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2.49KB ,
资源ID:27793091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79309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矿用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系统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矿用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系统资料.docx

1、矿用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系统资料矿用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系统资料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装备系统资料辽阳正阳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11背景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国民经济能源结构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现全国原煤年产量已超过了29亿吨,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耗的70以上。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几年,原煤产量快速增长,在原煤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必须保证矿井的安全高效开采。矿井火灾是煤矿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而煤炭自燃又是矿井火灾的主要形式,“十五”期间,全国657处重点煤矿中,有煤层自然发火倾向的矿井占,发火期在3个月以内的矿井占50以上,每年自燃形成的火灾近400次,煤自燃氧化形成的火灾隐患

2、近4000次,仅我国北方煤田累计已烧毁煤炭达42亿t以上。近年来,综采放顶煤技术及开采方法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应用,使煤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但该方法因为冒落高度大、采空区遗留残煤多、漏风严重,使得矿井煤炭自然发火频繁发生,已成为制约煤炭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之一。 煤矿井下发生高温火点或火区是极易导致火灾事故和瓦斯爆炸事故的重大危险源。据建国以来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在发生一次死亡三人以上的事故中,火灾事故占4左右,仅次于瓦斯、顶板和水害,位居第四。因此,国内外都非常关注煤矿防灭火技术及其装备的发展。我国煤炭工业近几年来,有不少煤矿开始关注利用液态二氧化碳实施煤矿井下防灭火

3、技术的研究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受此启发,特别是受两次火灾事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启示,即陕西彬长大佛寺矿和山西大同同忻矿两个现代化矿井前两年相继发生井下大型火灾后,于缺乏有效的灭火措施,前者靠灌水处理,后者靠注氮气处理,都曾历经半年以上时间,才实现全矿井灭火并恢复生产,均造成了数亿以上的巨大经济损失,从而促使我公司萌发了试制生产煤矿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技术工艺装置的信念和决心。为什么选中该项装置技术,主要是源于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技术发展的潜力。CO2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并略带酸味的窒息性气体。它在不同的压力、温度条件下有三种形态,即气态、液态和固态。二氧化碳熔点为,临界温度为,临界压力为,C

4、O2具有升华特性,升华点为。在低温、加压下CO2气体可变为液态,利用蒸发潜热,可做成雪片2状固体,进一步冷却加压可制成干冰。气态CO2相对于空气的密度为,密度为/m3,液态CO2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50时,其密度是1155kg/ m3。在温度为15、压力为状态下,液态CO2体积膨胀倍数为1155/= 585倍。利用液态二氧化碳进行防灭火不仅具有惰化窒息、降温、稀释瓦斯的多重作用,对于煤矿防灭火具有高效、快速、成本低、操作简便又具备拟爆效果好的独特优势,同时也了解到随着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政策要求,各省有关化工厂都开始收集和储存液态二氧化碳,资源渠道有保障。通过近年来努力和现场实践,终于试

5、制生产出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装备系统。该技术和装置属于惰气防灭火范畴,为了认识该技术和装置的发展潜力,下面对各种惰气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投入进行分析比较。惰气防灭火技术分类、性能比较惰性气体用于煤矿井下防灭火的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在德、法、英等发达国家煤矿中大量使用;从80年代起,我国开始了惰气特别是氮气防灭火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其作用机理基本是降低火区内空气中所含的氧气和可燃气体的相对浓度,从而使火灾因缺氧而窒息熄灭,又使爆炸因缺氧而得以制止,一举两得。按惰性气体的种类,可分为燃油惰气防灭火技术、氮气防灭火技术、气态二氧化碳防灭火技术、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技术等。燃气技术,通常通过煤油的燃烧而

6、制成。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还有一些氮气、氧气、一氧化碳、水蒸气等。应用燃气灭火的缺点是,燃气成分中含有少量的氧气和一氧化碳,致使灭火效果不好,还影响火区状况的分析,故燃气灭火技术已被淘汰。氮气技术,一般采用空气分离技术获取。分离方式有:深冷空分、膜分离、吸附分离三种。以深冷空分方式分离的氮气纯度很高,接近100%;以膜和吸附方法分离的氮气纯度较低,大约为9598%。按状态分类,有气氮、液氮、固氮,我国煤矿一般采用气氮。氮气密度为 kg / m3,相对密度为。二氧化碳技术,按状态分类,有气态、液态、固态。气态可通过二氧化碳发生器制取,液态或固态取之化工厂副产品。3采用发生器生产或化工厂副产品制

