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39.93KB ,
资源ID:2763673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6367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docx

1、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2002年11月党的十六提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未扭转,全国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到2020年,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繁荣,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这“一个更高和六个更加”中,第一条是经济,第二条是政治,后四条都是要通过社会发展才能解决的问题。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

2、力建设的决定,首次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 2004年12月胡锦涛强调,“要正确认识与处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标志着我党开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高度,来思考和谐社会建设问题,把原来三位一体的布局发展为四位一体的新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社会建设包含四方面内容:一是发展社会事业。社会事业主要包括教育事业、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科技事业、文化事业、体育事业、社区建设、旅游事业、人口与计划生育等方面。公众性、公用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是社会事业最主要的特征。二是优化社会结

3、构。建立同我国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社会结构,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调整政策,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通过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培育形成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三是完善社会服务功能。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在我国正在凸显,这主要是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缺位、错位引起的。社会要和谐发展,需要政府职能 “归位”,而不能“缺位”“越位”和“错位”。四是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健康的社会发展,必须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及不同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配合,是有效配置社会资源、加强社会协调、化

4、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建设的步伐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今天探讨的就是关于社会事业方面的话题。主要内容:一、社会事业的内涵二、近年来我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的成就 三、当前我国社会事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内涵、现状:纵向成就,横向存在问题(中外差距、东中西部差距)一、社会事业的内涵社会事业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社会事业是关系人民群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公共事业。公众性、公用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是社会事业最主要的特征。在我国各级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中,社会事业包括教育事

5、业、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科技事业、文化事业、体育事业、社区建设、旅游事业、人口与计划生育等10个方面。 社会事业由于资金投入规模大、周期长、回报率低,是个体所不愿做、不能做、做不了的事务,因此主要由国家举办。我国过去在发展社会事业方面欠账较多,社会事业总体功能效率低,供求结构不合理。二、近年来我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的成就(一)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教育逐步加强1、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规划目标基本实现(1)学前教育普及取得突破性进展,规划目标如期实现2011年,我国学前教育规模达到3424.45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62.3%,比2010年提高了5.7个百分点。(2)义务教育普及与巩固水

6、平保持高位,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2005年以来,义务教育普及与巩固水平保持高位,全国小学净入学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超过了发达国家96%的平均水平。2010年,全国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0.1%,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4%,分别比2005年提高5.1个百分点和1.02个百分点。普及率:是指普及义务教育地区人口覆盖率,温家宝总理提到的西部义务教育普及率,具体计算公式为:西部地区义务教育普及率(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所辖人口总数/西部地区总人口数)100%。巩固率:国家“十二五”规划新增的一项指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即在校生巩固率,即一个学校入学人数与毕业人数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九年义务

7、教育巩固率=毕业人数入学人数x100%入学率:分为“毛入学率”和“净入学率”两种:“毛入学率”并不是粗略计算的意思,而是指公式中计算分子(高等教育)在学人数时,不考虑学生的年龄大小;而“净入学率”是指公式中计算分子(高等教育)在学人数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大小,即只包括与分母相同年龄段(1822岁)的学生人数,小于18岁或大于22岁的学生不计算在内。2006年起全面免除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8年秋季,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部免除,这标志着我国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已全面实现。(3)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不断发展,体系结构趋于合理2011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在校学生4686.61万人,比上年增

8、加9.28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4.0%,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13.87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8.89%,在校生2205.33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7.06%。(4)高等教育规模突破3000万人,普及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全国1998-2011高考录取人数 1998年:录取108万人,报考人数为320万,录取率为34% 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始自1999年,按当年统计,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48%。 2000年:录取180万 2001年:录取260万人 录取率首次突破50% 2002年:录取320万人 2003年

9、:录取382万人 2004年:录取420万人 2005年:录取504万人 考生867万 2006年:录取530万人 考生880万 2007年,高校计划招生567万人2008年,高考招生人数创新高,计划录取599万人,考生1050万。录取比例57%。 2009年,预计2009年高考的平均录取率将接近62%。 2010年:录取657万人 考生957万。录取比例69%。 2011年:录取675万人 考生933万。录取比例72%。 2012年:录取685万人 考生915万。录取比例75%。(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达1600万人,到2011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67万人。其中,普通高

10、等学校本科、高职(专科)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9446人,其中,本科学校13564人,高职(专科)学校5813人。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2%-3%,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扩招利与弊:1提高高中升学率,使更多学生圆了大学梦。 2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学历,缩小与国外受教育水平差距。 3推迟初次就业时间,缓解就业压力。4发展经济,拉动内需 5实现教育发展阶段性飞跃。1、教育质量的下滑和基础设施的不足。2、师资力量的缺乏导致了学校教学质量的大幅下滑。 3、大学生就业率和薪水的下降。4、为了解决基础设施缺乏的问题,很多高校在扩招之后大

