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34.90KB ,
资源ID:2754904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5490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外教育史奥鹏考试作业.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外教育史奥鹏考试作业.docx

1、中外教育史奥鹏考试作业期末作业考核中外教育史 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学记 答:学记全文共20节,1229个字,篇幅虽短,容却相当丰富、精辟、深刻,是我国先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学记主要论述了教育作用与目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以及教师问题等有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问题。2、有教无类 答:成语,出自于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教:教育;类:类别。解释一,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解释二,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有教则无类”,可见“有教无类”是教育的结果,不是前提。不3、中国

2、科学社 答:中国科学社,原名科学社,是由留学美国康乃尔大学的中国学生元任、任鸿隽、铨等在1915年发起成立的民间学术团体,以“联络同志、研究学术,以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为宗旨。1918年迁回国,1959年停止活动,存在近半个世纪。在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中,中国科学社贡献颇大。4、理想国 答: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Plato 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的中期对话,本书分为十卷。在柏拉图的著作中,不仅篇幅最长,而且容十分丰富,涉及其哲学的各个方面,尤其对他的政治哲学,认识论等有详细的讨论。5、教育心理学化思想 答:教育心理学化思想是由瑞士教育

3、家裴斯泰洛齐(1746- 1827)率先提出来的。1800年,他在方法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试图把教学与人的心智的本性、周围环境以及人与人的交往都协调起来。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经由赫尔巴特(1776-1841)得到发展。赫尔巴特明确提出,“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指明目的,后者指明途径、手段和障碍。”6、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答: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卢梭生性爱好自然,主社会和个人都要“返归自然”,服自然的法则,并得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著名思想。卢梭在其主要教育著作爱弥儿提出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将受教育者的生活分为四个时期的思想:第一个时期为0-2岁,注重通过自由的活动保障

4、儿童身体的健康发育;第二个时期为2-12岁,主要对其进行感官训练;第三个时期是12-15岁,要对他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15岁至成年为第四个时期,则让他到社会里去进行道德教育。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为后世所推崇,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了后来的裴斯泰洛齐、第斯多惠等一大批教育家,直到今天,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依然具有巨大威力。二、简答(每题5分,共30分)1、简述宋初三次兴学的容及其影响。答:第一次兴学运动是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即所谓“庆历兴学”。庆历兴学的主要容有两项:一是州、县立学,并改进太学和国子学;二是改革科举。凡应科举者须先受教育,规定士子在学三百日方准考试。第二次“熙宁、元丰

5、兴学”。其主要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整顿地方官学和实行太学“三舍法”。二是改革科举制度。王安石认为,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科举取士应“本于学校”。但当时学校尚未完全恢复,权益之计就是改革科举考试的办法。三是创办和恢复各种专科学校。第三次是“崇宁兴学”。此次兴学只是恢复熙宁、元丰兴学的某些措施,在学校制度方面没有多大改变。所不同的是,曾一度停废科举。宋初的三次兴学运动,尽管每次时间不长,但取得的成就很大。它的积极意义在于:在整个社会造成了重视学校教育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学校对科举的依附;推动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宋朝无论是中央的官立大学还是地方的郡县学校都比唐朝发达,学生的入学围和

6、名额也比唐朝时期有所扩大和增加。2、如何评价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教育思想。答: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基本思想是“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也称“政本艺末”思想。“以政学为主义”就是以它为体,把它放在教育容的首位,也就是说教育目的首先是在培养政才,管理国家的人才。“以艺学为附庸”就是要求把艺学放在次于政学的地位。它要求教育要把培养政才放在首位,其目的就是要用这种政才取代封建官吏,从而改变官吏的政治素质,达到变法图强的目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了近百所新式学堂。主废八股,变科举;广兴学堂;建立译书局、编译局;派人出国游学。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教育思想的产生使封建伦理纲常开始发生了动摇,“”思想深入人心,为旧主

7、义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维新人士的“维新觉世之功”,在我国近代文化教育史上是应该肯定的。3、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 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之洞教育思想的基本思想,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他认为,中学的作用在于“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学中学的具体要求。“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阅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斯有其益而无其害”。 他把中学的容概括为经、史、子、集。其中,尤其强调“明纲”,认为君为臣纲

