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64.56KB ,
资源ID:2763075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6307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化工原理考试选择题.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化工原理考试选择题.docx

1、化工原理考试选择题气体吸收1 气相压力一定,温度提高 1 倍,组分在气相中的扩散系数 C ;若温度不变,压力增加 1 倍,则扩散系数 B A 增大 1 ; C. 约原来的23/ 2 倍; B 减少 1 倍; D. 不变;2 操作中的吸收塔,当其他操作条件不变,仅降低吸收剂入塔浓度,则吸收率将 A ;又当用清水作吸收剂时,其他操作条件不变,仅降低入塔气体浓度,则吸收率将 C 。A. 增大: C. 不变; B 降低; D. 不确定;3 对常压下操作的低浓度吸收系统 ,系统总压在较小范围增加时 ,享利系数 E 将_C , 相平衡常数 m 将 B , 溶解度系数 H 将_A .A. 增加; C. 不变

2、; B 降低; D. 不确定4 双组分气体( A、B)进行稳定分子扩散,J A 及 N A 分别表示在传质方向上某截面处溶质 A 的分子扩散速率与传质速率, 当系统的漂流因数大于 1 时, J A_C J B ;N A _A N B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确定5 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若其他操作条件不变,仅增加入塔气量,则: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 H OG 将 A ;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 OG将 B ; 出塔气相组成Y2 将 A ; 出塔液相组成X 1 将 A_ ;溶质回收率将 B_ ; .增加; . 减小; .不变; .不确定6 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 若其他操作条件不变

3、, 仅降低入塔液体组成 X 2 ,则: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 OG将 C ; 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OG 将 C ; 气相出塔组成Y2 将 B ; 液相出塔组成X 1 将 B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7 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若其他入塔条件不变,仅增加入塔气体浓度Y1 ,则: 出塔气体浓度Y2 将 A ; 出塔液体浓度X 1 _A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8 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当气液进塔组成不变,而改变操作条件使脱吸因数 s 增大,则气体出塔浓度Y2 将_A_;液体出塔浓度X 1 将 D_.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9 低浓度难溶气

4、体的逆流吸收过程,若其他操作条件不变,仅入塔气量有所下降,则:液相总传质单元数N OL将 C ; 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 OL将_C ; 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 OG将 A ;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 OG将 B ;操作线斜将 B . 增加; . 减小; . 基本不变; . 不确定;10 某逆流吸收过程,已知系统满足亨利定律,吸收因数A 3 ,当塔高为无穷大时,2(1) 塔底气相组成Y 将 A Y * ; 塔顶气相组成 Y 将 C Y * 1 1 1 21 *(2) 若其他操作条件不变, 仅将系统压力减小了,则此时塔底相组成3Y1 将 C_ Y1 . 大于 . 小于; . 等于;11 对同一温度和液相浓

5、度的稀溶液, 如果总压减小 1 倍,则与之平衡的气相浓度 (或分压) A A.y 增大倍; B.p 增大倍; C.y 减小倍; D.p 减小倍;12 下述分离过程中哪一种不属于传质分离 D .A. 萃取分离; B: 吸收分离; C:结晶分离; D: 离心分离13 在常压塔中用水吸收二氧化碳,K y 和K x 分别为气相和液相传质分系数,K y 为气相总传质系数, m 为相平衡常数, 则 D A. 为气膜控制, 且K y kyB. 为液膜控制, 且 K y k xk xC. 为气膜控制,且 K ymk xD. 为液膜控制 ,且 K ym14 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 溶解度系数 H 值很大

6、,为易溶气体; C. 享利系数 E 值很大,为难溶气体;B. 亨利系数 E 值很大,为易溶气体; D. 平衡常数 m 值很大,为难溶气体;15 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_A 。A 液体中的扩散系数与压力成正比,与粘度成反比;3A. 气体中的扩散系数与压力成反比,与温度的次方成正比;2B. 液体中的扩散系数与温度成正比,与粘度成反比;C. 发生在静止或滞流流体中的扩散属于分子扩散答案: A16 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_B 。A. 理想溶液满足拉乌尔定律,但不满足亨利定律;B. 非理想稀溶液满足亨利定律,但不满足拉乌尔定律;C. 服从亨利定律并不说明溶液的理想性,服从拉乌尔定律才表明溶液的理想性17 下述

