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考历史一模试题浦东新区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测试 高三历史 1月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一、 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以下是大禹治水课本剧中的剧情,不符合史实的是A. 禹带领部众耕战于中原大地 B. 书吏们在甲骨上刻写治水报告C. 禹暗中授受儿子的领导策略 D. 禹召集部落首领共商治水良策2. 随着外族的不断入侵,古代埃及文明逐渐消亡,象形文字也随之被人们遗忘,最后成为死文字。这说明A. 文字是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 B.
2、先进的文明征服了落后的文明C. 象形文字复杂难懂不易掌握 D. 政权的更替影响着文字的存废3.圣经使徒行传记载,地方行政长官命令鞭打使徒保罗,保罗声称自己是罗马公民后马上被释放了,并收到一封官方道歉信。此事可印证A. 基督徒能够受到公正平等对待 B. 罗马法保护公民的权利C. 罗马公民地位高于地方行政官 D. 罗马公民犯罪不受惩罚4.“男人在田间劳动,女人操持家务;大家一起去教堂做弥撒,听牧师布道,做晚祷;享用一日三餐或领主为酬劳农奴的收割而提供的丰盛晚宴”。这一田园风光常见于A. 雅典城邦 B. 罗马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中世纪西欧5. 依据史实,下面表格中的应该是A封建等级;分裂割
3、据 B君主等级;民族国家C城市自治;君主专制 D君主专制;封建割据6. 在治国思想上倾向于 “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推行“垂拱而治”的统治者是A. 秦始皇 B. 汉高祖 C. 汉文帝 D. 汉武帝7. 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始于A. 春秋 B. 西汉 C. 隋朝 D. 宋朝8. 公元12世纪,有波斯商人贩卖珠宝、收购茶叶牟利,他常去的市场应是A. 番市 B. 市舶司 C. 番坊 D. 海关9. 东周和东汉皆因都城迁移而得名,其都城都位于(右图)A. B. C. D. 10.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关于“行省”,最恰当的解释是元朝的A. 中央监察机构 B. 中央行政机构 C. 地方自治政府
4、 D. 中央派出机构11. 据岛夷志略书记载 “自泉州顺风二昼夜可至。地隶泉州晋江县,至元年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别无科差。”文中省略的是A. 香港岛 B. 台湾岛 C. 明州港 D. 广州城12. 这是某王朝特殊现象他们忽忘记了民族的界限,不懂害怕外国人,不懂提防外国人,甚至大量使用外国人当兵做将。这个朝代是A. 秦朝 B. 西汉 C. 唐朝 D. 清朝13.“唯一的明智途径,是慢慢取得中国人的信服,排除他们的疑心,然后再劝他们进教。”为此,利玛窦A. 到广东肇庆建立天主教堂作为传教据点 B. 实行入乡随俗的调和策略适应中国国情C. 与徐光启共同翻译几何原本前六
5、卷 D. 参与修订历法完成浩大的崇祯历书14. 康熙中期,曾下令取消海禁,重开海外贸易,在东南沿海指定四处外贸港口,并设立海关,主要基于A. 分化瓦解郑氏势力 B. 孤立荷兰殖民者 C. 局势趋稳安民增税 D. 重视海防和商贸15.“史乎!史乎!其责任至重,而其成就至难!中国前此之无真史家也,又何怪焉!而无真史家,亦即吾国进化迟缓之一原因也。”该材料A. 强调史家撰史要秉笔直书 B. 指出历史要为现实提供借鉴C. 主张学术研究当经世致用 D. 倡议以新史学重写中国历史16. 原始积累、民族国家、人文主义、因信称义,上述概念产生于哪一时代A. 11-12世纪 B. 13-14世纪 C. 15-1
6、6世纪 D. 17-18世纪17.“近代社会的巨变迫使人们扔掉以往强加在他们身上的标签,重新思考我是谁”。以下选项与这一论断相符的是A.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唤起“人的觉醒” B. 英国的启蒙思想家否定君权神授C. 法国启蒙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主义 D. 欧洲的社会主义者批判资本主义18.“在中世纪以及英国社会,由中世纪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强有力的君主制是关键的一环”。这一论断主要是着眼于君主专制有利于 A. 思想的自由和文化的昌盛 B. 推动现代民主政治的建立 C. 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进步D. 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19. 同样是主张政治分权学说,洛克与孟德斯鸠最大的区别是A. 立法权是最高权
7、力 B. 强调权力的制衡C. 司法权取代对外权 D. 强调司法的独立20. 19世纪20年代,一个英国男孩所织的布匹往往是一个熟练工匠的16倍之多。据此推断工业革命A. 提升了生产者素质和技术 B. 提高了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 扩大了纺织业工人的队伍 D. 推动工业化也衍生了“血汗工厂”21.“宅地法的颁布,在满足了美国人民对土地的渴求、扭转内战局势的同时,却造成了西部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该论断A. 肯定了宅地法的进步作用 B. 否定了宅地法的历史地位C. 从发展史观看待宅地法的颁布 D. 从环境史观看待宅地法的颁布221851年,美国在伦敦世博会上展出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工业品而备受瞩目,