7、成的二氧化碳纯度均可接近100%,无氧气成分。 二氧化碳气体密度为 / m3,相对密度为。各种惰气防灭火相关装置及其经济成本分析设备一次性投入情况a、燃油惰气DQ -1000型,每台约20 万元;b、制氮机按每小时产气1000m3,每台投入200万元以内;c、二氧化碳发生器按每小时产气1000m3,每台投入约80万元以内; d、液态二氧化碳气化装置系统按每小时产气3000m3,每套系统投入约200万元以内;e、液态二氧化碳井下直注装置系统若干个储液罐及辅助件组成,每一罐产气1000m3,每套系统投入约100150万元。生成每立方米惰气消耗原料、电费成本据调查,制氮机每生产一立方米氮气需消耗电费

8、2元左右;二氧化碳发生器每生产一立方米二氧化碳,约需原料采购及加工费8元左右;液态二氧化碳出厂价每吨仅为1000元左右,一吨液态二氧化碳可释放约506立方米气态二氧化碳人工成本新产品已实现气化工艺自动化,操作工艺极为简便,2-3人就可操作,人工成本较低。2 煤矿防灭火用气态、液态二氧化碳煤矿防灭火用惰气的优化选择煤矿防灭火用惰气,可供选择的通常有两种,即氮气和二氧化碳。现就氮气和二氧化碳的阻燃、阻爆性能对比分析如下:吸附性对比根据“范德华”力的理论,固体表面对气体具有吸附能力,具有一定吸附能4力的固体材料称为吸附剂,被吸附的物质称为吸附质,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通过分子力相互吸引,形成吸附现象。依

9、据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吸附力的不同,吸附可以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此看来,煤可视为吸附剂,而二氧化碳、氮气视为吸附质。于在煤的氧化自燃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转移给惰性气体,从而遏止了燃烧的链锁反应,同时提高了惰性气体的惰化效果和阻燃、阻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煤对二氧化碳的吸附量为48 L/ kg ,而煤对氮气的吸附量仅为8 L/kg ,前者是后者的6倍,此看出,二氧化碳的惰化效果和阻燃、阻爆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火区惰化覆盖率对比以放顶煤综采面火区为例,其空间体积很大,但要求火区空间内惰气浓度均匀,才能取得最佳的阻燃、阻爆效果。氮气在标准状态下密度为/m3,与同体积空气质量比为,于比空气轻,注入于火区

10、内的氮气容易向火区顶部放顶煤裂隙带扩散,致使火区惰化覆盖率较差,进而影响氮气的惰化灭火和抑爆效果;而二氧化碳的相对密度为,重于空气,于火源点一般位于放顶煤采场采空区一侧中、下部,因而使火源点容易被二氧化碳惰化带覆盖,而且其覆盖率很高,对火区灭火和抑爆特别奏效。氧含量对比目前,便于在井下使用的制氮机有DM系列膜式制氮装置和变压吸附装置两种。无论采用膜分离还是吸附分离技术,不可能把氧气全部分离出去,少量的氧气必然会掺入到氮气里,这是无可置疑的。据DM系列膜式制氮机产品说明书记载,氮气浓度为9599%,其浓度取决于产气量,产气量越大,其浓度就越低;反之,就越高。显而易见,膜式制氮机产氮量中所含的最大

11、氧量为5%。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248条第2款规定,火区熄灭条件之一为“火区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到5% 以下”。如上所述,制氮机出口氮气量中已含有5%的氧气,加之火区原有氧气量及外部漏风量,总氧气量会超出5% ,不易达到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而通过采用发生器生产的或化工厂的制成的液态二氧化碳纯度均可接近100%,无氧气成分。 因此以二氧化碳注入的火区氧浓度完全可以达到5%以下,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5阻燃、阻爆临界氧浓度对比在以氮气惰化的条件下,火区内明火被熄灭的临界氧浓度为%,与失爆点相应的阻爆临界氧浓度为 % ;而在以二氧化碳惰化的条件下,明火被熄灭的临界氧浓度为 % ,与失爆点相应

