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4.51KB ,
资源ID:2759697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5969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报告普陀区展茅中心小学 钟亿文.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观点报告普陀区展茅中心小学 钟亿文.docx

1、观点报告普陀区展茅中心小学 钟亿文【观点报告:普陀区展茅中心小学 钟亿文】情“理”交融 构建有“品”味的课堂 以我们的地球为例浅谈如何让地理题材的品德课堂更具“品德味”翻开品德课本,我们已经不奇怪于“地理题材”的内容在品德教学中的出现。浙教版品德教材中共有23课涉及了地理知识的教学,其内容涵盖了地理地貌、气候民俗、世界人口等等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但是,品德课堂中的地理型教学与单纯的常识课内容是不同的。因为,品德课程以“回归儿童的社会生活” 为基本理念,旨在“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帮助、引导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品社课程中设

2、置地理题材内容的教学目的就在于以现实生活中的经验为话题,逐步向学生打开成人生活的大门,在参与和探索中成长;从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会的多样性,把儿童培养为优秀文化的一代新人;向学生展示新的自然观,使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在小学阶段,地理知识本身的学习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地理教学是为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服务的。因此,在地理型的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强调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应突显情感性和思想性,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和谐建构。这样一来,地理知识就变成了人文的地理,生活的地理,有生命有活力的地理。现以我们的地球为例浅谈如何做到“情”“理”交融,让地理性的品德课堂更有

3、品德味。 一、准确定位目标,体现知情和谐统一品德与社会融合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能力等多维目标,最终的目的旨在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因此,我们要以引领学生做人为核心,在学生生活、教材、资源的基础上找准适合学生发展的最佳“生长点”,正确把握教育目标。我们的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属于“走进世界”中的内容。本课的关键词是“美丽的地球”,教本是通过一张地球的图片和若干张地球地貌的图片来体现的,而课文中更多的提示语和图片资料是关于地球表面的七大洲和四大洋知识。根据品德课程的特点,在目标的制订上我们切不可被显性的地理知识迷乱了眼,要考虑把地理知识的教学与品德的教育结合起来

4、。就本课而言,最后达成的目标不仅包括地球知识的获得,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更包括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即激发学生对于勇于探索的古人的敬意,以及对美丽地球的由衷赞赏和对地球的那份热爱之情。教材分五个部分,我截取了“地球表面的组成、地貌的多姿多彩、七大洲四大洋的认识”三个部分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它的表面由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组成,感受地球面貌的多姿多彩。2、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及面积大小。3、感受地球的美,地球上生命的可爱,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我们可以看到,以上教学目标关注了品德课的学科特性,对情感目标进行了恰当的规划,体现知

5、识性与情感性的统一,从而突出了品德味。这课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学生对地球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是不够完整,不够深入的,加上本课知识性较强,学生容易在感情的体验上出现断层,难以达成“感受地球的美丽,热爱地球”的情感目标。因此,第三个目标无疑就成了需要突破的难点。只有确立了正确的目标,才会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地理情感体验,促动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思维,展现课堂的人文色彩。二、有效重组教材,让地理知识焕发生命的活力。地理题材的品德课,其教材呈现的往往是较为理性的地理知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品德发展的具体特征对教材中的素材进行重新组合和筛选,挖掘能够焕发课堂生命活力的地理知识点,以突

6、破难点。例举我们的地球教学设计时对教材的几点处理。1、给地理融入生命的元素本课教学,我们的德育目标是激发孩子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如何让七大洲四大洋知识在孩子们心中变得有血有肉。教学设计时,我以教材图文为依据,进行合理开发和拓展,给地理融入了生命的元素。(1)课前设计资料搜集的任务(见表),课中交流汇报,这些内容教材中是没有的,是围绕七大洲知识展开的拓展。增加这些素材,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资料搜集和交流的过程中,对七大洲有个立体的认识,感受地球上生命的可亲可爱,唤起地球人们是一家的美好感情。我们的地球资料搜集 姓名( )选择其中的一个洲,通过课外查找资料完成下列任务(亚洲、非洲、欧洲)要了解的大洲名

