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24.80KB ,
资源ID:2796896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9689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必修三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必修三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docx

1、必修三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必修三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寡人之于国也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通“ ”,释义: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 ”,释义: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通“ ”,释义: 4直不百步耳 通“ ”,释义: 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通“ ”,释义: 二、一词多义1、数数罟不入洿池 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数: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数: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数: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数: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数: 2、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直: 系向牛头充炭直 直: 理直气壮 直: 3、发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 主

2、人忘归客不发 发: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发: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发: 百发百中 发: 4、兵非我也,兵也 兵: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兵: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兵: 穷兵黩武 兵: 5、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胜: 驴不胜怒,蹄之 胜: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胜: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胜: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胜: 6、加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 臂非加长也 加: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加: 樊哙负其盾于地,加彘肩上 加: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加: 7、食鱼鳖不可胜食 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食: 谨食之 食: 8、于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于: 寡人之于国也 于: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于: 则移其民于河东 于: 9、之王道之始也 之: 寡人之于国也 之: 填然鼓之 之: 申之以孝悌之义 之: 10、以请以战喻 以: 以时入山林 以: 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 以五十步笑百步 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 三、古今异义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河:古义: ;今义:泛指河流。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古义: ;今义: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3弃甲曳兵而走。走:古义: ;今义:行走。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可以:古义: ;今义:常连用,表示同意。5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古义: ;今义:保养身体。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填然鼓之 鼓: 2然而不王者,未

4、之有也 王: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生: 、丧: 、死: 5谨庠序之教 谨: 6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移: 五、指出下列文言句式并翻译1非我也,岁也。 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3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4申之以孝悌之义。 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7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8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劝学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通“ ”,释义: 2君子生非异也 通“ ”,释义: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通“ ”,释义: 通“ ”,释义: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 ”,释义: 二、一词多义1、

5、利金就砺则利 利: 非利足也 利: 2、明知明而行无过矣 明: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明: 火尚足以明也 明: 3、望吾尝跂而望矣 望: 日夜望将军至 望: 先达德隆望尊 望: 适冬之望日前后 望: 4、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而: 吾尝终日而思矣 而: 而见者远 而: 锲而舍之 而: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而: 5、者假舟楫者 者: 不复挺者 者: 6、焉风雨兴焉 焉: 圣心备焉 焉: 7、于而寒于水 于: 取之于蓝 于: 8、之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之: 三、古今异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义: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2蚓无爪牙

6、之利,筋骨之强爪牙:古义: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黄泉:古义: ;今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的人指阴间。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用心:古义: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寄托:古义: ;今义:指把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或某物身上。6金就砺则利金:古义: ;今义:金子,黄金。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 5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曲: 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高: 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7、 善: 9用心一也 一: 五、指出下列文言句式并翻译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过秦论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外连衡而斗诸侯 通“ ”,释义: 2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通“ ”,释义: 4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于仟佰之中 通“ ”,释义: 5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通“ ”,释义: 6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通“ ”,释义: 7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通“ ”,释义: 二、一词多义1、及非及向时之士 及:

8、及至秦始皇 及: 2、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北: 追亡逐北 北: 3、制赵奢之伦制其兵 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制: 履至尊而制六合 制: 4、兵赵奢之伦制其兵 兵: 收天下之兵 兵: 行军用兵之道 兵: 5、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亡: 追亡逐北 亡: 吞二周而亡诸侯 亡: 6、举包举宇内 举: 西举巴、蜀 举: 7、利因利乘便 利: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利: 8、固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固: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固: 9、因因遗策 因: 因利乘便 因: 因河为池 因: 10、之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之: 赵奢之伦制其兵 之: 商君佐之 之: 聚之咸阳 之: 三、古