12、的阻爆临界氧浓度为% 。从上列数据看出,二氧化碳和氮气的阻燃、阻爆临界氧浓度均相差2个百分点以上,二氧化碳的惰化效果显然优于氮气。降温效果比较降温效果对于煤矿防灭火效果至关重要,它是火区能否复燃的关键,对此予以高度重视。煤的燃烧过程实际就是煤的氧化过程,其氧化速度与供氧有关系,也与温度有关系。煤炭自燃往往经历三个阶段:升温氧化阶段(110-130),加速升温阶段(140-190),急速升温阶段(200以上)。显然如能有效地破坏聚热条件,控制住煤的氧化温度,就会延缓煤的氧化速度,从而延缓煤的自然发火期。一旦煤矿采空区发生自然发火,通常采取封闭灭火措施,一般明火容易扑灭,但暗火往往不容易处理。如从

13、降温上同时采取措施,则有利于根除暗火或阴火。目前采取的各种惰气防灭火,如燃气技术、氮气技术,其出口的惰气温度都比较高,很难降下来,起不到有效降温效果。若直接喷注液态二氧化碳,可使高温点或火点迅速降温,加速熄灭火源,而且火区不易复燃。液态二氧化碳喷入火区空间就会瞬间气化,体积将膨胀640倍左右,而且在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促使温度急剧下降,在有限空间内,最低可降到-。1kg液态二氧化碳蒸发气化需要吸收103焦耳KG的热量。加之煤对二氧化碳极易吸附特点,在吸附过程中将吸附热转移给二氧化碳气体,从而会遏止燃烧的链锁反应。同时采空区内的二氧化碳气体也会吸收氧化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降低火源点

14、及其周围介质的温度,减缓煤的升温速度,促使煤的氧化反应于聚热条件的破坏而延缓或终止。通据对上述关于氮气和二氧化碳惰性气体的阻燃、阻爆等技术性能对比分析,不难看出气态二氧化碳防灭火优于燃气及氮气防灭火技术,因此,我们把二氧化碳气体优化选择为用于煤矿防灭火的惰性气体。其实,二氧化碳作为灭火剂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它价格低廉,获取、制备容6易,主要是依靠窒息作用和冷却作用灭火。所以,直接利用液态二氧化碳进行煤矿井下防灭火,其惰化效果和阻燃、阻爆性能具有气态二氧化碳惰气特点外,同时还具有明显降温效果,更有利于防灭火。二氧化碳惰气的二氧化碳惰气可以采用化学反应方法制取,也可取之化工厂的副产品液体二氧化碳,新

15、产品的研制采用了后者。其理是:新产品的研制,首先要解决二氧化碳的气源问题。众所周知,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因此,我们不可以生产和制造二氧化碳,因为这不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于是,详细调查国内化工厂产品的生产情况,发现大型化工厂积存大量的液态二氧化碳,其库存量相当大。因此,我们就选用液态二氧化碳作为煤矿防灭火用的惰气源。液态二氧化碳是化工厂的副产品,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体现了“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的 精神。当前液态二氧化碳主要都是化工厂生产的气态二氧化碳回收加工而成的副产品,不利用就会排放,污染大气。将其注入于井下采空区,不仅可起到防灭火作用,同时利用煤体对其强吸附的特性和易溶

16、解于水的特性,可使大量二氧化碳留存于采空区,大大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鉴于此,利用液态二氧化碳实施煤矿井下防灭火,既符合国家提倡的发展低碳经济要求,又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此可见,选择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技术路线是正确的。液态二氧化碳的灌注方式及其适用范围灌注方式分类为两种,一类是在地面将液态二氧化碳经气化灌注方式,另一类是在井下将液态二氧化碳直接灌注方式。其中,前一种方式适用于井下防火、灭火、抑制瓦斯和煤尘爆炸等领域,特别适用于易自燃煤层的防火和瓦斯事故的抢险救灾。煤矿火灾治理,应以预防为主,防范于未然,新产品为防火提供了新技术装备。该方式将液态二氧化碳装备安装在井口附近的地面,并与井下防