11、规模扩建,掀起了高校基建热。结果因为基建规模太大,导致很多学校背上了巨额债务。2、教育投入力度加大,教师队伍层次结构不断加强(1)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增强2011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达16116亿元,比2010年执行数增加了近4000亿元。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2年要确保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4%的目标。两会期间,温家宝答中外记者问:在我任职的最后一年,我们政府将做几件困难的事情,一定要做,努力做好,而不留给后人。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第二件事情,就是要制定并出台

12、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真正保障农民承包地的财产权。第三件事情,实现城乡养老保险的全覆盖。第四件事情,按照新的标准全面推进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第五件事情,我们已经将教育经费占GDP的4%列入预算,我们一定要通过努力实现这个目标,并使经费合理使用。关注弱势群体,帮困助学体系不断完善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包括“奖、助、减、免、贷”等多种形式。奖、助、减、免、贷奖,是指国家在高校设立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助,是指在高校设有国家助学金和勤工助学,在中职有国家助学金、顶岗实习和半工半读;减,是指对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无法缴

13、纳学费的学生实行减免学费政策;免,是指在高校对师范生免费教育,中心小学实行“两免一补”;贷,是指在高校设有国家助学贷款和绿色通道制度。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2010年秋季学期起,免学费政策扩大到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安排资金设立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教师队伍层次结构不断优化,为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基础教育教师学历基本达到国家法定标准“十一五”期间,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一直保在98%以上,基本达到教师法规定的最低标准。2010年,全国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中具有本

14、科及以上学历教师达94.8%,基本达到教师法规定的标准。案例:10月24日微博上流传出的一张照片寒了无数网友的心:一名幼童被老师面带微笑地揪着耳朵,生生拉离地面。而这是发生在浙江温岭城西街道蓝孔雀幼儿园里的真实一幕。事发后,当地有关部门立即调查,并于当天将这名老师开除。照片里,女老师一脸微笑,两只手分别揪着一名男童的左右耳朵,将男童双脚提离地面约10厘米,耳朵被扯得变形,男童因剧痛张着嘴巴哇哇大哭。警方很快查实图片中这名女老师是温岭蓝孔雀幼儿园小二班的老师颜艳红。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实现较快增长2010年,地方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33.3%,比2005年提高了12.2个百分

15、点。全国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为21.4%,比2005年提高9个百分点。(双师型=“教师+中级以上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例如:教师+技师(会计师、律师、工程师等)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不断提高2010年,普通高校研究生学位教师比例为57.1%,比2005年提高16.8个百分点;其中,普通本科院校为67.8%,同比提高20.5个百分点;高职高专院校为32.3%,同比提高15.3个百分点,均大大超过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合格标准。(30%合格)3、人才培养和科研成绩突出,人力资源水平明显提高(1)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十一五”期间,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为社会累计输送了

16、5486万名毕业生,极大地改变了劳动者队伍的素质结构。其中研究生累计毕业166.7万人,年均增长15.1%;普通本专科累计毕业2443.7万人,年均增长13.4%;中等职业教育累计毕业生2875.6万人,年均增长9.5%。(2)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升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我国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人数达到1.19亿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数为1.87亿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人数为5.19亿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38788人。文盲人口(15岁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465万人,文盲率4.08%。 4、国

17、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迈上新台阶(1)留学生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我国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生人数迅猛增长。据中国教育部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大陆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33.97万人,其中自费留学31.48万人。2011年,全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总数首次突破29万人,共有来自194个国家和地区的292,611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66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它教学机构中学习。(2)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稳步增加目前,我国与世界上1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设立了18个双边教育高层工作磋

18、商机制,构建了若干双边及区域性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签署并尚在执行的教育合作协议达154个,正在实施的政府间教育合作项目共有77项。与36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40多个重要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了大量的项目合作。中外合作办学与高等学校境外办学稳步发展。目前,国内经审批机关依法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1200多个。截至2010年12月,全国23所高等学校举办境外办学项目达到56个。(3)汉语国际推广取得新突破,教育对外援助成效显著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经在96个国家(地区)设立了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汉语桥”大学生比赛已举办

19、九届,中学生比赛已举办三届,为弘扬中华语言文化,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我国建立了10个教育援外基地,在10所高校成立非洲研究中心,实施了“非洲高等教育国别研究工程”并开始选派涉非专业研究生赴非留学深造。(二)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医疗体系建设步伐加快“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卫生发展目标。1、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五项重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及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启动了医改工作。全面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和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明显加快。大力推进基层卫

20、生服务体系建设,基层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全国超过30%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启动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取得新突破。医改工作实现了“开好局、起好步”的要求,人民群众正在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有效减轻了参合农民的就医负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实现了从试点到全面覆盖的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参保人数达到8.32亿,参合率达到95%左右,成为世界上覆盖人数最多的医疗保障制度,促进了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较低的筹资水平有效保障了农村居民的健康权益,切

21、实减轻了参合农民的就医负担,改善了农民就医状况,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3、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妇女儿童健康得到有效保护。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大幅提升。截至2011年底,估计我国现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约78万人,约为我国艾滋病控制目标人数的二分之一,防控成效明显。2011年我国麻疹发病水平大幅度下降,截至12月底,发病率从2010年的28.6/100万下降到7.6/100万,病例数较2010年同期下降73.5%,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为消除麻疹奠定了基础; 逐步解决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重点问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截至年底,全国共有妇幼保健机