9、今异义1以为桂林、象郡以为:古义: ;今义:认为。2山东豪俊遂并起山东:古义: ;今义:指山东省。3皆明智而忠信明智:古义: ;今义:通达事理。4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河:古义: ;今义:河流。5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古义: ;今义: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6于是六国之士于是:古义: ;今义:连词,表承接关系,用在后面的分句里。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 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瓮、绳: 3外连衡而斗诸侯 外: 4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 、响: 、景: 5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北: 6外连衡而斗诸侯 斗: 7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 8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10、 小: 、弱: 9追亡逐北 亡: 、北: 10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固: 五、指出下列文言句式并翻译1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铸以为金人十二。 5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6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师说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通“ ”,释义: 2或师焉,或不焉 通“ ”,释义: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通“ ”,释义: 二、一词多义1、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师: 吾师道也 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 吾从而师之 师: 2、

11、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 3、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 4、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传: 5、贤其贤不及孔子 贤: 师不必贤于弟子 贤: 尊贤而重士 贤: 6、无孰能无惑 无: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无: 7、之择师而教之 之: 郯子之徒 之: 古之学者必有师 之: 句读之不知 之: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之: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之: 8、其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其: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其: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其: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其:

12、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其: 其可怪也欤 其: 9、乎其皆出于此乎 乎: 生乎吾前 乎: 固先乎吾 乎: 10、于耻学于师 于: 其皆出于此乎? 于: 于其身也 于: 师不必贤于弟子 于: 不拘于时 于: 三、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古义: ;今义: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义: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3圣人之所以为圣所以:古义: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4吾从而师之从而:古义: ;今义: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古义: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6年十七,好古文古文:古义: ;今义:“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

13、统称。7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古义: ;今义:大多数人。8小学而大遗小学:古义: ;今义:初级正规教育学校。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吾师道也 师: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惑: 3小学而大遗 小: 、大: 4吾从而师之 师: 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耻: 五、指出下列文言句式并翻译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不拘于时,学于余。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5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必修三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参考答案寡人之于国也一、1“无”通“勿”或“毋”,不要。2“颁”通“斑”,花白。3“涂”通

14、“途”,道路。4“直”通“只”只是、不过。5“检”通“敛”,约束、收敛。二、1数c密、细密;几、若干;命运;shu屡次;数目、数量;sh计算。2直仅、只;与“曲”相对,不弯曲;价值;正确。3发:指打开粮仓救济百姓;出发;征发、派遣;开放;发射。4兵:兵器;士兵;军队;战争。5、胜:尽;承受;胜利;超过;优美的。6、加:更加;增加;夸大;放;施加。7、食:读sh,吃,动词;读sh,名词,食物;读s,通“饲”,喂养。8、于:介词,比;介词,对;介词,在;介词,到。9、之:助词,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衬音,无意义;代词,代百姓。10、以:介词,用;介词,按照;介词,把;介词,凭借;连词,因

15、。三、1河:专指黄河;2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3走:逃跑;4可以:可以,凭借;5养生:供养活着的人。四、1鼓:名词活用为动词:打鼓,击鼓进军。2王:名词此活用为动词:为王、称王。3树:名词活用为动词,种树。4生:动词活用为名词,活着的人;丧,为动用法,为办丧事;死:动词活用为名词,死去的人。5谨: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认真从事。6移:使动用法,使迁移。五、1判断句。这不是我的过错,这是年成不好。2判断句。这就是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3判断句。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4状语后置。把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地讲给他们听。5状语后置。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重物行走。6

16、宾语前置。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7宾语前置。畜养鸡豚狗彘等家禽,不要错过繁殖的季节。8状语后置。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劝学一、1“輮”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2“生”,通“性”,资质、天赋。3“有”通“又”,更,再;暴,同“曝”,晒干。4“知”通“智”智慧。二、1、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2、明:明达;智慧;照明。3、望:向远处看;盼望;名望;农历每月十五日。4、而:连词,递进关系,并且;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假设;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关系,却。5、者:代词,指的人;代词,的原因。6、焉:兼词