17、灭火管路连接成为地面固定式液态二氧化碳气化防灭火装备系统;后一种方式主要适用于井下灭火,因为该方法兼有窒息灭火、冷却降温作用,其灭火效果特别好,而且火区不易复燃。该方法虽然也具有防火和抑制瓦斯和煤尘爆炸功能,但在井下实施长期防火作业实有困难,而阻爆作业也实有危险,不如前一种方法安全可7靠。该方法将液态二氧化碳设备安装在平板矿车上,便于井下运输,构成为井下移动式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装备系统。3 产品的可行性说明核心技术的解决新产品核心技术是:防止液态固化;完全气化和保证气化量;控制压力和温度的稳定。现将核心技术分述如下:防止液态固化二氧化碳是碳原子和氧原子以12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分子式为CO2,分

18、子量为44,碳和氧的重量比分别为% 和%。二氧化碳在正常的大气温度和压力下,呈气体状态。无色,有轻微刺激性气味,密度大约是空气的倍。二氧化碳的状态随温度和压力而定,可以以固体、液体或气体状态存在。在温度为-,压力为时,二氧化碳处于三种状态的相态分界点,该点称为三态点。在温度为 ,压力为时,二氧化碳处于液态和气态的分界点,该点称为临界点。当温度高于 时,其压力无论如何变化,二氧化碳只能以气态存在,这种温度叫做临界温度,临界点见图1。在三态点和临界点之间,即在温度- 、压力之间,二氧化碳才能以液态存在。为了保持以上压力和温度范围,二氧化碳只能存于密封的低温、带压容器内。液体二氧化碳在低温和受压状态

19、下才可以以液态状态长期储存。运自化工厂的液体二氧化碳运输槽车上贮液罐内的温度和压力一般为-30-40 ,。图1可见,在相图上二氧化碳状态分为气态、液态和固态三个区,所处的相态不是绝对固定的,而是随着压力大小和温度高低而变化,并决定其所处的相态。一旦压力和温度发生变化,其相态就会转移,液态可能变为固体干冰,亦可能气化。通常贮液罐和气化器内温度大于三态点对应的温度即- ,此时相态仅决定于压力,一旦压力降低,就固化成为干冰。因此,为了有效地防止固化,必须设置增压系统,该增压系统是解决防止固化的主要技术途径。增压装置的设8计压力为 MPa,为了可靠地保障设计压力,应实现压力控制自动化。产品的贮液罐与转

20、换器之间,分别设计布设液相管路系统和气相管路系统,其中液相系统一端与贮液罐底部连接,另一端连接气化器,构成为液相管路系统,于是贮液罐内的液态二氧化碳连续不断地进入气化器,使之气化;而贮液罐顶部与气化器之间连接管路,构成为增压气相管路系统,通过该系统对气化器实施增压,将把贮液罐液面上部气压传递给气化器 ,从而达到增压的目的。显而易见,随着贮液罐内液面高度不断地下降,使罐内压力同步下降,进而其压力亦随之降低,此可能造成贮液罐和气化器内液态固化现象。为防止固化,应对贮液罐和气化器实施增压。增压手段是,在贮液罐外部应设计安装旁路增压系统,该系统贮液罐、泵及连接管组成,泵的进口与贮液罐底部连接,其出口与

21、顶部连接,构成为泵送旁路增压装置系统,以使贮液罐内始终保持设计压力并处于液态状态,同时用其压力供给气化器,保证使气化器达到设计压力,防止液态固化。完全气化和保证气化量在气化过程中,将会不断地吸收热量,因此要持续不断地补充热量,以满足 气化所需的热量,否则影响气化,液态有可能向固态发展。如前所述,当温度高于 时,其压力无论怎样变化,相态只能以气态存在,这就说明液态完全气化的必要条件是必须要保证气化器内温度高于 。为此,在气化器内设9置加热器,其目的是保证加热器供给的热量足以使介质温度超过 ,供热用介质设计温度为3570 。为了气化完全、彻底、可靠,加热器应实现温度控制自动化。供热方式可选择蒸气加