7、称的意思 主要地形及代表物其它感兴趣的(2)在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知识后,各插入了一段录像,让学生观赏冰天雪地的南极洲和大洋中的生物活动。通过播放海底世界和南极洲动物的录像,让学生感受到了地球妈妈更具魅力的一面,它是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生命的可敬的妈妈。因为融入了生命的元素,七大洲、四大洋也不再仅仅是地球表面的陆地与海洋,而是我们远在异乡的朋友。通过以上两点对教材的拓展,在教学中,黑板上形成了这样一个板书(如图),教师借助板书,用深情的语言表述:小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对地球妈妈有了新的认识。地球妈妈不仅美丽,更是生命的源泉。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海底的每一种鱼儿、陆地上的每一种动物,每一朵鲜花都是

8、地球妈妈的孩子。地球是我们的 ,也是它们的,只要大家手拉手,相信我们的地球妈妈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可爱!让我们把课前欣赏的歌曲,快乐地唱上一遍,祝福我们能永远住在同一个星球!随后, 播放歌曲我们住在同一个星球,学生随着音乐跳起舞、唱起歌。当他们高唱着我们住在同一个星球的时候,他们的心中一定充满着对对球上所有生灵的尊重和对地球妈妈的无限热爱。这样的课堂就充满了人文性,地理型的品德课堂显得“品”味浓浓。2、让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同构地理是儿童感性生活的一部分,儿童通过地理知识来建立自身的空间感。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上,要着力将地理教学同儿童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对儿童实际生活需要而教材中

9、没能考虑到的地方应该适当加以丰富充实。如:让学生感受地球地貌的多姿多彩部分,教材呈现的是几张静态的图片。我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转换教材的呈现方式,把静态的资料演变成动态的画面,更考虑到图片的选择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因此,对教材原有图片进行了选择与处理,展示给学生的是是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幻灯展示:沙哈拉大沙漠、珠穆朗玛峰、内蒙古大草原等)同样,在教学细节的处理上,也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例:讲到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与小朋友吃的糖果阿尔卑斯糖相联系;讲到亚洲,看看我们熟悉的中国地图,叫叫名字。讲到各色人种,就贴出孩子们喜欢的人物代表,如白种人哈利波特,黑种人篮球明星

10、乔丹,黄种人出春节联欢会上可爱的林妙可等。与学生的生活同构,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三、灵活选择活动方法,让课堂情“理”交融有“品”味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主要理念之一是:教学过程必须以儿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重视利用儿童的现实经验和亲身体验。小学品德教材中的地理是生活的地理,因此,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地理活动,我们应努力针对地理题材品德课堂中出现的知识学习和情感彰显出现的矛盾,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激发情感的兴奋点,实现知情统一的德育目标。1、奏起自主探究的旋律。只有亲身体验的才会刻骨铭心、茅塞顿开、怦然心动。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一直让“自主探究”唱着主角。课堂中

11、进行了三次有目的的小组合作探究(探究题型设计如下表),整堂课就以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利用地球仪和书本中的地图,通过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写一写,在自主探究中既掌握了知识点,又体会到了探究的乐趣,而且有效促进了学习的主动性。小组合作,认真探究我们的地球观察地球仪或地图,我 们发 现 了第一次观察1、地球的形状是( )。2、地球表面的颜色是( )的,其中占面积最多的颜色是( )。第二次观察1、七大洲分别是( )、 ( )、( )、 ( )、 ( )、( ) 、( )。 2、位于西半球的是( )洲和( )洲,处在地球最南端的是( )洲。亚洲在( )半球。第三次观察四大洋分别是 ( )、( )、(