8、、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五伦之要,百行之原,相传数千年,更无异义,圣人所以为圣人,中国所以为中国,实在于此”。这是针对维新派提倡,反对君权,主男女平权等主的。之洞指出:“知君臣之纲,则之说不可行也”,“知夫妇之纲,则男女平权之说不可行也”。 之洞认为,西学包括“西政、西艺、西史”三类,并着重分析了西政和西艺。“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医、声、光、化、电、西艺也。”学习顺序,小学堂应先学西艺,再学西政;大学堂则先西政后西艺。西艺主要指西方近代科学技术,西政则涵盖了教育、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领域。西史,则指西方各国历史。他强调:“今欲强中国、存

9、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4、简述英国1870年初等教育法。答: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更加蓬勃发展,这客观上要求工人具有一定的机器大生产的素质。由于初等教育对培训工人大有好处,因此当时英国的竞争者美国和德国都非常重视初等教育的发展。这使英国感到巨大的压力。同时,工人群众本身已在革命斗争过程中用各种形式开展自己的教育活动,而且,这种教育活动与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是紧密联系的。所有这些情况引起了统治阶级对初等教育的重视,使普及义务教育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统治阶级逐渐认识到再也不能把初等教育只作为单纯的慈善事业了,并认识到如果政府不直接控制初等教育将对其统治十分

10、不利。因此,国会于1870年正式颁布了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初等教育法的颁布,是英国国民教育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初等教育法规定了如下一些容:(1)国家继续拨款补助教育,并在缺少学校的地区设置公立学校。(2)全国划分学区,由经过选举产生的“学务委员会”负责监督本学区的教育工作。(3)各学区有权实施五至十三岁儿童的强迫教育。(4)承认以前各派教会所兴办或管理的学校为国家教育机关。(5)学校的普通教学与分离,凡是接受公款补助的学校一律不得强迫学生上特定的课,一般性教学则须安排在首节课或者末节课,以利于学生在听课与不听课之间自己做出选择。1870年初等教育法的颁布,在英国初等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

11、的意义。当然,它只适用于劳动人民子女,上层社会子弟仍然在家或在预备学校中接受进入中等学校的预备教育。但初等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从此,英国出现了公、私立学校并存的局面。以后,英国又相继通过了有关义务教育和免费教育的法规,推动了义务教育的发展。5、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答:赫尔巴特(1776-1841),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他是最早宣称心理学是一门有别于哲学、生理学的科学的人,同时他还是最先强调教育应根据于心理学的人。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理论是建立在他的联想主义的心理学基础上的,具体而言,是建立在联想主义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基础上的。赫尔巴特认为, 兴趣是形成统觉

12、的条件, 兴趣赋予统觉以主动性,因此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和企图扩充知识的兴趣。赫尔巴特把任何兴趣都分为四个阶段:即注意、期待、探求和行动。同时,他还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的知识必须通过钻研(接受和学习教师所讲材料)和理解(深入思考新材料)两个环节。基于这种对心理活动过程的分析,他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赫尔巴特对教学过程的理论分析,在外国教育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作为教学过程的依据,为教学理论找到了一个比较充实的理论基础,为此,他被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6、昆体良关于教育和教学的主。答:昆体良认为,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13、有它独有的优点:学校教育可以激励学生学习,学生在群体中学习更有兴趣;学校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知识;学校教育还可以养成适应公共生活,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因此,儿童到一定年龄就应到学校中接受教育。三、论述(每题10分,共40分)1、论述评孔子的教育思想。答:(一)孔子教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社会背景孔子的时代正是奴隶社会逐渐衰亡,新兴封建制度逐渐兴起的历史过渡时期,他是这个过渡时期的过渡人物。孔子的思想基本上代表了当时比较开明的奴隶主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前进的倾向和要求。书中第二章介绍了孔子出生于没落奴隶主贵族家庭,“少也贱”,长期生活在下层人物中,了解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同时,他又

