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自考社会心理学笔记继续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的猜题!size=4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选择题:1.社会心理学的四大派:行为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学派和符号相互作用学派。2.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刺激-反应理论、模仿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交换理论。3.刺激反应理论是由桑代克、斯金纳等人提出的。4.桑代克提出了动物学习的三大理论:练习律、效果律和准备律。5.班图拉提出了环境,人和行为三者的交互决定论。6.认知学派的的三大理论:格式塔学派的理论、场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认知相符理论和一致性理论。7.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韦特海墨,苛勒和考夫卡。8.创建群体动力学的著名人物是:勒温。勒温的
2、公式:B=f(P,E)=f(LSP)9.认知相符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的麦克盖尔。“认知失调理论”是费斯廷格;“平衡理论”是海德和纽科姆;“归因理论”是海德和凯利;“一致性理论”是奥斯古德和坦南包姆。10.精神分析学派的三大理论:精神分析理论、新精神分析理论和人际行为三维理论。11.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阿德勒和荣格。12.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由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13.新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沙利文,霍妮、弗罗姆和埃里克森。14.卡伦霍妮提出了“文化因素”说;埃里克森提出了“人格发展的八阶段论”。15.人际行为三维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舒茨。 这个理论设想每个人都有三种基本的
3、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感情需要。16.符号相互作用学派包括符号相互作用理论的基本思想,角色理论和参照群体理论。17.人依据三种需要的相对强度和表达的主动表现或被动期待可以分成六种基本人际关系取向 主动包容、被动包容、主动支配型、被动支配型、主动感情型、被动感情型。18.青春期最重要的特征是出现了个人同一感。19.参照群体的作用是:规范作用和比较评价作用。名词解释:1.刺激反应理论2.模仿3.心理动力场4.认知相符理论5.一致性理论6.本我7.自我8.超我9.同一性10.符号相互作用理论11.角色理论12.角色间的冲突13.角色内的冲突14.参照群体理论社会心理学(二) 1995年版北师
4、大心理系教授章志光主编 金盛华副主编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溯源、对象与方法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大体经历三个时期:思辩期、经验描绘期、实验期。二、诸葛亮集便宜十六策知人性知人七道。三、在西方,被公认首先提出社会心理学问题及主张的是古希腊的先贤柏拉图。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一、研究对象:人(包括个体和群体)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从属的社会行为。三点界定:(一)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二)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三)社会交互作用与交往。二、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又与社会学有一定的异同。第三节:怎样研究社会心理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原则:(一)客观
5、原则;(二)宏观与微观相统一原则;(三)交往原则;(四)人道原则。二、几种具体方法:(一)实验法;(二)非实验法 1、档案研究;2、现场研究;3模拟研究津巴多监狱实验。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第一节:行为主义学派一、刺激-反应理论;二、模仿论;三、社会学习理论;四、社会交换理论。第二节:认知学派一、格式塔学派的理论;二、场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三、认知相符理论和一致性理论;一致性理论或者称和谐理论,是探讨与预测人在接受新信息后为保持内部一致性而调整原有态度的一种理论,提出者为奥斯古德和坦南包姆。第三节:精神分析学派一、创立人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1920年后,他修正了自己的观点,称作
