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分层厚度不得大于50cm,每段墙身和扶肋应连续浇筑,中途不得间断形成施工冷缝。砼在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对模板及支撑情况进行观察,若发现松动变形及时进行处理。由于挡土墙较高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完毕时要注意预留预埋筋;分段施工墙身时,注意预埋泄水管;每隔1020米设置变形缝一道,缝内全填沥青麻筋。 墙背回填应该在挡土墙混凝土

24、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进行,回填粘性土,分层填料、分层压实,压实度不得低于94%。7.2 三维网植草防护1、施工程序 测量放线坡面清削平整注浆钢花管施工构梁施工、铺设三维土工网截水沟、跌水踏步砌筑坡面喷混植生修建安全设施等。2、注浆钢花管锚杆施工注浆钢花管锚杆按以下工序进行施工 削坡整平搭设操作平台格构梁槽放线开挖注浆钢花管放点施工(1)、根据边坡现状,进行必要的削坡,对坡面表层松散填土进行夯实,夯实机械可采用轻便的电动或气动跳夯设备,要求夯实后填土压实度大于85%。修坡后,应保证坡面较平整,且使各段坡面平缓过渡。(2)、搭设脚手架视坡度情况决定是否搭设脚手架。脚手架立柱间距1.5m:步距

25、1.21.5m:横杆高度1.8m,以满足施工操作。(3)、格构梁挖槽后,定出各注浆钢花管孔位,钢花管布置在格构梁节点中央处。(4)、采用洛阳铲成孔或直接击入方式施工注浆钢花管,钢管头部2m范围内开挖孔。(5)、钢管采用D483.5钢管,注浆采用P.O.32.5R纯水泥浆灌浆,水泥浆水灰比0.50.6,应拌合均匀、随伴随用。水泥用量控制在150kgm以内,当出现水泥浆过多流失时,可采用多次注浆或加掺速凝剂的方法解决。最后一次注浆终止压力1Mpa。3、格构梁喷射砼施工边坡格构梁混凝土可采用现场拌制,形成强度C20细石砼,格构梁的施工采用喷射机具高压喷射施工形成,并将格构梁表面抹平收光。(1)、混合

26、料混凝土为C20细石商品混凝土,砼配合比由商品砼公司提供。(2)、喷射机性能要求1)、密封性能良好:2)、输料连续、均匀:3)、生产能力(干混合料)为35m:5)、输料距离(干混合料)水平不小于100m:垂直不小于30m。(3)、混凝土喷射的准备工作 清理格构梁槽,绑扎钢筋笼,用压力风清扫槽面吹除槽内浮尘:(4)、施工工序及要求喷射作业前必须对机械设备、风、水管路和电线等进行全面检查及试运转。格构梁喷射砼施工时,30cm厚的槽内均匀分23层喷射而成。第二层喷射混凝土应在第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1h后再进行喷射时,应先清除残留在施工缝接合面上的浮浆层和松散碎屑,并用水清洗喷水湿润,喷射混凝

27、土终凝两小时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0昼夜:气温低于5时,不得喷水养护,以保证混凝土质量。喷射时,应控制好水灰比,保持混凝土表面平整,呈湿润光泽,无干斑或滑移流淌现象。第八节 电气工程一、概况 电气工程包括道路电气施工及景观电气施工两部分,且道路部分是分段设计,分段施工: A:道路部分 1、设计指标:机动车道路面平均照度Eav=10LX,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路面平均照度为相邻机动车道照度的12。 2、灯具和光源:本工程选用灯具为截光型防火防尘灯,灯杆采用热镀锌钢灯杆,灯杆设铸铁基座,内装灯具附件和转接线端子。路灯选用单杆单挑路灯,灯具功率为100W、250W、400W,杆高为8米、12

28、米,在人行道上对称布置。 3、照明电源:采用专用路灯变压器,设计容量为50KVA。供电电压等级10KV,用电电压等级0.4KV。采用照明箱式变电站,箱变供电半径约为600米,安装于绿化带。该变电站集变电、配电和路灯控制于一体。变电站要求为防水防尘、无安全绝缘距离。防护等级达到IP50。其内设高低压开关设备、计测量表、电力变压器和路灯控制设备。10KV电源由附近变电所埋地引入箱式变电站,路灯电缆在绿化带内穿PVC管70敷设,埋深0.7米;在机动车道下穿钢管HBB 70,埋深1米。 4、照明控制方式:a.路灯控制共设4种方式:手动、智能钟控、光电控制和微机控制(微机控制只预留接口),其中手动控制主

29、要用于调试和系统检修时使用;智能钟控为主要的控制方式。光电控制只作辅助使用。b.路灯采用单灯节能方式(高压钠灯),配套LCU延时可变功率镇流器实现后半夜降压减光节能运行。主车道路灯采用12m双臂拔峭钢杆灯,高干臂长2.5米,低干臂长1米,在机非绿化分隔带靠主车道侧对称布置,间距为35米;高干光源为250W高压钠灯,低干光源为100W节能灯。 5、工作接地与安全接地:本工程采用TN-S接地系统,钢杆接地利用路灯基础作接地极,并和PE线(路灯电缆16mm2芯线)焊接形成可靠的重复接地,灯杆和灯具外壳应和PE线可靠连接。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当达不到时应补打接地极。 6、供电线路:照明干线采用VV

30、22-1KV型铠装电力电缆,干线至灯头采用BV-0.5KV-32.5的电线。照明电压为380220V。三相五线制,每一回路采用三相间隔配电。 7、灯杆内电缆进出的接线方式采用铜线耳对接,外接专用热缩套。B:景观部分1、配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及单相三线制供电方式,供电制式TN-S-C系统。 2、照明系统采用自动和手动两种控制方式。 3、照明开关回路采用防漏电开关。 4、电气设备的不带电设备外壳除另规定外均做接地或接零。 5、竖接地干线及电气设备外壳接地做法详98ZD501-46,47。 6、电管井电缆沟进出建筑物的孔洞,其空隙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 7、暗配线管穿建筑物伸缩缝或沉降缝处时按建筑电

31、气安装图集中JD6-420施工。 8、导线使用国标常用导线。电缆进出建筑物处应做防水保护。园林分制配电箱为户外配电箱,采用不锈钢材料。二 电缆沟1、电缆沟设计要求1)、动力电缆沟截面设计为1.01.0m,电缆沟形式为覆土隐蔽式。电缆沟转角,端头及过路管处均要设置活动盖板,直线段以此为基点每隔15m左右设置五块活动盖板,活动盖板与人行道板相齐,以便穿线和检修。活动盖板上人行道板用红颜色加以区分。2)、约每隔180m左右或在路口设置一组动力横过管,采用PVC管4150,电缆横过管终端设电缆接力井,电缆沟过道路交叉口改横过管,埋深约0.7米,孔数为6150。预埋管过机动车道需采用C20混凝土包封。横过管底部天然土要求夯实,密实度需达到93%以上。3)、为防止电缆沟内积水,在沟内每间隔一雨水井或80米左右及过路管下设置排水管,排水管采用塑料增强管PVC-150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