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4.58KB ,
资源ID:2769014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6901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静夜思》教案汇总五篇.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静夜思》教案汇总五篇.docx

1、静夜思教案汇总五篇静夜思教案汇总五篇 静夜思教案 篇1【教学目标】、学会个生字,理解诗中的词语。、理解诗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把诗的大意说出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吟诵并背诵这首诗。【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字理识记 5 个生字。【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 课时【教具】多媒体电脑【教学方法】字理识字(析词)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我们学过哪些诗?(指名答,齐背锄禾)我国是一个诗歌大国,许多诗人留下了优美的诗句。其中唐朝有一个著名的大诗人叫李白,他的诗以精巧的语言、独特的感受成为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名篇。请看有关李白的动画。(演示,师口述:冬天,李白和他的亲人们在

2、自家庭院里喝洒吟诗。春去秋来,李白告别亲人,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外地去。秋意越来越浓,李白望着风雪,望着那轮又大又圆的月亮,思念起家乡的亲人,写下了这首诗。( 出示不带课题的全诗,师念诗)二、分析字理,指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读一读,找节奏,初步感知 。 自读诗文,要求:读准字音。(指名读,齐读) 师范读,生注意听,找出节奏。(指名答, 用“ / ”画出各句节奏,如“床前/明月/光”) 生按节奏练习读,要求读出抑扬顿挫及节奏。、字理识字,赏析词句。同学们掌握了读好诗文的方法,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 教学第一行诗。 教学“床”字。(出示第一行诗)这行诗里有个生字。( 出示田字格内的“床”字及读音)齐读正

3、音,怎样记“床”字?(提示:“床”是什么结构?偏旁是什么?)(演示“床”字各部分的分解与组合,师提示字理:古时候,用广字头表示房子,广字头下面是个“木”字,表何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床不完全用木头做,还可以用各种金属和材料制成,方便又舒适。)用“床”扩词(提示:“床”还可用做量词,如一床被子) 师示范解释诗意:床指木床,前指前面,明指明亮,月是月亮,光指光芒。把这几个词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这行诗的意思。谁来说说这行诗的意思?(提示:诗人在什么地方看见什么样的月光?)明月发出的光是怎样的?(银白色)小结:翻译古诗时,把大概意思说出来就可以了,这行诗可以翻译成“诗人在床前看见一片银白色

4、的月光。( 出示诗意,齐读) 教学第二行诗:诗人把月光当成了什么?( 出示第二行诗,齐读) 教学“疑”字( 出示田字格内的“疑”字及其读音)齐读正音,它是什么音节?什么结构?“疑”字笔划较多,怎样记住它?可把它分成四部分( 演示分解的四部分及其象形)左上方是匕首,左下方是一支箭,右上方是长予,右下方是一名士兵。为了书写方便,右边实际取的是“矛”字的上半部分和“走”字的下半部分。(板书 矛 走)(师讲字理:古代打仗面对强敌时,是用“匕首”短兵相接,还是用“箭”远射?是举着长矛向前冲杀,还是干脆一走了之?真让人疑惑不解。所以“疑”的本义是指怀疑)( 演示兵往右走,四部分再合成一个疑字)在这首诗里是

5、好比、好像的意思。(齐书写“疑”,师范写,生跟写一个) 学“霜”字“霜”也是比较难记的字(出示田字格内的“霜”字及其读者音)齐读正音。谁能用记形声字的方法记“霜”字?(师提示:声旁“相”的读音和“霜”的读音是不一样的,雨字头表示霜从天上洒落下来,凡是以雨字头作偏旁的字一般都表示一种自然现象。我们还学过哪些雨字头的字?(板书 雷)什么是霜呢?在气温降到摄氏度以下时,靠近地面的空气中含的水汽在小草、树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师范写“霜”字)写“霜”字时,雨了头要写得扁一点,宽一点,下面相字不要写得太长,注意把字写得紧凑些(生跟写一个)“霜”还可以用来比喻白色,如有的老人头上长满了白发,我们说他是一头