22、热式或电加热式,任选其一。蒸气加热式省电,但麻10图1 二氧化碳相图烦;电加热式费电,但简便,可根据用户的要求选择之。在加热器上应配有电加热器,如改用蒸气加热式,则电加热式停用即可。如何保证产气量?其技术途径是:贮液罐连续不断地供给足够的液态二氧化碳,以满足与产气量匹配的气化用量。新产品设计产气量在03000m3h范围内可调,根据用户的需求量来调节之。以最高产气量3000m3h为例,按每吨液态气化成为500m3气体计算,必须保证液态二氧化碳的供给量达到6th,方能满足产气量3000m3h的需要。综上所述,在液态二氧化碳气化过程中,防止固化、全部完全气化且保证产气量的技术手段是通过增压装置和加热

23、装置来实现。新产品的产气能力取决于气化器的气化能力,而气化能力又取决于增压系统和加热系统提供的压力和温度,所以气化器及其增压系统和加热系统是本装备系统的核心技术设备。增压系统和加热系统已实现控制自动化,能够自动控制气化器内的压力和温度,保证使气化顺利,并使气化能力达到额定产气量。控制压力及其稳定经气化后气态二氧化碳已处于常温状态,但其压力仍然偏高,一般为,而且其压力很不稳定,处于脉冲状态,必须经调压和稳压,使之成为与井下管路系统相匹配的稳定压力。为此。必须在气化器出口后面设计安装气体调压装置,它的作用是将过高压力调节为合理压力,并使压力脉冲状态调整成为稳定状态,然后输出给井下防灭火管路。气体调

24、压装置的调压和稳压是通过用低温截止阀、低温球阀、气体调压阀来实现,其操作极为简便。气化工艺设计的先进性和新颖性地面固定式矿用液态二氧化碳气化防灭火装备系统工艺流程地面固定式矿用液态二氧化碳气化防灭火装备系统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在该流程图中,贮液罐、空气自热式气化器、气电加热式气化器、气体调压装置均为主体工艺设备,并液相管路连接,构成为主生产工艺装备系统;而贮液罐旁路泵送系统、气相增压系统、气电加热系统及井下管路系统均为辅助系统,主系统和辅助系统又构成为地面固定式矿用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装备系统,实属系统工程范畴。虽然辅助系统好像是次要系统,但是该系统实属核心系统,因为没有11该系统的鼎力辅助,主

25、体工艺设备将成为一堆废铁,足见该系统的核心地位。图2 矿用液态二氧化碳气化防灭火装备系统工艺设计流程图1、 液相金属高压软管6、气相增压用金属高压软管 2、液、气混相金属高压软管7、 热交换器 3、 气化器输出用不锈钢管8、 供电线4、5、泵送系统不锈钢液相连接管9、井下防灭火管路系统贮液罐、空气自热式气化器、气电加热式气化器及其金属高压软管1构成为液相系统。金属高压软管2为液、气混相管路,是空气自热式气化器与气电加热式气化器之间的连接件。泵与连接钢管4、5构成为贮液罐旁路增压泵送系统;贮液罐、气电加热式气化器及其金属高压软管6构成为气化器增压系统。配电箱、热交换器及其电源线构成为气电气化器的

26、加热系统。 气体调压装置及其控制阀门构成为气态二氧化碳输出系统。 此外,在工艺设计图上,液相管路系统和气相管理系统巧妙地搭配;旁路增压系统和气电加热系统各负其责,而又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完全体现了生产工艺设计的先进性和新颖性。因此,将贮液罐内低温、高压液态的二氧化碳转换成为常温、高压气体的设备和工艺研究,是新产品试制过程中必须加以解决的中心课题。通过以上二氧化碳相态的分析,以先进的气化原理为先导,就能够制定出设计构思新颖的气化工艺。如上所述,研究煤矿井下火灾防治技术及相关工艺装备,特别是研制一种能够保障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的相关装置,既有助于有效消除火灾隐患,保障井下12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又有助

