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学案 人民版必修2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农业是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在古代中国被统治者看做立国之“本”。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水利设施的日益完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2中国古代素以手工业发达著称,手工业产品曾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3中国商业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曾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古代统治者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往往对商业活动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种种限制。 学习目标学考内容考试要求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b2.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a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b一、从“刀耕火种”
2、到“以牛田”1历程阶段时间表现刀耕火种原始社会、商周时期人们利用“火耕”手段拓荒营田铁犁牛耕春秋战国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形成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出现播种工具耧车;东汉时,某些地方出现了较轻便的一牛挽犁唐代出现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控制耕土的深浅,提高了生产效率。2评价(1)积极:农耕技术的改进,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2)局限:中国传统农业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耕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的发展。图解识记中国古代农业的演变二、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1水利事业的发展(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工程(四川)和郑国主持
3、的郑国渠工程(陕西关中),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2)汉代:关中农民创造了一种“井渠”,这种水渠至今仍流行于新疆吐鲁番、哈密一带的干旱地区。(3)东汉:王景治理黄河,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2灌溉工具的进步(1)隋唐五代时期,北方已使用立井水车作为提水灌溉工具,长江流域发明高转筒车以引低处水灌溉高处农田。(2)宋代的水转翻车利用水力为动力灌溉。(3)明清时期出现了风力水车。思维深化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两点认识(1)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它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减轻旱涝灾害等。(2)水利工程的修建和灌溉工具的进步,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1经济结构
4、: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3耕作方式: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春秋时期出现,战国时期推广,唐朝出现的曲辕犁,标志着犁耕技术走向成熟。4土地制度: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多种形式并存。5地位和影响:中国古代农业经济是形成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封建社会后期日益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思维深化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借用牛耕和不断改良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从
5、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这种“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又一特点。主题一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史料一荆、扬南有桂林之饶,内有江湖之利,左陵阳之金,右蜀、汉之材,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地广而饶财。盐铁论史料解读划线句子的意思是伐掉树木就能种庄稼,烧掉野草就能播种,用火烧荒种地,用水来除草,说明当时的耕作方式是原始的刀耕火种,反映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问题思考(1)史料一反映了怎样的一种经济形态?有何影响?提示经济形态: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影响:在这种经济形态下,人
6、们不得不经常迁徙,生活十分艰苦;这种耕作方式也严重破坏环境。史料二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铁锄铁犁铁镰史料解读这组图片一方面说明农具的材质已经为铁制;另一方面铁锄、铁犁、铁镰的功能分别为松土、耕作、收获,这表明农具种类比较齐全,反映出铁农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问题思考(2)史料二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现象?分析这一现象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提示现象:反映了铁农具的使用。影响: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产生。史料三图一 图二史料解读图一“二牛抬杠”的耕作方式在汉代得到推广,图二唐朝曲辕犁出现,是犁
7、的结构的重大改进,也使得耕作效率大大提高。问题思考(3)史料三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意义。提示变化: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已相当完善。意义:标志着我国古代传统步犁技术的成熟,提高了耕作效率,促进了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发展。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发展阶段耕作方式变化生产工具的变化原始阶段刀耕火种石、骨、木商周时期石器锄耕(耜耕)石、骨、木、青铜农具(少)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发达地区)铁制农具(发达地区)汉代牛耕普及全国耦犁一牛挽犁唐代铁犁牛耕曲辕犁主题二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1农业结构史料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年画史料解读注意年画中“五谷”
8、“六畜”等关键词。问题思考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怎样的特点?提示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2经营方式史料农夫蚤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綑布,此其分事也。墨子史料解读史料说明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活动;男耕女织,男女分工不同,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具有很强的封闭性。问题思考史料反映了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提示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3小农经济的地位史料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
