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至七单元教案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教学内容: 倒数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2、能清楚地知道倒数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倒数。教学重点:能求一个数的倒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利用分数乘分数算式导入新课。二、学习倒数的概念。1、利用投影仪出示下列算式。2、先让学生计算以上算式的结果,并指名回答。3、在小组中交流算式有什么规律,然后全班交流。4、教师小结: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5、指名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其他同学进行判断并评议。三、巩固目标。出示试一试题目,学生独立做,做完后同桌订正,最后指名回答。四、教
2、师提出问题,学生交流讨论。0有倒数吗?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五、练习巩固。练一练题目,独立做,全班订正。六、课堂小结,教师评价。板书设计:倒数a= (a0)教学内容: 分数除法(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2、体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过了分数乘法,刚开始学得是分数乘整数的乘法,那么分数除法你们会不会?今天我们就学习分数除以整数,你们喜欢吗?二、学习新课。1、学习2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先把这4份平均分成2份,涂一涂,指名说出结果。2、
3、学习3提问学生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3分,怎样分呢?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评议并补充。分好之后,用笔涂一涂,看看每份是多少?3、学习分数除法的意义。提出问题,你对前面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看法?为什么用除法?说一说。小组间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评价。4、学习计算法则。出示下列题目14= 1( ) 105= 10( ) 73=7( )学生独立计算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你能说出除法计算法则吗?小组间交流,最后教师小结: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三、课堂总结:提问交流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教学内容: 分数除法(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
4、、推理能力。通过分析的出结论。: 2、体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教学重点: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推导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你们还记得吗?老师考一考你们好吗,看题目。5= 4= 7=指名说出计算方法和结果,并评价。那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二、学习整数除以分数1、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两张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指名回答:42=?并说出列式的依据。2、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一张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指名回答:41= ?并说出列式的依据。3、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两张为一份让学生画一画,
5、涂一涂,并在小组间交流讨论,最后全班交流,指名回答。教师小结:从图上看出结果是8,4=8,也可以用42=8来表示。4、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张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每张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在小组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然后全班交流,教师评价。三、计算法则的教学。出示一下题目4( )=42 4( )=434( )=44 2( )=222( )=23 2( )=23先让学生计算,交流结果。然后提出问题,你通过看算式和结果,你能发现什么?全班交流,教师小结: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四、巩固目标。1、课本中的画一画。先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线段图,然后利用线段图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同桌
6、判定。2、试一试题目独立计算,指名回答。五、课堂小结。 教学内容: 分数除法(二)的练习课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2、体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教学重点: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前一课我们学习了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你们还记得吗?二、用小黑板出示下列题目。3x=2 3x=10 提问学生解方程的规律,并指名说一说第一小题的解法。其它题目独立作,全班订正。三、课本第三题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然后解答,全班判定。四、第四题1、先独立计算,全班订正。2、小组间交流发现了什么规律。3、全班交流。教学内容: 分数除法(三)教学目标:
