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152.31KB ,
资源ID:2758050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5805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一历史《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一历史《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教案.docx

1、高一历史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教案2019-2020年高一历史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教案一、教材分析国共十年对峙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5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本节内容是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及红军长征的历程等基本史实。理解南昌起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地位、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长征精神的内涵。认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道路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自我完善、不断发展、

2、具有创造力的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坚强保证。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南昌起义的相关史实,分析南昌起义的背景和影响。(2)了解“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和作用,归纳总结中共在1927至1936年工作重心实现了怎样的转移、探索出了怎样的新的革命道路,(3)认识红军长征的历程,遵义会议的召开,分析长征的原因和胜利意义,分析遵义会议召开的原因和意义,2能力目标:结合大革命失败的史实,分析南昌起义的背景,结合现实分析南昌起义的影响,使学生学会联系的学习方法,将前后发生的事物联系起来,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分析事物发生的因果关系。

3、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努力,艰苦探索,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开始独立自主地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和实践、遵义会议、长征的意义2教学难点:南昌起义的背景、国共对峙局面的形成、遵义会议的意义,理清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反抗和探索斗争的线索及成功之处。四、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国共合作失败后两党对峙期间中共的努力探索革命新道路。在教学中,由于学生对中国近代史认识还可以,对中共的发展有所认识。因此采用情景

4、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为教与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而是学生能参与其中,而达到能学会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五、教学方法1.采用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学案导学(学案见后面)。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国共十年对峙教材,完成学案课前预习部分。初步认识本课基本知识。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及学案课前预习的完成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

5、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展示一段材料,提问学生: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象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问:“把我们象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是指什么历史事实?我们又是如何孵出小鸡来的?答:指1927年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革命面临严重危机。中共是如何孵出小鸡来的?也就是中共如何摆脱危机,使革命重新走向高潮的呢?这正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一、南昌起义探究点一:1结合教材分析南昌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意义,最终南昌起义的余部去了什么

6、地方?这说明了什么?展示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图片,这正是81年前,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地方。1原因:大革命失败使中共认识到必须掌握武装力量2经过:时间、地点、结果、起义后部队的去向3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这些重要成就正是在吸取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基础上获得的。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后于1928年4月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另一部分进入海陆丰,与当地农民军会合。最终起义军余部都转入农村。说明大城市敌人统治力量强大,革命力量逐渐转入农村。二、土地革命探究点二:南昌起义后,中共

7、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的反抗和探索还在继续,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从1927至1936年中共开辟、扩大、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红色政权,与国民党政权形成对峙的局面。一、八七会议(党中央的决策指示)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理清八七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内容和影响。二、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实践探索)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理清秋收起义的时间、地点、结果。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升理论,更促发展)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弄清“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作用1、思想内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

8、地建设2、作用:使根据地不断扩大,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与南京国民政府对峙。(引导学生回忆大革命失败时,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解释课题的涵义)展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动态示意图。四、反“围剿”斗争和红色政权的建立(实践发展)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弄清前三次反“围剿”斗争的领导者和成果;红色政权建立的时间、地点、政权名称领导者等2、中国共产党为说那么要发动农民的力量?如何发动农民?答案:原因: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受封建剥削深,生活困苦,有革命要求。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广大农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易于中共力量的发展壮大。发动农民:中共通过开展土地革命,使农民获得土地,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从而

9、激发了革命热情。三、红军长征探究点三:中共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的扩大,使国民党十分恐慌,发动了一次又一次“围剿”,前四次反“围剿”都取得了成功,但第五次失败了。为什么?中共该怎么办?为什么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什么是长征精神?1长征的原因:学生阅读材料归纳原因:“左”倾错误的推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长征的经过:遵义会议的召开:1935、1背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长征初期的挫折和损失内容:在军事上: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在组织上: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在军事上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10、。在组织上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长征的胜利及意义4、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五)发导学案、布置预

