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赣州市特大城市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赣州市特大城市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赣州市特大城市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和地区间竞争的日趋激烈,建设赣州特大城市已经成为增强赣州核心竞争力、统筹城乡及区域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用20年左右的时间,把赣州建设成为经济发展水平领先、城市综合功能先进、交通枢纽作用突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内涵丰富的滨江山水园林特大城市”的战略目标,特制定本五年计划,计划期为20092013年,展望期至2020年。一、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建设赣州特大城市的基础条件(一)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新世纪有“城市世纪”之称,未来世界被认为是一
2、个城市化的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规律表明,当一国的城市化率超过30以后,城市化发展速度将进入加速状态。目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40以上,城市化发展已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30年,我国无论是城市数量还是城市规模都将进一步扩大。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之外,还将涌现出诸多新的城市群。现已露端倪的如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等。同时,随着城市建设方针的改变,抑制大城市发展的诸多因素将减少,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将大大加快。到2030年,我国100万人以上的城市数量将超过100座,50万人以上的城市数量将超过200座,绝大多数地级城市将跻身于大城市的行列。
3、由于大城市、特大城市对生产要素的聚集和带动作用使任何聚集方式无法与之匹敌,构建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既符合当今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因而成为各地制定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选择。(二)建设赣州特大城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快建设赣州特大城市,既十分必要,也十分紧迫。从国内发展环境看,赣州北有长三角经济区、东有海西经济区、南有泛珠三角经济区、西有长株潭经济区,四大经济区都把赣州列入其腹地范围,但其核心区域对赣州均难以带来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只有加快形成与之成犄角型呼应的特大城市,赣州发展才能避免被四大经济区边缘化的可能。从我省的发展战略看,省委、省政府作出
4、的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决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赣州特大城市建设,正是呼应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现我省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从城市自身发展规律和要求看,赣州城市规模、人口数量和经济总量在全省及周边地市中均位居前列,城市基础设施正由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变,城市功能正由地区性向区域性扩展,把赣州建成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既符合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赣州在与周边地市竞争中立于不败的重要途径。(三)建设赣州特大城市已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1.经济区位优势明显赣州地处珠三角和海西两个经济核心区的辐射交叉点上,同时又通过京九、浙赣铁路及赣江航运沟通与长江三角
5、洲的经济联系,决定了赣州能够充分利用珠三角、海峡西岸和长三角经济区的辐射和扩散效应,确立在中部崛起中的“旗舰”地位。同时,赣州地处广州、深圳、南昌、长沙和厦门五个特大城市的几何中心,具有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的腹地条件和区位优势,通过与韶关、梅州、龙岩、郴州、三明、河源、吉安、抚州等城市良性互动,构筑新型城市群,将使赣州的影响范围扩展到更大的空间。2.综合实力大幅增强近年来,通过突出抓住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三个发展重点,纵深推进“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中心城区经济保持快速发展。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150.9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6960元,比全市的10016元高出169
6、;财政(含市本级)总收入34.4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3亿元;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8.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5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34元,各项经济指标总量及增幅在周边四省九市中均处较高水平。3.城区拓展腹地广阔赣州是全国最大的行政区之一,辖1区2市15县,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90万人。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5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56万人。章贡区为目前城市唯一的行政区划,辖6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赣州开发区从2001年7月开始建设,园区面积已达21.9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达376户,园区人口达 26万人。章江新区2000年开始建设,已与河套老城区、赣州
