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556.04KB ,
资源ID:2747135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4713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测试题含答案1.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测试题含答案1.docx

1、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测试题含答案1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测试题(含答案)(1)一、选择题1某古人类遗址3个关键词:“距今约3万年”、“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该遗址所在位置是( )A B C D2下列关于下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映我国农耕文明 B这种建筑样式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关C我国半坡居民的创造 D我国河姆渡居民的创造3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古代中国能够推持大一统局面数千年之久而不败,主要得益于创建了一整套优良的政治制度,“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A分封制 B禅让制 C世袭制 D中央集权制4小明查阅了“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在“战国形势图”中找不到晋国,

2、这是由于战国初期发生了A三家分晋 B田氏代齐 C晋楚争霸 D国人暴动5以下早期人类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6司马迁将汉武帝一生的文治武功概括为:“外攘夷狄,内修法度。”这里的“夷狄”主要是指A蒙古 B匈奴 C羌族 D犬戎7公元前209年夏,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A商汤 B刘邦 C项羽 D陈胜吴广8“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指的是A管仲 B齐桓公 C晋文公 D秦始皇9农民起义中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史实发生在哪

3、个时期( )A西周 B秦朝 C楚汉战争 D西汉10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A孟子民贵君轻B韩非子“兼爱”“非攻”C墨子无为而治D庄子以“法”治国11陕西西安栎阳城遗址是“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经考古认定是商鞅变法的发生地。该遗址位于战国时期的A齐国 B赵国 C秦国 D楚国12参考如下图:假如你在电影中看见一个中国原始人脖子上戴着这样的石珠饰品,并且在用一根骨针缝衣服,可以推测他可能最早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现代人类13史记记载“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材料反映的史实

4、标志着A世袭制的确立 B禅让制的终结 C华夏族的形成 D夏朝的建立14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材料说明了分封制的A分封制的目的 B分封的对象C分封制的影响 D诸侯的权利15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他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来他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他”是A禹 B启 C桀 D鲧16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A重视教育 B发展经济C勤政爱民 D增强军事力量17“相传黄帝已经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作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宫殿和指南车

5、。”这些远古传说A是由人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想象虚构出来的东西B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C经口耳相传,是完全可以相信的D是一种对上古时代历史的夸张,完全无法相信18我们确认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最早的古人类是依据A考古发现B神话传说C文字记载D专家推理19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A晋B齐C楚D赵20某同学利用下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西周推行分封制C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D西汉强化监察制度21(2016德州)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A奴隶制开始

6、瓦解B封建制度确立C生产力飞速发展D诸侯兼并争霸22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西汉统治者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A力倡节俭B休养生息C盐铁官营D以农为本23下列不属于周朝贵族的是A诸侯B卿大夫C士兵D士242018年安徽颍上举办第13届管子文化旅游节。管子即管仲,被誉为“春秋第一相”,他辅佐成为春秋首霸A秦孝公B晋文公C秦穆公D齐桓公25假如你想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期去体验我国最早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最好选择去A北京 B云南 C浙江 D陕西二、综合题2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夫农,天下之本也。汉

7、文帝材料三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其令郡国务劝农桑。汉景帝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景象?造成这一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三体现了汉文帝、汉景帝具有怎样的相同思想?他们在位时期出现的繁荣景象史称什么?(3)举例说明汉代实践这种思想的措施,并分析这种思想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4)通过分析以上材料,我们能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27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鞍在秦国的变法。(1)依据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的目

8、的是什么?他在谁的支持下进行改革的?他的变法是从哪一年开始的?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努力从事农业),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意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史记商君列传(2)概括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材料三:卫鞅在秦国的变法使得秦国宗室、贵戚的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因此在卫鞅支持者去世之后,新的秦王便杀死了卫鞅。史记商君列传(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卫鞅的改革中哪一内容损害了宗室、贵戚利益的?材料四: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9、史记李斯列传(4)材料四对商鞅变法持什么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商鞅变法对秦的发展有何影响?哪种社会制度开始在秦国建立起来?(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改革的看法。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材料二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材料三“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汉书食货志(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景象?造成这一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史实历史上称作什么?是汉朝推行哪种政策的体现?(3)结合出现这种景象的原因,谈谈你的感想和启示? 29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

