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33.08KB ,
资源ID:2774938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74938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心理学史2.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心理学史2.docx

1、心理学史2心理学史第二章1、简答神话与人的合目的行为的关系(含义、提供了什么、怎么理解神话)1-2神话是对人和世界的双重幻化,表现了人对事件和行动的意义的追求,是人们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从中获得存在的根本意义。对其构建是人的一种康德所说的合目的性的行为。2、最初的哲学家和他们的心理学思想的起源和线索3-9米利都学派的哲学家们,如泰勒斯、阿纳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跨出了探寻控制宇宙结构和进程的非人格化力量,探问着事物实际上是什么,如何解释其中的变化过程,理智而科学地思考这些问题,先后提出了“水本原说”,“无定说”,“气本原说”。以上本原论不约而同地寻求作为世界统一性的终极存在和作为知识统一性的

2、终极解释,以通过对终极存在的确认和对终极解释的占有来奠定人类自身在世界中的安身立命之本,即人类存在的最高支撑点(哲学本体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类实践本性的理论思维就是渴求在最深刻的层次上或最彻底的意义上把握世界、解释世界和确认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价值。人类对终极存在和终极解释的关怀,植根于对人类自身终极价值的关怀。3、名词解释火本原说9该本原论的提出者是赫拉克利特;该理论指出世界的本原是火,一切存在物都不是任何神所创造,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也就意味着自然界的万物处在永恒的流动和变化之中,就像“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3、”,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4、名词解释逻各斯7一方面具有客观规律的含义即规律或秩序,是万物运动变化的法则,是神的普遍理性的表现,具有规律、命运、尺度、比例和必然性的意思。另一方面也具有主观理性的含义,即理性或智慧,它虽人人共有,但需思想去把握。5、简答:如何理解巴门尼德的“存在”9存在物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真理之路)。它抽掉了一切感性特征和数量规定,是对事物进行了各种抽象之后仅剩下来的最基本的、超越时空的规定或者表述,它是不变不动、独一无二和不生不灭的。它的存在于思想和言语中,经过逻各斯这条路通达。6、简答:具体分析恩培多克勒的元素论是什么,四元素间的关系演变10物体是由许多不变的物质微粒组

4、成的,这些微粒包含着四中永恒不变的、永远不能转化为其他东西的物质元素:土、气、火、水。我们看到的变化只是这四种元素的不同混合形成不同物质,而不是它们的转化。而推动这一变化过程的是由爱和恨或者和谐与争吵彼此消长的特殊力,他们使得四种元素相互混合、分离,形成一个由爱到恨的四阶段的永无止境的循环。具体演变关系如下:第一阶段爱出现,恨完全没有;四元素完全混合在一起,被爱的原则和谐地统治着;第二阶段爱占主导,恨的力量开始侵蚀事物;第三阶段恨占统治地位,各微粒陷于不合,开始分裂;第四阶段只呈现恨,所有元素各自分离,成为固有的四组物质。四元素准备好,当爱的力回来吸引诸元素和谐地结合时,就再开始一次开始新循环

5、。7、名词解释:恩培多克勒的“同类相知”VS亚里士多德的形式与质量12该理论主张:各感官的感觉不同,是由于各感官的孔道结构不同,只有外物的流射进合适的感官才产生感觉。主要用于解释人的感觉过程及其形成机制。又称为“以同知同”是一种把认识归结为感觉的经验主义。首次把心灵的活动提供纯粹的物理学、生理学基础。8、阿那克萨戈拉种子说的内容及主要观点:12所有存在的产生和消灭都仅在于已经存在的物质和混合与分离,这无限多的本原就是构成事物的最小微粒即“种子”。种子的种类和数量无限多,但是性质上彼此相异。世间万物每一个都包含其他一切事物的种子,只不过其中一类种子占优势使该事物显现某种性质。从而使宇宙万物的统一