12、)、( )。面积最大的洋是:( ) 面积最小的洋是: ( )2、创设获取知识多通道:探究是获得知识的途径之一,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巩固、深化所获得的知识,我努力创设多种通道。如在认识七大洲这个环节,我创设了“比较面积辨大洲、想象轮廓记大洲、看地理位置记大洲、资料介绍认识大洲、竞赛答题记大洲”五个通道(幻灯样本展示),有效巩固了知识点。同样,在了解“地球表面是由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组成的”这个知识点时,也是多方位感受,有模仿实体演示、平面比较、文字朗读等(幻灯样本展示)。这些通道的设计对知识目标的达成起到了有效作用。3、讲究趣味性呈现方式。有首诗说“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轻歌曼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13、。”越是枯燥的地理常识越是需要水样的艺术。因此,考虑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我力求学习呈现方式缤纷、趣味。例句几个环节:(1)认识七大洲环节:“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喊一喊大洲的名字!”学生每喊一个,课件就会自动放大这个洲,并出现洲的版图,学生在“眼球吸引”中记住了大洲的名字。同样,认识四大洋时,老师用热情的话语引领“这四颗闪亮的星星就代表着四大洋,它们在向我们招手呢!赶紧把每一颗小星星的名字叫出来。”(2)展示地球妈妈多姿多彩的地貌图片也是一种艺术处理,这些图片,传递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地球表面有海洋、沙漠、高山、草原等地形”这个知识,更多的是在传递一种美,无形中激起学生心底里对美的事物的喜爱与向

14、往,这时的地球展示在学生面前的不仅仅是一个物体了,这些流淌着美好色彩的画面,激起学生心底里对地球妈妈的由衷赞赏和深深热爱,在流露自己感情的时候的语言也变得特别真诚和优美。(3)欣赏洲、洋风光实际上是一次微型的漫游,它让地球仪上静止的大洲大洋豁然生动、明朗。学生的小眼睛在熠熠生辉中流露出热爱地球的思想感情。结尾:期待径情直行,“品”味悠长鲁洁教授说“德育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即使是物,我们也要显示它背后的人,显示它和人的关系。”因此品德课堂教学更为重要的是揭示教材知识背后更为深厚的人文底蕴。学生的知识巩固不是目的,品德教育也不能够片面,我们要让学生在地理知识的掌握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中感受到世界是一家

15、,培养学生作为地球村公民的良好素养。地理题材的品德课,只有准确定位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地整合,给地理知识融入情感的元素,才能真正凸显出其品德味,让“品”味悠长又悠长。【观点报告:定海小学 胡妙红】品德与社会地理知识教学偏差及对策分析“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生活中学习地理,重视地理和生活的关系,让地理知识服务于生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基于这样的理念,品德与社会新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地理知识,但是因为很多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学偏差随处可见。一、“拔苗助长”把品德课等同于地理课很多老师把品德与社会中的地理当作知识来教,教师试图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知识,并按照掌握

16、知识的多少、深浅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思想品德课变成了地理课,导致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浙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我国的行政区一课时,把这课的目标仅仅定位为这样的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知道他们在中国行政图中的地理位置。整节课教师变着法子让学生读记34个行政区的名称,还不断地让学生在地图上寻找他们的位置,忙得不亦乐乎,可是学生学得索然无味。试想一下,掌握我国34个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这本来是初中要学习的地理知识,要让三年级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掌握,岂不是拔苗助长?二、“张冠李戴”把品德课变成了语文课有的教师认为品德课的宗旨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于是千方百计地在地理

17、知识中寻找德育教育的因素,把品德目标硬塞给地理知识,张冠李戴,品德教育生硬而无效,品德课变成了语文课。还是教学我国的行政区一课,一位老师通过看图让学生感受了祖国之大以后,为了强调德育的目标,最后在大屏幕上出示这样的句子“祖国真大呀!”然后这样引导学生:“让我们由衷地来赞美吧!”于是全体学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祖国真大呀!这不成了语文课吗?也许是我们的品德教师大都是兼教语文的,语文课堂的感情朗读也被带入了品德课堂! 三、“画蛇添足” 把道德教育强加在地理知识之中有的教师认为品德与社会课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教育,于是把道德教育强加在地理知识之中。在教学地理知识时,甚至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一番情感的教

18、育。还是教学我国的行政区一课时,有的教师在学习34个行政区时,当教到自己的家乡浙江省时,老师就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的教育:“浙江省是我们的家乡,那里有很多美丽的地方,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于是学生顺着老师的意图,异口同声地说:“爱”。在教到祖国的首都北京时,老师就又对学生进行了一番爱祖国的教育。又如浙江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我们的地球一课中,要求学生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地理位置及面积大小,有的老师就这样进行知识和情感的挂钩:“我们生活在亚洲,亚洲是世界最大的洲,让我们为生活在这样的大洲而自豪!”其实,不是任何知识都能产生情感。地理知识有很多是认知性知识,如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面积大小