7、1、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数学是从生活中得出的经验和结晶,又服务于生活,那么我们的分数除法能解决什么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分数出发的应用。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三)二、实施目标。1、出示题目:跳绳的小朋友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2、指名学生读题,并说出题目中分率的单位“1”的量是谁?知道不知道?3、先让学生试着做一做。4、交流作法。(根据学生做题情况导入方程的方法)5、教师指导学生用方程的方法解题。对用其它方法
8、解答的同学,只要合理进行表扬。6、渗透用算术法解答此题。7、教师小结:只要单位“1”的量不知道,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题目,一种是方程;一种是算数法。三、巩固目标1、试一试第一题。指名学生读题,独立解答。针对学生做题情况,进行辅导后进生。指导学生分清两问的不同,认清乘法和除法的区别。2、试一试第二题。独立解答,全班订正。四、课堂总结,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教学内容: 分数除法(三)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分数除法的应用,同学们还记得吗,
9、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二、实施目标。1、练一练第一题指两名同学板演1、2小题,其他同学做练习,做完后全班订正,重点让同学检查板演中的错误,并找出错误的原因。然后独立作其它题目。同桌订正。2、第二题,先让学生对照以前做过的打折的题目,两者对照,指出异同。独立做,指名说一说做到的过程和结果、以及想法。3、第三题指名读题,并说题意。和的单位“1”的量是谁?列出算式。说出列式的依据。然后独立作。4、第四题,由于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建议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同一想法和意见。三、课堂总结并评价。教学内容: 练习三(1)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分数除法的计
10、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分数除法的应用,这节课我们进行练习一下,可以吗?二、实施目标1、第一题。指名说出倒数的概念,然后说出这几个书的倒数。其他同学评议。2、第二题。先让学生回忆分数乘法和分数出发的计算法则,然后独立计算,全班订正,针对错误,重点讲解。3、第三题。用做游戏的方法,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对抗赛,看那个小组作的又对又快,老师计算时间,看学生的速度和准确率。4、第四题。让学生读题,指出分率的单位“1”的量是谁,说明所用计算方法的依据。列出算式,说出结果。其他同学判定,教师评价。5、第五题。方法同
11、第四题。三、教师小结。 教学内容: 练习三(2)教学目标: 1、培训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算式让学生计算指名说出计算结果,全班评议,导入新课。这是除法的计算,那吗这节课我们复习出发的应用。二、除法的应用。1、第六题。让学生读题,指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的单位“1”是谁?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最后全班订正。2、第七题。提问学生图上告诉了我们什么数学信息,你能列出算式吗?指名列式,学生独立计算,同桌订正。评议。3、第八题。方法同上,但是要求学生用两
12、种方法计算本题。教师巡视,主要辅导后进生。4、第九题。出示题以后,让学生说明六折是什么意思,然后独立了出算式并计算,全班订正。5、第十题独立作,教师巡视,针对问题,重点辅导。三、课堂小结,教师评价。 教学内容: 整理与复习(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系统得整理知识的能力。 2、提高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速度,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很多知识,你能系统的整理一下吗?好。下面你就自己整理一下前面学习的知识。二、实施目标1、学生对学到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并在小组中交流。教师巡视,进行辅导。2、根据你整理的知
13、识,你能说一下吗?指名学生回答前面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小结。3、针对你的整理,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请你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研究。学生相互提出问题,并相互解答。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三、巩固目标1、练一练第一题。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重点辅导,指名回答。2、第二题。让学生说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独立计算。算完之后,指名说出列式的依据,相互评议。3、第三题。出示题目以后,题目中告诉了我们长、宽、高我们能不能计算她的表面积?10包呢?题目中至少是什么意思?学生独立计算。全班订正。4、第四题。学生独立作,全班订正。教师巡视,辅导后进生。5、第六题题目中告诉了我们两组座位,怎样求全电影院的座位呢?