7、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气相中的扩散系数大于液相中的扩散系数, 故物质在气相中的扩散通量大于在液相中的扩散通量;气相中的扩散系数小于液相中的扩散系数,故物质在气相中的扩散通量小于在液相中的扩散通量;B. 气相中的扩散系数与液相中的扩散系数在数量级上接近, 故气液两相中可达到相同的扩散通量;D. 气相中的扩散系数大于液相中的扩散系数,但在一定条件下,气液两相中仍可达到相同的扩散通量。18 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气膜控制时有: pip * , 11; B 气膜控制时有: pip* ,kG Hk L1 1 *; C 液膜控制时有: c1 Hci , ;kG Hk L k L k GD 液

8、膜控制时有: c1 Hci , ;k L kG19 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_B 。A 板式塔内气液逐级接触,填料塔内气液连续接触;B 精馏用板式塔,吸收用填料塔; C 精馏既可以用板式塔,也可以用填料塔;D 吸收既可以用板式塔,也可以用填料塔。20 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用水吸收氨属难溶气体的吸收,为液膜阻力控制;B. 常压下用水吸收二氧化碳属难溶气体的吸收,为气膜阻力控制;C. 用水吸收氧属难溶气体的吸收,为气膜阻力控制;D. 用水吸收二氧化硫为具有中等溶解度的气体吸收, 气膜阻力和液阻力均不可忽略。21. 在y-x 图上 ,操作线若在平衡线下方 ,则表明传质过程是 (B )。(A)

9、 吸收; (B) 解吸; (C) 相平衡; (D) 不确定22. 由于吸收过程气相中的溶质分压总是 B 液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所以吸收过程的操作线总是在其平衡线的 。(A) 小于,上方; (B) 大于,上方; (C) 小于,下方; (D) 大于,下方23 温度 B ,将有利于解吸的进行。 (A) 降低; (B) 升高; (C)变化24 在逆流吸收塔内 ,入塔条件不变 ,填料层高度 Z 趋向无穷大 , 当吸收因数 A1 时,气液相在 ( B ) 处达到平衡。 (A) 塔顶; (B) 塔底; (C) 塔中部; (D) 塔中某一位置25 低浓度难溶气体吸收 ,其他操作条件不变 ,入塔气量增加 ,气相

10、总传质单元高度 HOG 、出塔气体浓度y2 、出塔液体浓度x1将会有 ( A ) 变化。(A)H OG ,y2 ,x1 ; (B)H OG ,y2 ,x1 (C)H OG ,y2 ,x1 ; (D)H OG ,y2 ,x126 在常压下,通过测定得知稀水溶液中溶质 A的摩尔浓度为0.56kmol/ m3 ,此时气相中 A的平衡摩尔分率为 0.02 ,则此物系的相平衡常数 m = B 。(A) 0.01 ; (B) 2; (C) 0.2 ; (D) 0.2827 已知CO2 水溶液在二种温度t1 、 t2 下的亨利系数分别为 E1144 Mpa ,E 2 188 Mpa ,则 C 。 (A)t1

11、 = t2; (B t1 t 2 ; (C)t1 t 2 ;(D) 不确定28. 只要组分在气相中的分压 B 液相中该组分的平衡分压,解吸就会继续进行,直至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为止。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等于29. 用纯溶剂逆流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 , 符合亨利定律。当入塔气体浓度上升(属低浓度范围)其他入塔条件不变 ,则气体出塔浓度y2 和吸收率 ( C ) 。(A)y2 , ; (B)y2 , ; (C)y2 , 不变 (D)y2 , 不确定。30. 在解吸操作中 ,总压 P和温度 T( C ), 将有利于解吸的进行。(A)P T ; (B)P T ; (C

12、)P T; (D)P T31. 对一定的气体和稀溶液物系 ,相平衡常数 m取决于 :( B )(A) 温度和浓度; (B) 温度和压强; (C) 压强和浓度; (D) 流速和浓度32. 已知SO 2水溶液在三种温度 t 1、t2、t3 下的亨利系数分别为 E10.5kpa ,E 21kpa ,E 3 0.7kpa ,则 _D 。(A)t1 t2 ; (B)t3 t 2; (C)t1 t 3 ;(D)t1 t333. 正常操作的逆流吸收塔 ,因故吸收剂入塔量减少 ,以致使液气比小于原定的最小液气比,将会发生 (C ) 。(A)x1 , ; (B)y2 ,x1 不变; (C)y2 ,x1 (D)

