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7 ,大小:201.47KB ,
资源ID:2780576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80576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古代汉语讲义下.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古代汉语讲义下.docx

1、古代汉语讲义下教学目的:1学习词类活用的几种类别及活用条件。 2论语选篇教学重点:借助工具书,完成学习。教学时间:2014.8.26课 时:4课时。教 法:讲练结合教 具:幻灯片教学过程:古汉语通论(十一)词类活用 一、概述(一)词类活用的前提目前汉语词类划分的共识:汉语有词类,每一类词都有固定的用法,古今汉语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2)汉语中,词有没有固定的用法?现代汉语:团结就是力量。 我们要开一个团结的大会。 我们要团结起来,共度难关。古代汉语: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无乃尔是过与? 且尔言过矣。 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首先表现在能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能够

2、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是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是虚词。(3)汉语语法体系中,词有无定类?1、古代汉语的词类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带类。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2、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如:“洞”,(一狼洞其中)。3、应区别活用同兼类的不同之处: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是经常性的而不是临时的,如:权 本义是一种树,后假借为秤砣,后也指秤,引申为称量,衡量权利、权势权宜、权变权谋等,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

3、这些词义在古代汉语中经常使用。故属于词的兼类。4、某个词经常活用就变成兼类。词类活用的特点:临时 非固定(5)词类活用的概貌(六)几个相关用法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2、使动用法3、意动用法二、名词的活用 6三、形容词的活用 3四、动词的活用 5五、词类活用同形异构现象的判定 4六、讨论教学目的:1掌握古代汉语中的否定词的用法,以及这些否定词之间的差别。 2论语选篇教学重点:借助工具书,完成学习。教学时间:2014.9.2课 时:4课时。教 法:讲练结合教 具:幻灯片教学过程:1、否定句的定义2、古代否定词的分类副词动词代词3、否定副词(1)表示“一般否定”的否定副词1、不2、弗3、二者用法比较

4、(2)表示“禁令型否定”的否定副词1、毋2、无3、勿4、三者使用对比(3)表示将然性的否定副词“未”1、事情没有实现2、表示委婉的否定(4)已然性否定“未尝”(5)否(6)非4、否定动词(1)无、無区别(2)无(3)無有(4)不有(5)無+动词5、莫教学目的:1掌握古代汉语中的疑问句和疑问词的用法,以及这些疑问词之间的差别。 2礼记选篇教学重点:借助工具书,完成学习。教学时间:2014.9.9课 时:4课时。教 法:讲练结合教 具:幻灯片教学过程:表示疑问: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疑問代詞指代詢問物件的詞叫做疑問代詞,包括詢問人、事物、原因、時間、處所等,馬氏文通稱作“詢問代字”。疑问句中疑问代词

5、做宾语的位置动词的宾语介词的宾语古漢語中的疑問代詞主要有“誰、孰、何、安、惡、焉、胡、奚、曷”等。誰、孰 這兩個詞都可用於指人,作主語。不同之處是,“誰”可作動詞的賓語,“孰”不能作賓語;“孰”同時可以指物,“誰”沒有這種用法。例如: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 左傳隱公元年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 左傳僖公四年諸侯盟,誰執牛耳? 左傳哀公十七年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誰人不親? 呂氏春秋貴信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誰立焉。”不對而退。(公:晉獻公。) 左傳閔公二年昭王曰:“寡人將誰朝而可?” 戰國策燕策一父與夫孰親? 左傳桓公十五年晉侯曰:“孰可以代之?”對曰:“赤也可。” (晉侯:晉

6、悼公。) 左傳襄公三年何 “何”是一個最常見,意義和語法功能都很豐富的疑問代詞,可以詢問事物、原因、時間、方式、處所等,在句中可以作主語、謂語、賓語、定語和狀語,譯為“什麼、為什麼、靠什麼、怎麼能、哪里”等。例如:何草不黃?何日不行?何人不將,經營四方。 詩小雅何草不黃敢問何謂也? 左傳隱公元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傳僖公四年何貴何賤? 左傳昭公三年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論語先進大王來何操?史記項羽本紀夫子何哂由也?論語先進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王之所以失天下者何?漢書高祖本紀曷、胡、奚 這三個詞主要是詢問事物、原因、方式、時間、處所等內容,均不常見,且語法功能較少,一般只能作賓語(包括作介詞的

7、賓語)或狀語,少數情況下作定語。第一、詢問事物、處所等,在句中作動詞或介詞的前置賓語,可譯為“什麼” 、“哪里”。作介詞賓語者連同介詞一起詢問原因或方式,可譯作 “為什麼”或“憑什麼”等。例如: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論語子路許子奚為不自織?孟子滕文公上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莊子逍遙遊曷為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 戰國策趙策三是若不行,則湯、武在上曷益?桀、紂在上曷損? 荀子榮辱是為虎傅翼,曷為弗除?淮南子兵略胡為至今不朝也?戰國策齊策四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 賈誼論積貯疏第二、詢問事物, 在句中作定語,可譯為“什麼”。例如:此奚疾哉?奚方能已