6、后期理论,认为人有生命的生长的增进的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即生存本能,现时也表现出求杀欲望的死亡本能。死亡本能向外表现为破坏、损害、征服等侵犯倾向,向内表现为自我谴责、自我惩罚及自杀等自毁倾向。二、弗还提出人格结构的理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三、新精神分析中的社会学派别中的埃里克森提出了“人格发展作阶段论”。四、人际行为三维理论:每个人都有三种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感情需要。第四节:符号相互作用学派一、角色理论。角色期望:每个人都是在社会关系系统中处于一定角色,周围的人也总按照社会角色的一般模式对他的态度和行为提出种种符合身份的要求并寄予期望。二、角色冲突与角色采择。三、角
7、色扮演技术。四、参照群体理论。参照群体的作用:规范作用和比较评价作用。第三章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的发展第一节社会化的概念一、 什么是社会化1、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1、社会化的本质是社会经验的传递;2、 人之所以能社会化,是由人类个体自身的学习潜力和人类存在独有的语言决定的;3、 社会化是一个连续的终身不断的过程。二、 社会化的基本目标1、 凡是与适应社会成功发行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有着的知识、态度、情感、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生活技能等都属于社会化的目标;2、 最重要的目标是语言的社会化;3、 另
8、一个系统化的社会化目标是角色的社会化;4、 社会化强调的是社会对个人的影响,或个人对社会的适应,而不强调个人对社会的影响。三、 社会化与个体化1、 个体化: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的个人心理行为倾向独特性的过程;2、 社会化与个体化是一体两面的现象,互相在实现的同时也实现了对方;3、 个体化的原因:别人对待个体的独特性;个体的主动性;第二节社会化的心理机制一、 角色引导机制1、 角色: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相应的内在心理状态;2、 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倾向于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因此具有强烈的社会依赖性,希望社会能够认可。3 社会是人们进行各种社会判断和进行
9、自我价值判断首要的稳定的参照系。4、 一般化他人:把自己面对的社会环境抽象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称之为一般化他人。二、 社会化比较机制1、 正是由于主动选择,才使得众的社会化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的过程;2、 随着自我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进行自我评价的需要也越来越强烈;3、 社会比较:将自己的状态与他人的状态加以对比以获得自我评价的过程;4、 社会比较能导致人的即时行为、稳定观念甚至在独处时都不发生变化;5、 人们进行社会比较的动机不只是了解自己的状态,还可能是为了获得某些情感补偿;6、 人的自信心往往决定一个人社会比较的性质以及社会化的后果指向。7、 人们进行社会比较有利于人们形成适当的宏观
10、的自我概念。三、 社会学习机制人们学习不仅可以通过自己实践,还可以有观察别人而获得替代性学习,更重要的是可以获得自我强化;(班杜拉)四、 亚社会认同机制人们社会化过程中不仅受大的社会环境所左右,而且也受到相对于大社会环境的直接社会环境的影响,亚社会与大社会的不相一致,将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产生冲突的根源。第三节自我概念及其发展一、 什么是自我概念罗杰斯认为:自我要领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着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身的方式。二、 自我概念的功能1、 内在一致性功能;2、 决定个人对经验怎样解释;(詹姆士:自尊=成功/抱负)3、 决定人们的期望。三、 自我概念的结构1、 包括主
11、动我与被动我;2、 包括现实自我、理想自我与他观自我;四、 自我概念的发展1、 儿童的自我概念形成时,依赖于“镜像过程”,即儿童通过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来形成自己的自我概念;2、 自省能力是儿童形成自我概念的基础。第四章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第一节社会知觉及印象形成一、什么是社会知觉1、 对社会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叫做社会知觉,而对非社会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就叫做物知觉;2、 物知觉与社会知觉的区别:人能体验其内部生活,而物不能;人往往被认为是第一原因,而物则不被认为是其自身活动的原因;人可以有意识地操纵和利用知觉者,而物则不能;物的特征静态居多,而人的特征变动不居;同类物之间个别差异少,而人之间的差异则