6、白霜。诗人在这里把什么当成了霜?为什么会把月光当成了霜?(提示:它们什么地方相同?)谁能把两行诗连起来说一说?(提示:诗人看见什么,觉得怎么样?) 小结:这两行诗写在安静的夜里诗人所看到的景象,用霜比作月光,渲染出一种夜深人静的清幽境界,表达了诗人独在他乡的孤独心情。(板书 看 疑霜) 教学第三行诗:(出示第三行诗)师读。 举头是什么意思?(抬头)诗人抬头干什么?(看月亮)(出示 举头望明月 比较 :这两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用“望”举头看明月)不用“看”?(因为“望”字上面有个月亮,月亮高高挂在天上,要看离我们很远很远的东西方,用“望”字比较好) 这行诗是什么意思?(板书 明月)(指名答) 教

7、学第四行诗:这时诗人想到了什么?(出示第四行诗)齐读。 教学“思”字“思”是本课生字。(出示田字格内的“思”字及读音)齐读正音。它是什么结构的?为什么是心字底?“心”上面是个田字?(师:古代农民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心里想着怎样把田种好,田放在心上就是“思”。)“思”是何意?(想,思念)用“思念”说话。 “故乡”指什么?(家乡)“思故乡”是什么意思?(思念家乡)谁来说说这行诗的意思? 除了思念家乡,还会思念什么?(亲人)亲人包括哪些人?谁能把诗人思乡的感情吟诵出来?(自练,集体点评:语调要低一些,慢一些) (出示后行诗)小结:这两行诗写诗人触景生情,由望月想到月下的故乡,从举头到低头,触动了思乡

8、的情怀,陷入深深的思念之中。(板书 望 思乡) 这首诗的意思大家都懂了,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同桌互说,指名说)、识内化,给诗取名 写诗人在安静的夜里思念家乡,根据诗意,谁能给这首诗取名?(板书:静夜思)这就是第课,齐读。 教学“静”字(出示田字格内的“静”字及读音)它是什么结构?合起来是什么意思?(没有声音)不争吵,就安静、清静了。(扩词)师范写:“静”第五笔是竖,不要写成撇。(生跟写) 扩展想象(回到原图,包括题目)诗人看着这个又大又圆的月亮,这可能是什么节日?(中秋)小朋友们可能在与父母干什么?(吃月饼,看月亮)但诗人却一个人在外地,此时此刻,如果你是李白,一个人在外地,你会

9、做什么?想什么? 感情配乐读文、课堂练习(随机) 填写诗句,说出带点字的意思,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根据意思,很快说出诗句 诗人看见床前地上一片银白色的月光。( ) 好像地上结了霜。( ) 抬头望高高挂在天空中的月亮。( ) 低下头思念起家乡。( ) 齐背这首诗【板书设计】、静夜思(看)月光凝霜静夜思教案 篇2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写生字。2、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

10、: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教学时间:1课时课前准备:1、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2、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教学过程:一、观图导入。说说自己看到的。二、揭题、释题。1、“思”:思念,想念。2、谁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3、课前准备情况(有关李白的)交流。三、初读古诗。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3、检查读的情况。(主要是字音)4、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四、细读古诗。1、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让学生

11、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多肯定,多鼓励)2、配乐朗诵。3、当堂背诵。五、认记生字。1、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2、生字卡片认读。3、“摘苹果”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六、练习写字。七、课外作业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2、课外继续收集和阅读: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向同学介绍或互相借阅。静夜思教案 篇3教材简析:古朗月行和静夜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两首古诗,其中古朗月行写出儿童眼中对月亮的认识,静夜思则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语言简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设计理念:遵循“互动、开放

12、”的阅读模式,力求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创造出富有诗意的课堂意境,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中华古诗文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1、诵读古诗,了解古诗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2、背诵两首古诗,体会古诗的奥妙。3、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教学重、难点:读懂诗意,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想像诗句描绘的景象和意境,陶冶审美情趣。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寂静的夜晚,深蓝的夜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老师一抬头,看到这可爱的月亮,真想对它说点什么。你们猜一猜,老师想对月亮说些什么呀?学生

13、联系生活实际回答,师相机引入。2、古时候,有个著名的诗人也和我们一样,喜欢这明亮皎洁的月亮,他写了许多关于月亮的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首描写月亮的诗。3、板书课题:2、古诗两首。(联系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导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学生带入文本。)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古朗月行和静夜思教学图片,学生依次看图,说一说都看到了什么?2、借助拼音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3、同桌互读正音,检查是否读正确。4、听录音范读,学生自由跟读。5、说一说,通过读古诗,你都知道了什么?(通过学生自由读文,对古诗内容初步感知,为下面进行精读体会和感情朗读奠定基础。