8、之乎?列子仲尼相國胡大罪,陛下系之暴也?漢書蕭何傳第三、詢問時間、原因、方式,在句中獨立作狀語,可譯為“什麼時候”、“為什麼”、 “怎麼能”等。例如: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 尚書湯誓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詩經王風君子于役悠悠蒼天,曷其有極?詩唐風鴇羽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詩魏風伐檀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論語為政安、惡、焉 這幾個詞主要是詢問處所或代表反詰,一般在句中作狀語,也可以作賓語。第一、詢問處所,在句中作狀語或賓語,可譯為“哪里、在哪里、從哪里”等。例如:皮之不存,毛將安傅?左傳僖公十四年子安取禮而來待吾君?戰國策趙策三且焉置土石? 列子湯問且王攻楚將惡出兵?王將借路於仇

9、讎之韓、魏乎?史記春申君列傳君子去仁,惡乎成名?論語裏仁梁客辛垣衍安在? 戰國策趙策三天下之父歸之,其子焉往?孟子離婁上道惡乎往而不存?莊子齊物論 “安、焉“有時候還可以詢問事物,分別在句中作定語或介詞的前置賓語。例如:子當為王,欲安所置之? 史記滑稽列傳若乎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莊子逍遙遊第二、常用於反問句,代表反問語氣,在句中狀語,可譯為“哪里、怎麼”。例如:姜氏欲之,焉避害?左傳隱公三年以小易大,彼惡知之? 孟子梁惠王上先生又惡能使秦烹醢梁王?”戰國策趙策三吳人焉敢攻吾邑? 呂氏春秋察微疑问语气词疑问句的三种形式:是非问 特指问 选择问(157)疑问语气词

10、 乎 诸 与 耶 表示反问的习惯说法语气词的连用 教学目的:1掌握古代汉语中的代词的用法,以及这些代词之间的差别。 2礼记选篇教学重点:借助工具书,完成学习。教学时间:2014.9.16/23课 时:8课时。教 法:讲练结合教 具:幻灯片教学过程:1、代词概说(1)现代汉语代词分类表20页(二)古代汉语代词概说1古今代词相同之处2古今代词的差别(1)古汉语中人称代词概貌(2)古代汉语指示代词分类(3)特质疑问词概貌2、人称代词(1)概貌(2)第一人称代词1、吾 在句中充当什么句法成分?2、我 在句中充当什么句法成分?3、予 在句中充当什么句法成分?4、余 在句中充当什么句法成分?5、第一人称代

11、词补充内容(1)我、予、余也作否定句的前置宾语。(2)“朕、卬、台”(3)朕(4)台(5)第一人称代词的差别(3)第二人称代词1、用例(1)女(汝) 在句中充当什么句法成分?(2)尔 在句中充当什么句法成分?(3)若 在句中充当什么句法成分?(4)而 在句中充当什么句法成分?(5)乃 在句中充当什么句法成分?2、第二人称代词综述(三)第三人称代词1、用例(1)其第一,其 在句中充当什么句法成分?第二,其 如何理解?第三,其=名词+之第四,“其”作主语,十分少见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甚悦之。夫人郑袖知王悦爱之也亦悦爱之甚于王。衣服玩好,择其所欲而为之。王曰:“夫人知我爱新人也,其悦爱之甚于寡人。此

12、孝子之所以事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夫人知王之不以己为妒也,因谓新人曰:“王甚悦爱子,然恶子之鼻。子见王,常掩鼻,则王长幸子矣。”于是新人从之,每见王,常掩鼻。王谓夫人曰:“新人见寡人常掩鼻,何也?”对曰:“不知之也。”王强问之,对曰:“顷常言恶闻王臭。”王怒曰:“劓之!”夫人先戒御者曰:“王适有言,必亟从命。”御者因揄yu2刀而劓美人。 战国策楚策四魏惠王赠给楚怀王一个美女,怀王很喜欢。怀王的夫人郑袖,知道怀王宠爱新娶的魏女,所以表面上也很爱护这个新娶的美女。衣服首饰都挑她喜欢的送去;房间和家具也都选她喜欢的让她使用。似乎比楚王更喜欢她。楚王说:“女人仰仗自己的美色来博取丈夫的欢心,而嫉妒乃