10、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鲁教版中国历史六上(1)据材料一,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2)依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其有何作用? (3)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30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题

11、干“距今约3万年”、“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顶洞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生活在距今三万年前,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懂得审美,会人工取火,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D解析: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河姆渡居民地处南方,房屋是干栏式的,故D符合题意。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因为北方气候寒冷,房屋是半地穴式的,这种定居生活是农耕文明,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D。3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秦朝建立后,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此

12、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故D符合题意;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4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战国七雄局面的形成过程中包括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两件大事,即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被大夫田氏取代,故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5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山顶洞人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会人工取火。所以答案选D。6B解析:B【解析】【详解】根据“外攘夷狄,内修法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攘夷狄”主要指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7D解析: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

13、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D符合题意。商汤与题干“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不符,A不符合题意。刘邦、项羽反秦发生在陈胜吴广起义后,BC不符合题意。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8B解析: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B符合题意。管仲不是春秋时期的霸主,A不符合题意。晋文公是春秋时期的霸主,但不是第一个霸主,C不符合题意。秦始皇不是春秋时期的霸主,D不

14、符合题意。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9B解析: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自西汉司马迁所作陈涉世家中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一句话。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民贵君轻,这组搭配是正确的。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观念。故A正确。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故排除B项。庄子主张无为而治,故排除CD项。故选A。11C解析: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促

15、使秦国强大起来。所以商鞅变法发生地的遗址位于战国时期的秦国。故选C。12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 “用一根骨针缝衣服”说明已经掌握了钻孔的技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最早掌握钻孔技术的原始人类是山顶洞人,他们懂得缝制衣服,具有审美的意识。元谋人和北京人都没有掌握钻孔技术;现代人类不是原始人,故选C。13D解析:D【解析】【详解】根据“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D符合题意。ABC项内容题干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4B解析:

16、B【解析】【详解】根据“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可知,材料说明了分封制的分封对象,B符合题意。ACD项题干中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5A解析: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禹治理黄河水患,曾三个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被尊称为“大禹”。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A符合题意;启是禹的儿子,禹死后继承了王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B不符合题意;桀是夏朝最后一位国王,B不符合题意;鲧是禹的父亲,曾主持治理黄河水患,用了9年时间没有成功,后被处死,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

17、A。16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教材内容可知:大禹治水,赢得民心,因此建立夏朝。桀大兴土木、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大失民心,汤趁机攻夏,夏朝灭亡;汤关心百姓,重视人才,使商朝很快强大起来。纣酒池肉林,炮烙之刑,丧失民心,最后在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文王“修德行善”、重视农业生产、任用姜尚,国力增强。周厉王暴虐无道,发生“国人暴动”,被赶下台。周幽王昏庸无道,“烽火戏诸侯”,被戎族杀死,西周灭亡。三代的兴亡我们可知:“得民心者得天下”,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17B解析: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帝是我国的人文初祖,黄帝已经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

18、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作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宫殿和指南车,这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8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远古时代的化石可以通过考古发掘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是研究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考古学者发现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己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其重要研究证据是古人类化石,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是第一手资料,排除,故选A。19A解析: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战国七雄。七雄当中,没有晋国,因为在战国初年,晋国分裂成了韩、赵、魏三个国家,故选A。20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从图中有丞相、太尉

19、和御史大夫,这是中央皇帝之下的官员,地方上有郡守和县令,就应该知道这是实行三公九卿制和地方实行郡县制的秦朝,故选A。21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退避三舍、卧薪尝胆都和春秋争霸有关,围魏救赵、纸上谈兵都和战国的兼并战争有关,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争霸,故选D。22B解析: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徭役,重视“以德化民”,提倡勤俭治国。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3C解析:C【解析】【详解】在西周的贵族阶层时,天子为最高一层,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士是统治阶