12、相对很大。3、 知觉在普通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中的含义不同,前者是对事物的感性的反应,而后者则包括判断推理等认知过程,因此有人认为社会知觉叫做社会认知更合适。4、 社会知觉包括人知觉、角色知觉、人际关系知觉、社会因果关系知觉、群体知觉等。一、 印象的形成1、 好恶评价是第一印象形成中最重要的维度2、 印象形成中信息整合的法则:平均法则、叠加法则、加权法则;3、 信息的先后顺序对印象形成的影响: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第一节知觉他人与自我知觉一、知觉他人的过程1、 寻找意义:知觉者总是尽力获得一个关于刺激物的有意义的印象;在印象形成中各种特质或信息的重要性是不相同的。2、 注重显著性信息:人们形成印象
13、时总直接关注那些从背景中突出出来的刺激-图象,而对图象所处的背景或环境注意较少;与其相关联的是负向效果:人们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消极信息的作用往往大于积极信息的作用;3、 对信息进行类别化:在社会知觉中人们总倾向于以一定的标准将人进行分类;刻板印象就是类别化有产物,它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类别化可以加快信息加工速度、简化人的认知过程,但出错的机率也比较大;4、 运用图式:图式是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或事件等的五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架构,包括三种类型:个人图式,角色或群体图式、事件图式;二、知觉他人的内涵1、 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世界上人的情绪表达大致一致;
14、2对他人人格的判断:时间考验,危难考验,利益考验,世态炎凉考验;三、自我知觉1、 自我知觉的理论2、 自我知觉的内容1) 态度的自我知觉:人们倾向于对自己的态度维持延续性、一致性;2) 情绪的自我知觉:生理唤醒是重要一环,但人的认知评价也很重要。3、 个体对自我信息的易受暗示性:人们喜欢听他人对自己一般的、中性的似乎很中听的评价;二、 社会知觉的偏差1、 晕轮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是一种“以偏概全”,“爱屋及乌”的效应;2、 积极性偏差:个体在评价他人时,往往更多地对他人作出积极的、肯定的评价,即评价他人时总有一种特别宽大的倾
15、向,其遵循“波利阿纳原则”;3、 证实偏差:人们既有的观念或期望会影响他的社会知觉和行为。他们是有选择地解释并记忆某些能够证实自己既存的信念或图式信息,此为认知证实偏差;4、 后视偏差:人们在回忆自己的判断时,倾向于认为其判断比实际上更为精确即事后诸葛亮原则;5、 虚假一致偏差:人们常常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称之为虚假一致偏差;6、 自我中心偏差:人们常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的倾向,称为自我中心偏差。第二节 社会认知:认识他人的高级过程一、社会推理的步骤 1社会认知实质上是研究人们如何根据周围环境中的社会信息进行推理;2、 社会推理包括招集并选择信息和整全并形成判断两
16、个阶段;1) 搜集、选择信息;2) 整合信息、形成判断;二、图式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1、 帮助人们提取信息;2、 加快信息加工的速度,提高解决总是的效率;3、 可以填补社会认知者所需要的信息;四、认知启发1、 表征性启发:人们根据当前的信息或事件与其认为的典型信息或事件的相似程度进行判断; 2获得性启发:人们根据某种信息容易在心里想起来的程度来进行判断的方法3、 调整性启发:人们进行判断时,先抓住某一锚定点开始,然后逐渐地调整,最终得出一个结论;第三节 印象管理:控制他人的社会知觉和认知一、印象管理的理解1、 谋略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就是印象管理;2、 符号相互作用学派认为就站在角
17、色立场上去了解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戈夫曼提出戏剧论,亚历山大提出情境同一性;二、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1、 交往对象影响人的自我表现;2、 交往情境影响自我表现;三、印象管理的策略1、“登门槛”效应:个体先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可能接受一项重大、更不合意的要求,又管得寸进尺效应;2、“门面”效应:对某人提出一个很大而又被拒绝接受的要求,接着向他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那么他接受这个小要求的可能性比直接向他提出这个小要求而被接受的可能性大得多,这种现象被称为“门面”效应;3、 讨好;一、 适当的自我表露;1、 自我表露指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起初地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