19、、气候特点、形成原因和植被状况等,教师在讲授这种知识时,要做到使学生对知识准确地习得、领会、掌握和应用,如果生硬地把某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塞进知识中,只能是画蛇添足,适得其反。针对这样的教学偏差,本人认为,品德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地理知识的教学。 一、紧扣生活,让地理知识的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新课标理念下品德与社会是以“回归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本理念,是以生活为本,是为了生活的、是通过生活进行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抓住“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通过儿童的社会生活来引导儿童学习生活地理、社会地理。比如同样在教学我国的行政区一课时,在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时,960万平方公里这个数

20、字对学生来说是抽象的,如何让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有的老师将其转换成儿童能够体验的形式,拿它同学生最熟悉的自己居住的城市的面积进行对比,使空洞的数字在学生心中形成有效的概念。然后,再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让他们回忆自己曾经的旅行经历,从而进一步感受祖国东西、南北距离相差遥远,并辅以图片,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祖国的幅员辽阔。这样的教学,因为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原本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直观而形象,便于学生接受。又如在巩固记忆我国省级行政区地理位置的时候,有的老师安排“生活用品找家乡”的活动。首先,让孩子们各自带来一件生活用品,或者带来一个生活用品的包装。然后,看看这件生活用品的出产地在哪里?

21、接着,在地图上帮生活用品找找它的“家乡”生产地。因为这些都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会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有趣。在学习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时,在谈到“有限的自然资源正在频频告急”这一问题时,许多学生感到这似乎离自己远着呢,和他没什么关系!于是一位老师这样引导学生:“当你到30岁的时候,你身边的什么物种可能没有了;当你到50岁的时候,什么物种可能没有了。我们怎么做才能不让这些自然资源从我们的眼前消失呢?”把问题转换到与他们的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上来,让学生知道人与资源是密切相关的,从而使学生知道应该去保护身边的环境。二、创设情境,让德育目标有机地融合在地理知识的教学中

22、有些地理知识本身就是有血有肉的,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只要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围绕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师生共同挖掘、感受、体验其中的内容,就不但能够学到知识,也能够激发情感,实现德育目标。一位老师在教学浙江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我们的地球时,学生初步了解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位置、面积大小之后,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大洋大洲的美、地球面貌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对各大洲大洋的喜爱、对地球妈妈的热爱之情,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 师:海洋如此辽阔,我们一时哪说得完,道得尽呀!不如让老师借你们一双翅膀,飞上蓝天,去各大洲大洋观光旅游。我们从天空中如欣赏一颗璀璨的美玉一般去观看我们的大家园,好吗? 随着优美的

23、音乐,碧蓝碧蓝的太平洋、一望无垠的稻田、蜿蜒在崇山峻岭中的长城、高耸入云的珠穆朗玛峰、茫茫无边的撒哈拉沙漠等大洋大洲的绮丽风光在大屏幕上出现。 “哇!好美呀!”“长城,长城!”部分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许多学生都小声地跟随画面上的文字念着,欣赏着。 图片播放结束后,老师满面笑容地问学生:各位旅客,旅途愉快吗?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地球妈妈你实在是太美了,我从没看到过这样美的画面。哦,我爱你!有的说:“亚洲的珠穆朗玛峰太高了,我为我们亚洲有如此壮观的山峰感到骄傲!”我觉得地球妈妈太神秘了!我将来长大了,一定要到南美洲的复活节岛上去探险! “南极洲的冰洞好漂亮,小企鹅

24、好可爱,简直是进入了童话世界。” “非洲的瀑布也很壮观!让我想起了一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孩子们尽情地发自内心地表达着自己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又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欣赏“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图片的同时,感受他们的壮观,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眷恋之情。在观看了目前长江黄河的环境正遭受严重破坏的资料后,就可以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教育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激发他们投身于环保的热情。这样的处理,把地理知识的学习与情感的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有生命,有活力。三、激发兴趣,让活动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始末新课标理念告诉