14、指名回答,然后独立计算,全班评议。四、教师总结。 教学内容: 整理与复习(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系统得整理知识的能力。 2、提高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速度,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利用前课的知识导入二、继续学习练一练中得题目1、第六题。学生独立做完,指名说出这个题目两问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不同,和解题方法的不同有联系吗?让学生对乘法应用题、除法应用题的不同进行比较。2、第七题。出示题目,指名读题,说出各分率的单位“1“是什么?然后独立做,全班订正。3、第八题。指名读题,说出题目的意思,题目中的高有没有变化?独立做,同桌订正。
15、4、第九题。指导学生看清表中得数据,独立作,全班订正。三、教师总结评价。 教学内容: 数学与生活:粉刷墙壁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学生动手的基础上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知道墙壁的那些地方要刷,那些地方不要刷,并会计算粉刷墙壁的面积。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在实际生活中有那些应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粉刷墙壁二、测量计算1、粉刷黑板的计算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测量教室前、后两个黑板的长和宽,测量完后,计算要粉刷得面积,计算完后,全班订正,教师评价。2、左右墙面的粉刷面积的计算要粉刷
16、前后的墙面,要除去门窗的面积,需要测量那些数据呢?指名回答,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并计算。3、购买涂料弄清包装的大小和价格。根据第一问的问题和条件,学生独立经计算出第一次粉刷所用的涂料。在第二问中,第二遍所用涂料是第一编的求出第二次粉刷得涂料。三、巩固目标练一练中的题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计算,全班交流,教师评价。四、教师总结让学生说出本节课讲了什么内容。教学内容: 折叠教学目标: 1、通过折叠,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学生动手的基础上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喜欢手工课,今天我们上一节手工课好吗?导入新课折叠二、
17、实施目标1、出示课本图形,让学生说出各种数据。2、想一想,按照虚线折叠后是什么图形,指名说出自己的想法。3、自己用纸按照课本的样子折一折,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评价。4、提出新的问题:如果开一扇天窗和一扇门,在什么地方?在小组间交流,相互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5、再图上标出天窗和们的位置。三、巩固目标1、做一做中的题目:让学生将附页3中的图1剪下来,并按虚线折叠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图形,并画出天窗和门,同桌相互交流天窗和门的位置,说出自己的理由。2、试一试先计算它的实际长度和面积,然后再做,独立做,全班订正。3、练一练中1、2题独立折叠,小组中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全班交流,教师评价。4、练一练第三题在小组
18、中解决问题,最后全班交流。四、课后作业:第四题五、课堂总结。第四单元 长方体(二)教学内容: 体积与容积教学目标: 1、了解体积和容积,进一步能够有效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初步学会比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大小的方法。 2、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探究并掌握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能力,具有解决物体体积和容积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能够有效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初步学会比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大小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让学生能够观察教室的物体,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哪些容器放东西多?哪些容器放东西少?学生纷纷回答,教师对回答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
19、二、讲授新课:1、感受和测量物体的体积。 教师出示土豆和红薯让学生比较一下哪个大一些?学生观察后纷纷回答。教师提问学生你有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测出土豆和红薯的体积?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交流各自得想法。教师和学生共同选出同学们设计的最佳方案。让学生分组分小组测一测土豆和红薯的体积。教师提问学生测量的步骤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量杯里的水一定要完全能够浸泡土豆和红薯。教师提问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对描述有困难得学生及时帮助。2、比较物体的容积。教师出示一个量杯和一个水槽,并问学生哪个装水装的多一些?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来证明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设计
20、方案。学生小组内演示自己的设计方案。3、感受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教师提问学生这两个方案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体验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三、课堂练习:让学生做课本42页的课后练习题。教师巡视并学生的小组活动进行参与和指导。四、课堂小结:体积和容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板书设计:体积与容积体积:物体占空间的大小容积:容纳物体的大小体积和容积的联系与区别:体积大不一定容积大;容积大一定体积大。教学内容: 体积单位教学目标: 1、了解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建立体积单位的实际的能力,具有解决
21、物体体积和容积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教学重点、难点: 进一步能够有效的建立体积的空间观念;初步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学生纷纷回答,教师对回答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那么体积单位是什么呢?二、讲授新课:1、教师出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教具学生观察后让学生感受1立方厘米物体的大小。教师提问学生你有什么样的方法记住他大小,然后交流各自得想法。说出: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厘米3,记作1cm3。让学生说出周围大约是1厘米3的物体说出: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记作1dm3,让学生说出周围大约是1分米3的物体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
