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180.98KB ,
资源ID:2743475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43475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1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1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docx

1、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1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第1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此开始了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伟大实践,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过挫折和失误。2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和开放开始起步,并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逐步地将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与此同时,进行了由点到面的开放。3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把改革开放伟业向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

2、段。 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1.掌握三大改造的史实,认识三大改造的完成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之间的关系。2掌握“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及其取得的重要成就,理解其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意义。3掌握20世纪5070年代中共八大、“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八字”方针、“文化大革命”等史实,总结探索经验教训。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社会条件(1)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经济上: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2指导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1)制定:1953年6月,中共中央制定。(2)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3、。3.“一五”计划(1)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工业化成就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超额完成;建立起飞机制造、汽车制造、重型机器制造等重要工业部门;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3)意义: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4三大改造(1)措施对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对手工业: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对工商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2)结果:实现了生产

4、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3)评价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三大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给社会经济发展遗留下许多问题。思维点拨土地改革运动(19501952年)确立的是个体农民的土地私有制,而不是集体公有制。易混易错过渡时期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所谓“过渡”是指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此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思维点拨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1)历史因素: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亟待发展。(2)现

5、实需要: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3)苏联经验:苏联五年计划同样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经济关系: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图解识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关系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初步探索(1)论十大关系:1956年,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2)中共八大召开召开: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内容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

6、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意义: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2探索失误(1)表现: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危害: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对社会生产力造成极大破坏。3国民经济的调整(1)开始: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2)方针: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3)结果: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4十年建设成就(1)工业先后建成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形成冶金、采矿、电站、石化

7、等工业设备制造以及飞机、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十几个基础行业。(2)交通:除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3)能源:石油已经实现自给,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宣告结束。易混易错“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都是“左”倾错误的体现,但两者本质属性不一样:(1)“大跃进”涉及生产力方面的问题,主要特点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2)人民公社化运动涉及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主要特点是“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公社的规模大;所谓“公”,就是公有化程度高。图解识记19561976年成功的探索、失误及启示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1经济混乱原因:“文化大革命”爆发,国民经济损失惨重。2局

8、部整顿(1)周恩来的调整: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恢复各种规章制度,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国民经济有了起色。(2)邓小平整顿: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对交通运输、钢铁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作进行了整顿。经过整顿,国民经济开始了恢复和发展。3影响(1)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2)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主题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工业化建设史料一“一五”计划工业成就图史料二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

9、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史料解读从史料一可以看出“一五”计划的主要工业成就分布在东北,从图中给出的成果可以看出主要是重工业。史料二划线句子说明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问题思考(1)据史料归纳“一五”计划时期大型企业的分布有什么特点,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根据史料一、二归纳“一五”计划时期在工业结构方面的突出特点,并分析其原因。提示(1)特点: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原因: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工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铁路交通十分发达。从历史上看,已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础。由于当时这些项目主要由苏联援

10、助建设,东北地区与苏联距离较近,比较方便。(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重工业基础薄弱;帝国主义包围封锁,增强国防的需要;借鉴苏联经验。2三大改造史料下面是1950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以工业总产值为100,不包括手工业):史料解读史料隐含两层信息:一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逐渐消失;二是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上升。问题思考史料反映了19501956年我国经济成分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提示变化:社会主义工业和国家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迅速增加,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逐渐缩小,直到最后消失。意义:标志着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

11、利,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一五”计划的特点及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1)特点“一五”计划确定工业化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并优先发展重工业,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一五”计划将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地区。“一五”计划以工业化为目标,包括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一五”计划中工业化建设要立足中国国情,实事求是,具有渐进性与长期性。(2)原因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从现实需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从苏联影响看,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从行

12、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主题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失误1中共八大史料有可能调整发展我国的生产力也必须估计到当前经济上、财政上、技术上和力量上的客观限制,估计到保持后备力量的必要性,而不应当脱离经济发展和正常比例就是要随时注意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的或“左”倾冒险的倾向,积极而又稳妥可靠地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史料解读史料中的划线句子表明中共八大的路线方针是正确的,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探索。问题思考根据史料,中共八大提出了怎样的经济发展主张?你怎样认识?提示主张: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的或“左”倾冒险的倾向,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地发展国民经济。