25、我们,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课上进行一定的地理教学,主要目的不在于掌握具体的地理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为今后中学、大学甚至工作打好兴趣层面的铺垫。适当的地理教学,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增长地理方面的基本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热爱地理、学习地理、探究世界的浓厚兴趣,从而为将来的学习生活甚至是一生的事业发展埋下可喜的伏笔。所以,小学地理知识的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是最好的手段。比如还是在教学我国的行政区,时,我们不能单单重视34个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的机械记忆,应该更多去关注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看一看,猜一猜”的活动,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把祖国的各个行政区的形状想象成学生

26、身边熟悉的事物,从而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三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丰富,想象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还可以通过“拼一拼”的活动,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快速地拼中国行政区图,让学生在有趣的拼图游戏中巩固祖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比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年级上册节日大观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入地了解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节日风俗与文化传统,感受世界的丰富多彩,尊重、欣赏不同的风俗、文化。有的老师在讲到春节时,让学生动手剪窗花,贴春联,讲到西班牙的斗牛节时,就让学生上台模仿西班牙斗牛士的风采,表演斗牛,让他们感受斗牛士的勇敢,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四、大胆取舍,让教材中的地理知识

27、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这次课程改革给教师的教学留有很大的空间,改变了以往把每一个教学目标都规定得很全、很细的状况。教材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教材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教材只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范例,它只是学生学习人类文化的一根拐棍”。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因为教材的课程与素材需要教师去整合,教材的缺憾与空白靠教师去圆满,教材的拓展与开发靠教师去创造。所以教师不能把教材的内容简单地硬塞给学生,要对教材进行改编、选编、选用、活用,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原有水平,对教材内容大胆进行取舍,如对有些超

28、出儿童实际能力和实际生活需要的内容可适当删减;相反,对儿童实际生活需要而教材中没能考虑到的地方应该适当加以丰富充实。 比如浙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好大一个家第二课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教材中安排了一个活动教学版块,“品尝拉面采访拉面师傅”的“活动角”,对于生活在舟山的学生来说,这是不切实际的,因为舟山虽然有很多拉面馆,但基本上不是回族人所开,倒是在街上有很多卖烤羊肉串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师傅,根据这样的实际,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活动角”中“品尝拉面采访回民”的活动改成“品尝羊肉串采访维吾尔族人民”的活动,通过观察、采访等活动,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饮食习俗。这样的取舍,就更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总之

29、,品德与社会地理知识的教学一定要把知识和情感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抓住“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地理知识教学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实现品德课的地理知识教学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服务的目的。【观点报告:岱山实验学校 胡 红 】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类题材教学的思考 新课改以后,许多历史性题材的教学内容成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翻阅教材时,我们会发现教材中的历史内容并不是按历史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编写的。教材涉及的内容广泛,话题零散,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隔太远,没有完整的脉络和情节,我们的学生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历

30、史知识学习,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生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光凭简单的认知,难以激发起学生探究悠久文化的愿望,难以从心底激发为祖先而骄傲的情感;再加上教师本身的素养等问题,大家普遍都认为历史类题材很难教学。而在教学时,如果我们对课程特点和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会出现把品德与社会就某一个知识点变成支离破碎的历史课讲座或说教的思想品德课的现象。其次,很多老师在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感觉时间精力不够,教学设计脱离学生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教学效果低下。另外,在课堂教学前,因为学生准备不充分,就会出现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还是“听讲式”、“记忆式”,学生学习主体性和品德与

31、社会学科活动性没有体现出来。2011年 5月9日至11日,我参加了在丽水市莲都区囿山小学举行的“2011年浙江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那次研训活动的主题就是“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地理题材的教学”。在这次活动中,我听了两节历史类题材的课例,聆听了专家的报告,再结合我们岱山县品德学科研讨活动课例,让我对历史类题材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全面的理解。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历史类教材的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等为依据。因此在历史类题材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要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国际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2、。尽管教材中的历史内容并不是按历史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编写的,但它却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联结的,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将许多知识点分散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偏重知识学习的观念,应全面地把握“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目标。例如李建芬老师执教的走进新时代,教材内容分七个部分:“我国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知识窗”、“新视野”、“缤纷时代”、“聚焦镜”、“活动角”、“祖国颂”,旨在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新一届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继往开来,将现代化的建设推向新的高潮。李老师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新时期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了解自己家生活及家乡的变化,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而自豪。(情感、态度、价值观)2、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为建设祖国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