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5.10KB ,
资源ID:2749601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4960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考政治试题文科.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考政治试题文科.docx

1、中考政治试题文科中山市桂山中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卷(文科)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班学号填写在第二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考号必须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各题的相应位置上,不准用铅笔作答。第一卷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3分,共78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文化”是相对于经济

2、、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文化只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的事物,不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事物 D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2、“一本好书往往可“影响人的一生。”说明了文化是一种( )A社会物质力量 B、社会教育力量C社会道德力量 D、社会精神力量、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参加学校运动会参加演讲会、辩论会购买蔬菜水果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合唱团、舞蹈队、时装表演队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某国议员竞选A B C D

3、 、下列属于文化形式的有( ) 思想 理论 信仰 法律 文学 政治A B C D对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文化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文化的形成B一定社会文化的形成决定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C社会生产方式不受文化的影响D文化影响社会生产方式,但影响不大、“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文化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不开的,两者互不影响。、影响人们交往方式的文化因素有价值观念 身体健康 风俗习惯 文化程度A、 B、

4、 C、 D、很多中国人在海外定居了几十年,但到了晚年还是有叶落归根的思想。这表明A、中国人在海外住不惯 B、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受别的思维方式的影响C、一定的思维方式形成后就固定不变了 D、一定的思维方式形成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很多图书馆的醒目之处,经常贴着这样一句话,“一本好书可以改变若干人的命运”,我们应怎样理解这一句话A、文化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B、文化影响着人的发展C、文化影响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文化影响是潜移默化的1“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一口号是全世界人民对和平繁荣的期盼,也必将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这表明A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文化能够促进社

5、会的发展C世界的文化将取代各民族的文化 D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1、观赏京剧可以根据演员的不同脸谱,根据不同唱腔,从而使思想得到启示、精神得到享受。这表明文化的影响A、 具有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B、 一般是有形的、强制的C、 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D、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人们的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道德 C、文凭、学历 D、财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特点A、深远持久性 B、潜移默化性 C、内在性 D、表面性文化的多样性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证和文化创新的原动力。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和定

6、位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与文化资源,正确判断其文化价值之所在。回答题。 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经济全球化虽对各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但不可能消灭它们之间的差异,地球不会因为成为“地球村”而拥有完全一致的价值观。这说明( )A、文化作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载体具有稳定性B、文化是识别和划分民族的基本依据C、民族文化是民族共同经济生活在精神面貌上的反映D、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04年底,娱乐、音像、演出、艺术品四大市场共有

7、经营单位224万个,从业人员95万,消费潜力预计到2050年为5500亿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是( )提高人民素质,抵御文化侵略 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需要 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A B c D、我们所说的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 )A、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B、宗教信仰的多样性C、风俗习惯的多样性 D、语言文字的多样性、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这是因为()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民族文化在民族的发展中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

8、的必然要求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A、 B、 C、 D、“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形象地说明了( )A、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D、世界必须形成统一的文化、丝绸之路在把古代中国的商品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一些国家的同时,也把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纺织技术传到了那里,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体现的是下列哪一种文化传播方式()A、人口迁徙 B、旅游 C、商人的贸易活动 D、教育、近代中国接受西方新的人文思想、西方艺术等,主要是经过日本传入的。当时从事自然科学与人文

9、社会科学的人们大都东渡东瀛,进行近代文化的求索。当时留日学生之众,不亚于今天的留美潮。这说明( )A、文化交流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B、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C、今天的日本文化已经落后于美国文化 D、日本的文化属于西方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是( )民族文化是至高无上的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具有与其他文化不同的特点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A、 B、 C、 D、祖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不开发,不使其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随着我国融入国际社会的发展,就会被别的国家开发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口,前几年,美国根据花木兰的故事制作的动画片在全国

10、热播就说明了这一点,这段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B、充分开发我国文化资源,提升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C、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D、拒绝外来文化,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这说明( )A、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内容 B、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C、教育是文化交流的惟一方式 D、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2、2005年6月1日 人民日报报道,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学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