13、认识:为我国经济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史料一打开最近各地的报纸,革命的干劲洋溢在字里行间。农村城市中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原订的计划指标。1958年2月3日人民日报社论史料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成为群众性的行动,进一步提高了五亿农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公共食堂、幼儿园红专学校等,把农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体生活。1958年4月3日人民日报社论史料解读说明当时的经济建设出现了冒进倾向。说明集体化被明显夸大了。问题思考史料一说明“大跃进”有哪些危害?史料二体现了人民公社什么特点?实质如何?提示危害: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高指标、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特点:“一大

14、二公”。实质: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3探索中的调整史料1962年3月7日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陈云同志提出,1962年的年度计划需要有一个相当大的调整,重新安排,这是非常必要的。这次调整计划,实质上是把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发展放慢一点,以便把重点真正放在农业和市场方面。各种材料的分配,要先满足恢复农业生产的需要,其次是满足市场的需要,主要是日用工业品生产的需要。陈云与新中国经济建设史料解读中“放慢”和“重点真正放到农业”反映了调整重工业和农业的比例关系。中“先满足”和“主要是日用工业生产品”反映了调整农业和轻工业的关系。问题思考依据史料分析此次调整的内容有哪些?实质是什么?提示内容:

15、农轻重、工业内部、生产与基建、积累与消费等比例关系。实质:部分纠正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左”倾错误及其教训事件特征影响教训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多快好省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1)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2)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3)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盲目求快;(4)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大跃进”运动大炼钢铁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1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保

16、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进行三大改造的基础。2三大改造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两者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被喻为“一体两翼”。3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新中国“一五”计划进行了多项重点工程建设,其中冶金、机械、能源工业企业分别是20个、24个、52个,化工企业7个,轻工和医药企业3个,国防军工企业44个。这表明()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我国实行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

17、C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形成D我国已经形成了合理完善的工业布局【考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题点】一五计划的特点答案B解析题干反映了新中国“一五”计划进行了多项重点工程建设,“冶金、机械、能源工业企业”“国防军工企业”所占比重大,说明以重工业为主。2下面是关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四枚邮票。其反映的本质是()A劳动人民主人公的责任意识B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热情C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变革D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发展【考点】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题点】社会主义改造答案C解析题目的关键词是“本质”。从四枚邮票的内容可知,这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本质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变革,故C项正确。3(

18、2017北京海淀期末)1953年12月开始实行粮食计划收购政策,统购价格由中央规定,对城市人民和农村缺粮人民实行粮食计划供应,严禁私商自行经营粮食。以上政策的实施有利于()A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B提高城乡生活水平C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D形成计划经济体制【考点】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题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答案D解析粮食计划收购政策,严禁私商自行经营粮食,是配合1953年开始的三大改造,有利于形成计划经济体制,故D项正确。4下图为新中国某历史时期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从中可以看出()A“一五”计划开局之年农业总产值呈现明显下降趋势B“三大改造”期间的工业总产值始终不及农业总产值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

19、动使农业总产值进一步下降D20世纪5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呈现持续健康发展趋势【考点】探索与失误【题点】探索中的失误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1958年我国开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结合变化图,农业总产值不断下降,故C项正确。5(2018北京朝阳高一检测)1960年第四季度,毛泽东主席在中央的一次会议上提出“要搞几年慢腾腾,不要务虚名而遭实祸”,于是出台了“调整、巩固、提高”六字方针。随后,周恩来总理又加上两个字为()A恢复 B改造C跃进 D充实【考点】探索与失误【题点】成功的探索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1960年提出的八字方针,结合所学可知,八字方针的内容是“调整、巩固、充实、提

20、高”,因此周恩来总理又加上的两个字是“充实”,故D正确。基础达标1“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在这一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点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轻工业C轻重工业同时进行 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考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题点】一五计划的特点答案A解析“一五”计划的主要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从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银行组织设计新版人民币(1953版),其中一分币正面图案为民用汽车,其型号为苏制。这可以佐证()A“一五”计划成果显著B社会主义建设

21、全面展开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苏联模式影响我国经济建设【考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题点】一五计划答案D解析“一五”计划是在19531957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19561966年,“三大改造”发生在19531956年,显然这三项都不符合“新版人民币(1953版)”的限定时间要求,A、B、C三项均可排除。3下图中的历史信息体现的建设成就是()我国制造的第 长春一汽生产的一批喷气式飞机首批解放牌汽车A新中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B“一五”计划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C“大跃进”运动改变经济落后D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企业活力增强【考点】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题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答案B解析第一批喷气式飞机和长春第