14、有与当权者交往的机会,进可为官,这就是孔子既忠君又爱民思想产生的原因。孔子出生的鲁国是当时文化的中心,周朝的典章制度在鲁国保存得最完整,孔子自幼受到西周文化熏,因而对周礼非常熟悉和钦佩,“吾从周”便是他发自心的活语。这就是孔子为什么赞赏“重民”、“利民”思想的原因。孔子适时开办私学,总结和发展了我国当时传统的古代文化,将诗、书、礼、乐等经典纳入他教材畴,对我国文化教育影响很大,这些,都形成了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的教育思想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在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他的评价各说不一。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的学说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其中某些保守部分还受到进步思想家的

15、反对;汉以后建立了统一的地主阶级政权,孔子的学说受到了封建贵族的大力支持,因而逐渐成为我国2000多年来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汉代王莽第一个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这之后到唐宋元时期,孔子相继被封为王;明、清两代,由于帝王的权力提高,孔子的王位则降至师位;清末民初,满清复辟,尊孔子为“教主”。“五四”运动以后,孔子的地位起了根本改变。作为封建文化的代表人孔子,他在文化上的统治地位当然要被推翻。在国民党统治区,为了奴化教育的需要,孔子又很快被恢复到与天地日月同等的崇高地位。历史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应如何来研究孔子呢?正如作者所言:孔子基本上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最大的贡献主要也是在教育方面,

16、我们从他的教育思想中可以得到不少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二)孔子教学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孔子的世界观、孔子论教育的作用、孔子的教育目的、孔子的教育容、孔子的教学方法、孔子论教师等方面作为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1世界观是支配一个人从事工作的思想动力,孔子的世界观正是他教育思想与实践的源泉。作者先从世界观的分析入手,逐步进入教育思想的研究中去。对天命鬼神的不迷信,是孔子世界观的一个特点。他主身体力行而不是宿命论者。”认为世界现象是变化不息的,这是孔子世界观的又一个特点。“易”的变化原理对孔子思想可能产生的影响,又是孔子世界观的特点之一。作者指出,“孔子承认这种自然和社会变化发展的思想是可贵的,这是他的

17、社会改革思想一种重要的哲学基础。”另外,书中还分析了孔子对社会历史问题的唯心主义观,“他认为道德是推动历史的主要力量,企图用温和的方法去改良社会,”这些思想,主要就是从孔子本身的唯心观出发的。当然,我们应肯定的是,孔子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因素,构成了他教育思想的支柱。2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孔子的教育作用观就是“教育是和政治分不开的,教育工作就是政治工作的一种形式”、“孔子之努力于教育,也就是为培养自己的实力,作为政治资本,以便更有效地推行他的政治主。”基于这一目的,孔子非常重视教育,他把教育和人口、财富作为立国的三大要素。他认为老百姓应该受教育,这些思想又比奴隶制时代前进了一大步。孔子承认知

18、识和道德都是要靠学习培养出来的,教育是形成人的个别差异的重要原因,因而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的“有教无类”主,也是从“性相近”的思想源出的。作者在书中指出,“注重启发民智,使当时学术下庶人,把文化教育从官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有极大的进步作用”。书中认为,孔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观点,是孔子对“学”的分类,并认为孔子的这一思想否定了人人都能学习向上的普遍性,是不正确的。而孔子对于“教”的态度,则是主“有教无类”。他的“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精神,是我国教育史上宝贵的传统。3孔子的教育目的。在这一章中,作者明确指出“孔子教学的主要对象是士,他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士成为他理想的人才,

19、从而改善春秋以来天下无道的局面,以实现他的理想社会。”作者认为,“圣人”和“君子”是孔子所认为的理想人才,孔子的教育目的,主要就是要培养士成为君子。而君子所应具有的品格有哪些呢?君子的品格可分为两方面:对己能“修己”,对人能“安人”、“安百姓”。孔子所要达到的理想社会是“至于道”的这种最高理想的社会,这是“天下为公”的时代,大道得行的“”社会。他把对尧舜时代的憧憬作为理想,也是他对当时现实不满的一种反映。但是,这种憧憬,在阶级社会中是无法实现的。孔子的教育目的,便具有一种理想化的色彩。4关于孔子的教育容。孔子是以“文、行、忠、信”来教育学生,而“行、忠、信”则属道德畴。至于“文”,则是指诗、书