6、性和多样性从事物的内部结构上得到了说明。异类相知13可感性质包含着性质相对立的不同种类的种子,在数量上占优势的那一类种子决定了事物的可感性质。但正是感觉不到的性质使得那个可感事物的性质被感觉。因为感觉不到性质是一种痛苦的“缺乏”,它促使感觉活动起来,以把握可感事物的属性。9、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13事物的本质在于无限数量的微粒或者叫做原子的单元,万物都是由这些不可毁灭的和永恒的原子构成的,自然只包括空间和原子,自由意志只是幻觉,最初的原子存在于空间中,运动的原子相互碰撞形成事物,原子的来源和推动原子的最初动力没有必要去解释。10、德谟克利特约定论与伦理学15事物的真理是只有原子和空间,感

7、觉与事物的真相并不一致,它暗含着认为造就的意思。所以我们通过感官不能获得任何确定的真理,我们所知道的只是那些按照身体的倾向和进入或抵抗身体的事物的倾向而变化的东西。而唯有理性才能渗透到原子中去。因此所有的价值只能还原为我们的躯体对快乐和痛苦的体验。生活最令人向往的目标是快乐,我们所能做到的最好的就是通过在所有事情上的适度和文化上的教养来获得它。11、简答/案例分析苏格拉底的方法17-18他确信达到可靠知识的最可靠的方法就是通过受训练的对话:辩证法,即通过对话揭示彼此观念中的矛盾,使他们不得不澄清他们的观念,最终达到一个意义清晰的称述。(1)、讥讽-对峙从一个问题最显而易见的方面开始对话,在对话

8、过程中,揭示此中挂念,使交谈双方不得不澄清他们的观点,最终得到一个意义清晰的陈述;(2)、助产术对话开始之初,假装对其一无所知,然后试探从其他人的言谈中抽出关于这一主题最完满的知识,引导对方通过一个思想的有序过程,而不是提出一些列教条式的思想强加给听众。(3)、归纳靠举例构成临时定义,并经过其他例证的检验加以扩缩以符合要求,直到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4)、下定义定义的过程是一个达到清晰确定的概念的过程,它包含区分特殊和普遍这两个对象的一个过程。12、柏拉图一、名词解释洞穴的比喻22-24二、理念论24可见可感的事物有型相,美善都有理念型相,各种理念虽然很多,但并非乱作一团,没有秩序,他们构成有

9、条理的宇宙,即宇宙是理念的逻辑体系。灵魂早先存在于精神领域,它熟悉相;相先于在事物那里的具体化就有其存在,它存在于理性的最高原则中。三、回忆说24灵魂早已存在于理念世界,随神同游,同理念打交道,有了关于各种理念的知识,投胎托生时被肉体遮蔽而暂时忘记了关于理念的知识,通过感觉经验,使灵魂引起对理念世界的回忆(学习),唤起理念世界的知识影子,重新获得知识,四、填空灵魂的三重区分25灵魂包含着人的行为必须服从的三个原则:1、理性控制着思想活动 存在于头部,对应于智慧是不朽的灵魂的最高原则;2、激情控制着合乎理性的情感存在于胸部,对应于勇敢是可朽的理性的天然同盟;3、欲望支配着肉体趋乐避苦的倾向存在于

10、腹部,对应于节制是可朽的灵魂的最低原则;(欲望专指肉体的欲望,理性的欲望被称作爱欲,这是对善和真理的欲求,肉体的欲望或服从理性而成为一种德性,或背离理性而造成邪恶。)灵魂按照自身的原则支配着身体活动,但灵魂和身体的关系归根到底是灵魂内部理性和欲望的关系,当理性支配着灵魂的时候,灵魂正当的统摄着身体,反之,当欲望原则支配着灵魂时,身体反常的毁坏着灵魂。生活的最高目标应该是使灵魂尽可能摆脱肉体的玷污。五、伦理学25理性具有绝对的价值至善,灵魂脱离肉体沉思美好的理念世界,即是人生的终极目标。理想的是一个有条理的灵魂过上一种有德行的生活。13、亚里士多德一、其哲学的基本立场261、事物终极的本质和原因