7、开发区连为一体,建成区规模达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万余人。目前,以行政、文化、商务、休闲为主的章江新区已经初现,河套老城区得到巩固强化,赣州开发区增长极功能增强,面积不断扩大,水东、峰山等城市边缘区迅速扩张,城市空间框架正在进一步拉开,城区发展腹地异常广阔。4.产业支撑潜力较大近年来,通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企业裂变扩张等,中心城区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相当规模的有色及新材料、食品、机械制造、现代轻纺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2008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2.2亿元,三产增加值76亿元。围绕布局集中、要素集约、产业配套、极具竞争优势的要求,全力打造赣州开发区、出口加工区、香港
8、产业园、水西钴钼有色冶金基地等发展平台。赣州开发区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和现代化新城区。出口加工区作为全国第59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已正式封关运行,规划面积达2.93平方公里。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的香港产业园首期控制性详规编制完成并开始实施,深圳曼妮芬、亚太电子等企业签订入园合同。同时,章源钨业、格特拉克公司等一批对工业有重大带动和影响的项目顺利实施,中国五矿、金风科技、横店东磁、台湾光宝等一批战略投资者成功落户赣州,光伏产业、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得到新发展,为产业壮大注入了强劲活力。5.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交通方面,南下、东进、北上立体交通网初步形成,公路、铁路、航空运输日趋发达。建成赣泰、赣定、
9、赣大、赣瑞高速公路,境内高速公路建成里程达372.5公里;在建赣州绕城高速、泉南高速石吉段、济广高速鹰瑞段,合计里程达277公里;开工建设厦蓉高速瑞隘段、大广高速龙南里仁至杨村(赣粤界)段、济广高速瑞金至寻乌段,厦蓉高速赣州至崇义段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合计里程达299公里。除京九铁路横穿赣州外,建成赣龙铁路,境内铁路里程达364公里;在建赣州至韶关铁路,里程68公里;正开展赣龙铁路扩能改造、昌吉赣城际、鹰瑞汕铁路前期工作。新建的赣州4C级新机场为四省边际地区最大的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厦门、南昌、深圳、南京、重庆等航线。赣州枢纽港口为江西6大港口之一,水运可连通吉安、南昌、九江,到达长江
10、。能源电力方面,建成华能瑞金电厂一期工程、居龙滩水电站,新增发电装机容量76万千瓦;开展华能瑞金电厂二期前期工作。新建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增和改造220千伏输变电线路601公里、110千伏输变电线路198公里。市政及公用设施方面,已建成的赣州大桥、全球通大桥、杨梅渡大桥、飞龙大桥、章江大桥和将要建成的赣江大桥等,将有效增强城区的整体性;章江新区中央生态公园、赣南大道、中心城区西出入口道路、东河大桥加固、西河大桥改建等项目快速推进,城市供水管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等显著改善。目前,赣州已成为长珠闽特别是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的首选地之一,成为海西经济区的重要城市,被商务部列为“万商西进”的桥
11、头堡和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城市,并先后被评为中部、粤商、浙商、深港企业最佳投资城市。6.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赣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000余年建城史,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苏区文化、生态文化、宋城文化、客家文化交相辉映,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市内有7所驻市和市属普通高等院校,为地级市拥有高校数量较多的市之一,有16.5万大中专在校学生;拥有13家科研机构,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5万人,为特大城市建设奠定了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人才优势。同时,城区风景优美独特,赣江、章江、贡江三江穿城而过,通天岩风景名胜区、三阳山自然保护区、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杨仙岭风景名胜区坐落城中或近郊,具有建成滨江
12、山水城市的良好条件。综合分析,建设赣州特大城市条件日臻成熟。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一是市辖区数量少。与周边地市相比,韶关拥有市辖区3个,郴州2个,吉安2个,赣州仅1个,“小马拉大车”的缺陷明显,对县(市、区)辐射和带动能力弱。二是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赣州市人均城市公园绿地、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等一些代表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环境力的指标,与先进地区比有一定差距,离现代化城市要求相差更远。三是城市化水平低。2008年城市化率为37.3%,比周边的韶关、梅州、郴州分别低9.6、8.7、4个百分点。四是腹地大、核心小。2008年中心城区GD
13、P仅占全市的18,城市人口仅占全市人口的6.5%。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城市整体功能的释放和特大城市建设的推进,必须认真对待。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功能完善、要素集聚、集约发展、传承历史、彰显文化和适度超前的原则,突出城市功能建设和人居环境建设,全面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着力塑造现代城市的个性魅力,加速人口、产业、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有序集聚,积极推进跨越发展,提高城市化和城市管理水平,努力把赣州建设成为全国有名的生态文明经济中心,江西南部乃至华南地区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我国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二)建设原则1.科