20、、礼、乐等典籍。“文”教的主要容,概括起来就是“仁”和“礼”两大畴。“礼”主要是指传统的西周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仁”则几乎包括了所有的道德品质。孔子道德思想的畴,主要的是“仁”,不是“礼”。他一生努力的主要方向是要“使天下归仁”,用上说下教的温和方法来革新社会,在旧制的形式“礼”中注入新的精神“仁”,借以改良奴隶社会的礼制、秩序,使之更能适应当时奴隶要解放及一般自由民要求改善生活和政治地位的时代潮流,这是孔于思想的主要特征,也是他进步思想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当然,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的,孔子的许多道德说教基本上都是为当时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服务的。历代帝王也常利用或歪曲孔子某些道德

21、思想,作为麻痹人民、统治人民的重要工具。但在当时条件下,孔子的思想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作者分析了孔子的“文”教容六经,并列表说明了六经从司马迁“史记”的五经、班固“汉书”的九经、汉代石经的七经、唐代石经的十二经、五代雕版印刷的九经到清代石经的十三经、四书五经的演变经过。明晰醒目,易于理解。5孔子的教学方法。孔子的五个教学方法:第一,对传统的各科教材的小心选择和灵活运用。主要分析了孔子对传统诗、书、礼、乐、春秋的删改、修订。第二,善于诱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如“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等。第三,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学习的过程和态度,主“因材施教”,注意学生“学思行”的结合

22、。第四,善于运用问答法的教学形式,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第五,注意关于道德教育任务的培养,向学生传授“知”,“仁”、“勇”三方面的知识,这也是知、情、意的道德教育的基本过程。对孔子教学方法的总结,基本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的特点,抓住了本质,突出了孔子作为一代名师的优秀之处。6孔子论教师。孔子正是禀承了重视教师的传统并加以发展,把师德提到“仁”的高度。作者认为:“孔子教学成功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作为一个教师的个人人格的感化,重视以身作则。”孔子所要求的“博学”、“学思合”、“学行结合”、“学无常师”、“专业乐业”、“诚实”、“不固执”、“谦虚”等等,既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作教师的标准,孔子正是身体

23、力行一个优秀教师的职责。因此,作者认为“在今天看来,作为一位教师,他有不少优良的教师品德、模事迹,值得我们重视和批判继承。”2、论述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答:生活教育是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生活教育理论是他提倡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时逐渐形成的系统理论。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行知的生活教育观点也在不断地变化。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由此可见,生活教育的指

24、导思想就是强调教育必须以生活为中心。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显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把生活与教育混同,没有意识到生活与教育之间的区别与在联系,忽视了教育的特殊性。但是,行知主“生活即教育”,是想借用教育的力量,来达到“达民之情,遂民之意,把天理与欲打成一片。”在行知看来,中国遗留下来的旧教育,生活与教育之间是脱节的,旧教育“教人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这种教育是生活与教育脱节的、隔离的,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劳苦大众谋福利的,生活即教育就是要求把儿童从成

25、人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因此,生活即教育所强调的是教育必须以生活为中心,反对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没有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社会即学校”是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行知指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士大夫之所以不承认他,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在“学校即社会”的主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了,“一切都减少了,校外有经验的农夫,就没人愿意去领教;校有价值的活动,外人也不能受益。”因此,他批评“学校即社会”是鸟笼,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关在鸟笼子里一样。而“社会即学校”则不然,是要把鸟笼

26、子里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去”,把整个社会作为教育的围。他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传统的教育把学校与社会隔绝,学校与社会之间有一道高墙。“社会即学校”就是为了冲破这道高墙,从而把学校伸到社会,从而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人人可以作先生,人人可以作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茶馆、戏院、破庙、茅棚等,都可以成为大众的课堂。当然,行知指的是广义的教育,指的是与传统教育相对立的大众教育,并不是取消学校教育。3、当代欧美教育思潮

