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27.52KB ,
资源ID:2782729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8272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大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提纲.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大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提纲.docx

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大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提纲微观经济学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经济学的形成 1. 稀缺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相对于欲望的无限性,经济社会的物质资源总是有限的。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欲望的无限性,派生出“稀缺法则”。 2. 稀缺与选择,选择与机会成本 面对“稀缺”,人们必须进行权衡、作出取舍,形成所谓“得失”,“失”之于“得”、“舍”之于“取”即为“代价”,此“代价”的经济学概念即为“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的概念,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

2、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成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各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它是作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生产可能性曲线: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也反映了机会成本的存在性。 3. 机会成本与经济问题 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换言之,对“取舍”、“得失”等的比较和权衡,便是人们所面临的最直观的经济问题。理性的抉择必然是以最小的代价(机会成本)获得最好

3、的收益。因此,经济问题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或者当机会成本既定时如何使选择带来的收益最大。 4. 经济问题与经济学 为解决人们在稀缺条件下如何使对“取舍”、“得失”等的比较和权衡更为有效,人们着力去揭示各种现象、探究其中的各种规律、研讨各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便应运而生。 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其所包含的基本思想是,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使用它。 为解决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经济学需研究和解答的三大基本问题: 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比如生产电视还是生

4、产电脑、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希特勒的选择是:宁要大炮不要黄油);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少台电脑,用多少资源生产大炮,用多少资源生产黄油。 如何生产,用何种方法、何种组织形式、何种技术、何种人员等才能使经济活动(比如生产)更为有效。 为谁生产,即由谁来享有、享用生产出来的财富,换言之,产量和劳务以何种方式分配到社会的各个成员中,即怎样分配,才更为合理。 从全社会的角度看,经济学不仅要解决资源配置及其变动的有效性问题,而且要解决资源如何充分利用的问题。为此,除上述三大基本问题外,经济学还研究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社会稀缺的资源是否得到充分使用。 社会资源总量的变动。 货币的稳定性。 (二)经济学的发

5、展 1. 现代经济学的建立 由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的经济论对“经济”的最初解释,到亚当?斯密那标志着现代经济完整思想体系的建立的国富论,向人类社会宣告了这一伟大学科的孕育和诞生。 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李嘉图、马歇尔、凯恩斯、萨穆尔森等学者对现代经济理论所作的巨大贡献,经济学获得了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对社会经济现实的诠释能力日益丰富,对社会大众经济生活的指导意义日渐突出,在人类社会的思想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 经济学的演进 1517世纪,重商主义与重农学派可以认为是经济学的萌芽时期;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标志着经济学理论产生; 1890年英国剑

6、桥大学教授A ?马歇尔发表了经济学原理,标志着微观经济学的产生; 1936年J. M.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196070s,西方社会经济学理论快速发展形成众多流派。 经济学理论现今处于流派综合阶段。 3. 经济学发展史上的几个关键人物: 亚当?斯密,现代经济学之父,代表作国富论(1776年); 大卫?李嘉图,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 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立者,代表作资本论(1867年)和共产党宣言(1848年);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经济学原理(1890年); 约翰?

7、梅纳德?凯恩斯,现代宏观经济学创立者,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 保罗?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作经济学(1948年)。 4. 西方经济学各学派的纷争 1870s 的边际学派,代表人物:杰文斯(英国学派)、门格尔(奥地利学派)、瓦尔拉斯(洛桑学派);特点:放弃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论,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 1890s 的折中的新古典学派,代表人物:马歇尔(剑桥学派)、瓦尔拉斯(洛桑学派);特点:综合性,折中性,流行性。 1930s 的三次重大修改和补充,代表人物: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垄断理论、凯恩斯-政府干预的宏观经济学、希克斯-价值论和一般均衡理论;第一次涉及垄断问

8、题,由张伯伦和罗宾逊于1933年进行,企图填补传统的垄断例外论的漏洞;第二次涉及到国家干预问题,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通论;第三次涉及价值论与一般均衡论,希克斯于1939年发表价值与资本。 1970s 的新古典综合派,代表人物:萨缪尔森;特点:综合性,主流性。 1980s 后对新古典综合派的修正:滞涨的出现给新古典综合派在理论和政策上带来挑战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现实中信息不完全给新古典综合派在基本假设前提上带来挑战信息经济学;新问题和新领域的出现给新古典综合派在解释某些经济现象上带来挑战人文经济学;计算机的运用给新古典综合派在研究方法上带来挑战。特点:非本质改变。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