11、习。我们已经学习了国共十年对峙这节课,那么,中共的新路线能否行得通呢?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抗战胜利之后的历史。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着重分析什么原因导致抗战的爆发。并完成本节的课前预习部分作业。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九、板书设计(一)南昌起义1原因:2经过:时间、地点、结果3意义:(二)土地革命一八七会议二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四反“围剿”斗争和红色政权的建立(三)红军长征1长征的原因:2长征的经过:遵义会议的召开:时间、背景、内容、意义3长征的胜利及意义十、教学反思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共在革命转入低潮的

12、形形势下,开创重新聚集革命力量、独立领导武装、夺取政权的新局面;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从实践和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由于王明的“左”倾错误,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中国革命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红军的长征,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本节课时间45分钟,其中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5分钟,新授讲解梳理知识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15分钟左右,反思总结当堂检测10分钟左右,其余环节5分钟,能够完成教学内容。 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会继续研

13、究本节课,争取设计的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完善,共同进步!十一、学案设计第四单元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国共十年对峙,初步了解掌握中共革命新路线的形成历程,红军长征的过程及历史意义。二、预习内容一、南昌起义1背景:国民革命失败使中共认识到必须掌握_ _。中共将掌握的武装力量集中到_ _附近。2经过: _年8月1日,_、_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占领了南昌城。3意义:打响了_ _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_、_和_的开始。二、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_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_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_,确定开展_和_的

14、总方针,决定_打动武装起义。这次会议给处于_、_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2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秋收起义由_领导,在_发动,计划进攻_,受挫后决定改向山区进军,创建了_革命根据地。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与发展“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_、_、_三大内容。使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4反“围剿”斗争和红色政权的建立前三次反“围剿”斗争在_、_的领导下,取得成功,使根据地得到巩固发展。_年冬在_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选举_为政府主席,_为军事委员会主席。三、红军长征1长征的原因:由于_的错误领导,第五次反“围剿” _。2长征的经过:长征初期红军损失_,处于危险中。_年1

15、月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博古等人的_军事路线错误,肯定了_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_,取消博古、李德的_。这次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_,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_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_。3、长征的胜利及意义胜利:_10月中央红军到达_,与当红军会师。_年10月_、_和_三大主力红军在_会师。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_”,使中国革命_,铸就了伟大的_,激励人们前进。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了解掌握南昌起义的发生,八七会议,认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并识记红军长征的原因,遵义会议的内容及影响。正确认识长征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工农武装割据”的

16、思想和实践、遵义会议、长征的意义。教学难点:南昌起义的背景、国共对峙局面的形成、遵义会议的意义。二、学习过程一、南昌起义探究点一:1结合教材分析南昌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意义,最终南昌起义的余部去了什么地方?这说明了什么?二、土地革命探究点二:南昌起义后,中共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三、红军长征探究点三:中共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的扩大,使国民党十分恐慌,发动了一次又一次“围剿”,前四次反“围剿”都取得了成功,但第五次失败了。为什么?中共该怎么办?为什么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什么是长征精神?(三)当堂检测1、右图为1997年中共中央总书

17、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时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他题词的依据是南昌起义( )A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揭开了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序幕2、下列属于八七会议内容的是清算陈独秀右倾错误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方针 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 决定发动南昌起义A、 B、 C、 D、3、以下两幅图反映了一个共同的历史教训是的 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要以夺取大城市为中心任务C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D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 A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B是中共建立人民

18、军队的开始 C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5、秋收起义后,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逐步形成了 A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B人民战争路线 C。统一战线理论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6、“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论断的准确内涵是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夺取全国革命胜利 B建立抗日根据地,以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C开辟解放区,以夺取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D开展土地革命,发动广大农民参加革命7、毛泽东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首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此时,中央工农红军 A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B粉碎国民党的的第五次军事“围剿”C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D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课后练习与提高1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武装反抗的策略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开辟井冈山道路2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A.采取暴力革命 B.领导工人运动 C.农村包围城市 D.国共两党合作3某旅行社组团从江西出发开展“重走长征路”旅游探险活

