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与运作管理期末复习指导蓝本生产和运作管理课程考核说明一、有关说明1考核对象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2启用时间从2011年春季开始使用。3考核目标通过考核使用学生对生产及其运作过程有比较明确和全面的认识,并对生产和运作过程的组织和管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理解生产和运作管理的有关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生产运作系统、产品质量、生产运作计划、库存、设备是如何在生产运作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并能够对上述专项管理活动的组织、计算以及改进有明确的认识。4考核依据本课程考核说明是依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生产和运作和管理课程教学大纲、文字教材生产和运作管理(张仁侠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
2、社2011年第一版)制定的。本课程考核说明是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测试命题的基本依据。5考核方式及计分方法本课程考核分为两种形式,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测试。形成性考核占课程综合成绩的30%,终结性测试占课程综合成绩的70%。课程综合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者,方可获得课程的相应学分。二、考核方式和要求(一)形成性考核1考核目的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控,重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和检测,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和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地方电大老师共同实现教学过程的引导、指导和管理。通过形成性考核,使学生通过练习,强化和巩固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
3、本原理的使用,并使学生能够对实践中的和生活中的生产运作管理实例有一个自觉的了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并为终结性测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2考核手段形成性考核采用纸质形成性考核册。3考核形式形成性考核由计分作业和平时表现构成。4形成性考核各形式所占比重及计分方法形成性考核按百分制计分,每次形成性考核任务也按百分制计分。形成性考核任务由纸质作业和综合评价组成,其中纸质作业4次,由中央电大布置,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80%;综合评价由地方电大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预习情况、提问发言情况、学习笔记、面授辅导出勤情况等综合确定,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5形考要求形成性考核任务和要求序次章节形式布置
4、时间提交时间权重113纸质作业第3周第6周20%235纸质作业第6周第9周20%368纸质作业第9周第12周20%4810纸质作业第12周第17周20%5综合评价第17周20%(二)终结性测试1测试目的终结性测试是在形成性考核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的一次全面检测。旨在评价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基本理论的灵活运用程度。2命题原则(1)本课程的测试命题严格控制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范围之内。(2)测试命题覆盖本课程教材110章,突出重点。(3)每份试卷所考的内容,覆盖本课程所学内容的70%以上的章节。(4)试题应难易适中,可分为容易、适中、较难三个程度,所占比例
5、大致为:容易占30%左右,适中占50%左右,较难占20%左右。3测试手段终结性测试采用纸质测试。4测试方式终结性测试采用开卷形式。5测试时限终结性测试时间长度是90分钟。三、终结性测试试题类型及解答举例试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分析题和计算题。(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每题2分)1六西格玛管理的设计目标是: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流程的( )A缺陷次数 B波动性 C缺陷概率 D波动概率2素养是要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活动后在达到一种( )A常态 B思想境界 C习惯 D制度(二)多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
