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黄艳琳重庆与浙江中小企业发展状况比较研究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重庆与浙江中小企业发展状况比较研究学 生:黄艳琳学 号:20090009指导教师:陈立泰 专 业:经济学(经济贸易方向)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二O一三年六月Graduation Design(Thesis) of Chongqing University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in Chongqing and zhejiang provinceUndergraduate: Yanlin HuangSupervisor: Lit
2、ai ChenMajor: EconomicsSchool of Public AffairsChongqing UniversityJune 2013摘 要 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在世界各地区的经济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在繁荣经济,促进社会稳定,解决劳动力需求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跟传统沿海地区相比,中小企业的发展还具有一定差距。因此,借鉴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经验,提出促进重庆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梳理国内外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重庆、浙江两地的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
3、立足于实际,充分研究两地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从政策及区位优势、融资状况、社会服务和企业实力等方面对比分析两地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通过对差异的分析,进一步发现重庆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政府政策、市场环境以及融资政策方面都与浙江地区中小企业存在极大差距,需要进一步改进学习。据此结论,本文提出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与壮大的政策建议。关键词:中小企业,浙江模式,重庆,比较研究 AbstractWhether in developed or developing countrie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re playin
4、g an important and unignored position in th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the SMEs in China developed rapidly and play an important economic rise pole for the social stability, creating more employment and flourishing economy. Chongqing which is the only municipality
5、in the wes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oastal areas,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still have some gaps. Therefore, i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learn from the SM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put forward proposal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in Chongqing. In this thesis,I referen
6、ce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and take SMEs in Chongqing and Zhejiang province as examples through the base of research and based on the specific conditions,to found the growth of its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identify the main existing in the process.From a policy and district locational advanta
7、ges, financing status, social services and enterprise strength of the and other aspect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places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situation the differences, and analyze the the formation of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s. According to this,we found tha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of SMEs
8、in Chongqing especially in Government policies, market conditions and financing policies. Compared with SMEs in Zhejiang province, it still have some gaps and we need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On the basics it propose how to establish the comprehensive support system of countermeasures for Chongqing
9、SMEs.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of Zhejiang Model of Chongqing, comparative study目 录摘 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研究问题的背景 11.2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21.2.1研究目的 21.2.2研究意义 21.2.3研究方法 22 文献综述 32.1中小企业的定位 32.1.1国外学者的划分标准 32.1.2 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及其划分标准 42.1.3 本文研究对象的划分标准 42.2关于中小企业成长的研究 52.2.1 国外学者关于中小企业成长的研