9、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的三个层面: 1资源的有效配置。 2资源的充分利用。 3有效配置与充分利用的规则与制度(含经济社会的基本问题及其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解决模式)。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含义自由放任是指完全没有政府干预而由个人自主行动。市场经济是指资源配置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经济。 这一制度的特征,首先,从决策结构上看,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是分散决策。 其次,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每个人或者经济单位被赋予追逐个人利益的动机。 再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的信息是通过价格涨落而传递的。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在自由放

10、任的市场经济中,家庭或个人以自身的满足为动机,以市场价格为信息,自主决定每种产品的购买量;生产者以利润为动机,根据市场价格决定生产的方式以及购买投入的数量;家庭和生产者的相互作用决定商品的价格和生产数量。 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的含义是指中央当局或机构决定生产什么的计划,确定生产目标和生产方式,并指定分配规则。 特征:决策集中化。集中决策建立在公共产权基础上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通过计划调节,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决定了社会资源的配置。 混合经济制度,混合经济制度的含义是指政府和私人部门按照一定的原则制定决策的经济制度。混合经济的特征: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相结合。决策单位的动力

11、既可以是自身的经济利益,也可以是社会目标信息传递既有价格自发的波动,又有计划指令的反馈。 混合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混合经济制度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在混合经济中,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经济社会解决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基本问题,在市场机制出现错误时,则通过政府干预以促进资源使用的效率、增进社会平等和维持经济稳定和增长。 混合经济条件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既定经济制度下,个人、厂商、政府和其它经济组织如何作出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的利用。 (二)经济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1理性人假设 理性人,也称经济人,具备趋利避害之本能的人,能冷静比较利益得失、权衡某项行

12、为与决策的利弊关系的人。 2. 常用研究方法 整体分析与个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均衡分析与过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边际分析等方法; 抽象分析方法,即 3研究的手段和工具: 文字、表格、图形、数学模型。 所谓“模型”,对社会现实予以简化,以便观察、理解、分析和预测的结构性分析方法。 4经济思考时应避免的错误 主观偏见:人们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可能带有先入为主的偏见或成见,例如,人们可能认为赤字预算不好;担心私有企业的比重过大等等。这种主观性会影响到经济分析的客观性。 忽视结论所依赖的条件:经济学中的许多定理和推理都是在假定其他条件不

13、变的前提下做出的。故在经济理论的运用上,必须结合特定的条件。 合成谬误:经济与社会中存在广泛的正负反馈作用,所有微观现象的简单相加,未必而且经常不是总体;某一事件对局部有利,未必对总体就有利。若从某一事件对局部为真推论其对总体亦为真,便可能犯有“合成谬误”。 这也是需要区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根本原因。 后此谬误:观察到了事件X在事件Y之前发生的事实,并不一定能够证明事件X为事件Y的原因。认为“在此事件之后”便意味着“因为此事件”就可能犯了后此错误。不要轻易地决定什么是“因”什么是“果”。 第三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一)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含义,微观经济学通过对单个经济主体的

14、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经济中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途径,其中心理论为“ 看不见的手” 价格机制。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层次,分析单个消费者如何作出最优的生产决策以取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以最优的经济决策取得最大利润。 第二层次,分析单个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这是作为某一市场中消费者和生产者(需求和供给双方)在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的条件下,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三层次,分析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这又要取决于所有单个市场(如产品市场、劳动市场、资本市场)的共同作用。 (二)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宏观经济学以整个经济的总体行为为研究对象,考察作为总体的

15、市场表现,说明社会的资源总量是如何决定的。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消费者和厂商如何选择,以决定消费和投资数量,从而决定总需求;消费者和厂商如何选择供给、投入以决定整个经济的总供给;经济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如何决定资源总量和价格总水平;资源总量和价格总水平的长期变动趋势。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区别 微观 宏观 研究对象 单个经济单位 整个国民经济 解决的问题 资源配置 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 价格理论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研究方法 个量分析 总量分析(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 首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 其次,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再次,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

16、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 最后,两者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整体。微观经济学的笔记,我整理了,同班们快分享吧!(2) 2010-03-11 21:16 | (分类:学习)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价格理论 第一节 需求 (一)需求的定义 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的表示: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 需求表:它是一张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中的商品的不同的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上拟合的一条曲线。 需求函数:假定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具有无限的分割