22、一汽车制造厂都是“一五”计划的成就,故B项正确。4下边是1957年刊出的新闻漫画“特快列车”。其折射的历史是()A土地革命的开展 B国民经济的恢复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工业建设的起步【考点】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题点】社会主义改造答案C解析从列车上的标语“公私合营”“合作化”和站牌“社会主义”可知。5“改变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实现了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这场运动()A实现了平均地权的民生主义B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C推动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D极大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考点】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题点】社会主义改造答案C解析从“改变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的历史性变革”可以看

23、出是过渡时期对农业实行改造,建立农业合作社,土地从私有变为公有。对农业的改造有力地支持了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故C项正确。6(2017山西学业水平测试)下图是一幅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宣传画,该画直接反映出我国当时()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A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B“一五”建设成就显著C农业领域浮夸风盛行 D乡镇企业普遍建立【考点】探索与失误【题点】探索中的失误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20世纪50年代末期”“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可知当时农业领域浮夸风盛行,故C项正确。7“大跃进”运动在建设上追求大规模、高速度,提出了名目繁多的全党“大办”“特办”的口号,如全党

24、全民大炼钢铁、大办铁路、大办万头猪场等。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吸取了苏联建设教训 B符合中国实际情况C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D滋长了右倾错误【考点】探索与失误【题点】成功的探索答案C解析“大跃进”是“左”倾错误发展的结果,盲目追求高指标、高速度,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81961年,中共中央起草颁布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取消了农村部分供给制和公共食堂。这说明()A由于物资匮乏,生活必需品要凭票供应B中共中央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C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全面展开D为调整国民经济取消了人民公社体制【考点】探索与失误【题点】成功的探索答案B解析材料中1961年中共中央取消农村部分供给制和

25、公共食堂说明中共中央在进行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故B项正确。9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从1961年起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的对象是()A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B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D国民经济各部门失调的比例关系【考点】曲折发展的十年【题点】八字方针答案D解析从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因此中央实行八字方针,故D正确。10(2018绵阳高一检测)1975年,我国国民经济有过短暂的恢复和发展,其原因是()A粉碎“四人帮”集

26、团B主要领导人的“两个凡是”C粉碎林彪集团D邓小平的“全面整顿”【考点】“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题点】“全面整顿”答案D解析粉碎“四人帮”集团是在1976年,故A项错误;“两个凡是”本质是对“左”倾错误的坚持,与题干主旨不符,故B错误;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是在1971年,故C错误;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经济工作,实现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故D正确。能力提升11(2018蚌埠质检)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发动了一次农村生产关系改革,其宗旨是提高农业产量、防止富农重新冒头、争取更大程度的农业专业化。对此次改革认识正确的是()A消灭农村封建土地关系B主要服务于工业化建设C对农民实行军事化管理D土地经营权

27、下放到农户【考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题点】农业合作化答案B解析由“提高农业产量、防止富农重新冒头、争取更大程度的农业专业化”可知,此次农村生产关系改革是1953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农村封建土地关系是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影响,故A项错误;与三大改造同时进行的是“一五”计划,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便于为工业生产提供服务,故B项正确;对农民实行军事化管理与材料中改革宗旨不符,故C项错误;土地经营权下放到农户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旨在改变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故D项错误。12(2017福州期末)“一五”期间,“坚决优先保证工业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

28、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说明“一五”计划()A优化工业分布格局 B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C奠定了工业化基础 D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考点】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题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答案A解析根据“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可知主要是在工业布局方面的调整,故A项正确。13“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天上繁星点点,地上红光闪闪,王母惊呼玉帝打颤,感叹天上不如人间。”材料中反映的运动(

29、)A提高广大人民生产积极性B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片面强调了公有化的程度D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考点】【题点】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中关键信息“高炉”“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可以看出是大炼钢铁,大炼钢铁(过度注重重工业)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故选B。“大跃进”是“左”倾错误指导下大办工业、大办农业的运动。141958年11月,中共中央在一份决议中规定:社员个人所有的房屋、衣被、家具等生活资料和存款,永远归社员所有。这一决议()A推动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进程B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C有利于减缓“共产风”的蔓延D克服了党内的冒进思想【考点】探索与失误【题点】成功的探索答案C15(2018河北名校名师俱乐部模拟)1963年,刘少奇曾说:“党委和政府超脱一点,不好吗?站在公司之上、矛盾之上,有问题我们来裁判,不要做当事人生产由公司、工厂去经营。”这说明当时()A国家放松对经济的宏观调控B国家经济体制开始了变革C国有企业的自主经营性加强D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显露【考点】曲折发展的十年【题点】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有问题我们来裁判,不要做当事人生产由公司、工厂去经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