20、级里最低的一层。士下面就是平民、士兵,平民下面是广大的奴隶。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24D解析: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强大的诸侯以“尊王攘夷”的名义争夺霸主地位,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春秋末期,吴国和越国先后北上争霸。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实行改革,发展生产,改革军制,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5B解析:B【解析】【详解】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故B符合题意。北京先后生活过北京人、山顶洞人,浙江生活过河姆渡人,陕西生活过半坡人,

21、时间上晚于元谋人,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综合题26(1)西汉初年。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2)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或农本思想)。“文景之治”。 (3)措施:注重农业生产,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减免徭役和兵役,提倡以农为本等。解析:(1)西汉初年。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2)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或农本思想)。“文景之治”。 (3)措施:注重农业生产,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减免徭役和兵役,提倡以农为本等。影响: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过分强调农业,不利于商业经济的发展。(4)统治者要想国家长治久安、繁荣富强,一定要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提倡

22、节俭。【解析】【分析】【详解】(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可知,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因为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西汉初年,经济凋敝。(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汉文帝、汉景帝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根本;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汉初,经济凋敝,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文帝、景帝提倡节约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汉初统治者以农为本,注重农业生产,轻徭薄赋,减轻

23、农民的赋税负担,减免徭役和兵役,提倡以农为本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统治者以农为本的思想,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过分强调农业,不利于商业经济的发展。(4)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统治者要想国家长治久安、繁荣富强,一定要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提倡节俭。27(1)富国强兵;秦孝公;公元前356年(2)奖励军功,奖励生产(3)奖励军功(4)肯定态度;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解析:(1)富国强兵;秦孝公;公元前356年(2)奖励军功,奖励生产(3)奖励军功(4)肯定态度;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

24、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封建社会(5)改革能促进综合国力的增强;改革能促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加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等。【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公元前356年,秦国秦孝公任用商鞅推行商鞅变法。(2)根据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并结合所学知识

25、可知,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奖励生产。(3)根据材料三“卫鞅在秦国的变法使得秦国宗室、贵戚的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因此在卫鞅支持者去世之后,新的秦王便杀死了卫鞅。”并结合所学可知,奖励军功的措施使“宗室贵戚多怨”。(4)根据材料四“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对商鞅变法持肯定态度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能促进综合国力的增强;改革能促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加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改革是

26、社会发展的动力等。28(1)西汉建立之初(或者西汉刚刚建立)。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上产遭到严重破坏。(2)“文景之治”。休养生息政策。(3)重视农业发展;提倡节俭;统治者要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国家统一和社会解析:(1)西汉建立之初(或者西汉刚刚建立)。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上产遭到严重破坏。(2)“文景之治”。休养生息政策。(3)重视农业发展;提倡节俭;统治者要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等(任意答出两点即可)【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钧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

27、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田地荒芜。当时连皇帝的马4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材料反映的是西汉建立之初的景象;造成这一景象的主要原因是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所以材料反映的史实历史上称作“文景之治”,是汉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结果。(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他们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

28、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因此发展生产,必须重视农业发展;提倡节俭;统治者要注意调整统治政策等。29(1)分封制。春秋争霸。消极影响: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积极影响:在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2)铁农具和解析:(1)分封制。春秋争霸。消极影响: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积极影响:在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2)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土

29、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政治、经济的变革,促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解析】【详解】(1)依据图一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依据图二可知反映了春秋争霸。春秋时期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已无力控制诸侯,诸侯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大的诸侯国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诸侯争霸的消极影响是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但是积极影响包括在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等。(2)依据材料二中图三“铁制农具

30、”和图四“穿有鼻环的牛尊”说明当时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活跃。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的变革。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急剧变化,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出现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由此得出政治、经济的变革促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30(1)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人;都江堰;李冰。(2)措施: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这些措施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3)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解析:(1)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人;都江堰;李冰。(2)措施: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这些措施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经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