13、在塔下部发生解吸现象34. 2某吸收过程 ,气相传质分系数 ky 0.0004kmol /(m s) ,液相传质分系数2kx 0.0006 kmol /( m s) ,由此可知方该过程为 ( D ) 。(A) 液膜控制; (B) 气膜控制; (C)气液双膜控制; (D) 判断依据不足35. 只要组分在气相中的分压 A 液相中该组分的平衡分压,吸收就会继续进行,直至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为止。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等于液体精馏1 当分离沸点较高,而且又是热敏性混合液时,精馏操作压力应采用 B 。A.加压 B.减压 C.常压2 若要求双组分混合液分离成两个较纯的组分

14、,则应采用 C A.平衡蒸馏 B. 简单蒸馏 C. 精馏3 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要条件是 AB 。A. 塔顶有液体回流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塔底有汽相回流BC )。C. 原料要加热至泡点A.冷液进料: q=1B. 汽液混合进料: 0 q1C.过热蒸汽进料: q05 已知汽液混合进料中,汽相与液相的摩尔数之比为 3:2 ,易挥发组分有摩尔分数为 0.3 ,则 q=_A 。A. 2/3 B.0.3C.1.56 板式塔精馏操作,已知物系在操作条件下,相对挥发度为 ,操作线方程为 y=ax+b ,设第 n 块板为一理论板,进出该板的各物流如附图所示,则以下关系下确的是 ACEG 。A. y

15、n+1=axn+b B. yn+1 =axn-1 +bC. yn=ax n-1+byn xn-1题 6 附图y n+1 xnD. yn 1xn 11 ( 1) xn 1E. ynxn1 ( 1) xnF. yn 1xn 11 ( 1) xnG. y n+1ax n-1+b17 某精馏塔的馏出液量 D=50 kmol/h, 回流比 R=2 , 则精馏段之 L 为 A 。A.100 kmol/h B.50 kmol/h C.25 kmol/h8 某精馏塔,已知 xD=0.9 ,系统相对挥发度 ,塔顶设全凝器,则从塔顶第一块理论板下降的液体组成 x1 为 B 。A.0.75 B.0.818 C.0.

16、929 当回流从全回流逐渐减小时,精馏段操作线向平衡线靠近。为达到给定的分离要求,所需的理论板数 B 。A. 逐渐减少 B. 逐渐增多 C. 不变10 二元精馏计算过程中操作线为直线,主要基于 C 。A 理想物系 B 理论板假定 C 恒摩尔流假定 D 等分子反向扩散1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A.可根据亨利定律判断溶液的理想性 B. 全部浓度范围内服从拉乌尔定律的溶液为理想溶液C.二元混合液的泡点总是介于两纯组分的沸点之间 D. 理想溶液中同种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异种分子间的作用力相同12 一操作中精馏塔,若保持 F、 xF、q、 V (塔釜上升蒸汽量)不变,而增大回流比 R, 则 B 。A.xD

17、 增大、 xW 减小 B. xD 增大、 xW 增大 C. xD 减小、 xW 增大 D. xD 减小、 xW 减小13 间接蒸汽加热的连续精馏塔操作时, 由于某种原因, 再沸器中加热蒸汽压力下降而使 V 下降,而进料热状况 q、浓度 xF 及进料量 F 不变,同时回流量 L 恒定,则馏出液浓度 xD 及流量 D、残液浓度 xW 及流量 W 的变化趋势为 A 。A. D 减小、 W 增大、 xD 增大、 xW 增大 B. D 减小、 W 增大、 xD 增大、 xW 减小C. D 增大、 W 减小、 xD 增大、 xW 增大 D. D 减小、 W 增大、 xD 减小、 xW 增大14 精馏计算中

1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 。A.再沸器算一块理论板 B. 分凝器算一块理论板 C. 加料板算一块理论板15 精馏塔操作线的斜率为 R/(R+1) ,全回流时,其斜率等于 B 。A. 0 B. 1 C.16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 最小回流比与物系的相平衡性质有关,而与 混合物的分离要求无关B. 最小回流比与混合物的分离要求有关,而与物系的相平衡性质 无关C. 最小回流比既与物系的相平衡性质有关,也与混合物的分离要求有关17 精馏塔分离某二元物系,当操作压强降低,系统有相对挥发度 A ,溶液的泡点 ,塔顶蒸汽冷凝温度 。A.增大 减小 减小 B. 增大 减小 增大C.减小 增大 不变 D.