9、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史料解读划线句子体现了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问题思考史料中说中国古代农民“交了粮,自由王”,你赞同此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小农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提示观点:赞同,中国小农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生产经营自主性强,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较弱。不赞同,中国小农除了交纳国家赋税外,还受到地主阶级的剥削,并承担国家的徭役、兵役。理解: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政府财政赋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其稳定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国家政权。全面认识小农经济1含义:小农经济以一家一户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10、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2特点(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具有分散性。(2)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的基本生产模式。(3)生产主要满足自身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自给自足,具有封闭性。(4)生产规模小、水平低,具有落后性,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弱,具有脆弱性等特点。3影响(1)积极影响自给自足,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推动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是中国古代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2)消极影响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等特点,使人们形成了“安土重迁”的思想,这一思想
11、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了中国从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1(20174月浙江学考)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犁”等阶段。下列选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石斧耧车骨镰曲柄锄A B C D答案A解析“刀耕火种”“牛耕铁犁”的分界线是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牛耕铁犁”代替了“刀耕火种”,属于“刀耕火种”,属于“牛耕铁犁”,故选A项。2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与材料反映相符合的生产工具应该是()A铁制工具 B曲辕犁C风力水车 D石刀、石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伐木”
12、“焚烧”等信息可知耕作方式是原始的刀耕火种,此时使用的生产工具是石刀、石斧。3(201510月浙江学考)唐朝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的农业生产工具。它是()A耦犁 B曲柄锄 C曲辕犁 D翻车答案C解析“唐代农耕工具控制耕土深浅”是题眼关键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备选项中提到的各项农具中只有唐代曲辕犁具备材料中的特点。4. (201711月浙江学考)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右图所示人物主持的水利工程闻名于世,历苍黄风雨,惠泽中华民族两千余载,堪称世界水利工程的典范。这一水利工程是()李冰石像A灵渠 B都江堰C郑国渠 D白渠答案B解析战国时期李冰父子在四川修建都江堰,
13、故答案为B。5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这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A精耕细作的特点 B男耕女织的生产形式C自给自足的特征 D租佃式的经营方式答案A解析通过“深耕细锄,厚加粪壤”来增加土壤的肥力,这是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属于“精耕细作”范畴,故选A。B、C、D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6(2018杭州高一检测)阅读材料:材料图一铁犁工具 图二牛耕图三皇帝春耕图 图四家庭纺织业请回答:(1)图一和图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主要经济形式是什么?这种形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图三和图四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历朝皇帝每年春天都要举行春耕仪式说明
14、了我国古代农业的什么地位?答案(1)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小农经济。春秋战国时期。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2)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地位:在我国古代,农业是最基本的经济形式,被统治者看做立国之“本”。农业在中国古代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解析本题以图片的形式考查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和小农经济等知识。第(1)题根据图片推断是小农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题小农经济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对点练考点1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1(2018丽水高一检测)1976年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了大量铜锄、铜刀、铜斧、铜镰、铜锤等工具,其年代鉴定为
15、公元前16世纪前后,这一考古发现表明()A夏朝对甘肃地区的有效统治B商朝农业生产普遍使用铜器C西周手工业生产已分工细密D先秦时期已经使用铜制农具答案D解析据材料“公元前16世纪前后”“出土了大量铜锄、铜刀、铜斧、铜镰、铜锤等工具”可知先秦时期已经使用铜制农具,故D项正确。2某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下列史实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县制的出现 B铁农具的使用 C都江堰的修建 D一牛挽犁的出现答案B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故B项正确。3(2018金华十校联考)读下图壁画。壁画反映的农业耕作方式开始出现于()嘉峪关魏晋
16、砖墓壁画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C东汉时期 D唐宋时期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材料主要反映了一牛一人的耕作方式。东汉时期,一牛挽犁的耕作方式开始出现,C项正确。4(2018宁波高一检测)东汉崔寔的政论记载:“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材料中描述的农具是()ABCD答案A解析从材料“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可知描述的农具是兼具耕作和播种功能的耧车,故A项正确。5(2017杭州期末)下图是关于汉代牛耕技术演进的部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二牛三人二牛二人二牛一