6、案中,至少有2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1在定置管理中,物的定置三要素体现在( )A物的存放场所 B物的存放姿态 C现场标志 D人和物的结合 E物和场所的结合2按照库存的作用可以将库存分为( )A经济库存 B安全库存 C周转库存 D调节库存 E在途库存(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1简述流水线生产的优缺点(四)论述分析题(20分)结合宾馆银行接待投诉绘制其流程图(要求不少于10个步骤)(五)计算题1某流水线生产实行每天三班制,每班有效工作时间为7.5小时,现每天计划产量1000件,求该流水线节拍,若每10件为一批,求流水线节奏。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
7、项选择题1A 2B(二)多项选择题1ABC 2BCDE(三)简答题流水线生产的优点表现在:第一,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在流水线的每个工作地上仅承担一个或极少几个工序加工就可以了。由于加工内容高度一致,属于大批大量生产,因而大大提高了专业化程度。第二,生产节奏性强。是按照一定的节拍或节奏有规律的连续的进行生产,使生产的均衡性加强。第三,生产过程封闭性强。自成系统,便于控制、协调。第四,流水线上各工序之间生产能力可相对控制。由于工序间多采取平行移动方式,生产周期短,使生产过程保证比例性、平行性、同步性。从流水线生产具备的优越性看出,流水线生产能满足市场对产品大批量需求,使产品成本低、效率高、供应快,
8、而流水线生产本身又有利于管理,形成了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企业进步的优势。流水线的缺点表现在:第一,流水线生产的自身设置决定了流水线有一些不足,突出之处是它只能生产一种或一类产品,一旦市场需求变化了,它的适应变化能力则往往跟不上,这一点在生产现实中表现比较突出。第二,流水线生产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它的最大产量在流水线生产上是固定的,搞超产受到了制约。第三,流水线生产,由于操作者始终固定在一个工作地或工序上,进行重复性劳动,给工人身心带来了一些不当的影响,应定期轮换工作内容,适当做一些调节。(四)论述分析题(五)计算题1四、课程考核的相关内容终结性测试命题按重点掌握、掌握和了解三个不同层次对教学内容进
9、行划分,其中重点掌握的内容约占试题比例的70%,掌握的内容约占试题比例的20%,了解内容约占试题比例的10%。各章具体要求如下:第一章 生产运作管理导论重点掌握:1生产运作管理内容2生产运作管理应遵守的原则3生产运作系统结构掌握:1生产运作系统面临的问题和对策2生产运作战略内容3生产运作战略概念及作用了解:1生产运作系统的概念2生产运作系统功能第二章 生产运作过程分析重点掌握:1流程图及流程管理2产品加工工序间移动方式问题3流水线生产4生产运作过程的符号表示法掌握:1生产运作过程及其组成2合理组织生产运作过程的原则3不同生产类型的特征及典型产品4不同生产类型企业生产运作管理侧重点了解:生产运作
10、过程空间组织第三章 生产运作的准备和管理重点掌握:1生产运作能力核算2服务蓝图3产品开发的设计掌握:制定劳动定额了解:影响生产运能力的因素第四章 生产运作计划制定重点掌握:1企业资源计划2准时生产方式和精益生产方式3生产作业计划掌握:1综合生产计划2主生产计划3物料需求计划第五章 生产和作业控制重点掌握:1项目计划2网络图的绘制3生产运作控制任务掌握:1项目管理内涵2生产调度第六章 质量管理重点掌握:1全面质量管理2质量管理的旧七种工具3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掌握:1质量概念2质量管理的新七种工具了解:ISO9000系列标准第七章 设备管理重点掌握:设备的选择设备的更新和改造设备管理的新问题及发展设
11、备在生产运作中的作用掌握:设备管理概念和作用设备管理的理论了解:设备的合理使用设备的维护和修理第八章 库存管理重点掌握:1库存的功能和弊端库存管理的作用2库存管理的新发展3库存控制方式掌握:1库存管理概念2库存管理衡量标准3降低库存的策略了解:1库存种类2库存成本控制3仓库管理第九章 生产运作现场管理重点掌握1生产运作现场管理的特点2生产运作现场管理的原则3生产运作现场管理任务及内容45S活动掌握:1定置管理2目视管理第十章 生产运作系统改进重点掌握:1供应链管理系统设计2大规模定制生产基本原理3实现大规模定制生产的策略4清洁生产内容掌握:1敏捷制造的由来和发展2循环经济实施原则3低碳经济的构
12、成了解: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工作程序生产和运作管理期末复习指导生产和运作管理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专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企业内部运作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企业的产品是如何从原材料转变为产品的过程,了解如何完成服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生产过程的分解和组织,产品的设计、生产设施的布置、质量目标的确立和控制、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等内容。这些内容都围绕一个核心,即效率和成本。通过学习,能够对比较前沿的管理方式有所了解。为了帮助大家进行复习,在这里将各章的要点做一个说明。课程的考核由两部分组成,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测试。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综合成绩的30,终结性测试