19、增大 增大 减小18 某精馏塔的理论板数为 17 块(包括塔釜),全塔效率为 0.5 ,则实际塔板数为 D 块。A. 34 B. 31 C. 30 D. 3219 全回流时, y-x 图上精馏段操作线的位置 C 。A.在对角线之上 B. 在对角线与平衡线之间C.与对角线重合 D. 在对角线之下20 以下关于间歇精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A. 间歇精馏往往采用填料塔B. 间歇精馏为一非定态过程C. 间歇精馏时全塔均为提馏段,没有精馏段D. 为保持间歇精馏时馏出液组成恒定,其回流比应不断增大21 两股不同组成的料液进同一精馏塔分离,两股料分别进入塔的相应塔板和两股料混合后再进塔相比,前者能耗 (

20、B )后者。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有时大于有时小于22. 塔顶全凝器改为分凝器后,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则所需理论塔板数 ( B ) 。(A) 增多; (B) 减少; (C) 不变; (D) 不确定23. 在馏出率相同条件下,简单蒸馏所得馏出液浓度 ( A ) 平衡蒸馏。(A) 高于; (B) 低于; (C) 等于; (D) 或高于或低于24 萃取精馏加入萃取剂的目的是 ( B ) 。 (A) 减小原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 ; (B) 增大原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 (C) 减小原组分间的溶解度差异 (D) 增大原组分间的溶解度差异25 连续精馏塔操作时 , 增大塔釜加热

21、蒸汽用量,若回流量和进料的 F、XF 、q都不变,则L/V(B )。 (A) 增大; (B) 减少; (C) 不变; (D) 不确定26 蒸馏操作的依据是组分间的 (C )差异。 (A) 溶解度 (B) 沸点 (C) 挥发度; (D) 蒸汽压27. 塔顶和进料操作条件不变, 易挥发组分回收率不变, 设计精馏塔时,用直接蒸汽加热釜液与用间接蒸汽加热相比,残液组成 Xw( B ) 。 (A) 增大 (B)减少 (C) 不变; (D) 不确定28 吉利兰关联用于捷算法求理论塔板数,这一关联是 ( B ) 。(A) 理论关联; (B) 经验关联; (C)数学推导公式; (D) 相平衡关联29 塔顶和进

22、料操作条件不变,易挥发组分回收率不变,设计精馏塔时,用直接蒸汽加热釜液与用间接蒸汽加热相比, 提馏段液汽比 L/V( C ) (A) 增大 (B) 减少; (C) 不变 (D) 不确定30 进料状态改变,将引起连续精馏塔的 (B )改变。(A) 平衡线; (B) 操作线和 q线; (C) 平衡线和操作线; (D) 平衡线和 q线31. 对一定的馏出液浓度x D ,若进料浓度xF 越小,最小回流比Rmin( D )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变; (D) 不确定32 在相同的条件 R、x D 、 xF、 xW下, q值越大,所需理论塔板数 ( A ) 。(A) 越少; (B)

23、越多; (C) 不变; (D) 不确定干 燥1、 将氯化钙与湿物料放在一起,使物料中水分除去,这是采用那种方法为( C )A 机械去湿 B 吸附去湿 C 供热干燥 D 无法确定2、 以下关于对流干燥过程的特点,哪种说法不正确( D )A 对流干燥过程是气固两相热、质同时传递的过程; B 对流干燥过程中气体传热给固体; C 对流干燥过程湿物料的水被汽化进入气相; D 对流干燥过程中湿物料表面温度始终恒定于空气的湿球温度。3、在总压不变的条件下,将湿空气与不断降温的冷壁相接触,直至空气在光滑的冷壁面上析出水雾,此时的冷壁温度称为( C ) A 湿球温度 B 干球温度 C 露点 D 绝对饱和温度4、