11、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严重冲击。这表明()A、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面临严峻挑战 B、文化传播的手段多种多样C、文化传播的内容丰富多彩 D、全球范围的文化交往日益紧密、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轻物理”、重德治而轻法治。而中国共产党把坚持以人为本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治国方略。这是因为( )A、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求得新发展B、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极大的阻碍作用D、传统文化必须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2、下列对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A、文化要发展

12、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只有发展没有继承、印刷术的诞生使图书、报刊等纸质媒介产品在社会上广为流行;摄影照相技术的出现,使影视产品占领了人类的精神生活;网络信息技术使文化传播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材料表明( )A、印刷是传媒的开始B、网络和信息产品的出现可能使消费者迷失在虚拟的世界中C、网络将取代其他传媒D、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都是()A、对我国传统的“大

13、同”世界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的回归B、对我国传统思想的继承C、对我国传统思想和继承基础上的发展D、对西方人文思想的借鉴、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总保留着其基本特征。这说明()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传统文化是凝固不变的C、传统文化是凝固的艺术 D、传统文化是不会消失的、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的活动,它的特定文化功能有()选择文化的功能传播文化的功能创造文化的功能培养“四有”公民的功能A、 B、 C、 D、我国已将“数字图书馆”纳入国家“863”计划和国家“十五”重点项目,大量的文化遗产已经转化成识字形态,如古老的“北京人”已经有了宣传网页,“故宫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研究”和“

14、敦煌数字化虚拟洞窟”计划已经启动。这说明( )A、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和发展C、科学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D、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蒙古族的长调民歌形成的历史久远,是蒙古族人民赞美自然、表达情怀的主要形式,20世纪60年代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草原赞歌就是长调民歌。这说明( )A、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具有规律性B、文化交流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的稳定性D、民族文化是社会文明的主要形式、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新生活、新感受,赋予了胡家芝老人剪纸作品新的内容和形式。1959年新中国十

15、年大庆,老人献上了祖国万岁;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创作大型剪纸普天同庆;1999年祖国50年大庆,老人剪出国富民强。这说明( )A、社会制度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B、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C、思想运动促进文化的变化、发展D、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的根本方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化发展必须创新。文化创新的源头只能是A、社会实践 B、文化工作者的灵感 C、传统文化 D、外来文化、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这说明(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C、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检验

16、文化创新的标准 D、文化创新是繁荣民族文化的需要3、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创新的”文化。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必须是“民族的”,表明我国的文化创新必须( )A、面向世界,博取众长B、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体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C、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D、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内涵之一是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这说明(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社会实践的发展有引导作用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C、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缺乏道德的内容D、中国公民

17、是缺乏理想的、文化创新的主体是( )A、文学艺术工作者 B、社会实践 C、人民群众 D、理论研究工作者9、我们进行文化交流,学习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是( )A、为了实现世界文化的统一 B、为了更好地进行文化创新,发展中国文化C、为了用外来的先进文化取代中国文化 D、为了保持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色、有人把文化创新的作用比喻成生物的新陈代谢,这说明(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繁荣C、文化创新可以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D、文化创新可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中华世纪坛序:“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

18、与日月同光”。其中,“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A、源远流长 B、惟我独尊 C、博大精深 D、独树一帜42、面对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弘扬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 )中西文化的和谐相处 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对西方文化的理解 全面吸收西方文化 A、 B、 C、 D、3、下列对中国文学艺术评价不正确的有()、中华文学艺术历史悠久、中华文学艺术内涵丰富,形式绚烂多彩、中华文学艺术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中华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中独树一帜,占居首位4、在我国古代,对统一的民族文化起促进作用,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时代意义的事件是