13、成绩占课程综合成绩的70。形成性考核由平时纸质作业和平时的综合评价组成,纸质作业共4次,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80,由中央电大统一布置。同学们在学习中应当把平时的纸质作业作为学习的一个环节,平时注意练习,把做作业作为检测学习效果的一个工具。下面按章提示一下本课程的复习要求。由于本课程还有一部分内容需要进行计算,在这里不能展开叙述,请同学们注意录像课的讲解和网上的辅导,能够对形成性考核作业上的计算题的基本类型举一反三就可以了。这里只提示一些比较难以总结的一些问题。第一章 生产和运作管理导论本章主要介绍了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生产和运作管理是基于生产和运作系统所进行的管理工作,因此对生产和
14、运作系统的认识是学好本课程的关键。由于生产和运作管理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因此生产和运作也要从战略上进行管理。一、生产和运作系统的概念和结构对生产和运作系统的理解要从系统论的角度去认识,系统是一个“输入转化输出”的过程。因此生产和运作系统可以理解为完成生产和运作活动而建立的一个系统,它以企业为基本载体。掌握生产和运作系统要把握四个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人员流。企业生产和运作系统构建要立足于市场需求,这是企业生产和运作系统建立的出发点,离开市场需求企业一切无从谈起。市场需求的核心体现是订单,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愈加清楚地认识到企业必须依靠创新引领未来,而创新的目标是创造有价值的订单
15、,是企业生存之本。在“输入转化输出”基本系统中,输人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生产对象、生产手段、生产信息、生产资金等。输出的是产品。生产和运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是满足社会需要、满足市场需求和生态环境要求的功能,而实现基本功能又具体体现在产品、服务的质量,数量、交货期、品种、价格、服务等方面。生产和运作系统的构成要素可分为结构化要素和非结构化要素。结构化要素主要有:生产技术、生产设施、生产能力、生产和运作系统的集成。非结构化要素包括人员组织要素、生产和运作计划要素、库存控制要素和质量管理要素。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生产和运作系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有:市场需求多样化,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急剧加快;市场对
16、产品质量、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资源紧缺、成本提高、环保制约企业的发展;信息化的实施给企业带来的冲击;安全问题。二、生产和运作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生产和运作管理是指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有效地利用生产资源,对生产和运作过程进行组织、计划、控制,生产和提供满足社会需要、市场需求、生态要求的产品或服务的管理活动的总称。生产和运作管理内容概括为以下五大方面:一是明确清晰的生产和运作系统职能战略;二是确定合理的生产和运作组织形式;三是制订科学的生产和运作运行计划;四是实施准确的生产运作系统运转活动;五是提供良好的生产和运作系统维护、改进。三、生产和运作管理应遵循的原则生产和运作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是多方面的,
17、是不断变化和深化的。强调一般又关注自身特点,归纳起来应强调以下几个原则:1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就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必须按市场需要、社会需求来进行。在突出市场为导向上,要敏锐地认识、积极的适应、主动地应对市场需求,要加紧产品或服务开发,研究和果断地进行产品、服务结构调整,不断满足市场需求。2创新的原则。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创新就是贴近市场,立足以顾客为导向并超越顾客导向,敢于不断否定和突破企业的昨天,不断树立生产和运作的新的思路。3讲究经济效益的原则。讲究经济效益,要强调大局着眼,小处着手,即在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下,力求企业在市场上做大文章,抢占市场;同时又要围绕这一目标,扎扎实
18、实地做好企业生产的每一项细微工作,在生产的全过程中做到精心设计、精心安排、精心操作,精打细算,以保证投入产出之比最大。4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原则。坚持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实施科学发展,讲究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生态效应,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答题,必须从产业结构调整到产品、服务结构调整,直至生产和运作全过程遵循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原则。5科学管理的原则。提倡科学管理,就是尊重客观规律,积极推行符合现代化大生产要求的组织、制度和方法。6均衡生产和运作的原则。生产和运作管理中坚持均衡生产和运作,是要求企业在生产和运作过程中有计划、按比例地组织生产,消除盲目生产和运作,防止生产和运作打乱仗、瞎指挥。四、生产和运作