10、究 52.2.2 我国学者关于中小企业成长的研究 63 重庆市与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状况 83.1 重庆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83.1.1利润增长回升,呈现强劲势头 83.1.2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83.1.3产业集群不断扩大 83.1.4企业结构不断优化,上市企业数量增多 93.2 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93.2.1企业呈增长趋势,且数量不断增加 93.2.2重视企业创新,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103.2.3产业集群发展更加合理 103.2.4企业社会责任感逐步增强 104 渝浙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比较 124.1共同优势 124.1.1 区位优势 124.1.2 政策优势 124.2 与“浙江
11、模式”相比,重庆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34.2.1 政府政策支持力度较弱且不配套 134.2.2 金融环境影响企业融资 144.2.3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145 改善重庆市中小企业发展及成长环境的相关建议 155.1 关于政策措施的建议 155.1.1 融资政策 155.1.2 社会政策 155.2关于企业自身的建议 155.2.1 加大科技投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155.2.2加强企业内部调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65.2.3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 16参考文献 171 绪论1.1研究问题的背景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均起着战略性的作用。而中小企业的成长
12、问题,始终是一个世界性且长久性的课题。在我国及世界其它国家的经济发展中,企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了国家和地区经济活跃度以及综合竞争力。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突出贡献更是不可忽视。截止2011年年底,以个人独资企业等形式的企业大概有1100万家,另外以个体户登记的企业有3600万家,合在一起有将近5000万家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98%以上,中小企业对我国GDP总量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为社会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有65%以上的专利和75%以上的技术创新1。由此可见,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繁荣、增加财政收入及税收,解决
13、劳动就业、技术创新,繁荣地区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逐步发育形成了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我国也开始逐步重视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问题。2002年6月,我国制定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并与2003年1月起开始实施。作为我国首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门法律,在涉及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支持,技术创新,活跃市场,引进人才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规定,该法律对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重庆市地处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作为该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区位优势和发展前景比较好,相同条件下,可能会获得更为优厚的政策。
14、根据“314”总体部署,国务院赋予重庆新定位一一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统筹城乡的直辖市,又出台了支持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等含金量很高的重大政策和措施,这给重庆的发展带来了难得一遇的机遇和厚积薄发动力。自1997年十年直辖以来,重庆市经济水平得到迅速发展,各项事业不断进步。尤其近几年来重庆市的中小企业数量和规模都不断增加,中小企业在促进重庆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市场繁荣和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而浙江省作为国内有名的中小企业大省,其中小企业数量已达到113多万家,占全省公司企业数量的99.6%,解决了1300多万农村人口和城镇下岗职
15、工的就业问题,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在促进浙江社会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比研究重庆和浙江两个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以浙江地区作为参照对象,结合重庆地区独有的大农村、大库区特色下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中小企业崛起的新兴地区,提出中小企业的发展经营建议,进一步促进重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日益壮大具有重要意义。1.2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1.2.1研究目的 本论文分别分析了重庆市和浙江省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根据近几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对比,多角度具体分析两地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及其差异,并深入分析造成两地发展状况差异的原因,在形成的研究结论的基础
16、上,提出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与壮大的政策建议。1.2.2研究意义企业是现代经济社会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最终靠的是企业成长。我国是在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完善,政府开始逐步重视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在中小企业促进法颁布以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己经成为实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工作。随着这一系列相关措施的出台和实施,我国中小企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同时我们看到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需要政府不断加强相关政策的实施力度,出台更多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 因此,我国加强对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