13、是人之常情。现在郑袖明知寡人喜欢魏女,可是她爱魏女比寡人还要厉害,这简直是孝子侍奉双亲,忠臣侍奉君主。”郑袖知道楚王认定她不是嫉妒以后,就去对魏女说:“君王爱你的美貌。虽然这样说,但是他讨厌你的鼻子。所以你见了君王,一定要捂住鼻子,则大王会长久宠幸你。”从此魏女见到楚王就捂住自己的鼻子。楚王对郑袖说:“魏女看见寡人时,就捂住自己的鼻子,这是为什么?”郑袖回答说:“我不知道这件事。”楚王说:“即使再难听的话,你也要说出来。”郑袖说:“她像是讨厌君王身上的气味。”楚王说:“真是个泼辣的悍妇!” 王,郑袖,美女三人坐一起,郑袖于是先行告诫御者说:王如果说了什么,一定要快速执行。王叫美女到他前头,靠近

14、他,几次掩口,王十分生气,命人割掉美女的鼻子,绝不宽赦。1 遗(wi):赠送荆王:楚王甚:十分甚于:比厉害玩好:玩物所欲:想要的东西为(wi):这里指“送”寡人:寡德之人。君王谦称自己所以:用来的态度。与现代汉语表结果的连词“所以”不同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因:于是为:为“谓”,对说子: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然:然而恶(w):厌恶幸:宠爱不之知:即“不知之”,不知道她掩鼻的原因。否定句代词“之”作宾语而前置强:强迫,逼着顷:不久,这里指不久以前御者:侍奉的人适:如果亟:速,立即揄:引,拿她善于表演,既隐藏了自己的真实目的、又取得了敌对者的信任,解除了敌对者的戒备,此后

15、她就施展计谋,让各个人物按照她的安排行动,最终使自己导演的节目成功落幕。我们要时刻防备这种危险的女人,当她们表演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能放松警惕,要看穿她背后的诡计,坚决不上当。 比喻因嫉妒而谗害他人。唐韩偓故都:“掩鼻计成终不觉,冯驩无路教鸣鸡。”另参见人体部头面“掩鼻”、人物部妇女“魏姝”。(2)之 在句中充当什么句法成分?(3)彼 在句中充当什么句法成分?2、第三人称代词综述其:定语之:宾语彼:主语 宾语 定语3、上古有无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4、复数(5)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成因和特点1特点2古代汉语人称代词数量多成因的探讨3古代汉语人称代词使用少成因的探讨三、指示代词(一)古代汉语指示代词概况

16、(二)是 此 斯 兹 彼(三)泛指代词“之”(四)“夫”(五)然、尔、若(六)或(七)莫(八)焉(九)诸(十)句法功能(十一)特点 成因四、者、所特别的指示代词(一)者、所得特别之处(二)者 的用法1、Adj+者2、V+者3、S+V+者4、数词+者5、者、的 差别(三)“所”的用法1、“所”字结构2、“所”字结构的句法搭配3、“有所”“无所”“何所”4、所V者5几个难点 所以 何所礼记有子之言似夫子【补充注释】是非君子之言也这不是君子的话。判断句。参也闻诸夫子我从老师那里听说过这句话的。诸“之乎”的合音。之指“丧欲速贫,死欲速朽”这句话。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既然这样,那么老师是有所指而说的。然,

17、承上;则,启下。以斯言告于子游把这些话告诉子游。斯指示代词,这。“甚矣,有子之言似夫子也”谓语倒装句。直译 为:有子的话像老师,(像得)可厉害了;意译 为:有子的话太像老师了。若是其靡主谓倒装句。载宝而朝用车子装载宝物上朝。其货货,动词,行贿。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我本来就说(这)不是老师的话。固副词,本来。制于中都在中都订立制度。以斯知不欲速朽也由此知道他不希望(死去)快点腐烂。“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先派子复去(试探),又派冉有去申明(其用意)。“先之申之”是古人尤其是左传经常运用之一种外交手段。苛政猛于虎【补充注释】妇人哭于墓者定语后置,哭泣于墓之妇人。式而听之俯身扶轼而听她哭。式通“轼

18、”。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您这么哭啊,的确很像连着有几重伤心事的。之介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似者好像的样子。舅家公,与姑(家婆)常连着说。死焉死于此。按用“焉”代上文的“于虎”。苟政猛于虎,残暴的政治比老虎凶猛。大同【补充注释】与于蜡宾参与蜡祭陪祭工作。与(y)动词。蜡(zh)与“蠟”(l)不词,今“蠟”简化为“蜡”。观由动词“观”(gun)引申而来,名词,读作(gun)。何叹为什么叹息。大道之行也之,介词,用于主谓结构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个朝代的英豪。未之逮即“未逮之”,没有赶上这样的年代。有志焉焉,于此,指代“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大道之行