8、此现象可以印证美国A. 劳动力充足 B. 政治体制先进C. 废除黑人奴隶制解放生产力 D. 标准化流水线生产降低成本23.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此言出自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合众国宪法24. “1810年,布莱德福是一个仅有1.6万人的无名小镇。19世纪前半期,该城市工厂的产量增长了600%,人口达到了10.3万,这是欧洲城市中最快的增长速度。”据此推论正确的是A. 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 B. 城市化推动了工业化 C. 布莱德福是经济中心 D. 纺织业聚居大量人口25. 观
9、察右图,该漫画表达了作者A. 对社会分化的不满 B. 对环境恶化的批评 C. 对弱势群体的同情D. 对美丽城市的期待26. 明治维新把日本从一个以世袭为主决定地位的社会,变成了一个以受教育程度和个人成就为主决定地位的社会。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A版籍奉还,废藩置县B废除等级,四民平等C移风易俗,文明开化D地税改革,土地私有271830年,曼彻斯特已发展为英国最重要的新兴经济中心,其主导产业是A畜牧业 B种植业 C毛纺业 D棉纺业28“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他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材料中“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是指A. 师夷
10、制夷 B. 洋务运动 C. 维新改良 D. 清末新政29. 上海之所以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主要是因为A. 上海是第一批通商口岸B. 上海土地章程的订立C. 租界市政机关的建立D. 上海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缩影30. 下列四幅图片中,以纪实而非艺术方式反映五四运动场景的是ABDC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31. 现代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其选择的依据是A. 君弱臣强,政治开明 B. 偃武修文,文明昌盛C. 科举完善,教育普及 D. 经济繁荣,重心南移32. 地米斯托克利是雅典十将军
11、之一,在对波斯战争中战功显赫,但却遭到贵族的嫉恨,最后遭到放逐,客死他乡。由此推断A. 陶片放逐法存在制度设计的缺陷 B. 大多雅典公民都参与了放逐投票C. 陶片放逐法被少数政治家所操控 D. 直接反映雅典民主制度的先进性33民国初年,夏曾佑在其新史学著作中国古代史中评价:“有为汉一朝之皇帝者,高祖是也;有为中国二十四朝之皇帝者,秦皇汉武是也。”对这段话最佳理解是:从历史长河看,秦皇汉武A. 比汉高祖才能卓越 B. 奠定中华文明基石C. 文治武功最为显赫 D.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34民国早期小学语文课本说:“人之衣服,所以护身。我国衣服,长而大,故舒泰。外国衣服,短而小,故轻便。今学堂体操,衣服
12、短小,亦取其轻便也。”这说明当时教育理念倾向A. 排斥西方,弘扬国粹 B. 赞同变革,移风易俗C. 尊崇传统,中体西用 D. 采撷中西,实用为是35. 右表是甲午战争后期,日方提供的议和底稿,与马关条约比较,A. 日本在谈判中有一定让步 B. 中国在谈判中丧失主动权C. 中国基本接受日本的侵略要求 D. 完全超出日本计划的侵略期望二、非选择题(共75分)36. 逆时与顺时(14分)儒学对中国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有人形容孔孟是“逆时之士”,而把经常被人视为儒家“旁门左道”的荀子以及后来的董仲舒,称为“顺时之士”。问题:(1)孔孟为何被称为“逆时之士”?(6分)(2)荀子和董仲舒为何被称为“顺时之
13、士”?(6分)(3)你怎样看待儒学从春秋到汉代的演变?(2分)37. 覆亡与延续(12分)罗马帝国亡了,以后就再没有罗马。唐室覆亡以后,依然有中国,有宋有明有现代,还是如唐代般,一样是中国。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问题:(1)如何理解“罗马帝国亡了,以后就再没有罗马”?(5分)(2)为什么“唐室覆亡以后,依然有中国”?(5分)(3)从材料看钱穆从哪个视角比较唐与罗马的灭亡?(2分)38. SHEEP与SHIP(10分) 有两个以S打头的英文单词在近代英国历史上大行其道。第一个是SHEEP,第二个是SHIP。正是这两个“S”促进英国较早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日后成为一个“日不落”帝国。问题:
14、你怎样看待两个“S”对近代英国和世界的影响?(10分)39. 历史的大势(14分)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推向北美、中东欧和亚洲;二是列强对外侵略的浪潮从殖民扩张到瓜分世界。这两股浪潮最终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这个时期所发生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反映出上述两种历史发展趋势,或者是在这两股浪潮的推动下发生的。(1)根据提示,完成下表。就上述两种浪潮各列举三例历史事件,并简要说明该历史事件的影响(12分)题例 事件: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洋务派兴办洋务。 影响: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事件影响工业化浪潮列强瓜分浪潮