11、是宇宙是一理想的世界,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一个永恒不变的理念或形式的体系。2、理念是世界的主要部分,给世界以生命和形式。3、经验世界是我们要研究可了解的对象,经验是人类知识的基础和出发点,由此上升到关于终极原理的科学。二、“逻辑学”的内容26(一)、1、分析思维的形式和内容以及取得知识的过程是逻辑学的主旨;2、狭义的概念是定义和定义的通则,最高级的概念是范畴;3、三段论式是一切思维运动的基本形式。是由某种前提必然得出新结论的一种论述方法,它包含演绎推理即从一般得出个别,和归纳即有个别的经验事实推演出一般命题。(二)、4、基本概念或原则为理性本身,是由理性的直接直觉(自明的原理)得来,或由归

12、纳证明。5、它们既是思维的形式,又是实在本身的形式。思维和形式是一致的。(三)、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范畴意指论断中最概括的形式,是论述任何事物所用的基本、最一般的谓语,包含:实体、性质、数量、关系、空间、位置、状态、主动或被动,三、四因说的基本观点27说明“实体为什么是实体”,1、讨论它的存在和产生的原因,2、讨论了变化的原因。1、形式质料说质料因:事物构成的材料;形式因:事物特定的形式或模型;只是不存在无形式的质料,也没有无质料的形式。2、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动力因:使质料变成某种形式的动力,目的因:事物存在的目的、原因,3、目的论自然界中的万物皆有其目的,而自然界本身亦有其目

13、的,人类在一切动物中是独一无二的。(自然界中的万物本身具有一个构成它自身的机能,这个内部的本质的目的或职能被称为隐德来希。)生物的目的因是其本性中的一部分,它作为一种潜能存在于生命之初,一旦事物由其潜能逐渐转变为自身的实现,亦即事物朝向其目的因(或目的)运动,自然界也就具有了变化和运动的特征。事物的目的因是其本质。四、填空灵魂说的含义28有生命的物体所拥有的潜能(目的)决定于它拥有三种灵魂中的哪一种。1、植物灵魂:又称营养灵魂,为植物所有,承担生长、食物吸收和繁殖的功能;2、动物灵魂:为动物所有,而不为植物所具有,除上述功能之外,有机体还具有动物灵魂的感觉,能对环境作出反应,体验快乐与痛苦,而

14、且还有记忆。3、理性灵魂:为人类独有,除提供上两种灵魂所有功能外,还承担思考或理性思维和时间理性(思虑,选择)。五、名词解释感觉28感觉包含特殊感觉和一般感觉;它接受的是可感形式,而不是可感事物,感官本身是由形式和质料构成的可感事物,其质料是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其形式是一种现实性或活动,即感觉活动。感觉采用“同类相知”的认识论原则,可感事物的质料作用于感官的质料,可感事物的形式作用于感官的形式。特殊感觉:触、味、听、嗅、视五种感觉,其中触觉最为基本,是一种复合感觉。一般感觉(统觉):简单感觉是相通的,统觉伴随着每一种简单感觉,心脏是感官的统一主宰,它在供给感官血液的同时传递着统觉,把各个感官产

15、生的感觉统一起来。六、简答被动理性和主动理性的关系29被动理性:综合经验的作用,告诉人们事物如何应用与实际情况,使日常生活有效进行;常识位于心脏,是协调来自所有感觉知识的机制,提供事物特定的知识。主动理性:寻求事物的规律并理解其本质; 被动理性不能使人理解本质或第一原理,从从一个人的大量经验中抽象出来的第一原理只能同过主动理性才能获得。一个个线索的提供、整合,得到的知识使我们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获最佳效果。一系列最初的感觉经验最终发展为对其原理的探究,已对其做出解释,它是思维的最高形式。七、简答(伦理学)道德理想的来源演变论证过程30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是在人的本性结构中去寻求道德的基础,或者理想的

16、人格是怎么样的。存在两种主要的目的:工具性的目的,内在的目的;要成为终极的目标,一个行动必须是自足的,最终的。而这个目的必定是人性的规定即“善”;而人的至善就是全面和习惯地行使那种使人成为人的那个功能或者人的性质。 灵魂达到幸福的道德的普遍规则是根据正当的理性去行动。灵魂的主动理性为人类设定了最高目的即隐德来希。人类最终的目的就是献身于主动理性,这也是至乐的源泉。道德行动的起源(它致动因不是目的因)乃是选择,而选择的起源乃是带有一个目的的考虑的欲望和理性。第三章14、名词解释犬儒学派及其对人生的回答1主要代表人为第欧根尼,他倡导弃绝一切财富、荣誉、婚姻和家庭,主张背离文明而回归自然。该学派的主