17、性,把商品价格视为自变量,把需求量作为依变量,则:Qd = f(P)即为需求函数。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 1商品本身价格。一般而言,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越高,需求越少,反之则反是。 2相关商品的价格。当一种商品本身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关于替代品和互补品:替代品,这是指两种可以互相替代、其需求量呈此消彼长关系的商品,如,馒头的价格不变而花卷的价格上升时,花卷的需求量下降致馒头的需求量上升;互补品,这是指两种互相搭配补充使用、彼此间呈共损共荣关系的商品,如照相机和胶卷,胶卷的需求量与照相机的价格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而言,照相机价格上

18、升,胶卷的需求量下降,两者呈现反方向变化。 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会增加商品的需求量,反之则反是,劣等品除外。关于正常商品与劣质商品的区分: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如果会增加商品的需求量,则为正常商品;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如果会减少商品的需求量,则为劣质商品。 4消费者的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 5消费者对未来商品的价格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即将上升时,社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因为理性的人会在价格上升以前购买产品。反之,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预期需求量。 6人口规模、社会环境、重大事件、

19、突发灾难、 。 (三)广义需求函数与狭义需求函数 广义需求函数:Qx = f ( Px , Py , Pz , M , T , E , Pp , N )经济学讨论经济问题时,常假设其他情况不变,只研究价格Px和需求量Qx之间的关系。在此假设下,某商品需求量的决定力量便是该商品的价格。此时需求函数即演化为狭义需求函数。 狭义需求函数:Qx = f ( Px )(四)需求法则/需求规律 需求法则/规律的含义:当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的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价格下降而增加。 (五)需求法则的例外与需求曲线的特例 炫耀性商品(例如:珠宝)不可再生产性商品(例如:古董)有

20、价证券(例如:股票的追涨杀跌)吉芬商品(价格越上涨, 需求量越多)(六)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变动:需求量是在某一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上,居民户(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数量。若目标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购买量的变动,我们称之为需求量的变动。它表现为该曲线上的点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需求是在一系列价格水平时的一组购买量,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非目标商品价格因素的变动所引起了购买量变动(如收入变动等)称之为需求的变动。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七)从单个需求到市场需求 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是某一特定时期所有家庭需求的总和。 根据单个家庭的需求曲线求取市场需求曲线的过程。(图略) 第二节 供给

21、 (一)供给的定义 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生产的商品数量。 供给的表示:供给表、供给曲线和供给函数 供给表:它是一张某种商品的价格与对应的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供给曲线:根据供给表中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的组合在平面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供给函数:假定商品的供给量与商品的价格具有无限的分割性,并把商品的价格视为自变量,把供给量作为依变量,则 QS = f( P)即为供给函数。 (二)供给法则/供给规律 供给法则/规律的含义:当影响商品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的供给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着商品的价格的下降而减少,这就是供给规律。 供给曲线的

22、特例 (三)影响供给的因素 目标商品本身的价格。一般而言,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相反,商品的价格越低,生产者提供了产量就越小。 厂商能生产的相关商品价格。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其能生产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该商品的供给量会发生变化,如,在玉米价格不变小麦价格上升时,农户就可能多生产小麦而减少玉米的供给量。 生产的成本。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成本的提高会减少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生产者不愿意生产,进而减少供给量。 技术水平。一般而言,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的利润,生产者愿意提供更多的产量。 生产者对未来商品的价格预期。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看好

23、,如价格上升,则制订生产计划时就会增加产量供给,反之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是悲观的,在制订生产计划时,就会减少产量供给。 (四)广义供给函数与狭义供给函数 将以上诸影响因素结合起来,并以函数形式表达,即得广义供给函数: Qs = f ( Ps , Pf , Py , Pz , C , S , T , E , N )经济学家讨论经济问题时,常假设其他情况不变,只研究价格Ps和供给量Qs间的关系。在此假设下,某商品供给量的决定因素便是该商品的价格。此时,供给函数可简化成狭义供给函数: Qs = f ( Ps )(五)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变动:供给量是指某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时,厂商提供

24、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生产能力的扩大或缩小,称之为供给量的变动,它表现为沿供给曲线变动。 供给的变动:供给是在一系列价格水平时的一组产量,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供给品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如技术进步、生产要素价格变动)等,称之供给的变动,它表现为供给曲线的移动。 用供给曲线表示供给量的增加或减少以及供给增加或减少。 在供给曲线上,供给量增加是沿着同一条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供给量减少是向左下方移动;供给的增加是整个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供给减少是整个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六)从单个生产者的供给到市场供给 一种价格水平上的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提供的该价格水平上的供给