15、(2)概述这一时期工业化浪潮与西方殖民浪潮的关系。(2分)40. 思想的演变(25分)材料一1864春,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在致总理衙门原函中指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材料二马关条约签订后,李鸿章被革去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之职。1896年3月至10月,李鸿章受命出访欧美。回国后,李鸿章在给多位朋友的信函中谈到了出访欧美的感受,在给某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此行遍历诸大邦,亲觇(视察)富强之实效,中国地大物博,果能上下一心,破除积习,力图振作,亦何事不可为,日本变法以来不过二十稔(年)耳。”在致旧时幕僚伍廷芳的信中,李鸿章更加明
16、确强调:“根本之计,尤在变法自强”。材料三戊戌政变后,有人告李鸿章是维新派,慈禧太后曾对李说,“有人说你是康党”(与康有为同党),李鸿章回答说:“臣实是康党,废立之事,臣不与闻,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强国,中国之强久矣,何待近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臣实是康党。”慈禧听后只能“默然”。引自雷颐李鸿章与晚晴四十年问题:(25分)(1)李鸿章为何要把信函写给总理衙门?(4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鸿章的观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为什么?(4分)(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李鸿章思想变化的看法。(15分)浦东新区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一模试卷答案0110一、 选
17、择题(共75分)以下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B 2A 3B 4. D 5.A 6C 7B 8A 9D 10D 11B 12C 13B 14C 15D 16C 17A 18D 19A 20D 21D 22D 23C 24A 25B 26B 27D 28B 29C 30B以下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31B 3分 C1分 D1分 A 0分 32A 3分 B 1分 C1分 D 0分33B 3分 C 1分D1分 A 0分 34D3分 B1分 C1分 A 0分35C3分A1分B1分D 0分二、非选择题(共75分)36 逆时与顺
18、时(1)水平1,能结合时代特征、社会风尚,孔孟观点,进行逻辑分析(6分)如: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经济变革,礼崩乐坏,列国纷争(2分),社会崇尚追逐利益、实力竞争。(或一些当政者为图强争霸,改革内政,实施耕战并重的政策)(1分);而孔子却不顾现状,主张礼治,恢复周礼权威;(1分)孟子提倡仁政,希望统治者以民为本。(1分)这些主张已不适应时代和统治者需求,因而被称为“逆时之士”。(1分)水平2:罗列时代特征、社会风尚,基本观点,但未能进行逻辑分析(5分)如: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礼崩乐坏,列国纷争,社会讲求追功逐利竞争,实力竞争。(3分)孔孟却主张仁义礼和“仁政”等。(2分)水平3:仅罗列单项事实:
19、时代特征,社会风尚或主张 (2-3分)水平4:其他答案。(0-1分)(2)水平1:能结合时代特征、社会风尚,基本观点,进行逻辑分析(6分)春秋战国时代列国兼并争霸,社会崇尚追功逐利;汉武帝时代国力渐趋强盛,需要调整政策,锐意进取。(2分)荀子礼法并用(1分)和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和独尊儒术和大一统等主张(2分),都非常符合时代和统治者的需要,甚至还为当政者采纳,所以被称为“顺时之士”。(1分)水平2:仅罗列背景和观点,未能点出其内在逻辑(5分)水平3:仅列出背景、主张单项史实的(2-3分)水平4:其他答案(0-1分)(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或不同时代需要与其适
20、应的思想,思想变革也影响着社会变革等等。其它言之成理也可(2分)37覆亡与延续(1)水平1:能提出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进行辩证评析。(5分)此观点有道理,但有失偏颇。在钱穆看来,罗马帝国灭亡后,一方面标志着西欧古代历史的终结(1分);另一方面在在罗马原有的疆域上再没有建立过统一帝国,西欧进入分裂割据,以蛮族日耳曼统治为主的中世纪(2分)。但是还要看到,罗马文明的很多元素在中世纪以来得到传承(如罗马隶农制、罗马法和基督教等)。(2分)水平2:能提出观点,仅能从单方面评析的(2-3分)。水平3:没有观点,仅能罗列史实,根据问题相关度(1-2分)水平4:其他答案。(0分)(2)水平1:能结合材料和
21、所学,指出“中国”与“唐亡”的不同内涵及其影响(5分)。如,钱穆所言“中国”是指中国的传统文明,唐朝对中国传统文明有重要的贡献,唐朝即使覆亡了,其承继和开创的中国文明元素,依然被后世的诸王朝所继承,如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等。(4分)所以说,唐朝覆亡了,依然有中国。(1分)水平2:回答唐覆亡后,具体文明成就被后世继承,没有概述提炼的,如唐三省六部制度和科举制、文化传统、农耕经济等被后世继承。(3-4分)水平3:能结合历史,指出宋元明清是唐朝文明的延续。(2分)水平4:其它回答(0-1)分。(3)从制度的优劣得失或从文明的传承关系或历史的延续性等(2分)38SHEEP与SHIP 第一个S是羊,指英国