17、要特点是宣扬一种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鄙视一切社会习俗和道德规范,以自然本性来对抗人为矫饰。15、填空斯多亚派对非理性情感的分类3斯多亚派认为不顺应命运的态度是非理性的情感,这样的情感有四种:忧伤、恐惧、欲求和快乐,忧伤是非理性的压抑,恐惧是非理性的退缩,欲求是非理性的扩展,快乐是非理性的膨胀。“压抑”“退缩”“扩展”“膨胀”是指示不足和过度的心理状态,相反理性的态度的特点是,即使面对死亡也不要动心即坚忍,“不动心”也是斯多亚派所追求的幸福目标。人生除了“现在”之外,一无所有、也一无所失。16、怀疑主义简答主要观点4创始人是埃利斯的皮罗,追随者:塞克斯都恩披里克。起源于对获得精神上地和平或者宁静

18、的期望,如果人们能够通过研究排除错误确定真理,那么他们也就可以得到精神上的宁静。1、使判断悬而未决寻求真理的人们可能属于这样三种人:1、认为他们已经发现真理的人们独断主义者;2、承认他们没有发现真理且断言真理不可能被发现的人们也是一种独断论的观点;3、坚持不懈的寻求真理的人们。而怀疑主义坚持不断地探索,并不否认找到的真理的可能性,也不否认人类经验的基本事实,它是一种持续研究的过程。怀疑主义的基本的原则是每个命题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命题,我们以消除独断而结束。怀疑主义者用苏格拉底的辩证的方法使判断悬而未决。怀疑论被导向悬置判断,避免否定或肯定任何东西,从这种判断的悬而未决出发,他们获得一种没有干扰

19、的和宁静的精神状态。他们绝不否认关于感性知觉的明显事实。日常生活要求小心地认知四方面的问题:本性的引导,感情的束缚,法和习惯的传统,技艺的教育。2、感觉是靠不住的3、道德法则值得怀疑4、没有理智的确定性道德是可能的简答为什么道德是可能的5-61、只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或然性,观念就可以把我们引导到一种幸福而宁静的生活上去。2、在怀疑态度下保持冷静的人才具有获得幸福生活的最好机会。避免独断,抛弃对可靠指导的寻求。我们虽然甚至没有一个真理标准也可以热情行动,但是的心理上的完全要求我们敞开研究的渠道,此时应当采取的唯一安全的态度是怀疑任何观念的绝对真理性。3、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求小心认知的四个方面内容:本

20、性的引导,感情的束缚,法和习惯的传统,技艺的教育;他们中的每一方面都对成功和宁静的生活做出了贡献,我们只需要去接受他们而不独断的解释或评价。17、名词解释普罗提诺救赎说(理解这种人生回答)8世界中的自然物并不必然妨碍灵魂的更高的目的,我们应当以放弃世俗生活为推进灵魂上升到理智活动的手段,在严格和正确的思维中锻炼自己,上升的步骤引导人们在一种狂喜的状态中达到自我与太一的合一而不再有任何与神相分离的自我意识,最终灵魂在多次投生后在爱中得到改善和净化。第四章18、奥古斯丁简答为什么说“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4即使有极高才智和充裕时间的少数人精通深邃的学问也只能研究灵魂的不朽性,而不能达到灵魂的可靠、

21、真正的幸福状态,世俗哲学家把人类智慧当做幸福,以为靠个人才能和前人的知识遗产便可获最高幸福;但其实哲学家的智慧只能产生各种意见纷争,远离幸福状态;而基督徒把幸福看做上帝赐予的福分,只有被上帝拯救的人才会幸福,只有认识并践行上帝智慧的人才能被拯救;因此可以经由此到达哲学的天堂,这也是达到幸福生活的唯一途径。名词解释官能心理学4人的灵魂是天生固有各种专司相应心理活动的官能或能力,包含记忆、理智和意志三种官能,他们是一种而非三种活力;是一个而非三个心灵;这三个各自独立又在经验上形成统一体,是一个生命、一个心灵、一个本质。简答知识与感觉是如何发生的?5-6人是一种灵魂和肉体的结合物,当我们看到一个物体