14、)三、细读课文,理解大意。1、默读古诗,画出不理解的诗句。2、师生互动,提出不懂的地方;生生互动,解答疑难。3、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联系上文中“小时”“地上霜”“低头”等诗句,理解意思,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看法。4、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师适当点拨。(通过个性化阅读,加深对古诗意思的理解。)四、个性品读,熟读成诵。1、自由读古诗,和同桌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些地方,为什么?你准备怎样读出喜爱之情。2、师范读,引导学生读诗,注意诗句停顿和节奏,读中感悟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和韵律美。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

15、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3、先自由读,再指名读、领读、齐读,通过不同方法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加深记忆。(通过重点词句与重音相结合的不同读法,感受古诗用词的精确,使学生由不同方式的品读上升到读出感情,读出滋味,读出古诗的魅力。)第二课时一、朗读、背诵古诗。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朗读,背诵两首古诗,强化积累。二、激发想像,拓展延伸。1、除了诗中描绘的景色,你认为月亮还像什么呢?展开想像,先在小组内讨论,再说给老师和同学听。2、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吧!用上静夜思的词句,表达你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要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思考空间,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三、识字指导。1

16、、认读生字,重点检查“瑶”“疑”“霜”。2、指导书写。静:左右结构,左边“争”的第4笔横出头,最后一笔竖稍长,与左边不对齐。故:右边是“反文旁”,不是“文”字。四、总结全文。1、齐读古诗。2、说说古诗体现作者李白的什么思想感情。五、实践活动。1、查找一至两首关于月亮的古诗读一读。2、完成填空,在小组内订成一本小诗集在班级内展示交流。如: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 。又疑 ,飞在青云端。(这一环节是课内学习的延伸,以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引导学生在练笔,搜集资料中感受中华诗文的博大精深,提高语文素养。)板书设计:2、古诗两首古朗月行 静夜思小不识(童真) 举头明月呼作 思乡疑飞在(童趣) 低头清霜

17、静夜思教案 篇4教材说明:这是本册教材中第二次出现古诗。该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描绘的情境。教学总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背诵。2、学会四个生字“目、耳、头、米”,会认“静、夜、床、光、举、头、望、低、故、乡”十个二类字。3、会观察夜晚的星空,把看到的说给别人听。4、积累收集有关思念家乡的诗句。学情分析:现今的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是比较重视的,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的幼儿教育或是家庭教育中,已经学会背诵多首古诗,其中又数静夜思最熟悉。再者,这首古诗诗句浅显,因此在教学中应以学生自学为主,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中意境。教学重点:朗读

18、、背诵古诗和认字。教学准备: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正确、流利地朗诵古诗,会认读生字,会书写“目、耳”。2、会通过看图帮助理解诗句,体会当时的思乡意境,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吟诵古诗。3、初步学会由看到而联想到,进行想像能力的培养。教学设计:一、揭题、激发兴趣。1、小朋友,你们听说过这首古诗吗?(大部分都说会背)2、齐读。3、那么你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事吗?举手表示。想不想每个人都会背这首诗,会讲这首诗的故事?二、分层教学。1、提出要求:(1)已经会读会背的学生找学习伙伴开展竞赛,看谁读得准,背得好。(2)不会的同学找值得信赖的学习伙

19、伴(包括老师)一起借助拼音合作学习。2、分层次交流:先让低层次的学生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再让高层次的学生与伙伴开展竞赛,学生自己评议。三、知景、悟情、吟诵。1、播放课件。()观察并说说当时诗人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那么古诗当中哪一句是描写我们看到的环境的。联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看图理解。()诗人李白看着眼前的月光,他想起了什么?()把李白的思乡之情用诗句表达出来,就是哪一句?联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图理解。()看,诗人多了不起,用简简单单的二十个字就把自己远在异地他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千百年来广为流传,深入人心。让我们一起来朗诵古诗。2、你们有过想念亲人的体