17、意义。文章通过分析重庆市与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从不同角度对比研究两地区的具体差异,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同时借鉴国外企业成长理论的精华,从而挖掘适合本国自己的企业成长理论,最终总结重庆市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1.2.3研究方法通过搜集大量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重庆与浙江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态势;同时对相关理论深入理解,并参阅大量文献资料,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对重庆与浙江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找出导致我国东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差距大的原因及中小企业发展壮大面临的实际困难。本文将定性和定量这两种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最终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18、2 文献综述西方经济学者对企业的成长进行了长期及系统的研究,形成了各种理论学派与模型方法,为研究我国的企业成长提供了理论借鉴。本部分主要回顾中外学者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理论,梳理国内外在此问题上的相关研究。2.1中小企业的定位 由于不同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中小企业所处的发展环境也不尽相同,所以世界上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并没有标准统一的划分。甚至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产业部门,也存在不同的划分标准。我国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指出: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求,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
19、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2。2.1.1国外学者的划分标准 关于中小企业的划分,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定性界定和定量界定。定性界定一般从企业质量和地位两方面进行界定;定量界定主要从规模定量进行界定。定性界定可以从实质上反映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上的特点,定量界定则可以直观地给人以“大或小”和“较大或较小”的概念。 (1)定性标准 定性界定标准也称质量界定标准或地位界定标准,即以企业的性质来界定中小企业。欧美国家多是采用这个标准,如英国、德国、加拿大,亚洲的以色列和印度尼西亚也是采用定性标准3。 表1 部分国家中小企业定性界定标准一览表国家及地区 定性内容英国市场份额较小;所有者根据个
20、人判断经营企业;独立自主运行;德国不能从资本市场直接筹集资本;经营者自行承担风险;加拿大独立所有且无大公司的相关结构特征;在其经营领域不占垄断地位;澳大利亚所有经营者独立于外部支配的所有者,在拥有专业知识的同时,由一个或两个所有者进行全部重要的经营决策印度尼西亚利用家庭劳动力;分工程度和劳动成本低;采用简易的资本手段;利用本地金融资本;生产场所紧靠家庭住址资料来源:锁箭: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陈乃醒:中小企业经营与发展,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1-10 通过对上表的分析看出,定性的标准主要有三个词:独立所有,自主经营和较小的市场份额。(2)定量标
21、准 国际上一般存在三个参照标准来衡量企业的规模:企业雇佣人数,企业资产和企业的营业额。 表1. 2 部分国家中小企业定性及界定标准一览表国家和地区 界定标准 日本制造业等: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者资本额3亿日元以下批发业:从业人员100人以下或者资本额1亿日元以下零售业:从业人员50人以下或者资本额5000万日元以下服务业:从业人员100人以下或者资本额5000万日元以下欧盟雇员人数在250人以下且年产值不超过4000万欧元,或资产年度负债总额不超过2700万欧元,有经济独立性并且不被一个或多个大企业所持有25%以上的股权的企业。其中,雇员少于50人或年产值不超过700万欧元,资产年度负债总额
22、不超过500万欧元且拥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称之为小企业2.1.2 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及其划分标准 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先后经历6次调整,第一次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以固定资产的价值来划分企业规模;第二次是在五十年代,将划分标准改成了企业就业人员数;1978年则由国家计委颁文将标准定为企业的年综合生产实力;1988年与1992年国家又分别对1978年的标准进行修改,细分了企业类别,制定了行业标准;1999年国家再次对修订工业企业划分标准,以企业资产额和年销售额来划分特大、大、中、小四个级别4。2.1.3 本文研究对象的划分标准本文将文中所指的中小企业定位如下:(1)国家规定的中小型企业(以国家统计局
23、标准为准);(2)职工数800人以下;(3)注册资金2000万以下;(4)营业额为1000万以下。满足以上四点中任何一点都可以称之为中小企业。此外,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的新生代,也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出生就充满风险。中小企业出身成分极其复杂,一是乡镇企业改制为私营企业;二是地方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三是自主创业为个体;四是乡村集体企业。本文也主要针对以上几个类型的中小企业进行探讨。其中,基于两地区的实际情况,文章主要研究的中小企业是指职工总人数在500人以下,年总产值在500万以下的中小企业5。2.2关于中小企业成长的研究2.2.1 国外学者关于中小企业成长的研究 最早在著述中涉及到企业成长思想
24、的当属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开创者亚当斯密。他主要致力研究专业化和分工协作给企业带来的报酬递增现象。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斯密用分工和规模经济来解释企业成长问题,认为当企业个体生产无法满足由于市场范围扩大而带来的市场需求时,企业的分工行为也就随之产生,且随着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而细化,与此同时,劳动生产率也相应地获得提高,企业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且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就可能采用更加不可分的技术,这种技术使劳动分工进一步深化,引起规模报酬递增,企业规模自然也在进一步扩大,最终实现企业的成长。 古典政治经济学集大成者小穆勒,作为亚当斯密思想的继承者,也对企业成长的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小