27、有哪些?请对各教育思潮作简要述。答:存在主义教育强调教育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创造”;品格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容;道德教育上提倡学生“自由选择”;反对团体教学的统一化和标准化,主个别教育的方法;师生间应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萨特和布贝尔等。新行为主义教育强调一切教育和教学主要是为了塑造人的行为;主程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运用教学机器;教育研究应以教和学的行为作为研究的对象。代表人物有斯金纳等。结构主义教育强调教育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智能发展;注重教授各学科的基本结构;重视儿童的早期学习;提倡“发现学习法”;教师是教学中的主要辅导者。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布鲁纳等。分析教育哲学主把

28、分析哲学作为一种方法广泛应用于一切教育研究中,它有三个分支:一支是受逻辑实证轮的影响,强调教育的实际情况应反映在一定的“手段目的”逻辑模式中;一支是受语义分析学的影响,强调把教育概念的语言应用作为分析的对象;还有一支是对二者的综合,强调逻辑分析和语义分析的结合。在分析方法上提出了两个方法:一是举出反例子,而是解决先决问题。代表人物是彼得斯等。终身教育在本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70年代产生广泛影响,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朗格朗。终身教育强调教育是贯穿人的一生及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终身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养成学习的习惯和继续学习所需的各种能力;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提出终身教育的模式。人

29、本化教育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强调课程的“一体化”、“人本化”和“情感化”;强调学校教育应该创造自由的心理气氛。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罗杰斯等4、论述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运用了他的导师、前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学说。维果茨基说:“教学应该创造最近发展区,然后使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的时候,教学才有好的结果。通过长期广泛的教学实验,赞可夫提出了五条教学原则: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赞可夫认为:这个概念的涵义之一是指克服障碍,

30、另一个涵义是指学生的努力。“以高难度进行教学,能引起学生在掌握教材时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活动过程。”教学容要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利用学生的认知的可能性,用稍高于学生原有水平的教学容来教学生。“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他主把教学建立在高水平的难度上,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学生懂了,就要向下教授,不要原地踏步走,防止学生产生心理抑制,使学生时时感到在学习新东西。同时,他也指出高难度不是越难越好,要注意掌握难度的分寸。只有这样能为紧的智力工作不断提供丰富营养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孩子已经掌握加法的概念,那么就应该引导他进入乘法,无需强调计算,因为在乘法的基本演算过程中,

31、孩子会运用加法进行订正从而再次巩固加法的计算能力。这就是学科的基本结构呈现的系统性。因此高难度教学得以实施。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赞可夫认为教学进度太慢,大量的时间花在单调的重复讲授和练习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他主从减少教材和教学过程的重复中求得教学速度,从加快教学速度中求得知识的广度,从扩大知识广度中求得知识的深度。他说:“只要学生掌握了已经学过的知识,就向前进,就教给他们越来越新的知识。”强调高速度也不是越快越好,引导者必须通过观察确定孩子已经真正地理解了概念后,再发现孩子的几许探究的意愿后,才可以继续下一步的引导。对此,赞可夫说得很清楚:“以高速度前进,绝不意味着在课堂上匆匆忙忙地把

32、尽量多的东西教给学生,我们是根据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一般发展来决定掌握知识和技巧的适宜速度的。”这个速度是要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实际相适应,以丰富多彩的容去吸引、丰富孩子的智慧,促进其发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孩子经常会出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他们能够轻松地判断事物之间的关系,并且因探究心里不断的发展,促使他们自己会想办法采用更简便的方法去实现目标。我们继续用已掌握加法概念的孩子作说明,他们会把议握的加法概念和十进法的交换概念结合,比如当他想要统计全园人数时,他回把点数过的数目记录下来,然后合在一起。再运用串珠进行接龙运算,一十进位的方法进行替换,然后再根据替换完的结果加以总结,获得答案。很快他们就会发现,可以直接按整数的方法拿取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