18、想。二、 印象管理的识别1、 比较容易控制的表现,如语言,仪表等;2、 个体不太留意或没加以控制的流露,如某些身体姿态、眼神等;总之:为了维持下沉的人际关系,为了顺利地与人效印象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但人们也要防止别人利用印象管理去骗人。第五章 归因与决策第一节 归因及其理论一、归因的概念: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推论过程。具体地说,就是观察者对他人的行动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二、归因的理论1、 海德的朴素心理学:旨在系统地阐述没有经过训练的观察者如何正确理解他人行动的过程;2、 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外显行为是由内在的人格特质直接引起的;1) 先理解行动者
19、行动的真正目的;2) 在行动者意图到行动者个性本质的推断过程中,应考虑三个基本因素: 社会赞许性:行为的社会赞许性越小,本质的归因可能性就越大,相应推断的可能性越高; 非共同性效应:一个人在对待同一件事时作出与大多数人不同的反应,可相应推断个性的特质; 选择自由性:行为要是自由选择方可作出推断。3) 凯利的三度理论 人们在归因的过程中,总是涉及三方面的因素:客观刺激物;行动者;所处的情境; 对上述任一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行为的三个变量:区别性;一贯性;一致性;即是对待同一事情是否做相同反应,不同情境一致,不同人是否一致;4) 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韦纳把归因分为内外、稳定性两个维度,能力、难度、运气
20、、努力四向,对人的归因进行评价;5) 泰勒与克洛科的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人的社会图式会影响个人对所面临的环境的解释;社会图式分为三大类:有关社会事件的图式、有关社会人物的图式、有关角色的图式;三、归因原则与归因偏差1、 归因原则1) 协变性原则:假如原因不出现,结果也不出现,则可以把此原因归结为引起结果的原因;2) 打折扣原则:在一种以上的原因起作用时,我们的归因不要做得太自信,把某个特殊的结果归因于某个特殊的原因;2、 归因偏差1) 认知性偏差 行动者与观察者:行动者一般倾向于强调情境的作用,而观察者则倾向于强调行动者内部特质的归因;导致归因偏差主要在于:两者的着眼点不同;两者的信息来源不同;
21、 显著性与获得性:什么东西显著,什么东西就被认为是主要原因三种简单的启发表征性、获得性、调整性启发;2) 动机性偏差 自我服务:一般人对于良好的行为都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于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否认自己应负的责任; 自我设阻:一种自我保护的做法,自己为自己设置阻碍,为自己留一个台阶; 社会比较:个体与别人相比较的做法;3) 性别偏差 动机上的偏差 观念上的偏差 环境上的偏差第二节 归因风格与归因训练一、归因风格及其测量归因风格:指个体在长期的归因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归因倾向;二、归因训练:1、 指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个体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比较积极的归因风格。2、 归因训练的两条途径:1)
22、 错误归因训练:沙辛理论;2) 再归因训练: 团体发展法; 强化矫正法; 观察学习法。3) 再归因训练的步骤: 选择对象; 实施干预; 效果测量。第三节 决策及其理论 一、什么是决策:人们在对某些行动方案的知觉和具有正面的或负面的后果和成功的可能性等考虑的基础上做出抉择的过程; 二、决策理论1、 着重于研究不确定的情境下的决策问题;2、 四种决策理论:1) 概率理论:人们倾向于事件发生的概率来做出相应的决策,主要是根据主观概率 一般高估低概率事件; 一般高估对自己有利的概率事件; 相信暂时未出现的事件将会很快出现,类同赌徒的错误;2) 预期损失理论3) 效用理论4) 对策理论第四节 决策风格与
23、决策技术 一、决策风格及其测量1、 决策风格:指个体在长期的决策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决策倾向。2、 三种决策风格:1) 冒险型2) 谨慎型3) 防御型 二、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1独立性-依赖性对决策的影响:独立的人做决策时有条理,有系统,但通比较悲观,对每种决策的合意性、可能性产生低估,因而决策困难;依赖性较强的人乐观,但较缺乏理性;2、情绪性-理智性对决策的影响:情绪性人冲动,全盘肯定或否定;而理智型人低估可能性与合意性;三、决策技术决策树1、 功能(四种略)2、 学生决策能力的培养(略)第六章 态度及其改变第一节 态度及其形成 一、什么是态度1、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