22、构个,妇产医院个、儿童医院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万个,乡镇卫生院万个,村卫生室万个;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人员万人。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万,比年下降了。年全国婴儿死亡率为,比年下降了。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比年下降了。4、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服务能力全面提升。2011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5万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620万人,比2002年末增加193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47万人,注册护士224万人,分别增加62万人和100万人。医院卫生机构床位516万张,增加202万张。(三)劳动就业成就显著,就业规模持续扩大1、就业总量稳定增加2011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642

23、0万人,比2002年增加3140万人,年均增加348.9万人。其中,全国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002年的25159万人增加到35914万人,累计增加10755万人,年均增长超过4%;2011年末,全国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2002年的48121万人减少到40506万人,累计减少7615万人,年均减少1.9%。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863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21万人,有553万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8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9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全年全国共帮助5.7万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

24、一人就业。组织2.4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的工作。年末持外国人就业证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共24.19万人,持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在内地工作的台港澳人员共9.46万人。2、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随着就业人员总量进入稳定增长期,就业结构优化步伐明显加快。(1)城镇就业比重迅速上升。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持续增强,有力地促进了乡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的转移。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就业人员保持快速增长,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从2002年的34.3%上升到2011年的47.0%。(2)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持续提高。随着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二、三产业

25、就业比重持续提高。十六大以来,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从2002年的36640万人减少到2011年的26594万人,年均减少1116.2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从2002年的15682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22544万人,年均增加762.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从2002年的20958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27282万人,年均增加702.7万人。我国三大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由2002年的50:21.4:28.6转变为2011年的34.8:29.5:35.7。第一产业年均下降约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年均上升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年均上升0.8个百分点。(3)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大幅增加。地位:非公有

26、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鼓励非公经济发展、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政策的实施,非公经济在吸纳就业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增强。2011年末,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等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就业人员6536万人,比2002年增加4359万人,年均增加484.3万人;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12139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7871万人,年均增加874.6万人。十六大以来,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就业12230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300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仅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成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3、城镇失业得到

27、有效控制十六大以来,我国正值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明显加快,就业总量矛盾突出,结构性矛盾加剧。特别是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更对我国就业形势产生了较大冲击,使我国就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我国政府实施了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扩大就业,同时加强了对失业的调控力度,积极稳妥地应对各种就业矛盾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据统计,自2002年以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0%4.3%的较低水平,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维持在1000万人以下,为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推动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

28、用。多种措施:就业政策领航,创造更多就业岗位。2007年颁布的就业促进法及一系列配套法规,强化了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明确了促进就业的工作机制,为积极就业政策的长期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自主创业(加大政策扶持、营造良好氛围)、加大职业培训力度。4、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初步构建了覆盖中央、省、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五级管理、六级服务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网络,免费为劳动者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发布、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到2011年底,全国共有县区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1万多个,街道、乡镇服务窗口3.9万多个,覆盖了98%的街道和96%的乡镇,7

29、.8万个社区(占全部社区的95%)和部分行政村聘请了专职或兼职的工作人员。2002年以来,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累计为各类求职者成功介绍工作17868.2万人次。各类职业培训机构26284所,累计组织技能、转岗、创业等各类培训9554万人次。5、就业质量进一步提高随着就业规模的稳步增加和就业结构的不断改善,就业质量也在不断提升。(1)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增加。在就业人员总量增加的同时,就业比较稳定、就业质量较高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也呈逐年增加态势。截至2011年末,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已经达到14413万人,比2002年末增加3428万人,年均增加381万人。(2)劳动合同签订率上升

30、。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作用:(1)有利于劳动者选择职业,有了择业的主动权;(2)有利于劳动者增强竞争意识,促进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全面提高素质;(3)在劳动合同中写入了劳动者的权利,其正当权益受到国家法律保护,有利于劳动者合法权利的实现。随着企业管理的逐步规范,特别是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企业就业人员的劳动合同签订率逐步提高。根据劳动力调查数据测算,2011年,我国各类企业就业人员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已经达到59.7%,比2005年提高10个百分点。分企业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91.3%,提高11个百分点;集体企业为76.6%,提高26.7个百

31、分点;私营企业为46.9%,提高18个百分点;其他类型企业为61.6%,提高5个百分点。(四)社会保障事业取得长足进展,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十年过去,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从国有企业扩大到各类用人单位、从城镇扩大到农村、从单位职工扩大到城乡居民。1、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十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从国有企业扩展到各类企业和用人单位,从单位职工扩展到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从城镇扩展到农村,填补了多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空白,初步形成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2、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在做大财政蛋糕的同时,更加注重分好蛋糕,解决百姓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2005年至2012年,我国连续8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直接受益者超过500万人。2011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每月基本养老金达到1531元,是2002年的2.56倍。在医疗方面,我国逐步提高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各级政府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补助标准从每人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