22、时,灵魂即心灵在她自己的实体中形成一个物体的图像,并根据一个标准及指向对象之外的东西,作出一个理性判断。人的感觉活动包括了四种要素:被感觉的对象、感觉所依靠的身体器官、在形成物体图像的过程中心灵的活动、非物质的对象(即呈现出的最终结果)。人在感觉活动中有两种类型的对象,如运用身体的眼睛我们可以看见事物,运用心灵我们可以理解永恒的真理。感觉只是到达知识之路的开端。以可变的感觉器官指向变化的物理对象时,难以有可靠的知识,而独立沉思永恒的真理时,知识会是更加可靠一些。知识从被感知的事物的层次出发,推进到一般真理的较高层次,它是人类思维的主动产物。19、简答据阿奎那的观念,人类知识如何认识上帝?10他

23、把可以通过理性认识的部分归为自然神学,由此获理性真理;把只能依靠天启和权威来认识的部分归于教理神学,由此获天启真理,两者源于同一个上帝,他们之间有区别但是不可能发生矛盾,不存在“双重真理”。天启真理比理性真理更加深刻和更加根本。而人类具有理智的欲望或意志,在理性的引导下寻求一般的善,他通过把主动理智归还给人的灵魂而是心灵完整,知识是人类思维的主动产物,但是直接与上帝的交流或与我们自身本质的交流是不可能的,我们只有在考察上帝的杰作也就是这个世界之后才能认识上帝,也就是通过认识自然来认识上帝。20、填空罗吉尔培根,影响获得真理的“障碍”11弗朗西斯培根的四假想第五章10-11(1)、屈从于谬误甚多

24、,毫无价值的权威;(2)、习惯的影响;(3)、流行的偏见;(4)、由于我们认识的虚夸骄妄而来的我们自己的潜在的无知。21、名词解释约翰邓司各脱的意志主义12上帝的本质是自由意志,上帝的创世活动是依据其意志自由的进行的,虽然上帝所意愿和所创立的东西都是合理的和有序的但这种合理性和有序性的根据布什上帝的理性或某种必然性,而是上帝的自由意志。上帝的意志要高于上帝的理性,其作为无限的存在,其理智和意志都是无限的。其意志与他的理性在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奥秘状态中是完全同一的。其属性与活动、灵魂不死、至善等神学信条都只能诉诸神秘的信仰,不能进行理性证明。哲学与神学是严格区分的,各有其独立的研究领域和活动原则

25、。哲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不应该与神学混为一谈,其对象是有形的实物世界,运用的手段是经验和理性;神学的对象是无形的上帝,运用的手段是信仰和启示。他在哲学上强调经验的作用,在神学上却推崇神秘的信仰。这种严格区分促使了科学的独立。22、名词解释奥卡姆的极端唯名说13一般概念仅仅是当我们称名时所借用的语言,他们没有超验的现实,只不过是言语行为。人类的一般概念和神灵的概念是符合的。普遍概念是适用于某一类事物的逻辑术语,表明事物之间的关系;它源于心灵注意事物之间的类似性,并且以类似性为基础,对事物进行分类。它只作为心理概念而存在,并不存在于心灵之外,并不一定必然真实。知识始于“直观认知”的活动,从这种知识

26、出发可以发展到对普遍概念的“抽象认识”。名词解释奥卡姆剃刀14他探求尽可能简化的解释方法以去掉不必要的东西。没有必要使心理活动具体化为脱离心灵的精神实体,即官能的概念是多余的,没有必要不要增加实体。第五章23、简答近代哲学的科学特征4-5(1)、哲学适应科学的发展,发生了方向性的变化,其中心问题是认识论问题;(2)、近代认识论中有经验论和唯理论两大阵营,直接集中地反映了对自然科学的方法的不同理解;唯理论:以数学为知识的模型;把天赋的观念作为知识的起点,把必然的知识作为知识的目标,把观念内在的标准作为真理的标准。经验论:把实验科学作为知识的模式,提倡实验和观察;把经验作为知识的来源,重视或然真理