24、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1) 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2) 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它是包罗万象的;3) 态度具有价值判断的万分和感情色彩;4) 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2、态度的成分与分类1)态度的成分: 单成分说:感情; 双成分说:感情与认知相统一; 三成分说:感情、行为、认知三种因素统一;2)态度的表现形式: 卡茨与斯托特兰德:按态度的表现形式分为五类:与情绪、感情联系的态度;理智性或认知性的态度;动作定向的态度;知情意均衡的态度;自我防卫的态度; 弗格森:按态度的内容及其关联分类:态度束与态度丛(如宗教主义态度束、人道主义态度束、国家主义态度束) 二、态度的功能与作用1
25、、态度的功能 1)适应功能; 2)自我防御功能; 3)价值表现功能; 4)认识或理解功能;2、态度的作用 1)态度影响社会性判断; 2)态度影响耐力; 3)态度影响学习效果; 4)态度影响工作效率;2、 态度与行为:态度与行为其实并不一定会一致,形成了一定的态度,但不一定有相应的行为,而同时有一定的行为,并不一定说明有相应的态度;1) 多重行动尺度:由同类几个行动组成的行为来衡量态度的工具;2) 几个原则: 一般态度预示一般行为; 特殊态度预示特殊行为; 态度测量与行为之间时间间隔越小,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有更多的一致性;3) 费希本和艾赞认为态度并非影响行为的唯一因素,而行为的产生决定于个体的行
26、为意向 行为意向因素之一:态度; 行为意向因素之二:主观规范(特定的人或群体认为他应该去遵守的信念)第二节 态度形成的理论一、学习论1、 态度由经典条件反射而建立;2、 强化对态度形成有相当的作用;3、 模仿是通过对榜样人物的示范而产生的联想反应;4、 凯尔曼曾指出态度形成的三个阶段:顺从;认同;内化;二、诱因论1、 观点:把态度看成是权衡各种可能情况的趋近与退避而后采取最好抉择的过程;2、 两种普通理论:1) 认知反应理论:人对沟通所作的反应所伴随的积极或消极的思想决定着个体是否改变其态度;2) 期望-价值研究:U=VP即效用=价值概率,其中概念都含主观意义;三、认知相符论1、 观点:人的信
27、念或态度如果与其它观点、自身行为发生矛盾,就会有一种动力倾向推动其进行自我调整,以达到或恢复认知上的相符或一致;2、 两种理论:1) 海德的平衡论:POX理论 当POX三者两负一正或全正时,三者平衡,而反之则不平衡; 如果处于不平衡,个体会采取两种方案来重新调整至平衡: 将不平衡三角中的两因素转变为无关联; 把不平衡三角中的两因素之间的关系作新的归因或解释; 弱点:只有正负但无强度,不是向量;人际关系相当复杂,绝不能如此孤立与静止地划分成平衡三角。2)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论 个体的许多认知因素之间有着三种不同的情况:协调一致;相互冲突;彼此无关; 如果出现了认知失调,个体通常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28、改变或否定两个认知因素中的一个;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评价,减弱其中一个或同时改变两者的重要性或强度;在不改变两者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或几个能弥补鸿沟的认知或理由。 实验证明:三组在不同奖励条件下(0,1,20)完成一小时单调重复的工作后向主试同谋撒谎说喜欢其工作,而后调查其对此工作的喜欢程度,以较小奖励者得分较高,究其原因为较小奖励者给自己以理由来欺骗自己; 要巩固态度:力避不一致行为的发生,而已发生行为时,要为其找到充分的理由辩解;要改变态度:引发其矛盾行为,并防止其为自己找到为行为进行辩解的理由;第三节 态度的改变 一、什么是态度的改变1、 态度的改变是指人在对事物已有态度的基础上发生一定的变
29、化。2、 包括两种:一致性改变或不一致的改变;二、态度改变的理论与模式1、 霍夫兰和贾尼斯“为推动研究所作的概括与含意”提出了态度改变的“劝说情境的模式”2、 任何态度的改变都是在一个人的原有态度与外部存在着一些不同于此的看法(或态度)发生差异造成的;3、 恢复平衡的方法,一是接受外来的影响,改变自己的原有态度;二是采取各种办法否定或抵制外部影响,以维持原有态度;4、 抵制的办法有:贬损信源;歪曲信息(同化作用、反向)掩盖拒绝(美化自己;不予理睬);5、 “劝说情境的模式”图解:态度改变信息贬损信息曲解掩盖拒绝信息学习感情迁移相符机制反 驳信 奉预注射人 格情 境强 化预 警分 心沟 通差异性恐惧性传达者专长性可靠性喜爱性外部刺激 目标靶 中介过程 结 果 此处,任何一点都有详细论述,为简洁计,不再详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