20、验吗?那当时你为什么会想起他?(触景生情)3、当时大诗人李白远在他乡异地,低头凝视屋内银白的月光,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沉浸在深深的思念之中。播放课件,吟诵古诗。四、巩固练习。、开火车生字卡片认读,请生观察“光、霜、乡”的拼音有什么特别?渗透古诗押韵的特点。、分句认读诗句,指名四生读好拿着诗句排顺序。、齐读古诗,指导读好停顿。(板书)、大家学得这么好,靠的是你们认真看,认真听,认真想,对吗?下面我们就来写写我们的“目和耳”。()、教师范写,学生观察。()、说说你怎么记住这两个字的?学生练写。()、自己认读、认记“头和米”,师范写,生练写。五、总结全文,布置实践作业。1、观察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

21、想到的说给同学听。2、收集李白的其他古诗并摘记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可以问爸爸妈妈或其他长辈,也可以自己查找。)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巩固生字,会背诵古诗。2、会观察夜晚的星空,把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别人听。3、积累收集有关思念家乡的诗句。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中一张照片让小朋友想起了自己远在异国他乡的妈妈大诗人李白看到皎洁的月光,也想起了自己的亲人。小朋友,让我们再来和李白一起,做一回思乡之人。朗诵古诗。2、拓展说话:那小朋友来看看这副夜景,(播放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又让你想起了什么?(很凄凉、很伤感的感觉)3、看书中插图,也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又让你想起了什么?(很美好、很美丽

22、的感觉)小组内说指名说。(从说中,孩子们学会了即使是同样的夜晚,只要景物不同,所产生的联想也是不同的。)二、指导书写,巩固识字。、自己认读、认记“头和米”,师范写,生练写。、复习四个生字,选择生字,找朋友扩词。三、巩固练习,强化积累。闯关游戏:第一关:我会读。(领读生字。)第二关:我会背。(开展背诵竞赛。)第三关:我知道。(拓展积累: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小组内比赛,选出获胜者,再由各获胜者进行比赛。)四、教师拓展资料,把搜集到的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会读,有能力的可以尝试背诵。板书: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教案 篇5活动

23、目标:1. 学习朗诵诗句,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2. 体会诗中作者思乡的感情。3. 喜欢学习古诗。活动准备:1. 打印的古诗一首,静夜思图片两张2. 刚过了中秋节,幼儿知道中秋节有团圆的意思活动过程:一:引出古诗师;小朋友们,谁会朗诵古诗,请你来为大家朗诵一首。唐代的诗人李白写了很多首诗,其中有一首诗是他在外地做客时写的,流传了千百年,你们想不想听?二.学习古诗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古诗提问:古诗的名称叫什么?作者是谁?2.理解古诗(1)逐句欣赏一边看古诗,一边听老师逐句朗诵。教师解释句中“疑”、“举”的意思。(2)说说自己听了诗后有什么感觉?(3)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床前洒满了明亮的月光,误以为

24、是地球上铺了一层银白色的寒霜。抬起头,遥望天边的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思念离别的故乡。(4)看图片,想象诗中的意境,并说一说使人会想到故乡的什么?(5)迁移经验,联想中秋节的含义。师:中秋节有什么意义?中秋节家家都要团圆,可有很多人在外地工作或上学不能回家,他们都很想念自己的家乡。图片中的月亮很明亮,李白在外地做客的那一天正好好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诗人看见月亮想起了自己的家乡。3。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古诗。三.古诗朗诵表演请幼儿大胆地上台朗诵古诗。注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反思:静夜思的歌词是一首深受孩子们熟悉和喜爱的唐诗,语言流畅,琅琅上口,浅显易懂又意蕴深远。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给学生提供了把握、体会、想象与表现的极大空间。它的旋律古朴、典雅,那低沉的、似吟似唱的旋律风格与诗歌结合得天衣无缝。但它采用的昆曲的音调,演唱时要求的戏曲的行腔韵味等,又不是我们现代的孩子能轻易把握好的。整堂课通过划船律动熄灯欣赏演唱歌曲绘画表现静夜思,都一直在引导学生寻找思念的感觉。音乐在渲染着气氛,我的语言柔和,表情虽然亲切但不带微笑,学生们很安静,他们在想象身边的亲人和朋友都离开很远时,到底会是什么样的心情。这种生活中的体验丰富了她们演唱时的情感,也进一步地拓展了课的内涵。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