25、穆勒认为,由于规模经济对资本的需要,逐渐出现了大企业代替小企业的企业发展趋势,所以其企业成长理论就是主要研究企业经济规模的大小,即企业的规模经济理论。之后,这一思想成为新古典经济学家们研究规模经济的主要依据。该学派认为企业成长就是在利润最大化目标既定下,通过产品价格获得各种生产要素和市场信息,将产量调整到最优的过程。并且由于市场自身会进行调整,所以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无足轻重。 剑桥学派的创始人,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坚持规模经济决定企业成长这个古典企业成长观点的同时,试图把企业成长问题与稳定的竞争均衡条件相协调。他认为企业生命周期是指企业诞生、成长、壮大、衰退甚至死亡的过程。并在其经济
26、学原理中提出,企业的发展犹如生物的进化,必须经历“小规模企业中小企业大企业”这一过程,而大企业也可能会失去生命力,最终让位于中小企业。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创始人罗纳德科斯(1936)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指出,企业在市场上为了达成一笔交易是需要成本的,这种成本称之为交易成本。科斯认为企业成长就是企业边界扩大的过程,企业成长的动力在于市场的交易费用。当企业的管理费用与市场的交易费用相等时,企业的规模达到了极限,中小企业也同样可以达到最佳规模。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钱德勒教授(1977)运用大量的史料分析了现代大型工商企业的成长历程。并在企业成长理论史上第一次完成对企业成长的实证考察。钱德勒教授明确了企业成
27、长问题研究的主体应该是工商企业,并为企业成长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彭罗斯被誉为现代企业成长理论的真正开创者和奠基人。她将研究对象定位单个的企业并且对企业成长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构建了一个“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最重要的是,彭罗斯强调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跟未来的持续发展有紧密的联系。她认为企业成长的重要一环是发现潜在的成长机会,产品创新和组织创新均是企业成长的推动因素,二者均取决于创新能力。她的企业成长理论被称为内源企业成长论,为以后的企业成长研究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2.2.2 我国学者关于中小企业成长的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企业成长理论的起步较晚,从20世纪90年代初才刚
28、刚开始兴起,在国内企业成长理论研究领域中颇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中国人民大学杨杜教授在企业成长论一书中指出企业是一个具有多种资源的不同特性资源的集合体,企业成长是在竞争和企业内部未利用资源这两种根本推动力下的不断增长的过程。企业成长过程应该定义为经营资源的蓄积、扩张过程,进一步发展就涉及到企业结构特征调整的过程。他将企业利润的增加、员工工资的增加、等都归纳为量的增长;将经营的性质、结构和支配主体的革新定义为质的成长。所以,杨杜教授认为企业成长的关键在于企业的变革能力,并且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转变能力都决定了企业变革能力的强弱,但企业的规模与企业成长至今并没有必然联系。 我国学者陈佳贵(19
29、95)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更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考察了小企业发展到大企业的过程之后,将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孕育期、求生存期、高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和蜕变,并且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企业在成长阶段上的各自特点。他认为企业成长不仅是企业量变的过程,表现为经营单位、职工人数、企业生产线、产品的品种与数量、销售收入等量的扩张、而且也是企业质变的动态过程,表现为企业采用先进工艺、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改善管理手段和方法,提供职工的素质等质的成长。南开大学教授李维安(2000)认为企业成长的内在动力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不断成长与壮大是企业追求的永恒主题。他指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活力性质发生了变化,知识
30、成为体现企业资源的核心要素和影响企业活力的资源基础。企业成长的关键在于知识吸收与自身创新能力。李维安教授主要着重于企业的财务指标,并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潜能这两个方面评价企业的成长状况。 徐艳梅(1999)从企业规模扩大入手,分析了影响企业成长的两项要素:时间及成长率,指出了企业规模扩大对企业成长推动的局限性,进而指出多样化乃企业成长的主要战略,原因在于企业寿命周期与企业所制造产品的寿命周期及企业所在产业(或行业)的寿命周期有关,而企业成长的制约主要来自于技术的制约。刘淑琴(2007)研究了产业融合环境下的企业成长问题,对企业成长的动力机制、企业成长的约束条件、企业成长的速度及边界问题进
31、行初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产业融合对企业成长动力因素、约束条件、企业成长的速度及边界等问题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产业融合环境下企业发展模式、企业战略及企业组织的发展趋向,并以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传统报业数字化融合发展”、“韩国SIB电讯3G业务发展”为例,对产业融合及产业融合环境下的企业成长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 总体看来,国外企业成长理论分析的思路是从宏观层面分析深入到微观层面。而国内对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在借鉴或运用国外的企业成长理论的基础上,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问题进行了系列探讨。本文通过对这些理论的研究,结合现代企业的实际情况,探讨现实生活中中小企业对该理论的履行以及达到效果。最
32、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企业成长理论的精华,挖掘适合本国自己的企业成长理论,探索出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道路。3 重庆市与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状况3.1 重庆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根据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全市中小型微企业总数为31.9万户(其中微型企业51955户),比2011年增长15.5%; 从业人员达559. 4万人(其中微型企业从业人员41. 62万人),注册资金4640. 6亿元,比2011年增长19. 2 07o,其中工业2554. 6亿元,增加值3320. 4亿元,比2011年增长20.3%,占全市GDP的比重为40.8 %,固定资产投资2380亿元,比2011年增长28. 35 %。涉及除在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外的农、林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