25、数量之和。 第三节 供求均衡-均衡价格理论 (一)均衡的含义 在经济体系中,一个经济事务处在各种经济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如果有关该经济事务各方面的各种力量能够相互制约或者相互抵消,那么该经济事务就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并将保持该状态不变,此时我们称该经济事务处于均衡状态。 市场均衡的概念:在市场上,市场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的状态称之为市场均衡。 对“市场均衡”的理解: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静态均衡与动态均衡 (二)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 1.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含义 消费者和生产者根据市场价格决定愿意并且能够购买或者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带着各自的盘算,消费者与生产者一起进入市场,最终决定市场的均衡

26、。 DD线表示需求曲线,SS曲线表示供给曲线。我们把供求相等的点E 定义为均衡点,把与E 点相对应的价格水平定义为均衡价格(Pe)即供求平衡时的价格;把与E 点相对应的产量定义为均衡产量Qe. 即供求平衡的产量。 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决定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过程 若市场价格高于Pe ,如下图:此时,QSQD,QD与QS之间的距离为供大于求的产品数量,即过剩的产品的数量,如果市场是充分竞争的,过剩产品的存在必然导致价格下降,随着价格下降需求量扩大,供给量减少,最后达到E 点,所以,价格的下降可以减少市场的产品积压,使供求保持平衡。 若市场价格低于Pe ,如右图,此时QD与QS之间的的距离即为短缺的

27、量(供不应求)。此时, 价格的上升可以扩大生产的产量,同时抑制消费。 所以价格的上升可以清除市场上的短缺现象,从 而使供求保持一致。 2上图中关于均衡的两层含义: 均衡的静态含义-某商品的供应量等于需求量而致市场出清时的状态,即图中E点所指的状态。 均衡的动态含义-由供应量不等于需求量所导致的“过剩”或“短缺”来推动的,趋近于E点的运动过程。 (三)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 1. 需求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需求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需求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下降。 需求增加引起均衡产量增加,需求减产引起均衡产量减少。 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同方向变动。 2. 供给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供给

28、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供给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 供给增加引起均衡产量的增加,供给减少引起均衡产量的减少。 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产量同方向变动。 供求规律影响商品供求关系的非价格因素的变动对价格和产量的影响称之为供求定理。 第四节 弹性理论 (一)弹性的概念 经济学中的弹性,是指一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应于另一变量变动的百分比来反应变量之间的变动的敏感程度,如价格变动1%,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弹性的大小可用弹性系数来衡量: 弹性系数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 1定义:需求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价格一定程度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我

29、们通常用价格弹性系数加以表示: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设:Ed表示价格弹性系数,Q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P 表示该商品的价格;?Q表示需求量变动值;?P 表示价格变动的数值,并且将计算结果去绝对值,既保证计算结果为正值,则有: 2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 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商品需求划分为五类: | Ed | 1 ? 富有弹性 | Ed | 1 ? 缺乏弹性 | Ed | = 1 ? 单元弹性 | Ed | = 0 ? 完全缺乏弹性 | Ed | ? 完全富有弹性 3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产品的性质,一般而言,生活必需的需求弹性较小,奢侈品需求弹性大。 商品代用品的多少,代用品越多,当一

30、种商品价格提高时,消费者就越容易转向其他商品,所以弹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如果一种商品的用途很广泛,当商品的价格提高之后消费者在各种用途上可以适当地减少需求量,从而弹性越大,反之越小。 商品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当一种商品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占很小的部分时,消费者并不大注意其价格的变化,如买一包口香糖,你可能不大会注意价格的变动。 消费者调整需求量的时间,一般而言,消费者调整需求的时间越短,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相反调整时间越长,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如汽油价格上升,短期内不会影响其需求量,但长期人们可能寻找替代品,从而对需求量产生重大影响。 4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

31、计算: 点弹性,衡量了在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相对应于价格的无穷小的变动率,需求量变动率的反应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这一弹性系数只与需求曲线上的点(P,Q)的斜率 有关,故被称为点弹性,它可以精确地反应出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弹性值。 弧弹性,是以某种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价格和需求量为基础计算出来的价格弹性。假定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上的两个点分别为A 和B ,其价格与购买量的组合分别为(P1,Q1)和(P2,Q2),于是可求得 ?Q和 ?P,但是在考虑价格和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时,是选取(P1,Q1),还是(P2,Q2),其结果不一样的。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一个变通但却非常有效的方法,即取AB之中点作为代表,这样便有了弧弹性计算公式: (三)其他需求类弹性 1需求的收入弹性,简称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相对于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