24、在总压 101.33kPa ,温度 20 下,某空气的湿度为 0.01Kg 水/ Kg 干空气 ,现维持总压不变, 将空气温度升高到 50 ,则相对湿度 :( B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5、在总压 101.33kPa ,温度 20 下,某空气的湿度为 0.01Kg 水/ Kg 干空气 ,现维持温度不变, 将总压升高到 125kPa , 则相对湿度 :( A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6、将湿空气通过一个冷却器,使其温度由 t1 变为 t2(t 2 高于空气的露点 ),则在此冷却过程中 ,湿空气的哪个参数未发生变化 : (A )A 湿度 B 相对湿度 C

25、焓 D 比体积7、绝热增湿过程可近似地认为是 ( A )A 等焓过程 B 等熵过程 C 等温过程 D 等湿过程8、设有流量为 V1、V 2 (Kg 干空气 /秒)的两股湿空气相混,其中第一股的湿空气的湿度为H1 ,第二股湿空气的湿度为 H2 ,混合后的湿度为 H,则两股气流的混合比 V1 /V 2 为:( B )A (H-H 1) /(H- H 2) B ( H-H 2) /( H-H 1 ) C H 1 /H 2 D H 2 /H 19、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C )A 自由含水量是指湿物料中的非结合水;B 平衡含水量是指湿物料中的结合水; C 湿物料中平衡含水量的多少与用来干燥该湿物料的空

26、气状态有关; D 结合水所表现的平衡蒸汽压为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10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A 由干燥速率曲线可知,整个干燥过程可分为恒速干燥和降速干燥两个阶段;B 恒速干燥阶段,湿物料表面温度维持空气的湿球温度不变;C 恒速干燥阶段,湿物料表面的湿度也维持不变;D 降速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与物料性质及其内部结构有关。11 、以下不影响降速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的因素是: ( D )A 实际汽化面减小 B 汽化面的内移 C 固体内部水分的扩散 D 湿物料的自由含水量12 、固体物料在恒速干燥终了时的含水量称为: ( C )A 平衡含水量 B 自由含水量 C 临界含水量 D 饱和含水

27、量13 、下面关于连续干燥过程的特点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C )A 物料的预热是物料由其表面温度升到气流的湿球温度的过程;B 空气在连续干燥过程中是一个降温增湿的过程; C 该过程由恒速干燥和降速干燥两个阶段组成; D 物料在表面水分汽化阶段时温度维持不变。14 、在连续干燥器中,物料进口时的质量流量为 G1,含水质量分数为 W 1,出口时的含水质量分数为 W 2 ,则干燥器中物料失去的水分为: ( B )A: G1( W 1- W 2) /( 1- W 1) B : G1( W 1- W 2 )/( 1- W 2) C : G1( W 1 + W 2)/( 1- W2 ) D: G 1 (

28、W 1+W 2) /( 1- W 1 )15 、下面关于理想干燥过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D )A 等焓过程 B 物料汽化的水分都在表面汽化阶段完成 C 干燥器内气体传给固体的热量全部用于汽化水分 D 等温过程16 、不能提高干燥器热效率的方法是: ( D )A 提高空气的预热温度 B 降低废气出口温度 C 减小热损失 D 加大热量补充量17 、下面关于湿空气的干球温度 t,湿球温度 tW,露点 t d,三者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 A t tW td B t td tW C td tW t D tW td t18 、已知某湿空气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 则利用焓湿图不能直接获得该湿空气

29、的: ( D )A 湿度 B 焓 C 露点 D 比体积19 、下面关于相对湿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D ) A 总压一定时,湿空气的水汽分压越大则相对湿度越大; B 相对湿度等于零时意味着该空气中不含水分;C 相对湿度等于 1 时意味着该空气不能再容纳水分;D 相对湿度越大,则该空气的未饱和程度越大;20 、在总压 101.33kPa ,温度 20下(已知 20 下水的饱和蒸汽压为 2.334 kPa ),某空气的水气分压为 1.603kPa, 现维持温度不变,将总压升高到 250kPa ,则该空气的水气分压为:( B )A 1.603kPa B 2.334 kPa C 4.01kPa D 无法确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