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心理学复习社会心理学复习题纲一、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 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学习,掌握社会经验、规范,形成与社会一致且有自己特色的态度、情感、行为习惯与品格,并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成长过程。(2) 社会自我(Social Self):一个人认为别人如何看待他(她)。(3)理想自我(Ideal Self):一个人希望如何看待他(她)自己本身。(4)真实自我(Actual Self):一个人如何真实地看待他(她)自己本身。(5)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个体对自我及其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和社会人际关系作出感知、判断与推测的过程。(6)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又称
2、光环效应,它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7)刻板印象: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和笼统的看法。(8)印象管理: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又称印象整饰。(9)人际距离:是指交往过程中个体由于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与他人在地理空间上保持的距离。 (10)自我暴露:自我暴露是一种人们自愿地、有意地把自己的真实情况暴露给别人的行动,它所透露的情况是他人不可能从其它途径获得的。(11)利他行为:无个人动机,不期望任何回报的助人行为。我们把这样的助人
3、行为称为利他行为。(12)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它主要包括分享行为、捐献行为、合作行为、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同情行为等。(又称为积极社会行动)(13)群体: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又可以称为团体。(14)社会惰化:又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是指群体在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体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的现象。 (15)侵犯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 :简称侵犯,又称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为。(16)去个性化 :个人在群体中自我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
4、(17)从众 :从众是指个体的观念与行为由于受到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18)群体思维:是指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 群体思维是群体极化时的一种表现,即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寻求一致,以致于对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价受到了压制。(19)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冒险转移或保守加强)(20)社会助长:也称社会促进或社会助长作用, 是指因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从而使个体的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21)社会干扰:是指因他人在场或与别
5、人一起活动,从而使个体的活动效率降低的现象。(22)集群行为:人们的行为一般说来大都处在既定的社会规范的制约之下,但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些不受通常的行为规范所指导的、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同时也是难以预测的群体行为方式,就是社会心理学所说的集群行为。(23)参与观察:所谓参与观察法,就是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24)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25)社会态度 :个体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26)旁观者效应
6、 :旁观者现象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指在紧急情况是由于有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害者提供帮助的情况。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与在场旁观人数成反比,即旁观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小。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结论性的、权威的证据证明旁观者现象。(27)参照群体 :(参考组,又称标准群体或榜样群体)是指个人实际上没有参加但接受其规范的群体。它可以是实际存在的群体,也可以是想象中的群体。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四、简述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自我的实质。答:(1)自我是一个心理过程(2)自我是关于自己的知识。(3)自我是人格或人格的核心。2、简述
7、影响社会化的社会文化因素。答:(1)通过文化传承了前人的社会经验; (2)向个人传递本民族的行为价值准则(刮痧); (3)使个人能够顺利地与他人及其群体建立社会联系。 (犹太人) 3、简述自我概念的功能。答:(1)维持自我的一致性 (2)解释经验 (3)决定期望4、简述社会认知的途径。答:(1)社会知觉(2)印象形成(3)归因(4)偏见5、简述社会态度的构成。答:(1)认知成分,是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2)情感成分,是个体对态度对象喜爱或厌恶的情感体验,被认为是态度的核心成分;(3)行为倾向成分,是个体对态度对象企图表现出来的行为意向,但行为意向不等于行为本身。6、
8、简述态度的功能。答:(1)态度影响人的判断和选择;(社会刻板印象)(2)态度影响人的行为方式;(态度本身就是行为准备状态,第一印象)(3)态度影响人的活动水平。(动机,学习态度、对革命的态度)7、简述社会认知的途径。8、简述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答:(1)熟悉:随着熟悉的增加,人们对不喜欢的事物会变得越来越喜欢。(2)个人特征,包括,才能、外貌吸引力、个性品质。(3)相似与互补。包括,相近因素、相似因素、互补因素。9、简述刻板印象及其影响。答:(1)刻板印象是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和笼统的看法。(2)积极影响:包含了一定的合理的、真实的成份,或多或少反映了认知对象的若
9、干实际状况,因此,有助于简化人们的认识过程,为人们迅速适应社会生活环境提供一定的便利。 (3)消极影响:一经形成便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很难随现实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它往往会阻碍人们接受新事物。在对人的认知中,刻板印象则易导致成见。10、简述沟通的类型。 答: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1)言语沟通(包括,口头沟通、书面沟通)和非言语沟通(包括,目光、手势、动作、表情);(2)正式沟通(包括,垂直沟通、水平沟通、斜向沟通)和非正式沟通(包括,私下沟通、小道消息);(3)单向沟通和非单向沟通。11、简述沟通的意义。答:(1)沟通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必需得的信息资源;(2)沟通是自我概念形成的途径;(