22、体积是1米3,记作1m3。2、学生制作体积单位。(1)用橡皮泥切出一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一拼,2立方厘米、5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分别有多大。(2)用硬纸板做一个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3)用米尺在墙角出搭出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3、说一说:那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把体积单位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感受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意义。4、教学体积与容积的关系,讲明,从里面两量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的容积是1dm3,可以容纳1升的溶液。1升=1分米3 1L = 1 dm31毫升=1厘米3 1ML =1 cm3三、课堂练习第1题:先让学生
23、独立尝试,在进行交流,特别是读法的交流。第2题: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的体积,增强学生对体积、容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第3题:利用升、毫升之间的换算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先统一单位,然后再进行计算。四、课堂小结: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板书设计:体积单位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记作1 cm3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记作1 dm3教学内容: 长方体的体积 (1)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体积。 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难点: 在观察
24、、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找出长方体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猜想一下“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二、探索新知:(1)长、宽相等的时候,越高,体积越大。(2)长、高相等的时候,越宽,体积越大。(3)高、宽相等的时候,越长,体积越大。与长、宽、高都有关系。三、填写46页表格可以发现。长方体的体积 = 长宽高v = a b h由此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 = a a a = a3四、课堂练习根据上面学的公式填写下面表格长方体 底面积(cm2) 10 25 9 高(cm) 8 6 7 体积(cm3) 105 37.8 五、课堂小结:学习了这节课,同学
25、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板书设计:长方体的体积(1)长方体的体积 = 长宽高v = a b h由此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 = a a a= a3教学内容: 长方体的体积(2)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计算长方体、正方体体积。 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难点: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找出长方体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那个同学起来说一下?多让几个同学回答。二、教学新知:1、让学生摆出第1题的图形先让学生数出图形体积是多
26、少立方厘米,再用公式计算出结果进行验证。2、第2题让学生利用计算公式计算体积。(1)一个长方体,长20厘米,宽12厘米,高5厘米(2)一个正方体,棱长是6分米。(3)一个长方体,底面积是60平方厘米,高7厘米。(4)一个长方体,底面是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高5分米。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3、第4题:首先让学生多读几遍题理解题意,再计算。 4、第5题要让学生明白一个长方体截成一个体积最大的正方体,必须知道棱长是最短一条边,即:333=27(立方厘米)5、第7题:计算结果是立方分米必须换算成容积单位。三、课堂练习:教科书49页第6、8题四、课堂小结: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板书设计
27、:长方体的体积(2)一个长方体,长20厘米,宽12厘米,高5厘米一个正方体,棱长时6分米。一个长方体,底面积是60平方厘米,高7厘米。一个长方体,底面是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高5分米 教学内容: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目标: 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难点: 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的体积,哪个同学起来说一下体积单位有哪些?引出体积单位。二、教学新知:1、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教具摆出正方体。1排摆10个,每层正好摆10排,也就是说,
28、每层可以摆100个。高是1分米=10厘米,盒子里正好摆10层。即1分米3 = 1000厘米3,1升 = 1000毫升。2、用以上方式教学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即体积为1米3的正方体,它的棱长为1米;也可看成是棱长为10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01010=1000分米3,1米3 =1000分米3,1 m3 = 1000 dm3。3、填一填表格,比一比了解长度、面积、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单位 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长度 米、( )、厘米 10 面积 米2、( )、厘米2 体积 米3、( )厘米3 4、课堂练习(1)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选几道让学生说说思考的方法与过程。(2)可以
29、让学生通过计算来分析、比较从而解决问题。通过计算第三种包装比较合算。如果学生有其他的比较方式,只要合理,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3)先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对电视机包装箱上“605040”这个数据信息进行解释,然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计算。体积是605040=120000(立方厘米)(4)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说说是怎么想的,实际上就是求1.5米高的水的体积。50201.5=1500(立方米)四、课堂小结: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板书设计:1分米3 = 1000厘米31升 = 1000毫升1米3 = 1000 分米31m3 = 1000 dm3教学内容: 练习课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计算长方体、正方体体积。 2、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难点: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一节我们对第四单元的内容进行练习。二、教学新知:1、练习四第1题:求图形的体积可以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2、练习四第3题:让学生应用体积单位的进率、单位换算等知识来判断。3、第4题,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填上适当的单位,进一步感受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