20、动,下列长征重要景点参观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遵义会议会址 泸定铁索桥 瑞金云石山乡 会宁城西关A. B. C. D.4民主革命时期的标语宣传了党的政策,播撒了革命火种。下图的宣传标语应出现于 ( )(注:三铲除封建势力;四镇压反动势力;五消来反动武装;六实行土地改革;九巩固与建立苏维埃政权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北京奥运圣火在江西瑞金井冈山南昌传递。这里曾是中国“革命圣火”燎原之地。请将图片按中国革命发展的历程排序(填写图号),并写出与每一图片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意义。 排序:图( )图( )图( )。6.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共产党

21、在民主革命中遭受过两次严重挫折。据此回答:两次严重挫折分别指什么?发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为挽救两次危机中国共产党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课堂检测:CBDADAD 课后练习:1D 2 C3B 4B 5答案 排序:三二一 6答:(1)挫折: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和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原因:客观上,反革命力量相对强大;主观上,中共中央犯了机会主义错误,第一次是右倾机会主义,第二次是“左”倾机会主义。(2)措施: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发动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屠杀;召开八七会议,纠正了右倾错误,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起义;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

22、地;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和建立红色政权。长征;召开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红军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019-2020年高一历史第15课 辛亥革命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性质、革命纲领及指导思想,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能力目标:培养自己的材料分析能力和辨证地看问题的能力。 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孙中山先生等民主革命先驱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一生精力的光荣事迹,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革命先驱们站在时代前列不断开拓创新、与时

23、惧进的革命的精神。教学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对辛亥革命的客观评价。预习学案:见基础训练34页“基础知识梳理 ”课堂教学案: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1894-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一系列的努力。探究一辛亥革命的背景材料一:世纪年代前后,在外资企业和洋务派创办工业的刺激和影响下,民间出现了一批民族工业。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搜刮巨额赔款,暂时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遂使中国工商业有了初步发展的机会,从年至年,各省商贾开办的资本在万元以上的企业有多个,涌现出

24、大批实业家。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濒于“亡国灭种”的危机,统治阶级内部的改革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各自的救国主张,并付诸实践。但无论是统治阶级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君主立宪改革,都因清政府的顽固不化而均遭失败。只有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中华民族才能得救。结合教材第一自然段及两则材料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探究二辛亥革命的条件 结合课本P60-61内容,概括革命党人为推翻清政府进行了哪些准备?(从组织上、思想上、军事上)探究三辛亥革命的过程结合课本P61-62内容,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辛亥革命的过程。开端 ; 发展 ;高潮 ;结局 ;探究四辛亥革命成果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阅读下列材料:

25、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十九条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可决弹劾之。第二十九条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二以上者为当选。第三十三条 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

26、决。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上册回答:(1)上述材料出自何文件?其阶级属性是什么?(2)材料中第二条、第五条、第二章体现了哪些原则?有什么进步意义?但它又隐瞒了什么本质问题?(3)第四条统治权力的分工又体现了什么思想原则? (4)材料中的哪些条款是旨在限制总统的权力的?这些规定在当时是针对谁的?它规定的政体接近近代的英、美、法、德政体中的哪一国的政体?这种政体的名称是什么?探究五 评价辛亥革命 有人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历史命运,是一次失败的革命。请结合下列材料发表自己

27、的看法。材料一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材料二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材料三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材料四 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帽 人民版高一

28、历史必修二专题四材料五 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这一时期,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人教版教材材料六 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胡绳中国共产党70年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文化上, 。社会生活方面, 。世界意义, 。不足, 。探究六、辛亥革命果实最终被篡夺的原因课后练习:级:、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A、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A. 街头上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B. 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C. 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施压 D. 报刊登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级、20世纪初期,中国某政府在建立时曾把下列歌词作为国歌广泛传播:“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