22、的圈地运动。(1分)第二个S是船(1分),汽船或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等(能指出即可)。进步影响:英国视角:1416世纪,圈地运动是英国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1分);促进了英国农业革命性的变化;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使英国较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分)。泛指15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大力发展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扩大了英国市场和原料来源,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1分)。具体指汽船的使用,实现了水上交通运输业的大变革,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1分) 世界视角:圈地运动(引起了农业革命性变化)推进了英国革命和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社会和工业文明树立了典范;汽船的发明和使用
23、,促进了交通运输变革,密切了世界各国和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促进人类社会由分散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发展的转折,推进了近代英国和世界向工业化和现代社会的发展。(任二,2分)消极影响:英国视角:圈地运动使农民一度失去土地和生活保障(1分);世界视角:英国的海外殖民与扩张不仅掠夺亚非等地资源,也破坏了各地传统的文明。(1分)39.历史的大势(1)(12分)评分注意事项:“事件”表格内的回答可以不考虑时间因素,只要事件内容符合工业化潮流和列强瓜分浪潮即可;“影响”部分,不求全,回答到核心内容即可给分。事件影响工业化浪潮19世纪中叶,美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导致内战爆发19
24、世纪中叶,德国工业化推动了德意志的统一运动19世纪60、70年代,发电机诞生电气时代到来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汽车工业的诞生19世纪80年代,垄断资本的形成加剧了竞争的无序性,扩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成为经济危机和国际冲突的重要因素。以上任意三项即可,其他答案遵循评分注意事项列强瓜分浪潮19世纪最后年30年,欧洲在非洲争夺(列举中东也可)瓜分了非洲,激化了列强之间矛盾1899年美国提出 “门户开放”政策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控制中国1898年列强瓜分中国中华民族危机加深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战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以上任意三项即可,其他答案遵循评分注意事项(
25、2)答案:工业化浪潮推动殖民扩张发展为全球扩张,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狂潮(1分);全球殖民扩张(或列强瓜分浪潮)又推动了工业化在全球继续深入发展(1分)。或答两者相互促进,促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2分)40思想的演变 (1)能答出总理衙门职能、李鸿章地位和上书目的(4分)。如,当时总理衙门主管一切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物(或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或具体职能)(2分)。作为地方巡抚(或作为洋务派的地方代表)的李鸿章欲自强学习外国利器,兴办洋务只能致书总理衙门。(2分)(2)从“师夷长技以自强”发展为“变法自强”。(2分)原因:李鸿章经历了甲午战争的惨败,深刻认识到仅以富国强兵的器物方式(洋务运
26、动)不足以救中国(2分);受到日本明治维新在廿内获得的成功的影响;或李鸿章考察欧美,目睹了西方富强与先进,而要变法自强。(2分)(3)(15分)评分项一:观点(4分)水平1:李鸿章的思想是与时俱进的,其变化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和个人际遇相互作用的结果。(4分)水平2:仅从时代或个人际遇角度归纳,未能指出时代与个人相互作用。如,李鸿章的思想变化反应时代变迁;李鸿章思想演变经历一个演变的过程。(2分)水平3:仅从一个视角指出李鸿章思想变迁的原因。(1分)评分项二:史实(4分)水平1:能从材料中多角度提取李鸿章所处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际遇事实。(4分)如: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明治维新、第二次工业革命、瓜分狂潮、戊戌变法等;江苏巡抚、被革职、出访欧美,遭人告发等。水平2:仅提取时代或个人际遇事实。(1-2分)水平3:没有使用材料信息。(0分)评分项三:论证(5分)水平1:时代、际遇和观点三者一致,紧密结合,逻辑完整。(5分)水平2:时代、际遇和观点有两者一致,逻辑较为完整。(3分)水平3:时代、际遇和观点不统一,逻辑混乱、跳跃。(0-1分)评分项四:组织(2分)水平1:结构清晰,形式成文(2分) 水平2:叙述欠连贯,逻辑欠通顺(1分)水平3:仅罗列概念或名词(0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