27、,把观念和真理的符合作为真理的标准。两者都属于理性主义,都崇尚人的理性,不以宗教信仰、神学教条为知识的前提、基础和标准。经验论的对立面不是理性主义,唯理论亦承认经验的检验作用。(3)、近代哲学和自然科学一样也有机械论的观点;唯理论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归结为感官活动,最终还原为机械的运动。认为人是机器、心灵是物质。心灵与物质为不相同的实体,两者的活动属于不同的因果系列;因此产生了心身如何相互作用的问题;经验论把因果关系等同为观念之间的关系,因此产生了因果关系是否普遍有效的问题。(4)、近代哲学的理论是以自然科学的范式而建立起来的;1、自然科学家证明了天体和地球现象以及动物身体的机械本质,然后将这种机

28、械研究扩展到了人类本身。于是,有关人的研究从政治学到心理学都可以隶属于科学的方法。2、近代的哲学是科学意义的理论,具有系统、确定、简约等特点以及一定程度的经验实证性。24、哥白尼思想的沿革625、开普勒思想简述6-726、填空/简答伽利略客观实在与主观实在的区别8客观实在:其存在独立于人的知觉,是第一性的质,是绝对、客观而不变的,能用精确的数学式来表达,它包括数量、形状、大小、位置和动静;构成了物质的实在。主观实在:由感觉器官创造出来,是第二性的质,它是纯粹的心理经验,在物质世界中没有副本,它包括对颜色、声音、温度、气味、和味道的经验。在第一性的质中我们能够获得真正的知识,它是实在的。在第二性

29、的质中我们仅能形成意见和幻觉,它只是用来描述我们主观心理经验的名字。第二性的质驻在敏感的身体中,若没有身体每种第一性的质也就被取消和湮灭了。一旦我们给第二性的质命名,我们使自己相信它们也像第一性的质那样确实存在着,在对物理世界的研究中第二性的质充其量只是无关因素。而只有物质实在而非主观实在能够而且应该科学的加以研究。27、弗朗西斯培根简答弗朗西斯培根所主张的“科学应该提供有用的知识”是指:10人类的知识就是力量,如果不知道原因就无法产生结果,惟有尊崇自然才能驾驭自然。要理解自然,即理解因果关系是如何联结的,一旦知道这些关系,就可以考察它们的实用含义。自然本身就是解决认识论问题的唯一权威。一个人

30、所持的理论影响着他所观察的内容和他对观察内容的解释。科学家应该洗净它们脑中的偏见,不带任何哲学、神学和个人成见。填空弗朗西斯培根幻象中四假想10-11罗吉尔培根四障碍第四章11(1)、种族幻象;植根于人性之中,使得感官和心灵总是以人类的尺度而非宇宙的尺度来作为认识的根源,从而使自然事物的性质常常因为人类理智的偏见而遭到扭曲。(2)、洞穴幻象;个人受其习性、经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产生的偏见。(3)、市场幻象;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联系,言语作为常用交流媒介,其所用词语的含义是根据大众的理解或印象加在个人头脑之中的。不仔细创造的词语甚至会削弱知识。(4)、剧场幻象;一切得到公认的哲学体系,不过

31、是许多舞台剧,表现的是哲学家们根据幻想和戏剧形式创造出来的各种世界。假如这些虚构的偶像阻碍着我们,甚至我们当中的最杰出者动不动就会被它绊倒,那么,我们永远不能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走的很远。需要新的推理方法,需要新的理解工具。28、笛卡尔名词解释理性演绎方法12-13从一些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遵循严格的推理规则,一步步清楚明白地推演各种命题或定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即以天赋的观念或天赋原则为公理和前提,循序渐进地推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系统的方法。它是获得真理性知识的唯一途径。填空物质世界构成:13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客观的、科学上可知的、机械物质的世界,也即实际存在的那个世界;此物质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只具有空间广延和物理定位等特定。另一个是主观世界,通过内省可以了解的人类意识的主观世界。简答心身相互作用论14-15人类同时拥有心灵和身体,心灵是无形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