14、学规划,立足长远的原则。把城市发展的当前需要和长远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本着对城市长远发展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科学规划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分区。2.突出重点,整体推动的原则。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突出抓好对提升城市功能有重大影响的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统筹推进组团之间协调发展,调动各县(市、区)策应特大城市建设的积极性。3.增强功能,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妥善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着力提高城市品位,创建魅力无限的生产空间和生活乐园,确保让广大群众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4.传承文明,开拓创新的原则。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建设融传统文化、现代文明和良好生态环境为一体的和谐城市
15、,对历史文化名城加强开发保护。坚持改革创新,促进城市建设由消耗型向生态型的转变。5.科学发展,规范运作的原则。坚持依法行政,讲究政策和策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项目实施的客观规律,按照轻重缓急进行项目安排和建设。全面推行工程建设规范管理机制,不因个人意志而随意更改。6.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的原则。强化政府在城市规划管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监管上的主导作用,加大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力度,创新融资手段,引导各方面资金向城市建设投入,更好地发挥市场对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作用。三、空间架构和战略定位(一)空间架构赣州特大城市建设按照章贡区、梅林区和南康区(梅林、南康区为初定)三个行政区
16、划和赣州开发区进行。空间架构是形成“一主二辅三心六片”。“一主”即特大城市的主城区,主要包括章贡区和赣州开发区。“二辅”即赣县梅林组团、南康蓉江组团,为特大城市的两个辅城。“三心”即以章江新区、河套老城、创新区为核心的三个城市中心。“六片”即西城片区、水西湖边片区、水西有色基地、水东片区、沙河片区、峰山片区。本五年计划期间,城市建设的重点是:拉开特大城市建设框架,以开发章江新区为主;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撤县设区,努力使中心城区增加1个行政区。(二)战略定位从空间、产业和特色视角出发,对赣州特大城市未来的整体发展作如下定位。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海峡西岸经济区西部核心城市,江西省省域副中
17、心城市,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中国东南部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国家级有色金属新材料生产基地,江西省食品、机电、现代轻纺生产基地。赣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和集聚区,先进应用技术产业化基地,区域现代物流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商贸流通中心、科教文化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信息中介中心。特色浓郁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水生态宜居城市。四、目标任务本五年计划期间,赣州特大城市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到2013年底,市辖区数量增至23个;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100万,初步形成特大城市框架。到2020年,市辖区数量达到3个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40
1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140万人,基本形成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城市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到2013年底,中心城区GDP达到400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人均GDP达到4万元以上;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90;财政总收入达到70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城市居民收入大幅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城市辐射和带动能力大幅提高,形成我国京九带上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到2020年,中心城区实现 GDP超过1200亿元,人均GDP达8万元以上;财政总收入超过240亿元。-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得到增强完善。进一步健全城市交通框架,完善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环境、水利等设