19、战略的内容生产和运作战略的内容很广泛,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部分:1生产和运作系统定位决策2生产和运作能力决策:主要有企业、车间及设备决策、生产和运作计划和控制战略决策、关于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方面的决策、产品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战略决策、组织和管理方面的战略决策。第二章 生产和运作过程分析一、生产和运作过程企业的生产和运作过程是一个“输入转化输出”的过程,即各种生产要素进入企业,经过生产、服务过程转化,形成一种新的使用价值的产成品和服务过程。生产和运作过程的组成包括: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主要是指在投入正式生产操作前的有关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如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工艺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标准
20、化工作、定额工作、劳动组织的配置、设备的合理摆放和调整等等。2基本生产过程。是指直接把劳动对象变为产品的过程,习惯称为产品的加工过程,是实现产品的使用价值的最基本阶段。这个过程是生产和运作过程的中间环节,对产品质量、成本、交货期等影响很大。对这一部分工作的改进是生产和运作过程的一个重点。3辅助生产过程。它主要是指为保证基本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转所进行的各种辅助性的生产活动,如企业中支持正常生产提供动力的生产、工具制造、设备检修等。4生产服务过程。二、生产和运作类型划分从生产形式来看,可划分为加工制造型生产和运作和提供劳务型生产和运作;从组织生产和运作供应的角度,可划分为订货生产类型和补充存货生产类
21、型及混合型;按加工工艺过程,加工制造型生产又可细分为加工装配式生产和连续式生产。在划分生产类型的标志中,最常见最典型的是按产品生产的重复性、稳定性来划分,可划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在成批生产中又划分出大批生产、中批生产、小批生产。三、生产和运作过程的时间组织(三种移动方式下的生产周期计算)顺序移动方式,组织生产较简单,设备在加工产品时不出现停顿、工序间搬运次数少,这是其优点,缺点是生产周期长。平行移动方式的突出优点是充分利用平行作业的可能,使生产周期达到最短。如果一些工序在加工时,出现时干时停的现象,对设备运转不利,同时运输次数多,组织生产比较麻烦。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吸取两者的优点,
22、生产周期较短,每道工序在加工一批产品时不发生停顿现象,使设备能连续、正常运转。这种方法运输次数也是多的,组织生产也比较复杂。第三章 生产和运作的准备管理 一、生产和运作能力 生产和运作能力是生产和运作系统内部各种资源能力的综合反映,直接关系着能否满足市场需要,必须了解企业生产和运作能力。企业的生产和运作能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产和运作能力是指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综合。一般情况下,谈到生产能力主要强调的是狭义生产能力,是指固定资产的生产能力。 影响生产和运作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固定资产的数量、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 生产能力的核算主要有单品种核算和多品种核算两种,单品种核算
23、相对简单些,多品种核算要把产品进行换算,实践中主要有代表产品法和假定产品法。复习中要能够运用代表产品法和假定产品法进行实际计算。二、新产品开发的原则新产品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于老产品是指在原理、结构、材料、技术、用途、性能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具有新的改进或新的创造的产品。新产品开发的原则概括为: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满足社会需求是其出发点和归宿。这是最基本的原则,离开了这一原则,开发是产品就是空谈。2突出技术特点,发挥技术优势,使新技术成为新产品生命线。3讲究经济效益,开发新产品要使企业具有好的经济效益,按市场规律办事。4保持持续开展的原则,使新产品开发健康、持续进行。三、服务蓝图服务蓝图是
24、服务设计的基本工具,它通过视觉化的手法,把划分为前台、后台的服务体系,展示在服务系统每个人员的面前。服务蓝图包括三要素,第一,四种行为,即顾客行为、前台员工行为、后台员工行为、支持活动。第二,三条线,即互动分界线、可视分界线、内部互动分界线。第三,有形展示,即顾客和服务系统交互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用到的)各种有形内容。绘制服务蓝图有七个步骤:第一步,明确制定服务蓝图的目标。第二步,清晰辨别顾客接受服务的历程。第三步,站在顾客位置上表述服务过程。第四步,描述为顾客服务的前台员工及后台员工服务行为、支持活动。第五步,把顾客行为、服务行为及支持活动进行有机组合。第六步,在每个