19、( ) A、秦的统一 B、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C、儒家学说至尊地位的确立 D、隋唐时期对外域文化的吸收45、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 ) A、石器 B、历法 C、文字 D、史书46、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有( ) 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没落 清王朝时国家衰落 西方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中华文化逐步丧失了生命力 A、 B、 C、 D、7、山海兼备的齐鲁文化相异于“四塞之地”的秦文化,地居中原的三晋文化不同于南方的楚文化,同在长江流域而分处上游、中游、下游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又各具特色。至于在湿润东部发展起来的农耕文化与在干燥的西部发展起来的游牧文化,更是大相径庭。这说明( ) A地域的差别

20、,使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特点非常明显 B生产方式的不同导致文化的差异 C民族性格的不同导致文化的差异D文化具有多样性8我国西北地区有丰富的人文、经济资源,茫茫草原、巍巍高山对民族性格和当地文化的影响巨大,形成了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粗犷、奔放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习俗。对上述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有( )地理环境影响民族文化气质共同的经济生活必然表现为同一的心理素质共同的心理素质有极大的稳定性,是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的特点 地理环境与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A B、 C、 D、 9我国汉族歌舞主要有流传于黄河以北各省的“秧歌”,西南各省的“花灯”,南方各省的“采茶”,东北的“二人转”,内蒙和山西的“二人台”等,

21、以及一些“采莲船”、“霸王鞭”等小型歌舞形式。产生我国汉族的歌舞多样性的原因不可能是( )A各地的生产方式的差异 B各地文化传统的不同C各地地理环境不同 D各族人民的勤奋创造50“西学东渐”局面是指( )A西方的科技、文化、思想向东方逐渐传人、渗透B东方国家抵制西方思想、文化,使之逐渐退出C东方国家受西方思想文化影响步人资本主义社会D西方国家利用经济、军事手段征服东方国家51、“西学东渐”局面的出现说明了( ) A中华文化在近代逐渐强盛B近代中华文化衰微,西方文化日益影响我国文化的社会现实C近代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影响D近代中华文化影响西方文化的社会现实52、冯桂芬在校邻庐抗议一书中提出:“

22、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他的主张实质是( )A要以中国的道德标准取舍西方的思想 B维护中国思想制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C坚持中国的传统文化,走西方富强之路 D以德治国为本,学习西方为辅3、下列能体现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诗句或典故有( )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业广为勤 天道酬勤 不畏强御 礼仪之邦A、 B、 C、 D、54、下列有关民族精神的说法,正确的是(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民族精神是稳定的,没有变化的A、 B、 C、 D、55、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具有( )

23、的特征深厚的民族性 鲜明的时代性 开放性 先进性A、 B、 C、 D、56、 2005年4月,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颁布,纲要以“树理想信念之魂、立民族精神之根”为核心,上海努力构建民族精神教育体系,致力培养青少年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属感,对伟大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的认同感。因为,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国文化之中 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的奋勇抗争之中 彰显于当前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 借鉴于世界各国的先进文明成果之中A、 B C、 D、57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于4月30日在北京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召开了13次表彰大会

24、,共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2万多人。这次表彰的劳模既有工农劳动者,也有其他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我们应该学习劳模的( ) 团结统一精神 爱好和平精神 勤劳勇敢精神 自强不息精神A、 B C、 D、58、 2004年11月,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它是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重大举措。对共产党员开展保持先进性教育有利于(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学习西方文化和精神 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本固基A B C D59、2003年春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

25、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民族精神,取得了抗击“非典”斗争的全面胜利。我们的民族精神( )A、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B、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C、就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D、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60、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二者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我国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旗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 只有不断注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日益发展 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失本色A B、 C、 D、 考号_ 姓名_ 班座号_/密 封 线 内 不

26、要 答 题 / 中山市桂山中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卷(文科)二、非选择题(四大题,共22分)1、 简述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并说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5分)2、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针对文化的多样性指出: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观点说明的是什么道理?(5分)3、文化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之源,是先进文化的特质。一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文化不断从创新中汲取力量、开拓进取的历史。简述如何实现文化创新?(6分)4、有人说,在现代化建设中一切工作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过多强调弘扬民族精神。请你做出简单评价。(6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