19、施条件,基本形成结构布局科学、规模适度超前、功能设施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体系,为中心城区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支撑和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到2013年,中心城区新增城市就业人口20万人以上;新增医院病床3000张以上;新增中小学校园面积1770亩;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每千人病床数达到7张,小学、初中生均校舍面积分别达到5.2、6.4平方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以上,人均体育活动场地达到1.1平方米,居民平均期望寿命高于73岁。-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五年单位产值能耗下降20,二氧化硫排放减少20;新增城市绿地面积50万平方米。到2013年,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20、超过8平方米,污水处理率达7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森林覆盖率达45以上。五、建设重点(一)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健全完善的经济体系增强城市发展壮大的活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区位和资源优势为依托,以推进产业集聚和提高产业竞争力为重点,坚持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并重,大力招商引资融入全球分工体系,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形成“25”支柱产业体系。重点做大钨、稀土优势产业集群,加大资源整合和企业重组力度,联大联强,完善产业链条,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核心技术;积极发展有色冶金深加工、机电制造、食品加工、制药及现代轻纺业,同时拓展新型能源、节能环保设备等低碳经济新型产业,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到
21、2013年,力争钨产业产值达到400亿元,稀土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进一步打造好赣州开发区、沙河工业园和水西钴钼有色冶金基地发展平台,在水西有色基地内建设江西赣州电镀产业集控区。充分发挥香港产业园和出口加工区作用,最大程度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到2013年,力争赣州开发区入园企业达到650户,主营业务收入达到750亿元,其中香港工业园入园企业200户,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00亿元;沙河工业园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水西有色基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亿元。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现代生产型和现代消费型服务业为发展方向,重点形成现代物流、旅游休闲、都市商贸、金融服务和信息中介等五大体系。推进现代物流
22、业发展,建成赣州综合物流园区、赣州物流中心等6大物流节点,培植一批专业化大型物流企业,改造、提升制造业物流运作模式,到2013年,综合物流量达到1亿吨。积极整合红色、宋城、客家等特色旅游资源,加快市旅游集散中心及星级宾馆等接待设施建设,新增四星级以上酒店5-8家,发展章、贡两江水上旅游项目。加快城市中心商贸区和特色商业街建设,重点培育新城商业中心成为市级商业副中心,推动都市商贸娱乐业繁荣发展,建设“赣州粮食城”,新建批发市场2个、大型商业零售网点11处,形成“两主两副七区一带”的商业架构雏形。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加快引进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到赣州设立分支机构或代理机构,扶持证券、信托、基金、担
23、保、租赁、典当等发展,推进章江新城区金融区(街)、赣州金融交易中心等建设。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积极发展会计、审计、法律、咨询、评估等中介组织,引进和培育科技研发中心、设计中心、科创中心等。到2013年,中心城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80亿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比重大幅上升。积极发展都市型农业。推动农业由主要为城区提供农产品的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走规模化和产业化道路,在城市近郊建设一批优质商品蔬菜、水果、畜禽养殖加工基地。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提高农产品综合商品率和农业科技贡献率。大力发展与特大城市配套的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
24、。推动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研产销产业链的延伸,培植农产品加工业龙头,力争每个主导产品有2家以上的优势龙头企业。形成总量适度、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优质高效、加工发达、产销协调的都市型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利用科技优势、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统筹各类科技力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实现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的重大创新突破,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大力支持产业技术联盟,搭建公共服务、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区域核心竞争力。在重点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注重发展战
25、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建立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集中引进和建设稀土永磁电机和新型动力电池等新兴产业。引导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等新兴产业,着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特大城市建设提供更好的基础保障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按照城市内部快速通达、对外各种运输方便通畅的要求,完善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打造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铁路复线、铁路干线、城际铁路建设,完善客、货运场配套设施,实施既有线路扩能改造,提高铁路信息化水平,形成江西南部重要的铁路枢纽。加快国家、地方高速公路建设,全市五年新增