27、于避免煤炭资源的损失扩大,对煤矿的安全生产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井下移动式矿用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直注装备系统工艺流程井下移动式矿用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直注装备系统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在该流程图上,若干个储液罐及与之相连的液相管路为主要生产工艺装备系统,而空气自热式气化器、增压泵送系统、气相管路为辅助系统,并主系统和辅助系统构成为井下移动式矿用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装备的生产工艺系统。F1F12均为控制阀门。图3 矿用液态二氧化碳直注式防灭火装备工艺流程图新产品设计具有结构合理、工艺流程新颖、技术性能先进、安全性能可靠、灭火性能良好、监控系统现代化等诸多特征和优点。特别是井下移动式矿用液态二氧化

28、碳直注装备系统兼有灭火和降温双重功能,可以充分发挥其灭火速度快、降温效果好、火区不易复燃的特点及优势,将在未来的重大灭火战役中获得非同寻常的战果,并为煤矿安全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4 产品装备系统的构成及其作用地面固定式矿用液态二氧化碳气化防灭火装备系统MKD-LZ-3000型矿用液态二氧化碳气化防灭火装备系统,就是针对保障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技术推广而生产试制的新型产品。该装备系统发展潜力将随着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技术的大力推广而将得到不断地发展。13按产品生产工艺图设计的地面固定式矿用液态二氧化碳气化防灭火装备系统如图4所示。图4看出, 产品贮液罐、自热式气液转换器、强热式气液转换器、气体压力调

29、控装置等四大部分组成,还配有控制阀、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表、液位计等安全器件,并与井下防灭火管路连接,装配成为地面固定式矿用液态二氧化碳气化防灭火装备系统。该系统地面装备部分还设置有液相管路系统和气相管路系统,其中液相系统将把贮液罐内的液态二氧化碳连续不断地供给气液转换器,使之气化;而气相系统则对气液转换器实施增压作用。以上两个系统均通过金属高压软管或钢管把贮液罐和气液转换器连接起来,使其成为输送液态二氧化碳和实施增压的通道。除此之外,在强热式气液转换器内设置了加热系统,对该气液转换器进行加热。1234 5678图4 JMRQ-3000型液态二氧化碳气化防灭火系统示意图 1、 矿用特制大型液体

30、二氧化碳储罐5、 强热式气液转换器 2、金属高压软管6、 气体调压装置3、自热式气液转换器7 、出口法兰,与井下输气管路连接4 、金属高压软管8、与井下防灭火管路系统连接现就个各构成设备的结构特征及作用分述如下:大型液体二氧化碳储罐其结构型式主要承载罐体、行走机构和电气系统三部分组成。其作用为将化工厂槽车运送过来的液态二氧化碳储存,并通过其进出液口再将所储存的液态二氧化碳释放和输出。在贮液罐上配有控制阀、调节阀及旁路泵送增压系统,还配有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等安全装置。泵送增压系统泵和连接管路组成,泵的入口与贮液罐底部出口相连,泵的出口与贮液罐顶部连接,便成为旁路泵送增压系统。在贮液14132

31、 图5 大型液态二氧化碳贮液罐1 液态二氧化碳贮液罐2 贮液罐托架 3 高压金属软管罐底部设有液相管路,与自热式气液转换器相连,用于输送液态二氧化碳;顶部设有气相管路,与强热式气液转换器连接,用于给转换器增压,防止液态固化。贮液罐的功能和作用是:将来自化工厂的低温、高压液态二氧化碳储存于贮液罐内,并供给转换器气化之用。为了保温起见,贮液罐结构设计成为内外双层罐,类似暖瓶胆,以利于保温,防止使液态固化。罐体容量可根据用户的要求制作,材质选用优质钢材。贮液罐外侧设有旁路泵送增压系统,该系统保证使贮液罐内的压力达到设计压力范围,当其压力达到下限值,则旁路泵送增压系统立即自动启动,并往贮液罐内增压至设计压力的上限值,此时自动停泵,如此循环往复。贮液罐内设计压力为 MPa范围内,泵送系统始终要保证贮液罐内设计压力,其工作方式为间断式,不是连续式,泵工作时间约占气化时间的三分之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