19、也原始共产主义推行的时候。之介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也句中语气词,表停顿。之也,表示时间状语。讲信修睦讲求信用,修好关系,达到和睦。“亲其亲,子其亲,子其亲”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子当作儿子。“亲”“子”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矜寡孤独老而无妻为鳏,老而无夫为寡,幼而丧父为孤,老而无子为独。这四种人,都是政府优抚救济的对象。货恶其弃于地注意这句话的语法结构。下“力恶其不出于身”同。恶讨厌,恨。谋闭而不兴阴谋杜绝而不兴起。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作乱、贼为三种危害社会的人。注意盗与贼的不同“盗”指一般的盗窃,“贼”指“杀人、害人”。作,义同“兴”。外户而不闭从外门把门拉上而不上闩。户名动用作动

20、词。按史家常把太平盛世称为“夜不闭户”。大人世及以为礼天子诸侯把传位给儿子或弟弟作为礼制。父终子嗣为“世”,兄终弟接为“及”。按商代诸侯天子无子则传位给弟弟。“世及”是“以”的宾语,因强调而提前。下二句同。以为固,把作为固守措施。固这里用作名词。礼义以为纪把礼义当作(治国)纲纪。说文“纪,丝别也”。以贤勇知以勇者智者为贤。谋用是作阴谋由此而产生。用介词,因,由。是指示代词, 这。按“谋用是作”与“兵由此起”对文。著其义使其义著,使动用法。义,合理的事情。下“著有过”同。考其信使其信得以成就,使动用法。考,成就,完成。刑仁以仁为准绳。名词的意动用法。刑铸造器物的模子(后写作“型”),引申为法则,

21、准绳。示民有常指示人民要有常规。在执者去执,为“藝”(种植)的本字,会意,引申为权势。(后来写作“势”)汉代的郑玄对篇名的解释是:“学记者,以其记人学教之义。”教学相长【补充注释】佳肴美味的肉食。肴从肉爻声。旨说文“美也,从甘匕声。”至道好到了极点的学说。至形容词。知困知道困惑。困困惑不通。自反自我反省。教学相反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学学半直译 为:教和学各一半;意译 为:教和学是有机的统一体。其是之谓乎大概说的是这个意思吧其句中语气词,大概。“是”为“谓”的宾语。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

22、义。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23、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大学之

24、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

25、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

26、学之道也。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博学【补充注释】笃行笃,老实。“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除非不学,学了如果学不会,决不放手。下几句仿此。人一能之别人一次能学会它。能动词,能学会,

27、能做到(与今能愿动词的“能”稍异)。已百之自己学习它一百次。百用作动词,学一百次。果能此道果真能实行这个方法。能动词,能实行。诚意【补充注释】诚其意使自己的心意诚实。诚形容词使动。如恶(w)恶()臭好像讨厌不好的气味。前“恶”动词,后“恶”形容词。臭(xi)会意字,气味(本义)。今有“臭味相投”、“乳臭未干”。如好(ho)好色好像喜欢漂亮的女色。好(ho)漂亮,貌美。色这里指女色。此之谓自谦这就叫作心安理得。谦通“慊”(qi),满足。小人閒居为不善小人独处时就会作不善的事情,(因为无人监督)。閒居,独处。閒音Xin。无所不至没有什么达不到的,即没有什么坏事做不出来。著其善张扬他的善行。著使显示

28、,使动用法。人之视已之,介词,用在主谓结构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见其肺肝然好像看见他的肺肝一样。如然像的样子。“此谓”句这就叫做心中有实在的东西,一定显露在外面。诚指实在的东西,此处指邪念。形表现,显露。其严乎真是严肃可畏啊。富润屋富裕能使屋子生光彩。润形容词使动。下句同。德润身善德能使身荷宠光。心广体胖心胸开阔了,身体也会安泰舒坦。“心广”是“体胖”的条件。二、字词解释1、 術a:邑中道也。此处指古代行政区划。術b:学习、实践。2、 蛾子时术之:孔颖达疏:“时时术学衔土之事而成大垤,犹如学者时时学问而成大道矣。”3、孙:“子之子曰孙。从子,从系。系,续也。”(因顺序在后)引申为顺理、恭顺、比

29、不上等意义,分化为“逊”。4、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愤:郁结于心。朱熹:“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想说而说不出的样子。朱熹:“口欲言而未能之貌。”5、燕:玄鸟也。燕a:亵渎、轻慢。郑玄注:燕犹亵。孔颖达疏:不相尊敬。燕b:喜悦,快乐。史记乐书:“宋音燕女溺志。”好學近乎知 禮記 【題解】 本文論述的是如何修身治國的道理,提出了治理國家的九條原則,即修身、尊賢、親親、敬大臣、體群臣、子庶民、來百工、柔遠人和懷諸侯。其中把修身作為治國的基礎列在第一條,認為修身的方法是好學、力行和知恥,要達到的目標是智、仁、勇,由此可以看出儒家對自身修養的重視以及儒家修身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本文選自禮記中庸,題目為編者所加。子曰:“好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