26、高速公路576公里,境内高速公路里程向1000公里迈进,中心城区形成“一纵一横一联”高速公路网络。改造105、323国道。改造和新建重要出口、桥梁和快速干道,确保中心城区有三个以上出城口、三条以上主干道,形成“市内任何一处车辆10分钟内上干道、20分钟内上高速”的快速疏散能力。实施城市路网加密和主干道建设工程,改造和扩展城区道路系统。依托外围的高速、国道,形成内、中、外环三条快速迂回网络。依托新机场架通东、西、南北空中走廊,建设航空应急疏散通道。加快港口码头建设,提升航道等级。建设一批公路枢纽客运站、货运站,规划建设综合交通换乘站。预留快速公交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发展空间。争取到2013年,实现
27、以高速、铁路、航运、水运为主线,形成外连内环的交通网络,形成四省通衢区域性现代化的物流、客流中心。建设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加强以电力为基础的能源建设,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推进电力需求和管理,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坚持节能优先,优化电力消费结构。加快电源点建设,积极增加能源供应总量,扩大供电能力,建设华能电厂二期工程,新增发电能力120万千瓦,做好核电开发前期准备。完善电网建设,新建和扩建500KV输变电站各1座、220KV输变电站各1座、110KV输变电工程12座,增加负荷容量970兆伏安,形成高中低压配套,双回路保障的电网网络,保持电网适度超前
28、。实施好国家“西气东输”接入工程,统筹布局城市天然气管网,到2013年,中心城区居民管道天然气气化率达到30,居民气化户数达到10.5万户。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等,加快清洁能源推广应用。完善防洪减灾设施。按照特大城市空间结构要求,分片建立安全、独立、完整的防洪治涝工程体系,实现城区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加快“三江六岸”防洪工程建设,新建章江左岸、右岸,贡江左岸防洪堤4条,加强上游水库、堤防等危及公共安全的水利设施建设管理,全面完成城市上游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建立大江大河防洪减灾体系,完善防汛指挥系统和预警系统、全流域水情自动测
29、报系统、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统筹洪水调度、供水调度、水环境用水调度。完善人防设施。建立健全地震预报和震后应急等体系,加快消防能力建设。统规统建地下管网。遵循“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本着超前规划、不留历史欠账、预留容量的建设思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沿城市各组团主干道包括水、电、气、光缆等所有管线在内的综合地下管网,形成与特大城市相匹配的管网体系。结合整治、完善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普查、勘测城市地下管线,建成中心城区资料详实并及时维护更新的城市地下管网数据库,并逐步推行地下管网统一管理。(三)打造优质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完善中心城区教育体系,编制城市医疗卫
30、生、文化体育、托儿养老、残疾福利等发展规划。根据城市人口发展需要,及时扩充教育资源,新、改、扩建中学10所,小学14所,新增校舍面积55万平方米以上,满足城区人口就学需求。扶持发展规范化职业学校,组建赣州高等职业学院,建设赣州职教园区。加紧建设赣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支持赣南师范学院尽快改成赣南师范大学,支持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医学院等高校发展,支持赣州卫校申办赣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积极引进香港大学、厦门大学等到我市办分校。调整城市医疗资源布局,新增大型综合性医院1个、专科医院2个。完善城市医疗救治体系。加快市人民医院、市中心血站整体迁建,改、扩建精神病医院、肿瘤医院、传染病医院等专科医院,建立和
31、完善以综合医院、急救中心、传染病院(区)、采供血机构和专科医疗机构为骨干的医疗救治网络。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新、改建城市社区医院5所,基本实现对城市街道、城市居民的全覆盖,使绝大部分居民15分钟以内可以到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加快市文化艺术中心、自然博物馆、马祖岩文化生态公园等综合文化设施建设。新建市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射击馆等设施,为2014年承办省运会创造条件。加快城市老年人设施、残疾人康复设施、儿童福利设施等建设。推进章贡区人防指挥所、赣州开发区人防指挥所建设。推进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有信息网络、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建设城市优质的信息服务体系。全面完成“数字城建”
32、、“数字城管”、“数字房产”等“数字赣州”工程,利用空间地理信息技术,实现中心城区城市管理、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数字化。实施“数字赣州无线城市”工程,实现TD向TD-LTE的演进。继续推动电信、移动、联通等公司建设高标准、高带宽的基础通信网络,五年新增通信管道570管孔公里、通信光缆42000纤芯公里,新建电信3G网络工程基站、电信WIFI网络工程热点各500个。推动广电网络数字化建设。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行电子商务,大力拓展现代信息技术在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加强信息资源整合,构建面向全市公众服务的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和服务平台,建立各种公益性信息和政务信息的共享与交换机制。(四)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积极构建适宜创业居住的生态保障体系提高水环境质量。扩大城市水源供给,进一步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完善水源供给应急预案,加大城市备用水源建设。加强对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监测。加强水资源调蓄工程建设,抓紧实施多水系联网互补供水工程,建设上犹江水库引水工程。大力增加供水能力,近期新、改、扩建城区水厂4个,形成50万吨/日供水能力,实施多水系联网互补供水工程,联通各城市组团供水管网。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水环境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