17、,“于之”,意为在这里;句末语气词,了。7、于:介词,比;介词,从。8、之:助词,的;助词,无义。三、1博学: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2爪牙:爪子和牙齿;3黄泉:地下水,很深的地下水;4用心:因为用心;5寄托:寄放,容身;6金:金属制的刀剑等。四、1輮: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2日:名词作状语,每天。3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4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5曲:形容词用作名词,曲度,弧度。6高:形容词用作名词,高处。7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8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善事。9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五、1判断句。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火烤

18、),使它成为这样的。2判断句。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3状语后置。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4定语后置。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没有强健的筋骨。5省略句:輮(之)以(之)为轮。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6固定句式,“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达到千里远地方的办法过秦论一、1“衡”通“横”。2“从”通“纵”。4“倔”通“崛”,兴。5“景”通“影”,影子。6“有”通“又”。7“没”通“殁”,死。二、1、及:赶得上,追得上,动词;等到,介词。2、北:在北方,方位名

19、词活用为状语;败北的军队,名词。3、制:统率,动词;制裁,制服,动词;控制,动词。4、兵:军队,名词;兵器,名词;军队,名词。5、亡:丢失,丢掉,动词;动词用作名词,逃亡的军队;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6、举:举起,拿走,动词;攻取,动词。7、利:有利的形势;锋利,形容词。8、固:坚持;坚固;顽固。9、因:沿袭,动词;趁着,介词;凭借,依据,介词。10、之:的,结构助词;这,指示代词;他,指秦孝公,代词;到,动词。三、1以为:把作为。“以”后省略了宾语“之”;2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3明智:聪明智慧;4河:黄河;5爱:吝惜;6于是:在这时。四、1履:鞋子,名词作动词,登上。2瓮、绳:名词作

20、动词,用瓮做,用绳子系。3外:名词作状语,对国外。4云、响、景:名词作状语,像云彩那样,像回声那样,像影子那样。5北:名词作状语,在北方。6斗:使动用法,使(诸侯)相斗。7愚:使动用法,使(百姓力量)愚蠢。8小、弱:形容词作动词,变小变弱。9亡、北:动词作名词,逃跑的士卒,溃败的军队。10固:形容词作名词,险固的地势。五、1判断句。始皇心里自己认为这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的城防,是子孙万代的帝王基业。2判断句。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用破瓮做窗户、用草绳系门板的贫家子弟,是下层的人民,是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兵卒。3判断句,宾语前置。这是因为不施行仁义,攻和守的形势就不同。4定语后置。冶炼它们铸造

21、成十二个铜人。5状语后置。那迁谪戍边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国部队抗衡。6省略句,“命”后省“于”。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愿意服从投降),把性命交给秦的下级官吏。师说一、1“受”通“授”,传授,讲授。2“不”通“否”,表否定。3“读”通“逗”,阅读中的断句。二、1、师:名词,老师;名词,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动词,学习;动词,从师学习;意动用法,以为师。2、惑:名词,疑难问题;形容词,糊涂。3、道:名词,道理;名词,风尚。4、传:动词,传授;动词,流传;名词,传文。5、贤:德才,名词;贤能,形容词;贤明的人,名词。6、无:没有;无论。7、之:代词,指代人;代词,这;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

22、,译为“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之:助词,凑足音节,无意义;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无义。8、其:人称代词,他;人称代词,他们;人称代词,他们的;指示代词,那些;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语气副词,表强调,真是;表反问,难道。9、乎:语气助词,表推测,吧;介词,表时间,在;介词,表比较,比。10、于: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介词,表示比较,比;介词,表示被动,受,被。三、1学者:求学的人;2所以:用来的;3所以:相当于“的原因”;4从而:跟随并且;5不必:不一定;6古文:秦汉的散文;7众人:一般人,普通人;8小学:小的方面学习了。四、1师:名词作动词:学习。2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3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4师:意动用法:以为师。5耻:意动用法:以为耻。五、1判断句。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2判断句。因此,不论地位显贵或是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3被动句。不受时代风气的影响(不以从师学习为耻),向我学习。4宾语前置。不知道断句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5状语后置。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有贤能。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