25、顾客行为上加上有形展示。第七步,绘制出完整服务蓝图,加以展示、使用。第四章 生产和运作计划制定一、生产和运作计划体系的组成生产和运作计划体系分三大层次:长期计划层、中期计划层、短期计划层。长期计划层规划企业长远发展,计划期一般在五年及以上,指明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中期计划计划期一般在一年左右,对企业计划期内资源和需求之间进行平衡所作的规划和安排,中期计划主要有综合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等,短期计划是具体实施计划,计划期短,一般在月度及以下甚至到天、小时、分钟等,如物料需求计划、生产作业计划等。1综合生产计划综合生产计划是关于企业生产和运作系统总体方面的计划。它所反映是企业在计划期(本书
26、在此以年度生产和运作计飞U为讨论对象,计划期为重年)应达到的产品品种、质量、产量、产值、出产期等生产和运作方面的指标,并在时间上对产品出产进度作出安排。综合生产计划是由生产指标表现的。为了有效地和全面地指导企业计划期的生产和运作活动,综合生产计划应建立包括产品品种、产品质量、产品产量、产值及出产期等五类指标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生产指标体系。2主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是指确定企业每一具体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应生产数量。主生产计划是根据需求量或订货量之间的关系来决定具体产品的生产量和生产时间。不同的产品部件,由于其供货或生产的成本情况不同,因而生产的批量和生产的间隔期也不同,容易造成各零部件的库存不成
27、比例,因此计划就是不断地解决库存和订单之间的差额,从而决定生产的进程和时间。主生产计划的基本模型包括三个方面:计算现有库存量、确定主生产计划的生产量和生产时间、计算待分配库存等。三、准时生产方式的思想在单一品种的规模生产的时代,不需要太严密的生产计划和细致的管理,即使出现生产日程频繁变动、工序间在制品储备不断增加、间接作业工时过长等问题,只要质量有保证,企业可以开足马力生产,利润就有保证。但是,在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情况下,这样的方法是不行的。因此,准时生产方式力图通过“彻底排除浪费”来达到这一目标。所谓浪费,是只使成本增加而不带来任何附加价值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有库存引起的浪费和人员利用上
28、的浪费。为了排除这些浪费,相应的产生了适时、适量生产,弹性配置作业人数以及保证质量等基本方法。准时的核心是适时适量生产,适应适量生产,准时采取生产同步化的措施:生产同步化,即工序间不设仓库,前一工序加工结束后立即转到下一工序去,各工序几乎平行进行,产品一件一件连续生产出来。生产同步化通过“后工序领取”这样的方法实现,即后工序只在需要的时刻到前工序领取需要的数量,而前工序只补充生产被领走的数量和品种。四、精益生产方式的思想精益生产方式体系有三大支撑:零库存、多品种、零缺陷,和三大支撑对应管理技术为准时生产、成组技术、质量管理,其基础为计算机网络支持下的并行工作方式和小组化工作方式。 1精益生产所
29、强调的价值是指顾客承认的、需要的价值。把以顾客需求为导向落到实处,形成企业一切工作的中心。 2精益生产追求在用户满意上、无差错生产上、企业自身持续改进上尽善尽美。 3在产品开发中采用并行工程方法,确保质量、成本和用户要求,缩短产品开发周期。4精益生产企业的组织特点是把最大量工作任务和责任转移到真正为企业增值的员工身上,建立迅速查找每个问题并能找到原因的缺陷监测系统,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市场需求。5实施拉动式生产和准时化生产,以用户需求为拉动起点,逐步从后往前拉动,并按需求时间让各个部分有效流动起来。第五章 生产和运作控制 一、生产和运作控制的任务 生产和运作控制就是对生产作业计划实施过
30、程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执行中已出现和可能出现的偏差,并通过调度防止和纠正上述偏差,以保证计划的圆满实现。 生产和运作控制的任务主要有进度控制、生产和作业调度。 二、项目管理的内涵 项目管理就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和优化。 所谓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是指在项目的生命周期内,不断进行资源的配置和协调,不断做出科学决策,从而使项目执行的全过程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产生最佳的效果。所谓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和优化是指项目管理应综合协调好时间、费用及功能等约束性目标,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成功地达到一个特定的成果性目标。项目管理的日常活动通常是围绕项目计划、项目组织、质量管理、费用控制、进度控制等五项基本任务来展开的。项目管理贯穿于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它是一种运用既有规律又经济的方法对项目进行高效率和质量进行考核,并注重将当前的执行情况和前期进行比较。 项目管理是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的目标管理。一般来讲,项目管理是按任务(垂直结构)而不是按职能(平行结构)组织起来的。项目管理的主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