17、人A犁耕技术发生革命性变革B一牛挽犁取代耦犁C有利于农耕生产效率提高D耦犁不适合小农经济答案C解析汉代牛耕技术的演进,从二牛三人到二牛一人,人的数量减少,农业耕作效率提高,故C项正确。6(2018嘉兴高一期末)“犁评、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机地结合使用,便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并能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便于精耕细作。”材料所述的农具出现于()A战国 B西汉C东汉 D唐代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中“便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并能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便于精耕细作”表明,该农具为唐朝时期出现的曲辕犁,故D项正确。考点2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7(2018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适应考)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
18、对水利建设比较重视。下图反映的水利设施应是()A都江堰 B郑国渠C灵渠 D井渠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材料图片中“岷江”处于四川省,故A项符合题意;B项郑国渠在今陕西,C项灵渠在今广西,D项井渠在今新疆地区,均不符合题意,排除。8(2018台州高一期末)“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文中的“渠”位于图中的()A B C D答案B解析材料的大体意思是“开始的时候我的确是作为间谍来到秦国修建郑国渠,但是把水渠修成了,那也是对秦国有利的一件事情。我替韩国延续数年的国运,却替秦国建立万世之功”。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是由韩国水利专家郑国
19、在关中建立的大型水利工程郑国渠,与题意相符,故B项正确。9(2018金华一中月考)清代诗人萧雄西疆杂述诗写道:“道出行回火焰山,高昌城郭胜连环。疏泉穴地分浇灌,禾黍盈盈万顷间。”该诗描绘的水利设施()A是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B是汉代新疆农民创造,又名井渠法C结构是由竖井、暗渠和明渠等部分组成D位于黄河流域,使关中平原成为肥沃之地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井渠,反映的是由地下暗渠、竖井、出口涝坝、引水渠等工程组成的自流灌溉系统。井渠利用地形特点,通过地下暗渠,将深几十米乃至百米以下的地下潜流,引至农区或居住区,故C项正确。10(2018桐乡学考测评)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
20、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A汉代 B曹魏C唐朝 D北宋答案C解析从材料判断此灌溉工具的动力是水力。隋唐五代时期,在长江流域发明了高转筒车以引低处水灌溉高处农田。考点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1(2017嘉兴高一期末)画像砖源于战国时期,盛于两汉。它主要用于宫殿、庙宇祠堂及墓室的建筑装饰,生动反映了当时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状况。下图砖画体现了古代自然经济的一个特点,这一特点是()A粗放经营 B男耕女织C集体协作 D农耕为主答案B解析粗放经营不属于小农经济的特点,故A项错误;材料中砖画体现了男耕女织的简单分工,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以家庭为生产
21、单位,没有体现出集体协作,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除了农耕之外还有家庭手工业等,材料没有体现出农耕为主,故D项错误。12(2018杭州学考)吕氏春秋任地载:“五耕五耨(锄草),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滋润的土壤)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害虫)。”这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C铁犁牛耕 D土地私有答案A解析根据“五耕五耨”“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可知,农业种植需要深耕、勤除草、除害虫等,是精耕细作的表现,故A项正确。13(2018温州高一检测)“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今则不然十余年间,已易数主。”由此可见,古代小农经济的一个特点是()A封闭性 B落后性C脆弱性
22、 D分散性答案C解析材料中文字描述的是小农经济下土地的频繁流转,因为小农在遭遇灾难时除土地外并无其他财富可以抵御各种灾害,这说明小农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具有脆弱性的特征,故选C。14董煟在救荒活民书中指出:“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下列各项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说明了自耕农经济对国家的重要性B论证了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保守性C反映了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揭露了封建国家对小农的残酷剥削答案C解析材料“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反映了小农经济破产的原因,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15
23、(2018奉化学考测评)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中,“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但“社稷”却被用作国家的代称。这主要是因为()A鬼神迷信思想盛行B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人们要依靠土地和谷物生存D国家的税收主要是土地上出产的谷物答案B解析以土地神和谷神作为国家的代称,体现了二者对国家的重要性,故选B项。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综合练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国史概要东汉二牛抬杠(北方地区)唐曲辕犁图一图二注:曲辕犁(又称江东犁),操作较为灵便,特别适于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使
24、用。材料二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愚见贫农之家,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注:铁搭:农具名。有4至6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太湖地区农业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并将两者联系起来,说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变化。(2)依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耕作方面变化的表现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答案(1)农耕技术逐步普及,耕作技术不断进步,耕犁的改进更适合江南地区土质特点和耕作的需要。(2)表现: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所取代,人力取代畜力。原因: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使用牛耕成本高。影响:耕作技术上出现倒退,农业难有突破;农业占用大量劳动力,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解析第(1)问根据东汉“二牛抬杠”(耦犁)到唐代曲辕犁回答农业的发展概况,可以联想到犁耕区域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第(2)问需要紧扣材料,根据材料说明耕作变化的表现和原因。“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一问需要思路开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