10、3)人凭借沟通交换信息并建立与维持相互联系。12、简述侵犯行为的因素。答:(1)个人因素。包括人格类型、敌意归因偏差、性别差异等;(2)情境因素。包括,高温、酒精和药物、唤醒水平、去个性化等;(3)社会因素。包括,媒体暴力、暴力视频游戏等。13、简述侵犯行为的预防与控制。答:(1)宣泄(2)移情能力的培养(3)成熟个性的培养(4)社会公平的建立14、简述群体的特征。答:(1)有一定的人数; (2)有一定的结构; (3)有一定的共同目标; (4)员有明确的归属意识; (5)有共同的规范。15、简述影响群体形成的因素。答:(1)互动与共同目的 (2) 隶属需要 (3)工具作用与情境压力16、简述影
11、响群体极化的原因。答:(1)互动作用:被动接受接受别人的观点不如听取群体的讨论,听取群体的讨论不如实际参与群体的讨论. (2)责任扩散 (3)原有倾向 (4)多数倾向 (5)文化背景17、简述影响服从的因素。答:(1)命令者的权威性 (2)他人支持 (3)行为后果的反馈 (4)执行者的个人特征18、从众行为的现实意义?举例说明。答:(1)积极作用:处于有着良好社会规范环境中的个人,也会处于从众的心理而约束自己的言行,做到与他人的行为一致。比如有序排队的人群中较少有插队的现象;(2)消极作用:从众可能使人们在人群中失去自己明确的观点和正确的立场。如,青少年中会因此产生不良群体,社会上也会因此存在
12、攀比、浪费的风气。19、简述阿希的从众经典实验研究。答:(1)实验过程:用18套卡片做实验材料,每套卡片两张,一张画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画比较线段。实验要求被试比较判断三条线段中,哪一条线段与标准线段等长,并要求被试大声说出所选择答案。被试共7名(均为大学生),但其中6名是假被试,即阿希的助手,只有一人是真正被试,而且总是安排在倒数第二个回答。18套卡片共呈现18次,前6次大家都做出正确的选择,从第7次开始,假被试故意都做出错误选择,实验者则观察真被试是做出独立反应,还是从众。(2)结果: 大约1/4到1/3的被试保持了独立性,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大约有15%的被试,在回答次数中平均有75%的从
13、众行为,即每12次回答中就有9次表现出从众;所有被试平均从众行为是34%。20简述影响去个性化的原因。答:匿名性,丧失了责任感, 群体的淹没性。21简述“家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化因素,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课堂”的原因。 答:(1)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交往对象。(2)家庭是人最早建立的社会关系。(3)童年期是人一生中社会化的关键时期;童年期儿童对于家庭的生理、心理依赖是一生中最强烈的时期;家庭在整个社会中占据重要而独特的地位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群体行为 、群体思维;答:(1)群体行为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更多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
14、的个体组成的人群集合体。组织、群体和个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群体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2)群体思维:一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是群体极化的一种表现,即高凝聚力的群体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寻求一致,以至于对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价受到压制。2、影响社会化因素;答:(1)遗传因素(2)社会环境因素社会文化:通过文化传承了前人的社会经验; 向个人传递本民族的行为价值准则(刮痧); 使个人能够顺利地与他人及其群体建立社会联系。 (犹太人) 家庭: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交往对象;家庭是人最早建立的社会关系。学校: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成员系统传授价值观念
15、、行为规范、生活技能、科学知识的制度化机构。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职业背景:职业背景是成人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大众传播:大众传播在现代社会中对人的社会化起作日益重要的作用。3、群体中的相互作用如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社会惰化 ;答:(1)社会助长。也称社会促进或社会助长作用, 是指因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从而使个体的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应当注意,所谓社会促进作用,仅仅是他人在场或参与便提高了个人的行动效率,而不是由于人们之间有意识竞争或接受他人帮助的结果。包括观众效应、主场效应、共同活动效应(同作效应)、异性效应。 (2)社会
16、干扰是指因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从而使个体的活动效率降低的现象。(3)社会惰化。又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是指群体在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体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的现象。4、态度改变;答:(1)态度形成和变化的三个阶段1 顺从。表面上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观点,在外显行为上与他人一致,而在认识和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受外部奖励和惩罚的影响)2 认同。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不但在行为上与他人保持一致,而且在感情上也与他人一致。3 内化。不但从内心深处相信和接受他人的观点,并将这些观点与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此时,新的态度成为个性的一部分。(2)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信息源(劝说者)。可信性
17、:同一劝说的信息内容由几个具有不同可信性的人来发出,则高可信性者比低可信性者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可信性包括专长性和可靠性。2 沟通(信息传递)。差异性:是指传达者发出的信息和目标靶原有的态度在程度上的差异。3 目标靶(目标对象)。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差异、信奉或承诺、好心情、态度主体与群体的关系。4 情境。包括,分心和情境的强化作用。5、助人行为的培养;答:(1)明确责任与增加互动(2)示范作用(现场示范与媒体人物示范)(3)助人情感倾向的培养(4)助人技能的学习(5)价值取向的教育6、侵犯理论、原因及如何减少侵犯行为。答:(1)侵犯理论、原因:寻求侵犯的内在原因,重在探讨个体的本能力量或某种内在的生物机制; a侵犯的本能理论 b侵犯的生物学理论寻找侵犯的外在原因,重在探讨外部的环境条件或情境条件。 a挫折-侵犯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2)减少侵犯行为 宣泄2 移情能力的培养3 成熟个性的培养4 社会公平的建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